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印刷科技學會暨設計印象雜誌主辦、九大印刷公會暨包裝社團協辦的「台灣印刷界男兒當自強-共創印刷包裝業未來」為主題之印刷包裝產業論壇,已於今年4月26日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大樓201演講廳舉辦。該活動由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魏裕昌教授主持,並由筆者先以認識台灣印刷包裝業的產業環境、產業規模與市場趨勢,認識國際印刷包裝市場及機會,並探討台灣印刷包裝產業何去何從?等議題做引言,再邀請卡之屋網路科技印刷公司總經理陳登維,談論「印刷標準化管理與競爭力-精益管理再升級」;山水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廠長吳文和博士,談論「消費者行為變革與可持續發展趨勢-綠色競爭力」;設計印象雜誌數位總監邱迪先,談論「產業協同發展與媒體平台-跨界連結與策略聯盟」;裕華彩印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振璧,談論「邁向drupa 2024之路-打破傳統與數位的多元發展」。這些議題也是台灣印刷包裝業者未來發展,必須要關注及努力的方向,整個研討會共計約有140位報名參與,可說反應相當熱絡且成功。
●論壇活動主持人、引言人、主講人,上排左起依序為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魏裕昌、設計印象雜誌發行人黃義盛、卡之屋網路科技印刷公司總經理陳登維、山水彩色印刷公司廠長吳文和、設計印象雜誌數位總監邱迪先、裕華彩印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振璧
台灣印刷包裝產業市場與現況
一、是否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2022年是全球相當動盪的一年,從新冠肺炎、俄烏戰爭、中美衝突持續、通膨問題、氣候變遷、淨零排放、包容性經濟、數位信任、能源危機、地緣政治新秩序、老齡化議題等等,加上貨幣緊縮、利率調升、強勢美元及股匯市大幅的波動等,都讓全球產經充滿著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以及模糊性(Ambiguity),這就是標準的霧卡(VUCA)或混沌現象,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就提到,2023年是否是一個新時代(New Era)的來臨?
2023年全球持續紛擾的情緒,新冠疫情變常態化,即使經濟逐漸改善與通膨問題趨緩,但生活沒讓人感到輕鬆,加上以巴戰爭爆發、南海爭議不斷,地緣政治衝突反而加劇。印度及東協國家崛起、極端氣候天災不斷、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產生的訊息真假難辨、保護主義再度抬頭、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國際經濟新遊戲規則重建、中國供應鏈外移帶來的經濟困境待解、全球愈來愈窮的經濟等現象,混沌現象依然存在,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作品的一句話,「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哀嘆這痛苦又不公的生活處處可見。
進入2024年,地緣政治風險仍然不可測,美國總統選舉又帶來變數,而因少子化帶來的全球性缺工,只有依靠移民是主要解決方案;全球供應鏈重組,分散採購(中國+1)、近岸外包(當地供應)、數位化與低碳化、協同能力等已成為發展趨勢;高成本與高物價時代來臨,尤其再生能源、減碳及碳邊境機制(CBAM憑證)、減塑等都驅動企業成本增加。面對這些產業環境,哈佛商學院教授Bill George提出霧卡現象(VUCA 2.0)全新定義,領導人要制定願景(Vision),要雙向溝通了解(Understanding)、要勇於(Courage)決策、要適應(Adaptability)嶄新的戰略及計畫,進而可以來因應不可預知的未來。(見圖1)
●圖1:2024年是混沌現象的新時代(New Era),台灣面臨的是地緣政治、通膨、國家意識混亂、黨爭不團結、人口老化缺工、自貿協定、供應鏈、貧富差距等問題
