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色彩管理
2025-09-15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為什麼即使數值正確,印刷色彩仍會偏差 直說了吧——色彩管理通常有效……直到它失效。 你命中 LAB 目標,設定檔也調整到位,打樣通過。 但當你走進印刷間,抽出一張紙,卻覺得哪裡不對。 數據說沒問題。你的眼睛卻說不是。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對數字過於信任了。 當今的色彩管理建立在精準基礎上——理由正當。但它常忽略一點: 色彩是感知 。而感知並不總能被設備捕捉。   即使是最佳的 LAB 匹配,也可能顯得蒼白 為什麼?因為這些數字無法解釋表面光澤、紙張質地,或在不同光源下的微妙光學變化。ICC 設定檔假設完美的 D50 光源與線性的油墨行為。但真實的印刷機並不是這樣。 至於 ΔE? 它只是一個數字。 它不在乎中性灰在暖色螢光燈下的效果,也不在乎某個鮮紅色是否讓品牌經理覺得「對味」。 我們依然像在實驗室裡那樣管理色彩。 但實際上不是。我們身處的是印刷廠——有濕度波動、基材變異,以及操作員必須高速做出現場決策。   問題更深層 以 CIE 標準觀察者為例——現代色彩科學的基礎。它來自 1931 年的一項實驗。這組數據產生了我們至今仍在使用的 LAB 與 XYZ。 但說實話:你的工作並不活在那種受控泡泡裡。 你面對的是光澤卡紙、瓦楞基材、品牌色要求,以及在各種現場光源下的視覺判斷。所以,當品牌紅看起來黯淡,或灰色偏暖時,你知道這不是幻覺——而是系統的侷限。   接下來是油墨問題 油墨不會每次都一樣。隨著壓力、速度、溫度的變化,黏性也會改變。套印的效果會因疊印順序與鋪墨方式不同而異。50% 青色疊印洋紅,和單獨一個色塊的行為不同。 網點增大並不是理論問題——它是物理現象。 當這種物理行為改變時,你的色彩就會偏移。但大多數工作流程並不測量套印或疊印的偏差,而只測量實地色塊。這遠遠不夠。   現在來談打樣 數位打樣可以非常有幫助——但也可能誤導。 大多 RIP 並不考慮專色的不透明度、實際的網點增益(TVI)、或真實的套印行為。它們呈現的是在亮白噴墨紙上的效果——而不是 SBS 卡紙或薄膜上的狀況。當你的專色疊印在印刷機上無法對上時,問題不在你的眼睛,而在於軟體裡預設的假設。 如果你的打樣系統沒有以真實油墨試樣與實際基材表現來校正,那它就不是在管理色彩——它只是在做估算。   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首先要接受:色彩管理不是一個核取方塊。它是一個系統。 而系統需要真實的數據。不僅是設備設定檔與 LAB 目標,而是反映你工廠裡、你的油墨、你的材料上色彩行為的輸入。 以下方法有幫助: 不止於 LAB,使用光譜數據並模擬印刷條件 用實際油墨試樣來校正打樣機,而不是預設值 監控套印與疊印,不只實地色塊 在打樣審核中模擬觀看環境 把色彩當作人類感知,而不僅是計算出的差值   結論 色彩科學沒有失敗。它只是止步於印刷間之外。 真正的控制點在這裡展開——在數字與細微差異的交會處,實際的色彩控制才開始。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GMG Color 將在 Labelexpo Europe 首度發表 InstantMatch
科技探索
2025-09-15

GMG Color 將在 Labelexpo Europe 首度發表 InstantMatch

GMG Color 確認將於巴塞隆納舉辦的 Labelexpo Europe 上推出 GMG InstantMatch ,這項新技術專為解決印刷廠與數位印刷商在生產中常遇到的色彩偏移問題而設計,並且不需要耗時的重新製作色彩設定檔。 這款工具能提供機台端(press-side)的解決方案,加速開機準備、減少浪費,並確保品牌色彩的一致性。它同時回應了產業面臨的多重壓力,包括品牌方對更快速交期的要求、跨設備保持色彩一致,以及降低成本與符合永續需求。   測試用戶 Blue Label Packaging Company 已在實際生產環境中試用該技術。該公司代表表示: 「身為全數位印刷廠,我們在維持色彩一致性方面面臨獨特挑戰。GMG InstantMatch 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方法,能解決機台端經常發生的細微變化,避免耗時的重新製作色彩設定檔與維護。我們大幅改善了開機準備效率,並透過 GMG InstantMatch 持續交付業界領先的色彩品質。」 這項技術瞄準產業中的關鍵挑戰: 每一分鐘的機台運轉都至關重要 ,數位、柔版與混合式流程需要產出一致結果,同時減少廢料與油墨使用已成為商業核心需求。InstantMatch 的目標就是為印刷加工廠提供一個實用工具,幫助簡化生產流程並提升獲利能力。 除了 InstantMatch 之外,GMG 還將展示其完整的印刷技術生態系,旨在消除打樣中的猜測、實現複雜色彩轉換的自動化,並縮短開機準備時間,同時降低浪費。GMG 的解決方案能夠連結數位與傳統工作流程,無論是 HP Indigo 還是柔版印刷機,都能確保精準的輸出結果。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油墨:包裝中隱形的守護者
包裝未來
2025-08-11

油墨:包裝中隱形的守護者

  在現代供應鏈中,油墨早已不只是色彩的點綴,它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告訴人們它是什麼、如何使用、以及它的來源。沒有油墨,包裝就成了一個啞巴容器,失去了身份與使命。 但在假冒者擁有先進仿製工具的時代,油墨已經演變成另一種角色——隱秘的防線。從在特殊光線下顯示隱藏資訊,到在遭到篡改時透過不可逆的變色發出警示,安全油墨如今已成為品牌保護武器庫中最靈活的工具之一。   為什麼油墨在安全印刷中佔有優勢 在眾多防偽措施中——全息圖、特殊紙張、內嵌晶片——油墨擁有獨特的靈活性與隱蔽性。它能應用於多種印刷方式(膠印、柔印、凹印、網印、數位印刷),並能被設計成對光、熱、觸覺甚至智慧型手機感測器作出反應。 一層專用油墨就能: 立即驗證真偽 隱藏僅供訓練有素的檢查員查看的資訊 立即顯示篡改痕跡 與數位驗證系統整合 不過,這些優勢伴隨著責任——製造商必須確保這類油墨只交付給受信任、審核過的印刷商,而印刷商也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妥善保護它們,避免被濫用。   策略性整合,而非事後補加 安全油墨的最佳效果來自於在包裝策略階段就納入設計,而不是事後添加。專色油墨常用來取代或補充 CMYK,以達到防偽效果,這可能需要額外的印刷單元或分開生產。對於純數位印刷,可能必須採用混合生產或將油墨與其他安全裝置結合。 選擇適當油墨時需考慮: 驗證的時機——是在銷售點、運輸途中,還是購後檢查 驗證的層級——向大眾可見、僅供檢查員查看,或實驗室鑑定 與其他防偽裝置的互補性——避免功能重疊造成浪費   安全油墨的類別與應用 1. 初級驗證油墨 (Primary Validation Inks)——快速的視覺真偽檢查 光學可變油墨與光學可變光油(OVI/OVV) :傾斜時改變顏色,最初用於鈔票 虹彩油墨 :呈現類似蝴蝶翅膀的多色效果,主要裝飾,亦可防偽 溫變油墨 :對溫度反應,如飲品溫度指示或熱觸發防偽標誌 變色異譜油墨 :在不同光源下顏色不同,用於隱蔽檢查 光變油墨 :在強光(如相機閃光燈)下變色 導電油墨 :可觸發智慧型手機螢幕進行數位驗證 機器可讀油墨 :含特殊化學標記,需專用設備檢測 2. 防篡改油墨 (Tamper-Evident Inks)——阻嚇並檢測內容更改 抗擦拭或顯示日期、編碼被更改的痕跡 對化學溶劑敏感,能顯示溶劑攻擊 刮刮層用於一次性代碼存取 3. 法證油墨與標記物 (Forensic Inks & Taggants)——高價值商品的最高級保護 含有需實驗室設備檢測的奈米級微標記 獨特的化學或生物標記,幾乎不可能被複製   油墨作為信任信號 這些技術的真正價值在於提升消費者信心。可見的真偽提示讓買家放心他們拿到的是真品,而隱蔽的防偽特徵則讓品牌商能在不驚動仿冒者的情況下監測、驗證並維護信任。 隨著假冒手段不斷升級,對策也必須與時俱進。下一代油墨可能會與智慧包裝結合,融合物理與數位防護,讓篡改不僅困難,而且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立即被檢測到。 油墨已經從被動的裝飾材料,悄然轉變為品牌誠信的主動守護者。在一個信任就是貨幣的市場中,這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meprinter.com/
Superior Litho 以 Koenig & Bauer 提升品質
科技探索
2025-08-11

