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1
包裝未來
2025-10-20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1

綠色製程是各行各業響應世界各國減碳的具體表現手段,也是印刷業未來無法規避減碳的工作,本文將針對包裝印刷業如何導入綠色製程的印刷技術分享。印刷包裝產業的綠色製程實務是實現碳中和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結合產業趨勢、技術創新及企業實踐,從材料、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總結綠色製程的核心實踐ESG精神。首先所謂綠色印刷製程指的是採用環保材料和技術,而印刷過程中能夠減少污染、節約能源及過多的浪費資源,同時希望在消費者使用商品後的印刷品廢棄後能夠容易回收,而且達到再利用或再循環、材料可自然降解,進而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印刷製程。 印刷廠為了能夠實現綠色包裝印刷,本文筆者將以環保材料與原稿設計減量、低碳生產技術優化、全產業鏈綠色管理與社會責任、前瞻技術研發與未來發展趨勢四大主題來展開說明。 壹、環保材料與原稿設計減量 一、尋找綠色環保材料替代高汙染源材料 主要如使用低VOCs排放油墨,替代傳統含苯或二甲苯的油墨,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推廣FSC或PEFC認證紙張、再生紙、生物降解材料,以及無氟(PFAS)、無氯(PVC)包裝材料,降低環境毒性。以企業案例來說:正隆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紙業致力於產品研發,推動綠色生產、節能減排及低碳環保等永續發展廠商,是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綠色包裝夥伴。例如台灣環保家庭用紙品牌「蒲公英」,強調100%使用再生紙與潔淨能源生產,是台灣第一個「環保標章」、「FSC COC」、「碳足跡」等三重認證的優質家庭用紙產品。(見圖1) 在環保油墨方面,國內東明油墨公司至今已達成符合2025年MOSH/MOAH法國礦物油之平版印刷油墨。使用全植物有機物製造,並取得「C2C搖籃到搖籃」環境永續經營認證。針對植物基油墨,如大豆油墨或亞麻籽油墨,是目前綠色油墨的重要選擇之一。這類油墨主要成分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油脂,取代傳統的石油基溶劑。相比石油基油墨,植物基油墨具有多項環保優勢,其主要說明如下:(1)可再生性╱植物基油墨使用可再生資源,降低對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足跡。(2)低VOC排放╱植物油基質的使用顯著減少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這有助於改善工作環境中的空氣質量,並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3)易於分解╱植物基油墨中的油脂較容易在自然界中分解,減少油墨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見圖2)   ●圖1(左):正隆蒲公英家庭用紙產品   ●圖2(右):東明油墨法國礦物油的平版印刷油墨 現在環保意識抬頭與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一般商業印刷廠若沒有跟進,可能會在這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消失,這也是目前國內印刷業都要轉型朝向包裝印刷發展的主因。理想與實際常常會有一段落差,從經驗得知採用環保的材料將碰到兩大考驗,一是成本增加,一是印刷適性問題,例如採用FSC的紙張,成本會增加5~10%,含紙價及認證費   (見圖3)。環保再生紙價格較低,但品質不太穩定,會衍生許多印刷製程中無法預防的品質異常,如紙屑多易造成深色系列的白點等缺陷。另外印刷廠為什麼不輕易變換材料,尤其是油墨,一旦更換全新品牌油墨後,可能廠內要花費3~6個月去適應與調整,因色彩控制是最難的,色差是平版印刷業永遠的痛。不是改了環保配方一切都如意,最近經歷的案例是某日本品牌的冷燙膠原先都認為品質最佳,價格也高許多,變更環保配方後(廠商自己說),冷燙效果品質就回不去,考量品質只能放棄使用。當環保、品質、價格三者無法兼顧時,就需要經驗與智慧的抉擇,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是無法體會到真義。 二、減量化設計 一般印刷業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執行印刷,要能夠達到符合環保的綠色印刷,最主要還是來自設計端原始設計樣,現在設計業也提倡透過輕量化包裝、可重複使用設計並減少材料使用,同時提升可回收性設計。但事實上坊間的設計為了包裝美觀與視覺上讓產品內容充足,會誇大設計與在內包裝做更大空間感設計,實質內容物放置是縮減許多,感覺有欺騙消費者的設計行為。常見的是禮品包裝設計,如圖4感覺一層可以放三包,實質上只有兩包,下面是補上面的空間。 從設計端去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避免過度包裝是未來的趨勢,以永豐餘集團捷比達公司推動低碳設計製造以達到國際品牌客戶包裝永續要求作案例分享,資料參考TIGAX 24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相關內容,綠色包裝設計指標4R是指減少使用(Reduce)、物盡其用(Reuse)、循環再造(Recycle)、替代使用(Replace)。具體行動是採用定義合理的包裝用量,避免過度包裝。定義合理的包裝尺寸,追求裝櫃量最佳化,第三方碳排放數據庫,塑化包裝材料含量的去除或優化,友善包裝件結合方式。 在傳統包裝設計與現代綠色包裝設計兩者的比較如下:傳統設計依據客戶對產品提出的功能、性能、質量與成本等需求而設計。而綠色設計由環境來決定產品設計的方向,換句話說,環境的考量在產品設計開發中是和產品利益同等重要。傳統設計的設計師,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有效的資源再生利用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綠色設計要求設計師在產品構思及設計階段,就必須考慮降低能源消耗、資源重複利用,以保護生態環境。傳統設計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較少考慮產品回收等問題,用完即廢棄。綠色設計在產品製造和使用過程中,要做到可拆卸、易回收,不產生有毒物質及最少的廢棄物。 ●圖3(左):FSC商標  ●圖4(右):常見包裝模式喜好採用結構設計,透過視覺讓內容物有較多的感覺 貳、低碳生產技術優化 一、數位印刷與智慧技術 考量低碳生產在所有印刷技術中,當然首推數位印刷為最佳的選擇,這也是近年來大家期望看到是否有量產型及寬幅的數位印刷機出現,從陳政雄董事長研討為專題分享「drupa 24展會科技啟示」,從專題或專書分享中可得知數位印刷機仍持續的發展中,但要真正能夠完全取代傳統的印刷方式,仍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努力。近年AI人工智能急速發展,以智慧化生產控制深入數位印刷流程,例如即時監控墨水用量、印刷速度與溫度,並自動調整參數以維持品質一致性。AI還能預測設備故障,減少停機時間,未來導入數位印刷機應用,說不定會有神奇發展機會。(見圖5) 在包裝與標籤印刷業務中,電子商務和品牌個性化需求驅動包裝印刷市場,數位印刷技術可以快速生產客製化標籤、防偽設計及可變數據(例如QR Code),尤其適合短版印刷。當然目前數位印刷機存在不利發展因素很多,但最主要還是大量生產的成本過高,機器本身的壽命比傳統印刷機器短,以及投資金額較高等問題。雖然是高投資成本,數位印刷機初期設備與技術升級費用較高,可能限制中小企業採用,但長期可以透過節省耗材與人力成本平衡,尤其是印刷業面臨技術工人短缺,企業加速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機器人,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以長遠來看,數位印刷機的未來將以「智能化、環保化、客製化」為核心,結合AI與新材料技術,持續擴張應用並推動產業升級,企業需關注環保綠色製程及推動ESG的最佳選擇。 二、節能設備與技術創新 印刷業碳排放來源主要為墨水原料與印刷製程中電力能耗,因此許多印刷企業開始關注如何優化印刷生產設備,減少能源消耗,並引入替代能源,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對於油墨而言,環保型油墨的研發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關鍵方向。傳統的油墨大多包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也對健康產生風險。因此,印刷業逐漸開始採用水性、LED UV光固化墨水取代傳統溶劑型高碳排墨水。隨著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企業推行減碳策略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帶來更大的市場佔有率,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傳統印刷業者如凹版與柔版印刷技術,碳排放量較高,將是碳稅政策下的主要受影響對象。然而透過以下措施,這些企業仍能有效應對:(1)技術升級╱引入更加節能的設備,並改進乾燥系統以減少能耗。(2)轉換低碳墨水╱選擇使用環保型的墨水,例如水性油墨或UV LED油墨,以減少碳排放。相較傳統印刷業,數位噴墨技術碳排放較低,而且大多使用環保墨水,在碳稅政策下具有相對優勢。低能耗綠色印刷技術(如LED UV取代傳統UV)使能耗降低,生產效率提升。筆者於去年12月初參觀台中青水彩色印刷最近完成添購生產9色加雙上光,LED UV與傳統UV共用是最好的典範,圖6為筆者與印刷先進現場參觀合照。 ●圖5(左):由印刷人雜誌社出版、陳政雄編著的drupa 2024展覽介紹 ●圖6(右):筆者(右4)參觀青水印刷最新印刷機設備與印刷先進合照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2
包裝未來
2025-10-20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2

