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新展《快樂島—日常的史詩》8/30 開展

本刊編輯室
2025-09-01
高美館新展《快樂島—日常的史詩》8/30 開展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山藝術文教基金會

 

奈良美智、鹽田千春等 25 位日韓藝術家齊聚高雄

高雄市立美術館將於 8 月 30 日至 11 月 30 日推出大型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邀集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天野喜孝、金昌烈等 25 位日本與韓國重要藝術家參展。展名靈感源自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鋼琴曲《快樂島》,以「夢境、自由與渴望」為核心,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形式,描繪當代人心中那座屬於自己的快樂島。

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表示,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藝術就像一艘小船,載著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與身體經驗的探索,引領觀眾重新感受世界與自我。作品涵蓋從童幻視角對現實的回應、雕塑對時間與記憶的書寫,到動漫與流行文化對社會的反思,構築出多層次的詩意世界。

同期間,高美館亦推出研究型展覽《眼球世代藝術奇譚》,以臺灣藝術家之作與《快樂島》形成對照,展現亞洲藝術的多元語彙。

展覽將於館內 104-105 展覽室展出,並於 9 月 27 日、10 月 25 日與 11 月 29 日安排專家導覽,由策展團隊及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帶領觀眾進一步解讀展覽脈絡。

展期 |2025/8/30-11/30
地點 ...

推薦文章

一千個 3D 列印件塑造了法國 DARN 工作室的互動聲音雕塑
設計創意
2024-07-20

一千個 3D 列印件塑造了法國 DARN 工作室的互動聲音雕塑

2024 年的 Festival des Architectures Vives 展示了其公共獎得主 RHUBARB,這是由 Atelier DARN 設計的觀眾驅動 裝置 ,融合了建築、體育和環境意識。該項目建於 法國 蒙彼利埃 18 世紀歷史古蹟 Hôtel d'Aurès 的庭院內,擁有 1,000 件由環保 PET 長絲 製成的 3D 列印元件,尺寸和顏色各不相同,以參考發現的色調在蒙彼利埃和庭院中,象徵人類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更重要的是,該裝置體現了節日的精神,即透過深入吸引觀眾來振興休眠空間並激發集體想像。其有意義的設計受到了各個年齡層的熱烈關注,使其以極高的票數榮獲公共獎。  受奧運啟發的互動裝置 受奧運的節奏和演變的啟發,自古以來,觀眾在不斷變化的運動、團隊和主題中保持不變,RHUBARB 慶祝觀眾在建築節上的積極作用(更多資訊請參見 此處 )。進入展館後,參觀者成為了藝術品,而展館本身則充當了觀眾的角色,鏡像和反映了他們在庭院中的動作。正如 Atelier DARN( 在此處 查看更多內容)所解釋的那樣,「Rhubarb」這個詞指的是電影佈景中完成場景的環境背景噪音,反映了觀眾集體聲音的微妙而重要的本質。  將運動變成音訊體驗的交響樂 從這個意義上說,Atelier DARN 的裝置融合了聲音和動態雕塑的元素,將觀眾的動作轉變為具有迷人燈光顯示的音訊體驗交響樂。互動可以很簡單,例如用手推、觸摸或擦過碎片、產生風等等。鼓勵參與者走進藝術品內部,透過其彎曲的形式成為中心。大黃在庭院內的放置也確保了與自然光源的共生關係。當陽光透過不同的配置時,陰影在舞台上舞動,強調了作品的短暫性。  ATELIER DARN 的大黃可持續 3D 列印設計 為了追求環境責任,Atelier DARN 透過三種不同類型的 3D 列印材料探索永續生產方法:由家庭廢棄 PET 瓶製成的手工 PET 長絲; BASF Forward AM 生產的工業基礎長絲 Ultrafuse®️ rPET,從後工業 PET 廢料中回收; NOVINOV 獨特的植物性材料,由具有可生物降解特性的芒草製成。從本質上講,RHUBARB 強調了永續和互動設計的變革潛力,展示了產業內生態意識實踐的潛力。 圖片 © 迭戈·阿爾博·馬丁內斯     圖片©photoarchitecture.com 專案資訊:   名稱:  大黃 地點: 法國蒙彼利埃奧雷斯酒店 建築師:   Atelier DARN  |  @atelier_darn 項目: 2024 年建築節 |   @festivaldesarchitecturesvives 外圈直徑 :4米 內圈直徑:  2米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迷人的配對立方體及其 3,500 個聚碳酸酯面板邀請觀眾玩耍
設計創意
2024-07-27