Superior Litho 以 Koenig & Bauer 提升品質

Superior Litho 的品質團隊(由左至右):營運卓越(OpEx)總監 Jared Rounsevell、持續改善專員 Jonathan Frank,以及品質經理 Juan Morales,正透過 Koenig & Bauer 系統強化品質保證、持續改善與永續發展計畫。   重點摘要: 公司建立了以持續分析工作流程與製程為核心的文化,確保最高客戶滿意度 隨著科技演進,Superior 持續導入先進自動化系統,實現閉迴路品質控制 最新兩台 Koenig & Bauer 印刷機配備了線上 QualiTronic 與 PrintCheck 品質控制系統,以及 Sensoric Infeed System,可在高速下維持穩定的色彩與套準度   身為美國知名大型紙板包裝印刷領域的獲獎企業,Superior Lithographics 為眾多知名品牌服務,將品質視為對客戶最重要的價值之一,也是公司六大核心價值之一(安全、尊重、溝通、團隊合作、創意與品質)。 「這聽起來或許像老生常談,但品質在我們客戶心中絕對是排第一位的,」Superior Lithographics 營運卓越總監 Jared Rounsevell 說,「這包括印刷品質、功能品質,甚至是我們的產品在客戶設備上的運行表現。」 Rounsevell 指出,Superior 奉行 20 世紀品質大師 Armand Feigenbaum 所強調的理念:「品質就是客戶所說的品質。」公司非常認真地落實這一原則,致力於交付完全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多年來,客戶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複雜,Superior 也必須不斷改進流程與管控以達到這些期望。 這家位於南加州的印刷廠生產摺疊紙盒、包裝套/封套、瓦楞面紙與膠印標籤,並透過多種方式檢測品質,包括人工目視檢查、相機/自動化檢測以及物理測試。Rounsevell 表示,隨著技術進步,檢測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是在新一代 Koenig & Bauer 印刷機上,這些機器配備了自動化系統,能控制色彩並分析每一張紙,確保達到百分之百的品質標準。 「我們最新的兩台 Koenig & Bauer 印刷機配備了線上 QualiTronic 與 PrintCheck 圖像檢測系統,以及離線 ErgoTronic 品質控制系統,能最佳化印刷品質並提升整體生產效率,」Rounsevell 說。「這些系統搭配 Sensoric Infeed System,帶來了極佳的效果,讓操作員在高速生產時仍能維持全程穩定的色彩與套準度。」 雖然自動化與新技術對 Superior 的品質目標至關重要,但員工同樣是關鍵。公司遵循豐田生產方式中「品質是每個人的責任」的理念,定期培訓員工標準化流程與作業規範,以確保最佳的品質結果。團隊也會定期召開會議,檢討各部門的流程改善提案,持續簡化作業並超越客戶期望。 「我們一直努力將品質融入流程中,從產品規格與設計開始,到製造與出貨的每一步,」Rounsevell 表示。「這樣的流程設計仰賴資深員工與整合式品質控制系統的協同作用,以確保最高的永續性與可重複成果。我們希望隨時為團隊提供最好的工具,幫助他們在生產中達成最佳品質成果,同時讓工作更輕鬆,並為客戶帶來最高品質的產品。」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
X-Rite 攜手 Esko 在 2025 Esko World 展會上為數位包裝帶來 AI 配色
色彩管理
2025-06-05

