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Studio利用生物材料為瓦登海世界遺產中心打造永續的室內空間。

Spring Studio uses biomaterials to create sustainable interiors for World Heritage Centre Wadden Sea
艾琳·格里菲斯
2025-11-03
Spring Studio利用生物材料為瓦登海世界遺產中心打造永續的室內空間。

推薦文章

八間配有觸感裝飾的水療浴室
設計創意
2025-03-20

八間配有觸感裝飾的水療浴室

浴室是任何家庭中必不可少的 空間,因此我們為 2025 年 Dezeen 大獎 推出了一個專注於浴室的新室內類別。以下八個例子可以啟發您的創作。 這些類似水療中心的浴室以原料、泥土色調、時尚瓷磚和客製化衛浴為特色 , 為 您 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私人空間。 保持簡約的配色營造出一種平靜的感覺,吸引人們注意奢華的材料。從光滑的大理石飾面到漸變色的淋浴門,這些浴室範例展示了一系列紋理飾面,均來自 Dezeen Awards 檔案中先前入圍或入圍的項目。 攝影:Salem Mostefaoui 法國 Casa Franca,由 Déchelette Architecture 事務所設計 這間巴黎浴室採用光滑的石灰華石水槽、浴缸和淋浴,與樺木細節形成鮮明對比,旨在佔據「建築與藝術的交叉點」。 浴室頂部有一個天窗,貫穿整個房間的長度。 了解有關Casa Franca的更多 資訊> 攝影:喬·弗萊徹 美國第二十屆,Woods + Dangaran 洛杉磯工作室Woods + Dangaran在聖莫尼卡創建了一棟三層家庭住宅,全都採用現代裝飾。 浴室內舖有華麗的深灰色大理石,點綴著白色條紋,淋浴間和浴缸上方的兩個天窗使浴室更加明亮。 了解更多有關二十世紀的資訊› 攝影:Peter Bennetts 澳洲 West Bend House,由 Brave New Eco 事務所設計 West Bend House 主臥室套房採用藍寶石色瓷磚裝飾,這是澳洲工作室 Brave New Eco 為五口之家設計的。 整個浴室採用單一顏色,搭配黃銅水龍頭和木質櫥櫃,營造出溫馨的感覺。 了解更多關於West Bend House的資訊› 攝影:Smac Studio Mirror Image,澳大利亞,Smac Studio 作品 室內設計工作室 Smac 為雪梨郊區半獨立式住宅 Mirror Image 的化妝間設計了牆壁、水槽和地板,並將其粉刷成濃鬱的翠藍色。 這間弧形房間位於樓梯下方,以看似光滑、實則緞紋的藍色威尼斯灰泥裝飾,配有Christopher Boots 設計的玫瑰石英壁燈、大理石水盆和半圓形角鏡。 了解更多有關鏡像的資訊 › 攝影:Makhno Studio 烏克蘭 Mureli 住宅,由 Makhno Studio 提供 Mureli House 的浴室由位於基輔的Makhno Studio完成,採用單色配色方案,並帶有粉紅色點綴。 漸變色的淋浴門和粉紅色鱗片狀混凝土瓷磚可用作毛巾和浴袍的掛鉤,而精緻的陶瓷細節(如堅固的巨石狀水槽)則為這間引人注目的浴室增添了有機美感。 了解有關Mureli House的更多資訊› 攝影:Anson Smart 莫·雅各布森,澳大利亞,YSG攝 誰不想在這個引人注目的浴缸裡引起轟動呢?翻新住宅由澳洲工作室YSG設計,設有一個覆蓋著淺藍色瓷磚的浴室,體現了屋主的埃及血統。 帶有白色水泥漿的馬賽克瓷磚覆蓋著浴缸、地板和牆壁的下半部分,創造了一種棱角分明卻和諧的效果,讓人想起傳統的土耳其浴室。 了解更多關於Mo Jacobson的資訊› 攝影:Magnus Berger Nordstrand 挪威黃房子,Familien Kvistad 拍攝 建築工作室 Familien Kvistad 將柔和的綠色色調與拋光水磨石衛浴和霧面黑色水龍頭相結合,打造了位於奧斯陸的 The Yellow House 的家庭浴室。 森林綠色的瓷磚、淡綠色的牆壁和大型懸掛植物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溫暖的泥土美感,而其雙層高度比例則提供了一種平靜和通風的感覺。 了解更多有關黃房子的資訊› 攝影:Adrien Dirand 南非 Tembo Tembo Lodge,由 Studio Asai 打造 夯土 牆和有機色彩搭配是建築事務所 Studio Asai 設計的 Tembo Tembo Lodge 的特色,與附近的克魯格國家公園融為一體。 鬱鬱蔥蔥的綠色牆壁搭配深色木板,構成了 Tembo Tembo 浴室的特色,其設計旨在模仿戶外樹葉的顏色。 該傳統家庭住宅榮獲 2023 年 Dezeen Awards 年度最佳家居室內設計獎,評審們對其「採用的當地材料種類繁多,且周圍自然環境樸素」表示讚賞。 了解更多關於 Tembo Tembo Lodge 的資訊 ›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awards/
Farolito 是一款靈感來自紙燈籠的 3D 列印燈具
設計創意
2025-08-04

