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展亞洲包裝設計新視野
包裝未來
2025-04-24

共展亞洲包裝設計新視野

暌違多年,再次舉辨的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Asia Package Design,簡稱APD)已於今年10月16~17日,在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隆重展開。作為亞洲包裝設計界的重要會議,APD每兩年舉行一次,本次自1993年創立以來至今迎來第31年,經過各國設計先進的推動下,APD交流活動,儼然已經成為亞洲包裝設計領域的重要盛事。 聚焦數位永續減碳包裝主題 此次APD活動由韓國包裝設計協會主辦,名為APD Seoul 2024,共有來自韓國、日本、台灣、上海,以及甫剛加入的泰國、印尼等六個國家共同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包裝現象、數位運用與永續減碳等主題,透過國際論壇、包裝設計競賽進行交流,並有來自各國豐富的作品展覽。本次活動更與韓國首爾設計展(Seoul Design 2024)聯合展出,充分彰顯活動的規模與影響力。 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由台灣、韓國、上海和日本的包裝設計協會共同創辦,至今已超過三十年,本屆更納入泰國與印尼這兩國包裝設計協會,使得APD交流視角及廣度更加深遠。上屆本應於日本奈良所舉辦APD NARA 2021,受到Covid-19影響僅能於線上舉辦,著實可惜。然而隨著疫情緩解,2024年10月,首個實體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在首爾隆重舉行,不僅代表設計界的重聚,也象徵設計產業在疫情後的重生與創新。 首爾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城市,展會便選在韓國設計地標-東大門設計廣場(DDP)舉行,這座由英國知名建築師薩哈‧哈帝(Zaha Hadid)所設計的地標性建築,是世界上最大規模非標準建築,展現韓國設計的創新精神。本次展覽展示來自六個國家的200多件包裝作品,並與韓國首爾設計展同步舉辦,結合韓國當地豐富多元的設計內容,呈現包裝設計的多樣性。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TPDA)也率領23位會員代表參加,拿出各自精采作品展示,各國作品相互交流競爭,使得APD展覽在韓國受到當地設計界的關注和重視。TPDA理事長李宛玲表示:很難得有以包裝設計為主題的國際型會議,這也是我們面對新挑戰、探索新機會的開端,希望能讓世界看到具有本土創意及充滿人情味的台灣包裝設計。 ●在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現場,TPDA全體團隊合影 TPDA建立包裝設計新定位 此次首爾APD展會的主題為「End, @nd」,意指「每個結束都是新的開始(Every End Is A New Beginning)」。這一理念象徵設計師們在疫情後重新適應和探索,積極應對數位化與永續設計的挑戰。數位轉型和AI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不僅為傳統設計帶來挑戰,更開啟了新的可能。每次結束並非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展會透過創新,探討包裝設計如何在時代變遷中重新定位並找到新的價值。 面向數位與永續時代,為此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建立包裝設計新定位,並且投入大量心力,不僅針對亞洲包裝設計提出見解,更希望藉此主題呈現台灣近年數位轉型和環保意識提升下,消費行為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這個結束與開始快速交錯的時代,設計師們如何應對挑戰並以作品回應時代,成為展示的焦點。 此次活動也得到各界的支持,在該會楊玉蔥總監的協助下,嘉義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展示如何運用AR技術推動街區數位群聚計畫,彰顯台灣街道的獨特風貌。常務理事劉虹枝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提供將咖啡渣、貝殼粉、菱角殼等農業副產品與廢料轉化為環保包裝材料的案例,讓台灣農廢料在各國眼中有著新的價值和用途。同時在李理事長與秘書處多方奔走下,也獲得綠油精×奧樂雞、台新AR、歐萊德、永續材質圖書館等台灣知名永續品牌的授權,與會員減碳包裝作品一同展示,向亞洲各國展示台灣的永續設計。 為了迎接這次難得的實體活動,TPDA也特別設計主視覺,應用於貴賓禮盒與活動週邊,並要感謝包果設計總監廖怜淑、相森設計總監王柏岳、宏吉盒藝等會員的贊助設計製作。主題以竹子的韌性象徵重生與延續,標題為「雨露新芽,節節高昇」。其中「雨露」象徵疫情的挑戰,但在逆境中仍然滋潤成長,每一節竹節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新機會的來臨,完全契合APD大會的主題「每一個結束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貴賓禮盒採用100%回收再生紙材一體成型,盒面並以兩色燙金及空壓技法營造層次感。在設計上也使用襯線筆畫元素交錯排列,象徵竹子、新芽和雨露,並隱含TPDA的標誌,展現典雅精緻的風格。 其次,祝賀卡片中的「雨露新芽」則象徵著新生與希望,是TPDA對於各國疫後復甦的祝福。禮盒中包含來自台灣的城市文化,包括嘉義市振興老街的紀念徽章與手機架,以及台南的菱殼炭與府城建城400週年推出的御守「菱碳平安」(台語:您賺平安),寄託該會對各國友人的心意。希望透過設計,讓世界更美好,如此萬事俱備,就是期望讓這份心意完整展現。APDA滿懷創意與熱情,23位會員於桃機集結,前往首爾與世界交流。 ●(左)TPDA所致贈的雨露新芽(Newborn In the Rain)貴賓禮盒 ●(右)雨露新芽貴賓禮盒內含嘉義市振興老街與台南府城的特色紀念品 APD設計論壇齊聚一堂交流 會議當天,TPDA李宛玲理事長精心準備點驚喜,特別製作TPDA磁扣胸章,並將此次活動的主視覺設計成別針胸章,象徵會員間相互的鼓舞與祝福,讓會員們為彼此別上。而設計師總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可看到這胸章有的別在領口、有的別在胸前,有各自的美感與堅持不禁令人莞爾,帶著這份象徵意義,大家一同代表TPDA步入會場。 