X-Rite 攜手 Esko 在 2025 Esko World 展會上為數位包裝帶來 AI 配色

X-Rite eXact 2 和 Esko Print Clone 幫助印刷企業在數位化生產環境中精準再現先前印刷包裝的色彩。 |圖片來源:X-Rite   在 Esko World 2025 展會上,色彩科學與技術供應商愛色麗公司 (X-Rite Incorporated) 宣布,eXact 2 手持式分光光度儀是 Esko Print Clone 軟體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款基於雲端原生、人工智慧驅動的解決方案可簡化並加速數位化生產環境中的色彩匹配。 eXact 2 和 Print Clone 解決方案使數位印刷機能夠快速、精確地重現任何先前印刷包裝的色彩,從而縮短準備時間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數位印刷機操作員只需將 PDF 檔案上傳到 Print Clone,並使用 eXact 2 測量實體印刷樣品,即可進行即時印刷和印刷效能分析。 Print Clone 的 AI 演算法會計算目標色彩配置文件,以確保數位印刷機輸出符合品牌規格。 X-Rite Pantone 品牌全球策略客戶副總裁Cindy Cooperman表示:「X-Rite 和 Esko 建立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為包裝客戶提供創新的端到端色彩解決方案。Print  Clone 是我們攜手合作,將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引入數位印刷車間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可以幫助品牌及其印刷供應商減少手動包裝、提高生產性包裝的準確性。」 X-Rite 參加 Esko World同樣在 密蘇裡州聖路易斯 的 Esko World ,X-Rite 展示了其先進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在包裝類型、印刷流程和全球供應鏈中實現色彩一致性。 特色解決方案包括: 色彩評估服務:一份免費報告,展示品牌色彩在五種包裝基材上的呈現方式。 eXact 2:新一代手持式分光光度計,消除主觀性,幫助供應商確保品牌顏色在每次運行中都符合目標。 PantoneLIVE 和私人圖書館管理器:一種基於雲端的解決方案,以數位方式傳達品牌和自訂顏色標準。 ColorCert ScoreCard Server:基於雲端的軟體,用於追蹤和分析列印品質。 小組討論: 麥當勞 包裝色彩最佳實踐 2025 年 6 月 4 日星期三 下午 1:30 –  2:00 CDT tms/ McDonald's 的 Kim Haugh 將分享最佳實踐,介紹 X-Rite Pantone 的先進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幫助 tms/ McDonald's 減少返工、提高生產效率並在全球範圍內保持整個包裝的一致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impressions.com/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配合兩年一次、台灣最盛大的TIGAX 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由東明油墨、T-Lab東煦色研所共同主辦的「TIGAX 24印刷新知探討講座」,於B區210展位在三天中共舉辦11場專業講座。此次參展理念是期望展出內容能帶給業界豐富且多元的流程方案,並邀請眾多專家與海外原廠到台灣分享世界最新資訊、產業趨勢、專業知識及創新理念,期待藉此帶給台灣印刷界更多機會及可能性,並帶來無限啟發與實用技巧,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茲將11場演講內容重點節錄於下: 壹、EcoSave系統與數位列印產能優化 主講人╱莊文凱 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在這次於講座中詳細介紹EcoSave系統如何在提升產能的同時達到環保目標。現代印刷需要在提升產能的同時融入環保理念,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PrintFactory系統專注於減少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費,透過自動化與標準化技術提升印刷生產的效率和質量。(見圖1) 企業可以正確使用自動化工具和流程標準化技術,同時節省成本和提升收入。透過標準化流程和自動化操作,企業能減少錯誤和浪費,大大提高生產效率。PrintFactory系統中的自動化工具可以在數秒內完成手動排版工作,顯著縮短時間並減少錯誤風險。通過先進的色彩管理技術,PrintFactory確保每個批次的色彩一致性,減少因色差造成的浪費。這套系統還能幫助跨國企業提供一致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無論在哪都能保持生產的一致性。 莊文凱強調,PrintFactory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它提供了從生產流程自動化到數據儀表板監控的完整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減少人力干預,提高整體生產效率。企業在使用這些技術時,與客戶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關鍵,有助於確保生產流程中色彩和設計的一致性。透過自動化和標準化技術同時實現環保和生產效率的雙重目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讓與會者看到了未來印刷技術應用的嶄新趨勢。(見圖2、3)  ●圖1:第一場主講人╱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  ●圖2:實現色彩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可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 ●圖3:PrintFactory的工作流程 貳、當代設計師對印刷的想像 主講人╱陳泳勝 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特別從設計師的角度深入探討設計與印刷的關聯性,當代設計師不僅要解決客戶的需求,還需要在現實條件與預算中取得平衡,並運用創意與技術實現設計的最終呈現。(見圖4) 設計師必須不斷創新,挑戰傳統印刷方式,將新技術與傳統工藝結合,創造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例如燙金技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技術門檻高,特別是在細小文字或複雜設計上,需要極高的技術精度。在印刷環節中,設計師更需要慎重選擇紙張,以確保其手感、色彩表現,以及與印刷技術的配合度;印刷公司與設計師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緊密溝通,確保設計的創意與印刷技術可行性相結合,實現理想作品效果。即使面對複雜或高難度的印刷要求,設計師依然可以透過創新和合作找到解決方案,實現高品質的作品。而在未來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設計美感和功能性,還需要融入環保理念,選擇更加可持續性的材料和技術。(見圖5、6) 陳泳勝也展示設計師對設計與印刷融合的思考,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平衡創意、技術與預算,並通過與印刷公司的合作實現高品質的設計效果。透過他的講解展示設計與印刷的融合如何產生預期效果,從燙金技術的精確控制,到紙張與印刷效果的完美配合,為未來設計師指明方向。 ●圖4:第二場主講人╱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 ●圖5:設計師的印刷知識都是在與印刷公司的交流中學習  ●圖6:設計師或印刷公司會遇到的三個圓 參、軟打樣的優勢與應用 主講人╱白逸禾 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深入探討現代設計和印刷行業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並介紹軟打樣技術應用。色彩溝通中的誤差,常常不是作品本身問題,而是由不同顯示器之間的色差引起的,顯示器顏色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根據研究顯示,高達80%的用戶會面臨顯示器色差問題,這不僅限於設計師,還包括客戶、合作方等。定期校準顯示器如同車輛保養一般重要,特別是當顯示器隨時間變化,校準能確保顯示顏色是正確的。使用專業顯示器來進行設計和色彩管理,可顯著提高設計成果的準確性,避免顏色偏差帶來的問題。(見圖7) 現代的軟打樣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做到與實際印刷效果接近85%~90%的一致性,雖然仍有物理限制,但已大大縮減傳統打樣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當設計師與客戶在不同顯示器上看到的效果不一致,會導致反覆修改的麻煩,正確使用專業設備能避免這種情況。雖然軟打樣能模擬大部分色彩,但仍然有一些顏色,例如青色,因物理限制無法完全再現,這是軟打樣無法完全取代實際印刷的原因。透過現代的雲端技術和色彩管理工具,設計師和客戶即便不在同一地點,也能確保看到一致的色彩效果,提升工作效率。(見圖8、9) ●圖7:第三場主講人╱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 ●圖8:如何解決色差頑疾,以設計接單的角度,會產生色差的四大環節 ●圖9:PMU進階色彩調整結果(左)、Photoshop軟打樣結果(右)兩者效果比較  肆、印刷包裝全流程與eXact2新量測技術 主講人╱周慶一 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印刷與包裝行業中的色彩管理技術,並展示最新推出的eXact2量測設備,深入剖析現代印刷包裝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技術應對方案,這款設備顯著提升色彩測量的準確性和速度,特別適合包裝印刷行業的需求。eXact2保證每批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有效減少色差,提升生產效率。(見圖10) 他也特別強調色彩管理的一致性問題,許多全球品牌,例如麥當勞,依賴X-Rite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以確保不同供應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維持相同的色彩表現,對於保持品牌形象及避免顧客誤判至關重要。 X-Rite的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可以應用於膠片、文物等無法觸碰的物品上,確保顏色的準確性而不損傷物件,這在特殊行業中可謂特別重要。Pantone色卡雖然提供簡單的顏色定義方法,但是隨著時間可能發生顏色變化,因此需要輔以精確的儀器測量來確保色彩準確。X-Rite不僅提供精確的色彩測量設備,還整合數據管理系統,使得0企業能在生產的每一階段監控色彩表現,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見圖11、12) X-Rite的創新技術,使得印刷包裝行業在色彩管理上實現全面技術提升。從eXact2的新量測技術到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再到智能化數據管理,這些技術共同提升印刷包裝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啟印刷包裝行業的新篇章。 ●圖10:第四場主講人╱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 ●圖11:辨別顏色之色彩成熟度的幾個等級 ●圖12:eXact2量測設備新產品的主要優勢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伍、快速導入數位印刷:認識HP Indigo獨家電子油墨技術  主講人╱劉尚昆  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深入介紹這項革命性數位印刷技術,及其如何結合傳統印刷與現代科技,帶來高效與多樣化的印刷解決方案。(見圖13) HP Indigo的電子油墨技術享有盛名,其獨特的液態載體技術突破噴墨印刷局限,實現更好的色彩控制與印刷品質,適用於標籤、軟性包裝及書籍等多元化的應用。HP Indigo的三大核心包括油墨本體、感應原理和平版印刷,使得印刷更加穩定且精準。由於單核心印刷引擎特性,所有的顏色都依賴同一滾筒轉印,以避免套色不準的問題,進而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 在防偽印刷應用中,劉尚昆也展示HP Indigo的隱形油墨技術,廣泛應用於鈔票、身份證等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印刷產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與唯一性。HP Indigo採用三明治印刷技術,可以靈活地排列印刷顏色順序,實現多層次色彩效果。無論是一般材料還是透明塑料,皆能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見圖14、15) 根據色素使用量調整印刷速度,HP Indigo確保在各種材質上保持高效生產和穩定品質,特別是軟性包裝。液態電子油墨的控制性極佳,帶電轉移技術確保顏色均勻精準,保留材質原有觸感。HP Indigo設備最多可裝置七色電子油墨,透過ECG(七色擴展色域印刷)進行特別色模擬印刷,並提供付費客製化特別色調配服務,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HP Indigo的技術突破傳統印刷的諸多限制,為印刷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高效解決方案。 ●圖13:第五場主講人╱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 ●圖14:各種數位印刷形式對材料之表現 ●圖15:高覆蓋率、色彩飽和、多層墨水是Indigo客戶的標準配備 陸、如何處理不同印刷的印前色彩管理作業 主講人╱應偉賓 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探討色彩管理在不同印刷技術中的應用和挑戰,提供印刷業處理色彩管理問題的實際經驗,展示了如何透過精確技術應用解決色彩挑戰,並在印刷過程中保持高效與一致的品質。(見圖16) 隨著印刷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色彩管理標準化變得愈加重要,有助於跨地區、不同設備和技術間保持色彩一致性,避免因為地區或技術差異導致的顏色偏差。應偉賓特別講解到如何在平版印刷、數位印刷、平印等不同技術間進行色彩轉換,正確使用ICC色彩配置檔案,確保設計到最終印刷的顏色一致。 數位打樣技術允許印刷廠在印刷前進行預覽,以減少色彩誤差並降低成本,顯著提高效率。應偉賓提及使用光譜技術準確分析色彩,這對於處理複雜印刷過程和不同材質的應用非常有幫助,能夠更精確地分析和匹配色彩。在不同材料和印刷方式下,光影變化會影響最終的色彩效果,這在色彩管理中是一個關鍵挑戰,需要使用正確的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解決。(見圖17、18) 當客戶有特殊色彩要求時,他也談到如何使用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進行精確匹配,避免顏色不一致的問題。使用GMG Color Plugin在Photoshop中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預覽印刷過程和基材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並減少錯誤。GMG OpenColor允許在不同印刷工藝、基材和套印之間進行互相操作,使用光譜計算模型應對不同印刷工藝。Process Control ISO 12647是印刷廠實踐的良好標準,能夠幫助印刷廠找出問題癥結所在。 標準化和精確的色彩管理是印刷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會中他也展示出如何利用先進技術和工具實現最佳印刷效果。 ●圖16:第六場主講人╱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  ●圖17:為什麼光譜數據優於實驗室值 ●圖18:數位印刷最簡單的方法示意圖 柒、TM30S重磅登場:高負載AI Cobot與AI實例分享 主講人╱林郡弘 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深入介紹TM30S這款專為高負載設計的AI機械手臂,展示其在不同產業中的成功應用。隨著台灣少子化問題加劇,勞動力短缺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林郡弘也指出,AI機械手臂能有效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工業和製造業中,機械手臂能夠取代重複性的工作,提升生產效率。會中他並展示自動化技術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益,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並在生產線中有效減少人力成本,茲簡單說明如下:(見圖19) (一)內建視覺系統╱TM30S的內建視覺系統能夠精確檢測產品品質和識別瑕疵,適用於印刷檢測、包裝檢測等多種工業流程。會中展示TM30S如何在印刷產業中檢測印刷品質,確保產品符合高標準的要求。 (二)協作型手臂的安全性╱協作型手臂能夠與人類在同一工作空間內安全協作,具備安全防護機制。當偵測到人員靠近時,手臂會自動停止運作,確保工作安全,這種設計使TM30S成為工廠環境中可靠的助手。 (三)AI應用於品質檢測╱AI技術能夠自動學習和辨識產品缺陷,減少人工檢測的錯誤率,提高生產效率。他也展示TM30S如何透過AI的學習功能,精確辨識並處理產品缺陷。 (四)重型物件處理╱TM30S能夠處理20~30公斤重型物件,適用於大型工業應用,例如物流和汽車產業。他也展示TM30S在這些領域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 (五)可擴展應用性╱TM30S不僅能夠進行搬運和組裝,還能透過影像識別進行多種品質檢測,應用範圍廣泛。林郡弘也提到,這款機械手臂可在多種產業中靈活應用,提升生產效益,同時減少人力成本。(見圖20、21) ●圖19:第七場主講人╱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 ●圖20:智慧工廠一站式AI解決方案,以日系汽車大廠案例分享   ●圖21:達明機器人公司里程碑與NVIDIA合作打造數位孿生 捌、印刷智能數位化應用其實離你不遠 主講人╱吳瑞峰 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指出,在台灣這個電子、資通訊發達的市場環境中,印刷產業面臨幾個主要問題:個性化和小批量印刷需求顯著增加、快速交付要求提高、材料資源浪費及人力依賴問題突出、資訊管理與業務流程低效整合,以及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社會責任壓力。對於中小企業,數位升級的規劃與執行充滿著挑戰。首先遇到的是成本擔憂,不清楚數位轉型的投入資源與成本。其次是對改變的擔憂,數位化可能改變現有的業務流程。最後是對技術的陌生感,快速市場步調讓業者對新技術感到陌生和排斥。(見圖22) 印事科技所提供的數位印刷管理平台,其價值在於透過主流SaaS平台架構特性及軟硬整合能力協助企業:尋找痛點並導入解決方案,聚焦印務角色,處理資訊同步與有效溝通問題,並協調產業夥伴一起合作,逐步進行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企業競爭力提升,數位化是關鍵。印事科技將持續協助印刷產業夥伴,聚焦提供產業解決方案,並偕同夥伴逐步進行產業升級。 吳瑞峰並探討數位技術對印刷產業的變革,他指出,印刷產業數位轉型是當下迫切需要的趨勢。隨著個性化商品需求增多,印刷行業面臨小批量、多樣化訂單挑戰。透過數位化技術,印刷廠能更靈活地應對這些需求,同時提升整體效率。他特別強調跨部門數位化協作的重要性,許多企業過去依賴Excel等傳統工具進行管理,但這些工具已無法滿足現代印刷產業需求。透過雲端系統,企業能即時更新數據,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變得更加流暢,減少溝通錯誤,提高生產效率。 講座還特別介紹了SaaS訂閱服務的優勢,與傳統的一次性大額投資相比較,SaaS提供靈活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根據需求擴展或縮減其使用服務,降低數位轉型的門檻,減少企業的財務壓力。此外,吳瑞峰也強調數位技術在環保法規下的重要性。隨著環保法規嚴格,印刷業需要具備精確的生產數據追蹤能力,數位技術能幫助企業符合法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見圖23、24) 展望未來數位印刷的潛力,吳瑞峰指出透過自動化系統,印刷廠能夠實現從下單到生產再到交付的全自動化流程,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印刷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圖22:第八場主講人╱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 ●圖23:現今印刷市場的現況 ●圖24:印事的接單服務整合及雲端解決方案應用流程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玖、雲一攜手Google Gemini,開創印刷新世代 主講人╱黃韋綸 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展示如何利用雲端和AI技術,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傳統產業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擁抱創新以提升競爭力。雲端和AI技術能夠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但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導入雲端和AI技術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團隊;整合不同數據來源,建立統一數據平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員工需要熟悉新技術,適應新的工作流程;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攀升影響企業營運效率。(見圖25) 雲一利用Google Cloud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幫助企業實現數位轉型:Visual Inspection AI利用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實現高精度缺陷檢測,以降低人工成本。聊天機器人提供24/7全天候即時對話服務,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KM系統使用Search AI工具,幫助員工快速搜尋內部文件,提高工作效率。Gemini可以進行智能文字撰寫、圖文理解與創作,完成多種實務場景需求。圖片生成使用Imagen模型進行圖片生成和編輯,滿足多元化的圖像需求。Looker Studio則提供資料視覺化工具,幫助企業快速掌握關鍵指標。 演講中並介紹多個使用案例,展示這些工具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Visual Inspection AI使用於包裝品或印刷的AI檢測。聊天機器人使用於硬體廠商產品推薦和補教業英語對話練習。KM系統用於家電產業門市同仁KM系統和大型企業內部文件查詢系統。Gemini使用於影視產業影片類型分析、補教業題目生成、宗教基金會文章潤飾、文案撰寫、程式碼編寫、報價預估等。圖片生成用於影視產業廣告文案圖片和電商平台個性化圖案設計。Looker Studio則進行各產業的數據分析和視覺化展示。(見圖26、27) 雲一提供Google Cloud的技術支援、設計開發以及教育訓練等服務,幫助傳統產業無痛升級。透過AI技術,傳統產業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造新商業模式,開創印刷新世代。這些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可謂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圖25:第九場主講人╱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 ●圖26:Google新一代生成式AI模型 ●圖27:透過AI機器人印刷估價測試  拾、解決VOC問題的環保平版印刷油墨與色彩管理 主講人╱卓訓群 東明油墨公司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指出,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印刷產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他也針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環保法規和色彩管理的創新應用。(見圖28) 隨著全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印刷廠必須降低VOC排放量,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必要步驟,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卓訓群指出,隨著歐盟法規對VOC的嚴格限制,採用低VOC的環保油墨是大勢所趨。在應對印刷油墨的環保問題時,企業需要解決傳統油墨帶來的污染,同時保證印刷質量。選用更環保的油墨成分,企業能在不影響印刷品質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色彩管理不僅能提高印刷品質,還能減少材料浪費與生產損耗,直接提升經濟效益。透過數據化色彩管理系統,印刷廠可以標準化每個生產流程,減少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新進員工培訓上,數據化能提供更清晰的學習曲線,幫助他們迅速上手。透過將色彩管理數據化,企業能確保在不同設備和材料上的印刷效果一致,減少人工干預。他也強調,這不僅能幫助企業達到標準化生產,還有助於技術傳承和新一代從業者的培訓。 卓訓群也指出,將台灣過去印刷工藝經驗轉化為數據化管理,不僅能縮短測試時間、降低成本,還能應對市場對多樣化印刷需求的挑戰。技術的數據化傳承,有助於培養年輕人才,解決當前行業的人才斷層問題。 透過導入環保油墨和數據化色彩管理技術,印刷廠不僅能達成環保目標,還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競爭優勢。卓訓群為印刷行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國內法規逐步嚴格化,企業必須主動應對環保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見圖29、30) ●圖28:第十場主講人╱東明油墨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 ●圖29:東明油墨所推出的「VF無礦物油油墨系列」,取得搖籃到搖籃(C2C)認證銀級 ●圖30:落實色彩管理所能帶來的效益  拾壹、印刷與地球共存:ESG下的減碳與永續發展之路 主講人╱唐政宏 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指出,隨著全球對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重視日益增加,台灣印刷產業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採用永續性材料,成為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課題。「立鈺/新悅環保科技」可以協助業者在環保法規與市場需求間找到平衡,實現更具有競爭力的永續發展目標。(見圖31) 印刷產業是屬於能源密集型的產業,提升能源效率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唐政宏建議企業優先導入ISO溫室氣體管理專案,包括ISO 14064-1和ISO 14067,經由量化與分析過程,規劃企業全面性的減碳策略,達到ISO 14068碳中和目標,以打造企業與產品低碳優勢,並提升產業正面形象。 唐政宏也認為,印刷行業應選擇具有永續性的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強化廢棄物管理,特別是印刷過程中的化學品和油墨,確保這些危險物質能被妥善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隨著ESG成為國際標準,企業需主動揭露自身的環境影響。建立定期發布的ESG報告,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效率、減排計劃等數據,不僅有助於與投資者、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還能強化企業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台灣正面臨著極端氣候變遷,包括高溫、颱風和洪水,對環境、生態和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環保需求,更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唐政宏也強調,企業必須進行碳排放盤查,了解每個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並根據數據制定減碳策略。未來各國也會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企業需要符合法規要求,否則將面臨經濟懲罰如碳稅。(見圖32、33) ●圖31:第十一場主講人╱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 ●圖32:ESG的商業模式 ●圖33:針對ESG的重要議題,印刷產業要如何面對與因應
超越 CMYK:色彩再現的新標準
專家觀點
2025-04-07