台灣企業面對的環境更是艱辛,夾於中美兩國衝突的中間,加上國家意識混亂、兩岸政治問題難解、國內黨爭混亂不團結、人口老化缺工、M型化社會(中產階級消失)讓貧富差距擴大、自貿協定(FTA)有待突破,台灣+1讓產業再度外移,減碳、碳稅及碳權交易與通貨膨脹等等變數。但2024年的全球與台灣預測看來都是正面的,19世紀知名作家艾略特(George Eliot)的話,「在所有不同形式的錯誤中,預測事是最不需要承擔後果的」。所以「威脅與機會」、「樂觀期待與最壞準備」都必須存在,這顯示不對稱現象社會處處可見,大家都要勇於去面對及承擔。
在今年4月中的一場演講,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提到:21世紀的20年代是轉型的年代,鼓勵政府及企業,加速綠色與數位轉型來重振經濟及產業成長,綠色轉型是一種變革性的投資(包含再生能源、生態循環等),帶來經濟、健康和環境效益。而數位轉型正影響著製造業到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加上最近的人工智慧(AI)發展,將會加速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也會影響到全球約40%的就業機會。
面對新時代的不確定性,企業還是要勇於做出明確的決策,專注與堅持往前走是必要的,機會是要經歷挑戰才會達成的。
二、供應鏈服務是印刷包裝產業發展的關鍵
全球化趨勢驅動著過去30年來供應鏈的快速發展,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成為全球製造中心,但供應鏈最關鍵的是資通產業,台灣廠商就成為最關鍵的地位,這當中包括半導體、光電、資通產業佔全球市占率約70%,晶圓代工台灣為全球第一、IC設計產值世界二、個人電腦產值占全球第三。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來晶片法案、加上新冠疫情(COVID-19)、俄烏戰爭等,引起原物料斷鏈,導致能源、金屬、食品飆漲,引發全球通膨情形;再加上地緣政治衝突問題,由以巴戰爭、紅海危機、南海及兩岸爭議等,都造成供應鏈安全遠勝效率。而供應鏈重整及由中國外移至東南亞、印度及墨西哥,全球保護主義重啟,自由貿易已死已是全球話題。
從2020年的全球氣候協定(COP26),更讓全球供應鏈感受到減碳是優先議題,國際企業及品牌客戶紛紛宣示,包括在205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倡議(RE100)企業,全球已超過400家(2023年9月底止),台灣也有31家。2050年全球宣示淨零排放國家約有140個,加上歐盟探邊境(CBAN)在2023年開始試行,2026年開始收取碳關稅,未來的碳稅、碳費與碳交易對經營的影響,都將是企業要認知的事,而商品的碳揭露更要學習,而減碳已成為產業的關鍵競爭力。
2023年中國印刷包裝品外銷額約218億美元,其中屬於供應鏈市場的印刷包裝品約占75%,相對於台灣2023年印刷包裝品出口僅僅約7.6億美元,可以看到國際印刷包裝品市場的機會是很有潛力的。而談到中國供應鏈印刷包裝市場中,最大的獲利者是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其2022年的營業額是163億人民幣,也是中國最大的印刷包裝企業,供應鏈相關業務額占約75%以上,過去的發展前五大客戶占營業額的45%~80%間,但前五大客戶中,總是會有2~3家台商,第一大的客戶就是鴻海科技。
再談供應鏈對台灣印刷包裝產業的影響,2023年台灣總出口額衰退約9.8%,也影響到經濟成長僅僅約1.41%,主要原因是屬於供應鏈的資通產業,因為品牌客戶調整庫存,訂單減少所致。2022~2023年間,台灣紙及紙板消費量減少約72萬噸(-15.5%),主要原因也是輕工業外移,產業結構以半導體、資通產業為主,這跟庫存調整的供應鏈也是明顯的相關。而過去10年,台灣印刷包裝發展受限,更是業者沒認清供應鏈在印刷包裝產業的重要性,沒有與台灣供應鏈服務商有連結關係,而失掉掌握市場發展的機會。(見圖2)
●圖2:供應鏈服務是印刷包裝產業發展的關鍵
永豐餘捷比達(YFY Jupiter)提到供應鏈服務,是以提供設計(平面/結構)、包裝測試(虛擬與ISTA)、全球訂製(中國、東協、台灣、墨西哥等)、產品組裝、製程管理等,並以提供可持續包材、精簡及優化包裝及運費、準時交貨等垂直整合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包裝解決方案。在2023年,設計印象雜誌6期專欄,每篇內容都提到供應鏈服務,其中一期特別就供應鏈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國際包裝可持續發展趨勢(綠色設計與低碳生產)、綠色材料與循環經濟、中國、東協與台灣包裝印刷成本競爭力比較、雲端色彩管理與印刷品質管控等相關議題,都有深入報導。