參、全產業鏈綠色管理與社會責任 一、綠色供應鏈與生命週期管理 因應氣候的變遷,近年來全世界或國內知名品牌商及上櫃上市公司要全面推行ESG工作,為積極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行動與國家淨零排放目標,國內金管會在2022年3月3日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分階段推動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確信,營造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2024年台灣政府委託工研院舉辦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三次考試,將近2萬人報考通過率平均只有52.1%,考證取得不易,如表7第三次只有35.81%。台灣各行業都努力推動2050年淨零目標,印刷相關產業規模大多未列入政府的要求,但受到品牌商的要求而必須提早推動碳盤查與碳足跡活動,建議印刷產業,如有政府辦理相關碳淨零課程都應該派人參與。 而在台灣印刷相關企業推動ESG比較有成效,例如正隆紙業(https://www.clc.com.tw/csr)和永豐餘(https://esg.yfy.com/zh-tw/report)等,可參考各家永續報告書。而中國包裝印刷企業則以康美包(SIG),它是全球兩大無菌紙包裝系統供應商之一,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https://cn.szyuto.com/),其包裝印刷業務涵蓋消費電子、個人護理、酒類、食品、醫療保健及菸草等六大核心領域,他們推動ESG成效可以當台灣包裝印刷業參考,較多資料可參考榮續智庫研究中心所出版的包裝印刷行業ESG案例白皮書。 ●表7:113年度第三次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鑑定通過人數統計情形  二、標準化與認證體系 推動包裝印刷外銷,必須建立符合客戶要求綠色製程與國際標準認證,例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是基本國際標準認證。而在環保意題上,以推動FCS認證及ISO 14064-1碳盤查是品牌客戶的要求。另外參與印刷標準化的好處,除了可以增加業務訂單外,最重要是提升公司自己內部技術精進與知識成長。目前台灣推動印刷標準化認證以G7與GMI居多,大多數是客戶導向居多,另外與印刷有密切相關的色彩領域,建議印刷業者應鼓勵員工參由工研院舉辦iPAS色彩規劃管理師考試,考試通過給與實質獎勵或認同優先聘用通過考試任用色彩管理工作。 但這裡要說明的是,並不是通過標準化後就沒有問題,印刷只要涉及到色彩顏色問題時,有時候真的無所適從,只能從經驗與技術跟客戶溝通,現在筆者以印刷實務工作經驗分享一下有關處理色差問題。印刷業是以客戶為導向的行業,客戶說的算,出錢(有權利說的算)就是標準,這也是困擾著我們認真執行標準化的廠商,想要與廠商好好透過溝通達成共識,但有時候還真的很難,大家主觀都很強,尤其是設計師,筆者認為好的設計師一定要懂些專業的印刷知識。 我們一直認為先印先贏,常常碰到的是已經印刷過的舊品追印(新客戶轉單的印件),說簡單就是照著印就好,但事實上並不簡單,可能客戶給你的檔案與樣品是不一樣,再加上每家印刷廠的印製條件不同(因印刷五大要素都不同能夠接近就不錯),建議打上中下限的樣請客戶重新確認。舉例,印刷樣的四色濃度都已超過廠內的標準濃度很大時,勉強打樣追到客戶樣,但正式印刷時就很難控制常會發生深淺的印件。印刷標準化(如GMI)一般是以導表上23個色塊做為檢驗標準,只要分數達到要求就算接受。印刷技師最主要的控制點是KCMY滿版色加RGB疊印色,另外12個網點值及3個灰度值可以由印前協助修正版調。例如印刷標準濃度是K1.8、C1.5、M1.5、Y1.0,客戶提供樣是要印到K2.3、C1.8、M1.8、Y1.4的濃度遠遠超過標準時,這也是標準化被牽著走的最大困境,筆者建議若溝通無效寧可放棄訂單。 肆、前瞻技術研發與未來趨勢 一、環保型新穎材料與節能減廢新製程開發 在包裝設計上為了增加顏色金屬感,早期普通印刷是採用印製金屬墨或熱燙居多,後UV印刷技術成熟後,金屬複合材質被廣泛使用與應用在設計商品上,白墨加特別色加互斥油效果在設計上應用可以讓設計美感發揮到極致,雖然印製過程常有印刷適性問題發生,但經多年來大家在材料、油墨及技術經驗的改進後,已進入穩定的生產製程,但近年環保要求複合材如特多龍因有紙質與塑膠結合或印刷完貼膜製程,慢慢在設計上被禁用,主要是回收上處理過程較麻煩,近年來冷燙的製程也較成熟慢慢被接受  (以品質而言沒有金屬複合材表現效果好),冷燙技術替代金屬複合材是可以兼顧功能性與環保性的一種選擇。 另外在節能減廢製程首選的印刷方式數位印刷,但在數位還沒完全取代傳統的印刷方法,推動廣色域印刷技術(CMYKROG)取代包裝上常用特別色製程,主要目的是不要因為特別色,更換洗車的浪費時間與材料(經驗統計洗特別色要多花費20~40分鐘,另外洗劑的清洗與回收也是增加成本)。當然廣色域也是有許多限制,要有7色以上印刷設備,另現階段有些廣色域色彩無法達到客戶的要求(這也是必須與客戶溝通),同時在印製技術上要求比正常印刷技術高,這是目前廣色域印刷技術未能被接受及較難以推動的主要原因。 二、AI智慧應用與數位化生產 近幾年AI人工智慧廣泛被各產業開發與應用,印刷業當然也不例外,在圖像特效處理與色彩調整已經使用非常普遍,未來也一定會與數位設備結合,雲端設計加數位印刷結合後加工一貫製程,實現可降低運輸成本與環境影響。例如包裝結構設計、版面設計加印後加工設計等可在雲端設計好,客戶可完成設計稿,同時可模擬3D即展開視覺效果,減少傳統製程的時間浪費。例如中國「包小盒」網站也分成中國版(https://www.baoxiaohe.com)與國際版https://www.pacdora.cn),筆者看到好用的平台也樂與大家分享,但一定要親自使用過才真正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見圖8)。當然希望台灣也能夠開發類似的平台,提供台灣印刷業與設計業使用,相信好用的平台或軟體大家都願意付費使用。 總之,為達到綠色包裝印刷的製程,從實際的工作經驗來分享那些工作是可以做到,那些工作可能要在花一些時間才能改進或達到目標,有些事情說的容易但真正實施起來在過程中常衍生一些無法克服的問題,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經驗或花更多心力才能進步一點點或改善一些。台灣印刷業基本上是服務業,也是傳統產業,係以客戶導向的行業,若要實現減碳的環保包裝印刷製程,應從客戶端在設計上採用簡約的設計風格,材料採用更環保被印材,如再生紙張或FSC的紙,而印刷顏色以四色為主,採用上光取代貼膜製程。印刷廠可以做的是將傳統印版改環保免沖洗版,油墨溶劑型改成水性及無毒環保墨,少量印件將以數位印刷機為主。推動廣色域印刷7色印刷取代包裝印刷常用特別色需洗車的浪費。但理想與實際往往有些落差,鼓勵大家都要親自做過才能獲得寶貴經驗。(見圖9) ●圖8(左):包小盒中國版網站首頁內容 ●圖9(右):國內印刷業基本上是傳統產業,若要實現減碳的環保包裝印刷製程,應從客戶端及印刷廠在設計上、紙張材料、印前、印刷、印後加工等多方配合
包裝生產線已改變,你的呢?
包裝未來
2025-10-20

包裝生產線已改變,你的呢?

  包裝生產線不再像從前。短批量、生產快速反應、個性化、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正在重塑轉換器的運作方式。數位印刷已不再是選項,而是提高敏捷性、維持客戶及業務成長的關鍵。下圖顯示數位印刷在摺盒中的發展:它已建立入門地位(階段1),隨著效能與成本改善,預計將從平版等傳統技術獲得市占率。本文由 Keypoint Intelligence 探討數位印刷如何提供速度、彈性與響應能力,使採用者在應對當前不斷演變的包裝需求中取得競爭優勢。   稱包裝及標籤變化為「重大」仍不足以形容。供應鏈持續變動,受到法規、合規性、永續性及需求轉變影響。招募與留住熟練勞動力比以往更困難。轉換操作通常以低成本大量生產為導向,但長期成功仍依賴滿足客戶對價格、產品與服務的期望。 數位轉型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優化印刷成本 (Optimize Print Cost) 目標重點: 專注於降低單純的印刷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低於 3,500 速度 (Speed): 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8 市場規模: 5 億平方公尺 (500M m²) 第二階段 :優化總成本 (Optimize Total Cost) 目標重點: 擴大優化範圍,降低整個生產流程的總體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5,000 - 10,000 速度 (Speed): 約 10,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2 (成本進一步微幅下降) 潛在市場規模: 51 億平方公尺 (5.1B m²) 第三階段 :新客戶體驗 (New Customer XP) 目標重點: 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不再僅限於成本,而是透過數位化能力創造差異化和新的客戶價值/體驗。 運行/印量 (Runs): 10,000 - 20,000 速度 (Speed): 1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英尺 $10 m (此階段的成本計算可能轉向更高價值的指標) 市場規模: 126 億平方公尺 (12.6B m²) 來源: 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摺疊紙盒行業報告。   當前現實 在生產現場,壓力顯而易見。精簡人員需覆蓋長班次,一人缺席即可能打亂排程。客戶避免高量生產以降低過時風險,偏好與行銷活動或促銷相關的短批量生產。這種混合需求拉伸了傳統工作流程。準備作業侵蝕利潤,庫存更難管理,期限容易延誤。數位印刷為轉換器——更重要的是為客戶——帶來彈性,減輕生產負擔,同時提供市場所需的快速響應能力。 仍有部分轉換器猶豫不決。成本、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可能減緩採用,但透過清楚計畫與對現有作業的誠實評估,這些障礙是可管理的。   數位採用步驟 數位轉型的五個步驟 檢視您的業務組合 在小批量上測試工作流程 為客戶識別超越印刷品質的價值 探索新的成長領域 儘早讓您的團隊參與以建立認同   重新思考運作 數位轉型(DX)不只是購買印刷機。成功需技術、人員與流程的整合。 重新思考數位成功的四個領域 1. 工作流程整合 (Workflow Integration) 繪製從訂單輸入到最終成品(後加工/精加工)的完整路徑。連接管理信息系統 (MIS)、光柵圖像處理器 (RIP) 和後加工(finishing),以提高效率和可視性。 2. 員工發展 (Workforce Development) 針對數位化工作流程進行培訓和交叉培訓。提升資深員工的技能 (Upskill veterans),吸引更年輕、精通技術的人才。 3. 混合生產策略 (Hybrid Production Strategy) 將傳統(模擬,analog)和數位(digital)生產並行使用。智能地分配工作任務,在批量效率 (volume efficiency) 和生產靈活性 (flexibility) 之間取得平衡。 4. 資本投資規劃 (Capital Investment Planning) 規劃超越單純購買印刷機的投資。投資於軟體、後加工設備、培訓和系統整合。使用 投資回報率 (ROI) 分析來確保所有投資都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留住客戶 品牌對轉換器的評估標準已不同。品質仍重要,但差異化在於敏捷性。客戶期望可同時訂購全量與小批量測試,並希望快速完成,而數位印刷使這成為可能。短批量經濟、變更不阻礙生產、個性化高效。這種敏捷性能建立忠誠度。Keypoint Intelligence 標籤與包裝服務副總裁 Jeff Wettersten 表示:「轉換器不能再僅以印刷品質競爭——那只是基本要求。品牌真正看重的是敏捷性:今天處理短批量,明天臨時改設計,下週完成全量生產。數位印刷讓這種回應能力成為可能。」 新利基市場 數位印刷打開傳統印刷難以觸及的市場。小型品牌希望短批量包裝也能突出。高端產品製造商希望高度客製化的摺盒以提升品牌價值。這些市場量雖小,但價值高。針對這些市場的轉換器競爭重點在於創意與服務,而非價格。 混合優勢 高量工作不會消失。Wettersten 表示:「未來不是數位對抗傳統,而是兩者兼具。最具韌性的轉換器將平衡柔版與平版效率與數位彈性,將工作導向最合理的方式。這種混合策略可保護利潤、留住客戶並維持競爭力。」 柔版與平版仍是百萬印量的最高效方式,但單靠傳統技術有風險。最具韌性的轉換器採用混合運作,結合數位與傳統印刷機,並策略性分配工作。數位印刷亦減少人工監管,緩解勞動力限制,同時維持穩定產能與更高盈利。 環境因素 永續性已成合規義務。歐洲法規、北美新規及品牌目標正推動供應鏈變革。數位印刷支持這些目標,減少浪費並將產量對應需求。對買方而言,實質進展才是贏得下一份合約的關鍵。   綜合分析 研究顯示,數位印刷在包裝中的市占將持續攀升,而傳統印刷量趨於平穩。轉型緩慢但穩定。每年,原本以傳統印刷為預設的工作愈來愈多轉向數位。領導者將是那些將投資與市場走向對齊者——因為數位採用不只是設備選擇,而是韌性與成長的關鍵。適應訂單變動、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的轉換器,將保留現有客戶並贏得新客戶。   結論 包裝需求不減,但呈現方式與轉換器的應對方式正在改變。能夠兼顧長批量傳統印刷效率與數位敏捷性的企業,將最具競爭力。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角色是提供洞察,幫助轉換器自信應對市場變化,將挑戰轉化為持久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當今環保世界的紡織印刷
包裝未來
2025-10-20

