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設計創意
2025-07-03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一塊手工製作的Kumiko面板會讓你駐足欣賞。它的格子像沒有顏色的彩色玻璃一樣捕捉光線,每一片木條勾勒出的圖案,既像幾何測驗,又像冥想輔助工具。奢侈品牌的單塊牆面大小的面板售價約為2700美元,收藏家們樂於排隊。這個價格體現了數小時的雕刻和精確到毫米的精度,但也讓Kumiko一直被畫廊和高端酒店所青睞。當一位加拿大創客問我:「如果我能3D列印一個呢?」時,我的好奇心瞬間爆發,我把它藏進了兔子洞裡,三個月後它就被裝在了色彩鮮豔的塑膠盒子裡,放在我的桌子上。 成品面板看起來就像一道穿梭於京都的科幻傳送門。三角形堆疊成六邊形,六邊形交錯成一個區域,三種色彩在霧面黑色背襯上格外醒目。光澤之下是一張數位表格:48塊核心面板,32塊內邊框,32塊外邊框,124塊接縫覆蓋,以及多達1028塊的圖案插入件。加上1650塊黑色背板,印表機耗時196小時,耗材5150克。材料成本徘徊在100美元左右,證明耐心有時比金錢更重要。 設計師: Paper View   久美子工藝本身可以追溯到大約十三世紀前的飛鳥時代,當時日本木匠發現細長的雪松木條可以反覆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如今,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種圖案,據說每個圖案都能讓人聯想到自然景象:麻葉、海浪、龜殼。在傳統的工坊裡,每個接縫都採用鈍接,不用膠水,不用釘子,只是用楔子輕輕推擠,直到摩擦力產生化學反應。一塊好的木板即使經過地震測試也能保持完整。這種純粹性既是工藝,也是工程學,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在創客領域才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將這項傳統縮小到 25 x 25 公分的列印床需要巧妙的幾何形狀。創客嘗試使用簡單的瓷磚,意識到薄弱點,然後在六邊形的中心直接鑽出燕尾榫插座。燕尾榫是木工最古老的拱頂石,在這裡,它以兩毫米厚的 PLA 材料重新出現,足夠堅韌,可以在工作室操作,即使貓跳上工作台也不會損壞。為了水平擴展板材,他將設計以 180 度鏡像,這樣每次列印都可以達到邊到邊,無需浪費噴嘴行程。垂直增長發生在鎖定每一行的 L 形框架內,因此面板像樂高塔一樣縮放,一次一個夾子。 接縫依然困擾著他。木工和角色扮演者都知道,拍照的首要原則就是隱藏接縫。他沒有費力地打磨和填充,而是在每個接縫處設計出淺淺的凹槽,然後打印出像貼紙紋身一樣壓合的薄蓋板。最後一個邊框環巧妙地嵌入了燕尾榫,使格子漂浮在畫框內,只有鉛筆般纖細的陰影暗示著接縫。近距離觀察,你會看到色彩融入連續的編織中;退後一步,眼睛就會完全忘記塑料,看到的是深度而不是接縫。 光是核心面板就耗時八十小時,彩色外掛耗時七十五小時,而黑色背景則額外耗時二十小時,讓色彩更加鮮明。耗材清單讀起來就像個食品儲藏室:面板2.3公斤,插件1.8公斤,邊框和接縫處則用了一些較小的耗材。每個插件比郵票大不了多少,但面板卻能容納上千個插件,這提醒我們,圖案對視網膜來說就像複利一樣。藍-紅-米三色組合看起來很有趣,但把它們換成半透明的PETG,你就能得到一個像像素化宣紙一樣閃閃發光的窗戶。 整個參數檔案都存放在 Makerworld 上,您可以自由調整。您可以拉伸網格以適應咖啡桌,將其壓縮成燈罩,或者無需打開三角筆記即可更改每個三角形的數量。單獨列印各個部分,您可以在下一季推出不同的顏色,或將網格合併成一塊板,這樣小部件就不會被吸塵器吸走。如果您打算使用從舊 RGB 遊戲機上拆下來的 LED 燈帶為面板提供背光,該模板甚至允許您選擇半透明底座。 Kumiko 始終在精準與詩意之間尋求平衡,而這幅印刷版作品也完美地保留了兩者。機器的嗡嗡聲改寫了鑿刻的節奏,但最終的網格依然能夠捕捉光線,引導視線,並引導指尖描繪出層層疊疊的線條。無論是正在尋找暑期計畫的學生,追求新鮮質感的室內設計師,或是任何熱愛觀看物件層層遞進的刺激之人,今晚都可以拿起文件,立即開始創作。下個週末,你或許就能用霓虹塑膠板懸掛一件傳承百年的傳統作品,證明優雅有時就在0.2毫米的層層疊加中綻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UFlex推出符合FSSAI標準的食品包裝單顆粒解決方案
包裝未來
2025-07-03

