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對美國印刷業的影響

The Impact of Tariffs on the U.S. Printing Industry
政府事務經理 Stephanie Buka
2025-08-18
關稅對美國印刷業的影響

關稅延期: 唐納德·川普總統於2025年3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將他第一任期內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的《美墨加協定》(USMCA)所涵蓋的商品關稅延遲至2025年4月2日。如果商品關稅不符合USMCA的原產地規則,則25%的關稅將適用。

生效日期: 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實施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關稅豁免,適用於在2025年3月7日東部標準時間凌晨12:01或之後,進口或從倉庫提領供消費的商品。對於在3月4日12:01至3月7日午夜期間進口的商品,所有跡象表明25%的關稅將適用,且預計不會退款。 

 

在唐納德·川普總統最近宣布實施全面關稅後,美國印刷業面臨著新的挑戰。2月1日,川普總統對所有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不包括對加拿大能源資源徵收的10%關稅),並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對中國已存在301條款關稅)。 然而,2月2日,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意加強邊境安全措施後,川普總統宣布暫停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30天。相比之下,對中國進口的額外10%關稅於2月4日生效。 隨著暫停期於3月4日結束,這些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和《國家緊急狀態法》(NEA)為由,聲稱基於國家安全而實施的關稅,對印刷業及其供應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供應鏈的影響

加拿大為美國印刷業提供紙漿和紙張等基本材料。加拿大政府對此關稅的回應是,宣布了一系列針對價值約3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清單,其中包括價值20億美元的紙漿和紙張產品。如果在30天關稅暫停期後這些關稅生效,它們很可能會對美國紙板市場造成重大干擾,而紙板對包裝和印刷材料至關重要。 鑒於加拿大供應北美80%的新聞用紙——2023年產量約210萬公噸,而美國僅40.9萬公噸——美國市場缺乏滿足某些類型新聞用紙需求的產能。這種對加拿大進口的依賴凸顯了美國印刷業在面對貿易限制時的脆弱性。

 

...

推薦文章

2024年8月德國印刷業:商業景氣升至兩年高點
經營管理
2024-09-07

2024年8月德國印刷業:商業景氣升至兩年高點

聯邦印刷和媒體協會計算的商業景氣指數在季節和日曆調整後比上月值高出約 3.5%。該指數達到96.1點,達到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的最高水準。(圖片來源:BVDM) 繼7月上漲之後,8月德國印刷和媒體產業企業情緒再次明顯改善。聯邦印刷和媒體協會計算的商業景氣指數在季節和日曆調整後比上月值高出約 3.5%。該指數為96.1點,達到2022年2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上年水平高出約9.7%。營商環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由經營預期的上升決定的,而經營情勢指數僅小幅上升。 2024年8月,Ifo研究所調查的印刷和媒體公司決策者對當前業務狀況的評價略好於上個月。在談到未來六個月的業務預期時,受訪的企業領導人再次比上個月做出了更樂觀的評估。目前和預期經營情勢的特徵決定了經營氣氛的發展,是印刷傳媒產業生產發展的良好先行指標。 經營狀況指數略低於年度高點 8 月份,經季節和日曆調整後的商業狀況指數在經歷了兩個月的下降後略有上升。該指數為 85.3 點,僅略低於 4 月的年度高點。但總體而言,儘管 2024 年第一季出現顯著改善,但該水平仍低於平均水平,與上年相比下降了約 2.4 個百分點。 8 月份,大多數受訪的公司經理(約 60%)對目前的業務狀況評價為中性。 34% 的人給予負面評價,而正面評價的比例仍然很低,約 6%。 對未來六個月業務情勢發展的預期,8月份明顯優於上個月。經季節和日曆調整後的指數為108.4點,較上季上漲約5.2%,較去年同期上漲約23.3%。 自 2022 年 2 月以來,預計業務狀況在未來 6 個月內改善的公司比例 (26%) 首次超過了預期業務狀況惡化的公司數量 (15%)。然而,大多數人(59%)仍然預期業務發展將保持不變。目前,員工人數的預期發展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負餘額為-18.4個百分點,企業預期未來幾個月就業人數將持續減少。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de
印刷業人工智慧使用狀況分析
數位應用
2024-10-12