Farolito 是一款靈感來自紙燈籠的 3D 列印燈具

溫暖的光線能立即安撫我們的系統,就像我們的祖先圍繞著火光聚集一樣。來自 Wooj 的 Farolito Light 捕捉了這種難以磨滅的溫暖,並將其融入精緻的紙狀形態中,靈感來自新墨西哥州的紙燈籠或**「farolitos」 。傳統紙燈籠的光芒是將一個祈願蠟燭放在紙袋內,作為節日和特殊場合簡單而美麗的裝飾。Farolito Light 汲取了紙張的清脆感,並將其轉化為更堅固的形狀,此處以 生物塑膠**進行 3D 列印,完美地提供了耐用性和恰到好處的透光度。     總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 Wooj,利用**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來複製通常只在紙張中才能找到的獨特而細緻的折線——只是這個版本遠沒有那麼脆弱。Farolito Light 驕傲地站立著,光線充滿了擴散罩。這盞燈最初的設計靈感來自棕色紙袋,體現了這種實用儲存解決方案的特徵形狀。然而,透過一個帶有模擬摺痕的發光方形設計,該設計得到了提升,所有組件以一種創造出堅固和安全感的結合方式呈現,儘管其外形看起來很脆弱。     Wooj 創造有趣且經久不衰的設計——讓世界成為一個更有趣的地方。他們在布魯克林進行列印,他們被那些用傳統方法製造會非常耗時或複雜的形狀所吸引,這正是 3D 列印 的一大關鍵優勢。他們創建了一個 增材製造的基礎設施 ,使設計過程民主化,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享受到他們的產品。在創始人兼設計師 Sean Kim 的領導下,在這個世界上物價最高的城市之一,將優良設計與永續、符合道德的製造相結合,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為設計師、生產者和消費者創造了更多的成長機會。     攝影:Joanne Li。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室內裝潢中的數位科技:專訪 Western Sensibility 創辦人 Kathryn Sanders
設計創意
2025-08-25