當今環保世界的紡織印刷

  新一代紡織印刷技術正幫助企業向更永續的模式轉型。 數位印刷也可減少墨水使用、降低化學品依賴,並簡化工作流程。 除了減少排放,水性墨水配方可生物降解,並創造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向更優質材料轉型反映了產業對負責任採購與供應鏈透明化的整體趨勢。 作者:Bridget Dedian   介紹 永續性已成為不斷變化的紡織與服裝產業的重要驅動力。為符合當今環保目標,新技術正在重塑服裝設計、生產與交付方式。環境影響的審視持續加劇,因此供應鏈每個環節都面臨改進壓力。雖然紡織印刷業長期以來與水污染及過量廢棄物相關,但如今正進行多項改革,以提高環保意識。 傳統印刷技術歷來造成產業最迫切的環境問題,包括過度用水、有毒化學排放及過量生產。如今,新一代紡織印刷技術正在幫助企業向更永續模式轉型。紡織業正在迅速調整,以滿足地球與消費者需求。近期創新包括無水印刷、數位技術運用增加、環保材料開發及循環生產模式。以下將對部分做法進行詳述。   新策略應對新世界 無水印刷減少源頭環境負擔 不可否認,傳統紡織印刷通常需要大量水,有時每米布料需數十公升,且在生產過程中,水常被染料與化學品污染。無水印刷技術因而受到關注,如昇華染料與顏料印刷可直接以熱固定墨水於布料,無需沖洗或蒸氣處理。此舉不僅大幅減少用水,也幾乎消除了污染排放。 數位直噴服裝印刷實現按需生產效率 數位直噴(DTG)支持更靈活、負責任的生產模式。與網版印刷相比,DTG 需設置最少,可進行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實現真正的按需製造。數位印刷減少墨水使用、降低化學品依賴,並簡化流程,使企業能快速應對新興趨勢、降低庫存風險,消除過量生產帶來的浪費。 清潔化學提升印刷安全性 傳統紡織印刷墨水通常含有聚氯乙烯(PVC)、鄰苯二甲酸酯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有害。水性墨水提供更安全、永續的替代方案,不僅減少排放,且可生物降解,改善工作環境。隨著環保法規擴展,使用環保墨水已不僅是合規需求,也成為品牌差異化的標誌。 選擇更優質材料 印刷紡織品的永續性也受布料影響。越來越多印刷商選用低環境影響的材料,如 GOTS 認證有機棉與再生聚酯(rPET)。結合乾淨墨水與無水印刷技術,這些材料可大幅降低服裝整體生態足跡。向更優質材料轉型反映了產業對負責任採購與供應鏈透明化的整體趨勢。 循環生產設計:再利用與再生 除了改善單一流程,紡織印刷業開始採用循環生產模式。傳統線性模式遵循「製造/使用/丟棄」流程,而循環模式則著重延長材料壽命,透過再利用、回收及負責任處理。一些領先業者設計可回收服裝或實施回收計畫。印刷技術亦在變化,以支持低衝擊重印或更好適應閉環材料系統。 自動化、AI 與機器人提升效率、減少浪費 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自動化與機器人正幫助簡化印刷作業。AI 可精準預測需求,降低庫存過量風險。自動化提高一致性、減少錯誤,而機器人可接手布料對位與搬運等重複任務。結合這些創新,可提升效率、降低資源消耗,並實現可擴展、永續的生產方式,符合當今期望。   總結 永續性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世界中已非附加計畫,而正逐步融入領先紡織與服裝企業的核心策略。頂尖品牌正投資系統性變革,從設計到生產與物流的各階段皆納入永續考量。 雖然產業法規重要,但並非唯一驅動力。越來越多現代消費者期待或要求透明、倫理採購與降低環境影響。他們不僅想知道購買了什麼,也想了解其製作過程。採用永續印刷的品牌因此能贏得更深信任,並取得競爭優勢。 未來紡織生產正從大量生產轉向有意識、負責任的設計。希望在快速演變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企業,必須落實智慧且永續的印刷做法。考慮環境不僅是道德責任,也是策略決策,能幫助企業脫穎而出。 Bridget Dedian 為 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新聞摘要員與編輯,負責彙整新聞稿供出版與客戶使用,並撰寫行業相關部落格、文章及短篇內容。   關於 Keypoint Intelligence 自1961年以來,數位影像產業一直依賴Keypoint Intelligence進行獨立的實際測試、實驗室數據和市場調查,以推動產品和銷售的成功。 Keypoint Intelligence被公認為業界最值得信賴的資源,提供客觀的資訊、分析和獎項。客戶利用這些知識進行策略決策、日常銷售支援和營運效率提升。 Keypoint Intelligence持續與產業發展同步,不斷擴展其產品線,並深入了解數位印刷和影像領域正在發生的變革。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倫敦包裝週現場報導:賓利香水包裝展現優雅與永續性
包裝未來
2025-10-20

倫敦包裝週現場報導:賓利香水包裝展現優雅與永續性

Bentley Become 香水瓶採用簡約的輪廓,靈感來自品牌的設計語言,並採用可回收、負責任的材料製成。 圖片來源:賓利汽車   在本週的 倫敦包裝週 上,全新賓利Become香水系列的創意團隊齊聚一堂,共同呈現他們稱之為「邁向未來奢華生活方式的富有遠見的一步」的產品。座談小組成員包括賓利汽車生活方式設計總監Ben Saltmer、 Carré Basset 藝術總監Camille Ten Horn以及Luxus +創始人Claire Domergue(她主持了此次討論)。他們共同分享了Become如何將一絲不苟的英式設計與大膽的永續發展使命融合的故事。 Ben Saltmer 首先分享了賓利不僅僅是一個汽車品牌,更是“英國頂級奢侈品製造商”,其設計理念遠不止於汽車本身。賓利的生活方式部門涵蓋家具系列、品牌住宅、休息室和活動空間的室內設計,以及與杜卡迪和麥卡倫等合作夥伴的合作。   在倫敦包裝週賓利 Become 香水展示會上,主持人、Luxus + 的 Claire Domergue(左)與 Carré Basset 的 Camille Ten Horn 和賓利汽車的 Ben Saltmer 展開討論。 圖片來源:PMMI媒體集團   他解釋說,這些作品並非簡單地呼應賓利汽車的外觀。相反,它們傳達了品牌的精準、精湛工藝和雋永風格的價值。 “我們不想設計出直接受汽車啟發的陳詞濫調的作品,”他說道,“而是要從品牌本身汲取靈感。” 他補充道,每件生活方式單品都必須秉承賓利汽車所賦予顧客的那種真實感。 “我們創造的每件產品都必須與品牌產生共鳴,而不是與某款特定的車型,”他說道,“我們產品中的一切都必須真實。” 他將賓利的設計「秘訣」描述為力量、靈感與先鋒精神的平衡。正是這種理念塑造了Become香水的創作,這款香水傳遞著同樣的能量:強勁而精緻,直接而富有層次,細節考究。 形式與情感的完美平衡 Ten Horn 將設計故事賦予生命,並解釋了 Become 如何捕捉賓利的視覺和情感基因。 「Bentley Become 是一款能讓你展現自己故事的香水,」她說。 “它真正獻給那些無所畏懼、勇敢無畏、敢於抓住人生每個機會、擁抱當下活力的人。” 她形容這款酒瓶既富有建築感,又富有情感。瓶蓋和瓶肩之間的對稱性將視線引向酒瓶中央的地平線,“令人聯想到新的開始、自由和完美的平衡。” 設計在致敬賓利傳承的同時,又不失前瞻性。 「車頂的設計靈感直接源自於賓利GT的格柵,」她解釋道。 “車肩的設計靈感則源自賓利Blower的格柵。它們共同構成了一條強勁而自信的線條,彰顯了賓利的現代願景。” Ten Horn 表示,追求簡約是他刻意為之的設計選擇。 「它造型時尚、簡潔、極簡,卻又保留了賓利的氣勢,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她說。她補充道,更厚重或更具裝飾性的造型「不符合要求」。 有意識的可持續性 隨後,對話轉向了材料和可持續性,兩位發言者都認為這是該計畫的基石。 Ten Horn強調,Become的設計過程不僅關乎美感,更關乎責任。 “我們真心想打造一件用心之作,”她說道,“它的設計雋永永恆,其影響力也極具前瞻性。” 她詳細介紹了為確保產品符合嚴格的環保標準而採取的措施。 「玻璃杯本身重量輕,由15%的消費後回收玻璃製成,」她說。 「綠色是用可生物降解的油墨染成的。鋁製瓶蓋100%可回收。就連外包裝也使用了FSC認證的紙張,完全可回收。”   Bentley Become 包裝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永續性,採用再生玻璃、可生物降解的色調和 FSC 認證的紙盒。 圖片來源:賓利汽車   香水瓶身延續著永續的故事。 「嗅覺元素採用升級再造的原料,」Ten Horn 說。這項決定帶來了創意挑戰,因為較輕的油改變了香水的外觀。 “我們想創造那種綠色色調,”她說道,“但隨後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塗抹在其上的油墨,以確保其可生物降解。這有點像貓捉老鼠的遊戲,但最終一切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薩爾特默對團隊的精準度表示讚賞。 「現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漂綠』行為,」他說。 “但獲得這些可持續發展認證,以及對細節的關注,真的讓我驚嘆不已。” 協作與創意誠信 主持人Claire Domergue將討論引向合作與流程,並詢問團隊在將賓利生活方式轉化為香水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 Saltmer回答說,這是一個相對簡單易行的項目。 「當兩家公司都清楚知道最終結果是什麼時,合作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他說。 “我們孜孜不倦、緊密合作,最終實現了我們想要的效果。” 滕霍恩對此表示贊同,但她指出,保持真實需要耐心。 「調查環節可能花了最多的時間,」她說。 “我們想確保它是真誠的,並且從內到外都有效。” Domergue 觀察到, Become 傳達了一種純粹和長壽的感覺,而 Ten Horn 正是將這種感覺與永續性緊密聯繫在一起。 「我們希望看到這款產品時,它輕盈清新,讓人感受到它是一款天然產品,」她說。 “過於厚重或過於華麗的設計顯然不符合我們的願景。” 變革精神 當Domergue問到最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是什麼時,Ten Horn談到了這個計畫的真誠。 “這是一個真正可持續的項目,”她說。 “它並非為了迎合潮流,或僅僅因為是新事物而追求可持續。它是真誠的,並且符合賓利正在努力的願景。” Saltmer 補充道,設計的純粹性是他引以為傲的一點。 「它超級簡潔。我們幾乎得到了所有想要的東西,」他說。 “我們不想要那些喧鬧的東西——我們想要的是永恆而又美觀的東西。” 在討論結束時,Ten Horn 推出了旅程的下一階段——Bentley Become Zenith,這是原版香水的升級版,帶來「清新飄逸的開場和深沉感性的餘韻」。它擴展了 Become 系列,同時忠實地體現了賓利對變革和革新的願景。 重新定義奢侈品的未來 倫敦包裝週的展示不僅是一場關於新產品的討論,更是一場關於當今奢華意義的對話。在Become中,Bentley展示了美與責任可以共存,工藝與良知可以塑造同一件物品   。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1
包裝未來
2025-10-20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1