迷人的配對立方體及其 3,500 個聚碳酸酯面板邀請觀眾玩耍

看到裝置不僅是藝術品,而且還邀請觀眾與之互動,總是很有趣和愉快。當然,博物館裡的繪畫和雕塑很好看,但當然,出於重要原因,你不可以觸摸它們。因此,藝術裝置更容易接近,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具實驗性,特別是如果邀請參觀者觸摸和探索它的話   配對立方體是一個臨時展館,設立在韓國釜山,但也可以在其他公共空間轉移和組裝。它由 3,500 塊回收的聚碳酸酯面板組成,組裝在 2.5m 高的展館中,並且沒有使用任何配件或膠水。它有八個外立面和兩個內牆,整體效果,特別是在照明時,它們看起來像浮動的面板。     除了其可持續性之外,該展館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因為參觀者實際上被邀請與該結構及其視覺圖案和光學紋理進行互動。它們以對稱和不對稱的方式組合在一起。白天,您可以探索帶來各種陰影圖案的分層表面。當天色變暗時,它變成了一個發光的盒子,吸引你走進展館。 最多可同時容納 6 人進入該結構,但您也可以留在外面玩弄面板。它的設計也易於拆卸、運輸和重新組裝,因此我們預計此後將在其他領域看到它的出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拉里·貝爾在摩納哥探索玻璃的飄逸本質
設計創意
2024-08-02

拉里·貝爾在摩納哥探索玻璃的飄逸本質

拉里貝爾,《兩面玻璃牆》,1971-1972 在拉里·貝爾 (Larry Bell) 在豪瑟沃斯摩納哥 (Hauser & Wirth  Monaco)舉辦的新展覽的影片中,這位84 歲的藝術家從後面觀看,透過一扇巨大的銀行金庫式圓形門中間的小孔往裡面看。戴著帽簷帽子和背帶的藝術家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海森堡或 奧本海默 在觀察一些原子實驗,然而,考慮到貝爾高度科學的方法,這種比較不僅僅是外表。 這扇門屬於貝爾的真空鍍膜機(貝爾親切地稱為“坦克”),這是一個長 10 英尺、寬 7 英尺的圓柱體,於 1969 年專門投入使用,以方便製作他早期的 立牆 。這些大尺寸的玻璃片與矽膠無縫連接成角、方形和鋸齒形,標誌著貝爾在20 世紀60 年代生產的相對堅固的金屬框架玻璃立方體的轉變,轉向更純粹、更空靈的東西,用藝術家的話說,更「不可能」。 “拉里·貝爾:1970 年代的作品”,豪瑟沃斯畫廊,摩納哥 拉里·貝爾, 《藍色之門》 ,2021 在水箱的無氣密封內,貝爾對雕塑表面的分子結構進行了研究,在高溫下蒸發金屬以保持其晶體結構,並在玻璃上塗上鋁或氧化矽的薄紗薄膜。正如貝爾簡單地指出的那樣:“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有些事情可以用金屬和表面完成,而在有空氣的情況下則無法完成。”透過分層這些薄膜並改變玻璃的不透明度或反射率,貝爾的 立牆 成為表演和光學扭曲的場所,只有觀眾在場時才會啟動。 豪瑟沃斯 (Hauser & Wirth) 巨大的地下畫廊中展出了貝爾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最大、最雄心勃勃的 立牆 的四幅作品。在充滿裡維埃拉陽光的圓孔的照射下,每件雕塑都感覺充滿了最大的虛幻潛力,流暢地消失和重新物質化,同時成為一個物體及其周圍的環境。儘管其技術精確,但並不缺乏微妙或感性。在這座城市,高層飯店和公寓大樓的簡樸形式中充斥著玻璃,這些作品提醒我們,這種材料有能力改變我們的空間感和自我意識。 拉里貝爾, 《無題》 ,1970 除了房間的光學雜技之外,還有一件大型牆畫《移動的方式》(  Moving Ways ,1978),這是貝爾的蒸汽作品之一,採用改良版的真空鍍膜工藝將鋁塗在黑紙上製成。透過他的雕塑觀看或反映,這些作品相互包圍,匯集幻覺的力量,創造出轉瞬即逝的完美和諧時刻。 外面,在毗鄰畫廊的布林格林花園 (Jardins des Boulingrins) 中,有一件更新的、色彩豐富的玻璃作品 《藍門》 (2021),與 立牆 形成了更複雜的結構對比。安裝在草坪上,禁止觀眾在其上行走並接近雕塑,其表面被剝奪了全部視覺效力,並且感覺奇怪地處於休眠狀態。這件作品連同整個展覽提醒我們,雖然這些雕塑可能是在真空中創作的,但它們只有在與人們近距離接觸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拉里·貝爾:1970 年代的作品」在摩納哥豪瑟沃斯畫廊展出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
2024 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上最引人入勝的 6 件雕塑
設計創意
2024-12-26

