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破壞性創新印刷廠商介紹(2)

Cimpress集團的經營策略(一)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Cimpress
黃義盛 Y.C. Huang
2021-08-15
Cimpress集團的經營策略(一)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最大的網路印刷服務商Cimpress集團,2020年度營收約24.8億美元(見圖1),較2019年減少約9.8%,較2011年的8.2億元營收增長約2.04倍,較2004年的0.59億元增加約41倍;2021年度前三季的營收則約19.5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約4.9%。防治疫情除了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除了必要的超市外,幾乎所有旅館、餐廳、休閒場所、商店等都關門,這對以小企業、家庭為主的Cimpress傷害最大,我們由圖1可以看到,2020年第三季就比2019年同期營收減少了約36.4%,即使直到2021年第一季還是呈現負的成長。

●圖1:疫情對行銷及現金流量的影響(單位╱百萬美元)

現在的Cimpress集團由超過15個不同的品牌組成,在約50個地點、30多個國家和6個大洲僱用了近14,000名員工,也在澳大利亞、奧地利、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印度、愛爾蘭、義大利、日本、墨西哥、荷蘭、英國和美國設有生產基地。2020年北美營業額約占49.8%、歐洲地區約占45.3%、其他地區約佔4.9%,約有12個事業部及中央團隊,主要業務部門營業額有Vistaprint約佔53%、其他網上交易公司(Upload and Print)約佔28%、國家筆(National Pen)公司約佔13%、其他業務約佔6%。購併是Cimpress集團業務快速發展的主要策略,也因而擁有多品牌、多樣的商品及服務方式,在全球各地以同性質的體制服務所有的目標客戶;2020年美國營收占約50.4%、德國占約14.2%、其他區占約35.4%。(見表2)

Cimpress集團是一家快速成長及獲利穩定的美國上市公司,以2006至2020年的營收年均長率約24%,而EBITDA值的年均成長率約22%,現已成為美國第四大印刷包裝公司,現在的市值約28.8億美元,是當納利(RRD)公司市值4.3億美元的6.7倍。其經營策略與投資,是以客戶為主要中心,提供大規模訂製業務服務,並嚴管自由現金流量(FCF)、購併策略擴大市場規模,關注潛在目標市場(Addressable Market),發展大規模的訂製平台(Mass Customization Platform,簡稱MCF),多品牌行銷策略的分散及自主方式管理。但在MCF平台的技術發展、資訊安全管理、大型設備及原料採購、軟件發展(印度)、點對點的知識共享、人員輪調機會,以及法律、資金管理、投資者關係、稅務及審計等事務,則統籌由中心專業團隊負責,目的要提供專業服務及有效率的經營競爭能力,這些經營策略思維與組織的彈性功能,都有相當值得業界參考學習之處。(見圖3)

●圖3:2004∼2020年Cimpress營收值及EBITDA值(資料來源╱Cimpress投資人資訊)

MCF是商業經營模式的核心 ...