超越 CMYK:色彩再現的新標準

色彩一直是印刷業的熱門話題,許多印刷服務提供者 (PSP) 不斷尋找資源和工具來提高一致性和增加色域。在最近的 PRINTING United Alliance 網路研討會「開始使用新的 Alliance ECG 配置檔案:實用技巧和使用方法」中,G7 專家培訓師和行業顧問 Ron Ellis 探討了新的 七色擴展色域 (ECG) 配置檔案和資料集 。 該網路研討會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舉行,現在可以透過註冊免費點播。 請造訪 ilearningplus.org以 了解更多資訊並參加網路研討會。   ECG廣色域印刷要點與產業趨勢 ECG 是一種使用附加色彩的印刷方法,可以重現更生動、更豐富多彩的印刷品。此配置檔案由印刷屬性委員會開發,標準化了七色印刷,將色域擴展到 RGB 和 CMYK 之外。該套件的關鍵組件包括七色 CMYK、橙色、綠色和紫色配置;七色資料集;以及目標、指導方針、控制條和測試表。 艾利斯在網路研討會開始時概述了印刷屬性委員會大約六年的 ECG 配置文件開發過程。在此期間,團隊設立了可衡量的目標,現在所有主要製造商都可以支援這些目標。艾利斯說:“我們實際上可以設立一個通用的目標,而不是只針對一個製造商或一個系統設立一個特殊目標。” 此外,該團隊還驗證了墨水並進行了大約 15 次測試運行,強調創建強大的資料集和使用者設定檔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 多年來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需要標準化。艾利斯強調了這種必要性,並將 ECG 的現狀與 20 年前 CMYK 配置文件的標準化進行了比較。有了新的 ECG 配置文件,目標是「設計師可以採用這個配置文件,他們可以根據它進行設計,提出一個想法並對其進行可視化,然後能夠將其提供給印表機,他們就能夠根據它進行列印,」Ellis 解釋說。 艾利斯過渡到網路研討會的核心部分,概述了心電圖譜的實際應用,包括校準、分離甚至校對。 分離與工作流程:  Ellis 在網路研討會期間展示的一個示範展示了使用 ColorLogic ColorAnt 分離顏色的過程,並強調有許多工具可用於實現這一目標。 校樣與視覺化:  Ellis 展示了 ChromaChecker 作為驗證 ECG 列印的範例,並說明了 ECG 如何增強列印的色彩鮮豔度和效率。 艾利斯在網路研討會最後強調了 ECG 幫助設計師創造更具活力的設計的潛力。他承認,雖然流程的某些方面可能看起來很複雜且成本高昂,但 ECG 能夠幫助品牌區分其產品,這證明了實施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最終,使用擴展色域的優勢還包括提高印刷效率、降低印刷成本和增強色彩再現。 由於顏色一直是熱門話題,並且許多 PSP 都希望了解更多有關顏色的信息,因此 ECG 配置文件可作為支援和增強功能的一種方式。結合 iLEARNING+ 上提供的擴展色域課程 ,參與本次網路研討會的人員可以學習使用 ECG 的實用技巧。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色彩管理
2025-09-15