2024 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上最引人入勝的 6 件雕塑

2024 年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 \ 照片:巴塞爾藝術展提供   今年的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 並沒有讓人失望,來自38個國家的286家畫廊展出了數千件美麗、令人震驚、令人困惑的著名當代藝術作品。六座雕塑讓我停下來的時間比計劃的時間長(有太多東西要看,我在手錶上為每條過道都設置了計時器,以確保我可以在一天7 小時內看完所有的東西)。這些作品(如下所示)具有一種矛盾的效果,即創造了他們自己的迷人的私人世界,同時 又以 某種方式真實地反映或揭示了他們周圍公平的色彩、人物和興奮。 以下是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的六位藝術家和畫廊展示他們的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毛里齊奧·卡特蘭在瑪麗安·古德曼畫廊 毛里齊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無題(電梯)》,2001 年。   目前,毛里齊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最臭名昭著的可能是他上個月 在蘇富比拍賣 行售出的 價值 630 萬美元的香蕉 。在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上,管道膠帶香蕉於 2019 年首次亮相, 瑪麗安古德曼畫廊 (Marian Goodman Gallery) 展出了一件早期作品,如果你不往下看,很容易錯過。 2001 年的作品名為“無題(電梯)”,是一對極其細緻的老鼠大小的電梯,電梯門偶爾會打開,發出熟悉的電梯“叮”聲。更增添了這種錯覺,每部電梯上方的微小「樓層數字」都會亮起,暗示每部電梯正在前往看不見的樓層,只在底層打開門。這是熟悉和超現實的,要求你質疑你所看到的,同時想像其餘的。我還喜歡博覽會上最令人驚嘆的藝術品之一,當我拍攝它時,一半路過的參觀者都沒有註意到它。   毛里齊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無題(電梯)》,2001 年,2024 年巴塞爾邁阿密奧運會 \ 照片:David Behringer   毛里齊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無題(電梯)》,2001 年。   傑里米·肖 (Jeremy Shaw) 在布拉德利·埃塔斯基蘭畫廊 (Bradley Ertaskiran Gallery) Jeremy Shaw,邁向通用模式識別(百年紀念 - 洞察力。1982 年 11 月 14 日),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 Bradley Ertaskiran 提供   蒙特婁畫廊 Bradley Ertaskiran 展示了藝術家 Jeremy Shaw 真正催眠的作品。展示他正在進行的「邁向通用模式識別」系列中的六幅作品——每幅作品都是根據「原始檔案新聞照片」創作的,這些照片裝在定制切割的棱鏡鏡頭中。從正面看,這種效果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每張照片中的某個時刻,但從側面看,圖像分裂成萬花筒般的斷裂,每一步都充滿運動、反射和扭曲。每張照片都捕捉到了從精神到技術的不同且多樣化的「意識狀態的改變」。   Jeremy Shaw,邁向通用模式識別(百年紀念 - 洞察力。1982 年 11 月 14 日),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 Bradley Ertaskiran 提供   Jeremy Shaw,邁向通用模式識別(課堂上的電腦。2081 年 10 月 7 日),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 Bradley Ertaskiran 提供   Jeremy Shaw,邁向通用模式識別(課堂上的電腦。2081 年 10 月 7 日),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 Bradley Ertaskiran 提供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Olafur Eliasson) 在 Tanya Bonakdar 畫廊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自我意識軌道力》,2023 \ 照片:由藝術家和紐約/洛杉磯 Tanya Bonakdar 畫廊提供   Design Milk 剛剛將 Olafur Eliasson在 Tanya Bonakdar 畫廊舉辦的 展覽 評為 11 月份紐約排名第一的畫廊——光、聲音和色譜的融合。在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上,畫廊展示了這位冰島-丹麥藝術家2023 年的作品,該作品由數十個部分鍍銀的實心玻璃球組成,這種效果可以在每個球內產生倒置的鏡像環境視圖。 「自我意識軌道力的進化」直徑超過 13 英尺,將三維數學圖形抽象化為二維,同時透過各種尺寸的球體賦予幻覺深度。