室內裝潢中的數位科技:專訪 Western Sensibility 創辦人 Kathryn Sanders

圖片由 Western Sensibility 提供   在這篇文章中,紡織品專家暨 WhatTheyThink 撰稿人 Debbie McKeegan,分享了她對蒙大拿州 Western Sensibility 創辦人 Kathryn Sanders 的獨到見解,透過訪談,帶領我們一探設計民主化的迷人世界。從打造獨一無二的客製化紡織品,到開創永續的印刷技術,她的作品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如果設計的未來近在每個人的掌握之中,會是怎樣呢? 在數位科技、創新材料和尖端印刷機械的推動下,室內裝潢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的核心,是設計民主化的概念。但這對室內設計師、建築師、印刷專業人士和紡織品製造商來說意味著什麼?更重要的是,這些進步將如何打破創意和可及性的障礙,同時解決產業面臨的關鍵挑戰? 蒙大拿州 Western Sensibility 的創辦人 Kathryn Sanders,對此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見解。從打造獨一無二的客製化紡織品,到開創永續的印刷技術,她的作品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她的使命是創造一個設計不受傳統束縛的世界,打破室內設計產業的現狀——從而實現設計民主化。   透過數位印刷釋放設計潛力   「數位印刷科技的潛力是無限的,」Kathryn 說。Western Sensibility 找到了將數位印刷融入工作流程的創新方式,這些方式不僅永續,而且能滿足現代創意需求。 如今,數位科技正在賦予設計師和建築師將他們最大膽的想法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從隔音板到奢華的編織壁紙,甚至是紡織品上的混凝土飾面,數位印刷開啟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 然而,產業中仍有部分人存在阻力。「數位印刷被認為缺乏傳統方法所提供的品質和『奢華質感』,」她說。Kathryn 透過先進的解決方案來反駁這種觀念。例如,她的工作室創造了客製化的基材,像是絲綢風格的編織牆面材料和室內裝潢級面料,這些材料在設計時就兼顧了美觀和耐用性。它們不僅能與傳統材料媲美,其性能和多功能性也往往超越傳統材料。   圖片由 Western Sensibility 提供   擴大永續數位印刷的規模   將永續實踐與規模化相結合,是該產業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傳統紡織品生產是資源最密集的流程之一。然而,熱昇華和顏料型印刷等技術的進步,正在將永續性推向主流。 「我們專為這些流程設計紡織品,在生產階段就應用了防污和去污整理,以確保最低限度的浪費和最高性能,」Kathryn 解釋道。與類比方法相比,她的工作室顯著減少了電力和用水量,為數位生產作為永續的未來提供了有力的論證。   改變對品質的看法   說服客戶將數位印刷視為與傳統方法品質相當(甚至更優)的印刷方式,是另一個障礙。「人們仍然將數位印刷材料與高光澤、類似塑膠的飾面聯繫在一起,認為它們更適合零售環境,而非精緻的室內空間,」Kathryn 分享道。 為了對抗這種誤解,Western Sensibility 投資於複雜的表面設計,利用原始紋理、非光學白色面料和精密的紡織結構。其成果是?材料散發著奢華和溫暖,為室內空間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個性。   教育建築師和設計師   教育在推廣數位技術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許多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師對數位印刷能實現的成就知之甚少。Kathryn 回憶起與無數設計師的對話,他們都不知道小型、客製化專案可以選擇本地印刷。 「打破知識的障礙至關重要,」Kathryn 強調。透過舉辦開放式工作室活動,並與設計專業人士直接合作,她的團隊能夠「展示」,而不僅僅是「講述」數位科技的巨大潛力。   無縫整合現有工作流程   對於設計師和製造商來說,輕鬆整合到現有工作流程中至關重要。Western Sensibility 的創新實驗室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立的。實驗室配備齊全,能處理從研發到飯店和商業專案印刷的所有事務,提供可客製化的現成解決方案,能無縫融入既有實踐。   平衡客製化與成本效益   客製化通常與高成本劃上等號。然而,數位印刷打破了這種動態。由於沒有最低訂購量限制和隨需印刷的能力,像 Western Sensibility 這樣的工作室,能讓更廣泛的受眾享受優質客製化服務。這種模式不僅支持了創造力,也透過減少浪費,與永續生產實踐保持一致。   永續性與創造力的交匯   永續性不是一個流行詞,而是 Kathryn 工作的指導原則。無論是將塑膠基材替換為環保替代品,還是向客戶介紹低影響的生產方法,每個專案都源於對道德設計的承諾。Kathryn 熱情地提倡透明度,並指出:「我們分享的是知識,不只是產品。透過開放式合作,我們幫助設計師和企業做出明智、永續的選擇。」例如,為一家泰國餐廳設計一款具有混凝土紋理的天鵝絨窗簾,展示了兩個看似對立的元素如何協調一致,成為一件令人驚嘆的功能性藝術品。這些創新不僅僅關乎美學,通常也服務於實際用途,例如改善空間的聲學或照明條件。   室內設計中數位設計的未來   透過數位科技實現設計民主化,不僅意味著讓生產方法更易於取得,也意味著擴展室內裝潢的可能性範疇,讓大型企業和個人設計師都能將他們的願景化為現實。 Western Sensibility 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未來,在這個未來中,創意專業人士不再受到最低生產數量、材料限制或過高成本的束縛。Kathryn 夢想著一個精品飯店專案,其中每個房間都是一個獨特、精心策劃的體驗。藉由數位印刷技術,這個宏大的願景觸手可及。顏料技術、紡織品創新和開放獲取研發資源的進步,意味著下一個數位設計時代將進一步模糊藝術與應用的界限。對於那些準備好迎接挑戰的人來說,機會是無限的。   探索可能性   您準備好將數位創新帶入您的設計或製造流程了嗎?了解數位技術如何重新定義您的專案並支持您的永續目標。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時尚能否將利潤與銷售量脫鉤? Simon Platts 在倫敦 Source Fashion 舉辦的權威辯論
設計創意
2025-08-25