色彩管理中的隱藏缺口

為什麼即使數值正確,印刷色彩仍會偏差 直說了吧——色彩管理通常有效……直到它失效。 你命中 LAB 目標,設定檔也調整到位,打樣通過。 但當你走進印刷間,抽出一張紙,卻覺得哪裡不對。 數據說沒問題。你的眼睛卻說不是。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我們對數字過於信任了。 當今的色彩管理建立在精準基礎上——理由正當。但它常忽略一點: 色彩是感知 。而感知並不總能被設備捕捉。   即使是最佳的 LAB 匹配,也可能顯得蒼白 為什麼?因為這些數字無法解釋表面光澤、紙張質地,或在不同光源下的微妙光學變化。ICC 設定檔假設完美的 D50 光源與線性的油墨行為。但真實的印刷機並不是這樣。 至於 ΔE? 它只是一個數字。 它不在乎中性灰在暖色螢光燈下的效果,也不在乎某個鮮紅色是否讓品牌經理覺得「對味」。 我們依然像在實驗室裡那樣管理色彩。 但實際上不是。我們身處的是印刷廠——有濕度波動、基材變異,以及操作員必須高速做出現場決策。   問題更深層 以 CIE 標準觀察者為例——現代色彩科學的基礎。它來自 1931 年的一項實驗。這組數據產生了我們至今仍在使用的 LAB 與 XYZ。 但說實話:你的工作並不活在那種受控泡泡裡。 你面對的是光澤卡紙、瓦楞基材、品牌色要求,以及在各種現場光源下的視覺判斷。所以,當品牌紅看起來黯淡,或灰色偏暖時,你知道這不是幻覺——而是系統的侷限。   接下來是油墨問題 油墨不會每次都一樣。隨著壓力、速度、溫度的變化,黏性也會改變。套印的效果會因疊印順序與鋪墨方式不同而異。50% 青色疊印洋紅,和單獨一個色塊的行為不同。 網點增大並不是理論問題——它是物理現象。 當這種物理行為改變時,你的色彩就會偏移。但大多數工作流程並不測量套印或疊印的偏差,而只測量實地色塊。這遠遠不夠。   現在來談打樣 數位打樣可以非常有幫助——但也可能誤導。 大多 RIP 並不考慮專色的不透明度、實際的網點增益(TVI)、或真實的套印行為。它們呈現的是在亮白噴墨紙上的效果——而不是 SBS 卡紙或薄膜上的狀況。當你的專色疊印在印刷機上無法對上時,問題不在你的眼睛,而在於軟體裡預設的假設。 如果你的打樣系統沒有以真實油墨試樣與實際基材表現來校正,那它就不是在管理色彩——它只是在做估算。   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首先要接受:色彩管理不是一個核取方塊。它是一個系統。 而系統需要真實的數據。不僅是設備設定檔與 LAB 目標,而是反映你工廠裡、你的油墨、你的材料上色彩行為的輸入。 以下方法有幫助: 不止於 LAB,使用光譜數據並模擬印刷條件 用實際油墨試樣來校正打樣機,而不是預設值 監控套印與疊印,不只實地色塊 在打樣審核中模擬觀看環境 把色彩當作人類感知,而不僅是計算出的差值   結論 色彩科學沒有失敗。它只是止步於印刷間之外。 真正的控制點在這裡展開——在數字與細微差異的交會處,實際的色彩控制才開始。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GMG Color 將在 Labelexpo Europe 首度發表 InstantMatch
科技探索
2025-09-15

GMG Color 將在 Labelexpo Europe 首度發表 InstantMatch

GMG Color 確認將於巴塞隆納舉辦的 Labelexpo Europe 上推出 GMG InstantMatch ,這項新技術專為解決印刷廠與數位印刷商在生產中常遇到的色彩偏移問題而設計,並且不需要耗時的重新製作色彩設定檔。 這款工具能提供機台端(press-side)的解決方案,加速開機準備、減少浪費,並確保品牌色彩的一致性。它同時回應了產業面臨的多重壓力,包括品牌方對更快速交期的要求、跨設備保持色彩一致,以及降低成本與符合永續需求。   測試用戶 Blue Label Packaging Company 已在實際生產環境中試用該技術。該公司代表表示: 「身為全數位印刷廠,我們在維持色彩一致性方面面臨獨特挑戰。GMG InstantMatch 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方法,能解決機台端經常發生的細微變化,避免耗時的重新製作色彩設定檔與維護。我們大幅改善了開機準備效率,並透過 GMG InstantMatch 持續交付業界領先的色彩品質。」 這項技術瞄準產業中的關鍵挑戰: 每一分鐘的機台運轉都至關重要 ,數位、柔版與混合式流程需要產出一致結果,同時減少廢料與油墨使用已成為商業核心需求。InstantMatch 的目標就是為印刷加工廠提供一個實用工具,幫助簡化生產流程並提升獲利能力。 除了 InstantMatch 之外,GMG 還將展示其完整的印刷技術生態系,旨在消除打樣中的猜測、實現複雜色彩轉換的自動化,並縮短開機準備時間,同時降低浪費。GMG 的解決方案能夠連結數位與傳統工作流程,無論是 HP Indigo 還是柔版印刷機,都能確保精準的輸出結果。   內容來源: https://www.labelsandlabeling.com/
油墨:包裝中隱形的守護者
包裝未來
2025-08-11

油墨:包裝中隱形的守護者

  在現代供應鏈中,油墨早已不只是色彩的點綴,它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告訴人們它是什麼、如何使用、以及它的來源。沒有油墨,包裝就成了一個啞巴容器,失去了身份與使命。 但在假冒者擁有先進仿製工具的時代,油墨已經演變成另一種角色——隱秘的防線。從在特殊光線下顯示隱藏資訊,到在遭到篡改時透過不可逆的變色發出警示,安全油墨如今已成為品牌保護武器庫中最靈活的工具之一。   為什麼油墨在安全印刷中佔有優勢 在眾多防偽措施中——全息圖、特殊紙張、內嵌晶片——油墨擁有獨特的靈活性與隱蔽性。它能應用於多種印刷方式(膠印、柔印、凹印、網印、數位印刷),並能被設計成對光、熱、觸覺甚至智慧型手機感測器作出反應。 一層專用油墨就能: 立即驗證真偽 隱藏僅供訓練有素的檢查員查看的資訊 立即顯示篡改痕跡 與數位驗證系統整合 不過,這些優勢伴隨著責任——製造商必須確保這類油墨只交付給受信任、審核過的印刷商,而印刷商也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妥善保護它們,避免被濫用。   策略性整合,而非事後補加 安全油墨的最佳效果來自於在包裝策略階段就納入設計,而不是事後添加。專色油墨常用來取代或補充 CMYK,以達到防偽效果,這可能需要額外的印刷單元或分開生產。對於純數位印刷,可能必須採用混合生產或將油墨與其他安全裝置結合。 選擇適當油墨時需考慮: 驗證的時機——是在銷售點、運輸途中,還是購後檢查 驗證的層級——向大眾可見、僅供檢查員查看,或實驗室鑑定 與其他防偽裝置的互補性——避免功能重疊造成浪費   安全油墨的類別與應用 1. 初級驗證油墨 (Primary Validation Inks)——快速的視覺真偽檢查 光學可變油墨與光學可變光油(OVI/OVV) :傾斜時改變顏色,最初用於鈔票 虹彩油墨 :呈現類似蝴蝶翅膀的多色效果,主要裝飾,亦可防偽 溫變油墨 :對溫度反應,如飲品溫度指示或熱觸發防偽標誌 變色異譜油墨 :在不同光源下顏色不同,用於隱蔽檢查 光變油墨 :在強光(如相機閃光燈)下變色 導電油墨 :可觸發智慧型手機螢幕進行數位驗證 機器可讀油墨 :含特殊化學標記,需專用設備檢測 2. 防篡改油墨 (Tamper-Evident Inks)——阻嚇並檢測內容更改 抗擦拭或顯示日期、編碼被更改的痕跡 對化學溶劑敏感,能顯示溶劑攻擊 刮刮層用於一次性代碼存取 3. 法證油墨與標記物 (Forensic Inks & Taggants)——高價值商品的最高級保護 含有需實驗室設備檢測的奈米級微標記 獨特的化學或生物標記,幾乎不可能被複製   油墨作為信任信號 這些技術的真正價值在於提升消費者信心。可見的真偽提示讓買家放心他們拿到的是真品,而隱蔽的防偽特徵則讓品牌商能在不驚動仿冒者的情況下監測、驗證並維護信任。 隨著假冒手段不斷升級,對策也必須與時俱進。下一代油墨可能會與智慧包裝結合,融合物理與數位防護,讓篡改不僅困難,而且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立即被檢測到。 油墨已經從被動的裝飾材料,悄然轉變為品牌誠信的主動守護者。在一個信任就是貨幣的市場中,這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meprinter.com/
Superior Litho 以 Koenig & Bauer 提升品質
科技探索
2025-08-11