每年在全球各地都會舉辦不少的國際印刷相關展覽,全球相當知名的drupa印刷展,除了在2020年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期間停辦外,在去年才開始恢復展出。而於2024年5月28日至6月7日在德國杜塞道夫舉行的drupa 2024,可說展演了最佳實踐示例、高水準的講座和專家,以及專家群提供的包裝設計創新理念將成為未來包裝的重點,展出剛開始,品牌商如何利用包裝設計和生產來充分發揮潛力?在杜塞道夫所展示的創新解決方案,展廳的接觸點包裝成為包裝未來話題的熱門地點。 循環經濟對永續性的重要性 我們從Redefining Packaging: Touchpoint Packaging at drupa 2024的報導(重新定義包裝:德魯巴2024上的接觸點包裝),業者、學者專家、設計師、材料供應商、印刷廠商齊聚一堂討論,提供寶貴的意見,其中特別關注消費者需求、技術發展、法律框架條件及包裝在行銷中的全部潛力。大家期待針對食品、非食品、藥品和化妝品品牌在環保及減少碳排的解決方案和靈感。作為一個未來成長市場,包裝產業在印刷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也被視為創新的驅動力。從材料採購到生產、工作流程和精密加工的整個價值鏈上的包裝為議題,專家學者及相關產業都參與,包括有關包裝的令人興奮的項目和創新,貢獻他們的專業知識。 全球在減廢、減塑、減碳及碳足跡的要求下,永續包裝的設計概念是相當重要的,人工智慧如何成為包裝生產和設計創新的驅動力?主要的關注點是永續性和數位化的兩大趨勢。根據全球企業對包裝領域最重要挑戰,包裝被設計為包含幾個主題領域:(1)「新生態」關注循環經濟和可持續性;(2)「連通性」著眼於尖端技術,(3)「全球本土化」提供平衡效率和本地相關性的想法;(4)「消費者可持續性」介紹了最重要的消費性趨勢,應對未來的消費者提供新法律要求。 廣泛的專業知識,在drupa 展覽會期間,每日都有減廢、減塑、減碳及碳足跡、永續包裝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和圓桌討論,擬定出解決方案。分析全球的消費趨勢、產品介紹和新包裝,從而為客戶提供獨家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其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在 drupa 2024上,重點放在人工智慧作為包裝產業創新的驅動力。機器學習和機器人自動化等人工智慧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優化生產和供應鏈,同時實現可持續和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包裝設計,並使用人工智慧來改善品質保證和行銷。循環經濟對於促進全球生態系統永續的重要性,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創新,採取大膽措施改善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包裝設計的力量在這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永續包裝的核心方面,以符合包裝法規,重點將會放在符合法規和促進包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營。 創新除了直接在包裝上舉辦一系列活動之外,還將參觀整個drupa展覽場地,探討富有遠見、更好的包裝解決方案。在展會期間舉行多日的創新漫遊活動中,使參觀者首先找到靈感,幫助他們快速發現有關主題的重要接觸點、項目和互相交流機會。 ●圖2:歐盟綠色協議,包含再生能源、CSRD、CBAN、EUDR、PPWD、PRS等(圖片來源╱https://commission.europa.eu/strategy-and-polic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_en)  ●圖3:低碳永續材料的選擇(圖片來源╱drupa官網)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2
包裝未來
2025-10-20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2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未來趨勢 積極主動地應對這些變化的公司將受益,drupa 2024上的許多例子,特別是在可持續發展,以各種方式說明這一點。透過展示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公司可以改變公眾和產業的看法。對於印刷產業來說,這意味著其公司可以透過環保材設計,可回收材料的創新、節能工藝流程和減少浪費的努力來引領潮流。 另外針對外部可持續發展專業知識促進變革,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簡稱CSR)是指一間企業除了在財務上對股東負責外,也應對社會、環境負責,以一個企業公民的身分,為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簡而言之,是企業將「永續發展概念」整合進其營運方針的管理理念。CSR指令等法規的複雜性,導致可持續發展專家專業產業的發展。全球諮詢公司等技術領導,以及許多專業的利基供應商,都說明公司收集數據並採取有效行動。對印刷產業來說,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和工具,以有效管理變革。 重塑與機遇,隨著可持續發展在未來幾年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加重要,該產業有機會重塑自我。對於印刷產業來說,這意味著創新、重新思考商業模式,並將自己定位為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可持續替代方案,CSRD只是一個遠未結束的變革時代開始。透過將可持續性超越合規性,印刷公司可以與更廣泛的社會目標保持一致,提高其彈性,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確保其地位。因此,ESG或可持續性不是一個問題,可持續發展不是一種趨勢,而是未來。無論是什麼,現在都是採取行動的時候,印刷產業對未來減廢、減碳及碳足跡,永續包裝法令的實施是必須馬上實行的,現在不做,未來也必須要做,針對這個課題,大家必須審慎思考。(資料來源╱https://www.drupa.com/en/Media_News) ●圖4:永續印刷的未來(圖片來源╱drupa官網)  全球永續發展關鍵兩個議題 2024年全球永續發展很關鍵的兩個議題,2025年起,國際碳稅法正式生效,例如歐盟的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英文簡稱CBAM)、台灣碳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英文簡稱CCA)等,所以未來碳權、碳稅將是商品成本的一環,而碳管理則是全球性競爭的核心業務。 而在循環經濟上,歐盟的無毀林產品監管(EU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英文簡稱EUDR)法規及各國減塑新規定,包裝及包裝廢棄物的規章(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英文簡稱PPWD),以及有關生產商的責任計畫(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s,英文簡稱PRS)等都已經於2024年及即將在2026年中試行及生效,減塑也成為全球關鍵競爭力,而強化綠色設計、使用可持續和可降解材料、可堆肥、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碳足跡管理等,都將是企業迫切的議題。其中PRS通常藉著財政手段,例如按樽費、玻璃樽徵費等,以經濟誘因促使生產商、零售商,以至消費者等「生產者」,負擔應有的環保責任。 國際印刷包裝展有其代表性,除了看新設備、新製程、新技術之外,我們也應該去瞭解新材料,尤其環保材料,以及在供應鏈中印刷廠所要具有那些認證,例如ISO、FSC、色彩管理ÿ等,還有一些品牌商的要求,最重要的還是要瞭解未來趨勢發展及需求,預先做準備,等需要時再申請,往往會錯失大好良機。 ●圖5(左):數位印刷的優勢在於按需生產,無須印版並減少大量材料耗損及廢棄的印刷品 ●圖6(右):印刷時透過色彩管理、色彩優化,可減少印刷用墨量、提升印刷效率
植物養成任務:把照顧植物變成一場遊戲
包裝未來
2025-10-15

植物養成任務:把照顧植物變成一場遊戲

植物家長探險套件: 最初需求: Ugaoo 想要設計一個植物新手套件,包含植物、兩瓶肥料噴霧和一個噴霧瓶。最初的設計要求很簡單—— 創造一個有趣、有吸引力的包裝 (create a fun, attractive packaging)。 設計師的質疑與轉變: 設計師質疑:「 為什麼會有人真的買這個??? 」(Why would someone actually buy this???)。這個問題促使設計師從使用者體驗的角度重新思考產品,特別是針對覺得植物照護很困惑或有壓力的新手。 最終目標: 簡單的植物包裝設計任務轉變成一個 互動、養成習慣的體驗 (interactive, habit-forming experience)。目標是創造一個 不僅美觀,還能讓人們與他們的植物和照護過程產生連結 的產品。     Ugaoo 植物養成套組:將植物照護化為 30 天互動冒險 Ugaoo 的 Plant Parenting Kit 重新定義了成為植物飼主的意義。原本只是為初學者設計一款包含植物、兩種肥料和噴水瓶的包裝,最終演變成一場遊戲化的互動體驗,幫助使用者學習、照顧並與植物一同成長。 為了讓植物照護更有趣、具教育性且能培養習慣,這套組變成了一款 30 天冒險桌遊,引導使用者依步驟進行澆水、噴霧、修剪、施肥與慶祝成長里程碑。 此設計的亮點是雙重功能包裝——外盒套可變身為遊戲板,減少浪費,同時增添探索與互動性。每天都有新的行動卡、里程碑或獎勵,讓學習植物照護的過程既有趣又容易達成。 一個友善的植物角色會全程陪伴使用者——為他們加油、慶祝成長並鼓勵分享成果。完成 30 天任務後,玩家可掃描最後一張里程碑卡上的 QR Code,獲得數位證書與專屬折扣,作為對他們持續照護精神的獎勵。 這項專案融合策略、故事性與永續設計思維,創造的不只是包裝,而是一段能與使用者共同成長的體驗。 重點特色: 遊戲化 30 天旅程:以桌遊概念引導植物照護 互動包裝設計:外盒可重複使用為遊戲板 教育導向體驗:每日行動與里程碑追蹤 角色設計:可愛植物夥伴引導過程 永續設計理念:減少浪費、提升互動價值 獎勵機制:完成後可掃描 QR Code 取得證書與折扣 團隊名單: 概念與設計:Pranjali Marathe 插畫與視覺設計:Pranjali Marathe、Mustaque Raja、Sushma Metkar 客戶:Ugaoo 類別:包裝設計/體驗設計 設計師如何解決「如何讓植物照護對新手來說很令人興奮?」這個問題。 圖中列出了新手在照護植物時常遇到的問題: 不知道要做什麼或何時做、害怕犯錯、將照護植物視為苦差事、植物養死、不知所措、缺乏動力和持續性。 設計需求: 單純的套件和說明書無法解決問題。這個產品需要是 具教育性 (educational)、互動性 (interactive) 和有回報性 (rewarding) 的,讓照護變成好奇心。 核心想法: 將日常的植物照護任務轉變成一個 快樂、一口一口的冒險 最終目標: 經過 30 天,新手不僅擁有了一株茂盛的植物,他們也 成為了充滿信心的植物家長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熱空氣工廠是一台微型計算機,可以將隱藏的人工智慧能源成本轉化為物理現實
設計創意
2025-10-15

熱空氣工廠是一台微型計算機,可以將隱藏的人工智慧能源成本轉化為物理現實

它看起來似乎是烏托邦式的,但其含義卻是反烏托邦的——創意公司 oio 用一台小機器和一個精緻的風車顛覆了無聲技術,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你認識到能源的使用。   它看起來似乎是烏托邦式的,但其含義卻是反烏托邦的——創意公司 oio 用一台小機器和一個精緻的風車顛覆了無聲技術,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你認識到能源的使用。 幾乎所有21世紀以前出生的人都記得,桌上型電腦在他們桌子底下翻騰,巨大的電腦機殼發出的聲音彷彿要以10馬赫的速度飛出你臥室的窗戶。如今,能源變得無聲——太安靜了。總部位於倫敦的創意公司oio致力於設計“讓未來不再枯燥乏味的產品和工具”,將新興技術轉化為觸手可及、日常可行、可持續的現實——不僅造福人類,也造福科技。他們最新的電腦是一台微型電腦,一個名叫「熱風工廠」的奇特小裝置 。 「熱空氣工廠是一個小型家用人工智慧系統,它可以揭示每個提示背後隱藏的能源成本,」oio 聯合創始人 Matteo Loglio 說。 「你可以像使用其他人工智慧服務(例如 ChatGPT)一樣使用它,不同之處在於,你可以隨時知道每個提示消耗了多少能源。」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慧(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雖然我們知道它有能源成本,但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它實際消耗了多少能源——我們無法在普通的層面上與它進行比較。熱空氣工廠以“非常人性化的語言”來比喻,例如“泡一杯茶的成本”或“看 5 分鐘 Netflix 的成本”,以量化我們始終在無形中消耗能源的方式——這樣,你就能感受到成本。 oio:熱空氣工廠(版權所有 © oio,2025)   這個迷你工廠配備了一個卡通風格的小風車,空氣從頂部噴湧而出,營造出一種低保真度的能源成本認知,既有趣又具有政治緊迫性。 「它的工作原理與所有雲端人工智慧服務一樣,不同之處在於,熱空氣工廠無需連接到雲端——一切都在你的客廳裡。所有的人工智慧運算都在那裡進行,」馬特奧說。 Oio 的創意技術專家 Marta Fioravanti 負責 AI 功能編碼,Bjørn Karmann 設計了實體盒子和風車,視覺設計師 Léane Beauquis 負責所有品牌和 UI 設計,以及 3D 渲染和動畫。團隊花了數週時間全心投入,最後才敲定了作品的隱喻。他們首先構思了各種方案,例如電網模擬器,或者 NPC 農民村莊為 AI 領主耕種能源,但最終,風車成為了最終的贏家。現今的工廠簡潔、輕盈,可 3D 列印,其「frutiger aero」式另類家具風格的外觀既充滿烏托邦色彩,又蘊含著反烏托邦的內涵。 熱風工廠外觀精美,這正是其設計理念的一部分。 Oio 致力於透過趣味性和簡單的互動方式,讓科技更容易理解——無論老少,都能輕鬆上手,即便他們可能還未完全理解隱形成本的現實。在引擎蓋下,它是一台技術精湛、結構複雜的機器,在 GPU 上運行開源大型語言模型;而在外部,這座工廠則使用智慧直覺的視覺語言來傳達理念。 「如今,我們都在使用人工智慧,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Matteo 說。 「我們所做的並非一定要評判它的好壞,而是設想一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一種既不可怕也不可疑的方式。人工智慧不再隱藏在地球另一端某個不知名的遠端伺服器機房裡,而是擺放在你客廳裡一個可愛的小盒子。”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推動永續包裝:可水洗標籤助力玻璃瓶循環再利用
包裝未來
2025-10-14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推動永續包裝:可水洗標籤助力玻璃瓶循環再利用

  圖片來源: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透過可水洗標籤解決方案,進一步強化對永續包裝的承諾,專為葡萄酒、烈酒與精釀啤酒產業的玻璃瓶循環設計。 該產品採用 Fedrigoni 高階 FW8000 可水洗膠以及 Sorolla H+O WS 標籤紙,兼具品牌在冰箱與冰桶等嚴苛環境下所需的耐用性,同時確保標籤在清洗過程中能乾淨脫落,讓玻璃瓶可輕鬆重複使用。 北美行銷經理 Melissa Harton 表示:「循環設計已非選項,而是必要。透過我們的可水洗解決方案,酒莊與飲品品牌既能維持消費者期待的奢華標籤質感,又能高效回收玻璃、減少浪費。」 Sorolla H+O WS / FW8000 / 1.2 mil PET 的特色與優勢: 高級質感 :標籤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仍保有葡萄酒與烈酒應有的優雅感。 乾淨剝離 :標籤在 176°F 的鹼性水浴中完全脫落,不留膠痕。 促進玻璃再利用 :瓶身可直接進行循環使用,支援酒莊的環保承諾。 為進一步強化循環生態系統,Fedrigoni 的可水洗標籤可與 Revino 等創新合作夥伴搭配,透過其玻璃瓶回收、清洗與再分配系統,高效降低浪費,確保材料在最高價值下持續利用。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strategies.com/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1
包裝未來
2025-10-20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1