2024年APD國際會議上,來自亞洲各國的設計協會和專家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包裝設計的獨到見解,議題涵蓋疫情後消費者行為的變遷、永續設計與數位轉型的挑戰。會議首先由現任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設計研究院教授金成川開場。 金成川為1963年出生,擁有豐富的品牌設計經驗,曾經擔任韓國第一家CI專業公司CDR Associates執行長,並長期專注於韓國視覺設計資料的保存與研究。會議便以「韓國設計傳承計畫:電腦普及前的韓國平面設計三十年(Korea Design Heritage Project:30 Years of Korean Graphic Design Before Computer)」為題目,探討韓國在電腦普及前(1960至1980年代)的平面設計歷程,強調設計在工業化及品牌發展中的角色,並分享了「K-Logo編年史」,透過將近3,000多個標誌設計,像是引領般的帶領與會各國聽眾回顧韓國設計歷史。 而作為活動的東道主,韓國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Lee Sook Ja(李淑子)也用致詞方式表達歡迎之意,並邀請日本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Nobuto Yoji(信藤洋二)、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會長錢祁錫、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泰國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Varna Sudasna(瓦爾納‧蘇達斯納)、印尼平面設計師協會理事長Ritchie Ned Hansel(里奇‧內德‧漢塞爾)一同上台致意,就在各國與會會員的掌聲中揭開下午主題演說的序幕。 ●TPDA理事長李宛玲上台簡報永續新趨勢與數位轉型 從文化到情感連結跨國視角 日本包裝設計協會的主題為「日本風格與包裝設計趨勢」,聚焦於包裝如何在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中達到和諧。演講中分享了日本包裝文化對自然的尊重,將包裝視為與自然共生的表達,而不僅僅是產品的外衣。日本協會提出「深度連結」的設計理念,透過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的對比,剖析文明對美學思考的影響。並認為包裝應該從人心出發,不僅具備美感和功能,還需要傳遞環保意識,十足表現出文化大國的風範。 中國的珀萊雅化妝品品牌,以其精確的市場定位和設計創新吸引消費者的青睞。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分享珀萊雅「紅寶石系列」的設計理念,該系列商品強調包裝的奢華質感和情感吸引力,透過社交媒體互動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上海協會指出,包裝設計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中,已成為品牌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橋樑。 泰國包裝設計協會表示,東南亞包裝設計的趨勢在於融合本地文化的視覺語言,並藉此推動國際設計的跨文化交流。印尼平面設計師協會則展示了其作品如何運用傳統圖案與色彩,將民族特色帶入現代包裝設計中,進而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獨特的本土魅力。 綠意科技是台灣設計生存筆記 重頭戲登場是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她一上台便以日文、韓文、泰文、印尼文和上海方言與中文和這六國會員問好,幽默親切台風立即拉近與會觀眾的距離。有別於日本深厚的文化底蘊、韓國特殊包裝的精緻、中國的精準電商行銷,以及泰國和印尼的傳統特色,TPDA李宛玲理事長則是以「綠意科技:台灣的設計生存筆記」為主題,用靈活豐富的題目和有趣互動方式表現台灣的創意。 李宛玲理事長表示:台灣包裝設計近年致力減碳,在包裝上透過創意與設計搭配減少碳排,像是HEMEL茶飲禮盒,包裝盒型採用裸邊設計減少紙張包覆,減去對於資源的耗費。而遊採茶透過結構方式縮小囤放空間進而減少碳排放量。此外,將海洋廢棄物與農業副產品再生成為產品原料或包裝材料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咖啡渣成為知名品牌歐萊德洗髮精、海洋廢棄物成為零廢棄的EcoCal貝殼鈣循環洗衣精、農業副產品成為清淨空氣、淨化水質、改善土壤的烏金菱殼炭,讓台灣表現一片綠意。 除了材料創新,在數位技術的運用上,李宛玲理事長展示台新銀行的AR禮盒。該禮盒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讓消費者可透過掃描包裝來觀看品牌故事和產品介紹,提供互動式的沉浸體驗。這種AR技術的應用,使得包裝設計成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橋樑,也成為數位時代下品牌行銷的新亮點。 TPDA李宛玲理事長的分享吸引現場觀眾的關注,透過QR Code與底下觀眾互動,只見觀眾紛紛高舉手機,專注地對焦,熱切的想一探究竟,這一互動為活動帶來高潮。同時,李理事長也邀請大家運用手機掃描AR,來探索嘉義美街的歷史老店,結合模組化設計,讓美字在手機中瞬間揮毫綻放。李理事長對此表示:雖然觀眾來自不同國家,並非每個人都能理解「美」字的意涵,但透過畫面的呈現,我相信設計能夠突破語言、文化和地域的界限,將美傳遞至每個人的手機螢幕上,並深植他們心中。李理事長的分享獲得現場一致掌聲,台灣設計的活潑與創意深深打動在場的國際觀眾。隨後活動也進入到APD貢獻獎及亞洲包裝設計獎等頒獎陸續揭曉,現場氣氛推至最熱烈的時刻。 ●李宛玲理事長介紹台灣作品  APD貢獻獎表彰設計先進 為了表達對推動亞洲包裝設計發展的前輩們的感謝,APD自2017年設立「APD貢獻獎」(Asia Package Desig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s)。該獎項於APD首爾2024頒獎典禮上向每個參與組織中的傑出貢獻者致意,感謝其為推動包裝設計的持續進步所作的努力。今年,共有四位來自不同會員國的設計界先驅獲此殊榮,其中台灣由TPDA輔導理事長李銘鈺獲得。 李銘鈺輔導理事長於新冠疫情期間帶領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穩健前行,即使在全球封鎖的情況下,仍然以線上方式參與APD NARA 2021的活動,讓APD仍持續舉辦。