推薦文章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包裝未來
2023-08-30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該年5月25日,中華印刷科技學會舉辦一場「國際供應鏈遷移與台灣印刷包裝產業的發展趨勢」論壇,這是要讓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瞭解,供應鏈包裝服務是印刷包裝產業發展重要的關鍵。我們以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為例可發現,其由2019年的15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1億美元(+45.5%),增加最快速的是信封(+54%)、紙盒(+51%)、標籤(+77%)、其他紙及包裝品(+94%)、紙管(+58%)等品項,這都是供應鏈包裝產業服務的產品。而以2022年的資料顯示,這些品項外銷總額大約為152億美元,佔印刷包裝總外銷額221億美元的68.7%左右。 供應鏈遷移驅動印包業未來 再分析印刷包裝外銷額前30名的國家,增長超過50%者,包含美國(+52.7%)、越南(+112.1%)、新加坡(+74.6%)、馬來西亞(+129.3%)、日本(+106.1)、法國(+178.6%)、菲律賓(+96%)、印尼(+91.6%)、聯大公國(+77.5%)、印度(+112.6%)、義大利(+65%)、墨西哥(+51.4%)、俄羅斯(+80.3%)、西班牙(+241%)、台灣(+50.6%)等等,這些國家大部分都是過去5年來,國際供應鏈由中國外移的主要國家之一。 2018年起中美貿易的衝突,引發了貿易保護政策及關稅保護,COVID-19新冠疫情蔓延驅動斷鏈危機、美國技術出口管制讓供應鏈在地化成為趨勢,而俄烏戰爭更引發地緣衝突的風險,這些都加速國際供應鏈遷移的主要因素,目的地主要移至東南亞、墨西哥、南亞等,甚至回歸歐美、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這也引發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業者的新機會。藉此也解釋過去四年的全球動盪時代,為何中國印刷包裝外銷還能呈現高幅增長的原因,而我們舉辦供應鏈包裝服務論壇,就是希望台灣業者能瞭解這趨勢,能關注及掌握這些供應鏈遷移的機會,以驅動印刷包裝產業未來的發展。 在1998~2002年期間,當掌握全球75%筆記型電腦生產的台灣業者,把約8,000萬至1億台的筆電產能全移至中國,加上其他資通產品及輕工產品都外移中國,台灣的包裝印刷在2002年後就開始衰退。以台灣造紙公會統計,2000年紙及紙板消費量約有510萬噸,2001年就衰退至451萬噸,到2022年的紙及紙板消費量僅約412萬噸,減幅約20%,這是受到供應鏈產業包裝需求不見得影響所至。單以一台筆電的包裝成本約8美元,一億台的筆電包裝品就是8億美元,這佔約台灣印刷包裝產值的25%,也顯示供應鏈包裝服務在印刷包裝產業的重要性。(見圖1) 1995年後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成就了全球供應鏈服務最大的印刷業包裝業者,而發展初期的主要業務也來自外移至中國的台灣資通業者,現為中國第二大的印刷包裝企業,它就是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圖1:1998~2022年台灣造紙業生產及消費量(資料來源╱台灣造紙公會)  認識深圳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一、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簡介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網站之介紹,其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深圳市,201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領先的高端品牌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於眾多財富500強的客戶和高端品牌。專業為消費電子、化妝品、食品、健康、菸草…等行業,提供有競爭力的包裝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並致力於持續為客戶提升品牌價值。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彩盒、禮盒、說明書、不幹膠、紙盒、紙塑及智慧包裝、環保包裝、功能性包裝,同時也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整合製造、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多區域營運及就近快捷配送等專業服務。裕同設計的作品多次榮獲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美國Mobius Awards廣告獎等獎項。(見圖2) 截至2021年止,裕同包裝科技擁有80家子公司、7家分公司,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越南、印度、印尼、泰國等地設有生產基地,並在美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設立了服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就近服務。認證體系包含ISTA、CNAS (ISO 17025)實驗室認證、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控制體系、色彩管理G7、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 裕同包裝科技的使命為專注印刷包裝市場、為客戶創造永恆價值、提供尖端產品和服務,經營理念為誠信、務實、高效、創新,核心價值為客戶導向、重視員工奉獻、創新創造、合作共贏。截至2022年底,全球員工約有21,831人,其中生產部門約16,614人、銷售部門約863人、財務部門約227人、行政部門約1,662人、研發及技術部門約2,465人,其中屬於總公司則約有4,089人。 ●圖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印製的包裝相關產品(資料來源╱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  二、裕同包裝財務及經營資訊 以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22年之年報資料顯示,全年營業收入達163.6億人民幣,較2021年的149.4億元增加9.49%,也比較2011年的117.9億元增加38.8%;2022年稅前淨利約18.1億人民幣,淨利率約11.0%,較2021年淨利約12.2億增約48.4%,較2021年的11.47億元增57.3%。2016年裕同包裝在深圳上市,若比較過去10年的經營成果,營收增約5.3倍,毛利增約3.9倍,淨利增約3.9倍,而毛利率由2013年的30.1%降至2022年的23.3%,淨利率由14.1%降至11%。比起2021年中國印刷百強的淨利率7.96%,經營績效是高很多的,而比起台灣印刷包裝產業,這數字更是令人驚豔。(見表3) 就原料成本佔銷售額比率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在2019年前都低於40%,但2021年增至48%,2022年約在46%,這顯示售價被砍或原料上漲因素,當然這會明顯地影響到毛利率的降低。而2022年的用人費率(包含直接人工、管銷研等用人費)約17%,這與過去的18~19%下降約2%,這應該是整體用人效率的提升,或經濟規模產生的效益所致,但裕同包裝科技一直在推動智慧及自動化工廠,這是否由這產生的效益,也是值得關注的。 再分析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過去10年資產負債表及風險評估,隨著業務擴大,應收款、庫存、庫定資產投資等都隨著業務擴增而比例增加,長短期負債與淨值的結構的變化也算正常,就公司的應收款、庫存及總資產產周轉效率分析變化不大;但公司在2016年上市後,確實強化了公司的財務資金流通性,也擴大資產及業務的規模,這使流動比率由2016年前的130%提高至150%左右,公司淨值率也增至50%以上,但總資產周轉率卻比上市前降低約20%。而2022年應收帳款週轉率僅2.69次,也就是約135天才收到貨款,這對公司資金壓力是有的。(見表4) 三、裕同業務結構與毛利率 由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年報資料顯示的業務結構,2022年的精品營業額約11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72.2%,是2013年的6.7倍,年均增長約23.5%;包裝配套品營業額約28.4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17.3%,是2019年的1.9倍,年均增長約25%;環保紙塑營業額約11.2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6.8%,是2019年的3.63倍,年均成長約54%;其他類產品約2.38億,佔約1.45%。營收中屬於紙製品約有158.4億人民幣(佔96.8%),非紙製品約5.18億人民幣(佔3.2%)。(見表5) 2019年後,裕同包裝科技年報改變產品結構的歸類及稱呼,以2019年報顯示,說明書的營業額約7.16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7.27%,是2013年的2.29倍,年均增長率約15%;紙箱業務約9.4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約9.55%,是2013年的2.54倍,年均增長約17%;2019年不乾膠業務約2.1億人民幣,佔當年營業額的2.13%,是2013年的2.58倍,年均增長約17%。  裕同包裝科技於2019年改變於業績統計及歸屬,所以2022年之年報顯示,其國內營收佔約80.26%,出口佔約19.74%,但若以2017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僅佔約33.4%,直接及間接出口額佔66.6%。而以2015年年報顯示,國內銷售佔33.91%,間接外銷佔24.02%,直接出口佔42.07%,以這些統計變化,2022年的國內業務佔比應還在50%以下,另外50%以上還是以國際供應鏈相關業務,這包括間接及直接出口、海外工廠營收都包含在內。 再來分析各產品的毛利率變化,裕同包裝2022年的平均毛利率約為23.75%,比較2019年前的30%以上的毛利率是降低很多的,這也是承接國際供應鏈業務的殘酷事實,以Apple公司為例,每年公佈新的供應廠商,也淘汰部分舊的供應商,同時要求年年降價。分析細部產品的毛利率,2022年精品盒約為23.99%,2019年則約30.5~35.9%之間,2022年包裝配套毛利率約21.58%,2019年則約28.3%,環保紙塑在2022年毛利約為23.08%,2019年則約為33.8%;而分析2019年的說明書毛利率約為39.42%,紙箱約為19.38%,不乾膠約28.11%,在那時價格都還是較高的毛利,2022年由於統計沒歸類,所以無法比降其降低的幅度。(見表6) 我們再由年報中資料,可以看到2022年的中國國內銷售毛利率約為22.8%,國外銷售業務約27.53%,看來外銷業務毛利率還是高於國內的。但2019年後把間接外銷都計入國內銷售,經比較過去資料,過去國內業務毛利是遠低國際供應鏈業務約15%,而2019年後,兩者的毛利率應該還有約7~10%的差距。 以2020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前5家客戶營業額共約62.9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約38.42%,而以2013年的前5家營業額卻佔當年銷售額的66.5%,可見其業務集中度是很高的,這也是經營的風險之一,如果其中一家丟失了,經營上就馬上會遇到困難。但分析2015年的前5名資料,第1名是鴻海富士康、第2名是和碩、第3名是華為、第4名是聯想、第5名是廣達,5家公司中有3家是台商,其佔當年營業額比率約50.1%。大家可以知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發展與台灣廠商之間的關聯緊密度,而台商中,昌碩科技、永豐餘紙業、鴻富錦公司都曾經是股東之一。(見表7) 裕同包裝科技經營發展策略 綜合網路媒體及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對外資訊,其主要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奠基階段(2002~2008年) 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裕同包裝場,它抓住消費性電子遷移至中國代工的機會,2000年成為Sony公司新款遊戲機包裝供應商,2001年通過ISO 9001:2000認證,並成為富士康(Foxconn)合格供應商。就長期經營發展需要,2002年正式成立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以「製造+服務」商業模式專業經營消費類電子包裝業務,同時通過ISO 14000環保體系認證,營業額突破2,500萬美元,員工約2,000人。2003年推動ERP資訊管理系統,導入CTP直接製版設備,並成為任天堂、微軟(Microsoft)、三星電子(Samsung)、華碩(Asus)等企業合格包裝供應商。 2004年裕同包裝成為和碩及華為的合格供應商,並在蘇州設廠;2005年成為英特爾(Intel)、兄弟(Brother)合格供應商;2006年榮獲三星(Samsung)公司頒發最佳供應商獎項,並設立特種印刷包裝事業部,開發高檔菸酒包裝業務,其營業額達7.38億人民幣,獲利約7,237萬人民幣;2007年取得Asus及Sony綠色夥伴(GP)認證,營業額增至12.3億人民幣,淨利約1.2億人民幣,員工增至5,000人,且在煙台設廠;2008年通過HACCP食品安全體系及FSC-COC森林管理體系認證,在珠海設廠,內部組織改革,並成立日系客戶、IT大客戶、奢侈品等包裝印刷事業部,同年也成為廣達電腦的合格供應商,這期間,任天堂的Wii引領體感遊戲的風潮,在2006年成為裕同第一大客戶(營收佔50%以上)。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資本額由2002年的100萬人民幣,經過5次增資,到2006年9月已達到8,000萬人民幣,期間股東吳蘭蘭佔約90%,劉波則佔約10%,到第5次再增加王華均佔12.5%,吳、劉兩人減至78.75%及8.75%。2007年12月,裕同包裝科技將5.375%股權開始對外釋股,其價格以4.5倍至10.63倍面值溢價給14位新股東,2008年4月以10倍面值轉讓4.95%股權給昌碩科技,其條件是裕同包裝科技承諾2008年稅後淨利不低於1.2億元,資產淨值不低於4.1億元,但2009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東吳蘭蘭退回3,104.64萬人民幣(含332.64萬元違約金)。 2002~2008年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本增加80倍,估計淨值增加約400倍(4億人民幣),公司市值增約800倍(8億人民幣),營業額增7倍(2億增至14億人民幣,並開始為未來資本化作準備。這段時間目標客戶由遊戲機產業擴充至IT產業,並準備為移動通訊、菸酒化妝品等產業做準備,這以國際供應鏈大客戶為主的策略,快速壯大公司的規模;而提供完整產品(紙盒+說明書+標籤+紙箱)及服務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建立國際相關認證(ISO、FSC、HACCP等),而隨著目標客戶在各地設點,確實滿足國際客戶在中國投資的包裝需求;公司組織也因應市場及客戶需求而改變,以其做好專精服務與提高營銷效率,這些策略的成功,讓裕同包裝奠定中國高端包裝印刷的先驅者,2007年成為全國印刷私營企業之首。 ●圖8:2015年底裕同包裝科技公司股權結構圖(資料來源╱裕同包裝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 二、轉型階段(2009~2015年) 2006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提出以創新服務模式來強化客戶的滿意度,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除了把公司定位為高端品牌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考慮資本化帶來的長期資金,以擴大全球性供應鏈服務的需求,而公司組織也需要全面調整,以因應長期發展之需求,這段期間,其轉型的做法如下: (一)持續以投資或購併方式佈局國內據點,並開始全球化佈局╱2008年前,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就有規劃資本化上市佈局,以滿足公司發展資金需求,所以逐步分散股權,2009年後也開始清理過去沒全資的投資子公司,重新整理成為裕同包裝全資子公司,以利證管單位評估上市條件之要求;清理全資子公司股權,也經過幾次釋股及股東權益轉增資,直至2014年6月26日,股本增至3.6億人民幣,其中永豐餘在2009年曾經擁有裕同包裝公司3%股權。