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需求創新高
包裝未來
2025-10-07

食品包裝需求創新高

食品包裝早已不只是包裹食物的外層,而是結合便利、安全、永續與法規的關鍵交會點。 隨著全球食品包裝需求的激增,企業、消費者與政策制定者都在迅速調整步伐。以下將深入探討推動此成長的主要因素,以及這些變化對未來意味著什麼。   食品包裝的需求將持續穩定成長,其背後的動力來自便利性、安全性與永續性。/圖片來源:Tada Images via Shutterstock   推動食品包裝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 便利性與生活型態的改變 都市化、生活節奏加快、雙薪家庭增加,以及外送與即食餐的普及,都大幅提升了對可靠、便攜且能保持新鮮度的包裝需求。 食品安全、保存期限與防護 消費者期望食品有更長的保存期、更安全的處理方式,並能防止變質與污染。包裝創新技術如氣調包裝(MAP)、真空密封、抗菌薄膜與新鮮度感測標示,正變得愈來愈重要。 永續議題與法規推動 隨著人們對塑膠廢棄物、環境污染與氣候影響的關注升高,消費者與政府皆要求更永續的食品包裝。各國針對一次性塑膠的限制、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制度,以及可回收或可堆肥材料的目標,正在左右企業的產品設計方向。 材料與設計創新 市場對生物基材料、紙張與紙板、可堆肥塑膠(如PLA)、可食性薄膜與輕量化包裝的投資不斷增加。能監測新鮮度、提供溯源資訊或自我變色提示變質的智慧包裝(Smart Packaging)也正快速興起。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你真的買到物有所值的T恤了嗎?新研究顯示價格並非耐用度可靠指標
永續發展
2025-10-07

你真的買到物有所值的T恤了嗎?新研究顯示價格並非耐用度可靠指標

想找耐穿的高品質T恤?買家請注意!根據利茲大學紡織與色彩研究所(University of Leeds 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Colour,LITAC)的一項最新研究,價格可能並非決定T恤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由紡織專家、WhatTheyThink撰稿人 Debbie McKeegan 提供。 (圖片由 Texintel 提供)   全球服裝消費與耐用性的重要性 到2030年,全球服裝消費量預計將增長63%,達到1.02億噸。這一驚人的預測再次提醒時尚產業必須立即行動。優化產品耐用性不僅是商業優勢,更是減少浪費、保護地球的道德責任。 LITAC與氣候行動非政府組織WRAP合作進行的最新研究,顛覆了「價格越高品質越好」的常見假設。研究發現,T恤價格與耐用度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這一發現凸顯了時尚產業在紡織品質與定價策略上迫切需要改變思維。   耐用度測試:價格高不代表耐久 LITAC博士生Kate Baker於「產品壽命與環境(PLATE)會議」發表研究成果,測試了47款來自英國不同品牌的T恤,包括奢侈品。透過嚴格的洗滌與穿著測試,研究發現前十名中有六款售價低於15英鎊(約20美元),耐用度甚至超過許多價格更高的T恤;最昂貴的T恤(395英鎊,約533美元)僅排第28位。 LITAC時尚設計講師Eleanor Scott博士指出:「耐用性支撐了再使用與轉售市場,也讓我們喜愛的物品能使用更久。這些結果顯示,耐用性並非少數人的奢侈品——任何價格區間都能實現。」   製造壓力與品質下降 時尚供應鏈的成本壓力促使紡織品質下降。快時尚為降低成本,往往使用廉價材料、降低生產標準、甚至省略必要的品質檢查。成本優先於工藝,導致市面上充斥低品質服飾,消費者面臨服飾易磨損的困境,形成過度消費與浪費的循環。 WRAP紡織計畫主管Mark Sumner指出:「大多數消費者以價格判斷衣服耐穿度,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這完全誤導。如果只以價格做判斷——買家請小心。」   耐用性與循環經濟的關聯 成本驅動的品質妥協也阻礙了時尚產業的循環性。真正的循環依賴產品經歷多次生命週期——透過回收、再使用或轉售。然而,耐用性不佳的服飾往往無法超過初始使用週期。 品質低劣也限制回收選項:纖維在回收過程中易斷裂,降低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製造層面妥協耐用性,無意中限制了纖維在循環中的存在,削弱了可持續發展努力。 LITAC博士生Kate Baker補充:「提升服飾耐用性對循環性至關重要,也能讓人們更長時間穿著心愛的衣物。」   重構供應鏈以實現可持續未來 這項研究再次凸顯,時尚供應鏈需重新評估成本分析。焦點應從短期成本節省轉向長期可持續性與價值創造。投資於高品質材料與改良製造工藝,不僅能提升服飾耐用度,也能實現真正的循環,減少環境影響與浪費。 Scott博士總結:「若要時尚循環真正有效,耐用性必須放在首位。」耐用性應成為產業優先考量,研究顯示這不必以高昂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畢竟,沒有耐用性的可持續,只是一個空洞承諾。   可持續未來需要耐用基礎 耐用性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應成為循環時尚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投資於品質不僅有益消費者,也延長纖維使用壽命,建立更有責任感的供應鏈。將耐用性納入生產核心,不僅能重新定義價值,也將塑造全球時尚未來的可持續路徑。   研究提出的關鍵建議 混紡材質提升強度 加入棉與合成纖維(如彈性纖維或聚酯)的衣物,在耐用性測試中表現更佳。 注重製作工藝 較厚重布料與精良製作的T恤更耐用,適合長期使用與再利用。 建立耐用標準 制定行業耐用性基準,可指導品牌並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選擇。 教育消費者 清楚標示與教育活動能讓消費者理解品質、耐用性與可持續購物之間的關聯。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關稅衝擊大幅面印刷產業
包裝未來
2025-10-07

關稅衝擊大幅面印刷產業

在印刷產業裡,「可預測性」一直是默默支撐營運的關鍵,但如今卻成了一種奢侈。關稅所引發的連鎖效應,正波及企業的每一層面——從材料成本上漲、進口零件交期延長,到定價與生產策略的全面調整。全球的印刷業者都感受到壓力。本篇文章將探討關稅如何影響大幅面印刷產業,並說明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如何助力因應。   由於印刷業依賴全球供應鏈,因此特別容易受到關稅的影響。 從中國直接進口的量可能正在下降,但短期內繼續依賴中國製造的零件仍然是現實。 人工智慧可以優化採購,幫助管理波動的定價輸入,並為響應更快的報價工具提供支援。 自動化對於縮短週轉時間、減少人為錯誤和確保運作一致性同樣重要。   導言 印刷產業建立在「精準」之上,因此穩定與可預測性始終是它的無聲夥伴——從庫存規劃、定價模型到客戶時程,全都仰賴它。然而,近年這種穩定已不再,關稅則成為最新一波衝擊。 隨著各國新貿易政策接連實施、報復性關稅緊隨其後,大幅面印刷產業再度陷入不穩定的周期。關稅導致材料價格上漲、進口零件延誤、供應鏈策略轉變,讓全球印刷企業承受沈重壓力。 而這一切並非孤立事件。過去五年多來,印刷產業幾乎一直處於變動狀態:COVID-19 引發的供應鏈崩壞、勞動力短缺與海運混亂至今仍未完全復原。如今關稅再次添油加火,迫使業者重新檢視營運思維。   關稅帶來的後果 印刷產業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使其特別容易受到關稅影響。從油墨、介質到機械零件,大多數印刷所需材料都來自海外。關稅不僅使這些物資更昂貴,也增加不確定性——當未來六週的進口成本都難以預估,又如何報價未來半年的工作? 為了避開關稅,一些製造商正將最終組裝移出中國,轉往日本、泰國、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地,但供應鏈仍與中國高度綁定。噴頭、油墨與關鍵零組件仍多數由中國工廠供應。換言之,即使產品並非直接自中國進口,風險仍存在。 因此, 零件層級的供應鏈審視 變得不可或缺。僅知道印表機在哪組裝已不夠,還必須追溯每個零件的來源。許多競爭者已著手監控這些變化,並調整採購策略以減少曝險。整體趨勢雖然是減少直接從中國進口,但對中國製零件的依賴在短期內仍難以避免。策略性警覺不再是選項,而是必須。 實際上,印刷產業已無法回到「過去的常態」——那個價格穩定、交期可預測的節奏已不復存在。問題不在於如何回到舊軌,而是如何建立一個更靈活、有韌性的未來。這意味著: 重新設計流程,使其能「彎而不斷」 為供應網增加冗餘備援 在無法依賴即時供貨的情況下,重思庫存管理 以「數位智能」作為營運核心   AI 與自動化:建立靈活的新基礎 若要在變動中領先,印刷產業必須擁抱能保持敏捷的科技。 人工智慧(AI)可比傳統預測更準確地分析需求趨勢,協助優化採購、掌控價格波動,並驅動更即時的報價系統。 自動化同樣關鍵。面對持續的人力缺口,自動化有助縮短交期、減少人為錯誤、提升批次一致性。從機器人操作、智慧後加工系統到雲端工作流程,這些都是現代製造的基礎設施。 AI 與自動化結合,讓印刷企業具備即時調整的靈活性,將「脆弱」轉化為「韌性」,使企業能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應變。   大幅面印刷業者的關鍵策略 以下是企業在重新定位未來時應考慮的重點: 供應鏈零件層級稽核 :別只看最終產品。噴頭、油墨與電子元件往往是關稅風險的隱藏環節,了解它們的來源與流向。 關注競爭者動態 :許多業者正轉移組裝地,同時仍使用中國零件。掌握這些微調方向,有助提升市場敏捷度。 多元化與備援策略 :分散供應地區以降低風險,避免單一供應商或國家成為瓶頸。 強化資料分析 :運用預測分析優化採購、排程與客戶管理。 以自動化提升產能 :從印前到後製,自動化不僅提高效率,也有助彌補人力缺口。 培養敏捷人才 :訓練團隊跨職能能力,敏捷不只是技術,也包括人。 透明溝通 :與客戶和合作夥伴清楚說明供應、價格與時程變化。   結語 印刷產業正處在轉折點。關稅暴露了供應鏈的脆弱,也揭示了建立更聰明、更靈活企業的契機。重新思考營運方式不只是暫時策略,而是新的常態。能夠主動應變的企業,不僅能挺過這波衝擊,更將定義下一個時代。 在這充滿不確定的時期,唯有持續學習與掌握資訊,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Keypoint Intelligence 將持續提供洞察,協助業界規劃、調整與前進。   關於作者 Johnny Shell 為 Keypoint Intelligence 紡織與服裝印刷服務部首席分析師,擁有超過 35 年印刷產業經驗,是公認的產業專家與策略型領導者,擅長結合技術平台與營運策略,推動企業營收成長與結構升級。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OQ 與 Milliken 推射出成型級聚合物,助力永續製造
包裝未來
2025-09-30

OQ 與 Milliken 推射出成型級聚合物,助力永續製造

  Luban RP2251T 非常適合生產對透明度和感官標準要求嚴格的薄壁包裝。圖片來源:Milliken & Company/PRNewswire。   能源投資與開發公司 OQ 與 Milliken & Company 攜手,推出一款專為射出成型應用開發的新型透明隨機共聚物 —— Luban RP2251T 。 這款新產品融入了 Milliken 的 Millad NX 8000 ECO 澄清劑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材料的外觀品質,還能在更低的加工溫度下成型。 Luban RP2251T 特別適合用於製造需要高透明度與嚴格感官標準的薄壁包裝。   節能與成本優勢 OQ 的 Luban RP2251T 搭配 Millad 澄清劑,讓轉換商可實現 高達 10% 的能源與成本節省 。 這得益於與使用其他澄清劑的同類產品相比,該材料能在更低溫度下加工,且具備更短的循環時間。   官方觀點 OQ 全球行銷副總裁 Abdulrahman Al Tamtami 表示: 「在 OQ,我們致力於推動能帶來實際效益、永續價值以及符合全球大趨勢的創新。 Luban RP2251T 正是 OQ 與 Milliken 攜手推進聚合物性能的典範,兼具卓越透明度、更低能耗與更快的生產循環。」 這款新產品讓轉換商能夠在縮短循環時間的同時,實現能源節省並提升生產力。 此項創新也呼應了全球對 永續製造與包裝解決方案 的日益增長需求。 Milliken 歐洲業務銷售總監 Maria Di Nolfo 補充: 「從產品開發到商業化,我們很榮幸能與 OQ 合作,推出他們首款採用 Millad 澄清劑的射出成型級產品。 我們期待 OQ 能滿足市場對高透明度、低能耗再生產品的日益增加需求。」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cf-view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包裝未來
2025-09-15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印刷與郵件服務產業對數百萬仍偏好或需要紙本溝通的美國人而言依然至關重要。2025 年 7 月 17 日,眾議員 Mike Turner(俄亥俄州第 10 選區,共和黨)提出了 H.R. 4538《保護免於強制無紙化與電子化要求法案》(Protecting Against Paperless and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PAPER Act) ,旨在保障消費者獲得金融機構紙本帳單的選擇權。 PAPER 法案要求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每月紙本帳單的選項,並禁止將「僅限數位對帳單」作為客戶存取帳戶或服務的前提條件。此法案保護了個人獲取重要財務資訊的權利,以具體、可讀的形式傳達資訊。 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及其他支持 PAPER 法案的倡議者強調了「可及性與包容性」的重要性:確保缺乏科技設備或不具備數位技能的美國人不會因此遭受歧視。若取消紙本選項,數百萬人,包括年長者與居住於農村的消費者,可能因拒絕數位傳送而失去服務。因此,無論是否使用數位科技,都必須保留紙本選項,以確保所有人能夠獲得資訊與服務。 聯盟同時也主張:消費者應能免費或不受額外罰金地取得紙本溝通選項。雖然 PAPER 法案目前尚未涉及這一點,但我們鼓勵立法者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在法案中增列禁止因選擇紙本而收取任何費用或處罰的條款。 即便如此,PAPER 法案仍是具意義的立法行動,致力於確認消費者獲取紙本金融帳單的權利,並保障資訊存取的公平性與印刷需求。   對服務金融業的印刷業者意味著什麼 對於專門承印金融交易與法規文件的商業印刷業者(例如銀行對帳單、投資報告、合規通知等), H.R. 4538 帶來以下重要保障: 需求穩定化 :確保紙本金融溝通成為法定要求並持續存在,幫助印刷商維持印量與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約。 支持就業與成長 :印刷企業僱用技術熟練的員工,並投資於高容量、安全性強的輸出能力,以專門服務金融客戶。 強化印刷價值主張 :由於機構必須維持紙本選項,該法案凸顯高品質、安全且及時的印刷文件在多元溝通策略中的關鍵角色。 鼓勵創新 :金融文件的持續需求,讓印刷業者能持續投資於合規整合服務,例如可變數據印刷、安全郵寄與檔案保存解決方案。 PAPER 法案不僅是一項消費者權益議題,更是對印刷業者的一條支持之路,讓其持續以專業、精準與保密的方式交付關鍵金融文件。在快速數位化的世界中,這項立法再次肯定了「印刷」在溝通組合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 H.R. 4538 正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審議。隨著法案推進,印刷聯盟將持續積極參與,敦促立法者支持這項關鍵措施,並強調金融文件印刷在建立消費者信任、確保公平存取與維護選擇權方面的核心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美國對中國印刷製品貿易關稅
包裝未來
2025-09-08