對於此次獲獎,李銘鈺特別感謝該會會員的支持,表示這份榮譽不僅屬於她個人,更屬於TPDA全體成員。 李銘鈺並說道,Covid-19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該會始終堅守信念,推動包裝設計的發展,同時響應全球減碳趨勢,加強對減碳包裝設計的探索,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希望成為TPDA為這個世界所作的具體貢獻。她誠摯的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創意和熱情為台灣的包裝設計注入新活力,並積極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共同邁向更永續的未來。她也對KPDA(韓國包裝設計協會)主席及成員的努力表示讚賞,並祝賀APD首爾2024活動圓滿成功。 頒發APD亞洲包裝設計獎 APD(Asia Package Design)亞洲包裝設計獎旨在表彰亞洲頂尖包裝設計作品,堪稱亞洲地區包裝設計類別的最高榮譽。參賽者來自APD六個會員國,每件作品都充分體現了各國的「在地文化與創新理念」。經過嚴謹公正的評審,本屆APD設計獎,共頒發了包括全場大獎、金獎、銀獎和銅獎等多項殊榮。 APD設計獎的評審採用交叉評審機制,以確保評選的公平性與專業性,並嚴格規定評審團成員不得參與本國作品的評選。2024年APD設計獎的評選標準,主要涵蓋創意表現、文化內涵、環保實踐和市場吸引力等多重面向,使得每件作品不僅具備美學價值,更能夠在功能性和環保意識上符合現代的需求。 TPDA的評審團成員包括: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台灣包裝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李銘鈺、台灣包裝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黃國洲,他們共同參與本屆APD設計獎的評選工作。最終,台灣在這次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摘下兩項銀獎,為台灣設計在國際舞台上再添光彩。兩件得獎作品充分體現永續設計與文化元素的融合。 第一件為渥得國際設計公司李銘鈺總監所設計的「尚水好禮-在地友善耕作純釀雙醬禮盒」作品,其以台灣彰化溪州濕地復育計畫中的生態物種概念為靈感,突顯物種多樣性與友善耕作。這款醬油尊重當地冬候鳥東方黃鶺鴒,象徵對土地的愛護。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訴說對環境的關懷。而包材方向以減碳為目標,以通用禮盒的概念出發,外盒為簡單摺盒且無任何印刷,刻意不寫上產品名稱,僅打凸方式呈現「尚水好禮」,並改用腰條設計呈現產品形象。 第二件為千葉設計公司劉虹枝總監所設計的「新百祿燕窩禮盒系列」作品,純白的燕,象徵純淨無瑕的燕窩意象,如白燕展翅,宛如鳳凰飛舞,穿越萬花筒般的設計,譬喻在多變的世界中堅持品質,專注做好燕窩。燕首上的皇冠則象徵頂級尊貴,猶如燕窩界的桂冠。禮盒設計以台灣民間故事為靈感,巧妙運用當地文化元素,展現出燕窩的至高榮譽與獨特風采。 ●(左)APD全場大獎:Paper Tube ╱ Kolmar Korea-Jung, Jung Mo、Yonwoo-Jeong, Hyo Sun(韓國) ●(右)APD金獎:一回生、二回熟普洱茶 ╱ 對白廣告公司宋鬱茗(上海)  2026 APD交流會上海再見 2024年首爾舉行的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就在宴會中成功落幕,本屆活動以「每個結束都是新的開始」為主題,展示各國設計協會的創意與文化交流。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展出多件具環保意識的作品,並透過數位科技推動品牌互動,受到各界矚目。 除了台灣作品,本屆APD設計獎其他獲獎作品也同樣精彩,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亞洲包裝設計的多樣性。此屆台灣榮獲兩項銀獎,論壇上理事長生動的演說充分展現台灣設計的多樣性和創意,讓各國會員對台灣印象深刻。2026年即將在上海舉行的下一屆APD交流會,期待在永續設計與數位轉型的時代背景下,APD成為促進亞洲包裝設計未來發展的重要平台。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02-27977053   https://www.tpda.com.tw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包裝未來
2023-06-28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受到現今數位化及消費模式的改變,包裝產業市場在近幾年持續擴大,整體成長率約有10%以上。鑑於越來越多的農業品牌關注環保和永續發展,由台灣包裝設計協會(TPDA)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攜手合作主辦,食力傳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研中心等單位協辦,特別於該年4月8日~10日一連3天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盛大舉辦「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展覽。該展以農產、特色伴手禮為主題並結合TPDA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共同聯展,除了展出台灣各縣市傑出設計農產品包裝外,並集結日本、泰國及上海等地設計優秀作品一起展出,藉此讓各界看到台灣包裝的能量與未來。 包裝設計永續環保議題正夯 「寶島包裝節」可說是台灣少見辦理的農特產伴手禮包裝特展,透過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的動員,共匯集上百件以農產品包裝為主的TPDA會員精彩作品。同時展會為提升國際視野,也特別邀請日本包裝設計協會(JPDA)、中國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SPTD)、泰國包裝設計協會(ThaiPDA),展出當地特色包裝作品,以設計進行文化交流。看看設計師如何以農產包裝、伴手禮,詮釋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讓參觀者欣賞精美包裝的農產品,感受台灣美麗的風土民情。 