它在數學上非常複雜,執行完美,而且平易近人。儘管它本身沒有任何顏色,但它隨著周圍集市的每一種顏色和動作而閃閃發光,同時產生寧靜和興奮。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自我意識軌道力》,2023 \ 照片:由藝術家和紐約/洛杉磯 Tanya Bonakdar 畫廊提供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自我意識軌道力,2023(細節)\ 照片:David Behringer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自我意識軌道力,2023(細節)\ 照片:David Behringer   佩斯畫廊的塔拉·多諾萬 多諾萬 (Tara Donovan),《戰略 XVI》,2024 年,© Tara Donovan \ 照片:Courtesy Pace Gallery   去年春天,藝術家塔拉·多諾萬 (Tara Donovan)在 佩斯畫廊 (Pace Gallery)舉辦了 一場空靈的展覽 ,展覽由數千張二手 CD 製成,背景是摩天大樓的景色。這一系列由無數張 CD 面對面黏合而成的作品也是物質和數學上的奇蹟。這裡的畫廊展示了該系列中的一件作品“戰略 XVI”,高 84 英寸。在這裡,它的部分半透明展示了一個 充滿傑出藝術品 的展位,包括亞歷山大考爾德手機、克拉斯奧爾登堡“餡餅”和彼得亞歷山大令人驚嘆的藍色雕塑(見下面的詳細圖片)。   多諾萬 (Tara Donovan),《戰略 XVI》,2024 年,© Tara Donovan \ 照片:Courtesy Pace Gallery   多諾萬 (Tara Donovan),《Stratagem XVI》,2024 年(細節)\ 照片: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上的 David Behringer   雅各布橋本 (Jacob Hashimoto) 在 Miles McEnery 畫廊 雅各橋本 (Jacob Hashimoto),《過去錯誤的宇宙旋風》,2024 \ 圖片:由藝術家和紐約州邁爾斯·麥肯尼畫廊 (Miles McEnery Gallery) 提供   Miles McEnery 畫廊展出了 Jacob Hashimoto 創作的幾件新的基於風箏的牆面雕塑。 《過去的錯誤的宇宙旋風》(上圖)的構圖突出了我最喜歡他的作品的一點——一種既物理又失重的相反的引力質量。 「光的毀滅」(下)在其中心出現了視覺上的故障,有黑白圓圈,所有這些都設置在雲狀的藍色形式中。他的作品的粉絲應該查看他最近在畫廊舉辦的展覽的 鏈接 ,其中有 11 幅最小的風箏作品鼓勵 180 度的視角。   雅各布·橋本 (Jacob Hashimoto),《光的毀滅》,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紐約州邁爾斯·麥肯尼畫廊 (Miles McEnery Gallery) 提供   雅各橋本 (Jacob Hashimoto),《光的毀滅》,2024 年(細節)\ 照片:David Behringer。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 (Hank Willis Thomas) 在 Jack Shainman 畫廊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 (Hank Willis Thomas),《社區》,2024 年。   Jack Shainman 畫廊展出了 Hank Willis Thomas 的  新雕塑,題為“社區”,由鏡面拋光不銹鋼製成。七隻手在手腕處相互支撐,鏡面反射著觀看者,而形式本身則充當了通往另一側任何事物的門戶。 這位世界著名藝術家以其攝影作品和雕塑而聞名。 2023 年 1 月,他的 20 英尺高紀念碑 「擁抱」 在波士頓的波士頓公園揭幕,透過代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和科雷塔金博士在馬丁路德金博士之後擁抱的手臂來紀念他們的遺產。 對於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的作品,漢克威利斯托馬斯 (Hank Willis Thomas) 最近在 他的 Instagram 上發布了“現在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社區。我們怎樣才能走到一起?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 (Hank Willis Thomas),《社區》,2024 \ 照片:由藝術家和紐約 Jack Shainman 畫廊提供   漢克威利斯托馬斯,《社區》(細節)2024 \ 照片:David Behringer   對我來說,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的七個小時過得有多快,以及傑出的藝術品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補充和維持能量和好奇心,這讓我難以置信。 下一屆將於 2025 年 12 月 5 日至 7 日 舉行。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VitraHaus 展示對「甜蜜之家」的獨特詮釋
設計創意
2025-01-23