UFlex推出符合FSSAI標準的食品包裝單顆粒解決方案

  印度最大的跨國柔性包裝與解決方案公司 UFlex 宣布推出其最新創新產品——符合印度食品安全與標準局(FSSAI)要求的回收 PET(rPET)單顆粒解決方案,專為食品和飲料包裝設計。該創新產品將回收 PET 與原生 PET 結合於單一高純度顆粒中,具備優異的機械與熱穩定性。由此樹脂製成的包裝具備高透明度、高強度以及更低的乙醛含量。值得一提的是,該樹脂方案兼容現有 PET 生產線,無需投入新的基礎設施即可順利過渡至使用 rPET。 此創新產品符合近期 FSSAI 指導方針,支持印度政府的生產者延伸責任(EPR)框架,為快速消費品(FMCG)公司提供一個完全合規、可立即實施的解決方案,以助其達成永續承諾。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新規定要求使用第一類硬質塑膠包裝(如 PET 瓶)的品牌,在 2026 財年須至少包含 30% 回收材料。UFlex 的創新產品符合 FSSAI 對食品接觸材料回收 PET(FCM-rPET)的定義,需通過驗證的去污程序以確保材料可安全用於直接食品接觸。該方案同時符合國內外安全標準,包括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FDA)的認證。 UFlex 包裝薄膜業務聯合總裁 Ashish Saxena 先生表示:「自成立以來,我們始終致力於領先推出永續包裝解決方案。我們很高興推出這款單顆粒解決方案,這將成為食品與飲料品牌在新 FSSAI 指導下達成 EPR 合規的變革者。我們近期宣布在諾伊達投資 31.7 億盧比興建兩座新回收廠,這充分展現我們對印度塑膠廢棄物管理願景的堅定承諾。隨著法規日益嚴格,我們將持續設定負責任生產與可擴展永續包裝方案的標竿,不僅在印度,更放眼全球。」 UFlex 是首家且唯一一家獲得 USFDA 認可,具備回收三種材料——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回收聚乙烯(rPE)與回收聚丙烯(rPP)——用於食品包裝的印度企業。 該公司全球回收產能達 72,300 公噸/年,且即將啟用新增的 39,600 公噸/年產能,打造了業界最強大的回收生態系之一。迄今為止,UFlex 已回收超過 50 億個使用後的 PET 瓶,轉化為高品質原料,用於永續包裝方案。僅在 2025 財年,UFlex 就回收了 8,200 公噸混合柔性廢棄物,推動循環經濟目標。公司在印度、波蘭、埃及與墨西哥設有回收廠,處理多種使用後塑膠廢料。UFlex 是唯一一家在印度及全球範圍內,致力於混合柔性廢料與 PCR(後消費回收材料)應用創新解決方案的印度公司。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包裝未來
2025-07-03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與立白合作導入消費後回收(PCR)材料,擴大 PCR 樹脂在消費品中的應用   陶氏公司(NYSE: DOW)宣布多項重要進展,包括推出突破性的 INNATE™ TF 220 樹脂,以促進設計可回收性及高性能雙向延展聚乙烯(BOPE)薄膜在柔性包裝中的應用。從材料設計到使用後解決方案,陶氏正與整個包裝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合作,打造具影響力且具規模的永續解方,將理念轉化為商業實踐。 「亞太地區是材料科學與循環經濟願景交會之處。透過像 INNATE™ TF 220 樹脂這類的創新——重新定義可回收設計下的包裝效能——以及價值鏈上的策略合作,我們正加速推動包裝循環化。」陶氏包裝與特用塑料事業部亞太區商務副總裁 Bambang Candra 表示。「這就是永續實踐的展現,協助品牌兼顧效能與單一材料解方的推廣,以及 PCR 材料的導入。我們正透過具體成果推動合作夥伴與循環經濟的目標。」   與立白合作,實現消費後回收(PCR)材料的大規模應用 陶氏與中國領先洗衣品牌立白(Liby)合作,在其新一代「花漾時代」系列洗衣劑的包裝中導入 10% REVOLOOP™ 消費後回收(PCR)樹脂,以降低碳排放,同時維持包裝耐用性。此專案展示了陶氏的循環策略如何在不犧牲產品性能或消費者體驗的前提下,實現高產量場景的應用。 立白研發中心總經理張立平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洗衣品牌,立白致力於重新思考塑膠包裝,並確保其循環性。我們與陶氏的策略合作促成了中國首個採用 INNATE™ TF-BOPE 技術的全可回收洗衣包裝,以及新一代採用 PCR 樹脂的『花漾時代』系列產品。這項長期合作提升了我們產品的永續價值,也展現我們對環境責任與創新的承諾。」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設計可回收性的重大創新突破 由於全球柔性包裝的路邊回收率偏低,產業亟需在高性能需求與循環設計間取得平衡。 INNATE™ TF 220 樹脂擁有獨特的分子架構,實現了突破性的加工效率。其關鍵優勢包括優異的擠出穩定性與雙向延展成型性能,可大幅減少製造廢料。此外,也在下游應用上提升了剛性與耐熱性,滿足印刷、貼合、製袋等嚴苛需求,同時兼具出色的外觀與單一材料結構所需的耐用性。 TF-BOPE 薄膜的性能提升已在多項實際應用中展現其多樣性,包括食品與飲品、家居與個人護理等重點領域,協助品牌在保持功能與外觀的同時推進永續目標。 該樹脂的「可回收設計」理念也促使整個包裝價值鏈啟動合作。加工廠與品牌業者正積極採用 TF-BOPE 薄膜,以因應各地回收法規(例如中國的「雙碳」政策),同時為其產品組合布局未來。   共同塑造包裝的未來 從搭載 INNATE™ TF 220 樹脂的高性能包裝設計,到可回收的單一材料解方,陶氏正致力於為循環經濟開創封閉循環的解決方案,同時加速產業邁向循環轉型。透過在循環材料、先進回收技術與可回收設計上的投入,陶氏持續推動材料生態系的發展,協助轉型塑膠產業,實現更高的設計回收性、重複使用率與資源效率。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科技探索
2025-07-03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全球印刷與電腦科技巨頭 HP,正在積極洽談收購由 Benny Landa 創立、近期破產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該公司已聘請日本投資銀行野村證券負責出售程序,目前包括 Canon、Agfa、Fujifilm、Epson、Xerox、Brother 以及德國 Koenig & Bauer 等多家國際印刷大廠都已進入資料室,表達收購意願。 HP 曾於 2002 年以 8.5 億美元收購 Landa 第一家數位印刷公司 Indigo,成為其後續事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如今,包括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在內的四家公司最終都未能成功。 Landa Digital Printing 開發的數位印刷機每台重達 30 噸,採用奈米顏料墨水技術,號稱速度更快、品質優於 HP Indigo 機型。每台售價約 300–400 萬美元,安裝與維護成本亦高昂。 公司至今募資高達 13 億美元,主要來自國際投資人與 Landa 本人。其中最大股東為 Landa(持股 36.7%),德國億萬富豪 Susanne Klatten 旗下的 Altana(28.9%)、SKion(16.4%)、瑞典 Rausing 家族的 Winder(10%)等也是主要投資人。Landa 自己投入了 2.2 億美元。 然而,股權已無實際價值。公司累積債務達 17.4 億新謝克爾(約 5.15 億美元),其中 14.3 億新謝克爾來自股東(含 9.71 億美元股權、3.53 億美元可轉換貸款)。其餘則欠供應商、員工及銀行。 雖然早在 2017 年推出原型機,但正式銷售自 2022 年才開始,至今僅賣出約 50 台。2022 年營收 3,500 萬美元,虧損 1.48 億;2023 年營收成長至 4,700 萬美元,虧損擴大至 1.64 億,主要因股東貸款利息所致。 此外,公司人事支出過高。2022 年員工支出 2,210 萬美元,2023 年為 1,660 萬美元,員工數約 500 人。重整計畫擬裁員一半。據悉,Drupa 展後雖收到 50 張購買意向書,但最終僅售出 11 台,導致累積高達 1.7 億新謝克爾庫存零件。 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海外營運過度膨脹,專利申請花費亦高。儘管上月投資人最後再注資 1,320 萬美元,但內部審查預估公司至少需再投入 3 億美元才能在 2030 年達損益兩平,現今資產僅值 8,800 萬美元。 即使順利出售,也難以清償債務。市場推估買家最多只願出價 1–2 億美元,債權人可能面臨 70%–90% 的減值。類似案例如 Landa 的實驗室鑽石公司 Lusix,近期也僅以 400 萬新謝克爾賤售。 目前法院已批准凍結程序 14 天,讓買家有機會接手。公司由 Orbotech 前高層 Asher Levy(董事長)與 Gil Oron(執行長)接管營運,Benny Landa 仍保有董事職位並積極參與日常經營。現有 50 家客戶亟需維持設備維護與墨水供應,否則損失恐難估計。   內容來源: 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news
解讀2025年十大科技趨勢
科技探索
2025-07-02