美國對中國印刷製品貿易關稅

美國貿易關稅 如果你正為美國市場生產書籍、遊戲、包裝或月曆,那麼你一定聽說過最近宣布的大幅關稅變動,引發了市場上的不確定性。 好消息是,書籍作為「資訊材料」仍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豁免。但其他類別如月曆、文具、包裝和遊戲則直接受到影響,且關稅大幅上升。 隨著貨運量持續激增,大多數進口商已經迅速行動,在這段關稅空窗期內盡快確保出貨。   最新更新 2025年8月11日 川普政府將中國關稅暫緩期再延長90天,至2025年11月10日。 2025年8月8日 新的對等關稅宣布,涵蓋多個國家的商品,稅率依來源國不同介於10%至41%。 重點整理: 書籍(第49章)作為「資訊材料」,不論製造國皆免稅。 中國: 一般書籍:7.5%(第301條款,維持不變) 期刊、文具與包裝(第48章):25%(301條款)+ 30%(對等關稅)= 55%實際關稅 遊戲、拼圖、塔羅牌、玩具(第95章):30% 越南:20% 南韓:15% 泰國:19% 馬來西亞:19% 印度:25%(自8月27日起再加25%,= 50%實際關稅 ) 歐洲:15% 土耳其:15% 波士尼亞:30% 塞爾維亞:35% 哥倫比亞:10% 注意:這些關稅僅適用於不屬於「資訊材料」的商品。大部分第49章(書籍)仍受到保護。   美國對印刷製品貿易關稅的發展 2025年4月9日 :美國推出新一輪貿易關稅,針對多種商品,包括與印刷製品相關的產品。 2025年5月12日 :宣布對近期最嚴重關稅實施90天暫緩。暫緩期間基礎關稅為30%。 2025年5月28日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總統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的一系列廣泛貿易制裁缺乏法律依據,因此許多關稅被撤銷,僅保留非 IEEPA 下的關稅(如汽車和鋼鐵,依第232條款)。 2025年5月29日下午更新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臨時中止該裁決,等待進一步審理。也就是說,目前關稅依舊維持,照原有標準收取。是否上訴至最高法院仍不確定。 2025年6月11日 :美中在倫敦會談後宣布達成協議。雖然沒有正式文件,但官員確認針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總計55%關稅 : 20% 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 10% 對等關稅 25% 2018年起的301條款關稅(不變) 川普政府表示將上訴。我們會隨時更新最新稅率與上訴期間的執行情況。 新關稅依據 IEEPA 實施,賦予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調整國際貿易的權力。不過,書籍仍因「資訊材料」的身份大多數豁免額外關稅。   目前依產品類別的關稅情況(基於產品類型和關稅章節的當前細分) 書籍(第49章) 來自中國: 一般書籍(小說、教科書等):7.5%(301條款) 兒童繪本與宗教書籍:0%(豁免) 月曆:不在豁免名單 → 30% + 7.5% = 37.5% 來自其他國家: 月曆:10% 其他書籍:0% 大部分書籍影響不大,但月曆因分類不同,須承擔額外關稅。   文具與包裝(第48章) 來自中國: 新 IEEPA 關稅:30% 第301條款關稅:25% 合計:55% 這是受衝擊最嚴重的類別之一。若你的包裝仍依賴中國來源,務必重新評估成本與時程。 來自其他國家: 10% 來自墨西哥: 0%(若使用北美來源紙材製造)   遊戲與玩具(第95章) (包括拼圖、桌遊、撲克牌等) 來自中國: 在90天暫緩期間 → 30% 雖然沒有先前擔心的145%那麼高,但若大量生產,30%依舊是沉重成本。 來自其他國家: 10% 來自墨西哥: 0%(若符合 USMCA 協定規範)   法規補充說明 IEEPA(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授權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調整國際貿易,作為經濟回應措施,以應對國安或貿易失衡威脅。 USMCA(美墨加協定) 取代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規定只要商品符合原產地規則(如使用北美紙材),即可享受免關稅待遇。   你該怎麼做? 航運公司已經回報,來自中國的大量延遲貨物正在利用這90天窗口加速出貨。 建議: 提早預訂出貨,以避免延誤與運價上漲。 仔細檢查產品分類編碼。 聯繫我們,探索非中國來源,以降低風險與成本。 雖然市場傳出關稅暫緩可能再延長,但目前沒有保證。若你正規劃專案,現在就是最佳行動時機。   內容來源: https://imagogroup.com/
全球貿易變局:印刷業需要知道的事
專家觀點
2025-09-08

全球貿易變局:印刷業需要知道的事

  聯邦法院裁定 IEEPA 關稅 2025年8月29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 7 比 4 的裁決,宣告前總統唐納·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加徵的關稅屬於違法。法院認定,制定關稅是國會的核心職權,IEEPA 並未將該權限授予總統。 此裁決維持了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今年5月的判決,該判決認定總統超越了 IEEPA 所賦予的權限。雖然此次裁決支持下級法院意見,但要到2025年10月14日才會生效,給予川普政府時間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裁決重點: 法律依據: 法院認定 IEEPA 僅允許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況下進行「管制」,並未授權加徵關稅或稅項。 國會職權: 法官強調,只有國會能制定關稅表。 受影響的關稅: 判決使針對多國進口的對等關稅,以及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無效。這些關稅原用於施壓這些國家阻止芬太尼及其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 不受影響者: 第232條針對汽車、汽車零件、鋼鐵、鋁材與銅的關稅不受影響;第301條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關稅亦不受影響。 川普政府預計將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最終由最高法院決定總統在貿易事務上的權限範圍。   鋁製平版印刷版材(ALPP)納入第232條 另一項與印刷產業直接相關的重要發展是,川普政府於2025年8月1日批准伊士曼柯達的請願,將鋁製平版印刷版材(ALPP)納入第232條關稅,使其須課徵50%的關稅。相關決策備忘錄可點此查閱。 對印刷業而言,這將直接推高關鍵耗材的成本,且國內替代供應有限,將加劇已因全球貿易變動而緊繃的供應鏈壓力。業者需預期成本上升、供應可能受阻,並考慮分散供應來源以降低風險。 2025年6月16日,美國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作為關稅改革聯盟成員,參與聯署意見,對第232條鋼鋁及衍生品的新納入程序表達關切。相關信函可點此查閱。 此外,聯盟支持全美製造商協會提出的「美國製造投資加速計畫」。該計畫提出以務實的貿易政策強化美國製造業,並意在與川普政府展開對話。詳細內容可參閱 Manufacturing Pass。   美歐宣布貿易框架協議 經過多輪談判,美國白宮與歐盟於2025年8月21日發表聯合聲明,公布「互惠、公平、平衡貿易框架協議」。歐盟亦發布 Q&A 文件。此協議標誌跨大西洋貿易政策的重要重整,旨在化解緊張並為主要產業設定新關稅架構,目標是「解決美歐貿易不平衡,釋放雙方經濟的全部潛力」。 協議重點: 第232條: 美國將把「最惠國關稅(MFN)」與第232條關稅總和上限設為15%,並對飛機、飛機零件、軟木等指定產品僅適用MFN稅率。此15%上限亦適用於藥品、半導體與木材,這些產品目前正接受第232條調查。 鋼鐵與鋁材: 歐盟進口鋼鋁產品將維持50%關稅,但協議開放未來引入關稅配額制的可能性,部分數量可享優惠稅率。 汽車: 當歐盟實施降稅後,美國將調整對汽車及零件的關稅。MFN 稅率15%以上的產品將免於第232條關稅;低於15%的則適用15%的綜合稅率。雙方還同意互認汽車標準。 其他條款: 歐盟承諾取消對美國工業品的關稅,並給予美國食品(堅果、水果、豬肉、野牛肉、乳製品等)優惠市場准入。歐盟同意在未來三年額外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在2029年前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美國出口至歐盟的關稅不會提高。 監管負擔: 協議指出,歐盟將努力減少對美國企業的不利監管,包括影響以紙材為基材的印刷品的「歐盟森林砍伐法規」。 對印刷產業而言,此協議有助於降低不確定性與投入成本。隨著歐盟取消美國工業品關稅,美方第232條關稅上限設為15%,印刷業可期待紙張、油墨、塗料及機械零件等關鍵物資的價格與供應更趨穩定。該協議也強化了跨大西洋供應鏈,對美國印刷與包裝企業的競爭力十分重要。   對印度的新關稅措施 2025年8月6日,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對來自印度的進口產品加徵額外25% IEEPA 關稅。該措施於8月27日生效,與先前的25%對等關稅合併,使許多印度商品的總關稅達到50%。川普總統指出,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構成國安威脅,因此啟動此關稅措施。 然而,近期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直接影響到這項25% IEEPA 對印關稅的合法性。但就目前而言,對印度商品的50%關稅仍在實施中。 受影響產業: 汽車、皮革製品、食品、珠寶,尤以紡織與塑膠業為主。印刷產業涉及紡織品與塑膠印刷,亦仰賴部分來自印度的原料與服務。美國數位印刷服務供應商若依賴印度纖維、紡織品及塑膠,將面臨成本上升與交期延長,因供應商需要調整貿易路線與生產策略。印刷業應考慮分散供應商或簽訂長期合約以減少衝擊。 部分已在第232條規範下的商品(如鋼、鋁、汽車、汽車零件、銅、藥品與電子產品)不受影響;法定豁免品(如捐贈物資與資訊材料)亦不受影響。 詳情可參閱白宮事實表與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指引。   展望 隨著聯邦巡迴法院對總統緊急權徵稅提出質疑,貿易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令印刷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更複雜。而鋁製平版印刷版材被納入第232條50%關稅,更凸顯貿易決策對產業成本的即時影響。 另一方面,美歐貿易協議為包括印刷業在內的美國製造商提供更大市場准入與穩定性;但對印度的新一輪50%關稅則顯示,美國貿易政策仍將與更廣泛的外交政策緊密掛鉤。 總結來說,美國印刷聯盟將持續與政策制定者合作,推動國內製造發展,同時維護印刷產業的長期競爭力。政府事務團隊將持續追蹤並通報最新發展,以便業者能夠提前規劃,應對市場變化。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關稅、貿易戰與你的包裝:現況與對策
包裝未來
2025-09-08