印刷業人工智慧使用狀況分析

商業印刷商計劃在全公司範圍內擴大人工智慧的使用 “我們強烈希望我們的組織學習和使用人工智慧,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會超越我們。”這是一位參與 印刷業人工智慧:旅程開始的 商業印刷高管的令人信服的話語,這是由 NAPCO Research 和 PRINTING United Alliance 進行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 在受訪的 81 家商業印刷商中,38.3% 正在使用人工智慧,另有 23.5% 預計在明年內使用。到目前為止,重點一直是內容創作。但計劃擴大一系列關鍵任務功能的使用,其中營運(從14.8% 增加到42.0%)、客戶分析(從11.1% 增加到33.3%)、銷售(從16.0% 增加到39.5%)、客戶服務方面增幅最大。 我們的研究小組坦誠地談論了他們的人工智慧體驗,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例如,他們了解到人工智慧可以自動化從估算到開立發票等耗時、低價值的任務,提高全公司的生產力和盈利能力——即自動化不再局限於營運——並且人工智慧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推進市場分析與預測:從文字、音訊、視訊和其他無法完全融入電子表格的「非結構化」資料中提取洞察。他們了解了將人工智慧應用與 ERP、MIS、CRM 和其他商業智慧系統整合的重要性。他們已經認識到讓員工做好有效使用人工智慧工作的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透過創建實施團隊、聘請外部培訓師還是指定人工智慧冠軍,以及強調人工智慧將增強(而不是消除)他們的工作。 人工智慧應用的當前和未來 您目前在以下哪些功能中使用人工智慧,您計劃在一年內(2024 年 3 月)在哪些功能中使用人工智慧? 他們也分享了以下建議: 從小事做起,但要開始。 不要嘗試一次做所有事情,“找到一件具體的事情,無論是安排工作還是內容行銷,然後專注於它。”邁出一小步,例如“為會議添加人工智慧筆記”,並透過學習每一個小步驟——“爬行、行走、跑步”來取得進展。與其等待偉大的事物,不如立即接受現有的好東西:「我認為每個人都在等待『ta-da』時刻,機器進來並揮舞魔杖,我們的業務就會好得多。但現實是整個組織都在採取小步驟。 注重資料安全。 切勿在 AI 提示中包含專有的客戶資料或公司資料。我們研究的一位參與者警告說,諸如ChatGPT 之類的公共人工智慧模型「如果你想獲得有關向客戶寫電子郵件或其他東西的幫助,那就沒問題……但不要將客戶特定的資訊放在那裡」。他補充說,他的公司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透過「利用公開資訊」避免了保密風險。 不要忘記人情味。 始終評估人工智慧輸出的準確性和適當性。一位代表性評論:「我們有一項政策,即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我們絕不會讓未經編輯的人工智慧資訊進入市場。因為雖然人工智慧非常聰明,但它也可能非常愚蠢,無法理解人類試圖讓它做什麼。所以我們總是進行最終的人工審查。 繼續學習。 利用文章、書籍、部落格、播客、研討會、網路研討會、活動以及印刷業內外的所有其他資源,了解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 印刷業的人工智慧:旅程開始 也探討了人工智慧革命性的原因、大數據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為什麼一些印刷公司不使用人工智慧。請造訪 https://piworld.tradepub.com/free/w_defa6989/ 下載完整報告,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分析報告
專家觀點
2025-08-01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分析報告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就川普對等關稅,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分析報告,設計印象以GPT整理的摘要報告如下,請大家參考: 一、政策概述 2025年川普政府推行「對等關稅」政策,針對全球超過180國加徵10%起跳的進口關稅,部分重要項目如鋼鐵與鋁甚至提高至50%。政策核心目的在於促進美國本土製造業,要求各國與美國維持相當水準的關稅結構,否則將面臨加徵稅率。 二、政策實施時程與關鍵變化 - 2025年4月起,美方逐步實施多項關稅措施。 - 7月中旬陸續公告各國稅率,台灣對美輸出多項品項被課徵20%以上關稅。 - 關鍵法案如OBBBA法案簽署、232條款強化,影響範圍涵蓋半導體、藥品等。 三、對臺灣產業總體影響 經濟面: - 關稅與匯率變動將侵蝕出口企業毛利。 - 根據中研院與中經院預測,臺灣GDP成長可能受限於1.66%至2.93%之間。 貿易面: - 關稅成本提高,台廠面臨轉運與重新配置供應鏈壓力。 - 日本與韓國因稅率較低,加上匯率優勢,使台灣產品競爭力下滑。 投資與技術面: - 企業加速赴美設廠,轉移產能至關稅較低的地區如墨西哥、越南。 - 部分研發中心可能外移,長期恐影響台灣創新能力。 四、各產業衝擊與回應策略 以下列舉主要受影響產業與建議因應對策: (以上為部分代表性產業,總體涵蓋20大類產業) 五、產業意見與挑戰 多數產業公協會、龍頭廠商反映如下: - 關稅衝擊與匯率升值同步發生,雙重成本壓力加劇。 - 美國市場倉儲、售後、在地組裝體系須快速建構以因應新政策。 - 中小企業彈性不足,需政府提供融資與技術升級輔導。 六、政府建議作法彙整 - 積極與美方協商過渡期與稅率認定。 - 透過外交管道拓展非美市場,如東協、歐洲。 - 增加研發補助、協助企業轉型與併購海外通路。 - 穩定匯率、促進多幣別交易以避險。 七、總結與前瞻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為全球貿易格局投下震撼彈,臺灣作為出口導向國家,衝擊雖不致全面癱瘓,但中小企業韌性考驗明顯。短期需以政策工具支撐過渡,長期則需在全球供應鏈中重新定位,建構多元市場與提升附加價值。 八、全球貿易趨勢與川普政策的連動效應 美國對等關稅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川普政府「經濟民族主義」的延續。此政策導致全球貿易秩序重整,主要表現如下: - 區域化供應鏈興起:企業傾向在目標市場附近設廠,以因應政策不確定性,美墨亞三角貿易模式日益成形。 - FTA與雙邊貿易協議再升溫:各國加緊談判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盼與美國取得更有利關稅待遇。台灣若無正式邦交或FTA基礎,在關稅談判中易處於弱勢。 - 貿易保護主義回潮:除美國外,部分國家也開始強化自我保護機制,可能衝擊台灣自由貿易優勢地位。 台灣若要在此轉變中保有競爭力,應強化「策略談判力」與「區域整合行動力」,以避免成為全球保護主義政策的「關稅孤島」。 九、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政府角色 根據文件中產值與中小企業占比分析,受關稅影響最重者,如工具機、扣件、塑膠製品等,幾乎中小企業占比皆達90%以上,顯示: - 韌性不足:中小企業在海外設廠、資金週轉、貿易避險方面資源相對不足。 - 議價能力弱:在美國客戶與通路端的價格談判力薄弱,難以承擔關稅成本。 - 策略佈局落後:缺乏長期海外生產與市場多元化的規劃,容易因單一市場變動受創。 政府應針對中小企業推動「定向補貼+技術升級+佈局導引」三軸輔導策略,例如: - 設立關稅因應特別基金,給予具出口潛力的企業營運貸款與海外展銷補助。 - 推動智慧製造轉型補助,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減少關稅影響。 - 引導設廠選址策略,協助中小企業進入墨西哥、東協等關稅友善區。 十、高科技產業的相對抗風險能力 報告顯示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電子材料等高科技業在銷美比率上雖偏低,但仍具重要地位。其抗風險能力來自於: - 全球布局完整:如緯創、聯發科等廠商已完成東南亞與美洲據點部署,可快速調整產能應對。 - 技術不可取代性高:晶片與電子關鍵元件屬高技術壁壘產業,美方短期內難以替代台廠產品。 - 供應鏈整合度高:能與客戶協同設計避稅方案,如修改組裝地、轉換產品報關編碼等。 但需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積極推進「晶片美國製造」,未來晶片稅與補貼政策可能成為台灣廠商隱性威脅,建議政府提前研擬應對美國補貼競爭策略。 十一、政策建議總結與未來佈局方向 綜合分析,本報告提出以下策略性政策建議: - 提升談判力:強化政府與美方溝通機制,納入關稅合理化協商議程,並加強國際遊說能量。 - 推動台美經貿合作架構深化:擴大TIFA等平台實質成果,增進產業制度化協商機制。 - 落實產業轉型與國際佈局:透過數位化、綠色轉型、智慧製造等方案提升競爭力,並建構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 - 建立即時資訊回報系統:整合產業協會回饋與企業意見,形成統一政策回應平台。 - 推動關稅衝擊模擬演練:類似災害兵推,使產業能提早規劃與因應。 唯有整合政府、產業、公協會與國際資源,台灣才能在複雜且變動的全球關稅架構中,尋求出路並鞏固競爭優勢。  
川普關稅地圖:依貿易逆差與地理分布解析
專家觀點
2025-08-11