此次「寶島包裝節」展覽聚焦四大主題,分別以「國際設計作品交流」、「農特產伴手設計作品」、「永續包材及公益設計作品」及「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為題,帶領參觀者一窺農產包裝,推廣展示包裝設計運用。同時TPDA也將報名參展的包裝產品分成特色伴手禮、農產品包裝組、環保包裝組等三種,並特別籌組評選小組針對各組別選出前三名表揚,以提升報名展品的質量及鼓勵參與優秀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包裝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的展架搭建成台灣寶島外貌,展出具在地性、文化性及原創性的作品,除了台灣近百件包裝作品外,更有近30件跨國來自日本、泰國及上海作品,例如泰國著名的稻米產區「Thung Kula Ronghai」,其優質的稻米生產享譽全球,在包裝設計方面使用稻穀為原料的設計包裝,穀殼是脫殼過程中產生的天然廢物,包裝採用模壓成型,盒子裡面裝的是米袋,使用後包裝盒可以當面紙盒使用,實用與環保兼顧。 同時為了推動環保公益,TPDA特別號召八名設計師採用永續包材100%環保再生紙,為「中華民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公益設計咖啡禮盒包裝並於現場展出。金點新秀設計獎為新秀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頂級獎項,會場也設置特別獎展區,其中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視傳設計系的設計作品「山田倡議」,以台灣水梯田樣貌,傳達農業社會最具魅力的象徵,呼應全球農業生態多樣性倡議。為增添活動趣味性,身為TPDA成員的宏吉盒藝公司,也利用回收紙材製成1,200個方盒拼圖造型牆來與民眾互動。 聚集全台最精彩農產包裝展 而於4月8日當天中午舉辦的開幕剪綵儀式,透過象徵永續的紙材作為禮盒,並邀請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玟、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陳正剛、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楊佳璋、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周子良、微熱山丘執行長施宏漳等貴賓上台,以打開禮物的方式開啟本次的主題寶島包裝,藉此揭開展覽活動的序幕。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致詞時表示,「寶島包裝節」為新北市第一次以農產品為主軸辦理的包裝設計展覽,詮釋台灣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同時透過包裝表現產品價值,導入永續包材概念。除了有跨國作品聯合展出,也匯集全台農特產伴手禮包裝,連外島都有,現場同步邀請並展出本市青農、農產業者優秀包裝作品,鼓勵提升台灣整體包裝素質及農產業者競爭力。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也表示,希望藉由「寶島包裝節」的展出,讓大家了解到包裝對品牌及行銷的重要性,其中蘊含永續包材的概念,讓包材走向更環保、更友善環境的包裝方式。因此本次展覽還舉辦包裝論壇講座,由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作為引言,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暨品牌總監林玉婷、呈曜包裝事業公司總經理許呈湧、脈致公司創辦人劉大正與專業的包裝設計師、產業品牌代表進行分享和交流,讓與會者更深入了解包裝設計在產業的永續方式和發展趨勢,進而了解農業包裝設計的魅力,支持農業產業的發展! ●特色伴手禮第一名:員林仙草甘茶東瀛行旅系列禮盒╱麥傑廣告陳進東 ●農產品包裝組第一名:天喜洄瀾杉林溪茶葉禮盒╱元創力品牌包裝設計公司林岳庭 ●環保包裝組第一名:臻品植萃新希望種子禮盒╱優勢品牌包裝蔡建國 愛及永續為主題的會員大會 另外為了配合「寶島包裝節」的盛大開展,台灣包裝設計協會也特別於4月8日晚上假新北市「彭園新板館」舉辦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此次活動的主軸係以「愛&永續」為主題,意味著TPDA不僅在包裝包材上的永續,更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讓大家的情誼與對這份土地的愛能永續循環下去。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回顧2022年度至今,該會陸續開辦「包給力講堂」、「包給力學堂」,並延續到「寶島包裝節」大展,她非常感謝理監事及會員的支持及相挺,籌備許久的課程及活動帶給大家滿滿的知識和學習,看見大家帶回一點收穫,也有因為課程而加入該會的夥伴,新年度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會員大會活動當天,還有來自全國各地設計友會貴賓代表出席,除了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暨執行長林采霖等兩位該會顧問外,還包括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吳介民、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王德明、中華形象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家再暨秘書長林裿晅、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王靖惠、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陳昭岑、台中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陳誼康等人。 當天活動出席者都滿載而歸,李銘鈺理事長特別感謝第八屆理監事及會員心意,包括李銘鈺理事長提供的經典台灣茶禮盒、林岳庭中區副理事長提供的仙園餐廰擂茶拿鐵、劉虹枝南區副理事長提供的有機杭菊茶包禮盒及東山咖啡禮盒和龍眼乾、袁世文輔導理事長提供的啡嚐嘉義VIP禮盒、黃國洲榮譽理事長提供的梅餅及梅片、李哲佑理事提供的特選濾掛咖啡、陳進東理事提供的員林食品百年仙草有機仙草甘茶、李宛玲理事提供的精裝首飾收納雙層、曹仲標會員提供的有聊笑花生、陳奐達會員提供的iif香氛酒精噴、姚漢婷會員提供的金銳商標神來一筆、周家宜會員提供的插畫家林小杯筆記簿、高培偉會員提供的鳥時代IP磁鐵等等,在在都展現該會的良好情誼及人情味,整個活動就在大家一片的熱情聲中圓滿落幕。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04-22268899 http;//www.tpda.com.tw