Superior Litho 以 Koenig & Bauer 提升品質

Superior Litho 的品質團隊(由左至右):營運卓越(OpEx)總監 Jared Rounsevell、持續改善專員 Jonathan Frank,以及品質經理 Juan Morales,正透過 Koenig & Bauer 系統強化品質保證、持續改善與永續發展計畫。   重點摘要: 公司建立了以持續分析工作流程與製程為核心的文化,確保最高客戶滿意度 隨著科技演進,Superior 持續導入先進自動化系統,實現閉迴路品質控制 最新兩台 Koenig & Bauer 印刷機配備了線上 QualiTronic 與 PrintCheck 品質控制系統,以及 Sensoric Infeed System,可在高速下維持穩定的色彩與套準度   身為美國知名大型紙板包裝印刷領域的獲獎企業,Superior Lithographics 為眾多知名品牌服務,將品質視為對客戶最重要的價值之一,也是公司六大核心價值之一(安全、尊重、溝通、團隊合作、創意與品質)。 「這聽起來或許像老生常談,但品質在我們客戶心中絕對是排第一位的,」Superior Lithographics 營運卓越總監 Jared Rounsevell 說,「這包括印刷品質、功能品質,甚至是我們的產品在客戶設備上的運行表現。」 Rounsevell 指出,Superior 奉行 20 世紀品質大師 Armand Feigenbaum 所強調的理念:「品質就是客戶所說的品質。」公司非常認真地落實這一原則,致力於交付完全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多年來,客戶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複雜,Superior 也必須不斷改進流程與管控以達到這些期望。 這家位於南加州的印刷廠生產摺疊紙盒、包裝套/封套、瓦楞面紙與膠印標籤,並透過多種方式檢測品質,包括人工目視檢查、相機/自動化檢測以及物理測試。Rounsevell 表示,隨著技術進步,檢測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是在新一代 Koenig & Bauer 印刷機上,這些機器配備了自動化系統,能控制色彩並分析每一張紙,確保達到百分之百的品質標準。 「我們最新的兩台 Koenig & Bauer 印刷機配備了線上 QualiTronic 與 PrintCheck 圖像檢測系統,以及離線 ErgoTronic 品質控制系統,能最佳化印刷品質並提升整體生產效率,」Rounsevell 說。「這些系統搭配 Sensoric Infeed System,帶來了極佳的效果,讓操作員在高速生產時仍能維持全程穩定的色彩與套準度。」 雖然自動化與新技術對 Superior 的品質目標至關重要,但員工同樣是關鍵。公司遵循豐田生產方式中「品質是每個人的責任」的理念,定期培訓員工標準化流程與作業規範,以確保最佳的品質結果。團隊也會定期召開會議,檢討各部門的流程改善提案,持續簡化作業並超越客戶期望。 「我們一直努力將品質融入流程中,從產品規格與設計開始,到製造與出貨的每一步,」Rounsevell 表示。「這樣的流程設計仰賴資深員工與整合式品質控制系統的協同作用,以確保最高的永續性與可重複成果。我們希望隨時為團隊提供最好的工具,幫助他們在生產中達成最佳品質成果,同時讓工作更輕鬆,並為客戶帶來最高品質的產品。」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
X-Rite 攜手 Esko 在 2025 Esko World 展會上為數位包裝帶來 AI 配色
色彩管理
2025-06-05