關稅、貿易戰與你的包裝:現況與對策

當前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充滿不確定性:成本上升、貿易政策變化、全球不穩定以及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關稅的宣布、暫停和即將實施。 我們知道,關稅影響的不僅是包裝,它還會影響整個供應鏈—您的產品成本、定價策略和營運。 包裝或許只是這張拼圖中的一小塊。但在 EcoEnclose,您的包裝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也是我們拼圖中最大的一塊。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致力於幫助您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您有哪些選擇——尤其是在包裝選擇方面。 的確,情況正在改變。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資訊並擁有合作夥伴,您就無需孤軍奮戰。   最新更新(2025 年 8 月)以及品牌須知 新關稅現已生效 :針對特定國家的IEEPA互惠關稅自8月7日起生效,取代先前的「解放日」稅率。現在的關稅稅率依原產國不同,從10%到50%不等。 一些國家成功協商降低利率 : 越南:46% → 20% 柬埔寨:49% → 19% 其他地區: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泰國 這些仍然是可行的採購地區——但風險仍然高於 USMCA 國家。 其他國家則面臨持續的高關稅 : 中國和巴西:目前佔50%,影響包裝、服裝和消費品 印度:25%,無豁免 瑞士:高達39% 加拿大:對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徵收 35% 的關稅 歐盟實施分級「補充」關稅結構 : 歐盟國家獲得目標有效關稅稅率(最高15%) 如果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已≥15%,則無需額外繳納美國關稅 如果最惠國稅率低於15%,美國將徵收「補充」關稅以達到該門檻。歐盟境內的製造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USMCA 國家大部分仍享有豁免 : 如果商品符合原產地規則,加拿大和墨西哥仍可免稅 在北美採購包裝、手提袋和服裝的品牌的關鍵優勢 正在執行40%的轉運罰款 :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嚴厲打擊透過低關稅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進口的未經適當加工的貨物 違規者可能面臨40%的罰款 品牌必須要求提供可驗證的文件(例如原產地證書) 關稅適用於所有產品類型 : IEEPA 關稅並非特定於 HTS 代碼 影響從編織手提袋和郵寄袋到服裝和盒子等所有物品 適用於從目標國家進口的大多數商品—無論其材質或用途為何 最低限度門檻正逐步取消 : 800 美元的小貨物免稅政策即將取消 依賴低價值直接面向消費者進口(如代發貨)的品牌應該為成本上漲做好準備   品牌應對2025年8月關稅的行動步驟 依原產國審核您的包裝供應鏈 :建立清晰的 SKU 級地圖,標示所有包裝組件的製造地點。 依產品計算關稅風險 :使用供應商的 HTS 代碼和發票金額,估算各國的基準(最惠國)關稅成本。然後疊加互惠關稅稅率,該稅率廣泛適用於原產國,與 HTS 代碼的產品類別無關。 識別在岸或近岸發展機會 :重新評估轉向美國或美墨加協定(USMCA)供應鏈的商業案例。對於符合資格的加拿大或墨西哥商品,USMCA 仍然保護其免關稅准入。 審查海外合作夥伴的轉運風險 :如果您從越南、馬來西亞或柬埔寨進口,請確保貨物未通過第三國轉運。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的執法規定,不當的轉運路線可能會被處以 40% 的罰款。 與能夠提供雙軌採購路徑的合作夥伴合作 :選擇像 EcoEnclose 這樣的供應商,他們擁有強大且完善的國內包裝製造網絡,以及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生產方案(可滿足大批量企業包裝需求)。即使採購狀況發生變化,我們也能協助您管理關稅風險。 評估關稅如何影響產品包裝設計 :考慮修改包裝規格(例如從進口紡織品轉向紙板),以減少對高關稅投入的依賴或優化美國製造的替代品。 預計未來市場波動 將進一步加劇:本文所述的所有內容都可能瞬息萬變!近期法院裁決和白宮指導方針的調整意味著市場格局將持續變化。請靈活設計您的採購和包裝計劃,而非一成不變。   資料來源:Unsplash   首先,什麼是關稅? 關稅是政府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當產品跨國進入新國家時,該國政府可能會徵收關稅,這實際上會提高該商品在到達企業或消費者手中之前的總成本。 幾個世紀以來,關稅一直被用作經濟政策和國家戰略工具。為什麼?一些政策制定者認為,關稅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創收 關稅可以成為政府收入的直接來源,尤其對於那些不太依賴所得稅或企業稅的國家。透過對進口商品課稅,政府既可以創造收入,又可以推廣本土替代產品。 保護國內產業 關稅使進口商品比國內替代品更昂貴。其目的在於保護國內產業/企業,使其即使在面臨低成本海外競爭的情況下也能維持和發展。 貿易政策與籌碼 關稅常被用作全球貿易談判中的籌碼。一個國家可能會針對其認為的國外不公平做法(例如補貼、強制技術轉移或不平衡的市場准入)徵收關稅。這種針鋒相對的做法,通常被稱為互惠關稅或報復性關稅,是近期許多貿易升級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往往具有流動性,且受政治驅動。目前的關稅格局可能在下個季度甚至下個月發生巨大變化,這使得長期規劃更具挑戰性,但也更加重要。 資料來源:Unsplash   關稅如何繳納? 關於進入美國港口的貨物 當商品進口到美國時,外國製造商或出口商不直接支付關稅,而是由記錄進口商(接收貨物的美國實體,通常是品牌商、分銷商或報關行)支付。 工作原理如下: 貨物抵達美國港口 :當貨物跨越美國邊境時,必須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申報。 關稅計算 :CBP 根據產品分類和原產國適用適當的關稅稅率。 進口商支付關稅 :進口商必須在貨物放行前支付關稅。這通常是透過促成交易的報關行來完成。 關稅成本通常會被轉嫁 :雖然進口商會預先支付關稅,但他們會將這筆成本轉嫁到下游——直接轉嫁給客戶,或作為提高產品價格的一部分。   透過 USPS、FedEx、UPS、DHL 運送的貨物的關稅如何? 如果您進口原材料、包裝或成品用於商業用途(例如定製印刷的郵件),您的小型承運商貨物可能會被視為商業進口,可能需要繳納關稅和海關文件。 誰付款? 美國的收貨人(進口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負責支付任何適用的關稅、稅金或稅金。 如何收貨? 聯邦快遞、UPS 和 DHL(私人快遞)充當報關行。他們代表您在海關繳納關稅,然後向收件人(您或您的企業)開立發票。通常會保留收貨直至付款,或在收貨後收取費用,具體​​取決於您的帳戶條款。 USPS(以及透過 USPS 寄送的外國郵政)並未作為類似的報關行。而是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負責評估關稅。 USPS 可能會將商品連同應付關稅帳單一起寄送(通常透過紙本通知或投遞時寄送),或者包裹可能會被保管在當地郵局,直到關稅繳納為止。 資料來源:Unsplash   關稅和關稅疊加如何運作 在深入研究最新的 IEEPA 互惠關稅之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了解關稅的傳統運作方式以及當今關稅的層級結構。 本質上,進入美國的任何貨物的關稅都是根據三個關鍵因素計算的: 原產國 + HTS 代碼 + 申報價值   HTS 代碼和最惠國關稅 每種進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會被分配一個10位數的協調關稅表 (HTS) 代碼,該代碼決定了其基本關稅,即最惠國稅率 (MFN)。該稅率因產品而異,由聯邦政府制定。您可以在 hts.usitc.gov 上查詢目前的 HTS 代碼和最惠國稅率。   FTA資格 許多國家都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FTA),包括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 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以及澳洲、韓國、新加坡、巴拿馬和以色列等其他國家。符合這些協定規定的原產地規則的商品可能免關稅,包括最惠國關稅和許多附加稅。   附加關稅 除了最惠國稅率和自由貿易協定豁免之外,還有一些條款可能會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 301條款:針對來自中國的特定商品(例如機械、家具、服裝、包裝),徵收25%或7.5%的關稅。 第 232 條:本節對進口鋼鐵和鋁(包括這些材料製成的成品)徵收 25% 的關稅。 第201條:對太陽能板和電池徵收14%的關稅。 IEEPA 芬太尼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 20% 的關稅,對不符合 USMCA 原產地規則的墨西哥或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 第 98 章,反傾銷稅和配額:根據使用情況或市場條件可以降低或增加成本的特殊規則。   「舊常態」:IEEPA之前的關稅環境 2025 年之前,在海外生產並進口到美國的包裝通常面臨 3-7% 的總有效關稅稅率,具體取決於 HTS 代碼、原產國和現有的貿易協定。 例如:2024 年在馬來西亞生產的塑膠郵件袋(HTS 3923.21.00.95)將適用 6% 的有效關稅,該關稅結合了最惠國基準稅率和適用的附加費。 截至 2025 年 4 月,這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引入IEEPA互惠關稅 2025年4月,川普總統根據《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頒布了新的關稅制度。 4月2日,他宣布對全球各國徵收10%的關稅,並針對一系列特定國家實施互惠關稅,旨在在全球貿易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重申美國對經濟政策的控制。 這些關稅並非針對特定產品,而是根據原產國廣泛適用,與高關稅代碼或產品類別無關。 這標誌著貿易保護主義顯著升級,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將從2025年初的2%升至預期的24%,達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 經過 7 月 9 日結束的 90 天短暫暫停後,這些 IEEPA 互惠關稅將於 2025 年 8 月全面生效。   關稅如何疊加(或不疊加) 大多數關稅可以疊加,而且確實如此。例如,單一商品通常既要適用最惠國基準稅率,又要根據第301條款和《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對芬太尼徵收關稅。但是,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 當第 232 條關稅已經評估時,IEEPA 互惠關稅不適用。 符合 FTA 資格的商品(例如,根據 USMCA 來自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商品)通常可免除大多數關稅。   現實世界的例子:床墊鋼彈簧 從中國進口: 25% 第301條款 20% IEEPA 芬太尼 第232條 25% 2.9% 最惠國通用稅率 0% IEEPA 互惠(依第 232 條排除) 總關稅負擔:72.9%   越南進口: 第232條 25% 2.9% 最惠國 0% IEEPA 互惠 總關稅負擔:27.9%   墨西哥進口(FTA合格): 0%(根據 USMCA 完全免稅) 總關稅負擔:0%   本指南的其餘部分重點介紹 今年推出並於 2025 年 8 月鞏固的 IEEPA 互惠關稅制度 ,包括其如何影響包裝、哪些國家承擔的風險最高,以及您的品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維持合規和成本效益。 資料來源:Unsplash   現行IEEPA互惠關稅稅率:最初威脅並於2025年8月更新 自川普總統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國際經濟與經濟政策法案》(IEEPA)全球及對等關稅以來的幾個月裡,各大品牌一直在應對異常動盪且瞬息萬變的貿易格局。最初的方案提出了針對特定國家的全面關稅稅率,其中許多方案立即遭到了各行各業的商業團體、貿易夥伴和政治領袖的質疑。 美國政府自4月9日起實施為期90天的暫停期,以消化這些回饋意見。在此期間,大多數國家預設實施10%的全球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審查了8,000多個意見,並最終確定了實施策略。這一暫停期允許根據貿易額、感知到的不平衡、與美國貿易目標的配合程度以及政治立場進行一些重新調整。 2025年8月1日,最終互惠關稅稅率公佈。更新後的稅率將於2025年8月7日生效,並反映了一系列複雜因素: 美國是否認為貿易夥伴從事「不公平」貿易行為 該國是否對美國商品維持更高的關稅或壁壘 是否存在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准入 地緣政治聯盟和該國作為製造合作夥伴的可靠性   重要的是,這些互惠關稅並不與特定產品或 HTS 代碼掛鉤,而是根據原產國廣泛適用。 話雖如此,這一框架仍然極不穩定。持續的法律挑戰、國際社會的阻力、不斷變化的全球聯盟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都意味著這些稅率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被修改,甚至逆轉。品牌應該將這份表格視為時間點的快照,而不是永久的現實。 下表概述了三個關鍵階段: 最初威脅的利率從 2025 年 4 月開始 90 天的暫停利率,大多數國家預設為 10% 互惠關稅稅率自2025年8月7日起生效   國家 受威脅率(4月2日) 威脅率(2025 年 4 月 9 日之後 - 暫停 90 天) 現行互惠匯率(2025年8月) 孟加拉 37% 10% 18% 巴西 待定 10% 50% 柬埔寨 49% 10% 19% 加拿大 1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25%, 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徵收 35% 中國 125% 145% 50% 厄瓜多 待定 10% 12% 歐洲聯盟 20% 10% 0-15% 印度 26% 10% 25% 印尼 32% 10% 18% 以色列 17% 10% 10% 義大利 20% 10% 15% 日本 24% 10% 15% 馬來西亞 24% 10% 19% 墨西哥 1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25%, 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需繳納 10% 的稅 巴基斯坦 29% 10% 18% 南非 30% 10% 30% 韓國 25% 10% 12% 瑞士 31% 10% 39% 台灣 32% 10% 20% 泰國 36% 10% 21% 越南 46% 10% 20%   IEEPA 互惠關稅如何為歐盟發揮作用 在IEEPA互惠關稅的推出中,歐盟尤為突出。美國沒有對整個歐盟集團實施統一的關稅稅率,而是實施了分級結構,為各個成員國設定了不同的目標關稅水準。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處於最高等級,而愛爾蘭和荷蘭等其他國家則處於較低等級或沒有上調關稅。 但還有另一層意義:美國並非簡單地將這些關稅附加到歐盟。相反,歐盟的IEEPA關稅採用「最低有效稅率」模型建構。這意味著美國為每個國家設定一個目標有效關稅,然後減去該產品現有的最惠國稅率(MFN),以確定是否需要額外徵收關稅。 例如,如果法國等國的目標有效關稅為15%,而某產品已面臨6%的最惠國稅率,則IEEPA關稅將為9%。但是,如果最惠國稅率已達到或超過目標稅率,則不會加徵IEEPA互惠關稅。 因此,一些歐盟原產商品的關稅大幅上漲,而其他商品,尤其是那些已經享受高額基本關稅或優惠等級待遇的商品,則幾乎沒有變化。