解讀2025年十大科技趨勢

2025年,新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世界,而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的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藍圖,其預測未來科技發展將圍繞著三大主軸發展,分別是AI的發展與挑戰、運算技術的突破,以及人機協作的新型態。 從AI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生活中的智慧助理將無處不在,從日常瑣事到工作決策,都能提供預測的方向與執行,AI以代理人的姿態進入生活中,也引發隱私、安全等方面的憂慮。量子電腦的問世後,將徹底顛覆現有運算模式,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強大算力,而這超乎想像的算力,將迫使現有加密技術必須重新檢討,從而重新檢討企業資訊安全的架構與基本認知。人機協作的新型態則將模糊現實與虛擬的界線,創造出更多元的虛實互動體驗,重塑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這三大主軸的驅動下,科技創新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同時將對社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透過這份趨勢報告,本文將陪同大家深入探討這些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以及未來世界改變的想像。 從AI代理到神經增強:十個即將顛覆傳統的科技趨勢 Gartner(顧能)的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預示著,未來科技將圍繞著三大領域展開:人工智慧、運算技術與人機協作。這三大領域的交織,催生出十項關鍵技術,將重塑企業營運模式,並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而由三大領域發展出來的十項關鍵技術分別如下說明: 一、與AI發展相關的應用 (一)AI代理人(Agentic AI)╱想像一個能自主思考、行動的機器人管家,它能夠幫您完成各種任務,Agentic AI將自主或半自主根據資訊內容決定並採取行動,它就像年的個人助理。而專家預測: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透過代理人工智慧實現自主化,而在2024年的應用微乎其微。(見圖1) (二)AI的治理平台(AI Governance Platforms)╱就像管理一個公司一樣,AI治理平台是為了讓AI能夠更安全、更可靠、更符合道德地運作,同時避免AI做出有害的決策。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使用AI治理平台的企業相較於競爭對手,它的客戶信任評級將會高出30%以上,同時也將會多出將近25%的監管合規分數。(見圖2) (三)虛假訊息的防範(Disinformation Security)╱現在網路上的假消息很多,虛假訊息防範的用意就是想辦法找出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讓我們不再被騙。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將會有50%的企業採用相關產品,專門用於解決虛假資訊安全用例的服務或功能,這比2024年的不到5%為高。(見圖3) ●圖1:AI代理人與真人的差異  ●圖2:AI治理平台的元素 ●圖3:虛假訊息防範的三大工作項目 二、演算新領域發展 (四)後量子密碼學(Post- Quantum Cryptography)╱將會物理加密與數位加密的超級密碼演算技術應用,連未來量子電腦都破解不了,用來保護我們的秘密資料。專家預測:到了2029年,量子電腦的運算能力將足以破解目前主流的加密系統.企業資安變得非常不安全。(見圖4) (五)環境智慧(Ambient Invisible Intelligence)╱想像一下,家裡的每個東西都變得智慧化,能夠互相溝通,讓生活更加方便,這就是環境智慧。專家預測:隨著感應器成本降低和通訊技術進步,這種物聯技術將會融入生活當中,使智慧化的服務變得更直覺,不需透過手機或電腦來控制操作。(見圖5) (六)節能的運算(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就是讓電腦運算的省電技術應用,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包含透過全新的電腦晶片、運算技術和使用綠電,來達到這個目標。專家預測: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節能減碳,這個議題非常重要,但許多熱門的數位科技都需要使用電腦,運用大量計算,例如前文所說到的AI就會消耗電力,也讓這個問題更加的嚴重。(見圖6) (七)混合的運算(Hybrid Computing)╱把不同的電腦技術結合起來,讓電腦變得更加強大,能夠處理更複雜的問題。這種模式結合了不同類型的運算技術,包括傳統的CPU、GPU,以及新興的量子計算、光學計算等等系統。專家預測:這種計算形式能夠幫助企業探索和解決問題,使得AI等技術能夠突破當前的限制。混合運算將被運用來創造比傳統環境更有效率的變革性創新環境。(見圖7) 三、人機協作創造虛實融合契機 (八)空間的運算(Spatial Computing)╱讓電腦的數位內容「錨定」現實的位置座標,讓虛擬物件能夠在實際空間中呈現,就像我們戴上VR眼鏡,就能夠進入一個虛擬的世界。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每周有20%的人將體驗這樣沉浸式服務應用,遠遠超過不到1%的2023年。(見圖8) (九)多功能的機器人(Polyfunctional Robots)╱這種機器人非常Smart,它能夠適應很多的工作,不再是專機專用的單調使用設計。專家預測:到了2030年,80%的人類將會使用Smart機器人,這較目前不到10%會有大幅成長。(見圖9) (十)神經增強的技術(Neurological Enhancement)╱神經增強是使用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並選擇性地寫入大腦的技術來提高人類認知能力過程。專家預測:到2030年,將有60%的IT從業人員會使用神經增強技術,這項技術能夠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甚至讓電腦等裝置可直接與大腦進行雙向溝通。(見圖10) ●圖4:後量子密碼學發展的時程  ●圖5:環境智慧的各種應用場景 ●圖6:電腦運算可持續性的三個關鍵因素  ●圖7:簡單的混和運算架構 ●圖8:三層架構實現空間計算與呈現 ●圖9:多功能機器人更掌握真人的作業要素  ●圖10:神經增強技術發展的階段 面對這些將重塑生活與工作樣貌變革,如何掌握未來關鍵 如果只能關心一項科技應用,就關心Agentic AI吧!在2025年的科技發展投入建議要優先關注AI在產業領域的應用,應該著重思考的是將AI功能嵌入業務營運的服務流程裡。所以未來AI應用將會看到更多Agentic AI的發生,而這樣的應用不單在企業發展及流程上,提供快速且便利的智慧化改造外,更有可能與外部供應鏈或加值鏈的合作商,創造出全新的平台經濟模式。 Agentic AI是甚麼概念,它是種更進階的AI形式,可以自主地規劃和執行動作以達成用戶設定的目標。簡單來說,Agentic AI就是個虛擬的員工,可以協助、分擔和增強人類或傳統應用程式的任務。Agentic AI藉由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力量,結合商業數據和IT洞察力,引導工作流程、支援團隊和解決問題。它可管理複雜任務、發現潛在問題,甚至自動修復IT故障,讓組織能夠順利運作,而無需人工介入。 對於科技發展的變革而言,Agentic AI是十年一次的重大轉變契機,上一次是Mobile First(行動優先),再上一次是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軟體主宰世界)。目前Agentic AI可以怎麼用,或許還是比較模糊的概念,但單就對Agentic初步研究就已經可以知道,這影響相當驚人。Agentic AI的應用讓服務未來競爭對手,不只是您以為的競爭對手,而是用戶使用您產品的情境中,從頭到尾所有會用的服務。 因為當Agentic AI把整個流程串起來,客戶不會做一件事去一個網站,而是在一個網站中,從頭到尾一步完成。舉例來說,消費者想買台掃地機器人,不會像過去的購物歷程一樣,先去A網站了解各家廠牌與功能的差異,再去B網站看評測,然後用C網站比價,最後去到D網站下單。消費者會在一個網站,讓AI幫我完成這全部的事情,我只要確認過程和結果就好。 這樣的改變完全顛覆現在的服務流程,現在很少有工作會從頭到尾都在一個網站完成,你一定會有搜集(掃地機器人要看什麼)、整理(有哪些選項)、分析(誰比較好、價格比較便宜)、執行(下單購買)不同步驟,這些步驟現在在不同地方完成。未來的AI Agents,要一次幫您做完。 這個僅剩下的唯一網站,可能是A、B、C、D的其中一家,也可能是一個全新的服務商,所以獎落誰家?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現在的狀況是:(1)有人掌握流量(Facebook、Android、iPhone、Google);(2)有人掌握內容(YouTube、社群平台、討論區、新聞網站);(3)有人掌握最終交易的節點(電商平台、訂房網站、旅遊平台)。 但是Agentic AI這個潘朵拉盒子一旦被打開,不同消費服務節點間的競爭態勢就即刻啟動,本來互不相關,甚或是合作的企業,現在全部都會在同樣的服務情境下競爭。最後誰會贏?是流量、是資料,還是最終節點,還真是一個狠問題。 隨著科技發展速度的加快與影響力範圍的擴展,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與考驗迫使大家必須具有快速了解科技應用與選擇數位轉型方向的決策能力。身處全球化競爭中,我們也需要持續的觀測與掌握變化,並探究可能的影響與重要的課題,才能幫助我們更具體地掌握未來發展,協調企業發展策略並加以因應之。
2025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觀展心得
科技探索
2025-06-30

2025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觀展心得

今年的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延續過去兩年「生成式AI」的熱潮,整體氛圍依然強調 AI 為核心驅動力,但與過去明顯不同的是—— 大家不再熱衷於「賣AI 」,而是專注於「用AI 做事」 。這樣的轉變,也讓 2025 年的展覽更貼近企業營運日常的真實需求。 本次展會中,AI應用仍為主旋律,但與過往強調技術創新與突破不同,今年更多展出的是 AI 實際導入企業內部流程優化的成果。從客服對話、行銷內容產出,到內部文件整理與報表自動化, AI 成為企業內部提升效率的助手,而非主角 。這也意味著, 「新奇」的技術亮點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落地實用」的系統整合與應用場景 。與其說是在看前瞻技術,更像是在參與一場 AI 資源盤點與實務轉型的工作坊。 行政與內部管理應用:人易科技令人驚喜 AI 不只在行銷與客服大放異彩,在行政與內部管理場域的應用也持續擴大。此次我們也很高興再次見到老朋友—— 人易科技 ,他們在原有排班系統上導入了全新的 AI 排班模組,能即時根據人力需求與出勤記錄調整排班策略,大幅簡化主管的決策流程。這樣的創新讓我們看見, AI 並不專屬於科技產業,它正走進每一個部門,從HR 、財務到營運管理皆可受惠 。 知識內容型服務:數據與AI 驅動的行銷力爆發 另一個明顯成長的類別是「知識內容型商務服務」。從講師、顧問、KOL 到 B2B 行銷團隊,越來越多服務供應者透過結合 自有知識資料+數據分析+ AI 生成技術 ,打造出可量化、可自動化的內容商品與行銷解決方案。 像是可以根據使用者偏好自動產出行銷腳本、社群貼文、簡報甚至影片的 AI 工具,大幅降低內容生產的人力門檻,成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器。 智慧製造新趨勢:永續數據分析躍上檯面 在智慧製造區塊,雖然並非今年主軸,但仍有多家展商展示 ESG 永續數據結合AI 分析的解決方案 。這些系統多強調碳排追蹤、自動報告輸出、符合歐盟CBAM或EUDR等國際規範的能力,反映出永續合規已成製造業的即戰力。這也說明 智慧製造更走向「數據治理+合規」的新維度 。 技術水平觀察:台灣頗具應用整合優勢 從本次國際與在地參展商的展示內容來看,雖然台灣展商多數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無論在 AI 導入深度、SaaS 系統整合、行銷自動化工具的應用上, 與國際品牌並未拉開明顯差距 。 甚至在許多特定垂直市場(如預約系統、客戶經營、跨境行銷整合)上,台灣的新創與技術供應商仍展現出高度的市場敏感度與彈性。 總結:展會更加商業導向,落地比例大幅提高 從 2023 年的 AI 初探、2024 年的工具爆發,到 2025 年的流程導入與商業實踐,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已明顯邁向一個更成熟、更務實的階段 。整體展會焦點也從「看新技術」轉向「選對工具、立即導入、快速見效」。 這場展會讓我們再次確認, AI的下一步,不是革新科技,而是深度整合商務 。對企業而言,2025 年不是該不該用AI的問題,而是「要用在哪裡、如何真正發揮價值」。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科技探索
2025-06-19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Megnajet 的 JetSource HFR   流體管理專家 Megnajet 在其 JetSource 產品系列中推出了新產品 JetSource HFR,這是一種大容量流體管理系統,旨在滿足更廣泛的多列印頭噴墨應用的需求。 JetSource HFR 專為在大規模、高負載環境中運行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和系統整合商而設計,具有兩公升的液體容量和擴展的列印頭連接功能。該系統旨在提供持續的液體輸送,使其適用於標籤、捲筒紙、捲對捲和掃描等高輸出流程。 JetSource HFR 是繼 2023 年推出的 JetSource Core 系統之後推出的,該系統支援多達五條流體路徑。新型號將容量提升至六至八條路徑,允許高達四公升的流體再循環。該公司表示,這使得它特別適用於基於條形的列印系統或需要更大覆蓋範圍的應用。 主要特點包括超過 900 瓦的加熱功率,可快速預熱系統,並透過雙加熱和感測組件實現精確的溫度控制。這些功能可確保輸出穩定,並減少啟動延遲。內部旁路系統可使全部流體在設備內循環並均勻加熱。 Megnajet 也將基於文丘里管的彎月面控制(一種在其 JetSource 系列中使用的壓力調節系統)整合到 HFR 中。 Megnajet 表示,即使在嚴苛的列印條件下,這也能確保可靠的流體噴射。 根據Megnajet總經理Mike Seal介紹,HFR系統是為了滿足客戶對可靠、高效能流體管理的需求而開發的。 「我們開發JetSource HFR是為了滿足客戶對高生產力應用的精確流體控制和調節的需求,」Seal先生說。 “這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能夠專注於其核心業務,而無需開發內部系統。”   內容來源: https://www.dlpmag.com/
VPF 開發水性噴墨葡萄酒紙
包裝未來
2025-06-12