X-Rite 攜手 Esko 在 2025 Esko World 展會上為數位包裝帶來 AI 配色

X-Rite eXact 2 和 Esko Print Clone 幫助印刷企業在數位化生產環境中精準再現先前印刷包裝的色彩。 |圖片來源:X-Rite   在 Esko World 2025 展會上,色彩科學與技術供應商愛色麗公司 (X-Rite Incorporated) 宣布,eXact 2 手持式分光光度儀是 Esko Print Clone 軟體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款基於雲端原生、人工智慧驅動的解決方案可簡化並加速數位化生產環境中的色彩匹配。 eXact 2 和 Print Clone 解決方案使數位印刷機能夠快速、精確地重現任何先前印刷包裝的色彩,從而縮短準備時間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數位印刷機操作員只需將 PDF 檔案上傳到 Print Clone,並使用 eXact 2 測量實體印刷樣品,即可進行即時印刷和印刷效能分析。 Print Clone 的 AI 演算法會計算目標色彩配置文件,以確保數位印刷機輸出符合品牌規格。 X-Rite Pantone 品牌全球策略客戶副總裁Cindy Cooperman表示:「X-Rite 和 Esko 建立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為包裝客戶提供創新的端到端色彩解決方案。Print  Clone 是我們攜手合作,將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引入數位印刷車間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可以幫助品牌及其印刷供應商減少手動包裝、提高生產性包裝的準確性。」 X-Rite 參加 Esko World同樣在 密蘇裡州聖路易斯 的 Esko World ,X-Rite 展示了其先進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在包裝類型、印刷流程和全球供應鏈中實現色彩一致性。 特色解決方案包括: 色彩評估服務:一份免費報告,展示品牌色彩在五種包裝基材上的呈現方式。 eXact 2:新一代手持式分光光度計,消除主觀性,幫助供應商確保品牌顏色在每次運行中都符合目標。 PantoneLIVE 和私人圖書館管理器:一種基於雲端的解決方案,以數位方式傳達品牌和自訂顏色標準。 ColorCert ScoreCard Server:基於雲端的軟體,用於追蹤和分析列印品質。 小組討論: 麥當勞 包裝色彩最佳實踐 2025 年 6 月 4 日星期三 下午 1:30 –  2:00 CDT tms/ McDonald's 的 Kim Haugh 將分享最佳實踐,介紹 X-Rite Pantone 的先進色彩管理解決方案如何幫助 tms/ McDonald's 減少返工、提高生產效率並在全球範圍內保持整個包裝的一致性。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impressions.com/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配合兩年一次、台灣最盛大的TIGAX 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由東明油墨、T-Lab東煦色研所共同主辦的「TIGAX 24印刷新知探討講座」,於B區210展位在三天中共舉辦11場專業講座。此次參展理念是期望展出內容能帶給業界豐富且多元的流程方案,並邀請眾多專家與海外原廠到台灣分享世界最新資訊、產業趨勢、專業知識及創新理念,期待藉此帶給台灣印刷界更多機會及可能性,並帶來無限啟發與實用技巧,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茲將11場演講內容重點節錄於下: 壹、EcoSave系統與數位列印產能優化 主講人╱莊文凱 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在這次於講座中詳細介紹EcoSave系統如何在提升產能的同時達到環保目標。現代印刷需要在提升產能的同時融入環保理念,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PrintFactory系統專注於減少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費,透過自動化與標準化技術提升印刷生產的效率和質量。(見圖1) 企業可以正確使用自動化工具和流程標準化技術,同時節省成本和提升收入。透過標準化流程和自動化操作,企業能減少錯誤和浪費,大大提高生產效率。PrintFactory系統中的自動化工具可以在數秒內完成手動排版工作,顯著縮短時間並減少錯誤風險。通過先進的色彩管理技術,PrintFactory確保每個批次的色彩一致性,減少因色差造成的浪費。這套系統還能幫助跨國企業提供一致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無論在哪都能保持生產的一致性。 莊文凱強調,PrintFactory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它提供了從生產流程自動化到數據儀表板監控的完整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減少人力干預,提高整體生產效率。企業在使用這些技術時,與客戶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關鍵,有助於確保生產流程中色彩和設計的一致性。透過自動化和標準化技術同時實現環保和生產效率的雙重目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讓與會者看到了未來印刷技術應用的嶄新趨勢。(見圖2、3)  ●圖1:第一場主講人╱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  ●圖2:實現色彩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可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 ●圖3:PrintFactory的工作流程 貳、當代設計師對印刷的想像 主講人╱陳泳勝 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特別從設計師的角度深入探討設計與印刷的關聯性,當代設計師不僅要解決客戶的需求,還需要在現實條件與預算中取得平衡,並運用創意與技術實現設計的最終呈現。(見圖4) 設計師必須不斷創新,挑戰傳統印刷方式,將新技術與傳統工藝結合,創造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例如燙金技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技術門檻高,特別是在細小文字或複雜設計上,需要極高的技術精度。在印刷環節中,設計師更需要慎重選擇紙張,以確保其手感、色彩表現,以及與印刷技術的配合度;印刷公司與設計師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緊密溝通,確保設計的創意與印刷技術可行性相結合,實現理想作品效果。即使面對複雜或高難度的印刷要求,設計師依然可以透過創新和合作找到解決方案,實現高品質的作品。而在未來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設計美感和功能性,還需要融入環保理念,選擇更加可持續性的材料和技術。(見圖5、6) 陳泳勝也展示設計師對設計與印刷融合的思考,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平衡創意、技術與預算,並通過與印刷公司的合作實現高品質的設計效果。透過他的講解展示設計與印刷的融合如何產生預期效果,從燙金技術的精確控制,到紙張與印刷效果的完美配合,為未來設計師指明方向。 ●圖4:第二場主講人╱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 ●圖5:設計師的印刷知識都是在與印刷公司的交流中學習  ●圖6:設計師或印刷公司會遇到的三個圓 參、軟打樣的優勢與應用 主講人╱白逸禾 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深入探討現代設計和印刷行業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並介紹軟打樣技術應用。色彩溝通中的誤差,常常不是作品本身問題,而是由不同顯示器之間的色差引起的,顯示器顏色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根據研究顯示,高達80%的用戶會面臨顯示器色差問題,這不僅限於設計師,還包括客戶、合作方等。定期校準顯示器如同車輛保養一般重要,特別是當顯示器隨時間變化,校準能確保顯示顏色是正確的。使用專業顯示器來進行設計和色彩管理,可顯著提高設計成果的準確性,避免顏色偏差帶來的問題。(見圖7) 現代的軟打樣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做到與實際印刷效果接近85%~90%的一致性,雖然仍有物理限制,但已大大縮減傳統打樣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當設計師與客戶在不同顯示器上看到的效果不一致,會導致反覆修改的麻煩,正確使用專業設備能避免這種情況。雖然軟打樣能模擬大部分色彩,但仍然有一些顏色,例如青色,因物理限制無法完全再現,這是軟打樣無法完全取代實際印刷的原因。透過現代的雲端技術和色彩管理工具,設計師和客戶即便不在同一地點,也能確保看到一致的色彩效果,提升工作效率。(見圖8、9) ●圖7:第三場主講人╱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 ●圖8:如何解決色差頑疾,以設計接單的角度,會產生色差的四大環節 ●圖9:PMU進階色彩調整結果(左)、Photoshop軟打樣結果(右)兩者效果比較  肆、印刷包裝全流程與eXact2新量測技術 主講人╱周慶一 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印刷與包裝行業中的色彩管理技術,並展示最新推出的eXact2量測設備,深入剖析現代印刷包裝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技術應對方案,這款設備顯著提升色彩測量的準確性和速度,特別適合包裝印刷行業的需求。eXact2保證每批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有效減少色差,提升生產效率。(見圖10) 他也特別強調色彩管理的一致性問題,許多全球品牌,例如麥當勞,依賴X-Rite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以確保不同供應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維持相同的色彩表現,對於保持品牌形象及避免顧客誤判至關重要。 X-Rite的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可以應用於膠片、文物等無法觸碰的物品上,確保顏色的準確性而不損傷物件,這在特殊行業中可謂特別重要。Pantone色卡雖然提供簡單的顏色定義方法,但是隨著時間可能發生顏色變化,因此需要輔以精確的儀器測量來確保色彩準確。X-Rite不僅提供精確的色彩測量設備,還整合數據管理系統,使得0企業能在生產的每一階段監控色彩表現,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見圖11、12) X-Rite的創新技術,使得印刷包裝行業在色彩管理上實現全面技術提升。從eXact2的新量測技術到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再到智能化數據管理,這些技術共同提升印刷包裝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啟印刷包裝行業的新篇章。 ●圖10:第四場主講人╱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 ●圖11:辨別顏色之色彩成熟度的幾個等級 ●圖12:eXact2量測設備新產品的主要優勢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伍、快速導入數位印刷:認識HP Indigo獨家電子油墨技術  主講人╱劉尚昆  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深入介紹這項革命性數位印刷技術,及其如何結合傳統印刷與現代科技,帶來高效與多樣化的印刷解決方案。(見圖13) HP Indigo的電子油墨技術享有盛名,其獨特的液態載體技術突破噴墨印刷局限,實現更好的色彩控制與印刷品質,適用於標籤、軟性包裝及書籍等多元化的應用。HP Indigo的三大核心包括油墨本體、感應原理和平版印刷,使得印刷更加穩定且精準。由於單核心印刷引擎特性,所有的顏色都依賴同一滾筒轉印,以避免套色不準的問題,進而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 在防偽印刷應用中,劉尚昆也展示HP Indigo的隱形油墨技術,廣泛應用於鈔票、身份證等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印刷產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與唯一性。HP Indigo採用三明治印刷技術,可以靈活地排列印刷顏色順序,實現多層次色彩效果。無論是一般材料還是透明塑料,皆能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見圖14、15) 根據色素使用量調整印刷速度,HP Indigo確保在各種材質上保持高效生產和穩定品質,特別是軟性包裝。液態電子油墨的控制性極佳,帶電轉移技術確保顏色均勻精準,保留材質原有觸感。HP Indigo設備最多可裝置七色電子油墨,透過ECG(七色擴展色域印刷)進行特別色模擬印刷,並提供付費客製化特別色調配服務,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HP Indigo的技術突破傳統印刷的諸多限制,為印刷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高效解決方案。 ●圖13:第五場主講人╱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 ●圖14:各種數位印刷形式對材料之表現 ●圖15:高覆蓋率、色彩飽和、多層墨水是Indigo客戶的標準配備 陸、如何處理不同印刷的印前色彩管理作業 主講人╱應偉賓 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探討色彩管理在不同印刷技術中的應用和挑戰,提供印刷業處理色彩管理問題的實際經驗,展示了如何透過精確技術應用解決色彩挑戰,並在印刷過程中保持高效與一致的品質。(見圖16) 隨著印刷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色彩管理標準化變得愈加重要,有助於跨地區、不同設備和技術間保持色彩一致性,避免因為地區或技術差異導致的顏色偏差。應偉賓特別講解到如何在平版印刷、數位印刷、平印等不同技術間進行色彩轉換,正確使用ICC色彩配置檔案,確保設計到最終印刷的顏色一致。 數位打樣技術允許印刷廠在印刷前進行預覽,以減少色彩誤差並降低成本,顯著提高效率。應偉賓提及使用光譜技術準確分析色彩,這對於處理複雜印刷過程和不同材質的應用非常有幫助,能夠更精確地分析和匹配色彩。在不同材料和印刷方式下,光影變化會影響最終的色彩效果,這在色彩管理中是一個關鍵挑戰,需要使用正確的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解決。(見圖17、18) 當客戶有特殊色彩要求時,他也談到如何使用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進行精確匹配,避免顏色不一致的問題。使用GMG Color Plugin在Photoshop中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預覽印刷過程和基材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並減少錯誤。GMG OpenColor允許在不同印刷工藝、基材和套印之間進行互相操作,使用光譜計算模型應對不同印刷工藝。Process Control ISO 12647是印刷廠實踐的良好標準,能夠幫助印刷廠找出問題癥結所在。 標準化和精確的色彩管理是印刷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會中他也展示出如何利用先進技術和工具實現最佳印刷效果。 ●圖16:第六場主講人╱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  ●圖17:為什麼光譜數據優於實驗室值 ●圖18:數位印刷最簡單的方法示意圖 柒、TM30S重磅登場:高負載AI Cobot與AI實例分享 主講人╱林郡弘 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深入介紹TM30S這款專為高負載設計的AI機械手臂,展示其在不同產業中的成功應用。隨著台灣少子化問題加劇,勞動力短缺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林郡弘也指出,AI機械手臂能有效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工業和製造業中,機械手臂能夠取代重複性的工作,提升生產效率。會中他並展示自動化技術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益,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並在生產線中有效減少人力成本,茲簡單說明如下:(見圖19) (一)內建視覺系統╱TM30S的內建視覺系統能夠精確檢測產品品質和識別瑕疵,適用於印刷檢測、包裝檢測等多種工業流程。會中展示TM30S如何在印刷產業中檢測印刷品質,確保產品符合高標準的要求。 (二)協作型手臂的安全性╱協作型手臂能夠與人類在同一工作空間內安全協作,具備安全防護機制。當偵測到人員靠近時,手臂會自動停止運作,確保工作安全,這種設計使TM30S成為工廠環境中可靠的助手。 (三)AI應用於品質檢測╱AI技術能夠自動學習和辨識產品缺陷,減少人工檢測的錯誤率,提高生產效率。他也展示TM30S如何透過AI的學習功能,精確辨識並處理產品缺陷。 (四)重型物件處理╱TM30S能夠處理20~30公斤重型物件,適用於大型工業應用,例如物流和汽車產業。他也展示TM30S在這些領域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 (五)可擴展應用性╱TM30S不僅能夠進行搬運和組裝,還能透過影像識別進行多種品質檢測,應用範圍廣泛。林郡弘也提到,這款機械手臂可在多種產業中靈活應用,提升生產效益,同時減少人力成本。(見圖20、21) ●圖19:第七場主講人╱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 ●圖20:智慧工廠一站式AI解決方案,以日系汽車大廠案例分享   ●圖21:達明機器人公司里程碑與NVIDIA合作打造數位孿生 捌、印刷智能數位化應用其實離你不遠 主講人╱吳瑞峰 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指出,在台灣這個電子、資通訊發達的市場環境中,印刷產業面臨幾個主要問題:個性化和小批量印刷需求顯著增加、快速交付要求提高、材料資源浪費及人力依賴問題突出、資訊管理與業務流程低效整合,以及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社會責任壓力。對於中小企業,數位升級的規劃與執行充滿著挑戰。首先遇到的是成本擔憂,不清楚數位轉型的投入資源與成本。其次是對改變的擔憂,數位化可能改變現有的業務流程。最後是對技術的陌生感,快速市場步調讓業者對新技術感到陌生和排斥。(見圖22) 印事科技所提供的數位印刷管理平台,其價值在於透過主流SaaS平台架構特性及軟硬整合能力協助企業:尋找痛點並導入解決方案,聚焦印務角色,處理資訊同步與有效溝通問題,並協調產業夥伴一起合作,逐步進行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企業競爭力提升,數位化是關鍵。印事科技將持續協助印刷產業夥伴,聚焦提供產業解決方案,並偕同夥伴逐步進行產業升級。 吳瑞峰並探討數位技術對印刷產業的變革,他指出,印刷產業數位轉型是當下迫切需要的趨勢。隨著個性化商品需求增多,印刷行業面臨小批量、多樣化訂單挑戰。透過數位化技術,印刷廠能更靈活地應對這些需求,同時提升整體效率。他特別強調跨部門數位化協作的重要性,許多企業過去依賴Excel等傳統工具進行管理,但這些工具已無法滿足現代印刷產業需求。透過雲端系統,企業能即時更新數據,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變得更加流暢,減少溝通錯誤,提高生產效率。 講座還特別介紹了SaaS訂閱服務的優勢,與傳統的一次性大額投資相比較,SaaS提供靈活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根據需求擴展或縮減其使用服務,降低數位轉型的門檻,減少企業的財務壓力。此外,吳瑞峰也強調數位技術在環保法規下的重要性。隨著環保法規嚴格,印刷業需要具備精確的生產數據追蹤能力,數位技術能幫助企業符合法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見圖23、24) 展望未來數位印刷的潛力,吳瑞峰指出透過自動化系統,印刷廠能夠實現從下單到生產再到交付的全自動化流程,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印刷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圖22:第八場主講人╱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 ●圖23:現今印刷市場的現況 ●圖24:印事的接單服務整合及雲端解決方案應用流程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玖、雲一攜手Google Gemini,開創印刷新世代 主講人╱黃韋綸 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展示如何利用雲端和AI技術,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傳統產業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擁抱創新以提升競爭力。雲端和AI技術能夠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但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導入雲端和AI技術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團隊;整合不同數據來源,建立統一數據平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員工需要熟悉新技術,適應新的工作流程;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攀升影響企業營運效率。(見圖25) 雲一利用Google Cloud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幫助企業實現數位轉型:Visual Inspection AI利用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實現高精度缺陷檢測,以降低人工成本。聊天機器人提供24/7全天候即時對話服務,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KM系統使用Search AI工具,幫助員工快速搜尋內部文件,提高工作效率。Gemini可以進行智能文字撰寫、圖文理解與創作,完成多種實務場景需求。圖片生成使用Imagen模型進行圖片生成和編輯,滿足多元化的圖像需求。Looker Studio則提供資料視覺化工具,幫助企業快速掌握關鍵指標。 演講中並介紹多個使用案例,展示這些工具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Visual Inspection AI使用於包裝品或印刷的AI檢測。聊天機器人使用於硬體廠商產品推薦和補教業英語對話練習。KM系統用於家電產業門市同仁KM系統和大型企業內部文件查詢系統。Gemini使用於影視產業影片類型分析、補教業題目生成、宗教基金會文章潤飾、文案撰寫、程式碼編寫、報價預估等。圖片生成用於影視產業廣告文案圖片和電商平台個性化圖案設計。Looker Studio則進行各產業的數據分析和視覺化展示。(見圖26、27) 雲一提供Google Cloud的技術支援、設計開發以及教育訓練等服務,幫助傳統產業無痛升級。透過AI技術,傳統產業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造新商業模式,開創印刷新世代。這些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可謂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圖25:第九場主講人╱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 ●圖26:Google新一代生成式AI模型 ●圖27:透過AI機器人印刷估價測試  拾、解決VOC問題的環保平版印刷油墨與色彩管理 主講人╱卓訓群 東明油墨公司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指出,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印刷產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他也針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環保法規和色彩管理的創新應用。(見圖28) 隨著全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印刷廠必須降低VOC排放量,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必要步驟,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卓訓群指出,隨著歐盟法規對VOC的嚴格限制,採用低VOC的環保油墨是大勢所趨。在應對印刷油墨的環保問題時,企業需要解決傳統油墨帶來的污染,同時保證印刷質量。選用更環保的油墨成分,企業能在不影響印刷品質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色彩管理不僅能提高印刷品質,還能減少材料浪費與生產損耗,直接提升經濟效益。透過數據化色彩管理系統,印刷廠可以標準化每個生產流程,減少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新進員工培訓上,數據化能提供更清晰的學習曲線,幫助他們迅速上手。透過將色彩管理數據化,企業能確保在不同設備和材料上的印刷效果一致,減少人工干預。他也強調,這不僅能幫助企業達到標準化生產,還有助於技術傳承和新一代從業者的培訓。 卓訓群也指出,將台灣過去印刷工藝經驗轉化為數據化管理,不僅能縮短測試時間、降低成本,還能應對市場對多樣化印刷需求的挑戰。技術的數據化傳承,有助於培養年輕人才,解決當前行業的人才斷層問題。 透過導入環保油墨和數據化色彩管理技術,印刷廠不僅能達成環保目標,還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競爭優勢。卓訓群為印刷行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國內法規逐步嚴格化,企業必須主動應對環保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見圖29、30) ●圖28:第十場主講人╱東明油墨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 ●圖29:東明油墨所推出的「VF無礦物油油墨系列」,取得搖籃到搖籃(C2C)認證銀級 ●圖30:落實色彩管理所能帶來的效益  拾壹、印刷與地球共存:ESG下的減碳與永續發展之路 主講人╱唐政宏 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指出,隨著全球對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重視日益增加,台灣印刷產業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採用永續性材料,成為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課題。「立鈺/新悅環保科技」可以協助業者在環保法規與市場需求間找到平衡,實現更具有競爭力的永續發展目標。(見圖31) 印刷產業是屬於能源密集型的產業,提升能源效率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唐政宏建議企業優先導入ISO溫室氣體管理專案,包括ISO 14064-1和ISO 14067,經由量化與分析過程,規劃企業全面性的減碳策略,達到ISO 14068碳中和目標,以打造企業與產品低碳優勢,並提升產業正面形象。 唐政宏也認為,印刷行業應選擇具有永續性的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強化廢棄物管理,特別是印刷過程中的化學品和油墨,確保這些危險物質能被妥善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隨著ESG成為國際標準,企業需主動揭露自身的環境影響。建立定期發布的ESG報告,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效率、減排計劃等數據,不僅有助於與投資者、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還能強化企業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台灣正面臨著極端氣候變遷,包括高溫、颱風和洪水,對環境、生態和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環保需求,更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唐政宏也強調,企業必須進行碳排放盤查,了解每個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並根據數據制定減碳策略。未來各國也會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企業需要符合法規要求,否則將面臨經濟懲罰如碳稅。(見圖32、33) ●圖31:第十一場主講人╱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 ●圖32:ESG的商業模式 ●圖33:針對ESG的重要議題,印刷產業要如何面對與因應
超越 CMYK:色彩再現的新標準
專家觀點
2025-04-07