這種做法有利於那些已經允許美國市場強勢准入的歐盟國家,而對那些貿易順差較大或有明顯監管障礙的國家不利。 對於從歐盟採購的品牌來說,這意味著兩件事: 首先,您的商品是在哪個特定國家製造的很重要。德國和愛爾蘭不再是同等關稅國家。 其次,尋找產品的最惠國關稅稅率對於了解是否適用任何額外的 IEEPA 關稅至關重要。 歸根究底,歐盟在IEEPA下的待遇比許多其他國家更加微妙。歐盟內部曾經簡單的採購決策,現在可能需要針對特定國家進行分析,並進行高技術服務層級的關稅預測。 值得關注的國家(關稅稅率仍可能變動) 雖然8月1日宣布的IEEPA互惠關稅稅率現已生效,但該框架仍然高度不穩定。許多國家是透過不透明的談判、外交壓力或政治姿態而非可靠的貿易數據來獲得最終稅率的。因此,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稅率將進一步調整。以下國家值得密切關注。   有潛力降低關稅的國家 越南 :最初,美國威脅對越南徵收46%的關稅,但最終越南的關稅稅率僅為20%。然而,鑑於越南對美國供應鏈(尤其是服裝和包裝)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以及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戰略需要,許多人預計這一稅率將進一步下降,尤其是在越南擴大貿易合作或簽署正式協議的情況下。 印度 :印度的關稅稅率為25%,被視為美國消費品和藥品的重要製造夥伴。兩國政府持續對話,商界也面臨降低關稅的巨大壓力。如果達成雙邊協議,值得關注的是,印度的關稅可能會降低。 歐盟(尤其是德國、法國、義大利) :歐盟避免了高額罰款(稅率為0-15%),但一些成員國仍然感到擔憂。正式協議或報復性措施可能會導致變化,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這取決於今年秋季貿易談判的進展。 印尼和馬來西亞 :這些國家受到的衝擊高達18-19%,超乎預期。它們與美國貿易規範的接軌,以及其作為中國替代品的價值,可能會帶來降息壓力,尤其是在美國試圖在大選年到來之際穩定消費品價格的情況下。 加拿大 :雖然大多數加拿大商品仍享有USMCA豁免權,但目前將不符合資格的進口商品徵收35%的高額關稅,是美國盟友中最高的關稅之一。這一異常高的稅率可能是一項戰略舉措,旨在強制加拿大嚴格遵守USMCA,或就木材、乳製品和鋁等行業長期存在的貿易緊張局勢向加拿大施壓。鑑於加拿大與美國密切的經濟聯繫及其涉及的政治敏感性,該稅率可能會進行談判或調整,尤其是在美國企業抵制的情況下。品牌應密切注意此情況,並加倍努力核實其USMCA資格。   未來面臨成長風險的國家 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 :雖然這些國家目前的稅率在18%至21%之間,但它們經常因勞工保護薄弱、智慧財產權執法不力或與中國關係日益密切而被貼上標籤。如果美國加強打擊「不公平」貿易的力度,這些國家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關稅或新的條件。 墨西哥 :對原產地規則、轉運問題或政治變化的審查力度加大,可能會導致某些墨西哥原產商品失去優惠地位或陷入 301 條款審查。 巴西 :由於50%的互惠關稅以及農產品進入方面的持續摩擦,巴西仍可能是貿易目標。但如果談判有進展,巴西也可能成為重新調整貿易關係的候選國。   外卡/高變異性國家 瑞士和南非 :儘管面臨意外的高關稅(分別為39%和30%),這些國家仍可能遊說削減關稅。然而,如果沒有顯著的貿易量或地緣政治影響力,變化仍不確定。 中國 :雖然短期內不太可能降低關稅,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意味著,任何外交突破都可能大幅改變貿易格局。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進一步升級。   資料來源:Unsplash   什麼是轉運?為什麼它在2025年有風險? 轉運是指貨物在運往最終目的地的途中途經一個中轉國,有時是出於合法的物流或製造原因,但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掩蓋有效原產國和逃避關稅的策略。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已大幅加強對不當轉運的執法力度,特別是針對原產於中國等高關稅國家並被貼上來自越南、柬埔寨或馬來西亞等低關稅國家的標籤的商品。 合法性 :當產品在中轉國發生實質轉變時,轉運是合法的,這意味著它會變成具有不同名稱、用途和特性的全新產品。 例如:如果聚乙烯樹脂從中國出口到越南,經過擠壓成薄膜、印刷、加工成塑膠郵袋,再進行包裝出口,則此生產過程合法。這些塑膠袋原產地為越南,無需繳納中國關稅。 非法行為 :如果中國製造的成品(例如,預製郵件或紡織品)在另一個國家被重新包裝或稍加修改,然後像原產地一樣運往美國,這就屬於非法轉運。 美國政府已經: 加強原產國聲明的執行 針對某些東南亞國家進行額外審查 開始對違規者處以嚴厲處罰(包括 40% 的關稅和貨物扣押) 違反規定的處罰非常嚴厲:40% 的轉運關稅附加費、可能扣押貨物以及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的長期審查或審計。 品牌如何保護自己: 申請並驗證原產地證書 要求供應商提供物料清單和所有生產步驟的清晰描述 確保在轉運國進行的任何工作符合美國實質改造標準 避免向那些對生產地點含糊不清或提供「國家轉換」策略的供應商採購 底線 :即使您的供應鏈完全合法,文件記錄和可追溯性也至關重要。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正在密切關注此事,進口商負有舉證責任。 資料來源:Unsplash   墨西哥和加拿大:USMCA 是什麼?它對包裝和您的 EcoEnclose 訂單意味著什麼 《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是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於 2020 年取代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其目標是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促進三國之間的免稅或減關稅貿易。 注意:USMCA 不會免除商品的所有費用,但關稅通常不適用於符合 USCMA 資格的商品。 要符合 USMCA 的要求,產品必須符合原產地規則和其他要求,以證明貨物主要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 底線:EcoEnclose 生產、銷售和運輸的絕大多數包裝符合 USMCA 的規定,無需繳納關稅。此外,我們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包裝大部分也符合 USMCA 的規定,暫時無需繳納關稅。 想要更了解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嗎? 對於我們當中的航運和關稅愛好者來說,以下是:   逐步說明:當產品從美國運往加拿大或墨西哥,或從加拿大/墨西哥運往美國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1. 使用 HS 代碼對包裝進行分類 每種產品都分配有一個協調系統 (HS) 代碼,這是一個標準化的 6-10 位數字,用於告訴海關該產品是什麼。   例如,瓦楞紙箱的 HS 代碼與塑膠郵寄袋或襯墊郵寄袋不同。 該法規確定了關稅稅率、稅收適用性和監管要求。 以下是我們銷售和運輸的大多數包裝的 HS 代碼清單: 2. 確定 USMCA 資格,並包含商業文件 如果運送的商品在美國製造,且使用北美原產材料(或北美成分含量達到一定標準),則很可能符合 USMCA 規定的免稅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供 USMCA 原產地證明或 USMCA 聲明,以申請免稅資格。或者,像我們一樣,我們會將一份統一的 USMCA 記錄存檔。   3. 清關並繳交費用 進口商(即接收貨物的企業或個人)支付任何適用的銷售稅和關稅(例如,GST/VAT),確認符合 USMCA,然後其貨物即可清關並接收。   EcoEnclose 包裝的 HS 代碼 下表列出了通常運往墨西哥和加拿大品牌的 EcoEnclose 商品的 HS 編碼。大多數商品的原產國為美國,並符合優惠標準:C - 這意味著該商品在北美生產,並符合與其 HS 編碼相關的特定加工或成分要求。   因此,舉例來說,在美國使用加拿大再生紙製造的紙本郵件,如果符合產品特定規則(如關稅轉移或價值內容要求),則根據優惠標準 C,可獲得 USCMA 資格。 產品類型/組 HS 編碼 生產地點 瓦楞紙箱 4819.1 美國 波紋氣泡膜 4819.1 美國 樣品套件 4819.1 美國 麻繩 - 標準 5607.90.3500 匈牙利 麻繩 - 鄉村風 5607.90.3500 中國 辦公用紙 4802.10.20 美國 便條 / 吊牌 / We Care 卡 4909.00.40.20 美國 辦公室信封 4817.1 美國 零售盒 4802.10.20 美國 珠寶盒 4802.10.20 美國 紙本購物袋 4819.40.00.40 美國 聚乙烯郵寄袋與氣泡郵寄袋 3923.21.00.95 美國 格林沃普 4804.39.40.49 美國 Flexi-Hex 4804.39.40.49 印度 SpiroPack 4804.39.40.49 印度 大提琴膠帶 3919.90.20 西班牙 玻璃紙袋 4819.40.00 美國 包裝膠帶分配器 8422.90.91.90 台灣 所有紙本郵件 4817.10.00.00 美國 所有包裝紙捲 4803.00.10 美國 棉紙 4804.39.40.41 美國 紙巾盒 8472.90.9002 美國 運輸標籤/貼紙 4821.90.20 美國 牛皮紙平底/水活性膠帶 3919.10.20.10 美國   關稅、稅金和稅金-有何區別? 即使您的包裝符合 USMCA 規定的零關稅條件,您的客戶仍可能欠銷售稅和清關費。 術語 適用範圍 付款方式 目的 關稅/稅費 不符合 USMCA 要求的進口產品 進口商(即買方) 收入+貿易保護 GST/HST(加拿大)/IVA(墨西哥) 所有進口商品,包括免稅商品 進口商(即買方) 國內消費稅 經紀費 需要清關的貨物 進口商(透過 FedEx/UPS) 服務費   概括 如果產品符合 USMCA 且文件齊全: 它應該免關稅進入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 可能需要支付銷售稅和手續費 如果您的產品不符合 USMCA 標準或未提供證明: 將徵收關稅 還需繳交銷售稅和手續費 來源:EcoEnclose   這對 EcoEnclose 包裝和您的品牌意味著什麼 關稅並非易事,我們知道它給許多合作品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本部分將說明這些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對您的品牌和 EcoEnclose 包裝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協助您應對這些影響。   好消息:大多數 EcoEnclose 包裝都是在國內生產的 在 EcoEnclose,國內製造始終是我們永續包裝願景的核心。我們致力於創造一個所有包裝都由包裝製成,並在下一個生命中再次成為包裝的未來。 為了實現這一未來,我們認為美國必須擁有強大的回收和再製造基礎設施,能夠在國內收集、分類和再加工回收材料,而不是將其運往海外。正因如此,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優先考慮在國內採購和製造——並非為了規避關稅,而是為了幫助建立真正的循環經濟。 儘管如此,這項承諾在當今動盪的貿易環境中確實提供了明顯的優勢:對於我們的大多數包裝生產線而言,EcoEnclose 和我們服務的品牌都不會直接受到最新一波關稅上調的影響。   一些 EcoEnclose 包裝在海外製造 許多與我們合作處理大批量郵寄業務的企業 EcoAlly 品牌,其 EcoEnclose 包裝可能在海外生產。此類決策始終是與 EcoAlly 品牌密切合作的結果,以支持其獨特的成本或營運考慮。 如果您的企業品牌的 EcoEnclose 包裝是在海外生產的,您的客戶經理將與您密切合作,以: 了解您的風險 :我們將根據原產國和使用的特定材料評估新關稅如何影響您的包裝成本。 評估總到岸成本 :關稅只是成本方程式的一部分。其他硬成本包括包裝的實際單位成本、海運和陸運費用以及倉儲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包括交貨時間、印刷品質以及永續性特徵,例如回收材料和可追溯性。 探索替代方案 :我們將合作轉向國內製造、替代海外原產國、替代材料或設計修改,以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關稅影響,同時滿足您的營運和預算需求。 確保合規並忠於您的價值觀 :我們將幫助您應對這些變化,同時保持您對永續性、透明度和負責任採購的承諾。 我們的庫存包裝解決方案(例如透明膠帶和麻繩)極少數也在海外生產。我們正在努力盡可能減少品牌的長期關稅負擔。   除了包裝之外,許多品牌還在尋求既能降低成本又不損害永續性的方法 各大品牌現在都在思考一些重大問題。你想知道的是: 關稅如何重塑你的成本結構 是否在此 90 天的暫停期內進行加速購買 這些成本中有多少部分(如果有的話)需要吸收,多少部分轉嫁給客戶——以及這對預測和定價模型意味著什麼。   我們不斷聽到的一個主題是:如何在不犧牲永續價值的情況下降低包裝成本。 如果您正處於這種情況,歡迎聯絡我們。我們的團隊可以: 與您合作,找到符合您的永續發展目標的經濟高效的包裝選擇。 幫助您更好地傳達您的永續發展努力,以便您可以加深客戶忠誠度並在需要時證明溢價的合理性。 探索材料的變化——例如改用更薄的紙張、減小包裝尺寸或從紙張轉向 100% 再生塑膠——這些解決方案甚至可以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改善對環境的影響。   例如:氣泡信封 一個相當前瞻性的化妝品品牌一直使用馬來西亞製造的50%再生泡沫郵寄袋。關稅迫使他們重新檢視採購策略。他們正在與EcoEnclose客戶經理合作,評估美國、墨西哥、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採購方案。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差異很大。   當考慮單位成本和其他硬成本時,美國和墨西哥成為更強大的選擇(儘管美國選項的相關單位成本最高)。 在考慮了其他軟成本(例如交貨時間、顏色匹配能力以及添加 PCR 和雙密封條以實現可回收性)之後,美國選項顯然是贏家……目前如此。 隨著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關稅稅率重新審視並可能下調,這兩個國家或將成為更有利的選擇。 EcoEnclose 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幫助大型企業客戶轉向本土製造,同時隨著關稅格局的長期演變,確保馬來西亞的選項能夠長期有效。   國際客戶:了解並規劃本國政府的進口關稅 如果您是美國以外的品牌並從 EcoEnclose 採購,我們很榮幸成為您永續發展之旅的一部分。 我們希望確保您知道,您的貨物可能需要繳納關稅和進口稅,具體取決於您所在的國家/地區對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的反應。 當您的訂單從我們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倉庫發貨時,它將跨越您所在國家/地區的邊境,並受當地海關和進口法規的約束。這意味著: 作為進口商,您通常負責支付任何適用的關稅、增值稅/商品及服務稅和進口關稅。 這些費用取決於貨物的申報價值、產品分類(HS 代碼)以及您所在國家/地區的包裝材料關稅表。 如果您不確定這會如何影響您的下一個訂單,我們很樂意協助您預測和規劃這些費用。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繼續前進 關稅錯綜複雜,充滿政治色彩,而且往往難以預測。它們可能會擾亂供應鏈,重塑商業決策,並造成真正的財務壓力——尤其對於那些在動盪的世界中努力做正確事情、以價值為導向的品牌。 在 EcoEnclose,我們並不認為關稅是建立更佳經濟或推動永續發展的戰略槓桿。但我們也意​​識到,關稅是我們許多人現在必須應對的現實。 好消息?您並不孤單。無論您的包裝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生產,我們都會幫助您了解最新的貿易發展對您的業務意味著什麼,並與您攜手尋找能夠維護您的價值觀、滿足您的營運需求並儘可能保護您的利潤的解決方案。   內容來源: https://www.ecoenclose.com/
整合供應鏈:品牌包裝委員會與 ISO 19303-1 在現代包裝的應用
包裝未來
2025-08-25