全球供應鏈服務正在重組,地緣政治風險考慮下,成本、可靠及韌性並存,數位化與低碳的雙軸轉型正在加速,品牌商要求中國+1或台灣+1的供應策略勢在必行,東南亞、印度與墨西哥則是主要贏家。但供應鏈重組也是一個轉機,台灣印刷包裝業者要關注全域與佈局,與上下游產業提升協同能力,也考慮與東協國家產業間的策略夥伴關係,學習專業的印刷包裝供應鏈服務的技能,希望能夠有機會掌握到這個發展的機緣。
盤點2023年台灣印刷包裝產業
一、供應鏈調庫存,讓台灣出口貿易額劇降9.8%,2023年台灣GDP增長僅約1.41%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台灣經濟增長率(GDP)僅約1.41%,這是因進出口額嚴重衰退,以美元計出口額較2022年減約9.8%,進口額減約17.9%,民間投資也減約11.6%,還好新冠疫情常態化後,民間消費增約8.32%,才讓2023年GDP有1.41%的增長,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高達約2.5%。若比較2024年與2023年第一季資料,出口額增約12.9%,進口額增約3%,讓第一季台灣GDP增長高達5.57%,中經院就調高2023年GDP增長至3.38%;但第一季的台灣CPI約2.33%,預估全年約2.49%,遠遠高於原來預估的1.8%。(見表3)
以台灣出口地區分析,2024年第一季,中國及香港占總出口額約30.84%,但較2023年同期減少約0.9%,對美國出口額占約22.32%,較2023年同期增約57.88%,對東協10國出口占約20.19%,較2023年同期增約33.45%,對歐洲出口占約8.49%,較2023年同期減約5.9%。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經濟展望資料報告,202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約3.2%,與2023年相仿,但已開發國家增長率約1.7%,高於2023年的1.6%,而2024年開發中國家的GDP增長率約4.2%,較2023年的4.3%微降。就個別國家GDP分析,美國由2023年的2.5%增至2024年2.7%,歐洲地區則由0.4%增至0.8%,日本則由1.9%降至0.9%,英國則由0.1%增至0.5%,中國則由5.2%降至4.6%,印度也由7.8%降至6.8%。
二、2023年造紙業營收衰退約13~20%,紙加工衰退約11%,印刷業衰退約1~5%,出版業持平
根據經濟部產銷統計資料,2023年造紙業產值約762.4億元,較2022年減約12.8%,紙加工業產值約1,012.1億元,較2022年減約10.0%,印刷業產值約865.1億元,較2022年減約1.1%。但根據台灣財政部產業營業額統計,2023年造紙業營業額約687.0億元,較2022年減少約19.6%,紙加工業營業額約1,356.2億元,較2022年減約10.5%,扣除製版的印刷及加工營業額約1,046.6億元,較2022年減少約4.3%,出版業營業額約440.3億元,較2022年持平。(見表4)
根據海關進出口及產銷量值資料分析,2023年的木片及漿價跌約10%,廢紙價跌約32.9%,而2023年紙及紙板的產量僅降約3.8%,產值則降約12.8%,也就是紙價跌幅約5.7%,其中瓦楞紙箱價跌幅約7.3%,紙板價跌幅則高達16.8%,道林紙及生活用紙價基本持平,這對印刷業的成本也有明顯降低。
再分析過去13年(2011~2023年)的產業市場趨勢,紙業產值由913.7億元降至762.3億元,降約6.3%,紙加工業由807.8億元增加至1,012.1億元,增約25.3%,印刷業則由905.1億元減少至865.1億元,減約4.4%,合併紙加工及印刷產值,13年內增加約9.6%。而就內銷值分析,2011~2023年間,紙業由591.7億元降至553.3億元,減約6.5%,紙加工業由697.4億元增加至909.5億元,增30.4%,印刷業由795.8億元降至747.4億元,降約6.1%,合併紙加工及印刷內銷值,則增加約11%。(見圖5)
●圖5:2011~2023年紙業、紙加工業、印刷業產值(上圖)及內銷值(下圖)趨勢(資料來源╱經濟部產銷統計)
三、國際市場是台灣印刷包裝業發展的唯一機會