共展亞洲包裝設計新視野
包裝未來
2025-04-24

共展亞洲包裝設計新視野

暌違多年,再次舉辨的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Asia Package Design,簡稱APD)已於今年10月16~17日,在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隆重展開。作為亞洲包裝設計界的重要會議,APD每兩年舉行一次,本次自1993年創立以來至今迎來第31年,經過各國設計先進的推動下,APD交流活動,儼然已經成為亞洲包裝設計領域的重要盛事。 聚焦數位永續減碳包裝主題 此次APD活動由韓國包裝設計協會主辦,名為APD Seoul 2024,共有來自韓國、日本、台灣、上海,以及甫剛加入的泰國、印尼等六個國家共同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包裝現象、數位運用與永續減碳等主題,透過國際論壇、包裝設計競賽進行交流,並有來自各國豐富的作品展覽。本次活動更與韓國首爾設計展(Seoul Design 2024)聯合展出,充分彰顯活動的規模與影響力。 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由台灣、韓國、上海和日本的包裝設計協會共同創辦,至今已超過三十年,本屆更納入泰國與印尼這兩國包裝設計協會,使得APD交流視角及廣度更加深遠。上屆本應於日本奈良所舉辦APD NARA 2021,受到Covid-19影響僅能於線上舉辦,著實可惜。然而隨著疫情緩解,2024年10月,首個實體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在首爾隆重舉行,不僅代表設計界的重聚,也象徵設計產業在疫情後的重生與創新。 首爾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城市,展會便選在韓國設計地標-東大門設計廣場(DDP)舉行,這座由英國知名建築師薩哈‧哈帝(Zaha Hadid)所設計的地標性建築,是世界上最大規模非標準建築,展現韓國設計的創新精神。本次展覽展示來自六個國家的200多件包裝作品,並與韓國首爾設計展同步舉辦,結合韓國當地豐富多元的設計內容,呈現包裝設計的多樣性。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TPDA)也率領23位會員代表參加,拿出各自精采作品展示,各國作品相互交流競爭,使得APD展覽在韓國受到當地設計界的關注和重視。TPDA理事長李宛玲表示:很難得有以包裝設計為主題的國際型會議,這也是我們面對新挑戰、探索新機會的開端,希望能讓世界看到具有本土創意及充滿人情味的台灣包裝設計。 ●在APD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現場,TPDA全體團隊合影 TPDA建立包裝設計新定位 此次首爾APD展會的主題為「End, @nd」,意指「每個結束都是新的開始(Every End Is A New Beginning)」。這一理念象徵設計師們在疫情後重新適應和探索,積極應對數位化與永續設計的挑戰。數位轉型和AI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不僅為傳統設計帶來挑戰,更開啟了新的可能。每次結束並非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展會透過創新,探討包裝設計如何在時代變遷中重新定位並找到新的價值。 面向數位與永續時代,為此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建立包裝設計新定位,並且投入大量心力,不僅針對亞洲包裝設計提出見解,更希望藉此主題呈現台灣近年數位轉型和環保意識提升下,消費行為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這個結束與開始快速交錯的時代,設計師們如何應對挑戰並以作品回應時代,成為展示的焦點。 此次活動也得到各界的支持,在該會楊玉蔥總監的協助下,嘉義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展示如何運用AR技術推動街區數位群聚計畫,彰顯台灣街道的獨特風貌。常務理事劉虹枝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提供將咖啡渣、貝殼粉、菱角殼等農業副產品與廢料轉化為環保包裝材料的案例,讓台灣農廢料在各國眼中有著新的價值和用途。同時在李理事長與秘書處多方奔走下,也獲得綠油精×奧樂雞、台新AR、歐萊德、永續材質圖書館等台灣知名永續品牌的授權,與會員減碳包裝作品一同展示,向亞洲各國展示台灣的永續設計。 為了迎接這次難得的實體活動,TPDA也特別設計主視覺,應用於貴賓禮盒與活動週邊,並要感謝包果設計總監廖怜淑、相森設計總監王柏岳、宏吉盒藝等會員的贊助設計製作。主題以竹子的韌性象徵重生與延續,標題為「雨露新芽,節節高昇」。其中「雨露」象徵疫情的挑戰,但在逆境中仍然滋潤成長,每一節竹節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新機會的來臨,完全契合APD大會的主題「每一個結束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貴賓禮盒採用100%回收再生紙材一體成型,盒面並以兩色燙金及空壓技法營造層次感。在設計上也使用襯線筆畫元素交錯排列,象徵竹子、新芽和雨露,並隱含TPDA的標誌,展現典雅精緻的風格。 其次,祝賀卡片中的「雨露新芽」則象徵著新生與希望,是TPDA對於各國疫後復甦的祝福。禮盒中包含來自台灣的城市文化,包括嘉義市振興老街的紀念徽章與手機架,以及台南的菱殼炭與府城建城400週年推出的御守「菱碳平安」(台語:您賺平安),寄託該會對各國友人的心意。希望透過設計,讓世界更美好,如此萬事俱備,就是期望讓這份心意完整展現。APDA滿懷創意與熱情,23位會員於桃機集結,前往首爾與世界交流。 ●(左)TPDA所致贈的雨露新芽(Newborn In the Rain)貴賓禮盒 ●(右)雨露新芽貴賓禮盒內含嘉義市振興老街與台南府城的特色紀念品 APD設計論壇齊聚一堂交流 會議當天,TPDA李宛玲理事長精心準備點驚喜,特別製作TPDA磁扣胸章,並將此次活動的主視覺設計成別針胸章,象徵會員間相互的鼓舞與祝福,讓會員們為彼此別上。