VitraHaus 展示對「甜蜜之家」的獨特詮釋

一個用陶瓷 製成的籠狀結構,一種用楓木雕刻而成的形狀,看起來可疑地像一個蘋果,令人驚訝的是,一個抽象形式的鳥舍; 德國 萊茵河畔威爾維特拉園區的維特拉豪斯 (VitraHaus) 展出了一些有趣、另類且完全迷人的設計。由瑞士室內設計師 Connie Hüsser 和她的品牌 Objects with Love 策劃,40 位 當代設計師 在鳥舍這一經典工藝品上融入了他們的個人主義風格。 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間展出的為豐富多彩的 產品設計 展示做出貢獻的設計師名單本身就是業內一些最知名和新興設計師的名副其實的橫截面。從物質性到形式的實驗, 雕塑設計符合每位設計師獨特的風格和實踐,為參觀者提供了廣泛的 當代設計 的快照,儘管規模很小。   L:Jochen Holz 的 鳥類幻想房屋狩獵 ; R:Rasmus Nossbring 的 記憶巢穴 圖:海因茨·昂格爾   英國 設計師兼玻璃製造商 Jochen Holz 展示了一個超現實的 吹製玻璃 雕塑,其形狀讓人想起織布工的鳥巢。該設計是霍爾茲對熔融玻璃流動性實驗的延伸,這是他設計實踐的核心。另一方面, 斯德哥爾摩 的玻璃雕塑家 Rasmus Nossbring 的設計採用切割和拋光的玻璃製成,在材料的使用上要嚴格得多。有些設計師不是在形式上進行實驗——借鑒鳥舍的通用形狀,配有質樸的山牆屋頂——而是在表達材料的方式上進行實驗。 L:大衛泰勒的 《嬰兒床 II》  ; R:Ferréol Babin 的 Coucou 圖:海因茨·昂格爾   例如, 義大利藝術家 Michela Castagnaro在設計中展示了她獨特的俏皮陶瓷; 日本設計師 Akiko Mori 創造了多孔陶瓷設計作為她的貢獻; 家具設計師 Ferréol Babin 的設計特色是他對  木製家具 的理性態度;新興 產品設計師 Jenna Kaës 展示了一座由絎縫天鵝絨和玻璃珠製成的房子;瑞典製造商 David Taylor 在他的設計中使用了非傳統鋼材;來自英國的 Bethan Laura Wood在 設計展覽 中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築巢空間,並以其標誌性的木製工藝品和 工藝 完全抽象化了鳥舍的屋簷結構。 L:Fredrik Paulsen 設計的 獨立式鳥舍 ; R:Audrey Large 的 Nest-Node 圖:海因茨·昂格爾   雖然這些設計師有效地關注了傳統材料的多功能潛力,但最非正統的設計也使用最激進的材料來表達他們的想法。比利時根特藝術家/設計師 Bram Vanderbeke 的手工藝品由鋁製成,類似於從牆上生長的岩石; Audrey Large 的異想天開的設計讓人想起掛在樹枝上的蘋果;鍍鋅金屬螺旋管成為荷蘭 Lex Pott 的主要形式;克拉拉·馮·茨威格伯格 (Clara von Zweigbergk) 的設計近乎迷幻的結構採用了紙張。另一方面,弗雷德里克·保爾森(Fredrik Paulsen) 和巴勃羅·弗朗西斯科·菲格羅亞(Pablo Francisco Figueroa) 等一些設計師則表現出了他們急需的想像力克製,忠於他們精心設計的設計語言。 簡潔的展示中特別滑稽的是不同的當代設計師解釋幾乎平凡的手工藝品的方式。他們以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學呈現,經過多年的實驗和對特定物質的親和力的磨練,他們將這些物體從世俗變成了特殊的東西。雖然當代設計正在努力解決諸如設計 可持續性 等緊迫問題,但此類展示提醒人們,設計可能是不嚴肅和幻想的。 「甜蜜之家」將於 2024 年 11 月 20 日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在德國維特拉校區的 VitraHaus 展出。   內容來源: https://www.stirpad.com/
伊凡‧圖雷茨基 (Ivan Turetskyy) 與米洛‧隆巴多 (Milo Lombardo):米蘭和平與藝術的勝利
設計創意
2024-10-31