由中國海關資料庫查詢顯示,2023年印刷包裝品出口額約217.5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約9%,但比2019年的165.8億美元增約31.2%。其中2023年出口項目超過10億美元,有書籍、商業印刷、紙容器、筆記本、標籤、其他紙品及IC卡等;而超過5~10億美元間有兒童圖書,其他品項幾乎都超過1億美元;而出口最多的品項為紙容器,約有64.6億美元,其次為其他紙品,約有49億美元,兩者合計占52.2%。另外跟供應鏈服務有關的印刷包裝品項,2023年出口共約144.8億美元,占總出口值的66.6%左右,較2022年的160.7億美元減少約9.9%。(見表6)
過去13年資料,明顯指出台灣印刷包裝市場被困在內需市場,還好紙加工業每年有2~2.5%的增長。但單就2023年中國外銷印刷包裝品額換算成台幣約6,850億台幣,是台灣印刷業產值的7~8.5倍,或是台灣印刷及紙加工業總產值的3.6倍。以2023年台灣印刷包裝品出口額僅約7.65億美元,僅約中國的3.5%,如果能增加至10%,出口額約21.8億美元,那台灣產值可增加約445億台幣,那印刷業產值可增加約51%,或印刷加紙加工業可增加23.7%,所以國際市場當然是台灣印刷包裝業發展的唯一機會。
而就中國印刷包裝品2023年出口的前15個國家分析,其中美國約有45億美元,澳大利亞約10.9億美元居次,5~10億美元間的有香港、英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及新加坡共6國,第9~15位國家分別為荷蘭、加拿大、德國、泰國、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及韓國,其外銷金額約在3.7~5億美元間,15個國家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67.4%。以2019~2023年資料分析,中國印刷包裝品出口增約31.2%,但越南增加71.2%、馬來亞增加108%、日本增加86.6%、泰國增33.6%、沙烏地增154%、菲律賓增84.2%,可見對東協國家出口增加是很快速的,這也與國際供應鏈往東協國家遷移有關,相關的印刷包裝品還是要依賴中國供應,相對的這15個國家,都是我們未來潛在的目標市場。
四、中國供應鏈包裝服務最大贏家:裕同包裝科技公司
裕同包裝科技公司在2022年營收約163.6億人民幣,是中國印刷包裝企業百大第一名,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彩盒、禮盒、說明書、不乾膠、紙盒、紙塑及智慧包裝、環保包裝、功能性包裝,同時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整合製造、自動化規模化生產、多區域運營及就近快捷配送等專業服務。比較2022年及2013年財報,營收增加搭約6.3倍,毛利率由30.1%降至23.3%,淨利率由14.1%降至11%,材料成本由40%降至46%,用人費用由15%增加至17%。
2002年創業的裕同包裝科技,主要的客戶都是供應鏈的相關廠商,由遊戲機、電腦周邊、伺服器、手機、消費性電子、移動網路等,後再轉型到菸酒、化妝品、食品包裝等。在2011~2015年,前5大客戶占營收約63~70%,其中富士康(鴻海)、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資通等都是台商,前5大約有2~3家台商。而台商中,昌碩科技、永豐餘紙業、鴻富錦公司都曾是股東,所以說裕同包裝科技的崛起,是跟以供應鏈代工產業的台商是密不可分的。(見圖7)
●圖7:裕同包裝科技公司是中國供應鏈包裝服務最大受益者及贏家
但裕同包裝科技公司也了解到,只有滿足客戶需求,提供即時性(JIT)的生產製造能力、做好品質管理及交期,是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及訂單不穩定的情況。需要轉型成提供完整的包裝解決方案者(Total Packaging Solution Provider),必須提供包含包裝結構、材料檢測、製程管理、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並依各項認證的標準化及客戶需要時效來管理運作,加強加工技術能力及自動化的生產環境以適應多品牌、多元化及高質量的需求,這強化供應鏈管理及服務及競爭能力。台灣的印刷包裝業者,由裕同包裝科技的個案,我們使否有了解到成功企業的機緣及作法?也體會到「台灣印刷界,男兒當自強」。
共創印刷包裝業未來發展路徑
一、路徑1:標準化流程讓精益管理再升級,五年來台灣印刷包裝業品質提升甚大