同年,鴻海富士康集團的鴻富錦公司也同價取得4.981%股權,但永豐餘在2011年又把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當時轉讓價格計算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市值約13.3億人民幣,約為當初股本1.5億元的8.6倍。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公司2015年首次公開發行資料顯示,裕同包裝除了3家參股公司外,有4家佔比60~82%二級子公司,另有22全資二級子公司及3家三級子公司,5家分公司,這些公司中有些是透過購併,有些是與客戶策略合資但再買回,而各地區轉投資公司的做法,過去都跟隨客戶以提供當地生產服務目的而投資,但這段期間的投資策略,則以設計、材料、環保、技術、新市場開發為目標的對象購併,這也驅動新業務的發展(例如菸酒、化妝品等),也提供更完整的供應鏈服務(設計、新材料及環保解決方案等)。而這些投資公司中,香港裕同(2002年投資)過去扮演接單角色,現在則著重管理海外投資角色,越南廠是海外第一家,則扮演裕同包裝在全球化服務佈局的開端,其於2010年成立,100%由香港轉投資,這期間裕同包裝也在台灣、美國及英國設有服務及支援據點,但並未直接設立公司。(見圖8) (二)掌握移動產業的爆發性增長,加速裕同包裝朝多元產品與多元客戶結構轉型╱即使富士康跟裕同包裝在2001年已有業務往來,但2008年前裕同包裝的主要業績先來自Sony及任天堂的遊戲機產業,任天堂佔到裕同包裝業績的50%,接著來自台灣和碩、廣達及三星的筆電等資訊產品,延續裕同包裝的高度業績增長,後續也包括華為、仁寶、緯創、海爾、惠普、衛寶等客戶,2007年iPhone手機開始對外銷售,讓富士康成為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2006年裕同包裝營業額約7.39億人民幣,2007年暴增66.8%至12.32億人民幣,至2011年增至17.8億元,2015年再增至42.9億人民幣,其中富士康在2011年佔4.05億、到2014年業績增至15.8億元,2015年才為降至13.7億元人民幣。但由2007年後,富士康一直是裕同包裝的第一大客戶,而前5大客戶,在2009~2015年期間佔裕同包裝總營收的60%以上,這可看到富士康對裕同包裝的重要性,正隆紙業曾經是Apple的客戶,最後也由裕同包裝取代了。(見表9) 這些品牌客戶的交易,一部分是直接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交易,例如華為、三星、聯想、海爾等;另一部分則為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間接客戶,例如任天堂、Sony、Dell、惠普等,公司是此類客戶認證的供應商。由於代工行業特點,公司的產品交付給客戶指定仁寶、富士康、捷普、緯創資通、和碩、廣達等知名代工企業代工。而這段期間,裕同包裝重組團隊,加速拓展菸酒、化妝品、食品包裝領域,其客戶包括紅塔集團、蘆洲老窖、古井貢、玫琳凱、雀巢等,這期間的多元產品轉型發展,對裕同包裝發展是很成功的。2013~2015年期間,其菸酒包裝業績每年增長都將近一倍以上。(見表10) 由2015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募股產建項目中,也可以看到在多元客戶與產品的發展是很明確的,其募股資金分別投資在深圳、蘇州與崑山、武漢及安徽豪州,其資金投入、目標客戶與產能規模詳見表11。 (三)強化公司專業組織體制及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與競爭力╱在2016年規劃上市前,裕同包裝除了把銷售部門改成事業部的營銷組織,主要是可以針對目標客戶提供專業服務。而在總公司也建立功能組織,包括採購、行銷、設計、資訊、技術、品保、營運、財務、人資及生產中心,董事會也成立審計委員會、策略委員會、薪酬與績效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透過專業組織來進行專業經營管理的需求。 傳統的包裝企業只依照客戶需求,提供即時性(JIT)的生產製造能力、做好品質管理及交期,但這是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及訂單不穩定的情況,裕同包裝科技則要轉型成提供完整的包裝解決方案者(Total Packaging Solution Provider),必須提供包含包裝結構、材料檢測、製程管理、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並依各項認證的標準化及客戶需要時效來管理運作。所以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才購併設計與材料公司來強化綜合性的服務能力,同時裕同包裝也關注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包裝設計也朝著往減量化、綠色化的3R+1D環保趨勢走。而且就人力成本提升、材料上漲,以自動化生產技術來提升效率,尤其在高端紙盒生產上,逐步實現上光、燙印、壓凹凸、模切、壓痕和糊盒等加工工藝的自動化,以適應多品牌、多元化及高質量的需求,這強化供應鏈管理及服務及競爭力。(見圖12) 在這段期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營業額由2008年的14億元增至2015年的43億元,年均增長約17.5%,淨利率也由約10%提高到史上最高的18%,而淨利額年均增長率約30%,2015年營業收入約42.9億,也榮登中國印刷企業百強第二名,而裕同包裝科技已體會到,「環保+科技+互聯網+文化」已是下一階段發展的策略口號。 ●圖12: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解決方案(資料來源╱裕同招股說明書、東吳證券研究所) 三、全面發展(2016~2022年) 就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遊戲機在2010年市場就已經飽和,個人電腦在2011年達到高峰,筆電在2012年也達到飽和,蘋果智慧手機也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這也顯示2015年後的消費電子的包裝市場也將趨於飽和;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衝突,2020年後爆發的COVID-19疫情及斷鏈危機,加上中美科技管制,都讓全球供應鏈加速由中國向外遷移。2016年上市的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面對這個艱難時刻,但其營業額卻由2015年的42.9億元增至2022年的163.6億元,年均增長約21%,而其淨利額也由2015年的7.89億元增至2022年的18.06億元,年均增長約12%,但其淨利率明顯的由2015年的18.4%降至2022年的11%,讓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整體經營正式進入全面發展時刻。而採取全球化供應鏈服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加速智慧化生產及環保包裝經營策略,以「綠色、環保、低碳」的印刷包裝來強化未來核心競爭力。 (一)全球化佈局策略╱2010年裕同包裝科技在越南成立第一個海外工廠,而由裕同包裝2022年年報資料,該公司已在全球建有50餘家生產基地和服務中心,其中在越南(北寧、平陽)、印度(班加羅爾、德里)、印尼和泰國(北欖)、馬來西亞等共建立7個生產基地,也在香港、美國和澳大利亞設立了服務中心和辦事處,同時在中國主要城市建立40餘家生產基地,以滿足供應鏈在地化服務的需求,而且迴避地緣政治帶來的供應不穩定性。而設計團隊分佈在深圳、上海、東莞、蘇州、成都、武漢、煙台、台灣、美國和越南等地,把設計能力涵蓋到市場調查、概念設計、平面設計、造型與體驗、結構設計、材料規劃、CMF工藝、工程實現、成本優化等服務內容。 截至2022年底,裕同包裝共有二級子公司45間,三級子公司30間及1家四級子公司,另外建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紙包裝印刷材料研發中心、廣東省綠色印刷與智慧包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3D印刷技術工程實驗室、深圳納米智慧塗覆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市新型綠色包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寶安區數位化及防偽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8個工程研究中心;並已取得專利1,207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實用新型專利1,022項、外觀設計專利76項,其中在環保包裝、3D印刷、功能包裝材料、智慧製造和包裝物聯網等,擁有核心技術及自主智慧財產權。 全球化的佈局對裕同包裝科技還是有所成果的,由裕同包裝對外公開資料,出口營收由2019年的13.58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收13.6%),增至2022年的32.3億人民幣(佔總營收19.7%),年均增長率約31%,而國內營收年均增長僅約15%。(見表13) (二)多元化產品及多元市場服務╱2022年裕同包裝年報提到,裕同包裝除了在消費性電子、白酒、菸草等行業有著較高的客戶市佔率外,在智慧硬體、大健康、化妝品、文創、高端食品和奢侈品等產業,也積累了一大批全球頂級和知名品牌客戶資源,以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優勢,解決客戶痛點,提升客戶滿意度;這多元化產品及市場服務策略,在過去10年間,裕同包裝科技也是促進業績持續成長的原因。 我們以前5大客戶營業總額來分析,2015年前,前5大營收佔總營額都超過60%,2017年首次降至54%,2019年降至39%,2021年降至30.31%,2022年又回升至38.42%;而就產品多元化分析,2015年前,非消費電子產品業績(菸酒包裝等)由2.2億元增至2015年的8億人民幣(佔總營業額的16.5%),2016年後,將產品範圍擴大至菸標、環保包裝、禁塑材料、化妝品、5G運用服務(VR/AR/MR)、穿載裝置、智能家居等包裝業務,並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包括創新提案、設計、研發、工程開發、生產製造等一貫化之服務。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陸續採取購併策略來佈局新業務開發,例如2017年收購武漢艾特紙塑,讓裕同進入菸標及禮盒菸包供應體系,而裕同包裝紙塑營業額,由2019年約3.08億元,增至2022年的11.17億人民幣,年均成長約54%;2018年購併江蘇德晉塑料包裝,大幅提升裕同包裝在化妝品包裝的技術,也擴展了化妝品高端品牌客戶市場;2021年購併深圳仁禾智能實業,擴展5G、VR及穿載相關產品業務,其他被購併企業如深圳華寶利是智能居家相關業務,蘇州明達塑膠是包材相關業務,這些讓裕同包裝的非紙製品營業額,由2021年的0.93億元增至2022年的5.18億人民幣,這些購併強化包裝產業在材料、產品及業務的協同綜效,對裕同未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多元化發展是正確的方向,裕同包裝未來成長在非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而海外供應還會逐步取代國內消費電子業務;而環保包裝及材料、其他非產品的服務收入、菸酒、化妝品包裝業務,非紙包裝品業務等,都將是裕同包裝快速成長的領域。而產品的發展及服務方向,包含植物纖維作為包裝內托、外盒及環保一次性餐具等,軟材料為智慧穿戴設備及智慧家居的軟材料、軟包裝以及配套結構件,功能材料模切產品為緩衝墊片、減震泡棉、保護膜和防塵網布等,文化創意印刷產品為個性化訂製印刷產品、漢紙印刷產品和廣宣品等。 (三)核心競爭力的強化╱提供由創意設計、製程及物流等完整的供應鏈服務體系、落實當地化生產的即時服務、發揮裕同包裝品牌的影響力、以SAP ERP提供即時的資訊服務、優質的人員服務等,並擁有完整的ISO 9001質量管理、G7色彩管理、ISO 17025、ISO 10012認證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45001職業安全管理、FSSC 22000食品安全管理、ISO 5001能源管理、CSR社會責任審核、QC 080000有害物質過程管理、FSC-COC森林產銷監管、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等認證,也讓客戶安心,這都是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見圖14) 而面對全球新的經營環境,必須再落實可持續發展管理架構、願景與目標,ESG、節能減碳等思維必須推廣全公司及利益關係人,而環保及減塑材料做為發展重點,而因應人工及材料成本的高漲,自動化與智能化工廠的發展勢在必行。2022年許昌智能工廠全面投產,合肥及武漢工廠複製升級改造、成都、蘇州及湖南工廠陸續建設,裕同包裝科技也開發MES/WMS資訊管理系統來配合,這都提升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及競爭力;而標準化、自動化、資訊化和數位化改造,實現生產模式轉型,引領行業跨越式發展,讓湖南岳陽、武漢江夏、武漢東西湖及河南需昌等四大菸包製造基地,品質與效率大幅提升,菸包新市場取得明顯突破。 ●圖14: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品牌客戶範例(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司網站)  裕同包裝科技的未來挑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約3.5%,但8.7%的通膨率讓全球大都是苦不堪言。而2022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約3%,裕同包裝科技在2022年營收比2021年增長了9.5%,這可是很好的成績;而IMF在7月剛公布的全球經濟預估,2023年經濟成長降至3%,通膨率則降至6.8%,同時也預估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約5.2%,而中國政府公布該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約4.5%,第二季為6.3%,遠高於2022年。(見圖15) 根據裕同包裝科技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財報,營收約29.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4.37%,其毛利率約23%,較2022年降0.3%,營業利潤率約8.3%,較2022年減少約2.9%,淨利額約1.81億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減少18.52%,淨利率約7.3%,較2022年的11%減少3.7%,比較中國經濟的增長,裕同包裝呈現的衰退是讓人很意外的。但根據研究公司IDC數據,2022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9.7%,第四季也呈現衰退狀況,即使5G網路推動這部份成長,但通膨讓市場還是不容樂觀。另外根據台灣資策會(MIC)預估,2022年全球筆電較2022年衰退12%,也預估2023年全球桌機將下滑2.8%,只有伺服器在2023年全球市場小幅成長約2.9%,消費電子的不景氣加上產業不斷由中國大量外移,這對以消費電子包裝為主力的裕同包裝科技,短期是否持續成長將是很大的挑戰。(見圖16) 而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也面對成本增加及利潤下滑的挑戰,分析2015~2022年資料,原料佔營收比由2015年的37%增至2022年的46.3%,即使員工每人年均營收額由2015的30.38萬人民幣增至74.95萬元,但總用人費用率僅由2015年的19%降至2022年的16.5%;管理、銷售及研發費用佔營收比率,由2015年的12.3%,微降至2022年的12%,但2023年第一季卻又增加至14.7%,這就是在市場波動間,固定費用是很難快速降低,而經營獲利下降的幅度,就會比營收下降的幅度會更大。(見表17) 總結在短短20年內,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因國際供應鏈移至中國,因緣聚會而成為國際供應鏈包裝服務最大的贏家,但因應環境及市場的變遷,其未來的經營發展當然也值得大家關注。但值得台灣印刷業者思考的,裕同包裝的興起與台灣供應鏈業加工業者是有密切的關係,為何台灣業者沒有掌握到這份機緣。 ●圖15:2022~2024年全球各地經濟增長率(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2023年7月報告) ●圖16:2013~2022年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員工年營收(資料來源╱裕同包裝公開資訊整理)
大日本印刷集團的經營策略(二)
經營管理
2021-10-10