VPF 開發水性噴墨葡萄酒紙

德國標籤紙製造商 VPF 推出了專有的噴墨葡萄酒紙,專用於水性噴墨列印系統,可與永久性或可水洗黏合劑一起使用。 該公司聲稱,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技術可以使用水性噴墨列印系統在高品質壓花無塗層紙或葡萄酒紙上進行客製化標籤列印。 經過密集的開發階段,VPF 現在可以使用噴墨塗層塗覆壓花紙,與未塗覆的紙張相比,可顯著提高色彩亮度和乾燥速度。 新產品系列包括 VPF 13885(噴墨紙 Martelé 白色 90g,40% 再生材料)、VPF 10600(噴墨紙 Vergé 奶油色 80g)、VPF 13426(噴墨紙 Bagasse 白色 90g,60% 甘蔗纖維含量 13426(噴墨紙 Bagasse 白色 90g,60% 甘蔗纖維含量為 VPF 1095(噴墨紙 190%)再生材料)。 這些紙張可以使用染料和顏料墨水進行列印,同時保留了無塗層紙張的觸感。儘管使用了噴墨塗層,紙張上的壓紋仍然清晰可見,觸感十足。 VPF 表示,新系列為許多高品質產品製造商在裝飾中小批量產品方面開闢了新的可能性,這些產品通常以多種品種變化或個性化印記為特徵。 該公司特別注重確保與葡萄酒行業現有永久性黏合劑的兼容性。此外,該公司也致力於採用可清洗黏合劑進行塗層,以便在清洗線上(無論是否使用鹼液)將標籤與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徹底分離。 所有紙張現均提供 951 黏合劑(用於永久性標籤)和 605 Wash Off 黏合劑(可在最低 70°C 溫度下使用 1% 鹼液清洗)。另有特殊黏合劑(不透明、熱熔、可移除、可冷洗等)可供選擇。 經過技術測試並根據客戶要求,VPF 噴墨塗層還可以應用於其他特殊壓花紙,從而形成獨特的客製化黏合材料。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Beontag 黏合劑獲得 APR 回收認證
包裝未來
2025-06-12

Beontag 黏合劑獲得 APR 回收認證

Beontag 的 PET 可清洗黏合劑已獲得塑膠回收協會 (APR) 認證。該黏合劑符合美國 PET 可回收性最高標準,並獲得了值得信賴的第三方驗證。 Beontag 的 PET Wash-Off 黏合劑是一種壓敏技術,專為採用 BOPP 布料的 PET 包裝而設計。它不同於傳統的黏合劑,後者通常會在 PET 表面留下殘留物,導致其在回收過程中變色、起霧並降低材料品質。 Beontag 的黏合劑配方透過確保清潔可移除性克服了這些挑戰,從而實現了 PET 的真正循環回收,同時保持了其完整性。  PET Wash-Off 回收系統在回收過程中實現乾淨分離,無需基材預處理,且支援全溫度性能,可協助加工商和品牌提升包裝的可回收性,同時又不會增加複雜性。 PET 回收系統以循環為設計概念,支援生產更高品質的消費後回收 (PCR) 材料,同時幫助品牌提升可回收性,且不會影響標籤性能或營運效率。   Beontag 圖形和標籤材料副總裁 Erin Bernhardt 表示:「我們的 PET 可洗膠黏劑獲得 APR 認證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彰顯了 Beontag 致力於在圖形和標籤行業推進可持續技術的決心。這清晰地體現了我們致力於開發實用創新的決心,這些創新不僅服務於客戶,也為環境進步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BOBST 現已擁有全系列機器人
科技探索
2025-06-12

BOBST 現已擁有全系列機器人

Bobst 表示,機器人技術可以優化加工線上的生產工作流程。   博斯特表示,進入機器人領域兩年來,該公司現已提供全系列機器人解決方案,用於平板模切機、糊盒機和柔版糊盒機的裝載和碼垛。 Bobst 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 Roboloader 和 Robopalletiser,以及用於確保托盤安全運輸和準確貼標的機器人。 糊盒機和機器人產品線負責人 Pierre Binggeli 表示:“瓦楞紙行業的客戶非常高興能夠透過一個獨特的合作夥伴高效地管理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生產鏈。” “機器人解決方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後一塊拼圖,它實現了關鍵階段的自動化,並允許配置完整無縫的生產線。” Roboloader 會自動傳輸坯料堆,無需任何人工幹預送料。此機器人可確保持續穩定的供料,以配合機器的最高速度,從而實現最佳的生產線生產力。 Robopalletiser 機器人碼垛機能夠以各種模式堆疊貨物或批量物料,以實現堆疊過程的完全自動化。憑藉多種夾持器類型以及與不同機器人的組合選項,這些功能強大的機器人能夠根據每位客戶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Robotop、Wrapper 和 Robolabel 可固定貨物、加速安全包裝流程、確保全面保護和正確貼標、確保托盤安全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 Bobst 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使轉換器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設備的潛力,在日益苛刻的市場環境中提高速度和生產力。 此外,機器人能夠根據客戶需求調整進料和堆疊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使生產流程更加流暢,並保護板材、坯料和紙箱的完整性。此外,機器人還能為操作員減輕大量重複性、繁重的工作,進而促進工作場所的可持續性。 賓格利補充道:“機器人技術的可持續性優勢對我們的客戶來說也是一大優勢,他們希望將浪費降至最低並改善工作條件。” “我們預見到未來機器人將成為所有瓦楞包裝生產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自動紙箱廠將以最大產能運行,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和停機時間。” Bobst 表示,將機器人技術成功融入瓦楞紙產品中,為公司在其他產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路線圖。 Bobst 解決方案提供自動化和使用者友好的人體工學設計,有助於提高工作場所的可持續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21.com.au/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設計創意
2025-07-03