而設計師總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可看到這胸章有的別在領口、有的別在胸前,有各自的美感與堅持不禁令人莞爾,帶著這份象徵意義,大家一同代表TPDA步入會場。 2024年APD國際會議上,來自亞洲各國的設計協會和專家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包裝設計的獨到見解,議題涵蓋疫情後消費者行為的變遷、永續設計與數位轉型的挑戰。會議首先由現任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設計研究院教授金成川開場。 金成川為1963年出生,擁有豐富的品牌設計經驗,曾經擔任韓國第一家CI專業公司CDR Associates執行長,並長期專注於韓國視覺設計資料的保存與研究。會議便以「韓國設計傳承計畫:電腦普及前的韓國平面設計三十年(Korea Design Heritage Project:30 Years of Korean Graphic Design Before Computer)」為題目,探討韓國在電腦普及前(1960至1980年代)的平面設計歷程,強調設計在工業化及品牌發展中的角色,並分享了「K-Logo編年史」,透過將近3,000多個標誌設計,像是引領般的帶領與會各國聽眾回顧韓國設計歷史。 而作為活動的東道主,韓國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Lee Sook Ja(李淑子)也用致詞方式表達歡迎之意,並邀請日本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Nobuto Yoji(信藤洋二)、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會長錢祁錫、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泰國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Varna Sudasna(瓦爾納‧蘇達斯納)、印尼平面設計師協會理事長Ritchie Ned Hansel(里奇‧內德‧漢塞爾)一同上台致意,就在各國與會會員的掌聲中揭開下午主題演說的序幕。 ●TPDA理事長李宛玲上台簡報永續新趨勢與數位轉型 從文化到情感連結跨國視角 日本包裝設計協會的主題為「日本風格與包裝設計趨勢」,聚焦於包裝如何在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中達到和諧。演講中分享了日本包裝文化對自然的尊重,將包裝視為與自然共生的表達,而不僅僅是產品的外衣。日本協會提出「深度連結」的設計理念,透過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的對比,剖析文明對美學思考的影響。並認為包裝應該從人心出發,不僅具備美感和功能,還需要傳遞環保意識,十足表現出文化大國的風範。 中國的珀萊雅化妝品品牌,以其精確的市場定位和設計創新吸引消費者的青睞。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分享珀萊雅「紅寶石系列」的設計理念,該系列商品強調包裝的奢華質感和情感吸引力,透過社交媒體互動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上海協會指出,包裝設計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中,已成為品牌文化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橋樑。 泰國包裝設計協會表示,東南亞包裝設計的趨勢在於融合本地文化的視覺語言,並藉此推動國際設計的跨文化交流。印尼平面設計師協會則展示了其作品如何運用傳統圖案與色彩,將民族特色帶入現代包裝設計中,進而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獨特的本土魅力。 綠意科技是台灣設計生存筆記 重頭戲登場是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她一上台便以日文、韓文、泰文、印尼文和上海方言與中文和這六國會員問好,幽默親切台風立即拉近與會觀眾的距離。有別於日本深厚的文化底蘊、韓國特殊包裝的精緻、中國的精準電商行銷,以及泰國和印尼的傳統特色,TPDA李宛玲理事長則是以「綠意科技:台灣的設計生存筆記」為主題,用靈活豐富的題目和有趣互動方式表現台灣的創意。 李宛玲理事長表示:台灣包裝設計近年致力減碳,在包裝上透過創意與設計搭配減少碳排,像是HEMEL茶飲禮盒,包裝盒型採用裸邊設計減少紙張包覆,減去對於資源的耗費。而遊採茶透過結構方式縮小囤放空間進而減少碳排放量。此外,將海洋廢棄物與農業副產品再生成為產品原料或包裝材料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咖啡渣成為知名品牌歐萊德洗髮精、海洋廢棄物成為零廢棄的EcoCal貝殼鈣循環洗衣精、農業副產品成為清淨空氣、淨化水質、改善土壤的烏金菱殼炭,讓台灣表現一片綠意。 除了材料創新,在數位技術的運用上,李宛玲理事長展示台新銀行的AR禮盒。該禮盒透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讓消費者可透過掃描包裝來觀看品牌故事和產品介紹,提供互動式的沉浸體驗。這種AR技術的應用,使得包裝設計成為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橋樑,也成為數位時代下品牌行銷的新亮點。 TPDA李宛玲理事長的分享吸引現場觀眾的關注,透過QR Code與底下觀眾互動,只見觀眾紛紛高舉手機,專注地對焦,熱切的想一探究竟,這一互動為活動帶來高潮。同時,李理事長也邀請大家運用手機掃描AR,來探索嘉義美街的歷史老店,結合模組化設計,讓美字在手機中瞬間揮毫綻放。李理事長對此表示:雖然觀眾來自不同國家,並非每個人都能理解「美」字的意涵,但透過畫面的呈現,我相信設計能夠突破語言、文化和地域的界限,將美傳遞至每個人的手機螢幕上,並深植他們心中。李理事長的分享獲得現場一致掌聲,台灣設計的活潑與創意深深打動在場的國際觀眾。隨後活動也進入到APD貢獻獎及亞洲包裝設計獎等頒獎陸續揭曉,現場氣氛推至最熱烈的時刻。 ●李宛玲理事長介紹台灣作品  APD貢獻獎表彰設計先進 為了表達對推動亞洲包裝設計發展的前輩們的感謝,APD自2017年設立「APD貢獻獎」(Asia Package Desig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s)。該獎項於APD首爾2024頒獎典禮上向每個參與組織中的傑出貢獻者致意,感謝其為推動包裝設計的持續進步所作的努力。今年,共有四位來自不同會員國的設計界先驅獲此殊榮,其中台灣由TPDA輔導理事長李銘鈺獲得。 