在2018年,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與美國Idealliance(國際數碼企業聯盟)合作,正式在台灣成立Idealliance Taiwan辦事處,就此筆者給了三個期待,期待台灣有更多的印刷企業通過印刷標準化認證,進而提升印刷品品質;期待滿足回流台商的包裝及印刷品外銷品質需求,同時能帶動台灣印刷品的外銷機會;期待培養更多的印刷標準化認證專家,除了提升台灣人力資源外,進而把印刷標準化服務業務發展到東南亞國家,這對東南亞的市場拓展是很有幫助的,這也符合政府的南向政策。期望這是台灣發展印刷標準化的里程碑(Hope it is a milestone for the industry to go further),這也是時代雜誌亞太區技術總監Mr. Nelson Luk演講帶來的鼓勵。
五年過去了,Idealliance台灣每年至少舉辦2次色彩管理研討會,以及1~2次專家培訓。截止2023年10月底,Idealliance台灣G7認證專家由2018年的14位增加至65位,Idealliance台灣G7 Master認可企業由2018年的19家增加至56家,同時也新增Idealliance台灣BrandQ認可專家23位,以及Idealliance台灣BrandQ認證企業3家。這些認證的企業或專家,也涵蓋到印刷廠、學校、設備及材料商、其他相關行業等,對色彩管理國際標準、印刷品質管理水準的提升是很有貢獻的,這成績比起台灣過去20年間,推動色彩管理(CMS)有數倍的成效,這些功勞當然歸功現任Idealliance台灣執行長徐肇奕老師,值得鼓掌。(見圖8)
●圖8:2018年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取得G7台灣代表,深受業界幾個期待
推動G7色彩管理標準化後,也建立生產人員及全廠製程標準化管理的正確觀念,卡之屋網路科技公司總經理陳登維就提到,ISO+G7標準化管理,打通了卡之屋工作流程管理的任督二脈,讓與客戶溝通印刷品質有客觀基礎。而且同一檔案,可以得到顏色一致的螢幕軟打樣、數位樣、印刷品,舊檔加印時能達到相同的品質,螢幕軟打樣不需要看數位樣或到廠看印,這結果也讓印刷業的精益管理(Lean Production)再升級,在這次的研討會,陳總經理就推動G7標準化的實務經驗分享給大家。
五年來,Idealliance台灣在推動印刷色彩管理標準化,取得很好的成就,讓台灣印刷業品質接軌國際,當然也期待有助於國際印刷包裝市場的拓展。
二、路徑2:綠色供應鏈將是國際印刷包裝市場關鍵競爭力,台灣企業要加快腳步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的全球產業趨勢,包括實踐淨零供應鏈,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成為普世價值,全球品牌商及國際供應鏈的綠色承諾及行動都全面啟動,例如DELL、惠普(HP)、蘋果公司(Apple)、沃爾瑪(Walmart)等,在減碳、使用再生能源、可回收材料、減塑都有明確的目標及具體作法。而各國政府也紛紛制定更嚴格的綠色法規(碳排、減塑等),來實現這些承諾,2023年歐盟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便是一例,這將是啟動國際貿易類似關稅的新機制。
根據全球最大的資訊管理商SAP提到,現代的永續供應鏈包含綠色、透明及循環等三大要素,綠色供應鏈流程包括產品設計、材料尋源、製造、物流,以及生命週期末端的產品管理。而企業在貨物與勞工來源及端到端的供應鏈實務方面,應該公開揭露相關資訊的能力和意願,在循環供應鏈中,產品會分解或縮減為原料形式,再製成可銷售的產品,讓企業既可達成回收的環境效益,也能回收過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而在實現永續供應鏈必須要靠協同作業(Collaborative),發展最佳技術、制定一致的標準且讓消費者了解是必要的。
綠色印刷包裝正處於風頭,印刷包裝業者應該重視這些議題,共同探索及尋找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來開創未來商業模式與價值,才能滿足國際印刷包裝供應鏈市場的需求。相關的議題探討包括綠色設計(Green Design)、可製造性設計(DFM)的服務思維、邁向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之路、如何節能減碳救地球,並要揭露碳排放資訊,落實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與永續發展,這已是印刷包裝國際市場關鍵的競爭力;但要架構完整、務實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及解決方案,包括設計、材料、製程、設備、產品及物流等,是有待產業間共同協同作業及努力才可達成。(見圖9)