時尚能否將利潤與銷售量脫鉤? Simon Platts 在倫敦 Source Fashion 舉辦的權威辯論

時尚產業正處於十字路口。儘管永續實踐和循環經濟原則勢頭強勁,但根本問題依然存在:時尚企業真的能在不增加產量的情況下獲利嗎?這場辯論在Source Fashion近期於倫敦奧林匹亞舉辦的活動中吸引了許多觀眾,揭示了當今行業領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時尚能否將利潤與銷售脫鉤?」權威辯論,由西蒙·普拉茨(Simon Platts)主持,Source Fashion   成長陷阱:為什麼更大並不總是意味著更好 該行業對數量的痴迷造成了一種危險的模式。企業透過增加產量、降低價格和擴大市場份額來追求成長——這往往以犧牲獲利能力為代價。 SP&KO Consultancy 創辦人、前 ASOS 負責任採購總監 Simon Platts 在辯論中強調了這一悖論:「2013 年我加入 ASOS 時,它的營業額不到 10 億,利潤卻非常豐厚。現在,它的營業額超過 25 億,每年的虧損卻超過 5 億。」 這種情況並非 ASOS 獨有。許多時尚公司都陷入了行業專家所說的「成長陷阱」——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銷量,卻損害了獲利能力。其後果顯而易見:生產過剩、難以承受的價格壓力、過高的行銷成本、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   從對比模型中學習 這場辯論揭示了以成長為中心和以目標為導向的商業模式之間的明顯差異。不妨看看 Shein 和 Patagonia 之間的對比: Shein 秉持超快時尚的理念,業務遍佈全球,價格低廉。儘管規模已然龐大,但其長期獲利能力和永續性仍存在疑問。該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包括最近在法國因誤導消費者資訊被罰款 4000 萬歐元。 相反,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 建立了一種不以增長為主要目標的模式。相反,該公司專注於品質、耐用性和環境責任。其較高的價格支撐了更高的利潤率,而其循環利用模式(包括維修服務和回收計劃)則創造了初始銷售額之外的多種收入來源。   策略採購的力量 經驗豐富的採購總監斯科特·麥克雷分享瞭如何透過更聰明的營運而非增加產量來實現盈利的實用見解。他將生產從柬埔寨轉移到印度的經驗充分詮釋了這一原則:“我們之所以投資於產品質量,是因為現在的客戶更精明了。他們期望更高的價格,意味著更高的價格。我們通過提高全價銷售率和減少降價幅度,實現了更高的利潤率。” 這種方法挑戰了傳統零售KPI僅關注利潤率的做法。相反,它強調淨利潤率產出——一個涵蓋從採購到最終銷售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指標。   科技作為推動者 這場辯論凸顯了科技在不增加產量的情況下獲利成長的關鍵作用。供應鏈透明平台Ameba的Chloe解釋了更高的可視性如何防止生產過剩:“公司設立了巨大的緩衝,因為他們無法追踪產品是否按時交付或面臨延誤。大約30%的產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就被丟棄或燒毀了。” 同樣,CircKit 的 Joe 展示了他們的循環工具包,將盈利能力與積極影響結合起來,使可持續實踐具有商業可行性,而不是昂貴的附加組件。   H&M實驗 討論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是H&M最近在倫敦攝政街的門市格局變化。這家零售商大幅降低了產品密度,創造了更寬敞的環境,同時透過與其高端品牌Arket的供應商合作,提升了產品品質。 對於一家以量取勝的公司來說,這項實驗代表著重大轉變。早期結果表明,顧客對在整潔的環境中購買更優質的產品反應積極,這或許證明了零售業「少即是多」的理念。   財務現實檢驗 這場辯論揭示了一個根本問題:許多財務長和高階主管並不完全理解銷售和獲利之間的關係。正如一位與會者指出的那樣:“首席財務官需要明白,利潤和銷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它們並不相互依賴。” LK Bennett 的案例研究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2023 年,該公司透過策略性地專注於租賃、轉售、維修和回收管道,銷售額下降了 40%,但獲利能力卻提高了 60%。   克服投資壓力 外部融資和投資者預期帶來了嚴峻挑戰。許多成長型品牌面臨著來自註重快速回報的私募股權和創投公司的壓力。然而,成功的企業正在學習向投資者講述不同的故事——強調長期價值創造而非短期銷售成長。 關鍵在於重新建構圍繞商業永續性、業務彈性和整個價值鏈獲利能力而非純粹的環境效益的對話。   人性與市場力量 這場辯論承認,要將利潤與銷售量脫鉤,需要解決人類的基本行為問題。消費者對優惠、地位和新鮮感的渴望,自然地催生了對更多產品的需求。挑戰在於如何將這些衝動引導至更永續的消費模式,同時又不損害消費者所追求的滿足感。   前進之路:五大戰略要務 根據辯論的見解,時尚公司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在減少銷量的同時追求利潤成長: 重新定義價值鏈 :超越供應鏈術語,並認識到每個利害關係人對長期價值創造的貢獻。 品質重於數量 :投資於具有高價位的產品,同時提供卓越的客戶滿意度和減少的退貨。 循環收入模式 :透過租賃、轉售、維修和回收服務開發多種收入來源,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技術整合 :實施提供需求、生產和庫存即時可見性的系統,以消除產生浪費的緩衝區。 領導力協調 :將高階主管薪酬與永續性指標以及傳統財務績效指標掛鉤。   底線 時尚產業的未來取決於能否接受一個基本事實:永續獲利需要策略克制,而非無止盡的擴張。掌握這項平衡的企業將擁有韌性,並能夠在日益規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市場中蓬勃發展。 這場辯論的結論很明確——將利潤與銷售量脫鉤並非天方夜譚。這是一項商業上的必然要求,而且一些有遠見的公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問題不在於能否做到,而在於產業領導者是否有勇氣將長期價值置於短期銷售之上。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那些擁抱負責任成長的人會發現,少做確實意味著賺得更多——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使價值鏈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受益。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EMERGE @ FIND」 走出東南亞,在 2025 年新加坡設計週上拓展汎亞影響力
設計創意
2025-08-25