整合供應鏈:品牌包裝委員會與 ISO 19303-1 在現代包裝的應用

  介紹   在全球包裝產業中,快速創新、永續發展法規及無止盡的消費者期望,讓統一標準和跨產業協作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包裝不再僅僅是保護產品的殼,它已成為一個策略性的溝通平台和一個對法規敏感的接觸點。在這場演變的核心,有兩項強大的倡議: 品牌包裝協會 (Brand Packaging Council, BPC) 和 ISO 19303-1 。 品牌包裝協會是一個協作平台,品牌商在此分享知識、協調目標,並推動全球供應鏈中包裝的一致性。而 ISO 19303-1 則是一項全面的國際標準,為包裝印刷工作流程制定了清晰、可稽核的要求,確保設計意圖能夠準確且一致地被執行。 本文將探討 BPC 與 ISO 19303-1 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的協同效應如何將現代包裝工作流程,從不一致且各自為政,轉變為整合、高效且可追溯。   了解品牌包裝協會   品牌包裝協會因應需求而生,旨在應對日益複雜的包裝規格、色彩管理和全球一致性挑戰。它由多個行業的領先消費品牌組成,包括 3M、BAF (Basic American Foods)、可口可樂、寶僑、卡夫亨氏、蘋果、帝亞吉歐、金百利克拉克、荷美爾、Mother Parkers Tea 和 Target 等。BPC 提供一個協作環境,以解決共同的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 協調跨印刷流程的色彩期望。 在不同語言、地區和技術間傳達設計意圖。 將永續發展要求整合到生產規格中。 BPC 定期舉行雙月會議,通常由 APTech、WhatTheyThink、柔版技術協會 (Flexographic Technical Association, FTA) 和全美凹版協會 (Gravure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s) 等產業組織主辦。儘管參與者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使命始終不變:支持包裝專業人士在全球供應鏈中實現完美的設計執行。 這種非正式的結構鼓勵透明度、技術討論和一個不受商業偏見影響的環境。品牌成員分享包裝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是很常見的,這促使大家深入探討工作流程、文件交接和印刷廠認證等議題。   ISO 19303-1 的基礎   ISO 19303-1 是 ISO 技術委員會 130 (TC130) 的一部分,該委員會專注於圖形技術。與其前身主要針對輸出目標(例如 ISO 12647 系列)不同,ISO 19303-1 處理的是上游的文件、流程角色和責任歸屬。它認識到設計意圖不僅僅是美學偏好,它必須是可測量、可稽核,並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中傳達。 ISO 19303-1 的主要結構要素包括: 與 ISO 19302 對齊的定義和術語。 包含公差定義和品牌指南的文件標準。 利害關係人(品牌商、代理商、印前供應商、印刷廠)的職責分配。 使用 CxF/X-4 進行色彩溝通的規範。 品質驗證方法。 變更管理和核准工作流程的要求。 該標準支援 CMYK、專色和擴大色域印刷的工作流程,並考慮了基材、地區和流程(柔版、平版、凹版和數位)的差異。   明確的角色和責任   ISO 19303-1 的核心優勢之一是明確分配了角色: 品牌商 (Brand Owner) :建立視覺和技術目標、參考數據、公差、核准工作流程,並保有品牌資產的所有權。 設計代理商/攝影師/模型公司 (Design Agency/Photographer/Comp House) :將品牌指南轉譯為原始檔案、預檢資產,並確保與打樣工作流程的相容性。 印前供應商 (Prepress Provider) :確保檔案的技術準備就緒,包括解析度、陷印、色彩平衡,並使輸出與所需的打樣標準 (ISO 12647-7/8) 對齊。 印刷服務供應商 (Print Service Provider, PSP) :生產符合規範的輸出,提交 PQX 格式 (ISO 20616-2) 的色彩和流程控制報告,並透過協定的控制條驗證輸出。 每個角色都包含了標準作業程序 (SOP)、設備校準和符合性文件的責任。透過為每個參與者定義「正確完成」的標準,ISO 19303-1 減少了主觀性、返工和延誤。   CxF 和色彩溝通的未來   色彩交換格式 (CxF/X-4) 是該標準實現精準色彩溝通的核心。品牌色彩不再是主觀的色票,而是具有以下特性的數位光譜定義: 能夠在不同印刷方法和材料上實現準確預測。 包含嵌入式後設資料(例如,M1 光源條件、觀測角度)。 將參考(目標)數據與測量(樣本)數據分開。 ISO 19303-1 強制要求專色和品牌色彩使用 CxF/X-4,其特性化基於 ISO 17972-4。這確保了全球包裝設施之間的一致性,即使使用不同的基材或技術也能達成。   變更管理與品質控制   在包裝產業中,變更是不可避免的。成分清單變動、法規標籤演變、基材更換等。ISO 19303-1 透過結構化的變更日誌、主版本協議和對數位資產管理系統 (DAM) 的要求來應對這一現實。 它還強制要求對基材、油墨、層壓板和可直接印刷材料進行 CoA (品質分析證書) 和 CoC (符合性證書) 報告。這確保了: 符合耐用性和耐光性要求 (ISO 12040)。 驗證油墨耐摩擦性 (ASTM D5264)、耐刮性及條碼可讀性 (ISO/IEC 15426-1)。 文件化基材特性 (ISO 15397) 和測試 (ASTM D1894, D3359)。   技術特定指南 (附錄見解)   ISO 19303-1 包含詳細的附錄,以支援柔版、凹版、平版和數位工作流程中的獨特要求: 柔版印刷 (附錄 A) :強調版材浮雕測量、遮罩成像、網紋輥維護和網點保真度。規定了 CoA 要求和檢驗協議。 凹版印刷 (附錄 B) :定義了印版滾筒和油墨黏度檢測程序,以及 COF 和壓輥維護。 平版印刷 (附錄 C) :著重於印版網點值、化學控制和墨斗設置。 數位印刷 (附錄 D) :解決了 DFE 變異性、介質處理、專色模擬和影像品質控制。包含關於 PDF/X-4 使用、95% 百分位公差和基材預認證的建議。 每個附錄都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和檢查表,以確保技術上符合標準。   認證與稽核框架   ISO 19303-1 整合了 ISO 19302 和 ISO/IEC 17065 的行業特定符合性評估。認證方案可由品牌商或協會定義,並包括: 工作流程範圍界定。 內部稽核和團隊培訓。 現場稽核,收集 IT8.7/5 目標、已驗證的打樣和測量報告。 持續監督和年度審查。 獲得認證的組織能贏得認可和信任、簡化供應商導入流程,並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風險。   結論:對齊的力量   品牌包裝協會與 ISO 19303-1 的融合,代表著向結構化協作和可量化期望的轉變。品牌商不再依賴希望或經驗法則,而是依賴數據、明確的角色和共同的框架。 透過在供應鏈中嵌入 ISO 19303-1,BPC 成員創造了一個可複製、可稽核且全球可擴展的包裝生態系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採用此標準,整個包裝產業都將受益——從設計師和印刷廠到印刷機操作員和消費者。 統一標準和開放協作不再只是崇高的目標;它們是品牌包裝成功的全新營運現實。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食品包裝需求創新高
包裝未來
2025-10-07

食品包裝需求創新高

食品包裝早已不只是包裹食物的外層,而是結合便利、安全、永續與法規的關鍵交會點。 隨著全球食品包裝需求的激增,企業、消費者與政策制定者都在迅速調整步伐。以下將深入探討推動此成長的主要因素,以及這些變化對未來意味著什麼。   食品包裝的需求將持續穩定成長,其背後的動力來自便利性、安全性與永續性。/圖片來源:Tada Images via Shutterstock   推動食品包裝需求上升的主要因素 便利性與生活型態的改變 都市化、生活節奏加快、雙薪家庭增加,以及外送與即食餐的普及,都大幅提升了對可靠、便攜且能保持新鮮度的包裝需求。 食品安全、保存期限與防護 消費者期望食品有更長的保存期、更安全的處理方式,並能防止變質與污染。包裝創新技術如氣調包裝(MAP)、真空密封、抗菌薄膜與新鮮度感測標示,正變得愈來愈重要。 永續議題與法規推動 隨著人們對塑膠廢棄物、環境污染與氣候影響的關注升高,消費者與政府皆要求更永續的食品包裝。各國針對一次性塑膠的限制、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制度,以及可回收或可堆肥材料的目標,正在左右企業的產品設計方向。 材料與設計創新 市場對生物基材料、紙張與紙板、可堆肥塑膠(如PLA)、可食性薄膜與輕量化包裝的投資不斷增加。能監測新鮮度、提供溯源資訊或自我變色提示變質的智慧包裝(Smart Packaging)也正快速興起。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
你真的買到物有所值的T恤了嗎?新研究顯示價格並非耐用度可靠指標
永續發展
2025-10-07

你真的買到物有所值的T恤了嗎?新研究顯示價格並非耐用度可靠指標

想找耐穿的高品質T恤?買家請注意!根據利茲大學紡織與色彩研究所(University of Leeds 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Colour,LITAC)的一項最新研究,價格可能並非決定T恤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由紡織專家、WhatTheyThink撰稿人 Debbie McKeegan 提供。 (圖片由 Texintel 提供)   全球服裝消費與耐用性的重要性 到2030年,全球服裝消費量預計將增長63%,達到1.02億噸。這一驚人的預測再次提醒時尚產業必須立即行動。優化產品耐用性不僅是商業優勢,更是減少浪費、保護地球的道德責任。 LITAC與氣候行動非政府組織WRAP合作進行的最新研究,顛覆了「價格越高品質越好」的常見假設。研究發現,T恤價格與耐用度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這一發現凸顯了時尚產業在紡織品質與定價策略上迫切需要改變思維。   耐用度測試:價格高不代表耐久 LITAC博士生Kate Baker於「產品壽命與環境(PLATE)會議」發表研究成果,測試了47款來自英國不同品牌的T恤,包括奢侈品。透過嚴格的洗滌與穿著測試,研究發現前十名中有六款售價低於15英鎊(約20美元),耐用度甚至超過許多價格更高的T恤;最昂貴的T恤(395英鎊,約533美元)僅排第28位。 LITAC時尚設計講師Eleanor Scott博士指出:「耐用性支撐了再使用與轉售市場,也讓我們喜愛的物品能使用更久。這些結果顯示,耐用性並非少數人的奢侈品——任何價格區間都能實現。」   製造壓力與品質下降 時尚供應鏈的成本壓力促使紡織品質下降。快時尚為降低成本,往往使用廉價材料、降低生產標準、甚至省略必要的品質檢查。成本優先於工藝,導致市面上充斥低品質服飾,消費者面臨服飾易磨損的困境,形成過度消費與浪費的循環。 WRAP紡織計畫主管Mark Sumner指出:「大多數消費者以價格判斷衣服耐穿度,但我們的研究顯示這完全誤導。如果只以價格做判斷——買家請小心。」   耐用性與循環經濟的關聯 成本驅動的品質妥協也阻礙了時尚產業的循環性。真正的循環依賴產品經歷多次生命週期——透過回收、再使用或轉售。然而,耐用性不佳的服飾往往無法超過初始使用週期。 品質低劣也限制回收選項:纖維在回收過程中易斷裂,降低再生利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製造層面妥協耐用性,無意中限制了纖維在循環中的存在,削弱了可持續發展努力。 LITAC博士生Kate Baker補充:「提升服飾耐用性對循環性至關重要,也能讓人們更長時間穿著心愛的衣物。」   重構供應鏈以實現可持續未來 這項研究再次凸顯,時尚供應鏈需重新評估成本分析。焦點應從短期成本節省轉向長期可持續性與價值創造。投資於高品質材料與改良製造工藝,不僅能提升服飾耐用度,也能實現真正的循環,減少環境影響與浪費。 Scott博士總結:「若要時尚循環真正有效,耐用性必須放在首位。」耐用性應成為產業優先考量,研究顯示這不必以高昂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畢竟,沒有耐用性的可持續,只是一個空洞承諾。   可持續未來需要耐用基礎 耐用性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應成為循環時尚與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投資於品質不僅有益消費者,也延長纖維使用壽命,建立更有責任感的供應鏈。將耐用性納入生產核心,不僅能重新定義價值,也將塑造全球時尚未來的可持續路徑。   研究提出的關鍵建議 混紡材質提升強度 加入棉與合成纖維(如彈性纖維或聚酯)的衣物,在耐用性測試中表現更佳。 注重製作工藝 較厚重布料與精良製作的T恤更耐用,適合長期使用與再利用。 建立耐用標準 制定行業耐用性基準,可指導品牌並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選擇。 教育消費者 清楚標示與教育活動能讓消費者理解品質、耐用性與可持續購物之間的關聯。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關稅衝擊大幅面印刷產業
包裝未來
2025-10-07

關稅衝擊大幅面印刷產業

在印刷產業裡,「可預測性」一直是默默支撐營運的關鍵,但如今卻成了一種奢侈。關稅所引發的連鎖效應,正波及企業的每一層面——從材料成本上漲、進口零件交期延長,到定價與生產策略的全面調整。全球的印刷業者都感受到壓力。本篇文章將探討關稅如何影響大幅面印刷產業,並說明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如何助力因應。   由於印刷業依賴全球供應鏈,因此特別容易受到關稅的影響。 從中國直接進口的量可能正在下降,但短期內繼續依賴中國製造的零件仍然是現實。 人工智慧可以優化採購,幫助管理波動的定價輸入,並為響應更快的報價工具提供支援。 自動化對於縮短週轉時間、減少人為錯誤和確保運作一致性同樣重要。   導言 印刷產業建立在「精準」之上,因此穩定與可預測性始終是它的無聲夥伴——從庫存規劃、定價模型到客戶時程,全都仰賴它。然而,近年這種穩定已不再,關稅則成為最新一波衝擊。 隨著各國新貿易政策接連實施、報復性關稅緊隨其後,大幅面印刷產業再度陷入不穩定的周期。關稅導致材料價格上漲、進口零件延誤、供應鏈策略轉變,讓全球印刷企業承受沈重壓力。 而這一切並非孤立事件。過去五年多來,印刷產業幾乎一直處於變動狀態:COVID-19 引發的供應鏈崩壞、勞動力短缺與海運混亂至今仍未完全復原。如今關稅再次添油加火,迫使業者重新檢視營運思維。   關稅帶來的後果 印刷產業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使其特別容易受到關稅影響。從油墨、介質到機械零件,大多數印刷所需材料都來自海外。關稅不僅使這些物資更昂貴,也增加不確定性——當未來六週的進口成本都難以預估,又如何報價未來半年的工作? 為了避開關稅,一些製造商正將最終組裝移出中國,轉往日本、泰國、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地,但供應鏈仍與中國高度綁定。噴頭、油墨與關鍵零組件仍多數由中國工廠供應。換言之,即使產品並非直接自中國進口,風險仍存在。 因此, 零件層級的供應鏈審視 變得不可或缺。僅知道印表機在哪組裝已不夠,還必須追溯每個零件的來源。許多競爭者已著手監控這些變化,並調整採購策略以減少曝險。整體趨勢雖然是減少直接從中國進口,但對中國製零件的依賴在短期內仍難以避免。策略性警覺不再是選項,而是必須。 實際上,印刷產業已無法回到「過去的常態」——那個價格穩定、交期可預測的節奏已不復存在。問題不在於如何回到舊軌,而是如何建立一個更靈活、有韌性的未來。這意味著: 重新設計流程,使其能「彎而不斷」 為供應網增加冗餘備援 在無法依賴即時供貨的情況下,重思庫存管理 以「數位智能」作為營運核心   AI 與自動化:建立靈活的新基礎 若要在變動中領先,印刷產業必須擁抱能保持敏捷的科技。 人工智慧(AI)可比傳統預測更準確地分析需求趨勢,協助優化採購、掌控價格波動,並驅動更即時的報價系統。 自動化同樣關鍵。面對持續的人力缺口,自動化有助縮短交期、減少人為錯誤、提升批次一致性。從機器人操作、智慧後加工系統到雲端工作流程,這些都是現代製造的基礎設施。 AI 與自動化結合,讓印刷企業具備即時調整的靈活性,將「脆弱」轉化為「韌性」,使企業能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應變。   大幅面印刷業者的關鍵策略 以下是企業在重新定位未來時應考慮的重點: 供應鏈零件層級稽核 :別只看最終產品。噴頭、油墨與電子元件往往是關稅風險的隱藏環節,了解它們的來源與流向。 關注競爭者動態 :許多業者正轉移組裝地,同時仍使用中國零件。掌握這些微調方向,有助提升市場敏捷度。 多元化與備援策略 :分散供應地區以降低風險,避免單一供應商或國家成為瓶頸。 強化資料分析 :運用預測分析優化採購、排程與客戶管理。 以自動化提升產能 :從印前到後製,自動化不僅提高效率,也有助彌補人力缺口。 培養敏捷人才 :訓練團隊跨職能能力,敏捷不只是技術,也包括人。 透明溝通 :與客戶和合作夥伴清楚說明供應、價格與時程變化。   結語 印刷產業正處在轉折點。關稅暴露了供應鏈的脆弱,也揭示了建立更聰明、更靈活企業的契機。重新思考營運方式不只是暫時策略,而是新的常態。能夠主動應變的企業,不僅能挺過這波衝擊,更將定義下一個時代。 在這充滿不確定的時期,唯有持續學習與掌握資訊,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Keypoint Intelligence 將持續提供洞察,協助業界規劃、調整與前進。   關於作者 Johnny Shell 為 Keypoint Intelligence 紡織與服裝印刷服務部首席分析師,擁有超過 35 年印刷產業經驗,是公認的產業專家與策略型領導者,擅長結合技術平台與營運策略,推動企業營收成長與結構升級。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
OQ 與 Milliken 推射出成型級聚合物,助力永續製造
包裝未來
2025-09-30