川普關稅地圖:依貿易逆差與地理分布解析

2025年4月2日,唐納德·川普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特定國家實施互惠關稅計劃時,手捧一份關於對外貿易壁壘的報告副本。川普經常以貿易逆差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作為提高全球關稅的理由。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在白宮玫瑰園舉行「讓美國再度富裕」(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貿易政策發表會時,手持一份《2025 國家貿易估計報告》,宣布將針對各國實施互惠性關稅。川普多次以貿易逆差與非關稅貿易壁壘作為提高全球關稅的理由。 美國進口商可能很快會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因為外國商品的關稅即將上升。 7 月 31 日,川普宣布將於 8 月 7 日正式實施「國別互惠關稅」,結束數月的暫緩期。此舉意味著,超過 90 個國家的商品關稅將高於他在 4 月設定的 10% 全球基準稅率。 為協助貨主理解新的關稅制度,《Supply Chain Dive》建立了一個資料庫,根據川普政府不同的緊急關稅命令,整理出各國或貿易集團的最低額外關稅,並製作多張圖表,從貿易逆差與地理位置等角度比較不同國家的關稅幅度。 這些圖表顯示出幾個重點,例如,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的商品關稅至少為 15%,雖然部分產品有例外。此外,自 4 月以來,雖然超過 60 個貿易夥伴的關稅水準有所變動,但有 40 個國家的稅率低於川普最初的威脅值。 以下三張圖表提供深入觀察: 1.依地理分布的關稅 :高關稅率集中於特定地區 8 月 7 日起美國對各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地圖,依稅率高低呈現。 白俄羅斯、古巴、北韓和俄羅斯因與美國沒有正常貿易關係,故未納入本分析。巴西、加拿大、中國與墨西哥的關稅稅率則依據特殊行政命令訂定。其餘國家的稅率均依 7 月 31 日的行政命令為準。(地圖製作者:Edwin Lopez/Supply Chain Dive 資料來源:白宮 製作工具:Datawrapper )   2.依貿易逆差的關稅 :前十大貿易夥伴關稅至少 15% 2024 年全年度美國貿易統計,對應川普政府計劃的關稅水準。使用搜尋欄或表格欄位可排序分類。 *巴西、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稅率依據各自的行政命令訂定。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的關稅僅適用於不符合美墨加協議(USMCA)資格的貨物。 **歐盟的關稅稅率多數採固定稅率 15%,而非從價稅率。歐盟成員國也會分別列出,以呈現各自的貿易逆差情況。 ***白俄羅斯、巴西、古巴和北韓因與美國沒有正常貿易關係,故未納入分析。 ****貿易逆差計算方式為出口自由運費到岸價減去進口一般海關報關價值。數據於 2025 年 8 月 4 日收集。(表格製作者:Edwin Lopez/Supply Chain Dive 資料來源:白宮、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數據網(USITC DataWeb)製作工具:Datawrapper)   3.互惠關稅變化趨勢 與 4 月最初威脅的稅率相比,8 月 7 日實施的各國特定關稅變動百分點。 巴西、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未納入分析,因其關稅稅率是依據各自的行政命令訂定。歐盟各國也未列入,因為該區所有成員國進口商品均適用相同稅率。自四月以來關稅稅率未變動的國家亦排除在外。區域劃分依據世界銀行分類。(圖表製作者:Edwin Lopez/Supply Chain Dive 資料來源:白宮 數據下載 製作工具:Datawrapper)   內容來源: https://www.supplychaindive.com/
關稅對美國印刷業的影響
專家觀點
2025-08-18