這款價格實惠的 3D 列印 Kumiko 面板為您的室內空間增添日式優雅

  一塊手工製作的Kumiko面板會讓你駐足欣賞。它的格子像沒有顏色的彩色玻璃一樣捕捉光線,每一片木條勾勒出的圖案,既像幾何測驗,又像冥想輔助工具。奢侈品牌的單塊牆面大小的面板售價約為2700美元,收藏家們樂於排隊。這個價格體現了數小時的雕刻和精確到毫米的精度,但也讓Kumiko一直被畫廊和高端酒店所青睞。當一位加拿大創客問我:「如果我能3D列印一個呢?」時,我的好奇心瞬間爆發,我把它藏進了兔子洞裡,三個月後它就被裝在了色彩鮮豔的塑膠盒子裡,放在我的桌子上。 成品面板看起來就像一道穿梭於京都的科幻傳送門。三角形堆疊成六邊形,六邊形交錯成一個區域,三種色彩在霧面黑色背襯上格外醒目。光澤之下是一張數位表格:48塊核心面板,32塊內邊框,32塊外邊框,124塊接縫覆蓋,以及多達1028塊的圖案插入件。加上1650塊黑色背板,印表機耗時196小時,耗材5150克。材料成本徘徊在100美元左右,證明耐心有時比金錢更重要。 設計師: Paper View   久美子工藝本身可以追溯到大約十三世紀前的飛鳥時代,當時日本木匠發現細長的雪松木條可以反覆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菱形。如今,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種圖案,據說每個圖案都能讓人聯想到自然景象:麻葉、海浪、龜殼。在傳統的工坊裡,每個接縫都採用鈍接,不用膠水,不用釘子,只是用楔子輕輕推擠,直到摩擦力產生化學反應。一塊好的木板即使經過地震測試也能保持完整。這種純粹性既是工藝,也是工程學,正因如此,這項技術在創客領域才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將這項傳統縮小到 25 x 25 公分的列印床需要巧妙的幾何形狀。創客嘗試使用簡單的瓷磚,意識到薄弱點,然後在六邊形的中心直接鑽出燕尾榫插座。燕尾榫是木工最古老的拱頂石,在這裡,它以兩毫米厚的 PLA 材料重新出現,足夠堅韌,可以在工作室操作,即使貓跳上工作台也不會損壞。為了水平擴展板材,他將設計以 180 度鏡像,這樣每次列印都可以達到邊到邊,無需浪費噴嘴行程。垂直增長發生在鎖定每一行的 L 形框架內,因此面板像樂高塔一樣縮放,一次一個夾子。 接縫依然困擾著他。木工和角色扮演者都知道,拍照的首要原則就是隱藏接縫。他沒有費力地打磨和填充,而是在每個接縫處設計出淺淺的凹槽,然後打印出像貼紙紋身一樣壓合的薄蓋板。最後一個邊框環巧妙地嵌入了燕尾榫,使格子漂浮在畫框內,只有鉛筆般纖細的陰影暗示著接縫。近距離觀察,你會看到色彩融入連續的編織中;退後一步,眼睛就會完全忘記塑料,看到的是深度而不是接縫。 光是核心面板就耗時八十小時,彩色外掛耗時七十五小時,而黑色背景則額外耗時二十小時,讓色彩更加鮮明。耗材清單讀起來就像個食品儲藏室:面板2.3公斤,插件1.8公斤,邊框和接縫處則用了一些較小的耗材。每個插件比郵票大不了多少,但面板卻能容納上千個插件,這提醒我們,圖案對視網膜來說就像複利一樣。藍-紅-米三色組合看起來很有趣,但把它們換成半透明的PETG,你就能得到一個像像素化宣紙一樣閃閃發光的窗戶。 整個參數檔案都存放在 Makerworld 上,您可以自由調整。您可以拉伸網格以適應咖啡桌,將其壓縮成燈罩,或者無需打開三角筆記即可更改每個三角形的數量。單獨列印各個部分,您可以在下一季推出不同的顏色,或將網格合併成一塊板,這樣小部件就不會被吸塵器吸走。如果您打算使用從舊 RGB 遊戲機上拆下來的 LED 燈帶為面板提供背光,該模板甚至允許您選擇半透明底座。 Kumiko 始終在精準與詩意之間尋求平衡,而這幅印刷版作品也完美地保留了兩者。機器的嗡嗡聲改寫了鑿刻的節奏,但最終的網格依然能夠捕捉光線,引導視線,並引導指尖描繪出層層疊疊的線條。無論是正在尋找暑期計畫的學生,追求新鮮質感的室內設計師,或是任何熱愛觀看物件層層遞進的刺激之人,今晚都可以拿起文件,立即開始創作。下個週末,你或許就能用霓虹塑膠板懸掛一件傳承百年的傳統作品,證明優雅有時就在0.2毫米的層層疊加中綻放。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UFlex推出符合FSSAI標準的食品包裝單顆粒解決方案
包裝未來
2025-07-03

UFlex推出符合FSSAI標準的食品包裝單顆粒解決方案

  印度最大的跨國柔性包裝與解決方案公司 UFlex 宣布推出其最新創新產品——符合印度食品安全與標準局(FSSAI)要求的回收 PET(rPET)單顆粒解決方案,專為食品和飲料包裝設計。該創新產品將回收 PET 與原生 PET 結合於單一高純度顆粒中,具備優異的機械與熱穩定性。由此樹脂製成的包裝具備高透明度、高強度以及更低的乙醛含量。值得一提的是,該樹脂方案兼容現有 PET 生產線,無需投入新的基礎設施即可順利過渡至使用 rPET。 此創新產品符合近期 FSSAI 指導方針,支持印度政府的生產者延伸責任(EPR)框架,為快速消費品(FMCG)公司提供一個完全合規、可立即實施的解決方案,以助其達成永續承諾。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新規定要求使用第一類硬質塑膠包裝(如 PET 瓶)的品牌,在 2026 財年須至少包含 30% 回收材料。UFlex 的創新產品符合 FSSAI 對食品接觸材料回收 PET(FCM-rPET)的定義,需通過驗證的去污程序以確保材料可安全用於直接食品接觸。該方案同時符合國內外安全標準,包括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FDA)的認證。 UFlex 包裝薄膜業務聯合總裁 Ashish Saxena 先生表示:「自成立以來,我們始終致力於領先推出永續包裝解決方案。我們很高興推出這款單顆粒解決方案,這將成為食品與飲料品牌在新 FSSAI 指導下達成 EPR 合規的變革者。我們近期宣布在諾伊達投資 31.7 億盧比興建兩座新回收廠,這充分展現我們對印度塑膠廢棄物管理願景的堅定承諾。隨著法規日益嚴格,我們將持續設定負責任生產與可擴展永續包裝方案的標竿,不僅在印度,更放眼全球。」 UFlex 是首家且唯一一家獲得 USFDA 認可,具備回收三種材料——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回收聚乙烯(rPE)與回收聚丙烯(rPP)——用於食品包裝的印度企業。 該公司全球回收產能達 72,300 公噸/年,且即將啟用新增的 39,600 公噸/年產能,打造了業界最強大的回收生態系之一。迄今為止,UFlex 已回收超過 50 億個使用後的 PET 瓶,轉化為高品質原料,用於永續包裝方案。僅在 2025 財年,UFlex 就回收了 8,200 公噸混合柔性廢棄物,推動循環經濟目標。公司在印度、波蘭、埃及與墨西哥設有回收廠,處理多種使用後塑膠廢料。UFlex 是唯一一家在印度及全球範圍內,致力於混合柔性廢料與 PCR(後消費回收材料)應用創新解決方案的印度公司。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包裝未來
2025-07-03