綠色製程是各行各業響應世界各國減碳的具體表現手段,也是印刷業未來無法規避減碳的工作,本文將針對包裝印刷業如何導入綠色製程的印刷技術分享。印刷包裝產業的綠色製程實務是實現碳中和目標、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結合產業趨勢、技術創新及企業實踐,從材料、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總結綠色製程的核心實踐ESG精神。首先所謂綠色印刷製程指的是採用環保材料和技術,而印刷過程中能夠減少污染、節約能源及過多的浪費資源,同時希望在消費者使用商品後的印刷品廢棄後能夠容易回收,而且達到再利用或再循環、材料可自然降解,進而對生態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印刷製程。 印刷廠為了能夠實現綠色包裝印刷,本文筆者將以環保材料與原稿設計減量、低碳生產技術優化、全產業鏈綠色管理與社會責任、前瞻技術研發與未來發展趨勢四大主題來展開說明。 壹、環保材料與原稿設計減量 一、尋找綠色環保材料替代高汙染源材料 主要如使用低VOCs排放油墨,替代傳統含苯或二甲苯的油墨,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推廣FSC或PEFC認證紙張、再生紙、生物降解材料,以及無氟(PFAS)、無氯(PVC)包裝材料,降低環境毒性。以企業案例來說:正隆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紙業致力於產品研發,推動綠色生產、節能減排及低碳環保等永續發展廠商,是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綠色包裝夥伴。例如台灣環保家庭用紙品牌「蒲公英」,強調100%使用再生紙與潔淨能源生產,是台灣第一個「環保標章」、「FSC COC」、「碳足跡」等三重認證的優質家庭用紙產品。(見圖1) 在環保油墨方面,國內東明油墨公司至今已達成符合2025年MOSH/MOAH法國礦物油之平版印刷油墨。使用全植物有機物製造,並取得「C2C搖籃到搖籃」環境永續經營認證。針對植物基油墨,如大豆油墨或亞麻籽油墨,是目前綠色油墨的重要選擇之一。這類油墨主要成分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油脂,取代傳統的石油基溶劑。相比石油基油墨,植物基油墨具有多項環保優勢,其主要說明如下:(1)可再生性╱植物基油墨使用可再生資源,降低對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足跡。(2)低VOC排放╱植物油基質的使用顯著減少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這有助於改善工作環境中的空氣質量,並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3)易於分解╱植物基油墨中的油脂較容易在自然界中分解,減少油墨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見圖2)   ●圖1(左):正隆蒲公英家庭用紙產品   ●圖2(右):東明油墨法國礦物油的平版印刷油墨 現在環保意識抬頭與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一般商業印刷廠若沒有跟進,可能會在這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消失,這也是目前國內印刷業都要轉型朝向包裝印刷發展的主因。理想與實際常常會有一段落差,從經驗得知採用環保的材料將碰到兩大考驗,一是成本增加,一是印刷適性問題,例如採用FSC的紙張,成本會增加5~10%,含紙價及認證費   (見圖3)。環保再生紙價格較低,但品質不太穩定,會衍生許多印刷製程中無法預防的品質異常,如紙屑多易造成深色系列的白點等缺陷。另外印刷廠為什麼不輕易變換材料,尤其是油墨,一旦更換全新品牌油墨後,可能廠內要花費3~6個月去適應與調整,因色彩控制是最難的,色差是平版印刷業永遠的痛。不是改了環保配方一切都如意,最近經歷的案例是某日本品牌的冷燙膠原先都認為品質最佳,價格也高許多,變更環保配方後(廠商自己說),冷燙效果品質就回不去,考量品質只能放棄使用。當環保、品質、價格三者無法兼顧時,就需要經驗與智慧的抉擇,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是無法體會到真義。 二、減量化設計 一般印刷業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執行印刷,要能夠達到符合環保的綠色印刷,最主要還是來自設計端原始設計樣,現在設計業也提倡透過輕量化包裝、可重複使用設計並減少材料使用,同時提升可回收性設計。但事實上坊間的設計為了包裝美觀與視覺上讓產品內容充足,會誇大設計與在內包裝做更大空間感設計,實質內容物放置是縮減許多,感覺有欺騙消費者的設計行為。常見的是禮品包裝設計,如圖4感覺一層可以放三包,實質上只有兩包,下面是補上面的空間。 從設計端去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避免過度包裝是未來的趨勢,以永豐餘集團捷比達公司推動低碳設計製造以達到國際品牌客戶包裝永續要求作案例分享,資料參考TIGAX 24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相關內容,綠色包裝設計指標4R是指減少使用(Reduce)、物盡其用(Reuse)、循環再造(Recycle)、替代使用(Replace)。具體行動是採用定義合理的包裝用量,避免過度包裝。定義合理的包裝尺寸,追求裝櫃量最佳化,第三方碳排放數據庫,塑化包裝材料含量的去除或優化,友善包裝件結合方式。 在傳統包裝設計與現代綠色包裝設計兩者的比較如下:傳統設計依據客戶對產品提出的功能、性能、質量與成本等需求而設計。而綠色設計由環境來決定產品設計的方向,換句話說,環境的考量在產品設計開發中是和產品利益同等重要。傳統設計的設計師,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有效的資源再生利用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綠色設計要求設計師在產品構思及設計階段,就必須考慮降低能源消耗、資源重複利用,以保護生態環境。傳統設計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較少考慮產品回收等問題,用完即廢棄。綠色設計在產品製造和使用過程中,要做到可拆卸、易回收,不產生有毒物質及最少的廢棄物。 ●圖3(左):FSC商標  ●圖4(右):常見包裝模式喜好採用結構設計,透過視覺讓內容物有較多的感覺 貳、低碳生產技術優化 一、數位印刷與智慧技術 考量低碳生產在所有印刷技術中,當然首推數位印刷為最佳的選擇,這也是近年來大家期望看到是否有量產型及寬幅的數位印刷機出現,從陳政雄董事長研討為專題分享「drupa 24展會科技啟示」,從專題或專書分享中可得知數位印刷機仍持續的發展中,但要真正能夠完全取代傳統的印刷方式,仍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努力。近年AI人工智能急速發展,以智慧化生產控制深入數位印刷流程,例如即時監控墨水用量、印刷速度與溫度,並自動調整參數以維持品質一致性。AI還能預測設備故障,減少停機時間,未來導入數位印刷機應用,說不定會有神奇發展機會。(見圖5) 在包裝與標籤印刷業務中,電子商務和品牌個性化需求驅動包裝印刷市場,數位印刷技術可以快速生產客製化標籤、防偽設計及可變數據(例如QR Code),尤其適合短版印刷。當然目前數位印刷機存在不利發展因素很多,但最主要還是大量生產的成本過高,機器本身的壽命比傳統印刷機器短,以及投資金額較高等問題。雖然是高投資成本,數位印刷機初期設備與技術升級費用較高,可能限制中小企業採用,但長期可以透過節省耗材與人力成本平衡,尤其是印刷業面臨技術工人短缺,企業加速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機器人,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以長遠來看,數位印刷機的未來將以「智能化、環保化、客製化」為核心,結合AI與新材料技術,持續擴張應用並推動產業升級,企業需關注環保綠色製程及推動ESG的最佳選擇。 二、節能設備與技術創新 印刷業碳排放來源主要為墨水原料與印刷製程中電力能耗,因此許多印刷企業開始關注如何優化印刷生產設備,減少能源消耗,並引入替代能源,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對於油墨而言,環保型油墨的研發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關鍵方向。傳統的油墨大多包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也對健康產生風險。因此,印刷業逐漸開始採用水性、LED UV光固化墨水取代傳統溶劑型高碳排墨水。隨著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企業推行減碳策略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帶來更大的市場佔有率,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傳統印刷業者如凹版與柔版印刷技術,碳排放量較高,將是碳稅政策下的主要受影響對象。然而透過以下措施,這些企業仍能有效應對:(1)技術升級╱引入更加節能的設備,並改進乾燥系統以減少能耗。(2)轉換低碳墨水╱選擇使用環保型的墨水,例如水性油墨或UV LED油墨,以減少碳排放。相較傳統印刷業,數位噴墨技術碳排放較低,而且大多使用環保墨水,在碳稅政策下具有相對優勢。低能耗綠色印刷技術(如LED UV取代傳統UV)使能耗降低,生產效率提升。筆者於去年12月初參觀台中青水彩色印刷最近完成添購生產9色加雙上光,LED UV與傳統UV共用是最好的典範,圖6為筆者與印刷先進現場參觀合照。 ●圖5(左):由印刷人雜誌社出版、陳政雄編著的drupa 2024展覽介紹 ●圖6(右):筆者(右4)參觀青水印刷最新印刷機設備與印刷先進合照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2
包裝未來
2025-10-20

印刷包裝業的綠色製程實務-2

參、全產業鏈綠色管理與社會責任 一、綠色供應鏈與生命週期管理 因應氣候的變遷,近年來全世界或國內知名品牌商及上櫃上市公司要全面推行ESG工作,為積極回應全球永續發展行動與國家淨零排放目標,國內金管會在2022年3月3日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分階段推動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確信,營造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2024年台灣政府委託工研院舉辦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三次考試,將近2萬人報考通過率平均只有52.1%,考證取得不易,如表7第三次只有35.81%。台灣各行業都努力推動2050年淨零目標,印刷相關產業規模大多未列入政府的要求,但受到品牌商的要求而必須提早推動碳盤查與碳足跡活動,建議印刷產業,如有政府辦理相關碳淨零課程都應該派人參與。 而在台灣印刷相關企業推動ESG比較有成效,例如正隆紙業(https://www.clc.com.tw/csr)和永豐餘(https://esg.yfy.com/zh-tw/report)等,可參考各家永續報告書。而中國包裝印刷企業則以康美包(SIG),它是全球兩大無菌紙包裝系統供應商之一,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https://cn.szyuto.com/),其包裝印刷業務涵蓋消費電子、個人護理、酒類、食品、醫療保健及菸草等六大核心領域,他們推動ESG成效可以當台灣包裝印刷業參考,較多資料可參考榮續智庫研究中心所出版的包裝印刷行業ESG案例白皮書。 ●表7:113年度第三次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鑑定通過人數統計情形  二、標準化與認證體系 推動包裝印刷外銷,必須建立符合客戶要求綠色製程與國際標準認證,例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是基本國際標準認證。而在環保意題上,以推動FCS認證及ISO 14064-1碳盤查是品牌客戶的要求。另外參與印刷標準化的好處,除了可以增加業務訂單外,最重要是提升公司自己內部技術精進與知識成長。目前台灣推動印刷標準化認證以G7與GMI居多,大多數是客戶導向居多,另外與印刷有密切相關的色彩領域,建議印刷業者應鼓勵員工參由工研院舉辦iPAS色彩規劃管理師考試,考試通過給與實質獎勵或認同優先聘用通過考試任用色彩管理工作。 但這裡要說明的是,並不是通過標準化後就沒有問題,印刷只要涉及到色彩顏色問題時,有時候真的無所適從,只能從經驗與技術跟客戶溝通,現在筆者以印刷實務工作經驗分享一下有關處理色差問題。印刷業是以客戶為導向的行業,客戶說的算,出錢(有權利說的算)就是標準,這也是困擾著我們認真執行標準化的廠商,想要與廠商好好透過溝通達成共識,但有時候還真的很難,大家主觀都很強,尤其是設計師,筆者認為好的設計師一定要懂些專業的印刷知識。 我們一直認為先印先贏,常常碰到的是已經印刷過的舊品追印(新客戶轉單的印件),說簡單就是照著印就好,但事實上並不簡單,可能客戶給你的檔案與樣品是不一樣,再加上每家印刷廠的印製條件不同(因印刷五大要素都不同能夠接近就不錯),建議打上中下限的樣請客戶重新確認。舉例,印刷樣的四色濃度都已超過廠內的標準濃度很大時,勉強打樣追到客戶樣,但正式印刷時就很難控制常會發生深淺的印件。印刷標準化(如GMI)一般是以導表上23個色塊做為檢驗標準,只要分數達到要求就算接受。印刷技師最主要的控制點是KCMY滿版色加RGB疊印色,另外12個網點值及3個灰度值可以由印前協助修正版調。例如印刷標準濃度是K1.8、C1.5、M1.5、Y1.0,客戶提供樣是要印到K2.3、C1.8、M1.8、Y1.4的濃度遠遠超過標準時,這也是標準化被牽著走的最大困境,筆者建議若溝通無效寧可放棄訂單。 肆、前瞻技術研發與未來趨勢 一、環保型新穎材料與節能減廢新製程開發 在包裝設計上為了增加顏色金屬感,早期普通印刷是採用印製金屬墨或熱燙居多,後UV印刷技術成熟後,金屬複合材質被廣泛使用與應用在設計商品上,白墨加特別色加互斥油效果在設計上應用可以讓設計美感發揮到極致,雖然印製過程常有印刷適性問題發生,但經多年來大家在材料、油墨及技術經驗的改進後,已進入穩定的生產製程,但近年環保要求複合材如特多龍因有紙質與塑膠結合或印刷完貼膜製程,慢慢在設計上被禁用,主要是回收上處理過程較麻煩,近年來冷燙的製程也較成熟慢慢被接受  (以品質而言沒有金屬複合材表現效果好),冷燙技術替代金屬複合材是可以兼顧功能性與環保性的一種選擇。 另外在節能減廢製程首選的印刷方式數位印刷,但在數位還沒完全取代傳統的印刷方法,推動廣色域印刷技術(CMYKROG)取代包裝上常用特別色製程,主要目的是不要因為特別色,更換洗車的浪費時間與材料(經驗統計洗特別色要多花費20~40分鐘,另外洗劑的清洗與回收也是增加成本)。當然廣色域也是有許多限制,要有7色以上印刷設備,另現階段有些廣色域色彩無法達到客戶的要求(這也是必須與客戶溝通),同時在印製技術上要求比正常印刷技術高,這是目前廣色域印刷技術未能被接受及較難以推動的主要原因。 二、AI智慧應用與數位化生產 近幾年AI人工智慧廣泛被各產業開發與應用,印刷業當然也不例外,在圖像特效處理與色彩調整已經使用非常普遍,未來也一定會與數位設備結合,雲端設計加數位印刷結合後加工一貫製程,實現可降低運輸成本與環境影響。例如包裝結構設計、版面設計加印後加工設計等可在雲端設計好,客戶可完成設計稿,同時可模擬3D即展開視覺效果,減少傳統製程的時間浪費。例如中國「包小盒」網站也分成中國版(https://www.baoxiaohe.com)與國際版https://www.pacdora.cn),筆者看到好用的平台也樂與大家分享,但一定要親自使用過才真正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見圖8)。當然希望台灣也能夠開發類似的平台,提供台灣印刷業與設計業使用,相信好用的平台或軟體大家都願意付費使用。 總之,為達到綠色包裝印刷的製程,從實際的工作經驗來分享那些工作是可以做到,那些工作可能要在花一些時間才能改進或達到目標,有些事情說的容易但真正實施起來在過程中常衍生一些無法克服的問題,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經驗或花更多心力才能進步一點點或改善一些。台灣印刷業基本上是服務業,也是傳統產業,係以客戶導向的行業,若要實現減碳的環保包裝印刷製程,應從客戶端在設計上採用簡約的設計風格,材料採用更環保被印材,如再生紙張或FSC的紙,而印刷顏色以四色為主,採用上光取代貼膜製程。印刷廠可以做的是將傳統印版改環保免沖洗版,油墨溶劑型改成水性及無毒環保墨,少量印件將以數位印刷機為主。推動廣色域印刷7色印刷取代包裝印刷常用特別色需洗車的浪費。但理想與實際往往有些落差,鼓勵大家都要親自做過才能獲得寶貴經驗。(見圖9) ●圖8(左):包小盒中國版網站首頁內容 ●圖9(右):國內印刷業基本上是傳統產業,若要實現減碳的環保包裝印刷製程,應從客戶端及印刷廠在設計上、紙張材料、印前、印刷、印後加工等多方配合
包裝生產線已改變,你的呢?
包裝未來
2025-10-20