關稅對美國印刷業的影響

關稅延期: 唐納德·川普總統於2025年3月6日簽署行政命令,將他第一任期內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的《美墨加協定》(USMCA)所涵蓋的商品關稅延遲至2025年4月2日。如果商品關稅不符合USMCA的原產地規則,則25%的關稅將適用。 生效日期: 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產品實施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關稅豁免,適用於在2025年3月7日東部標準時間凌晨12:01或之後,進口或從倉庫提領供消費的商品。對於在3月4日12:01至3月7日午夜期間進口的商品,所有跡象表明25%的關稅將適用,且預計不會退款。    在唐納德·川普總統最近宣布實施全面關稅後,美國印刷業面臨著新的挑戰。2月1日,川普總統對所有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不包括對加拿大能源資源徵收的10%關稅),並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對中國已存在301條款關稅)。 然而,2月2日,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意加強邊境安全措施後,川普總統宣布暫停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30天。相比之下,對中國進口的額外10%關稅於2月4日生效。 隨著暫停期於3月4日結束,這些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和《國家緊急狀態法》(NEA)為由,聲稱基於國家安全而實施的關稅,對印刷業及其供應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供應鏈的影響 加拿大為美國印刷業提供紙漿和紙張等基本材料。加拿大政府對此關稅的回應是,宣布了一系列針對價值約3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清單,其中包括價值20億美元的紙漿和紙張產品。如果在30天關稅暫停期後這些關稅生效,它們很可能會對美國紙板市場造成重大干擾,而紙板對包裝和印刷材料至關重要。 鑒於加拿大供應北美80%的新聞用紙——2023年產量約210萬公噸,而美國僅40.9萬公噸——美國市場缺乏滿足某些類型新聞用紙需求的產能。這種對加拿大進口的依賴凸顯了美國印刷業在面對貿易限制時的脆弱性。   對行業的財務影響 潛在的關稅對印刷公司構成了雙重挑戰:吸收額外的稅收,減少其利潤;或者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些企業聲稱25%的關稅將完全抹去他們的利潤。這兩種選擇都威脅著印刷業的穩定性。 美國製造商協會(NAM)警告,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每年可能增加美國製造業成本約1440億美元,而中小型企業將首當其衝。 這些關稅可能不會保護國內生產商,反而會導致營運費用增加、供應鏈中斷,以及消費者價格上漲。作為紙漿和紙張的消費者,印刷公司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不穩定的財務狀況。印刷服務供應商的客戶也可能因成本增加而決定放棄印刷。   歷史背景與行業倡導 美國印刷業以前也曾面臨關稅挑戰。在川普總統的第一任期內,該行業成功遊說反對對加拿大未塗佈機械磨木紙實施擬議的平衡稅(CVD)和反傾銷稅(AD),這可能會使合計關稅增加高達32%。當時被稱為「停止對印刷商與出版商徵收關稅聯盟」(STOPP)的聯盟,在保護該行業免受這些破壞性措施的影響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鑑於目前的關稅情況,美國印刷協會(PRINTING United Alliance)的政府事務團隊再次站出來保護該行業的利益。該團隊正在積極與政策制定者接觸,並監控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討論。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政府的決策不會扼殺美國印刷業的增長和競爭力。   展望未來 最近宣布,川普總統計劃實施互惠關稅,並在2月10日那一週對鋼鐵和鋁進口實施25%的全面關稅。這將影響美國的鋁製平版印刷版進口,因為進口商將在現有關稅的基礎上額外支付25%。 由川普於2018年談判達成的《美墨加協定》(USMCA)目前允許免關稅貿易,因此如果最終實施25%的關稅,將會有效地中止該協議。 隨著30天關稅暫停期即將屆滿,報復性關稅和持續的貿易緊張關係迫在眉睫。印刷業必須保持警惕,並倡導能夠促進確定和穩定貿易環境的政策。與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對於減輕關稅的負面影響並確保該行業未來的韌性至關重要。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期,聯盟將繼續讓其成員了解並參與進來,以便他們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 在這篇文章中,美國印刷協會(PRINTING United Alliance)政府事務經理 Stephanie Buka 討論了關稅對印刷業的影響。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