●圖9:綠色供應鏈將是國際印刷包裝市場關鍵競爭力,台灣企業要加快腳步
山水彩色印刷公司廠長吳文和博士,就以「消費者行為變革與可持續發展趨勢-綠色競爭力」為題,無私分享他的知識、經驗給業者參考。也期待台灣印刷包裝業者要加快腳步,就滿足國際供應鏈品牌商的要求,在綠色設計、環保新材料(可回收、可裂解及可堆肥等)、綠色製程、減塑、綠色能源(太陽能設施)、節能減碳、碳足跡管理、色彩與品質管理、雲端服務、ESG及其他認證等找到解決方案,架構對國際印刷包裝市場的競爭優勢是必要的。
三、路徑3:拓展國際印刷包裝市場,需要產業聯盟與協同作業
台灣有約8,000家印刷相關業者,以年約1,000億的市場規模估計,平均每家僅約1,250萬元的產值,即使年產值超過10億元以上的業者可能不到5家,而在中國至少有150家,這樣規模是很難有國際的競爭力。以永豐餘捷比達(YFY Jupiter)提供的垂直整合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包裝解決方案,包含提供設計(平面、結構)、包裝測試(虛擬與ISTA)、全球訂製(中國、東協、台灣、墨西哥等)、產品組裝、製程管理等,並以提供可持續包材、精簡及優化包裝及運費、準時交貨等,一般企業是不可能做到的。
品牌客戶對於提供印刷包裝服務商的一站式服務(One Stop Shopping),相關產品包含水印外箱、手工盒、運輸輔料、產品保護膜、工業紙塑、工業發泡材、彩印箱、精品紙塑、泡殼、包裝袋、說明書冊、貼紙等品項,一站式的整合服務,要求很多綠色設計的解決方案。並以實現供應鏈管理細緻化,來符合量產性需求,依品牌個性來建立品牌形象,所以相關的認證、資訊公開揭露(ESG、碳足跡等)報告、綠色製程解決方案等,對於台灣中小企業規模的印刷包裝廠,就必需要產業聯盟、合作或協同作業,提供完整的服務,才有機會接觸到國際訂單。
要接軌印刷包裝國際供應鏈服務,完整的印刷包裝服務解決方案、提供整合產品的服務、國際競爭性的產能及成本、完整的數位服務平台、在地化暨區域化的供應能力、綠色印刷及包裝解決方案(綠色材料、製程、再生能源、減碳及減塑等)都是必要的。而以台灣中小型印刷包裝規模,只有透過合作、策略聯盟及協同作業,才有機會掌握印刷包裝的國際市場。而策略夥伴及協同作業的合作思維有三,包括:
(一)要建立與品牌客戶供應鏈合作的關係,跟著客戶走,以產業群聚觀念拓展國際印刷市場,這是比較簡捷的路徑,由中國裕同包裝科技公司的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二)以A-Team來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及完整供應鏈服務內容,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拓展國際印刷包裝品市場,過去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成功範例,就是一個值得印刷包裝業者學習參考的。
(三)台灣加1已是國際供應鏈服務的另一思維,尤其是擴大東協國家合作夥伴及市場機會,現以台灣印刷包裝業精益管理的經驗,對東協國家的印刷同業,還是有影響力的。
為了讓大家認同產業協同發展的理念,我們邀請《設計印象雜誌》數位總監邱迪先,就「協產業同發展與媒體平台-跨界連結與策略聯盟」做專題演講,提到《設計印象雜誌》願景(Vision),架構產業平台、探討產業經濟及發展、提供國際產業資訊及服務,開拓國際視野及海外產業連結、推動印刷包裝相關產業間的協同服務,共創印刷包裝產業未來發展。(見圖10)
結論
過去五年來,Idealliance台灣推動G7的標準化流程管理,對印刷包裝品質管理再優化,整體的精益管理再升級。而國際供應鏈服務的趨勢,全球品牌客戶都處於綠色風潮環境中,積極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對所有印刷包裝業者,這是機會也是挑戰,誰能滿足客戶需求,誰就是贏家。
就產業經濟分析,國際供應鏈印刷包裝服務市場,是台灣印刷包裝產業唯一發展之路,但要面對國際供應鏈市場與競爭,品牌客戶需要的規模產能與競爭成本,專業的服務與技能,這有賴於上下游產業及同業間的協同作業與合作,所以要共創印刷包裝產業未來發展,「台灣印刷包裝業者,男兒當再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