「EMERGE @ FIND」 走出東南亞,在 2025 年新加坡設計週上拓展汎亞影響力

由左至右依序為:日本紡織品設計師Shioka Okamoto以廢棄蔬菜碎屑染色 的「Attitude」 紡織品;菲律賓設計師Clark Mendoza以廢棄布料編織的 「bangko + bangkito」  ;以及中國永續設計工作室Swirl Up以回收水壺和汽車前燈製作的「  Movement01」落地燈系列。圖片由各設計師提供。   新加坡,2025 年 8 月 12 日 ——EMERGE  @ FIND 是 2025 年新加坡設計週迄今為止最廣泛、最具包容性的一屆,為慶祝新加坡獨立 60 週年,該設計週首次以“設計立國”為主題,由本地人擔任策展人。 今年的設計人才展示會由新加坡設計理事會 (Dsg) 主辦,並得到 FIND – 亞洲設計博覽會的支持,邀請新加坡設計品牌 SUPERMAMA 的創始人 Edwin Low 擔任聯合策展人,同時再次邀請聯合策展人 Suzy Annetta 擔任聯合策展人。 FIND亞洲設計展活動總監卡爾·普雷斯 (Carl Press) 表示:「多年來,我們見證了 EMERGE @ FIND 如何不斷突破界限,發展成為 FIND 亞洲設計展的一大亮點。最初,它是由新加坡設計理事會 (DesignSingapore Council) 和 FIND 合作打造的東南亞平台,如今已發展成為該地區最具活力的泛亞當代設計會致力於倡導具有全球影響力、紮根本地、始終具有前瞻性的設計,同時持續培養下一代新興設計人才的決心。 此次展覽將繼續聚焦亞洲最傑出的設計師,同時鞏固新加坡作為跨越國界和文化的領導者的地位。今年的展覽將擴大地域覆蓋範圍,邀請超過70位設計師參展,展出超過100件作品。此外,來自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東帝汶等東南亞國家的知名設計師也將首次加入。 共同策劃的作品將探討設計的過程、其作為講故事工具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在學科、文化和我們時代的複雜性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因為它們響應了 EMERGE 的主題“通過設計進行對話”,該主題反映了設計作為跨越國界和學科進行交流、講故事和聯繫的強大媒介。 「身為EMERGE 的首位新加坡策展人,我很榮幸能夠呈現一場反映亞洲設計發展方向的展覽。它植根於物質文化,並向新的聲音、方法和連接方式開放。最讓我興奮的是,我們看到了從獨立創作到合作創作、從靜態成果到動態參與的轉變。」劉說。 「我很高興再次擔任EMERGE 的聯合策展人,見證亞洲地區的創意之聲匯聚一堂。與熟悉的面孔重逢總是令人欣喜,而發現來自亞洲各地的新興人才則更加令人興奮。今年擴充的陣容真正反映了亞洲地區設計的豐富性和多樣性,」Annetta 補充道。 跨文化創新與工藝  展覽主要圍繞著「設計物件」和「設計社會」兩個部分。前者關注材料性、工藝和創新,後者則深入探討設計在應對社會、文化和環境背景中的作用。當代脈絡中對傳統的復興與重塑,也對東南亞眾多作品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新加坡的 Shervon 和 Melvin Ong 與漆線大師 Andy Yeo 合作創作的《Threads of Becoming》 將傳統上用於宗教肖像的手工漆線技術與當代 3D 列印技術融合在一起,強調了工藝如何透過連結傳統和新興設計未來而不斷變革。 另一方面,來自新加坡的 Eian Siew 則在實驗和材料創新方面不斷突破界限,他最近在2025 年米蘭設計週期間的 未來影響 3:設計國度 (Future Impact 3: DESIGN NATION)上進行了展示。他展示了 (Air)just ,探索了空氣如何透過用充氣囊代替傳統接頭來塑造、保持和重新配置光。 由左至右: Eian Siew 的 《Air(just)》 以及Shervon 和 Melvin Ong 的 《Threads of Becoming》 。照片由各自設計師提供。   