包裝生產線已改變,你的呢?

  包裝生產線不再像從前。短批量、生產快速反應、個性化、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正在重塑轉換器的運作方式。數位印刷已不再是選項,而是提高敏捷性、維持客戶及業務成長的關鍵。下圖顯示數位印刷在摺盒中的發展:它已建立入門地位(階段1),隨著效能與成本改善,預計將從平版等傳統技術獲得市占率。本文由 Keypoint Intelligence 探討數位印刷如何提供速度、彈性與響應能力,使採用者在應對當前不斷演變的包裝需求中取得競爭優勢。   稱包裝及標籤變化為「重大」仍不足以形容。供應鏈持續變動,受到法規、合規性、永續性及需求轉變影響。招募與留住熟練勞動力比以往更困難。轉換操作通常以低成本大量生產為導向,但長期成功仍依賴滿足客戶對價格、產品與服務的期望。 數位轉型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優化印刷成本 (Optimize Print Cost) 目標重點: 專注於降低單純的印刷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低於 3,500 速度 (Speed): 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8 市場規模: 5 億平方公尺 (500M m²) 第二階段 :優化總成本 (Optimize Total Cost) 目標重點: 擴大優化範圍,降低整個生產流程的總體成本。 運行/印量 (Runs): 5,000 - 10,000 速度 (Speed): 約 10,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公尺 $0.13 - $0.12 (成本進一步微幅下降) 潛在市場規模: 51 億平方公尺 (5.1B m²) 第三階段 :新客戶體驗 (New Customer XP) 目標重點: 數位轉型的最終目標,不再僅限於成本,而是透過數位化能力創造差異化和新的客戶價值/體驗。 運行/印量 (Runs): 10,000 - 20,000 速度 (Speed): 15,000 張/小時 (sph) 成本 (Cost): 每平方英尺 $10 m (此階段的成本計算可能轉向更高價值的指標) 市場規模: 126 億平方公尺 (12.6B m²) 來源: 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摺疊紙盒行業報告。   當前現實 在生產現場,壓力顯而易見。精簡人員需覆蓋長班次,一人缺席即可能打亂排程。客戶避免高量生產以降低過時風險,偏好與行銷活動或促銷相關的短批量生產。這種混合需求拉伸了傳統工作流程。準備作業侵蝕利潤,庫存更難管理,期限容易延誤。數位印刷為轉換器——更重要的是為客戶——帶來彈性,減輕生產負擔,同時提供市場所需的快速響應能力。 仍有部分轉換器猶豫不決。成本、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可能減緩採用,但透過清楚計畫與對現有作業的誠實評估,這些障礙是可管理的。   數位採用步驟 數位轉型的五個步驟 檢視您的業務組合 在小批量上測試工作流程 為客戶識別超越印刷品質的價值 探索新的成長領域 儘早讓您的團隊參與以建立認同   重新思考運作 數位轉型(DX)不只是購買印刷機。成功需技術、人員與流程的整合。 重新思考數位成功的四個領域 1. 工作流程整合 (Workflow Integration) 繪製從訂單輸入到最終成品(後加工/精加工)的完整路徑。連接管理信息系統 (MIS)、光柵圖像處理器 (RIP) 和後加工(finishing),以提高效率和可視性。 2. 員工發展 (Workforce Development) 針對數位化工作流程進行培訓和交叉培訓。提升資深員工的技能 (Upskill veterans),吸引更年輕、精通技術的人才。 3. 混合生產策略 (Hybrid Production Strategy) 將傳統(模擬,analog)和數位(digital)生產並行使用。智能地分配工作任務,在批量效率 (volume efficiency) 和生產靈活性 (flexibility) 之間取得平衡。 4. 資本投資規劃 (Capital Investment Planning) 規劃超越單純購買印刷機的投資。投資於軟體、後加工設備、培訓和系統整合。使用 投資回報率 (ROI) 分析來確保所有投資都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留住客戶 品牌對轉換器的評估標準已不同。品質仍重要,但差異化在於敏捷性。客戶期望可同時訂購全量與小批量測試,並希望快速完成,而數位印刷使這成為可能。短批量經濟、變更不阻礙生產、個性化高效。這種敏捷性能建立忠誠度。Keypoint Intelligence 標籤與包裝服務副總裁 Jeff Wettersten 表示:「轉換器不能再僅以印刷品質競爭——那只是基本要求。品牌真正看重的是敏捷性:今天處理短批量,明天臨時改設計,下週完成全量生產。數位印刷讓這種回應能力成為可能。」 新利基市場 數位印刷打開傳統印刷難以觸及的市場。小型品牌希望短批量包裝也能突出。高端產品製造商希望高度客製化的摺盒以提升品牌價值。這些市場量雖小,但價值高。針對這些市場的轉換器競爭重點在於創意與服務,而非價格。 混合優勢 高量工作不會消失。Wettersten 表示:「未來不是數位對抗傳統,而是兩者兼具。最具韌性的轉換器將平衡柔版與平版效率與數位彈性,將工作導向最合理的方式。這種混合策略可保護利潤、留住客戶並維持競爭力。」 柔版與平版仍是百萬印量的最高效方式,但單靠傳統技術有風險。最具韌性的轉換器採用混合運作,結合數位與傳統印刷機,並策略性分配工作。數位印刷亦減少人工監管,緩解勞動力限制,同時維持穩定產能與更高盈利。 環境因素 永續性已成合規義務。歐洲法規、北美新規及品牌目標正推動供應鏈變革。數位印刷支持這些目標,減少浪費並將產量對應需求。對買方而言,實質進展才是贏得下一份合約的關鍵。   綜合分析 研究顯示,數位印刷在包裝中的市占將持續攀升,而傳統印刷量趨於平穩。轉型緩慢但穩定。每年,原本以傳統印刷為預設的工作愈來愈多轉向數位。領導者將是那些將投資與市場走向對齊者——因為數位採用不只是設備選擇,而是韌性與成長的關鍵。適應訂單變動、勞動力短缺與永續要求的轉換器,將保留現有客戶並贏得新客戶。   結論 包裝需求不減,但呈現方式與轉換器的應對方式正在改變。能夠兼顧長批量傳統印刷效率與數位敏捷性的企業,將最具競爭力。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角色是提供洞察,幫助轉換器自信應對市場變化,將挑戰轉化為持久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當今環保世界的紡織印刷
包裝未來
2025-10-20

