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印研中心執行,配合「TIGAX 24參展商展前媒體發表會」的舉行,並在113年度印刷科技整合應用發展計畫之下,特於9月5日下午13:30~16:40在原會議場地,繼續以「透過2024 drupa展覽分析產業未來趨勢」為主題,談論有關印刷、造紙、紙器、AI數位智慧等產業,以及未來該如何應用開創市場。出席致詞貴賓有中華民國印刷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印研中心印刷科技組組長張景行,出席的三位主講人分別為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產業電子化運籌管理學會秘書長張慧、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呂建和。
此次德國drupa 24展覽與智慧化及低碳化環環相扣,而台灣印刷、造紙及紙製品產業跟進國際趨勢,逐步邁向預期目標。為了強化疫後經濟,政府與產業共同配合推動一系列升級轉型的成果與案例,希望透過這次交流會,藉由drupa展覽的分享可供產業了解未來發展方向。茲將三場演講主題及內容重點節錄於下:
●致詞貴賓及三位主講人:左起中華民國印刷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印研中心印刷科技組組長張景行,TIGAX執行長陳政雄、產業電子化運籌管理學會秘書長張慧、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呂建和
壹、drupa 24印刷展由荷蘭到捷克一路參訪記
主講人╱陳政雄
首先由TIGAX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主講,他以「VOC」為主軸,講述1624年台灣在荷蘭VOC東印度公司治理,並帶入文字記錄,甚至印刷西拉雅聖經,正好四百年的日子。十六世紀西歐人利用風帆開啟大航海時代,成為印刷傳播扮演要角的歷史,這標誌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航海時代進行貿易時,除了牧師坐船校對工作外,也注重「海圖繪製」的年代,進而分享從荷蘭到捷克陸續參訪過程。就從參訪荷蘭海事博物館、台中政伸企業位於荷蘭廠Doublepress,以及Venlo Canon的CEC客戶體驗中心、K&B工廠等公司外。最後到睽違八年的德國drupa 24杜塞道夫印刷暨紙業展會場觀展,分享整個訪歐行程的所見所聞。
其中行程重頭戲是參訪在印刷、包裝業及未來技術與產業發展方向具有指標性的drupa 24展,該展在疫情後仍是全球世界,以創新印刷、智慧化、數位化、包裝印刷、綠色環保、跨媒體技術領域中規模最大的展會,而在5月31日~6月2日三天的參觀訪視,約有16萬平方米展場,總計約有1,643家廠商,德國有340家廠商展出,當中參展家數最多為中國的370家。(見圖1)
變與革的形影處處可見,這是印刷產業自1970年代融入兩個重要科技,第一是掃描儀(今日CMOS感光元件)、第二是雷射科技,在電腦資訊、通訊、雲端、人工智慧應用下,加上MEMS微機電組件,所創造出精細、高速噴墨頭元件,由四十年前的每秒2~300滴,到今天4~5萬滴,更快速、更細緻在媒材上噴列成像。同時陳執行長也針對drupa 24參展廠商精選介紹,包括科尼希鮑爾印刷機、Screen Truepress JET數位印刷機、Ricoh Pro VC80000及Z75 B2數位印刷機、KM高速AccurioJet 60000數位印刷機、Horizon智慧工場、Heidelberg與Polar和MK攜手合作亮點、HP Indigo V12數位印刷機、Fujifilm Revoria PC1120及GC12500數位印刷機、RMGT 1060LX-6及970 PF-8印刷機、Landa S11和S11P奈米數位印刷機等。另外,還有3D冷燙、3D列印機、數位上光可變紋印刷機等不勝枚舉的展示,都以人工智慧驅動的完全自動化生產線、最先進的網上商店及前所未有的機器人和軟體解決方案的使用,包括遠端服務工程,都是朝向工業5.0的機器人和軟體解決方案的使用未來預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