陶氏推出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並推動多項合作,加速包裝循環再造新進展

與立白合作導入消費後回收(PCR)材料,擴大 PCR 樹脂在消費品中的應用   陶氏公司(NYSE: DOW)宣布多項重要進展,包括推出突破性的 INNATE™ TF 220 樹脂,以促進設計可回收性及高性能雙向延展聚乙烯(BOPE)薄膜在柔性包裝中的應用。從材料設計到使用後解決方案,陶氏正與整個包裝價值鏈的利益相關者合作,打造具影響力且具規模的永續解方,將理念轉化為商業實踐。 「亞太地區是材料科學與循環經濟願景交會之處。透過像 INNATE™ TF 220 樹脂這類的創新——重新定義可回收設計下的包裝效能——以及價值鏈上的策略合作,我們正加速推動包裝循環化。」陶氏包裝與特用塑料事業部亞太區商務副總裁 Bambang Candra 表示。「這就是永續實踐的展現,協助品牌兼顧效能與單一材料解方的推廣,以及 PCR 材料的導入。我們正透過具體成果推動合作夥伴與循環經濟的目標。」   與立白合作,實現消費後回收(PCR)材料的大規模應用 陶氏與中國領先洗衣品牌立白(Liby)合作,在其新一代「花漾時代」系列洗衣劑的包裝中導入 10% REVOLOOP™ 消費後回收(PCR)樹脂,以降低碳排放,同時維持包裝耐用性。此專案展示了陶氏的循環策略如何在不犧牲產品性能或消費者體驗的前提下,實現高產量場景的應用。 立白研發中心總經理張立平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洗衣品牌,立白致力於重新思考塑膠包裝,並確保其循環性。我們與陶氏的策略合作促成了中國首個採用 INNATE™ TF-BOPE 技術的全可回收洗衣包裝,以及新一代採用 PCR 樹脂的『花漾時代』系列產品。這項長期合作提升了我們產品的永續價值,也展現我們對環境責任與創新的承諾。」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裝樹脂:設計可回收性的重大創新突破 由於全球柔性包裝的路邊回收率偏低,產業亟需在高性能需求與循環設計間取得平衡。 INNATE™ TF 220 樹脂擁有獨特的分子架構,實現了突破性的加工效率。其關鍵優勢包括優異的擠出穩定性與雙向延展成型性能,可大幅減少製造廢料。此外,也在下游應用上提升了剛性與耐熱性,滿足印刷、貼合、製袋等嚴苛需求,同時兼具出色的外觀與單一材料結構所需的耐用性。 TF-BOPE 薄膜的性能提升已在多項實際應用中展現其多樣性,包括食品與飲品、家居與個人護理等重點領域,協助品牌在保持功能與外觀的同時推進永續目標。 該樹脂的「可回收設計」理念也促使整個包裝價值鏈啟動合作。加工廠與品牌業者正積極採用 TF-BOPE 薄膜,以因應各地回收法規(例如中國的「雙碳」政策),同時為其產品組合布局未來。   共同塑造包裝的未來 從搭載 INNATE™ TF 220 樹脂的高性能包裝設計,到可回收的單一材料解方,陶氏正致力於為循環經濟開創封閉循環的解決方案,同時加速產業邁向循環轉型。透過在循環材料、先進回收技術與可回收設計上的投入,陶氏持續推動材料生態系的發展,協助轉型塑膠產業,實現更高的設計回收性、重複使用率與資源效率。   內容來源: https://cpmirror.com/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科技探索
2025-07-03

HP 有意收購陷入困境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全球印刷與電腦科技巨頭 HP,正在積極洽談收購由 Benny Landa 創立、近期破產的 Landa Digital Printing。該公司已聘請日本投資銀行野村證券負責出售程序,目前包括 Canon、Agfa、Fujifilm、Epson、Xerox、Brother 以及德國 Koenig & Bauer 等多家國際印刷大廠都已進入資料室,表達收購意願。 HP 曾於 2002 年以 8.5 億美元收購 Landa 第一家數位印刷公司 Indigo,成為其後續事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如今,包括 Landa Digital Printing 在內的四家公司最終都未能成功。 Landa Digital Printing 開發的數位印刷機每台重達 30 噸,採用奈米顏料墨水技術,號稱速度更快、品質優於 HP Indigo 機型。每台售價約 300–400 萬美元,安裝與維護成本亦高昂。 公司至今募資高達 13 億美元,主要來自國際投資人與 Landa 本人。其中最大股東為 Landa(持股 36.7%),德國億萬富豪 Susanne Klatten 旗下的 Altana(28.9%)、SKion(16.4%)、瑞典 Rausing 家族的 Winder(10%)等也是主要投資人。Landa 自己投入了 2.2 億美元。 然而,股權已無實際價值。公司累積債務達 17.4 億新謝克爾(約 5.15 億美元),其中 14.3 億新謝克爾來自股東(含 9.71 億美元股權、3.53 億美元可轉換貸款)。其餘則欠供應商、員工及銀行。 雖然早在 2017 年推出原型機,但正式銷售自 2022 年才開始,至今僅賣出約 50 台。2022 年營收 3,500 萬美元,虧損 1.48 億;2023 年營收成長至 4,700 萬美元,虧損擴大至 1.64 億,主要因股東貸款利息所致。 此外,公司人事支出過高。2022 年員工支出 2,210 萬美元,2023 年為 1,660 萬美元,員工數約 500 人。重整計畫擬裁員一半。據悉,Drupa 展後雖收到 50 張購買意向書,但最終僅售出 11 台,導致累積高達 1.7 億新謝克爾庫存零件。 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海外營運過度膨脹,專利申請花費亦高。儘管上月投資人最後再注資 1,320 萬美元,但內部審查預估公司至少需再投入 3 億美元才能在 2030 年達損益兩平,現今資產僅值 8,800 萬美元。 即使順利出售,也難以清償債務。市場推估買家最多只願出價 1–2 億美元,債權人可能面臨 70%–90% 的減值。類似案例如 Landa 的實驗室鑽石公司 Lusix,近期也僅以 400 萬新謝克爾賤售。 目前法院已批准凍結程序 14 天,讓買家有機會接手。公司由 Orbotech 前高層 Asher Levy(董事長)與 Gil Oron(執行長)接管營運,Benny Landa 仍保有董事職位並積極參與日常經營。現有 50 家客戶亟需維持設備維護與墨水供應,否則損失恐難估計。   內容來源: 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news
解讀2025年十大科技趨勢
科技探索
2025-07-02