李銘鈺輔導理事長於新冠疫情期間帶領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穩健前行,即使在全球封鎖的情況下,仍然以線上方式參與APD NARA 2021的活動,讓APD仍持續舉辦。對於此次獲獎,李銘鈺特別感謝該會會員的支持,表示這份榮譽不僅屬於她個人,更屬於TPDA全體成員。 李銘鈺並說道,Covid-19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該會始終堅守信念,推動包裝設計的發展,同時響應全球減碳趨勢,加強對減碳包裝設計的探索,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的設計理念,希望成為TPDA為這個世界所作的具體貢獻。她誠摯的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創意和熱情為台灣的包裝設計注入新活力,並積極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共同邁向更永續的未來。她也對KPDA(韓國包裝設計協會)主席及成員的努力表示讚賞,並祝賀APD首爾2024活動圓滿成功。 頒發APD亞洲包裝設計獎 APD(Asia Package Design)亞洲包裝設計獎旨在表彰亞洲頂尖包裝設計作品,堪稱亞洲地區包裝設計類別的最高榮譽。參賽者來自APD六個會員國,每件作品都充分體現了各國的「在地文化與創新理念」。經過嚴謹公正的評審,本屆APD設計獎,共頒發了包括全場大獎、金獎、銀獎和銅獎等多項殊榮。 APD設計獎的評審採用交叉評審機制,以確保評選的公平性與專業性,並嚴格規定評審團成員不得參與本國作品的評選。2024年APD設計獎的評選標準,主要涵蓋創意表現、文化內涵、環保實踐和市場吸引力等多重面向,使得每件作品不僅具備美學價值,更能夠在功能性和環保意識上符合現代的需求。 TPDA的評審團成員包括: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宛玲、台灣包裝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李銘鈺、台灣包裝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黃國洲,他們共同參與本屆APD設計獎的評選工作。最終,台灣在這次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摘下兩項銀獎,為台灣設計在國際舞台上再添光彩。兩件得獎作品充分體現永續設計與文化元素的融合。 第一件為渥得國際設計公司李銘鈺總監所設計的「尚水好禮-在地友善耕作純釀雙醬禮盒」作品,其以台灣彰化溪州濕地復育計畫中的生態物種概念為靈感,突顯物種多樣性與友善耕作。這款醬油尊重當地冬候鳥東方黃鶺鴒,象徵對土地的愛護。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訴說對環境的關懷。而包材方向以減碳為目標,以通用禮盒的概念出發,外盒為簡單摺盒且無任何印刷,刻意不寫上產品名稱,僅打凸方式呈現「尚水好禮」,並改用腰條設計呈現產品形象。 第二件為千葉設計公司劉虹枝總監所設計的「新百祿燕窩禮盒系列」作品,純白的燕,象徵純淨無瑕的燕窩意象,如白燕展翅,宛如鳳凰飛舞,穿越萬花筒般的設計,譬喻在多變的世界中堅持品質,專注做好燕窩。燕首上的皇冠則象徵頂級尊貴,猶如燕窩界的桂冠。禮盒設計以台灣民間故事為靈感,巧妙運用當地文化元素,展現出燕窩的至高榮譽與獨特風采。 ●(左)APD全場大獎:Paper Tube ╱ Kolmar Korea-Jung, Jung Mo、Yonwoo-Jeong, Hyo Sun(韓國) ●(右)APD金獎:一回生、二回熟普洱茶 ╱ 對白廣告公司宋鬱茗(上海)  2026 APD交流會上海再見 2024年首爾舉行的亞洲包裝設計交流會就在宴會中成功落幕,本屆活動以「每個結束都是新的開始」為主題,展示各國設計協會的創意與文化交流。台灣包裝設計協會展出多件具環保意識的作品,並透過數位科技推動品牌互動,受到各界矚目。 除了台灣作品,本屆APD設計獎其他獲獎作品也同樣精彩,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亞洲包裝設計的多樣性。此屆台灣榮獲兩項銀獎,論壇上理事長生動的演說充分展現台灣設計的多樣性和創意,讓各國會員對台灣印象深刻。2026年即將在上海舉行的下一屆APD交流會,期待在永續設計與數位轉型的時代背景下,APD成為促進亞洲包裝設計未來發展的重要平台。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02-27977053   https://www.tpda.com.tw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包裝未來
2023-06-28

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

受到現今數位化及消費模式的改變,包裝產業市場在近幾年持續擴大,整體成長率約有10%以上。鑑於越來越多的農業品牌關注環保和永續發展,由台灣包裝設計協會(TPDA)與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攜手合作主辦,食力傳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印研中心等單位協辦,特別於該年4月8日~10日一連3天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盛大舉辦「寶島包裝節-包山包海包永續」展覽。該展以農產、特色伴手禮為主題並結合TPDA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共同聯展,除了展出台灣各縣市傑出設計農產品包裝外,並集結日本、泰國及上海等地設計優秀作品一起展出,藉此讓各界看到台灣包裝的能量與未來。 包裝設計永續環保議題正夯 「寶島包裝節」可說是台灣少見辦理的農特產伴手禮包裝特展,透過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的動員,共匯集上百件以農產品包裝為主的TPDA會員精彩作品。同時展會為提升國際視野,也特別邀請日本包裝設計協會(JPDA)、中國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SPTD)、泰國包裝設計協會(ThaiPDA),展出當地特色包裝作品,以設計進行文化交流。看看設計師如何以農產包裝、伴手禮,詮釋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讓參觀者欣賞精美包裝的農產品,感受台灣美麗的風土民情。 