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的標誌(說真的)彷彿直接從 80 年代穿越而來。是時候來場更新了。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It’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ies in the world, and its logo is baffling
James I. Bowie
2025-07-17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圖片:麗貝卡·諾布爾/彭博社/蓋蒂圖片社]

 

雖然比起許多科技巨頭知名度稍低,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無疑是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其市值超過 1 兆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而它在晶片軍備競賽中的戰略重要性,更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Nicholas Kristof 將其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

3 月 3 日星期一,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 (TSMC) 位於鳳凰城的製造工廠。 [圖:Rebecca Noble/Bloomberg/Getty Images] ...

推薦文章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設計創意
2025-07-17

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它的 logo 讓人困惑

[圖片:麗貝卡·諾布爾/彭博社/蓋蒂圖片社]   雖然比起許多科技巨頭知名度稍低,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無疑是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其市值超過 1 兆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而它在晶片軍備競賽中的戰略重要性,更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Nicholas Kristof 將其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 3 月 3 日星期一,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 (TSMC) 位於鳳凰城的製造工廠。 [圖:Rebecca Noble/Bloomberg/Getty Images]   因此,當 TSMC 最近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北部的沙漠中建起龐大的新晶圓廠(半導體業者稱為「fab」)時,亞利桑那州民或許預期會在建築外觀上看到一個設計洗練的 logo。結果,很多人對那個 TSMC 標誌感到困惑:它是填字遊戲?迪斯可球?羽毛球拍?還是像擋住蚊蟲的紗窗? [圖:台積電]   事實上,這個 logo 是在 1988 年(TSMC 成立一年後)亮相的,根據 TSMC 的商標申請文件,這是「一種風格化的半導體晶圓設計」。晶圓是一種薄而圓的矽片,會被切割成矩形晶粒(dies),用來製作電腦晶片。logo 底部那塊平坦區域,稱為「平邊」(flat),在製造過程中用於定位晶圓的方向。 第一欄:整合設備技術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1982 年;Wacker MSCE,1986 年。第二欄:整合設備技術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1998 年;Zoran Corporation,1983 年;Cirrus Logic,1996 年;SemiTex,1999 年。第三欄:矽谷工程委員會 (Silicon Valley Engineering Council),1990 年;國家安全局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1990 年。 [圖:作者提供]   logo 上的黑色小方塊,看起來代表了晶圓圖上的「不良晶粒」(defective dies),也就是那些無法使用的部分。這種設計元素看起來很奇怪,但在 1980 年代的晶圓類 logo 中似乎是一種慣例。1981 年,聖荷西的半導體製造商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的 logo 就出現了兩個這樣的瑕疵晶粒。而當該公司在 90 年代反轉了 logo 的配色時,結果卻變成整塊晶圓幾乎都是瑕疵晶粒,這樣的暗示他們自己意識到了嗎? 台積電 1988 年的標誌(左)和 2001 年的更新標誌(右)[圖:作者提供]   TSMC 則採取了相反策略,他們在 2001 年稍微修改了標誌,減少黑色方塊的數量,並提升整體可讀性。不過除此之外,這個 logo 基本上維持不變。而坦白說,在 2025 年的今天,它實在不夠好。不僅晶圓的象徵意義對現代大眾來說難以理解,整體設計在現今標準下顯得過於繁瑣、生硬又過時,也符合 TSMC 整體品牌形象中一貫的「無趣如蘇打餅乾」。 除了選擇用產品作為最直觀的圖形設計方式,該公司連命名方式也採用了如今已被業界拋棄的「簡單描述式」命名策略。如果這種方式仍然流行,我們今天可能會看到 Apple 名為「北加州電腦公司」,Amazon 則變成「西雅圖線上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過去,像 TSMC 這樣非面向消費者的公司,對於品牌名稱與 logo 並不在意。當時普遍認為,這類品牌元素只是抓住消費者目光的華麗裝飾,對於 B2B(企業對企業)交易來說無關緊要。經濟史學家 Mira Wilkins 在 1992 年一篇論文中寫道:「大多數產業組織經濟學家認為品牌名稱對最終消費者銷售非常重要。但他們認為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比個人更聰明,因此在與生產者溝通中不需要商標。」 但這種觀念正在式微。現代經濟學家逐漸拋棄「人類理性完美」的長期假設,連最保守的 B2B 公司也該開始重視品牌形象。特別是當 TSMC 身陷地緣政治漩渦、處於全球鎂光燈下時,它呈現在世界面前的「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現在,是時候讓那張老舊晶圓下台一鞠躬了。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company.com/co-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