解讀2025年十大科技趨勢

2025年,新科技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世界,而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的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藍圖,其預測未來科技發展將圍繞著三大主軸發展,分別是AI的發展與挑戰、運算技術的突破,以及人機協作的新型態。 從AI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生活中的智慧助理將無處不在,從日常瑣事到工作決策,都能提供預測的方向與執行,AI以代理人的姿態進入生活中,也引發隱私、安全等方面的憂慮。量子電腦的問世後,將徹底顛覆現有運算模式,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強大算力,而這超乎想像的算力,將迫使現有加密技術必須重新檢討,從而重新檢討企業資訊安全的架構與基本認知。人機協作的新型態則將模糊現實與虛擬的界線,創造出更多元的虛實互動體驗,重塑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這三大主軸的驅動下,科技創新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同時將對社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透過這份趨勢報告,本文將陪同大家深入探討這些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以及未來世界改變的想像。 從AI代理到神經增強:十個即將顛覆傳統的科技趨勢 Gartner(顧能)的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預示著,未來科技將圍繞著三大領域展開:人工智慧、運算技術與人機協作。這三大領域的交織,催生出十項關鍵技術,將重塑企業營運模式,並對我們日常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而由三大領域發展出來的十項關鍵技術分別如下說明: 一、與AI發展相關的應用 (一)AI代理人(Agentic AI)╱想像一個能自主思考、行動的機器人管家,它能夠幫您完成各種任務,Agentic AI將自主或半自主根據資訊內容決定並採取行動,它就像年的個人助理。而專家預測: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透過代理人工智慧實現自主化,而在2024年的應用微乎其微。(見圖1) (二)AI的治理平台(AI Governance Platforms)╱就像管理一個公司一樣,AI治理平台是為了讓AI能夠更安全、更可靠、更符合道德地運作,同時避免AI做出有害的決策。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使用AI治理平台的企業相較於競爭對手,它的客戶信任評級將會高出30%以上,同時也將會多出將近25%的監管合規分數。(見圖2) (三)虛假訊息的防範(Disinformation Security)╱現在網路上的假消息很多,虛假訊息防範的用意就是想辦法找出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讓我們不再被騙。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將會有50%的企業採用相關產品,專門用於解決虛假資訊安全用例的服務或功能,這比2024年的不到5%為高。(見圖3) ●圖1:AI代理人與真人的差異  ●圖2:AI治理平台的元素 ●圖3:虛假訊息防範的三大工作項目 二、演算新領域發展 (四)後量子密碼學(Post- Quantum Cryptography)╱將會物理加密與數位加密的超級密碼演算技術應用,連未來量子電腦都破解不了,用來保護我們的秘密資料。專家預測:到了2029年,量子電腦的運算能力將足以破解目前主流的加密系統.企業資安變得非常不安全。(見圖4) (五)環境智慧(Ambient Invisible Intelligence)╱想像一下,家裡的每個東西都變得智慧化,能夠互相溝通,讓生活更加方便,這就是環境智慧。專家預測:隨著感應器成本降低和通訊技術進步,這種物聯技術將會融入生活當中,使智慧化的服務變得更直覺,不需透過手機或電腦來控制操作。(見圖5) (六)節能的運算(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就是讓電腦運算的省電技術應用,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包含透過全新的電腦晶片、運算技術和使用綠電,來達到這個目標。專家預測: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節能減碳,這個議題非常重要,但許多熱門的數位科技都需要使用電腦,運用大量計算,例如前文所說到的AI就會消耗電力,也讓這個問題更加的嚴重。(見圖6) (七)混合的運算(Hybrid Computing)╱把不同的電腦技術結合起來,讓電腦變得更加強大,能夠處理更複雜的問題。這種模式結合了不同類型的運算技術,包括傳統的CPU、GPU,以及新興的量子計算、光學計算等等系統。專家預測:這種計算形式能夠幫助企業探索和解決問題,使得AI等技術能夠突破當前的限制。混合運算將被運用來創造比傳統環境更有效率的變革性創新環境。(見圖7) 三、人機協作創造虛實融合契機 (八)空間的運算(Spatial Computing)╱讓電腦的數位內容「錨定」現實的位置座標,讓虛擬物件能夠在實際空間中呈現,就像我們戴上VR眼鏡,就能夠進入一個虛擬的世界。專家預測:到了2028年,每周有20%的人將體驗這樣沉浸式服務應用,遠遠超過不到1%的2023年。(見圖8) (九)多功能的機器人(Polyfunctional Robots)╱這種機器人非常Smart,它能夠適應很多的工作,不再是專機專用的單調使用設計。專家預測:到了2030年,80%的人類將會使用Smart機器人,這較目前不到10%會有大幅成長。(見圖9) (十)神經增強的技術(Neurological Enhancement)╱神經增強是使用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並選擇性地寫入大腦的技術來提高人類認知能力過程。專家預測:到2030年,將有60%的IT從業人員會使用神經增強技術,這項技術能夠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甚至讓電腦等裝置可直接與大腦進行雙向溝通。(見圖10) ●圖4:後量子密碼學發展的時程  ●圖5:環境智慧的各種應用場景 ●圖6:電腦運算可持續性的三個關鍵因素  ●圖7:簡單的混和運算架構 ●圖8:三層架構實現空間計算與呈現 ●圖9:多功能機器人更掌握真人的作業要素  ●圖10:神經增強技術發展的階段 面對這些將重塑生活與工作樣貌變革,如何掌握未來關鍵 如果只能關心一項科技應用,就關心Agentic AI吧!在2025年的科技發展投入建議要優先關注AI在產業領域的應用,應該著重思考的是將AI功能嵌入業務營運的服務流程裡。所以未來AI應用將會看到更多Agentic AI的發生,而這樣的應用不單在企業發展及流程上,提供快速且便利的智慧化改造外,更有可能與外部供應鏈或加值鏈的合作商,創造出全新的平台經濟模式。 Agentic AI是甚麼概念,它是種更進階的AI形式,可以自主地規劃和執行動作以達成用戶設定的目標。簡單來說,Agentic AI就是個虛擬的員工,可以協助、分擔和增強人類或傳統應用程式的任務。Agentic AI藉由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力量,結合商業數據和IT洞察力,引導工作流程、支援團隊和解決問題。它可管理複雜任務、發現潛在問題,甚至自動修復IT故障,讓組織能夠順利運作,而無需人工介入。 對於科技發展的變革而言,Agentic AI是十年一次的重大轉變契機,上一次是Mobile First(行動優先),再上一次是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軟體主宰世界)。目前Agentic AI可以怎麼用,或許還是比較模糊的概念,但單就對Agentic初步研究就已經可以知道,這影響相當驚人。Agentic AI的應用讓服務未來競爭對手,不只是您以為的競爭對手,而是用戶使用您產品的情境中,從頭到尾所有會用的服務。 因為當Agentic AI把整個流程串起來,客戶不會做一件事去一個網站,而是在一個網站中,從頭到尾一步完成。舉例來說,消費者想買台掃地機器人,不會像過去的購物歷程一樣,先去A網站了解各家廠牌與功能的差異,再去B網站看評測,然後用C網站比價,最後去到D網站下單。消費者會在一個網站,讓AI幫我完成這全部的事情,我只要確認過程和結果就好。 這樣的改變完全顛覆現在的服務流程,現在很少有工作會從頭到尾都在一個網站完成,你一定會有搜集(掃地機器人要看什麼)、整理(有哪些選項)、分析(誰比較好、價格比較便宜)、執行(下單購買)不同步驟,這些步驟現在在不同地方完成。未來的AI Agents,要一次幫您做完。 這個僅剩下的唯一網站,可能是A、B、C、D的其中一家,也可能是一個全新的服務商,所以獎落誰家?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現在的狀況是:(1)有人掌握流量(Facebook、Android、iPhone、Google);(2)有人掌握內容(YouTube、社群平台、討論區、新聞網站);(3)有人掌握最終交易的節點(電商平台、訂房網站、旅遊平台)。 但是Agentic AI這個潘朵拉盒子一旦被打開,不同消費服務節點間的競爭態勢就即刻啟動,本來互不相關,甚或是合作的企業,現在全部都會在同樣的服務情境下競爭。最後誰會贏?是流量、是資料,還是最終節點,還真是一個狠問題。 隨著科技發展速度的加快與影響力範圍的擴展,企業所面臨的挑戰與考驗迫使大家必須具有快速了解科技應用與選擇數位轉型方向的決策能力。身處全球化競爭中,我們也需要持續的觀測與掌握變化,並探究可能的影響與重要的課題,才能幫助我們更具體地掌握未來發展,協調企業發展策略並加以因應之。
2025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觀展心得
科技探索
2025-06-30

2025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觀展心得

今年的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延續過去兩年「生成式AI」的熱潮,整體氛圍依然強調 AI 為核心驅動力,但與過去明顯不同的是—— 大家不再熱衷於「賣AI 」,而是專注於「用AI 做事」 。這樣的轉變,也讓 2025 年的展覽更貼近企業營運日常的真實需求。 本次展會中,AI應用仍為主旋律,但與過往強調技術創新與突破不同,今年更多展出的是 AI 實際導入企業內部流程優化的成果。從客服對話、行銷內容產出,到內部文件整理與報表自動化, AI 成為企業內部提升效率的助手,而非主角 。這也意味著, 「新奇」的技術亮點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落地實用」的系統整合與應用場景 。與其說是在看前瞻技術,更像是在參與一場 AI 資源盤點與實務轉型的工作坊。 行政與內部管理應用:人易科技令人驚喜 AI 不只在行銷與客服大放異彩,在行政與內部管理場域的應用也持續擴大。此次我們也很高興再次見到老朋友—— 人易科技 ,他們在原有排班系統上導入了全新的 AI 排班模組,能即時根據人力需求與出勤記錄調整排班策略,大幅簡化主管的決策流程。這樣的創新讓我們看見, AI 並不專屬於科技產業,它正走進每一個部門,從HR 、財務到營運管理皆可受惠 。 知識內容型服務:數據與AI 驅動的行銷力爆發 另一個明顯成長的類別是「知識內容型商務服務」。從講師、顧問、KOL 到 B2B 行銷團隊,越來越多服務供應者透過結合 自有知識資料+數據分析+ AI 生成技術 ,打造出可量化、可自動化的內容商品與行銷解決方案。 像是可以根據使用者偏好自動產出行銷腳本、社群貼文、簡報甚至影片的 AI 工具,大幅降低內容生產的人力門檻,成為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器。 智慧製造新趨勢:永續數據分析躍上檯面 在智慧製造區塊,雖然並非今年主軸,但仍有多家展商展示 ESG 永續數據結合AI 分析的解決方案 。這些系統多強調碳排追蹤、自動報告輸出、符合歐盟CBAM或EUDR等國際規範的能力,反映出永續合規已成製造業的即戰力。這也說明 智慧製造更走向「數據治理+合規」的新維度 。 技術水平觀察:台灣頗具應用整合優勢 從本次國際與在地參展商的展示內容來看,雖然台灣展商多數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無論在 AI 導入深度、SaaS 系統整合、行銷自動化工具的應用上, 與國際品牌並未拉開明顯差距 。 甚至在許多特定垂直市場(如預約系統、客戶經營、跨境行銷整合)上,台灣的新創與技術供應商仍展現出高度的市場敏感度與彈性。 總結:展會更加商業導向,落地比例大幅提高 從 2023 年的 AI 初探、2024 年的工具爆發,到 2025 年的流程導入與商業實踐,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已明顯邁向一個更成熟、更務實的階段 。整體展會焦點也從「看新技術」轉向「選對工具、立即導入、快速見效」。 這場展會讓我們再次確認, AI的下一步,不是革新科技,而是深度整合商務 。對企業而言,2025 年不是該不該用AI的問題,而是「要用在哪裡、如何真正發揮價值」。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科技探索
2025-06-19