大日本印刷集團的經營策略(二)

大日本印刷的技術發展融合 大日本印刷公司認為創造新價值,是要整合大日本及夥伴間擁有的技術、創意與知識,而透過印刷製程技術的發展,並融合資訊相關技術,不斷的創新產品與服務,來實現長期發展的機會;由大日本公司的年報中,提出的印刷與資訊技術(P&I)整合出七大類,這包括專案規劃、微細加工、資訊處理、精密塗佈、材料開發、後加工、評估分析等;另外因應數位環境的需求,與事業夥伴合作發展平台技術,包括數位行銷、無現金支付、物聯網服務等。(見表6) DNP的電子事業部門包括顯示元件和電子組件,以自創的核心尖端技術如精細圖案、超細蝕刻、光刻等,在汽車、智能房屋、醫療保健、環境和能源等領域提供新的價值,這些技術內容參見表7。 大日本印刷公司將知識與傳播、生活與移動、食品與健康、環境與能源等四大成長領域為長期發展的願景,也對這些領域的細部做市場規模分析,相關資料參見表8。 秉持今日創新是明日基礎理念 2018年大日本印刷公司新社長北島義成(Mr. Yoshinari Kitajima)就任,開始啟動第三次的創業願景,以「今日創新是明日基礎(Today’s Innovation is Tomorrow’s Basic)」理念轉型發展。2019年至2024年的中期目標,以關鍵產品銷售由35%增加至45%,營業利潤率則由4%增加至5.1%左右,淨值報酬率(ROE)則由7%到至少穩定性的5%以上;事業部門營銷結構中,資訊傳播部由39%降至34%左右,電子部由44%降至37%,飲料部則由3%降至2%,但生活資材部門則由2019年的14%增加至2024年的34%,而實現可持續發展(SDGs)更是大日本公司長期經營上的承諾。 這次經營改變是透過印刷與資訊(P&I)創新,由成長領域創新價值,由現有經營領域重整及優化中創造價值,再以財務及公司治理來支援轉型發展,目的是促進大日本印刷的未來經營增長,並提高公司經營價值與獲利。在成長領域市場環境分析上,大日本印刷理解到全球都在從事數位轉型,包括數位經濟發展大趨勢,日本人口下降、老人化的來臨、智慧城市的發展及循環經濟發展導向,以此市場環境,DNP發展的未來關鍵成長產品請參見表9。 2020年度DNP的海外員工約佔1/8,海外營業額也佔集團的18%,未來集團將利用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優勢,積極的深化海外關係,以擴大海外市場的業務,進一步提高經營的綜效與價值;而重整公司資源,投入有成長及價值的產品與服務,以提升經營獲利,也是DNP未來之經營的方向,這包括縮小紙媒體資源,但擴大資料處理相關業務,減少低附加價值產品產量,但擴大如電池包裝及友善環境相關的產品銷售,降低彩色濾光片生意,但提高光膜生產線等,這些業務發展都是以全球市場為目標,希望增加生活的品質,解決社會的問題,帶動DNP的未來成長及貢獻社會為宗旨,同時提高公司的經營價值。 大日本印刷的社會責任政策 為公司永續發展的需要,大日本印刷公司一直很在意保持能被各利益相關者所信賴的公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其積極的全面實現三項企業責任(CSR),當中包括價值創造(Value Creation)、行為誠信(Integrity of Conduct)和透明度(Tansparency)。 創造價值是DNP第一項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也意識到提供產品和服務過程,要兼顧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實現公司的成長。透過企業的願景,DNP將繼續以價值創造來解決社會問題;第二項責任是在價值創造中必需是公平公正,而且不可讓環境受損及違背法律規範,根據公司行為誠信準則,所有員工必須有責任的及具體的實現這個責任;第三個責任是讓公司成為負責任及高度透明的公司,這是讓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對話,聽取他們的意見並提供正確的信息。 為實現這三項社會責任,DNP設立道德委員會,要求所有員工遵守法律和社會企業倫理規範,設立防災委員會,以支持緊急情況公司業務運營的連續性,避免影響客戶、員工、供應商及各種利益關係者,開發印刷與資訊技術,以解決社會問題及促進公司成長,開發原創技術及建立聯盟關係。並以專利及智慧財產保護措施來維繫公司競爭優勢,成立集團資訊安全委員會,推動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政策,以確保資訊相關資產的管理與保護,同時出版9種語言的資訊安全導覽手冊,以提高在全球七個海外國家的大日本印刷相關企業員工的資訊安全意識。 實現可持續發展(SDGs)更是DNP未來的長期經營目標,而以ESG (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倡議行動來落實這個承諾,這也包括社會責任(CSR)、環境倡議、氣候變遷倡議、人力資源與人權倡議及公司治理倡議等議題。在社會責任(CSR)議題上,是以聯合國全球契約十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行綜合分析;而在2020年3月,DNP更提出了2050年的環境願景,其中包括了實現脫碳、循環經濟、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採取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擴大再生能源的使用、開發有環保意識的產品和服務、可持續原材料採購、實現塑料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廢料排放、產學研聯盟與技術發展、建立再生資源利用平台等執行方案。 在人力資源及人權主張上,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用人原則,推動同工同酬理念、多元化培訓、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努力、安全與健康憲章、人權倡議、人權政策的製定、海外集團公司人權風險評估等措施;另外DNP把公司治理作為最高管理優先事項,建立各項業務治理的組織(委員會),對適當的管理決策和業務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審計的系統、並增加外部董事的名額,對公司經營能表達更好的公信力。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都設有具體目標、活動內容、組織架構及成果評估等架構,且定期檢討及出版年度報告,並與公司相關關係人對話,並由社會、投資人公開評估其成效,這也成為DNP公司創造經營價值的一部分。 DNP也推動社會責任政策(CSR)到1,200家的供應鏈體系公司,連續16年列在Dows Jones可持續發展投資公司名單,連續20年列在FTSE4Good Global Index全球CSR投資公司,連續7年被列入探信息披露(SDP)其最高評級的“A”榜單,DNP的減排、節能等作法是有經過國際科學目標(SBT)計劃的批准,在2019年被溫室氣體排放(GHG)非營利組織CDP(總部在倫敦)授予的最高評價,而DNP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達成的狀況見表10。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二)
包裝未來
2024-07-05

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年報(二)