OQ 與 Milliken 推射出成型級聚合物,助力永續製造

  Luban RP2251T 非常適合生產對透明度和感官標準要求嚴格的薄壁包裝。圖片來源:Milliken & Company/PRNewswire。   能源投資與開發公司 OQ 與 Milliken & Company 攜手,推出一款專為射出成型應用開發的新型透明隨機共聚物 —— Luban RP2251T 。 這款新產品融入了 Milliken 的 Millad NX 8000 ECO 澄清劑解決方案,不僅能提升材料的外觀品質,還能在更低的加工溫度下成型。 Luban RP2251T 特別適合用於製造需要高透明度與嚴格感官標準的薄壁包裝。   節能與成本優勢 OQ 的 Luban RP2251T 搭配 Millad 澄清劑,讓轉換商可實現 高達 10% 的能源與成本節省 。 這得益於與使用其他澄清劑的同類產品相比,該材料能在更低溫度下加工,且具備更短的循環時間。   官方觀點 OQ 全球行銷副總裁 Abdulrahman Al Tamtami 表示: 「在 OQ,我們致力於推動能帶來實際效益、永續價值以及符合全球大趨勢的創新。 Luban RP2251T 正是 OQ 與 Milliken 攜手推進聚合物性能的典範,兼具卓越透明度、更低能耗與更快的生產循環。」 這款新產品讓轉換商能夠在縮短循環時間的同時,實現能源節省並提升生產力。 此項創新也呼應了全球對 永續製造與包裝解決方案 的日益增長需求。 Milliken 歐洲業務銷售總監 Maria Di Nolfo 補充: 「從產品開發到商業化,我們很榮幸能與 OQ 合作,推出他們首款採用 Millad 澄清劑的射出成型級產品。 我們期待 OQ 能滿足市場對高透明度、低能耗再生產品的日益增加需求。」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gateway.com/?cf-view&cf-view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包裝未來
2025-09-15

保護美國人獲取紙本權益:PAPER 法案

  印刷與郵件服務產業對數百萬仍偏好或需要紙本溝通的美國人而言依然至關重要。2025 年 7 月 17 日,眾議員 Mike Turner(俄亥俄州第 10 選區,共和黨)提出了 H.R. 4538《保護免於強制無紙化與電子化要求法案》(Protecting Against Paperless and Electronic Requirements, PAPER Act) ,旨在保障消費者獲得金融機構紙本帳單的選擇權。 PAPER 法案要求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每月紙本帳單的選項,並禁止將「僅限數位對帳單」作為客戶存取帳戶或服務的前提條件。此法案保護了個人獲取重要財務資訊的權利,以具體、可讀的形式傳達資訊。 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及其他支持 PAPER 法案的倡議者強調了「可及性與包容性」的重要性:確保缺乏科技設備或不具備數位技能的美國人不會因此遭受歧視。若取消紙本選項,數百萬人,包括年長者與居住於農村的消費者,可能因拒絕數位傳送而失去服務。因此,無論是否使用數位科技,都必須保留紙本選項,以確保所有人能夠獲得資訊與服務。 聯盟同時也主張:消費者應能免費或不受額外罰金地取得紙本溝通選項。雖然 PAPER 法案目前尚未涉及這一點,但我們鼓勵立法者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在法案中增列禁止因選擇紙本而收取任何費用或處罰的條款。 即便如此,PAPER 法案仍是具意義的立法行動,致力於確認消費者獲取紙本金融帳單的權利,並保障資訊存取的公平性與印刷需求。   對服務金融業的印刷業者意味著什麼 對於專門承印金融交易與法規文件的商業印刷業者(例如銀行對帳單、投資報告、合規通知等), H.R. 4538 帶來以下重要保障: 需求穩定化 :確保紙本金融溝通成為法定要求並持續存在,幫助印刷商維持印量與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約。 支持就業與成長 :印刷企業僱用技術熟練的員工,並投資於高容量、安全性強的輸出能力,以專門服務金融客戶。 強化印刷價值主張 :由於機構必須維持紙本選項,該法案凸顯高品質、安全且及時的印刷文件在多元溝通策略中的關鍵角色。 鼓勵創新 :金融文件的持續需求,讓印刷業者能持續投資於合規整合服務,例如可變數據印刷、安全郵寄與檔案保存解決方案。 PAPER 法案不僅是一項消費者權益議題,更是對印刷業者的一條支持之路,讓其持續以專業、精準與保密的方式交付關鍵金融文件。在快速數位化的世界中,這項立法再次肯定了「印刷」在溝通組合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 H.R. 4538 正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審議。隨著法案推進,印刷聯盟將持續積極參與,敦促立法者支持這項關鍵措施,並強調金融文件印刷在建立消費者信任、確保公平存取與維護選擇權方面的核心角色。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美國對中國印刷製品貿易關稅
包裝未來
2025-09-08

美國對中國印刷製品貿易關稅

美國貿易關稅 如果你正為美國市場生產書籍、遊戲、包裝或月曆,那麼你一定聽說過最近宣布的大幅關稅變動,引發了市場上的不確定性。 好消息是,書籍作為「資訊材料」仍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豁免。但其他類別如月曆、文具、包裝和遊戲則直接受到影響,且關稅大幅上升。 隨著貨運量持續激增,大多數進口商已經迅速行動,在這段關稅空窗期內盡快確保出貨。   最新更新 2025年8月11日 川普政府將中國關稅暫緩期再延長90天,至2025年11月10日。 2025年8月8日 新的對等關稅宣布,涵蓋多個國家的商品,稅率依來源國不同介於10%至41%。 重點整理: 書籍(第49章)作為「資訊材料」,不論製造國皆免稅。 中國: 一般書籍:7.5%(第301條款,維持不變) 期刊、文具與包裝(第48章):25%(301條款)+ 30%(對等關稅)= 55%實際關稅 遊戲、拼圖、塔羅牌、玩具(第95章):30% 越南:20% 南韓:15% 泰國:19% 馬來西亞:19% 印度:25%(自8月27日起再加25%,= 50%實際關稅 ) 歐洲:15% 土耳其:15% 波士尼亞:30% 塞爾維亞:35% 哥倫比亞:10% 注意:這些關稅僅適用於不屬於「資訊材料」的商品。大部分第49章(書籍)仍受到保護。   美國對印刷製品貿易關稅的發展 2025年4月9日 :美國推出新一輪貿易關稅,針對多種商品,包括與印刷製品相關的產品。 2025年5月12日 :宣布對近期最嚴重關稅實施90天暫緩。暫緩期間基礎關稅為30%。 2025年5月28日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總統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的一系列廣泛貿易制裁缺乏法律依據,因此許多關稅被撤銷,僅保留非 IEEPA 下的關稅(如汽車和鋼鐵,依第232條款)。 2025年5月29日下午更新 :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臨時中止該裁決,等待進一步審理。也就是說,目前關稅依舊維持,照原有標準收取。是否上訴至最高法院仍不確定。 2025年6月11日 :美中在倫敦會談後宣布達成協議。雖然沒有正式文件,但官員確認針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總計55%關稅 : 20% 與芬太尼相關的關稅 10% 對等關稅 25% 2018年起的301條款關稅(不變) 川普政府表示將上訴。我們會隨時更新最新稅率與上訴期間的執行情況。 新關稅依據 IEEPA 實施,賦予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調整國際貿易的權力。不過,書籍仍因「資訊材料」的身份大多數豁免額外關稅。   目前依產品類別的關稅情況(基於產品類型和關稅章節的當前細分) 書籍(第49章) 來自中國: 一般書籍(小說、教科書等):7.5%(301條款) 兒童繪本與宗教書籍:0%(豁免) 月曆:不在豁免名單 → 30% + 7.5% = 37.5% 來自其他國家: 月曆:10% 其他書籍:0% 大部分書籍影響不大,但月曆因分類不同,須承擔額外關稅。   文具與包裝(第48章) 來自中國: 新 IEEPA 關稅:30% 第301條款關稅:25% 合計:55% 這是受衝擊最嚴重的類別之一。若你的包裝仍依賴中國來源,務必重新評估成本與時程。 來自其他國家: 10% 來自墨西哥: 0%(若使用北美來源紙材製造)   遊戲與玩具(第95章) (包括拼圖、桌遊、撲克牌等) 來自中國: 在90天暫緩期間 → 30% 雖然沒有先前擔心的145%那麼高,但若大量生產,30%依舊是沉重成本。 來自其他國家: 10% 來自墨西哥: 0%(若符合 USMCA 協定規範)   法規補充說明 IEEPA(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授權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調整國際貿易,作為經濟回應措施,以應對國安或貿易失衡威脅。 USMCA(美墨加協定) 取代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規定只要商品符合原產地規則(如使用北美紙材),即可享受免關稅待遇。   你該怎麼做? 航運公司已經回報,來自中國的大量延遲貨物正在利用這90天窗口加速出貨。 建議: 提早預訂出貨,以避免延誤與運價上漲。 仔細檢查產品分類編碼。 聯繫我們,探索非中國來源,以降低風險與成本。 雖然市場傳出關稅暫緩可能再延長,但目前沒有保證。若你正規劃專案,現在就是最佳行動時機。   內容來源: https://imagogroup.com/
全球貿易變局:印刷業需要知道的事
專家觀點
2025-09-08

全球貿易變局:印刷業需要知道的事

  聯邦法院裁定 IEEPA 關稅 2025年8月29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以 7 比 4 的裁決,宣告前總統唐納·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加徵的關稅屬於違法。法院認定,制定關稅是國會的核心職權,IEEPA 並未將該權限授予總統。 此裁決維持了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今年5月的判決,該判決認定總統超越了 IEEPA 所賦予的權限。雖然此次裁決支持下級法院意見,但要到2025年10月14日才會生效,給予川普政府時間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裁決重點: 法律依據: 法院認定 IEEPA 僅允許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況下進行「管制」,並未授權加徵關稅或稅項。 國會職權: 法官強調,只有國會能制定關稅表。 受影響的關稅: 判決使針對多國進口的對等關稅,以及對中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的關稅無效。這些關稅原用於施壓這些國家阻止芬太尼及其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 不受影響者: 第232條針對汽車、汽車零件、鋼鐵、鋁材與銅的關稅不受影響;第301條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關稅亦不受影響。 川普政府預計將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最終由最高法院決定總統在貿易事務上的權限範圍。   鋁製平版印刷版材(ALPP)納入第232條 另一項與印刷產業直接相關的重要發展是,川普政府於2025年8月1日批准伊士曼柯達的請願,將鋁製平版印刷版材(ALPP)納入第232條關稅,使其須課徵50%的關稅。相關決策備忘錄可點此查閱。 對印刷業而言,這將直接推高關鍵耗材的成本,且國內替代供應有限,將加劇已因全球貿易變動而緊繃的供應鏈壓力。業者需預期成本上升、供應可能受阻,並考慮分散供應來源以降低風險。 2025年6月16日,美國印刷聯盟(PRINTING United Alliance)作為關稅改革聯盟成員,參與聯署意見,對第232條鋼鋁及衍生品的新納入程序表達關切。相關信函可點此查閱。 此外,聯盟支持全美製造商協會提出的「美國製造投資加速計畫」。該計畫提出以務實的貿易政策強化美國製造業,並意在與川普政府展開對話。詳細內容可參閱 Manufacturing Pass。   美歐宣布貿易框架協議 經過多輪談判,美國白宮與歐盟於2025年8月21日發表聯合聲明,公布「互惠、公平、平衡貿易框架協議」。歐盟亦發布 Q&A 文件。此協議標誌跨大西洋貿易政策的重要重整,旨在化解緊張並為主要產業設定新關稅架構,目標是「解決美歐貿易不平衡,釋放雙方經濟的全部潛力」。 協議重點: 第232條: 美國將把「最惠國關稅(MFN)」與第232條關稅總和上限設為15%,並對飛機、飛機零件、軟木等指定產品僅適用MFN稅率。此15%上限亦適用於藥品、半導體與木材,這些產品目前正接受第232條調查。 鋼鐵與鋁材: 歐盟進口鋼鋁產品將維持50%關稅,但協議開放未來引入關稅配額制的可能性,部分數量可享優惠稅率。 汽車: 當歐盟實施降稅後,美國將調整對汽車及零件的關稅。MFN 稅率15%以上的產品將免於第232條關稅;低於15%的則適用15%的綜合稅率。雙方還同意互認汽車標準。 其他條款: 歐盟承諾取消對美國工業品的關稅,並給予美國食品(堅果、水果、豬肉、野牛肉、乳製品等)優惠市場准入。歐盟同意在未來三年額外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在2029年前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美國出口至歐盟的關稅不會提高。 監管負擔: 協議指出,歐盟將努力減少對美國企業的不利監管,包括影響以紙材為基材的印刷品的「歐盟森林砍伐法規」。 對印刷產業而言,此協議有助於降低不確定性與投入成本。隨著歐盟取消美國工業品關稅,美方第232條關稅上限設為15%,印刷業可期待紙張、油墨、塗料及機械零件等關鍵物資的價格與供應更趨穩定。該協議也強化了跨大西洋供應鏈,對美國印刷與包裝企業的競爭力十分重要。   對印度的新關稅措施 2025年8月6日,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對來自印度的進口產品加徵額外25% IEEPA 關稅。該措施於8月27日生效,與先前的25%對等關稅合併,使許多印度商品的總關稅達到50%。川普總統指出,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構成國安威脅,因此啟動此關稅措施。 然而,近期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直接影響到這項25% IEEPA 對印關稅的合法性。但就目前而言,對印度商品的50%關稅仍在實施中。 受影響產業: 汽車、皮革製品、食品、珠寶,尤以紡織與塑膠業為主。印刷產業涉及紡織品與塑膠印刷,亦仰賴部分來自印度的原料與服務。美國數位印刷服務供應商若依賴印度纖維、紡織品及塑膠,將面臨成本上升與交期延長,因供應商需要調整貿易路線與生產策略。印刷業應考慮分散供應商或簽訂長期合約以減少衝擊。 部分已在第232條規範下的商品(如鋼、鋁、汽車、汽車零件、銅、藥品與電子產品)不受影響;法定豁免品(如捐贈物資與資訊材料)亦不受影響。 詳情可參閱白宮事實表與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指引。   展望 隨著聯邦巡迴法院對總統緊急權徵稅提出質疑,貿易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令印刷業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更複雜。而鋁製平版印刷版材被納入第232條50%關稅,更凸顯貿易決策對產業成本的即時影響。 另一方面,美歐貿易協議為包括印刷業在內的美國製造商提供更大市場准入與穩定性;但對印度的新一輪50%關稅則顯示,美國貿易政策仍將與更廣泛的外交政策緊密掛鉤。 總結來說,美國印刷聯盟將持續與政策制定者合作,推動國內製造發展,同時維護印刷產業的長期競爭力。政府事務團隊將持續追蹤並通報最新發展,以便業者能夠提前規劃,應對市場變化。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ing.org/
關稅、貿易戰與你的包裝:現況與對策
包裝未來
2025-09-08