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地區,來自印尼的 Lana Daya 重新引起了人們對幾乎被遺忘的苧麻纖維種植實踐的關注,而來自越南的 LAITA Design 則運用工業丙烯酸彎曲技術來展示 WV 系列 ——一系列挑戰傳統手工藝觀念的控制台桌和架子。 拉娜·達亞說:“這是為了與那些相信設計具有超越物體的意義的人產生共鳴——設計是記憶、文化和傳統的保存。” 同樣,泰國的 THINKK Studio 將 3D 列印混凝土與再生塑料和稻殼組件融合在一起,以模仿其 LoopLine 戶外家具系列中的編織紋理,而來自菲律賓的 Margarita Viray 則使用機器切割的單板條製作了 Hatch Occasional Chair ,其靈感來自素描中的交叉線技術。 由左至右依序為: Lana Daya 設計的 「Sound of Ramie」 系列、LAITA Design 設計的 「WV Collection」系列、THINKK Studio 設計的 「LoopLine Collection」系列 以及Margarita Viray 設計的 「Hatch Occasional Chair」 。圖片由各設計師提供。   融入泛亞視角  來自多個東亞城市的設計師首次亮相 EMERGE 2025 ,為展覽增添了一層文化共鳴。首爾的設計師Ok Kim借鑒韓國堆石表達願望和希望的傳統,推出了 Merge_Wishing Pagoda ,該作品由天然漆層層疊加而成;香港的Ultramar Studio則將天體神話和皇家建築融入其 Citadel 燈光雕塑系列中。 紡織品設計師艾米·劉易斯 (Amy Lewis) 深入挖掘日本傳統,利用當地公司產生的消費前廢料重新詮釋武士盔甲,致敬盔甲傳統上是如何用再利用的金屬製作的;來自台灣的 Tshioh Rushcraft 的 Jochieh Huang 將燈心草變成了實用的餐具,重新構想瞭如何在台灣用餐體驗中激活傳統工藝的用戶。 「 EMERGE 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設計師聚集在一起,我很高興能成為這個鼓勵全球聯繫和創造力成長的平台的一部分,」首次參加的 Ok Kim 說道。 由左至右依序為: Ok Kim 設計的 Merge_Wishing Pagoda 、Ultramar Studio 設計的 Citadel Collection  、 Amy Lewis 設計的 Samurai Spirit ,以及 Tshioh Rushcraft 的 Jochieh Huang 設計的 Rush Tableware Collection 。圖片由各設計師提供。   擴大覆蓋範圍和邊緣激活 EMERGE 2025 也標誌著展覽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隨著展覽範圍的擴大、影響力的提升和目標的遠大,其影響力將超越展會和藝術節的範疇。敬請期待 2025 年 10 月在 Enabling Village 舉辦的專題展覽,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心,致力於為不同能力水平的人士提供包容性體驗,以及諸如 EMERGE  Prelude Showcase 和亞洲文明博物館商店內的當代亞洲設計商店等零售活動。 新加坡設計理事會執行董事 Dawn Lim 表示:「隨著亞洲設計師影響力的擴大,我們的策展人創造了一個既深植於地域又放眼全球的展覽,透過設計語言展開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今年的 EMERGE @ FIND 體現了設計作為一種生動對話的理念,它連接著各個社區,並吸引著來自不同公共理事會的多元化——這一文化始終的多元化——這一文化。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singapore.org/
Spring Studio利用生物材料為瓦登海世界遺產中心打造永續的室內空間。
設計創意
2025-11-03