台灣印刷包裝業地區分布結構 根據財政部營利事業資料庫分析,2022年就紙加工業,北北基地區以營業額及家數占總產業比例為23.0%及31.3%,桃竹苗區則占20.4%及15.4%,彰中投雲區則占33.9%及35.8%,嘉南高屏區則占21.0%及16.2%,其他地區則占1.6%及1.4%,就家數及總營業額看,彰中投雲都是最多的地區,但以每家產值來看,桃竹苗及嘉南高屏反而是較高的。而以印刷業分析,就總營業額及家數看,北北基地區約占為30.2%及50.5%最多,桃竹苗地區則占51.0%及8.5%,彰中投雲則占11.2%及23.2%,嘉南高屏則占7.4%及15.8%,其他地區則占0.2%及2.0%,印刷業營業額及家數呈現差異最大的是桃竹苗區,家數僅占8.5%,營業額居然占到51.0%,這主要是製版的廠家都集中在這地區,1,046億製版產值有998億在桃園,而家數僅有32家,這拉高了這地區的營業額比例,而含桃竹苗以北的印刷總營業額占印刷總營業額的81.2%,但紙品卻僅占了約42.6%。(見表7) 比較兩年資料,2022年紙品加工在中南部營業額占約54.9%,與2021年的57.3%減少約2.4%,而2022年印刷業營業額桃竹苗占比上升約6.6%,但營家數僅增加約0.1%,主要是以桃園地區的製版營業額年增長高達32%;而就每家年均營業額分析,紙品以桃竹苗區廠家最高,每家約7,444萬元,其次為嘉南高屏地區,每家約7,263萬元;印刷業每家營業額也以桃竹苗區的15,946萬元最高,比起全台年均2,655萬元營業額高約5倍,這跟製版業的集中有相當大之關係。 台灣印刷包裝業的進出口統計 依照經濟部產銷統計,2022年漿、紙及紙板業產值約904.8億元,紙加工業約888.9億元,衛生品(紙尿布及衛生棉)約82.7億元、印刷業約679億元。其中內銷紙業約565.8億元,外銷約270.6億元,紙加工業內銷約865億元,外銷約137.9億元,衛生品內銷約115.6億元,外銷約12.8億元,印刷品內銷約588.3億元,外銷89.3億元,其中2022年紙業及紙加工業內銷是衰退的,但衛生品及印刷業是增長的,外銷則都是增長的。(見表8) 一、印刷品總出口額減少3.5%,標籤出口減少25%最多 但依據台灣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分析,2022年台灣印刷包裝產業出口值約億8.96億美元,較2021年的9.3億美元減少3.5%,其中印刷品(HS49類)出口約3.05億美元,較2021年減少2.6%,紙加工品(48類非紙及紙板類)出口約5.09億美元,較2021年減少約3.6%,另外2022年智能卡出口約8,267萬美元,較2021年減少約6.4%。綜觀2022年整體印刷包裝產業的外銷額減少約3.5%,外銷減少的原因是俄烏戰爭讓全球通膨飆高,經濟成長也由2021年的6%降至2022年的3.4%,而台灣的經濟成長也由2021年的6.53%降至3.04%,出口額也由2021年的29.4%增長降至2022年的7.4%;出口結構中,紙品加工占30.5%最多,其次為包裝印刷、出版及工業印刷則都各占約15%左右。(見表9) 再比較2016年的資料,2022年智能卡外銷增加約1.5%,紙品外銷減少約7.9%,但印刷品(HS碼49類)外銷增加約43.5%,整體印刷業外銷較2016年增加約5.9%;再來分析個別印刷品資料,2022年較2016年外銷增長最多的是工業印刷(109%),其中主要是轉印紙,其次是包裝印刷(19.7%),這說明轉印紙印刷在台灣是有對外競爭力,另與供應鏈相關的包裝印刷品基本是持續成長的。但2022年標籤印刷出口減少2,528萬美元(約25.9%),這值得關注,可能是供應鏈外移與在地化供應有關,而出版印刷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就逐年衰退,這主要是來自日本訂單的兒童書減少有關,2022年來到新低點(-20.8%),但隨著疫情的解封,希望2023年有個新的展望。 二、出口地區衰退最多是香港20.1%、中國14.7%,但澳紐區增加14%、美國區6.1% 我們再分析2022年台灣印刷品出口地區,不含智能卡的外銷額,以北美的2.42億美元(占29.8%)與東協的1.66億美元(占20.4%)是兩個最大市場,接著是中國約0.995億美元(占12.2%)、其他區約0.88億美元(10.8%)、日本約0.68億美元(8.4%)、香港約0.55億美元(6.7%)、澳紐約0.49億美元(6.0%)及歐洲約0.47億美元(5.7%)。比較2021年的資料,成長最快的是澳紐區的14%,其他地區成長約9.7%,美國地區成長6.1%,但衰退最多的是香港區20.1%及中國區14.7%,東協及日本都衰退約7.8%,歐洲則衰退約8.2%,外銷市場變化確實與中國、歐洲的經濟蕭條有相關聯,而東協市場衰退的原因是值得探討的。(見表10) 就個別產品的外銷市場地區分析,繁體書籍在2022年外銷額約1.02億美元,衰退約4.9%,主要是中國(-12.8%)、香港(-15.6%)及日本(-18.7%)區衰退外,其他地區則都呈現高成長,其中美國增加43.8%,歐洲增139.1%,澳紐增32.1%,其他區增75.7%,這代表台灣是全球繁體字書籍的出版中心是正確的。另外2022年兒童書出口約2,917萬美元,其中日本就占約2,559萬美元,較2021年的3,272萬美元再下降約21.8%,這也是連續三年的衰退,2022年也僅是2019年外銷額的40%,疫情確實影響很大,希望疫情解封後,日本市場可以回歸。2022年轉印紙外銷額達1.31億美元,較2021年再增長約1.9%,其中轉印紙外銷額高達1.29億美元(+36.7%),東協占約7,075萬美元(+11.0%)、其他地區約3,113萬美元(-6.7%),而2021年壁紙外銷約138萬美元,比較2021年則減少了21.7%。 2022年紙品加工(48類)外銷額約5.09億美元(-3.6%),市場主要是北美約2.1億美元(+4.7%)、東協約0.79億美元(-21.7%)、其他地區約0.48億美元(+19.2%),中國及香港合計約4,875萬美元(-28.2%)、澳紐也有4,656萬美元(+14.3%)、歐洲約3,901萬美元(-9.7%),日本約3,507萬美元(+8.3%),這顯示紙品加工的外銷市場地區是多元的,但中國供應鏈的外移,讓中港外銷減少28.2%是很可觀的,也從中了解到供應鏈對紙品加工有多麼的重要(包裝用途)。 2022年台灣包裝印刷外銷約1.56億美元,較2021年的1.68億美元減少7.3%,其中北美是主要市場約6,579萬美元(-8.5%),其次是東協的2,370萬美元(-32.1%),澳紐約1,926萬美元(+4.2%),日本約1,056萬美元(-8.7%),其他區約1,936萬美元(+71.6%);而2022年標籤印刷出口額約7,246萬美元,較2021年的9,775萬美元大幅減少了25.9%,除了外銷地區最大東協的2,718萬美元(-11.2%)外,中、港、美及其他區都衰退了3成以上,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而2022年智能卡外銷達到約8,267萬美元(-6.4%),主要市場是北美的2,693萬美元(+10%),歐洲的1,620萬美元(-23%),日本約722萬美元(+6.3%),東協約733萬美元(+52.9%),澳紐約319萬美元(-18.5%),中國與香港約1,056萬美元(-19.9%),其他區約1,122萬美元(-20.7%),智能卡是一個國際性的市場,由於台灣發展比較早,即使中國過去10年的發展快速,但IT的技術加上商業應用的體驗是很重要的,台灣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地位。 三、2022年台灣進口紙品、印刷品及IC卡共6.22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7.7% 2022年台灣印刷包裝品及IC卡進口為6.22億美元,較2021年的5.78億美元增加約7.7%,其中紙品進口約4.23億美元,較2021年增加12.6%,印刷品約1.61億美元,較2021年減少約3.6%,智能卡進口額約3,802萬美元,較2021年增加約8.5%;在紙品及印刷品項目中,進口額增加較多的,包括包裝印刷約1.82億美元(-1.9%),紙品加工約2.04億美元(+35.2%),標籤印刷約3,098萬美元(-7.9%),出版印刷約8,757萬美元(-3.9%)、商業印刷約6,278萬美元(+8.5%),IC卡印刷約3,802萬美元(+8.5%),安全印務約403萬美元(-61.4%),工業印刷約811萬美元(-13.7%),進口增加部分主要來自其他紙品品項,而且大都由東協國家進口增加所致。(見表11) 而就進口的產品結構來看,出版占約14.1%,紙品加工約32.8%,包裝印刷占約29.3%,商業印刷占約10.1%,出版品進口是由歐、美、日進口的原文書及中國大陸的簡體字本為主,商業印刷及紙品的進口項目是很多的,應都跟國際貿易相關的印刷及包裝品有關,而進口包裝印刷主要則為飲料包裝材料(例如Tetra Pac)為主,2022年還是持續成長中,印刷業者可以分析進口印刷品及紙品資料,來探討是否有進口取代的機會,尤其供應鏈相關的包裝、標籤、說明書等印刷品等。再分析細部進口印刷品中,2022年減少的品項,包括安全印務(-61.4%)、工業印刷(-13.7%)、標籤印刷(-7.9%)、出版印刷(-3.9%)、包裝印刷(-1.9%),品項增加的有紙品加工(+35.2%)、文具印刷(+16.0)、卡片印刷(+8.5%)、商業印刷(+8.5%)等。 四、2022年台灣由東協國家進口增長58.9%最高,日本則衰退13.8%較多 2022年台灣印刷相關產品進口國家分析,文具、包裝及標籤等產品,中國都是進口額最多的國家,總進口額約2.15億美元,占總進口的34.7%,較2021年減少約6.8%;其次是東協進口額約1.92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30.8%,增長約58.9%;而由美國進口額約6,777萬美元占約10.9%,增長約19.0%;日本約5,531萬美元占約8.9%,衰退13.8%;歐洲約6,042萬美元約占9.7%,衰退13.8%;就個別產品進口地區分析,書籍主要來自美國、歐洲及日本,商業印刷由美國、東協及中國進口最多,安全印務由歐洲進口為主,但紙品進口主要來自東協、中國、日本及美國,包裝印刷主要來自中國、東協、歐洲及日本,標籤進口則主要來自中國及美國,卡片印刷進口主要來自東協、中國、歐洲、美國等;以進口值增減分析,2022年進口成長地區是東協、美國、韓國及香港等地區,而衰退的則有其他區、日本、中國、歐洲等地區。(見表12) 由中國印刷外銷額看國際市場 根據中國海關資料之統計,2022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221.3億美元,較2021年的189.9億美元增約16.9%,出口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有紙盒(4819)約77.1億美元(+9.1%)、其他紙品(4823)57.2億美元(+47.4%)、筆記簿(4820)約21.5億美元(+33%)、紙製標籤(4821)約13.5億美元(+20.4%)、書籍(4901+4903)約19.8億美元(+1.2%)、其他商業印刷品(4911)約12.9億(+4.4%),而出口超過1億美元者,包括壁紙(4814)約4.5億美元(-13.8%)、信封卡片(4817)約3.3億美元(+5.8%)、轉印紙(4908)約2.8億美元(-13.7%)、明信片(4909)約5.5億美元(-1.3%)、月曆(4910)等約1.7億美元(+16.9%),其中紙品(48類)約177.8億美元(+21.9%),印刷品(49類)共約43.5億美元(+0%)。如果只統計紙製包裝(4819)、紙製品(4820)、標籤(4821)、其他包裝製品(4823)等四類,出口額總額約169.2億美元,比2021年的137.2億元增約23.3%,這些品項都與供應鏈的包裝有關,也表示是全球外銷印刷品的主力。(見表13) 就外銷印刷品目標市場分析,2022年前25名國家外銷總額約183.3億美元,占總外銷的82.8%,比較2021年,其外銷總額成長約14.5%,而分析成長率超過40%的國家有馬來西亞、日本、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度等,在比較2019年資料,成長超過100%以上國家有越南、馬來西亞、日本、法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西班牙等,也令菲律賓與印尼都有接近100%的增長,這些都明顯與供應鏈的遷移有關,包裝材料基本還是由中國供應,這是值得台灣印刷包裝業者關注的課題。(見表14) 2022年中國印刷品外銷如果包括IC卡,則還要增加17.8億美元,總外銷額達到239.1億美元,比較2021年增長率約17.7%。 台灣業者策略夥伴的思維方向 面對國際供應鏈遷移帶來的市場機會,台灣業者要有國內外策略夥伴(合作或合併)的思維,有三個方向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以合作或合併方式組成A-Team╱以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來提升國際競爭力,以開發拓展國際印刷品市場。 (二)建立台灣供應鏈相關產業的聯盟關係╱例如台灣的資通、鞋業、成衣等產業,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 (三)尋找東協國家合作夥伴╱東協也是國際供應鏈遷移的最大受益國家,而台灣與東協國家的產業合作關係一直存在的,以台灣印刷包裝業的精益管理思維,對東協國家的印刷同業還是有影響力的。
台旺文創開發建造拼圖迴廊
設計創意
2021-08-15