關稅、貿易戰與你的包裝:現況與對策

當前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充滿不確定性:成本上升、貿易政策變化、全球不穩定以及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關稅的宣布、暫停和即將實施。 我們知道,關稅影響的不僅是包裝,它還會影響整個供應鏈—您的產品成本、定價策略和營運。 包裝或許只是這張拼圖中的一小塊。但在 EcoEnclose,您的包裝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也是我們拼圖中最大的一塊。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致力於幫助您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您有哪些選擇——尤其是在包裝選擇方面。 的確,情況正在改變。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資訊並擁有合作夥伴,您就無需孤軍奮戰。   最新更新(2025 年 8 月)以及品牌須知 新關稅現已生效 :針對特定國家的IEEPA互惠關稅自8月7日起生效,取代先前的「解放日」稅率。現在的關稅稅率依原產國不同,從10%到50%不等。 一些國家成功協商降低利率 : 越南:46% → 20% 柬埔寨:49% → 19% 其他地區: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泰國 這些仍然是可行的採購地區——但風險仍然高於 USMCA 國家。 其他國家則面臨持續的高關稅 : 中國和巴西:目前佔50%,影響包裝、服裝和消費品 印度:25%,無豁免 瑞士:高達39% 加拿大:對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徵收 35% 的關稅 歐盟實施分級「補充」關稅結構 : 歐盟國家獲得目標有效關稅稅率(最高15%) 如果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已≥15%,則無需額外繳納美國關稅 如果最惠國稅率低於15%,美國將徵收「補充」關稅以達到該門檻。歐盟境內的製造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USMCA 國家大部分仍享有豁免 : 如果商品符合原產地規則,加拿大和墨西哥仍可免稅 在北美採購包裝、手提袋和服裝的品牌的關鍵優勢 正在執行40%的轉運罰款 :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嚴厲打擊透過低關稅國家(如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進口的未經適當加工的貨物 違規者可能面臨40%的罰款 品牌必須要求提供可驗證的文件(例如原產地證書) 關稅適用於所有產品類型 : IEEPA 關稅並非特定於 HTS 代碼 影響從編織手提袋和郵寄袋到服裝和盒子等所有物品 適用於從目標國家進口的大多數商品—無論其材質或用途為何 最低限度門檻正逐步取消 : 800 美元的小貨物免稅政策即將取消 依賴低價值直接面向消費者進口(如代發貨)的品牌應該為成本上漲做好準備   品牌應對2025年8月關稅的行動步驟 依原產國審核您的包裝供應鏈 :建立清晰的 SKU 級地圖,標示所有包裝組件的製造地點。 依產品計算關稅風險 :使用供應商的 HTS 代碼和發票金額,估算各國的基準(最惠國)關稅成本。然後疊加互惠關稅稅率,該稅率廣泛適用於原產國,與 HTS 代碼的產品類別無關。 識別在岸或近岸發展機會 :重新評估轉向美國或美墨加協定(USMCA)供應鏈的商業案例。對於符合資格的加拿大或墨西哥商品,USMCA 仍然保護其免關稅准入。 審查海外合作夥伴的轉運風險 :如果您從越南、馬來西亞或柬埔寨進口,請確保貨物未通過第三國轉運。根據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的執法規定,不當的轉運路線可能會被處以 40% 的罰款。 與能夠提供雙軌採購路徑的合作夥伴合作 :選擇像 EcoEnclose 這樣的供應商,他們擁有強大且完善的國內包裝製造網絡,以及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生產方案(可滿足大批量企業包裝需求)。即使採購狀況發生變化,我們也能協助您管理關稅風險。 評估關稅如何影響產品包裝設計 :考慮修改包裝規格(例如從進口紡織品轉向紙板),以減少對高關稅投入的依賴或優化美國製造的替代品。 預計未來市場波動 將進一步加劇:本文所述的所有內容都可能瞬息萬變!近期法院裁決和白宮指導方針的調整意味著市場格局將持續變化。請靈活設計您的採購和包裝計劃,而非一成不變。   資料來源:Unsplash   首先,什麼是關稅? 關稅是政府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當產品跨國進入新國家時,該國政府可能會徵收關稅,這實際上會提高該商品在到達企業或消費者手中之前的總成本。 幾個世紀以來,關稅一直被用作經濟政策和國家戰略工具。為什麼?一些政策制定者認為,關稅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創收 關稅可以成為政府收入的直接來源,尤其對於那些不太依賴所得稅或企業稅的國家。透過對進口商品課稅,政府既可以創造收入,又可以推廣本土替代產品。 保護國內產業 關稅使進口商品比國內替代品更昂貴。其目的在於保護國內產業/企業,使其即使在面臨低成本海外競爭的情況下也能維持和發展。 貿易政策與籌碼 關稅常被用作全球貿易談判中的籌碼。一個國家可能會針對其認為的國外不公平做法(例如補貼、強制技術轉移或不平衡的市場准入)徵收關稅。這種針鋒相對的做法,通常被稱為互惠關稅或報復性關稅,是近期許多貿易升級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往往具有流動性,且受政治驅動。目前的關稅格局可能在下個季度甚至下個月發生巨大變化,這使得長期規劃更具挑戰性,但也更加重要。 資料來源:Unsplash   關稅如何繳納? 關於進入美國港口的貨物 當商品進口到美國時,外國製造商或出口商不直接支付關稅,而是由記錄進口商(接收貨物的美國實體,通常是品牌商、分銷商或報關行)支付。 工作原理如下: 貨物抵達美國港口 :當貨物跨越美國邊境時,必須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申報。 關稅計算 :CBP 根據產品分類和原產國適用適當的關稅稅率。 進口商支付關稅 :進口商必須在貨物放行前支付關稅。這通常是透過促成交易的報關行來完成。 關稅成本通常會被轉嫁 :雖然進口商會預先支付關稅,但他們會將這筆成本轉嫁到下游——直接轉嫁給客戶,或作為提高產品價格的一部分。   透過 USPS、FedEx、UPS、DHL 運送的貨物的關稅如何? 如果您進口原材料、包裝或成品用於商業用途(例如定製印刷的郵件),您的小型承運商貨物可能會被視為商業進口,可能需要繳納關稅和海關文件。 誰付款? 美國的收貨人(進口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負責支付任何適用的關稅、稅金或稅金。 如何收貨? 聯邦快遞、UPS 和 DHL(私人快遞)充當報關行。他們代表您在海關繳納關稅,然後向收件人(您或您的企業)開立發票。通常會保留收貨直至付款,或在收貨後收取費用,具體​​取決於您的帳戶條款。 USPS(以及透過 USPS 寄送的外國郵政)並未作為類似的報關行。而是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負責評估關稅。 USPS 可能會將商品連同應付關稅帳單一起寄送(通常透過紙本通知或投遞時寄送),或者包裹可能會被保管在當地郵局,直到關稅繳納為止。 資料來源:Unsplash   關稅和關稅疊加如何運作 在深入研究最新的 IEEPA 互惠關稅之前,有必要先回顧一下,了解關稅的傳統運作方式以及當今關稅的層級結構。 本質上,進入美國的任何貨物的關稅都是根據三個關鍵因素計算的: 原產國 + HTS 代碼 + 申報價值   HTS 代碼和最惠國關稅 每種進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會被分配一個10位數的協調關稅表 (HTS) 代碼,該代碼決定了其基本關稅,即最惠國稅率 (MFN)。該稅率因產品而異,由聯邦政府制定。您可以在 hts.usitc.gov 上查詢目前的 HTS 代碼和最惠國稅率。   FTA資格 許多國家都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FTA),包括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 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以及澳洲、韓國、新加坡、巴拿馬和以色列等其他國家。符合這些協定規定的原產地規則的商品可能免關稅,包括最惠國關稅和許多附加稅。   附加關稅 除了最惠國稅率和自由貿易協定豁免之外,還有一些條款可能會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 301條款:針對來自中國的特定商品(例如機械、家具、服裝、包裝),徵收25%或7.5%的關稅。 第 232 條:本節對進口鋼鐵和鋁(包括這些材料製成的成品)徵收 25% 的關稅。 第201條:對太陽能板和電池徵收14%的關稅。 IEEPA 芬太尼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 20% 的關稅,對不符合 USMCA 原產地規則的墨西哥或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 25% 的關稅。 第 98 章,反傾銷稅和配額:根據使用情況或市場條件可以降低或增加成本的特殊規則。   「舊常態」:IEEPA之前的關稅環境 2025 年之前,在海外生產並進口到美國的包裝通常面臨 3-7% 的總有效關稅稅率,具體取決於 HTS 代碼、原產國和現有的貿易協定。 例如:2024 年在馬來西亞生產的塑膠郵件袋(HTS 3923.21.00.95)將適用 6% 的有效關稅,該關稅結合了最惠國基準稅率和適用的附加費。 截至 2025 年 4 月,這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引入IEEPA互惠關稅 2025年4月,川普總統根據《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頒布了新的關稅制度。 4月2日,他宣布對全球各國徵收10%的關稅,並針對一系列特定國家實施互惠關稅,旨在在全球貿易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重申美國對經濟政策的控制。 這些關稅並非針對特定產品,而是根據原產國廣泛適用,與高關稅代碼或產品類別無關。 這標誌著貿易保護主義顯著升級,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將從2025年初的2%升至預期的24%,達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準。 經過 7 月 9 日結束的 90 天短暫暫停後,這些 IEEPA 互惠關稅將於 2025 年 8 月全面生效。   關稅如何疊加(或不疊加) 大多數關稅可以疊加,而且確實如此。例如,單一商品通常既要適用最惠國基準稅率,又要根據第301條款和《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對芬太尼徵收關稅。但是,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 當第 232 條關稅已經評估時,IEEPA 互惠關稅不適用。 符合 FTA 資格的商品(例如,根據 USMCA 來自墨西哥或加拿大的商品)通常可免除大多數關稅。   現實世界的例子:床墊鋼彈簧 從中國進口: 25% 第301條款 20% IEEPA 芬太尼 第232條 25% 2.9% 最惠國通用稅率 0% IEEPA 互惠(依第 232 條排除) 總關稅負擔:72.9%   越南進口: 第232條 25% 2.9% 最惠國 0% IEEPA 互惠 總關稅負擔:27.9%   墨西哥進口(FTA合格): 0%(根據 USMCA 完全免稅) 總關稅負擔:0%   本指南的其餘部分重點介紹 今年推出並於 2025 年 8 月鞏固的 IEEPA 互惠關稅制度 ,包括其如何影響包裝、哪些國家承擔的風險最高,以及您的品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維持合規和成本效益。 資料來源:Unsplash   現行IEEPA互惠關稅稅率:最初威脅並於2025年8月更新 自川普總統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國際經濟與經濟政策法案》(IEEPA)全球及對等關稅以來的幾個月裡,各大品牌一直在應對異常動盪且瞬息萬變的貿易格局。最初的方案提出了針對特定國家的全面關稅稅率,其中許多方案立即遭到了各行各業的商業團體、貿易夥伴和政治領袖的質疑。 美國政府自4月9日起實施為期90天的暫停期,以消化這些回饋意見。在此期間,大多數國家預設實施10%的全球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審查了8,000多個意見,並最終確定了實施策略。這一暫停期允許根據貿易額、感知到的不平衡、與美國貿易目標的配合程度以及政治立場進行一些重新調整。 2025年8月1日,最終互惠關稅稅率公佈。更新後的稅率將於2025年8月7日生效,並反映了一系列複雜因素: 美國是否認為貿易夥伴從事「不公平」貿易行為 該國是否對美國商品維持更高的關稅或壁壘 是否存在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准入 地緣政治聯盟和該國作為製造合作夥伴的可靠性   重要的是,這些互惠關稅並不與特定產品或 HTS 代碼掛鉤,而是根據原產國廣泛適用。 話雖如此,這一框架仍然極不穩定。持續的法律挑戰、國際社會的阻力、不斷變化的全球聯盟以及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都意味著這些稅率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被修改,甚至逆轉。品牌應該將這份表格視為時間點的快照,而不是永久的現實。 下表概述了三個關鍵階段: 最初威脅的利率從 2025 年 4 月開始 90 天的暫停利率,大多數國家預設為 10% 互惠關稅稅率自2025年8月7日起生效   國家 受威脅率(4月2日) 威脅率(2025 年 4 月 9 日之後 - 暫停 90 天) 現行互惠匯率(2025年8月) 孟加拉 37% 10% 18% 巴西 待定 10% 50% 柬埔寨 49% 10% 19% 加拿大 1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25%, 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徵收 35% 中國 125% 145% 50% 厄瓜多 待定 10% 12% 歐洲聯盟 20% 10% 0-15% 印度 26% 10% 25% 印尼 32% 10% 18% 以色列 17% 10% 10% 義大利 20% 10% 15% 日本 24% 10% 15% 馬來西亞 24% 10% 19% 墨西哥 1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25%, 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為 0%。 