當今環保世界的紡織印刷

  新一代紡織印刷技術正幫助企業向更永續的模式轉型。 數位印刷也可減少墨水使用、降低化學品依賴,並簡化工作流程。 除了減少排放,水性墨水配方可生物降解,並創造更健康的工作環境。 向更優質材料轉型反映了產業對負責任採購與供應鏈透明化的整體趨勢。 作者:Bridget Dedian   介紹 永續性已成為不斷變化的紡織與服裝產業的重要驅動力。為符合當今環保目標,新技術正在重塑服裝設計、生產與交付方式。環境影響的審視持續加劇,因此供應鏈每個環節都面臨改進壓力。雖然紡織印刷業長期以來與水污染及過量廢棄物相關,但如今正進行多項改革,以提高環保意識。 傳統印刷技術歷來造成產業最迫切的環境問題,包括過度用水、有毒化學排放及過量生產。如今,新一代紡織印刷技術正在幫助企業向更永續模式轉型。紡織業正在迅速調整,以滿足地球與消費者需求。近期創新包括無水印刷、數位技術運用增加、環保材料開發及循環生產模式。以下將對部分做法進行詳述。   新策略應對新世界 無水印刷減少源頭環境負擔 不可否認,傳統紡織印刷通常需要大量水,有時每米布料需數十公升,且在生產過程中,水常被染料與化學品污染。無水印刷技術因而受到關注,如昇華染料與顏料印刷可直接以熱固定墨水於布料,無需沖洗或蒸氣處理。此舉不僅大幅減少用水,也幾乎消除了污染排放。 數位直噴服裝印刷實現按需生產效率 數位直噴(DTG)支持更靈活、負責任的生產模式。與網版印刷相比,DTG 需設置最少,可進行小批量甚至單件生產,實現真正的按需製造。數位印刷減少墨水使用、降低化學品依賴,並簡化流程,使企業能快速應對新興趨勢、降低庫存風險,消除過量生產帶來的浪費。 清潔化學提升印刷安全性 傳統紡織印刷墨水通常含有聚氯乙烯(PVC)、鄰苯二甲酸酯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有害。水性墨水提供更安全、永續的替代方案,不僅減少排放,且可生物降解,改善工作環境。隨著環保法規擴展,使用環保墨水已不僅是合規需求,也成為品牌差異化的標誌。 選擇更優質材料 印刷紡織品的永續性也受布料影響。越來越多印刷商選用低環境影響的材料,如 GOTS 認證有機棉與再生聚酯(rPET)。結合乾淨墨水與無水印刷技術,這些材料可大幅降低服裝整體生態足跡。向更優質材料轉型反映了產業對負責任採購與供應鏈透明化的整體趨勢。 循環生產設計:再利用與再生 除了改善單一流程,紡織印刷業開始採用循環生產模式。傳統線性模式遵循「製造/使用/丟棄」流程,而循環模式則著重延長材料壽命,透過再利用、回收及負責任處理。一些領先業者設計可回收服裝或實施回收計畫。印刷技術亦在變化,以支持低衝擊重印或更好適應閉環材料系統。 自動化、AI 與機器人提升效率、減少浪費 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AI)、自動化與機器人正幫助簡化印刷作業。AI 可精準預測需求,降低庫存過量風險。自動化提高一致性、減少錯誤,而機器人可接手布料對位與搬運等重複任務。結合這些創新,可提升效率、降低資源消耗,並實現可擴展、永續的生產方式,符合當今期望。   總結 永續性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世界中已非附加計畫,而正逐步融入領先紡織與服裝企業的核心策略。頂尖品牌正投資系統性變革,從設計到生產與物流的各階段皆納入永續考量。 雖然產業法規重要,但並非唯一驅動力。越來越多現代消費者期待或要求透明、倫理採購與降低環境影響。他們不僅想知道購買了什麼,也想了解其製作過程。採用永續印刷的品牌因此能贏得更深信任,並取得競爭優勢。 未來紡織生產正從大量生產轉向有意識、負責任的設計。希望在快速演變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企業,必須落實智慧且永續的印刷做法。考慮環境不僅是道德責任,也是策略決策,能幫助企業脫穎而出。 Bridget Dedian 為 Keypoint Intelligence 的新聞摘要員與編輯,負責彙整新聞稿供出版與客戶使用,並撰寫行業相關部落格、文章及短篇內容。   關於 Keypoint Intelligence 自1961年以來,數位影像產業一直依賴Keypoint Intelligence進行獨立的實際測試、實驗室數據和市場調查,以推動產品和銷售的成功。 Keypoint Intelligence被公認為業界最值得信賴的資源,提供客觀的資訊、分析和獎項。客戶利用這些知識進行策略決策、日常銷售支援和營運效率提升。 Keypoint Intelligence持續與產業發展同步,不斷擴展其產品線,並深入了解數位印刷和影像領域正在發生的變革。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倫敦包裝週現場報導:賓利香水包裝展現優雅與永續性
包裝未來
2025-10-20

倫敦包裝週現場報導:賓利香水包裝展現優雅與永續性

Bentley Become 香水瓶採用簡約的輪廓,靈感來自品牌的設計語言,並採用可回收、負責任的材料製成。 圖片來源:賓利汽車   在本週的 倫敦包裝週 上,全新賓利Become香水系列的創意團隊齊聚一堂,共同呈現他們稱之為「邁向未來奢華生活方式的富有遠見的一步」的產品。座談小組成員包括賓利汽車生活方式設計總監Ben Saltmer、 Carré Basset 藝術總監Camille Ten Horn以及Luxus +創始人Claire Domergue(她主持了此次討論)。他們共同分享了Become如何將一絲不苟的英式設計與大膽的永續發展使命融合的故事。 Ben Saltmer 首先分享了賓利不僅僅是一個汽車品牌,更是“英國頂級奢侈品製造商”,其設計理念遠不止於汽車本身。賓利的生活方式部門涵蓋家具系列、品牌住宅、休息室和活動空間的室內設計,以及與杜卡迪和麥卡倫等合作夥伴的合作。   在倫敦包裝週賓利 Become 香水展示會上,主持人、Luxus + 的 Claire Domergue(左)與 Carré Basset 的 Camille Ten Horn 和賓利汽車的 Ben Saltmer 展開討論。 圖片來源:PMMI媒體集團   他解釋說,這些作品並非簡單地呼應賓利汽車的外觀。相反,它們傳達了品牌的精準、精湛工藝和雋永風格的價值。 “我們不想設計出直接受汽車啟發的陳詞濫調的作品,”他說道,“而是要從品牌本身汲取靈感。” 他補充道,每件生活方式單品都必須秉承賓利汽車所賦予顧客的那種真實感。 “我們創造的每件產品都必須與品牌產生共鳴,而不是與某款特定的車型,”他說道,“我們產品中的一切都必須真實。” 他將賓利的設計「秘訣」描述為力量、靈感與先鋒精神的平衡。正是這種理念塑造了Become香水的創作,這款香水傳遞著同樣的能量:強勁而精緻,直接而富有層次,細節考究。 形式與情感的完美平衡 Ten Horn 將設計故事賦予生命,並解釋了 Become 如何捕捉賓利的視覺和情感基因。 「Bentley Become 是一款能讓你展現自己故事的香水,」她說。 “它真正獻給那些無所畏懼、勇敢無畏、敢於抓住人生每個機會、擁抱當下活力的人。” 她形容這款酒瓶既富有建築感,又富有情感。瓶蓋和瓶肩之間的對稱性將視線引向酒瓶中央的地平線,“令人聯想到新的開始、自由和完美的平衡。” 設計在致敬賓利傳承的同時,又不失前瞻性。 「車頂的設計靈感直接源自於賓利GT的格柵,」她解釋道。 “車肩的設計靈感則源自賓利Blower的格柵。它們共同構成了一條強勁而自信的線條,彰顯了賓利的現代願景。” Ten Horn 表示,追求簡約是他刻意為之的設計選擇。 「它造型時尚、簡潔、極簡,卻又保留了賓利的氣勢,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她說。她補充道,更厚重或更具裝飾性的造型「不符合要求」。 有意識的可持續性 隨後,對話轉向了材料和可持續性,兩位發言者都認為這是該計畫的基石。 Ten Horn強調,Become的設計過程不僅關乎美感,更關乎責任。 “我們真心想打造一件用心之作,”她說道,“它的設計雋永永恆,其影響力也極具前瞻性。” 她詳細介紹了為確保產品符合嚴格的環保標準而採取的措施。 「玻璃杯本身重量輕,由15%的消費後回收玻璃製成,」她說。 「綠色是用可生物降解的油墨染成的。鋁製瓶蓋100%可回收。就連外包裝也使用了FSC認證的紙張,完全可回收。”   Bentley Become 包裝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永續性,採用再生玻璃、可生物降解的色調和 FSC 認證的紙盒。 圖片來源:賓利汽車   香水瓶身延續著永續的故事。 「嗅覺元素採用升級再造的原料,」Ten Horn 說。這項決定帶來了創意挑戰,因為較輕的油改變了香水的外觀。 “我們想創造那種綠色色調,”她說道,“但隨後我們必須重新考慮塗抹在其上的油墨,以確保其可生物降解。這有點像貓捉老鼠的遊戲,但最終一切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薩爾特默對團隊的精準度表示讚賞。 「現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漂綠』行為,」他說。 “但獲得這些可持續發展認證,以及對細節的關注,真的讓我驚嘆不已。” 協作與創意誠信 主持人Claire Domergue將討論引向合作與流程,並詢問團隊在將賓利生活方式轉化為香水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 Saltmer回答說,這是一個相對簡單易行的項目。 「當兩家公司都清楚知道最終結果是什麼時,合作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他說。 “我們孜孜不倦、緊密合作,最終實現了我們想要的效果。” 滕霍恩對此表示贊同,但她指出,保持真實需要耐心。 「調查環節可能花了最多的時間,」她說。 “我們想確保它是真誠的,並且從內到外都有效。” Domergue 觀察到, Become 傳達了一種純粹和長壽的感覺,而 Ten Horn 正是將這種感覺與永續性緊密聯繫在一起。 「我們希望看到這款產品時,它輕盈清新,讓人感受到它是一款天然產品,」她說。 “過於厚重或過於華麗的設計顯然不符合我們的願景。” 變革精神 當Domergue問到最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是什麼時,Ten Horn談到了這個計畫的真誠。 “這是一個真正可持續的項目,”她說。 “它並非為了迎合潮流,或僅僅因為是新事物而追求可持續。它是真誠的,並且符合賓利正在努力的願景。” Saltmer 補充道,設計的純粹性是他引以為傲的一點。 「它超級簡潔。我們幾乎得到了所有想要的東西,」他說。 “我們不想要那些喧鬧的東西——我們想要的是永恆而又美觀的東西。” 在討論結束時,Ten Horn 推出了旅程的下一階段——Bentley Become Zenith,這是原版香水的升級版,帶來「清新飄逸的開場和深沉感性的餘韻」。它擴展了 Become 系列,同時忠實地體現了賓利對變革和革新的願景。 重新定義奢侈品的未來 倫敦包裝週的展示不僅是一場關於新產品的討論,更是一場關於當今奢華意義的對話。在Become中,Bentley展示了美與責任可以共存,工藝與良知可以塑造同一件物品   。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world.com/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1
包裝未來
2025-10-20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1