台旺文創開發建造拼圖迴廊

「拼圖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遊戲,看著一堆亂七八糟的小紙塊在自己手下拼成一幅幅優美的畫,那種悠閒、喜悅之情不禁讓人嚮往。而在打造穩定電商平台與健全經銷體系後,如今我只需尋覓能觸動心弦的作品,再談妥版權事宜,就能將其製成精緻拼圖,為所有專業拼圖玩家圓夢」。這是台旺文創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旺目前堅持的使命,其不只「創造屬於台灣自己文化與人事地物」的拼圖為己任,近期更在官方線上購物平台「拼圖迴廊」收到美國、英國、澳洲客戶的訂單,證明台旺文創品牌深耕拼圖領域的努力已獲各界肯定。 精品拼圖 鞏固客層 2012年成立的台旺文創,是以台灣為出發點的6人專業團隊,更明確地將本身的市場定位在「客製化」、「少量多樣」,並堅持「精品路線」的原創精神,以精彩創意與精緻商品擺脫低價競爭,除了創造令客戶充滿驚奇的個性化拼圖之外,更傳達發現新創意、發展新商品、發揮新服務、發掘新市場、發佈新品牌、發光新紀元的全新概念。「拼圖」正是台旺文創的發展主軸,其藉由多元化及多面向的拼圖產品,結合精緻包裝,將台灣的多樣特色豐富完整呈現,從中凸顯台旺文創的真正價值。 台旺文創開發總經理陳金旺表示,如今的台旺客戶層分為三大方向:(1)為許多拼圖工廠進行專業代工。(2)經銷商與線上購物平台,除了有興趣銷售拼圖的經銷商之外,許多蝦皮、淘寶的線上賣家會向台旺批購拼圖。(3)專業拼圖社群如粉絲團「台灣拼圖工廠」,台旺經過多年經營獲得全台拼圖愛好者的喜愛,願意傾聽專業玩家們提供的意見,並在社群進行票選,決定最新推出哪些拼圖等。 專注拼圖 創造優勢 陳總強調,台旺能盡情發揮拼圖的無限魅力;同時還擁有四點優勢: (一)拼圖工藝╱台旺在拼圖產品本身吹毛求疵,邀請許多台灣資深拼圖玩家提供意見後,再斥資開發專業模具印製拼圖,因此讓成品密合度夠高、片數和形狀也符合世界一流水準與規格,甚至組完後可以整片拿來甩而不會散亂一地。由於玩拼圖可激發推理思考能力並增進手眼協調,提高挫折忍受度,增加觀察力,培養耐心與專注力等,所以台旺製作的拼圖會以不規則的拼圖刀工呈現,在刀模的進化下,每一塊拼圖都是不同形狀,讓玩家不再輕易誤拚,並新推出16個L角的新型態拼圖,都讓人在拼圖時能一邊欣賞優美作品同時給予自己挑戰。此外,台旺不只採用進口拼圖專用紙,在紙材溫度、濕度的保持上亦嚴格要求,務必讓拼圖品質能真正代表MIT的高水準。 (二)數位平台╱台旺文創原先架構完整的數位平台名為為「拼圖迴廊Puzzle Cloister」(taiwang-puzzle.com),提供客戶使用與採購拼圖,實現沙發購物的完美體驗。除了台旺自行推出的系列拼圖商品,其客製化服務的規格與介紹在上面可一目了然,加入會員後登入也有獨家優惠。 (三)專業客製╱由於陳總與團隊本身2007年即踏入客製拼圖的領域,所以客戶如有任何少量多樣的拼圖難度或需求都能迎刃而解,幫助他們用拼圖典藏一切精采時光,打造其專屬的拼圖精品,更在拼圖的樂趣中典藏了青春、回憶、生活與珍貴回憶。而台旺文創在製作速度上更承諾舉凡1至100件以內的客製化拼圖,皆能於三天交貨。另外由於台灣法規規定,500片含以下的拼圖屬於兒童玩具,還需經過經濟部高檢局的品質檢驗才能出貨。 (四)創意包裝╱在初期使用紙盒包裝後,台旺文創斥資開發出新型的馬口鐵盒包裝,不只輕巧、攜帶方便並兼具美觀,方便收藏留念。近年疫情影響下,陳總也靈機一動融合疫苗造型和讓人在觀光景點更容易攜帶贈送的概念,發明小而美的「試管」包裝。陳總認為台旺正式以藝術、生活、體驗、典藏為設計理念,希望每位擁有拼圖的人都能在細細品味的樂趣中欣賞獨一無二的作品,讓生活充滿的理想設計、珍貴典藏。 客製拼圖 傳遞個性 目前台旺透過「拼圖迴廊」提供的主力服務項目為:(1)126片迷你拼圖。(2)70片拼圖。(3)280片拼圖。(4)294片拼圖。(5)240/365片圓形拼圖。(6)300片拼圖。(7)520片拼圖。(8)1,000片拼圖。(9)客製私房拼圖。(10)拼圖配件。(11)客製贈禮品拼圖。針對上述客製私房拼圖、客製贈禮品拼圖兩大項目,本刊特別製作Q&A,讓讀者能一目了然與參考應用: Q1:客製私房拼圖與客製贈禮品拼圖的差別與規格為何? A:(一)客製私房拼圖╱最低訂購量為1、2個,其樣式與規格請見表1,適合作為情侶、畢業季、童趣、企業、禮品、結婚等拼圖,並有小巧可愛的「126片客製試管拼圖」與可吸附冰箱的「24片客製磁鐵拼圖(見圖1)」可供選擇。 (二)客製贈禮品拼圖╱最低訂購量則為100個,其規格請見表格2。其中的「12片客製明信片拼圖」不只是可當拼圖,亦能直接當明信片郵寄使用,不僅是傳遞情意、心情分享的開始,更是情人節營造浪漫、生日禮物、特殊紀念節日等創造驚喜的最佳選擇。 Q2:什麼是大拼片? A:拼圖採大拼片裁切,圖像容易辨識,讓拼圖不再是惱人的玩意,詳情請見圖2。 Q3:客製拼圖客戶端需要提供什麼給台旺?沒有電子檔只有照片也能做嗎? A:只需在官網拼圖迴廊選擇想要製作的客製拼圖類別,點選上傳文件圖檔即可,如為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建議客戶可在拍攝前先將手機相機的設定改為最高畫素,上傳影像建議尺寸請見表3。 Q4:拼圖本身的材質為何? A:採用進口拼圖專用紙,在紙材溫度、濕度的保持上亦嚴格要求。 Q5:客製拼圖的最少與最多片數、最小與最大尺寸、最少與最多訂購數量為何? A:最少4片、最多1,000片;最小尺寸4×5cm、最大800×800cm;最少訂購量1個、最多兩萬個。 Q6:可選擇拼圖打散或不打散? A:可以。 Q7:有哪些專用框可供選擇? A:一律為木框,詳細的顏色與規格請見圖3。 Q8:製作完成後有哪些包裝方式可供選擇? A:牛皮紙盒、馬口鐵盒、精裝紙盒、試管。 Q9:如何補片?客製拼圖也有提供補缺的服務嗎? A:缺片原因可能因工廠包裝疏失或個人拼圖過程中遺失,但不管原因如何,台旺都會盡全力協助將缺片補齊。每盒拼圖都附有補缺片單,若拼圖發生缺片時,請連同缺片的周圍8片貼於補缺片單上,送至原購買商店或附上回郵信封寄回台旺,便會即刻處理。由於每一組拼圖會因印刷過產生色差、軋型過程因刀模位移或刀模更新產生些微誤差,因此只能採用手工補片,所以務必將缺片周圍數片一起送回,以利對照位置精準補片。客製拼圖也提供補片服務。 Q10:提供那些運送與付費的選項?能全家或7-11貨到付款嗎? A:購物滿1500元免運費,運送選項分為:(1)郵寄╱宅配,運費150元。(2)統一、全家超商取貨,65元。(3)至台旺公司自取。付款可在官網以綠界整合金流給付,Line Pay、可用信用卡、網路ATM、ATM等,亦提供銀行轉帳,目前官網尚無超商取貨付款服務,但某些經銷商會另外在網購平台上提供。 Q11:製作與運送的時間共要幾天呢? A:1至100件以內的客製化拼圖,皆能於三天交貨(不含配送日)。 Q12:客製化拼圖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A:(1)每筆訂單只能上傳一張圖檔,相同商品如欲訂購2件以上,請以每次1件加入購物車;如需大量訂購,請致電洽詢,另有優惠。(2)請確認上傳之圖檔為訂購人所有,若圖檔來源有侵害到他人著作及肖像權,由訂購人負責侵權之法律與賠償責任。(3)電腦或手機螢幕與印刷品的成像原理不同,一定都會存在著色彩差異,請勿以色差或色偏作為退換貨要求。(4)客製化商品不適用消保會網購7天退貨標準。 新穎拼圖 滿足需求 台旺不但以自有品牌TAIWANG開發拼圖商品自產自銷外,另外提供共同企劃合作或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打造客製拼圖商品,也和台北捷運公司、奇美博物館、貓美術館、各大宗教團體等共同創造出許多成功的案例,近期也新推出拼圖包含: (一)吳冠德拼圖╱1979年出於台灣台北,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自幼沈浸於藝術創作,作品榮獲國內外各美術大賞肯定,曾受邀於法國巴黎ArtPaul Gallery、澳洲雪梨Mosman Art Gallery、新加坡藝術博覽會、香港亞洲頂級畫廊藝術博覽會等。國內則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及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等展出,並舉辦數次個展,堪稱台灣新一代美術名家;台旺則將其畫作包含:夢靜、覺醒、忘憂、天地流轉I/II、走過百年、生之頌Song of Life、生息Breath of Life、藍色之城Blue Town製作成精美拼圖販售。 (二)里莫拼圖╱Lin.mo里莫彩繪事務所專長為居家環境打造溫馨療癒的原創彩繪,其作品橫跨室外牆壁彩繪、居家彩繪、原創主題插畫彩繪、3D立體彩繪、地景彩繪、活動彩繪等。台旺則將其作品包含國王咖啡廳與冬天的街道、森林裡的交響曲、牠們來聽我的音樂會、狐狸村的聖誕晚會推出精美拼圖。 (三)Cinyee Chiu拼圖╱本名邱馨怡,台灣自由插畫家,畢業於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遊牧世界一年半後,目前定居南美哥倫比亞。作品曾用於動畫、繪本、刊物、書籍、桌遊、商品包裝等,得過數次國際插畫獎項與入圍。台旺則將其作品大草原漫遊、失眠夜製成精美拼圖。 (四)德珍拼圖╱本名江慶儀,1974年出生於台北的台灣著名插畫家;其以細緻瑰麗畫風著稱,發表過無數的作品、畫冊和繪本。她的畫作富有東方特有的神秘與色彩,畫中的人物,是東方美人的繾綣柔情和歷史英雄的山河氣概。德珍以極盡的柔美浪漫畫風再現古代帝王將相、詩人詞人的面目,台旺藉由將她畫作製成系列拼圖,讓玩家得以穿越歷史的洪流,再次愛上東方文化。 (五)林經哲拼圖╱台灣台北市人,從小學繪畫,是美術比賽的常勝軍,21歲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24歲拿下了14項大獎。現為台灣國際水彩畫協會會員、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會員,多次擔任國際、全國等水彩競賽的評審。都市夜晚的雨景與大自然花卉是其作品中常出現的題材,台旺透過將他的系列畫作製成拼圖,讓玩家仿佛看見雨落在夜裡或有誤入花叢之感。 (六)叢林找拼圖╱「叢林找」的作品以東方筆墨與生命探索為特色,描繪人生猶如叢林間探險,若能勇敢面對大自然的智慧;台旺將其作品製成拼圖後,讓玩家能找回真實野性的自己,如同黑豹穿梭於叢林間那樣的自由且無所畏懼。 (七)Kaori Zukeran拼圖╱1988年生於東京的日本壁畫Fresco Art畫家,2011年於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畢業。其使用了最古老、瀕臨後繼無人的壁畫繪畫技術,從事生產和研究技術長達10年之久;她與製造商合作製造厚度為1毫米,甚至更小的片狀灰泥,在像紙一樣輕薄的石膏板上進行創作,利用灰泥中的石灰化學反應,將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對其進行著色,而顏料顆粒因被包覆並固定在石灰晶體中沉降,所以能保持顏料本身鮮豔的色彩及長時間不褪色的肌理。近年她在全國百貨公司舉辦壁畫展覽,並在東京工作室進行按訂單生產繪畫作品及肖像創作。身為台旺首位向國外藝術家簽約的創作者,也期待製作出的拼圖可讓玩家體驗如陽光般溫暖美好的畫面裡,感受被愛與幸福團團圍繞的喜悅。 夢想拼圖 邁向全球 在疫情肆虐下,陳總指出,雖然許多旅遊景點、店面的拼圖銷售受到影響,但長年建立的專業客戶群加上「拼圖迴廊」已是成熟的電商平台,讓台旺還能在景氣寒冬中保持穩定業績;面對未來,台旺將持續執著於各種拼圖開發,並跨出台灣與更多國外藝術家接觸,為拼圖玩家帶來更加驚豔的拼出夢想之旅。 其實,第一個商品化的拼圖來自1760年,由倫敦的地圖繪製者John Spilsbury所推出,進一步影響整個世代,但這樣的道路不只在台旺文創總經理陳金旺身上貫徹,更在「拼圖迴廊」上得到得到全新實踐。 台旺文創開發 02-22439924 https://www.taiwang-puzzle.com
大日本印刷集團的經營策略(一)
經營管理
2021-10-10

