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美學,我們想要做些不一樣的設計。我們協會成員是熱愛視覺設計、空間、工藝、藝術、教育、文創的專家團隊,台灣在少子化過程中,學習「設計」相關領域學生不減反增,整個社會氛圍對於「美學」的討論和堅持論戰天天上演…。筆者在2017年12月14日接任本會理事長後便思考:「除了辦展覽,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讓民眾接觸並了解設計…」,和設計好友在街頭漫步時,總是指指點點這設計的不錯、這設計的很醜、這有美學、這沒品味…等對話。在巧合間看見非營利組織招牌,當然獲得「醜爆」封號,當下筆者便思考,他們是社會中弱勢的一群人,生活都有困難了怎麼有能力再去做設計成就「美學」,於是「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概念計劃便由此萌芽。
微光設計的誕生
本計劃的誕生並非幾句話就可以取得認同,而是經歷一波N折的奔波心路歷程,並將人、事、時、地、物逐一整合才得已上台。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中是「微光」族群,默默在角落用力發光希望被看見,我們是品牌、形象、藝術、設計專業協會,透過專業品牌設計,建構非營利組織的「品牌能見度」之效益,本會期待為公益團體設計出專屬「微光設計」為其發光,用美學關懷社會,用設計創造價值,希望我們微小的設計力量能為公益團體發光發熱。
這一段文章在本會理監事會議中獲得100%的同意票,同時也將計劃架構完成並編列預算執行,在此非常感謝本會顧問及理監事的鼎力支持,才能成就此計劃的完美達成。
微光設計的啟動
本計劃從人、事、時、地、物一一整合完畢後,特別在去年8月14日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舉辦「微光設計」說明會,經過FB、LINE、廣播等媒體協助宣傳分享,吸引來自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非營利組織的盛情與會。跟出席者說明計劃目標與權利義務後,9位公益設計師亦一一簡報其專業能量,受到與會非營利組織贊同,會後也對非營利組織做初步了解和溝通,隨後依照溝通內容和現況評估,在理監事會議中決議為其公益設計的9個非營利組織名單,在此特別感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及蔡頌德主任的全力支持。
●電台錄音善傳播,分享活動計劃給普羅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