Megnajet 推出新型流體管理系統,擴大產品範圍

Megnajet 的 JetSource HFR   流體管理專家 Megnajet 在其 JetSource 產品系列中推出了新產品 JetSource HFR,這是一種大容量流體管理系統,旨在滿足更廣泛的多列印頭噴墨應用的需求。 JetSource HFR 專為在大規模、高負載環境中運行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和系統整合商而設計,具有兩公升的液體容量和擴展的列印頭連接功能。該系統旨在提供持續的液體輸送,使其適用於標籤、捲筒紙、捲對捲和掃描等高輸出流程。 JetSource HFR 是繼 2023 年推出的 JetSource Core 系統之後推出的,該系統支援多達五條流體路徑。新型號將容量提升至六至八條路徑,允許高達四公升的流體再循環。該公司表示,這使得它特別適用於基於條形的列印系統或需要更大覆蓋範圍的應用。 主要特點包括超過 900 瓦的加熱功率,可快速預熱系統,並透過雙加熱和感測組件實現精確的溫度控制。這些功能可確保輸出穩定,並減少啟動延遲。內部旁路系統可使全部流體在設備內循環並均勻加熱。 Megnajet 也將基於文丘里管的彎月面控制(一種在其 JetSource 系列中使用的壓力調節系統)整合到 HFR 中。 Megnajet 表示,即使在嚴苛的列印條件下,這也能確保可靠的流體噴射。 根據Megnajet總經理Mike Seal介紹,HFR系統是為了滿足客戶對可靠、高效能流體管理的需求而開發的。 「我們開發JetSource HFR是為了滿足客戶對高生產力應用的精確流體控制和調節的需求,」Seal先生說。 “這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能夠專注於其核心業務,而無需開發內部系統。”   內容來源: https://www.dlpmag.com/
VPF 開發水性噴墨葡萄酒紙
包裝未來
2025-06-12

VPF 開發水性噴墨葡萄酒紙

德國標籤紙製造商 VPF 推出了專有的噴墨葡萄酒紙,專用於水性噴墨列印系統,可與永久性或可水洗黏合劑一起使用。 該公司聲稱,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技術可以使用水性噴墨列印系統在高品質壓花無塗層紙或葡萄酒紙上進行客製化標籤列印。 經過密集的開發階段,VPF 現在可以使用噴墨塗層塗覆壓花紙,與未塗覆的紙張相比,可顯著提高色彩亮度和乾燥速度。 新產品系列包括 VPF 13885(噴墨紙 Martelé 白色 90g,40% 再生材料)、VPF 10600(噴墨紙 Vergé 奶油色 80g)、VPF 13426(噴墨紙 Bagasse 白色 90g,60% 甘蔗纖維含量 13426(噴墨紙 Bagasse 白色 90g,60% 甘蔗纖維含量為 VPF 1095(噴墨紙 190%)再生材料)。 這些紙張可以使用染料和顏料墨水進行列印,同時保留了無塗層紙張的觸感。儘管使用了噴墨塗層,紙張上的壓紋仍然清晰可見,觸感十足。 VPF 表示,新系列為許多高品質產品製造商在裝飾中小批量產品方面開闢了新的可能性,這些產品通常以多種品種變化或個性化印記為特徵。 該公司特別注重確保與葡萄酒行業現有永久性黏合劑的兼容性。此外,該公司也致力於採用可清洗黏合劑進行塗層,以便在清洗線上(無論是否使用鹼液)將標籤與可重複使用的產品徹底分離。 所有紙張現均提供 951 黏合劑(用於永久性標籤)和 605 Wash Off 黏合劑(可在最低 70°C 溫度下使用 1% 鹼液清洗)。另有特殊黏合劑(不透明、熱熔、可移除、可冷洗等)可供選擇。 經過技術測試並根據客戶要求,VPF 噴墨塗層還可以應用於其他特殊壓花紙,從而形成獨特的客製化黏合材料。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Beontag 黏合劑獲得 APR 回收認證
包裝未來
2025-06-12

Beontag 黏合劑獲得 APR 回收認證

Beontag 的 PET 可清洗黏合劑已獲得塑膠回收協會 (APR) 認證。該黏合劑符合美國 PET 可回收性最高標準,並獲得了值得信賴的第三方驗證。 Beontag 的 PET Wash-Off 黏合劑是一種壓敏技術,專為採用 BOPP 布料的 PET 包裝而設計。它不同於傳統的黏合劑,後者通常會在 PET 表面留下殘留物,導致其在回收過程中變色、起霧並降低材料品質。 Beontag 的黏合劑配方透過確保清潔可移除性克服了這些挑戰,從而實現了 PET 的真正循環回收,同時保持了其完整性。  PET Wash-Off 回收系統在回收過程中實現乾淨分離,無需基材預處理,且支援全溫度性能,可協助加工商和品牌提升包裝的可回收性,同時又不會增加複雜性。 PET 回收系統以循環為設計概念,支援生產更高品質的消費後回收 (PCR) 材料,同時幫助品牌提升可回收性,且不會影響標籤性能或營運效率。   Beontag 圖形和標籤材料副總裁 Erin Bernhardt 表示:「我們的 PET 可洗膠黏劑獲得 APR 認證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彰顯了 Beontag 致力於在圖形和標籤行業推進可持續技術的決心。這清晰地體現了我們致力於開發實用創新的決心,這些創新不僅服務於客戶,也為環境進步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BOBST 現已擁有全系列機器人
科技探索
2025-06-12

BOBST 現已擁有全系列機器人

Bobst 表示,機器人技術可以優化加工線上的生產工作流程。   博斯特表示,進入機器人領域兩年來,該公司現已提供全系列機器人解決方案,用於平板模切機、糊盒機和柔版糊盒機的裝載和碼垛。 Bobst 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 Roboloader 和 Robopalletiser,以及用於確保托盤安全運輸和準確貼標的機器人。 糊盒機和機器人產品線負責人 Pierre Binggeli 表示:“瓦楞紙行業的客戶非常高興能夠透過一個獨特的合作夥伴高效地管理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生產鏈。” “機器人解決方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後一塊拼圖,它實現了關鍵階段的自動化,並允許配置完整無縫的生產線。” Roboloader 會自動傳輸坯料堆,無需任何人工幹預送料。此機器人可確保持續穩定的供料,以配合機器的最高速度,從而實現最佳的生產線生產力。 Robopalletiser 機器人碼垛機能夠以各種模式堆疊貨物或批量物料,以實現堆疊過程的完全自動化。憑藉多種夾持器類型以及與不同機器人的組合選項,這些功能強大的機器人能夠根據每位客戶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Robotop、Wrapper 和 Robolabel 可固定貨物、加速安全包裝流程、確保全面保護和正確貼標、確保托盤安全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 Bobst 的機器人解決方案使轉換器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設備的潛力,在日益苛刻的市場環境中提高速度和生產力。 此外,機器人能夠根據客戶需求調整進料和堆疊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使生產流程更加流暢,並保護板材、坯料和紙箱的完整性。此外,機器人還能為操作員減輕大量重複性、繁重的工作,進而促進工作場所的可持續性。 賓格利補充道:“機器人技術的可持續性優勢對我們的客戶來說也是一大優勢,他們希望將浪費降至最低並改善工作條件。” “我們預見到未來機器人將成為所有瓦楞包裝生產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自動紙箱廠將以最大產能運行,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和停機時間。” Bobst 表示,將機器人技術成功融入瓦楞紙產品中,為公司在其他產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路線圖。 Bobst 解決方案提供自動化和使用者友好的人體工學設計,有助於提高工作場所的可持續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21.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