大日本印刷集團的經營策略(一)

2021年是日本大日本印刷公司(DNP)成立145周年,這家以凸版印刷技術起家的印刷公司,一直持續強化新產品開發、創新服務及技術開發的優勢,來提高企業的經營價值,深深了解「今日創新是明日基礎(Today’s Innovation is Tomorrow’s Basic)」的經營理念,並圍繞「印刷與資訊的創新」(Printing &Information Innovations)作為企業發展的願景。而DNP確認未來公司成長的四個領域,包括知識與傳播(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食品與健康(Food and Healthcare)、生活與移動(Lifestyle & Mobility)、環境與能源(Environment & Energy)等四項經營領域,以身為國際印刷媒體領導企業,大日本印刷公司也關注及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Support Sustainability from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的立場,而對話與合作(Taiwa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則是大日本印刷公司對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指導原則。 2019年度,大日本印刷公司在全球共有77間工廠(日本61間、海外16間)、63處銷售據點(日本35處、海外28處)及約30,000家企業客戶,員工有38,181人(日本33,440人、海外4,741人),現有專利共12,226個。2020年度營業額約13,354億日圓(128.6億美元),較2019年度減少約4.7%,稅後淨利約251億日圓(2.27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約63.9%,資產總額約18,250億日圓,淨值約10,986億日圓,研發費用約326億日圓,資本支出約716億日圓;以2020年的年營業收入中,日本國內約佔81.6%,來自亞洲的營業收入約占13.8%,而來自其他海外地區的營業收入占約4.6%,但亞洲的營收在2020年增加約8.4%,日本國內營收則減少約5.7%。(見表1) 大日本印刷公司現有資訊傳播事業部(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生活與工業用品事業部(Lifestyle and Industrial Supplies)、電子事業部(Electronics)及飲料事業部等四個事業群,2020年,資訊傳播事業部營業額佔54%最大,但營業利益則以電子事業群佔52%最大,飲料事業部不論營業額或營業利益都是最小的部門;比較2019年,電子部門成長約5.58%,其營業利益也成長約7.48%,這是受益於物聯網、下代通訊(5G)與移動產業(Mobility)的快速發展所影響,而其他三個事業部的營收分別減少約6∼7%,導致資訊傳播營業利益減少約37%,飲料部門更大減約59%,但生活與工業品營業利益卻增加約25.31%,2020年的合併營業利益率約5.3%,較2019年減少了約0.2%左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居家隔離,也造成眾多商店、旅館關閉,這讓電子裝置銷售大增,使得物聯網及5G通訊相關相關原料需求增加,也讓鋰電池需求大增,但也降低禮品及包裝材料的需求;但在數據服務上業績是持平的,因為政府之需求是增加的,但是影像相關產品及服務市場卻大幅減少。(見表2) 大日本印刷經營模式與策略 大日本印刷與凸版印刷公司是全球前兩大的綜合性印刷公司,也是世界印刷產業最跨領域服務的領導性企業,其主要競爭優勢是融合印刷和資訊(P&I)技術而發展出的商業模式。1876年,DNP以凸版印刷印書起家,1951年起,進入第二次創業,成為綜合印刷(Comprehensive Printing 1950∼1980年)公司;在1973年超越美國當納利,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印刷公司,後再正式跨入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1980∼2000年)及資訊傳播業服務(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1990∼2000年);2000年後,以融合印刷與資訊解決方案(P&I Solution)作為21世紀發展的願景,2015年後,更以印刷與資訊的創新(P&I Innovation)來引導未來發展的願景,並確認知識與傳播、生活與移動、食品與健康、環境與能源等四大成長領域為發展目標市場,其有關大日本印刷公司各事業部門的相關產品服務內容請參見表3。 ●大日本印刷公司三大事業部門的產品及服務項目 2018年後,DNP啟動第三次的創業活動及第四次的重整計畫,先盤點是場成長領域,以深化夥伴合作、解決社會問題及滿足人們期待價值,及實現可持續成長(SDGs)的理念,並期提升毛利及業務再度成長為目標,來建構未來發展的策略。策略一是由透過P&I的創新來提升價值,包括在增長領域上創造價值、為每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優化的價值、重組可用資源來增加附加價值;策略二是強化業務基礎設施來支持成長,這由財務資源與公司治理來達成,相關事業部門的發展策略如下: (一)資訊傳播事業部╱因應資訊數位化與網路化的發展,信息媒體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者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DNP對資訊傳播事業部門的發展策略,是以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為核心,來提供企業及消費者的體驗價值,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居家上班及網路購物將成未來生活的常態,以融合印刷及資訊技術(P&I),提供虛擬及實體的產品及服務,來滿足消費者便利及更好體驗的需求。 以全方位出版服務創造新價值,擴大混合出版(紙本、電子書及依需印書),由圖書生產、物流、分銷及銷售的一貫化服務,以書店數據強化營銷,提高紙質書籍的附加價值;以數位解決方案,提供企業的跨媒體營銷、消費者體驗及數位轉型等服務,以資訊安全技術為基礎,擴展企業流程外包業務(BPO),並引進人工智慧(AI)、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數位流程來提高商業流程外包業務的營運效率。(見表4) 發展無現金交易多元業務,整合智能卡、移動裝置,開發應用程式、電子錢包、行動支付等業務發展,滿足無現金社會的需求;擴大東南亞當地製卡夥伴的合作,推廣IC卡多樣化的服務(行銷、認證與清算等);推動影像傳播(Imaging Communication)事業的發展,使用大數據技術發展入境與出境的旅遊市場業務,包括高質量照片打印、設備及雲端解決方案的相關服務(例如證照等)。 (二)生活與工業用品事業部╱創造符合人類和社會需求的環保型高性能產品和服務,則是DNP生活與工業用品部門的核心價值,在包裝部門上,努力提高食品、飲料、家居用品和藥品包裝的功能性和穩定供應;在生活空間部門,則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使各種空間功能性和舒適性,包括住宅、商業設施、醫療機構和護理設施的材料,以及汽車和鐵路車輛的內外裝飾;而在工業高性能材料事業部則提供用於鋰離子二次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組件,以及有助於解決環境問題和其他社會問題的高功能薄膜,把握5G的到來等社會變化,具體的方案如下面敘述。 努力提高環保意識以實現循環型社會:以「循環經濟、減少CO2、保護自然環境」來實現循環社會,加強生態友好型包裝及材料銷售,並發展清潔能源產品,例如發電效率高的太陽能電池片和封裝材料;提供客製化的產品與服務,包括先進設計及功能等價值;開發下一代移動裝置的產品與服務,例如電動車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電池袋及應用於內飾的裝飾膜及面板、樹脂玻璃窗、無線電力的片狀線圈與無需接觸即可充電的耗材、新型黏合劑膜可牢固黏附不同材料,例如樹脂和金屬等。 以價值、生產效率與獲利能力來重組DNP的產品組合,朝著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以印尼及越南的生產基地擴大東南亞市場,並透過DNP全球行銷網路,擴大汽車金屬面板、內外飾材料、鋰電池及顯示器相關材料的全球市場,但海外業務則嚴控匯率、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管控。 (三)電子事業部╱因應5G服務所帶來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的應用,也帶來生活上虛擬實境(VR)、擴張實境(AR)、高速智能手機的生活體驗,DNP電子部門以DNP擁有的核心技術(例如加工與塗層等),積極發展策略夥伴聯盟以加速商業化進程,同時重組產品組合,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具體的方案如下所敘述。 開發和商業化下一代的通信、電子零組件,如散熱抑制5G兼容過熱的組件、產生無線電波透明天線膜,OLED可折疊和可捲曲顯示器,下一代光刻相關技術,成為全球唯一半導體奈米壓印光刻(NIL)母版模板供應商,利用在台灣、中國與美國建立的半導體光掩模基地外,將業務發展至東亞、歐美,評估全球貿易問題與國家風險,並將重整產品組合,將LCD濾色片產品轉向5G和OLED顯示器等高端產品,特別在海外務必管住匯率與原物料價格波的風險管控。 DNP的長期發展策略是整合製造、銷售與規劃發展單位,推動全球性業務的發展,創造新的價值,在協同作業中取得最大的經營綜效。除了提供由市場分析、項目規劃、包裝設計、製造及營銷的全方位服務外,考慮環保、節能、方便、先進與全球服務的需求,並以知識與傳播、生活與移動、食品與健康、環境與能源等四大成長領域為目標市場。(見圖5)
典匠資訊圖庫吸引全台目光
設計創意
2021-08-15