每年在全球各地都會舉辦不少的國際印刷相關展覽,全球相當知名的drupa印刷展,除了在2020年因為Covid-19新冠疫情期間停辦外,在去年才開始恢復展出。而於2024年5月28日至6月7日在德國杜塞道夫舉行的drupa 2024,可說展演了最佳實踐示例、高水準的講座和專家,以及專家群提供的包裝設計創新理念將成為未來包裝的重點,展出剛開始,品牌商如何利用包裝設計和生產來充分發揮潛力?在杜塞道夫所展示的創新解決方案,展廳的接觸點包裝成為包裝未來話題的熱門地點。 循環經濟對永續性的重要性 我們從Redefining Packaging: Touchpoint Packaging at drupa 2024的報導(重新定義包裝:德魯巴2024上的接觸點包裝),業者、學者專家、設計師、材料供應商、印刷廠商齊聚一堂討論,提供寶貴的意見,其中特別關注消費者需求、技術發展、法律框架條件及包裝在行銷中的全部潛力。大家期待針對食品、非食品、藥品和化妝品品牌在環保及減少碳排的解決方案和靈感。作為一個未來成長市場,包裝產業在印刷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也被視為創新的驅動力。從材料採購到生產、工作流程和精密加工的整個價值鏈上的包裝為議題,專家學者及相關產業都參與,包括有關包裝的令人興奮的項目和創新,貢獻他們的專業知識。 全球在減廢、減塑、減碳及碳足跡的要求下,永續包裝的設計概念是相當重要的,人工智慧如何成為包裝生產和設計創新的驅動力?主要的關注點是永續性和數位化的兩大趨勢。根據全球企業對包裝領域最重要挑戰,包裝被設計為包含幾個主題領域:(1)「新生態」關注循環經濟和可持續性;(2)「連通性」著眼於尖端技術,(3)「全球本土化」提供平衡效率和本地相關性的想法;(4)「消費者可持續性」介紹了最重要的消費性趨勢,應對未來的消費者提供新法律要求。 廣泛的專業知識,在drupa 展覽會期間,每日都有減廢、減塑、減碳及碳足跡、永續包裝主題演講、小組討論和圓桌討論,擬定出解決方案。分析全球的消費趨勢、產品介紹和新包裝,從而為客戶提供獨家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其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在 drupa 2024上,重點放在人工智慧作為包裝產業創新的驅動力。機器學習和機器人自動化等人工智慧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優化生產和供應鏈,同時實現可持續和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包裝設計,並使用人工智慧來改善品質保證和行銷。循環經濟對於促進全球生態系統永續的重要性,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創新,採取大膽措施改善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來,包裝設計的力量在這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永續包裝的核心方面,以符合包裝法規,重點將會放在符合法規和促進包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營。 創新除了直接在包裝上舉辦一系列活動之外,還將參觀整個drupa展覽場地,探討富有遠見、更好的包裝解決方案。在展會期間舉行多日的創新漫遊活動中,使參觀者首先找到靈感,幫助他們快速發現有關主題的重要接觸點、項目和互相交流機會。 ●圖2:歐盟綠色協議,包含再生能源、CSRD、CBAN、EUDR、PPWD、PRS等(圖片來源╱https://commission.europa.eu/strategy-and-polic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_en)  ●圖3:低碳永續材料的選擇(圖片來源╱drupa官網)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2
包裝未來
2025-10-20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趨勢-2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未來趨勢 積極主動地應對這些變化的公司將受益,drupa 2024上的許多例子,特別是在可持續發展,以各種方式說明這一點。透過展示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公司可以改變公眾和產業的看法。對於印刷產業來說,這意味著其公司可以透過環保材設計,可回收材料的創新、節能工藝流程和減少浪費的努力來引領潮流。 另外針對外部可持續發展專業知識促進變革,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簡稱CSR)是指一間企業除了在財務上對股東負責外,也應對社會、環境負責,以一個企業公民的身分,為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簡而言之,是企業將「永續發展概念」整合進其營運方針的管理理念。CSR指令等法規的複雜性,導致可持續發展專家專業產業的發展。全球諮詢公司等技術領導,以及許多專業的利基供應商,都說明公司收集數據並採取有效行動。對印刷產業來說,這些合作夥伴關係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和工具,以有效管理變革。 重塑與機遇,隨著可持續發展在未來幾年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加重要,該產業有機會重塑自我。對於印刷產業來說,這意味著創新、重新思考商業模式,並將自己定位為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可持續替代方案,CSRD只是一個遠未結束的變革時代開始。透過將可持續性超越合規性,印刷公司可以與更廣泛的社會目標保持一致,提高其彈性,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確保其地位。因此,ESG或可持續性不是一個問題,可持續發展不是一種趨勢,而是未來。無論是什麼,現在都是採取行動的時候,印刷產業對未來減廢、減碳及碳足跡,永續包裝法令的實施是必須馬上實行的,現在不做,未來也必須要做,針對這個課題,大家必須審慎思考。(資料來源╱https://www.drupa.com/en/Media_News) ●圖4:永續印刷的未來(圖片來源╱drupa官網)  全球永續發展關鍵兩個議題 2024年全球永續發展很關鍵的兩個議題,2025年起,國際碳稅法正式生效,例如歐盟的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英文簡稱CBAM)、台灣碳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英文簡稱CCA)等,所以未來碳權、碳稅將是商品成本的一環,而碳管理則是全球性競爭的核心業務。 而在循環經濟上,歐盟的無毀林產品監管(EU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英文簡稱EUDR)法規及各國減塑新規定,包裝及包裝廢棄物的規章(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英文簡稱PPWD),以及有關生產商的責任計畫(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s,英文簡稱PRS)等都已經於2024年及即將在2026年中試行及生效,減塑也成為全球關鍵競爭力,而強化綠色設計、使用可持續和可降解材料、可堆肥、提高資源與能源效率,再生能源與碳足跡管理等,都將是企業迫切的議題。其中PRS通常藉著財政手段,例如按樽費、玻璃樽徵費等,以經濟誘因促使生產商、零售商,以至消費者等「生產者」,負擔應有的環保責任。 國際印刷包裝展有其代表性,除了看新設備、新製程、新技術之外,我們也應該去瞭解新材料,尤其環保材料,以及在供應鏈中印刷廠所要具有那些認證,例如ISO、FSC、色彩管理ÿ等,還有一些品牌商的要求,最重要的還是要瞭解未來趨勢發展及需求,預先做準備,等需要時再申請,往往會錯失大好良機。 ●圖5(左):數位印刷的優勢在於按需生產,無須印版並減少大量材料耗損及廢棄的印刷品 ●圖6(右):印刷時透過色彩管理、色彩優化,可減少印刷用墨量、提升印刷效率
植物養成任務:把照顧植物變成一場遊戲
包裝未來
2025-10-15

植物養成任務:把照顧植物變成一場遊戲

植物家長探險套件: 最初需求: Ugaoo 想要設計一個植物新手套件,包含植物、兩瓶肥料噴霧和一個噴霧瓶。最初的設計要求很簡單—— 創造一個有趣、有吸引力的包裝 (create a fun, attractive packaging)。 設計師的質疑與轉變: 設計師質疑:「 為什麼會有人真的買這個??? 」(Why would someone actually buy this???)。這個問題促使設計師從使用者體驗的角度重新思考產品,特別是針對覺得植物照護很困惑或有壓力的新手。 最終目標: 簡單的植物包裝設計任務轉變成一個 互動、養成習慣的體驗 (interactive, habit-forming experience)。目標是創造一個 不僅美觀,還能讓人們與他們的植物和照護過程產生連結 的產品。     Ugaoo 植物養成套組:將植物照護化為 30 天互動冒險 Ugaoo 的 Plant Parenting Kit 重新定義了成為植物飼主的意義。原本只是為初學者設計一款包含植物、兩種肥料和噴水瓶的包裝,最終演變成一場遊戲化的互動體驗,幫助使用者學習、照顧並與植物一同成長。 為了讓植物照護更有趣、具教育性且能培養習慣,這套組變成了一款 30 天冒險桌遊,引導使用者依步驟進行澆水、噴霧、修剪、施肥與慶祝成長里程碑。 此設計的亮點是雙重功能包裝——外盒套可變身為遊戲板,減少浪費,同時增添探索與互動性。每天都有新的行動卡、里程碑或獎勵,讓學習植物照護的過程既有趣又容易達成。 一個友善的植物角色會全程陪伴使用者——為他們加油、慶祝成長並鼓勵分享成果。完成 30 天任務後,玩家可掃描最後一張里程碑卡上的 QR Code,獲得數位證書與專屬折扣,作為對他們持續照護精神的獎勵。 這項專案融合策略、故事性與永續設計思維,創造的不只是包裝,而是一段能與使用者共同成長的體驗。 重點特色: 遊戲化 30 天旅程:以桌遊概念引導植物照護 互動包裝設計:外盒可重複使用為遊戲板 教育導向體驗:每日行動與里程碑追蹤 角色設計:可愛植物夥伴引導過程 永續設計理念:減少浪費、提升互動價值 獎勵機制:完成後可掃描 QR Code 取得證書與折扣 團隊名單: 概念與設計:Pranjali Marathe 插畫與視覺設計:Pranjali Marathe、Mustaque Raja、Sushma Metkar 客戶:Ugaoo 類別:包裝設計/體驗設計 設計師如何解決「如何讓植物照護對新手來說很令人興奮?」這個問題。 圖中列出了新手在照護植物時常遇到的問題: 不知道要做什麼或何時做、害怕犯錯、將照護植物視為苦差事、植物養死、不知所措、缺乏動力和持續性。 設計需求: 單純的套件和說明書無法解決問題。這個產品需要是 具教育性 (educational)、互動性 (interactive) 和有回報性 (rewarding) 的,讓照護變成好奇心。 核心想法: 將日常的植物照護任務轉變成一個 快樂、一口一口的冒險 最終目標: 經過 30 天,新手不僅擁有了一株茂盛的植物,他們也 成為了充滿信心的植物家長   內容來源: https://packagingoftheworld.com/  
熱空氣工廠是一台微型計算機,可以將隱藏的人工智慧能源成本轉化為物理現實
設計創意
2025-10-15

熱空氣工廠是一台微型計算機,可以將隱藏的人工智慧能源成本轉化為物理現實

它看起來似乎是烏托邦式的,但其含義卻是反烏托邦的——創意公司 oio 用一台小機器和一個精緻的風車顛覆了無聲技術,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你認識到能源的使用。   它看起來似乎是烏托邦式的,但其含義卻是反烏托邦的——創意公司 oio 用一台小機器和一個精緻的風車顛覆了無聲技術,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你認識到能源的使用。 幾乎所有21世紀以前出生的人都記得,桌上型電腦在他們桌子底下翻騰,巨大的電腦機殼發出的聲音彷彿要以10馬赫的速度飛出你臥室的窗戶。如今,能源變得無聲——太安靜了。總部位於倫敦的創意公司oio致力於設計“讓未來不再枯燥乏味的產品和工具”,將新興技術轉化為觸手可及、日常可行、可持續的現實——不僅造福人類,也造福科技。他們最新的電腦是一台微型電腦,一個名叫「熱風工廠」的奇特小裝置 。 「熱空氣工廠是一個小型家用人工智慧系統,它可以揭示每個提示背後隱藏的能源成本,」oio 聯合創始人 Matteo Loglio 說。 「你可以像使用其他人工智慧服務(例如 ChatGPT)一樣使用它,不同之處在於,你可以隨時知道每個提示消耗了多少能源。」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慧(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雖然我們知道它有能源成本,但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它實際消耗了多少能源——我們無法在普通的層面上與它進行比較。熱空氣工廠以“非常人性化的語言”來比喻,例如“泡一杯茶的成本”或“看 5 分鐘 Netflix 的成本”,以量化我們始終在無形中消耗能源的方式——這樣,你就能感受到成本。 oio:熱空氣工廠(版權所有 © oio,2025)   這個迷你工廠配備了一個卡通風格的小風車,空氣從頂部噴湧而出,營造出一種低保真度的能源成本認知,既有趣又具有政治緊迫性。 「它的工作原理與所有雲端人工智慧服務一樣,不同之處在於,熱空氣工廠無需連接到雲端——一切都在你的客廳裡。所有的人工智慧運算都在那裡進行,」馬特奧說。 Oio 的創意技術專家 Marta Fioravanti 負責 AI 功能編碼,Bjørn Karmann 設計了實體盒子和風車,視覺設計師 Léane Beauquis 負責所有品牌和 UI 設計,以及 3D 渲染和動畫。團隊花了數週時間全心投入,最後才敲定了作品的隱喻。他們首先構思了各種方案,例如電網模擬器,或者 NPC 農民村莊為 AI 領主耕種能源,但最終,風車成為了最終的贏家。現今的工廠簡潔、輕盈,可 3D 列印,其「frutiger aero」式另類家具風格的外觀既充滿烏托邦色彩,又蘊含著反烏托邦的內涵。 熱風工廠外觀精美,這正是其設計理念的一部分。 Oio 致力於透過趣味性和簡單的互動方式,讓科技更容易理解——無論老少,都能輕鬆上手,即便他們可能還未完全理解隱形成本的現實。在引擎蓋下,它是一台技術精湛、結構複雜的機器,在 GPU 上運行開源大型語言模型;而在外部,這座工廠則使用智慧直覺的視覺語言來傳達理念。 「如今,我們都在使用人工智慧,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Matteo 說。 「我們所做的並非一定要評判它的好壞,而是設想一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一種既不可怕也不可疑的方式。人工智慧不再隱藏在地球另一端某個不知名的遠端伺服器機房裡,而是擺放在你客廳裡一個可愛的小盒子。”     內容來源: https://www.itsnicethat.com/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推動永續包裝:可水洗標籤助力玻璃瓶循環再利用
包裝未來
2025-10-14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推動永續包裝:可水洗標籤助力玻璃瓶循環再利用

  圖片來源: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Fedrigoni Self-Adhesives 透過可水洗標籤解決方案,進一步強化對永續包裝的承諾,專為葡萄酒、烈酒與精釀啤酒產業的玻璃瓶循環設計。 該產品採用 Fedrigoni 高階 FW8000 可水洗膠以及 Sorolla H+O WS 標籤紙,兼具品牌在冰箱與冰桶等嚴苛環境下所需的耐用性,同時確保標籤在清洗過程中能乾淨脫落,讓玻璃瓶可輕鬆重複使用。 北美行銷經理 Melissa Harton 表示:「循環設計已非選項,而是必要。透過我們的可水洗解決方案,酒莊與飲品品牌既能維持消費者期待的奢華標籤質感,又能高效回收玻璃、減少浪費。」 Sorolla H+O WS / FW8000 / 1.2 mil PET 的特色與優勢: 高級質感 :標籤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仍保有葡萄酒與烈酒應有的優雅感。 乾淨剝離 :標籤在 176°F 的鹼性水浴中完全脫落,不留膠痕。 促進玻璃再利用 :瓶身可直接進行循環使用,支援酒莊的環保承諾。 為進一步強化循環生態系統,Fedrigoni 的可水洗標籤可與 Revino 等創新合作夥伴搭配,透過其玻璃瓶回收、清洗與再分配系統,高效降低浪費,確保材料在最高價值下持續利用。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strategi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