此次「寶島包裝節」展覽聚焦四大主題,分別以「國際設計作品交流」、「農特產伴手設計作品」、「永續包材及公益設計作品」及「金點新秀包裝設計」為題,帶領參觀者一窺農產包裝,推廣展示包裝設計運用。同時TPDA也將報名參展的包裝產品分成特色伴手禮、農產品包裝組、環保包裝組等三種,並特別籌組評選小組針對各組別選出前三名表揚,以提升報名展品的質量及鼓勵參與優秀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包裝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的展架搭建成台灣寶島外貌,展出具在地性、文化性及原創性的作品,除了台灣近百件包裝作品外,更有近30件跨國來自日本、泰國及上海作品,例如泰國著名的稻米產區「Thung Kula Ronghai」,其優質的稻米生產享譽全球,在包裝設計方面使用稻穀為原料的設計包裝,穀殼是脫殼過程中產生的天然廢物,包裝採用模壓成型,盒子裡面裝的是米袋,使用後包裝盒可以當面紙盒使用,實用與環保兼顧。 同時為了推動環保公益,TPDA特別號召八名設計師採用永續包材100%環保再生紙,為「中華民國自閉症權益促進會」公益設計咖啡禮盒包裝並於現場展出。金點新秀設計獎為新秀設計師夢寐以求的頂級獎項,會場也設置特別獎展區,其中來自中國科技大學視傳設計系的設計作品「山田倡議」,以台灣水梯田樣貌,傳達農業社會最具魅力的象徵,呼應全球農業生態多樣性倡議。為增添活動趣味性,身為TPDA成員的宏吉盒藝公司,也利用回收紙材製成1,200個方盒拼圖造型牆來與民眾互動。 聚集全台最精彩農產包裝展 而於4月8日當天中午舉辦的開幕剪綵儀式,透過象徵永續的紙材作為禮盒,並邀請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玟、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董事長陳正剛、台灣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林鑫保、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台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楊佳璋、中華民國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周子良、微熱山丘執行長施宏漳等貴賓上台,以打開禮物的方式開啟本次的主題寶島包裝,藉此揭開展覽活動的序幕。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致詞時表示,「寶島包裝節」為新北市第一次以農產品為主軸辦理的包裝設計展覽,詮釋台灣地方的文化特性與農產品特色,同時透過包裝表現產品價值,導入永續包材概念。除了有跨國作品聯合展出,也匯集全台農特產伴手禮包裝,連外島都有,現場同步邀請並展出本市青農、農產業者優秀包裝作品,鼓勵提升台灣整體包裝素質及農產業者競爭力。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也表示,希望藉由「寶島包裝節」的展出,讓大家了解到包裝對品牌及行銷的重要性,其中蘊含永續包材的概念,讓包材走向更環保、更友善環境的包裝方式。因此本次展覽還舉辦包裝論壇講座,由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作為引言,食力傳媒副總編輯暨品牌總監林玉婷、呈曜包裝事業公司總經理許呈湧、脈致公司創辦人劉大正與專業的包裝設計師、產業品牌代表進行分享和交流,讓與會者更深入了解包裝設計在產業的永續方式和發展趨勢,進而了解農業包裝設計的魅力,支持農業產業的發展! ●特色伴手禮第一名:員林仙草甘茶東瀛行旅系列禮盒╱麥傑廣告陳進東 ●農產品包裝組第一名:天喜洄瀾杉林溪茶葉禮盒╱元創力品牌包裝設計公司林岳庭 ●環保包裝組第一名:臻品植萃新希望種子禮盒╱優勢品牌包裝蔡建國 愛及永續為主題的會員大會 另外為了配合「寶島包裝節」的盛大開展,台灣包裝設計協會也特別於4月8日晚上假新北市「彭園新板館」舉辦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此次活動的主軸係以「愛&永續」為主題,意味著TPDA不僅在包裝包材上的永續,更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讓大家的情誼與對這份土地的愛能永續循環下去。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理事長李銘鈺回顧2022年度至今,該會陸續開辦「包給力講堂」、「包給力學堂」,並延續到「寶島包裝節」大展,她非常感謝理監事及會員的支持及相挺,籌備許久的課程及活動帶給大家滿滿的知識和學習,看見大家帶回一點收穫,也有因為課程而加入該會的夥伴,新年度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會員大會活動當天,還有來自全國各地設計友會貴賓代表出席,除了台灣形象聯盟主席楊夏蕙暨執行長林采霖等兩位該會顧問外,還包括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理事長吳介民、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王德明、中華形象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家再暨秘書長林裿晅、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王靖惠、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理事長陳昭岑、台中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陳誼康等人。 當天活動出席者都滿載而歸,李銘鈺理事長特別感謝第八屆理監事及會員心意,包括李銘鈺理事長提供的經典台灣茶禮盒、林岳庭中區副理事長提供的仙園餐廰擂茶拿鐵、劉虹枝南區副理事長提供的有機杭菊茶包禮盒及東山咖啡禮盒和龍眼乾、袁世文輔導理事長提供的啡嚐嘉義VIP禮盒、黃國洲榮譽理事長提供的梅餅及梅片、李哲佑理事提供的特選濾掛咖啡、陳進東理事提供的員林食品百年仙草有機仙草甘茶、李宛玲理事提供的精裝首飾收納雙層、曹仲標會員提供的有聊笑花生、陳奐達會員提供的iif香氛酒精噴、姚漢婷會員提供的金銳商標神來一筆、周家宜會員提供的插畫家林小杯筆記簿、高培偉會員提供的鳥時代IP磁鐵等等,在在都展現該會的良好情誼及人情味,整個活動就在大家一片的熱情聲中圓滿落幕。 台灣包裝設計協會 04-22268899 http;//www.tpd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