典匠資訊圖庫吸引全台目光

時下眼球與耳朵經濟的崛起,消費巿場愈來愈重視感官的提示和刺激,大量影像資訊快速擷取受眾的注意力,所有訊息內容都在極短時間被傳遞與轉換。「典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跨境正版授權圖片、向量插圖、影音、360度環景、3D建模、過場音效、簡報版型及網頁版型⋯等的豐碩素材。因應消費型態的改變,典匠資訊推出「創意王」ideaking.info 電商品牌,提供更便捷汲取圖像影音素材方式;2021年4月更推出「無限載」年度優惠方案與創意人共體時艱,挑戰多災多難的Generation C世代。 創新圖庫 台灣精品 典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西元1995年,是一家致力於研發及產銷精緻多元且適合各類行業使用的「數位影像創意素材」的影像科技公司;一手規劃創立典匠資訊的江憲鴻總經理,因頻繁接觸IT資訊產業意識到影像素材在未來產業日趨重要,與多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投資創建「典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並自創「ImageDJ」品牌,架構以經營數位影像素材為主的創意技術產業。其秉持「專業、服務、正版」之經營理念,並自創品牌「ImageDJ」行銷全球40餘個國家獲得客戶極高評價。 江總經理體驗到唯有以品質創造口碑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道,建立嚴格品管制度、提昇售服人員素養,才能創造品牌信譽;因此典匠團隊同仁憑藉著一股過人的堅持與信念,在短短數年中不斷推陳出新,成功的開發出多種影像圖庫系列。2001年初,典匠資訊首次公開發表全世界第一套「開放多圖層影像合成作品DesignMaster系列」圖庫之後,隨即引領全球電腦繪圖設計業者極大迴響;其令人驚艷的緣由是把單純創意構圖導入立體科幻圖層的巧妙合成,進而呈現出國際大師級的創作水準,不僅提供使用者嶄新的視覺科技,也為年輕設計師們開啟電腦繪圖與影像製作視野,帶動許多知名國際影像大廠競相仿傚的潮流。 2003年,典匠資訊獲得「台灣精品獎」肯定;是台灣圖像業唯一獲頒「台灣精品標誌」的企業,同時更已成為享譽國際的數位影像著名品牌。這份殊榮不但為典匠資訊注入了一支有力的強心針,同時也為開拓國際市場增添了一枚利多的籌碼。 導入品牌 國際接軌  在奠定自行開發產品的信譽基礎之餘,典匠資訊不斷擴增產品線的多樣化並與國際接軌;提供多元數位影像應用,典匠乃挾持全球市場的行銷資源和產品實力,陸續代理引進歐美知名品牌之系列圖庫,茲概介如下: ●美國╱Depositphotos、Dreamstime、Adobe Stock、Stocktrek、Danita Delimont⋯等。 ●歐洲╱360cities、Alamy、Ingram、歐新社、POND5、ImageBROKER、IKON Images⋯等。 ●亞洲╱MotionElements、Asadal、ZZVE、PIXTA、東方IC、imagenavi ⋯等。 上列品牌囊括全球的經典圖庫公司,不但開擴了設計人的視野及靈感,也提供國內廣告、設計、出版、印刷等相關產業更多元、多樣的影像素材應用,同時帶動台灣美學文化與世界快速接軌的腳步。 保障授權 企業信賴 目前全球先進國家對於著作權、版權、智慧財產權、圖像使用權、專利權及商標權等都相當注重,而且國與國之間在簽定貿易合作條款中也都會加上這些法律約束;而以台灣的經濟發展實力、國民普遍的法律素養,早已邁入先進國家之林,隨著國內授權意識抬頭,極需有合法的圖像來源與具備美學經驗的圖庫商去協助提升企業之形象,和強化廣告文宣等之效益。典匠資訊憑藉著圖像授權領域的專業度,與身為國外圖庫最大代理商的優勢,擁有各類型圖像取得的多元管道,產品線非常齊備,凡經該公司合法授權使用的客戶,在約定範圍內,皆可獲得完全的授權保障。 因此典匠資訊的產品早已獲得國內各大企業信賴,紛紛指定其為圖像授權公司,成為台灣90%以上的上市上櫃公司之指定品牌,包括鴻海、宏碁、華碩、宏達電、技嘉、台積電、微星、聯電、中華電信、台塑、長榮、台哥大、趨勢科技、彰銀、一銀、華銀、台新銀⋯等,而知名廣告企業如奧美、電通、李奧貝納、聯廣、天子等,大型出版機構如天下遠見雜誌、商周集團、今周刊、遠流⋯等。 除了工商企業、廣告及出版業的指定品牌配合外,典匠資訊也獲得全台50%以上大學科系合作,如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世新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長庚大學、中原大學、嶺東科大、朝陽大學、台南應大、屏科大、稻江大學⋯等等。圖庫內容能充分豐富學校老師在教材編修、文宣製作及學生創意表現的激盪;尤其針對創意設計相關科系的莘莘學子們,除推廣圖像使用授權概念之外,也提供學生對圖像素材結合創意的靈活應用,使設計作品更加得心應手,間接帶動台灣設計產業之未來性;而搭配校方圖庫使用的雲端系統建置,更使圖像使用率達到最高效益化和價值的最大化。 下載無限 創意領航 有別於過去一張圖片所費不貲、並遵循著作權法核心立法意旨,市場漸漸興起微圖庫品牌,團隊分析研判此趨勢,立即進行深度分析、市場調查、並加強現今不可或缺的視覺規劃,打造全台唯一跨境正版圖像授權電商平台「創意王」。創意王串聯世界各地圖庫品牌,匯集高達5億件素材,包含影像、向量圖、編輯性素材、影片、音效⋯等等。期望創作者只需開起一個網站,即可將世界各地素材一覽無遺,於一站內解決需求。 不只如此,典匠資訊考量到創意工作室或中小企業對圖像都有大量需求,卻礙於經費不足,於是於2021年推出「創意無限載」方案,只要在方案期限內皆可不限次數下載圖片並可線上直接授權,讓創意暢所無阻。另外為擴展平台素材的多元性,更規劃讓高階圖片匯集於頂級區,目前陸續進駐各國圖庫品牌,相信再過不久創作者就能在創意王一次享有更完整的數位素材。目前無限載方案因應嚴峻疫情更推出抗疫優惠價只要NT$13,999/年(原為NT$19,999/年),意即每日只需一杯綠茶價格,即可享有近800萬張圖像素材。  ●Living Art Special系列收錄非一般攝影所能拍攝的圖片,如X光、展場/建築設計、細胞,人體透視等各式各樣特殊圖像 整合數位 產業經營 典匠資訊提供色彩繽紛與獨具特色的插畫以及具渲染力之圖片,更有字型、簡報版型、網頁版型及海報文宣設計素材。正版授權的圖像素材再搭配典匠雲端圖庫系統平台,使傳統媒材透過數位系統整合下,減少使用者管理素材之時間,讓產品更具系統性發揮應有的功能。典匠近來代理影音素材平台,不論高低階影片或是近來流行的空拍、VR及環景影片一應俱全,讓創作者從圖文的創意到影片動態視覺享受及聲音帶來的聽覺衝擊都可以表現的面面俱到。 未來江總經理將持續以IT產業的行銷策略經營典匠資訊,期望典匠資訊不僅是以銷售為主的「圖庫」公司,而是以全方位「數位影像媒材服務」為經營特色的全球化企業。對於廣告設計、文化出版、印刷製作等相關產業而言,擁有充裕的合法授權影像圖庫的應用,不但讓創意如虎添翼,同時也節省設計思考的時間,保障影像使用上的權益,可謂一舉數得。 典匠資訊 02-89781616 https://www.imaged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