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生產線不再像從前。短批量、生產快速反應、個性化、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正在重塑轉換器的運作方式。數位印刷已不再是選項,而是提高敏捷性、維持客戶及業務成長的關鍵。下圖顯示數位印刷在摺盒中的發展:它已建立入門地位(階段1),隨著效能與成本改善,預計將從平版等傳統技術獲得市占率。本文由 Keypoint Intelligence 探討數位印刷如何提供速度、彈性與響應能力,使採用者在應對當前不斷演變的包裝需求中取得競爭優勢。
稱包裝及標籤變化為「重大」仍不足以形容。供應鏈持續變動,受到法規、合規性、永續性及需求轉變影響。招募與留住熟練勞動力比以往更困難。轉換操作通常以低成本大量生產為導向,但長期成功仍依賴滿足客戶對價格、產品與服務的期望。
數位轉型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優化印刷成本 (Optimize Print Cost)
目標重點: 專注於降低單純的印刷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低於 3,500
速度 (Speed): 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8
市場規模: 5 億平方公尺 (500M m²)
第二階段 :優化總成本 (Optimize Total Cost)
目標重點: 擴大優化範圍,降低整個生產流程的總體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5,000 - 10,000
速度 (Speed): 約 10,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2 (成本進一步微幅下降)
潛在市場規模: 51 億平方公尺 (5.1B m²)
第三階段 :新客戶體驗 (New Customer XP)
目標重點: 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不再僅限於成本,而是透過數位化能力創造差異化和新的客戶價值/體驗。
運行/印量 (Runs): 10,000 - 20,000
速度 (Speed): 1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英尺 $10 m (此階段的成本計算可能轉向更高價值的指標)
市場規模: 126 億平方公尺 (12.6B m²)
來源: 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摺疊紙盒行業報告。
當前現實
在生產現場,壓力顯而易見。精簡人員需覆蓋長班次,一人缺席即可能打亂排程。客戶避免高量生產以降低過時風險,偏好與行銷活動或促銷相關的短批量生產。這種混合需求拉伸了傳統工作流程。準備作業侵蝕利潤,庫存更難管理,期限容易延誤。數位印刷為轉換器——更重要的是為客戶——帶來彈性,減輕生產負擔,同時提供市場所需的快速響應能力。
仍有部分轉換器猶豫不決。成本、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可能減緩採用,但透過清楚計畫與對現有作業的誠實評估,這些障礙是可管理的。
數位採用步驟
數位轉型的五個步驟
檢視您的業務組合
在小批量上測試工作流程
為客戶識別超越印刷品質的價值
探索新的成長領域
儘早讓您的團隊參與以建立認同
重新思考運作
數位轉型(DX)不只是購買印刷機。成功需技術、人員與流程的整合。
重新思考數位成功的四個領域
1. 工作流程整合 (Workflow Integration)
繪製從訂單輸入到最終成品(後加工/精加工)的完整路徑。連接管理信息系統 (MIS)、光柵圖像處理器 (RIP) 和後加工(finishing),以提高效率和可視性。
2. 員工發展 (Workforce Development)
針對數位化工作流程進行培訓和交叉培訓。提升資深員工的技能 (Upskill veterans),吸引更年輕、精通技術的人才。
3. 混合生產策略 (Hybrid Production Strategy)
將傳統(模擬,analog)和數位(digital)生產並行使用。智能地分配工作任務,在批量效率 (volume efficiency) 和生產靈活性 (flexibility) 之間取得平衡。
4. 資本投資規劃 (Capital Investment Planning)
規劃超越單純購買印刷機的投資。投資於軟體、後加工設備、培訓和系統整合。使用 投資回報率 (ROI) 分析來確保所有投資都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留住客戶
品牌對轉換器的評估標準已不同。品質仍重要,但差異化在於敏捷性。客戶期望可同時訂購全量與小批量測試,並希望快速完成,而數位印刷使這成為可能。短批量經濟、變更不阻礙生產、個性化高效。這種敏捷性能建立忠誠度。Keypoint Intelligence 標籤與包裝服務副總裁 Jeff Wettersten 表示:「轉換器不能再僅以印刷品質競爭——那只是基本要求。品牌真正看重的是敏捷性:今天處理短批量,明天臨時改設計,下週完成全量生產。數位印刷讓這種回應能力成為可能。」
新利基市場
數位印刷打開傳統印刷難以觸及的市場。小型品牌希望短批量包裝也能突出。高端產品製造商希望高度客製化的摺盒以提升品牌價值。這些市場量雖小,但價值高。針對這些市場的轉換器競爭重點在於創意與服務,而非價格。
混合優勢
高量工作不會消失。Wettersten 表示:「未來不是數位對抗傳統,而是兩者兼具。最具韌性的轉換器將平衡柔版與平版效率與數位彈性,將工作導向最合理的方式。這種混合策略可保護利潤、留住客戶並維持競爭力。」
柔版與平版仍是百萬印量的最高效方式,但單靠傳統技術有風險。最具韌性的轉換器採用混合運作,結合數位與傳統印刷機,並策略性分配工作。數位印刷亦減少人工監管,緩解勞動力限制,同時維持穩定產能與更高盈利。
環境因素
永續性已成合規義務。歐洲法規、北美新規及品牌目標正推動供應鏈變革。數位印刷支持這些目標,減少浪費並將產量對應需求。對買方而言,實質進展才是贏得下一份合約的關鍵。
綜合分析
研究顯示,數位印刷在包裝中的市占將持續攀升,而傳統印刷量趨於平穩。轉型緩慢但穩定。每年,原本以傳統印刷為預設的工作愈來愈多轉向數位。領導者將是那些將投資與市場走向對齊者——因為數位採用不只是設備選擇,而是韌性與成長的關鍵。適應訂單變動、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的轉換器,將保留現有客戶並贏得新客戶。
結論
包裝需求不減,但呈現方式與轉換器的應對方式正在改變。能夠兼顧長批量傳統印刷效率與數位敏捷性的企業,將最具競爭力。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角色是提供洞察,幫助轉換器自信應對市場變化,將挑戰轉化為持久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