Spring Studio利用生物材料為瓦登海世界遺產中心打造永續的室內空間。

Spring Studio 為荷蘭勞沃索格 的世界遺產中心大樓設計的室內裝潢採用了當地採購的生物基材料,包括 大麻 和碎 貝殼 。 世界遺產中心瓦登海(WEC)是一個集研究、教育和野生動物保護於一體的多功能中心,其建築 由丹麥建築事務所 Dorte Mandrup 設計 。 客戶在看到 Spring Studio 的 De Graanrepubliek 餐廳專案後聯繫了 Spring Studio 。該項目涉及與可持續發展的工匠合作,將一個廢棄的機車棚改造成一個餐飲場所。 Spring Studio 與永續材料專家 HuisVeendam 合作設計了 WEC 的入口、餐廳、商店和大廳,盡可能地利用專門開發的生物材料和當地工藝。 設計師聲稱,他們的項目旨在「透過有機形態、觸感材料和可持續採購的本地製造家具,反映瓦登地區的景觀韻律和豐富性」。 室內使用的材料約有 70% 是生物基材料,包括當地採摘的沿海草,這些草由 HuisVeendam 加工成生物層壓板,並用作桌面鑲嵌材料。 餐廳長凳採用未經處理的橡木製成。   接待台的弧形表面結合了以馬鈴薯澱粉為原料的石膏和碎貝殼,這些碎貝殼也被融入其生物層壓板檯面中。 餐廳長椅採用未經處理的橡木製成,這些橡木取自當地議會砍伐的樹木。家具採用傳統榫卯工藝組裝,坐墊用繩索固定,以便拆卸和回收。 櫥櫃可完全拆卸   大樓商店和圖書館的櫥櫃由未經處理的實心樺木板製成,而且完全可拆卸。 這些吊燈是用一種複合材料模製而成的,該複合材料結合了馬鈴薯澱粉和產自格羅寧根省的當地黃麻。 部分牆壁和天花板上的吸音板是用回收的牛仔布以及醫院和酒店的舊棉布製成的,並用馬鈴薯澱粉膠粘合在一起。 設計師們也為接待區設計了一件藝術品,該藝術品採用天然顏料染色的藻類亮片串成的鏈條。 Spring Studio 聲稱,室內設計展現了創新、環保的建築概念。   整棟建築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專門為該項目小規模生產的,從而可以在生產過程的每個階段實現高水準的品質控制。 設計師聲稱,室內設計展現如何利用當地的生物基材料和工藝,打造創新、環保的建築,從而為永續發展樹立新的標準。 該項目入圍了2025年Dezeen獎的候選名單。   Spring Studio表示:“我們相信應該激勵更多的人去發現他們周圍事物的美麗和潛力。” “我們相信,與環境和諧共處能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歸屬感。創作帶來歸屬感,創造讓我們在這個快速而美麗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該項目入圍了 2025 年 Dezeen永續室內設計獎 的候選名單,同時入圍 的還有倫敦一家 Aesop 門市, 其牆壁由肥皂塊製成;以及班加羅爾一家 使用回收廢料建造的 材料實驗室和研究空間。 攝影作品由 Majanka Bodde 拍攝。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