伊凡‧圖雷茨基 (Ivan Turetskyy) 與米洛‧隆巴多 (Milo Lombardo):米蘭和平與藝術的勝利

米蘭最近舉辦了今年最令人興奮、最重要的藝術展覽之一:在著名的 倫巴第宮舉辦的 意大利-烏克蘭機構藝術展 “Dal Diario Italiano” (來自意大利日記)。   倫巴第宮 – 米蘭 這次活動由倫巴第大區、烏克蘭大使館和總領事館共同合作,邀請了兩位當代藝術大師:烏克蘭人伊万·圖雷茨基(Ivan Turetskyy) 和義大利人米洛·隆巴多(Milo Lombardo)。除了代表兩種藝術文化之間的相遇之外,該展覽還旨在在烏克蘭戰爭時期傳達和平與兄弟情誼的普遍訊息。   米洛·隆巴多 – 伊凡·圖雷茨基 展覽於9月24日結束,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因為參觀人數眾多,而且還因為它所產生的情感影響。兩位大師的作品由 33 件繪畫和雕塑組成,強烈地講述了烏克蘭人民的苦難,同時傳達了希望和堅韌的信息。這次,藝術成為反思對話和外交克服衝突必要性的強大工具。   伊凡·圖雷茨基 (Ivan Turetskyy  ) 1956 年出生於利沃夫,是一位國際知名藝術家,以將烏克蘭傳統藝術與現代影響融為一體的能力而聞名。他在這次展覽中的作品帶領觀眾踏上了一段感人的旅程,穿越了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凸顯了困擾烏克蘭太久的戰爭悲劇。他出身於藝術世家,長期從事藝術研究,突破了蘇聯和後蘇聯烏克蘭藝術的傳統框架。   他在倫巴第宮展出的作品因其視覺強度而引人注目,其動態和造型形式讓人想起巴洛克雕塑和拜占庭偶像。這些元素與強烈的情感相結合,使他的創作成為烏克蘭人民的苦難和重生希望的強大象徵。   在展覽中最令人心酸的作品之一中,圖雷茨基從烏克蘭文化和宗教圖像中汲取靈感,用顏色和形式來表現戰爭的痛苦和他的人民的韌性。藝術家試圖透過他的藝術提醒我們,戰爭帶來破壞和死亡,而只有對話和外交才能帶來持久和平。   米洛·隆巴多 (Milo Lombardo) 帶來了他獨特的藝術視野、六十多年經驗的成果以及取得無數成功的職業生涯。隆巴多 1941 年出生於巴列塔(義大利),他發展了一種被稱為 「地中海色彩主義」的風格, 其特點是明亮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保留了強烈的象徵意義。   在「Dal Diario Italiano」 展覽中 ,Lombardo的作品與Turetskyy的作品提供了不同但互補的視角。當烏克蘭大師描繪戰爭戲劇時,隆巴多選擇使用鮮豔的色彩和動態的構圖來表現生命之美和人類精神的力量。他的畫作  「現代形象抽象化」 與圖列茨基的作品進行了深入對話,在兩種看似遙遠的文化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而這兩種文化因對和平的共同渴望而團結在一起。   隆巴多在米蘭展出的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是他的最新作品 《兩位教皇的擁抱》,該 作品於 2022 年在梵蒂岡博物館與教皇方濟各會面期間展出。這座雕塑象徵著兩個精神人物之間的兄弟情誼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聯合。   該展覽為米蘭和國際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欣賞兩位大師的藝術,但最重要的是,它傳達了一種沒有人無動於衷的和平信息。出席就職典禮的當局,包括來自倫巴第大區、烏克蘭大使館和總領事館的代表,強調了此類活動的重要性,這些活動利用藝術來提高意識和促進團結。 – 特別感謝 –   由於容器實驗室協會和MIUFI協會等眾多協會的合作,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再次展示了藝術如何成為強大的溝通手段,即使在最黑暗的時期也能成為希望的象徵。在整個活動期間,公眾湧入倫巴第宮的展覽室,欣賞展出作品的深度和強度,使展覽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隨著 2024 年 9 月 24 日正式關閉, “Dal Diario Italiano”   將留在那些有幸參觀過的人們的心中,切實提醒人們藝術如何幫助建​​立人民之間的橋樑並促進和平。   內容來源: https://www.celebremagazin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