超越 CMYK:色彩再現的新標準

色彩一直是印刷業的熱門話題,許多印刷服務提供者 (PSP) 不斷尋找資源和工具來提高一致性和增加色域。在最近的 PRINTING United Alliance 網路研討會「開始使用新的 Alliance ECG 配置檔案:實用技巧和使用方法」中,G7 專家培訓師和行業顧問 Ron Ellis 探討了新的 七色擴展色域 (ECG) 配置檔案和資料集 。 該網路研討會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舉行,現在可以透過註冊免費點播。 請造訪 ilearningplus.org以 了解更多資訊並參加網路研討會。   ECG廣色域印刷要點與產業趨勢 ECG 是一種使用附加色彩的印刷方法,可以重現更生動、更豐富多彩的印刷品。此配置檔案由印刷屬性委員會開發,標準化了七色印刷,將色域擴展到 RGB 和 CMYK 之外。該套件的關鍵組件包括七色 CMYK、橙色、綠色和紫色配置;七色資料集;以及目標、指導方針、控制條和測試表。 艾利斯在網路研討會開始時概述了印刷屬性委員會大約六年的 ECG 配置文件開發過程。在此期間,團隊設立了可衡量的目標,現在所有主要製造商都可以支援這些目標。艾利斯說:“我們實際上可以設立一個通用的目標,而不是只針對一個製造商或一個系統設立一個特殊目標。” 此外,該團隊還驗證了墨水並進行了大約 15 次測試運行,強調創建強大的資料集和使用者設定檔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 多年來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需要標準化。艾利斯強調了這種必要性,並將 ECG 的現狀與 20 年前 CMYK 配置文件的標準化進行了比較。有了新的 ECG 配置文件,目標是「設計師可以採用這個配置文件,他們可以根據它進行設計,提出一個想法並對其進行可視化,然後能夠將其提供給印表機,他們就能夠根據它進行列印,」Ellis 解釋說。 艾利斯過渡到網路研討會的核心部分,概述了心電圖譜的實際應用,包括校準、分離甚至校對。 分離與工作流程:  Ellis 在網路研討會期間展示的一個示範展示了使用 ColorLogic ColorAnt 分離顏色的過程,並強調有許多工具可用於實現這一目標。 校樣與視覺化:  Ellis 展示了 ChromaChecker 作為驗證 ECG 列印的範例,並說明了 ECG 如何增強列印的色彩鮮豔度和效率。 艾利斯在網路研討會最後強調了 ECG 幫助設計師創造更具活力的設計的潛力。他承認,雖然流程的某些方面可能看起來很複雜且成本高昂,但 ECG 能夠幫助品牌區分其產品,這證明了實施所需的時間和精力是值得的。最終,使用擴展色域的優勢還包括提高印刷效率、降低印刷成本和增強色彩再現。 由於顏色一直是熱門話題,並且許多 PSP 都希望了解更多有關顏色的信息,因此 ECG 配置文件可作為支援和增強功能的一種方式。結合 iLEARNING+ 上提供的擴展色域課程 ,參與本次網路研討會的人員可以學習使用 ECG 的實用技巧。   內容來源: https://www.pi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