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回應了公眾對動物福利日益增長的關注,並使瑞士成為歐洲食品道德標籤領域的領導者。 / 圖片來源:Jakgapong Pengjank/Shutterstock
動物福利標示成為強制規定
新法令於2025年5月下旬生效,適用於在瑞士販售的肉類、蛋品、乳製品與鵝肝,不論是本地生產還是進口商品。
這項變革源自瑞士聯邦委員會對《食品標示與廣告條例》的修訂,要求包裝上明確註明當動物在無麻醉情況下經歷特定畜牧操作時,必須揭露資訊。
這些操作包括閹割、修喙與去角等,雖常見於各類畜牧業,如今皆需依法揭露,讓消費者得知產品背後的動物處遇狀況。
此舉是為了回應社會對食品產業動物福利透明度的要求,也讓瑞士的食品標示制度更貼近歐洲其他國家的道德食品趨勢。
標示範圍與執行方式
新規範涵蓋新鮮與加工食品,包括起司、優格、冷盤與即食料理等。
食品企業必須驗證並揭露其供應鏈中的動物福利狀況;進口商品亦需遵守新規,零售商與進口商需負責提供正確文件與標示。
瑞士聯邦食品安全與獸醫局(FSVO)負責監督執行,並已展開零售巡查與抽查行動。
若產品標示錯誤或缺乏必要揭露,將可能面臨罰款或被下架處分。
消費者壓力促成標示改革
此項標示要求源自長期以來來自消費者、動物權組織與道德農業倡議者的壓力。
瑞士近年多項民調顯示,多數消費者支持食品包裝上提供更多有關動物待遇的資訊。
透過標示動物是否經歷無麻醉的痛苦操作,該制度旨在讓消費者能更有意識地做出選擇。
政府官員表示,期望新規也能促使食品生產者減少此類操作,或在可行情況下使用麻醉。
瑞士政策變革引發國際關注
瑞士的政策轉變也引發國際關注,歐洲各地動物保護團體認為這可作為提升透明度的示範制度。
雖然歐盟目前尚未實施類似的強制標示,但瑞士制度可能成為未來歐盟推動道德標示政策的參考依據。
隨著法令推行,產業與消費者團體將密切觀察其對購買行為與畜牧實務的影響。
目前,瑞士超市貨架已開始展現出更多關於食品背後故事的透明資訊。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