不符合 USMCA 資格的商品需繳納 10% 的稅 巴基斯坦 29% 10% 18% 南非 30% 10% 30% 韓國 25% 10% 12% 瑞士 31% 10% 39% 台灣 32% 10% 20% 泰國 36% 10% 21% 越南 46% 10% 20%   IEEPA 互惠關稅如何為歐盟發揮作用 在IEEPA互惠關稅的推出中,歐盟尤為突出。美國沒有對整個歐盟集團實施統一的關稅稅率,而是實施了分級結構,為各個成員國設定了不同的目標關稅水準。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處於最高等級,而愛爾蘭和荷蘭等其他國家則處於較低等級或沒有上調關稅。 但還有另一層意義:美國並非簡單地將這些關稅附加到歐盟。相反,歐盟的IEEPA關稅採用「最低有效稅率」模型建構。這意味著美國為每個國家設定一個目標有效關稅,然後減去該產品現有的最惠國稅率(MFN),以確定是否需要額外徵收關稅。 例如,如果法國等國的目標有效關稅為15%,而某產品已面臨6%的最惠國稅率,則IEEPA關稅將為9%。但是,如果最惠國稅率已達到或超過目標稅率,則不會加徵IEEPA互惠關稅。 因此,一些歐盟原產商品的關稅大幅上漲,而其他商品,尤其是那些已經享受高額基本關稅或優惠等級待遇的商品,則幾乎沒有變化。這種做法有利於那些已經允許美國市場強勢准入的歐盟國家,而對那些貿易順差較大或有明顯監管障礙的國家不利。 對於從歐盟採購的品牌來說,這意味著兩件事: 首先,您的商品是在哪個特定國家製造的很重要。德國和愛爾蘭不再是同等關稅國家。 其次,尋找產品的最惠國關稅稅率對於了解是否適用任何額外的 IEEPA 關稅至關重要。 歸根究底,歐盟在IEEPA下的待遇比許多其他國家更加微妙。歐盟內部曾經簡單的採購決策,現在可能需要針對特定國家進行分析,並進行高技術服務層級的關稅預測。 值得關注的國家(關稅稅率仍可能變動) 雖然8月1日宣布的IEEPA互惠關稅稅率現已生效,但該框架仍然高度不穩定。許多國家是透過不透明的談判、外交壓力或政治姿態而非可靠的貿易數據來獲得最終稅率的。因此,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稅率將進一步調整。以下國家值得密切關注。   有潛力降低關稅的國家 越南 :最初,美國威脅對越南徵收46%的關稅,但最終越南的關稅稅率僅為20%。然而,鑑於越南對美國供應鏈(尤其是服裝和包裝)日益增長的重要性,以及減少對中國依賴的戰略需要,許多人預計這一稅率將進一步下降,尤其是在越南擴大貿易合作或簽署正式協議的情況下。 印度 :印度的關稅稅率為25%,被視為美國消費品和藥品的重要製造夥伴。兩國政府持續對話,商界也面臨降低關稅的巨大壓力。如果達成雙邊協議,值得關注的是,印度的關稅可能會降低。 歐盟(尤其是德國、法國、義大利) :歐盟避免了高額罰款(稅率為0-15%),但一些成員國仍然感到擔憂。正式協議或報復性措施可能會導致變化,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這取決於今年秋季貿易談判的進展。 印尼和馬來西亞 :這些國家受到的衝擊高達18-19%,超乎預期。它們與美國貿易規範的接軌,以及其作為中國替代品的價值,可能會帶來降息壓力,尤其是在美國試圖在大選年到來之際穩定消費品價格的情況下。 加拿大 :雖然大多數加拿大商品仍享有USMCA豁免權,但目前將不符合資格的進口商品徵收35%的高額關稅,是美國盟友中最高的關稅之一。這一異常高的稅率可能是一項戰略舉措,旨在強制加拿大嚴格遵守USMCA,或就木材、乳製品和鋁等行業長期存在的貿易緊張局勢向加拿大施壓。鑑於加拿大與美國密切的經濟聯繫及其涉及的政治敏感性,該稅率可能會進行談判或調整,尤其是在美國企業抵制的情況下。品牌應密切注意此情況,並加倍努力核實其USMCA資格。   未來面臨成長風險的國家 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 :雖然這些國家目前的稅率在18%至21%之間,但它們經常因勞工保護薄弱、智慧財產權執法不力或與中國關係日益密切而被貼上標籤。如果美國加強打擊「不公平」貿易的力度,這些國家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關稅或新的條件。 墨西哥 :對原產地規則、轉運問題或政治變化的審查力度加大,可能會導致某些墨西哥原產商品失去優惠地位或陷入 301 條款審查。 巴西 :由於50%的互惠關稅以及農產品進入方面的持續摩擦,巴西仍可能是貿易目標。但如果談判有進展,巴西也可能成為重新調整貿易關係的候選國。   外卡/高變異性國家 瑞士和南非 :儘管面臨意外的高關稅(分別為39%和30%),這些國家仍可能遊說削減關稅。然而,如果沒有顯著的貿易量或地緣政治影響力,變化仍不確定。 中國 :雖然短期內不太可能降低關稅,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意味著,任何外交突破都可能大幅改變貿易格局。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進一步升級。   資料來源:Unsplash   什麼是轉運?為什麼它在2025年有風險? 轉運是指貨物在運往最終目的地的途中途經一個中轉國,有時是出於合法的物流或製造原因,但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掩蓋有效原產國和逃避關稅的策略。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 已大幅加強對不當轉運的執法力度,特別是針對原產於中國等高關稅國家並被貼上來自越南、柬埔寨或馬來西亞等低關稅國家的標籤的商品。 合法性 :當產品在中轉國發生實質轉變時,轉運是合法的,這意味著它會變成具有不同名稱、用途和特性的全新產品。 例如:如果聚乙烯樹脂從中國出口到越南,經過擠壓成薄膜、印刷、加工成塑膠郵袋,再進行包裝出口,則此生產過程合法。這些塑膠袋原產地為越南,無需繳納中國關稅。 非法行為 :如果中國製造的成品(例如,預製郵件或紡織品)在另一個國家被重新包裝或稍加修改,然後像原產地一樣運往美國,這就屬於非法轉運。 美國政府已經: 加強原產國聲明的執行 針對某些東南亞國家進行額外審查 開始對違規者處以嚴厲處罰(包括 40% 的關稅和貨物扣押) 違反規定的處罰非常嚴厲:40% 的轉運關稅附加費、可能扣押貨物以及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的長期審查或審計。 品牌如何保護自己: 申請並驗證原產地證書 要求供應商提供物料清單和所有生產步驟的清晰描述 確保在轉運國進行的任何工作符合美國實質改造標準 避免向那些對生產地點含糊不清或提供「國家轉換」策略的供應商採購 底線 :即使您的供應鏈完全合法,文件記錄和可追溯性也至關重要。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正在密切關注此事,進口商負有舉證責任。 資料來源:Unsplash   墨西哥和加拿大:USMCA 是什麼?它對包裝和您的 EcoEnclose 訂單意味著什麼 《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是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於 2020 年取代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其目標是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促進三國之間的免稅或減關稅貿易。 注意:USMCA 不會免除商品的所有費用,但關稅通常不適用於符合 USCMA 資格的商品。 要符合 USMCA 的要求,產品必須符合原產地規則和其他要求,以證明貨物主要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 底線:EcoEnclose 生產、銷售和運輸的絕大多數包裝符合 USMCA 的規定,無需繳納關稅。此外,我們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包裝大部分也符合 USMCA 的規定,暫時無需繳納關稅。 想要更了解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嗎? 對於我們當中的航運和關稅愛好者來說,以下是:   逐步說明:當產品從美國運往加拿大或墨西哥,或從加拿大/墨西哥運往美國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1. 使用 HS 代碼對包裝進行分類 每種產品都分配有一個協調系統 (HS) 代碼,這是一個標準化的 6-10 位數字,用於告訴海關該產品是什麼。   例如,瓦楞紙箱的 HS 代碼與塑膠郵寄袋或襯墊郵寄袋不同。 該法規確定了關稅稅率、稅收適用性和監管要求。 以下是我們銷售和運輸的大多數包裝的 HS 代碼清單: 2. 確定 USMCA 資格,並包含商業文件 如果運送的商品在美國製造,且使用北美原產材料(或北美成分含量達到一定標準),則很可能符合 USMCA 規定的免稅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供 USMCA 原產地證明或 USMCA 聲明,以申請免稅資格。或者,像我們一樣,我們會將一份統一的 USMCA 記錄存檔。   3. 清關並繳交費用 進口商(即接收貨物的企業或個人)支付任何適用的銷售稅和關稅(例如,GST/VAT),確認符合 USMCA,然後其貨物即可清關並接收。   EcoEnclose 包裝的 HS 代碼 下表列出了通常運往墨西哥和加拿大品牌的 EcoEnclose 商品的 HS 編碼。大多數商品的原產國為美國,並符合優惠標準:C - 這意味著該商品在北美生產,並符合與其 HS 編碼相關的特定加工或成分要求。   因此,舉例來說,在美國使用加拿大再生紙製造的紙本郵件,如果符合產品特定規則(如關稅轉移或價值內容要求),則根據優惠標準 C,可獲得 USCMA 資格。 產品類型/組 HS 編碼 生產地點 瓦楞紙箱 4819.1 美國 波紋氣泡膜 4819.1 美國 樣品套件 4819.1 美國 麻繩 - 標準 5607.90.3500 匈牙利 麻繩 - 鄉村風 5607.90.3500 中國 辦公用紙 4802.10.20 美國 便條 / 吊牌 / We Care 卡 4909.00.40.20 美國 辦公室信封 4817.1 美國 零售盒 4802.10.20 美國 珠寶盒 4802.10.20 美國 紙本購物袋 4819.40.00.40 美國 聚乙烯郵寄袋與氣泡郵寄袋 3923.21.00.95 美國 格林沃普 4804.39.40.49 美國 Flexi-Hex 4804.39.40.49 印度 SpiroPack 4804.39.40.49 印度 大提琴膠帶 3919.90.20 西班牙 玻璃紙袋 4819.40.00 美國 包裝膠帶分配器 8422.90.91.90 台灣 所有紙本郵件 4817.10.00.00 美國 所有包裝紙捲 4803.00.10 美國 棉紙 4804.39.40.41 美國 紙巾盒 8472.90.9002 美國 運輸標籤/貼紙 4821.90.20 美國 牛皮紙平底/水活性膠帶 3919.10.20.10 美國   關稅、稅金和稅金-有何區別? 即使您的包裝符合 USMCA 規定的零關稅條件,您的客戶仍可能欠銷售稅和清關費。 術語 適用範圍 付款方式 目的 關稅/稅費 不符合 USMCA 要求的進口產品 進口商(即買方) 收入+貿易保護 GST/HST(加拿大)/IVA(墨西哥) 所有進口商品,包括免稅商品 進口商(即買方) 國內消費稅 經紀費 需要清關的貨物 進口商(透過 FedEx/UPS) 服務費   概括 如果產品符合 USMCA 且文件齊全: 它應該免關稅進入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 可能需要支付銷售稅和手續費 如果您的產品不符合 USMCA 標準或未提供證明: 將徵收關稅 還需繳交銷售稅和手續費 來源:EcoEnclose   這對 EcoEnclose 包裝和您的品牌意味著什麼 關稅並非易事,我們知道它給許多合作品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本部分將說明這些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對您的品牌和 EcoEnclose 包裝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協助您應對這些影響。   好消息:大多數 EcoEnclose 包裝都是在國內生產的 在 EcoEnclose,國內製造始終是我們永續包裝願景的核心。我們致力於創造一個所有包裝都由包裝製成,並在下一個生命中再次成為包裝的未來。 為了實現這一未來,我們認為美國必須擁有強大的回收和再製造基礎設施,能夠在國內收集、分類和再加工回收材料,而不是將其運往海外。正因如此,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優先考慮在國內採購和製造——並非為了規避關稅,而是為了幫助建立真正的循環經濟。 儘管如此,這項承諾在當今動盪的貿易環境中確實提供了明顯的優勢:對於我們的大多數包裝生產線而言,EcoEnclose 和我們服務的品牌都不會直接受到最新一波關稅上調的影響。   一些 EcoEnclose 包裝在海外製造 許多與我們合作處理大批量郵寄業務的企業 EcoAlly 品牌,其 EcoEnclose 包裝可能在海外生產。此類決策始終是與 EcoAlly 品牌密切合作的結果,以支持其獨特的成本或營運考慮。 如果您的企業品牌的 EcoEnclose 包裝是在海外生產的,您的客戶經理將與您密切合作,以: 了解您的風險 :我們將根據原產國和使用的特定材料評估新關稅如何影響您的包裝成本。 評估總到岸成本 :關稅只是成本方程式的一部分。其他硬成本包括包裝的實際單位成本、海運和陸運費用以及倉儲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包括交貨時間、印刷品質以及永續性特徵,例如回收材料和可追溯性。 探索替代方案 :我們將合作轉向國內製造、替代海外原產國、替代材料或設計修改,以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關稅影響,同時滿足您的營運和預算需求。 確保合規並忠於您的價值觀 :我們將幫助您應對這些變化,同時保持您對永續性、透明度和負責任採購的承諾。 我們的庫存包裝解決方案(例如透明膠帶和麻繩)極少數也在海外生產。我們正在努力盡可能減少品牌的長期關稅負擔。   除了包裝之外,許多品牌還在尋求既能降低成本又不損害永續性的方法 各大品牌現在都在思考一些重大問題。你想知道的是: 關稅如何重塑你的成本結構 是否在此 90 天的暫停期內進行加速購買 這些成本中有多少部分(如果有的話)需要吸收,多少部分轉嫁給客戶——以及這對預測和定價模型意味著什麼。   我們不斷聽到的一個主題是:如何在不犧牲永續價值的情況下降低包裝成本。 如果您正處於這種情況,歡迎聯絡我們。我們的團隊可以: 與您合作,找到符合您的永續發展目標的經濟高效的包裝選擇。 幫助您更好地傳達您的永續發展努力,以便您可以加深客戶忠誠度並在需要時證明溢價的合理性。 探索材料的變化——例如改用更薄的紙張、減小包裝尺寸或從紙張轉向 100% 再生塑膠——這些解決方案甚至可以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改善對環境的影響。   例如:氣泡信封 一個相當前瞻性的化妝品品牌一直使用馬來西亞製造的50%再生泡沫郵寄袋。關稅迫使他們重新檢視採購策略。他們正在與EcoEnclose客戶經理合作,評估美國、墨西哥、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採購方案。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差異很大。   當考慮單位成本和其他硬成本時,美國和墨西哥成為更強大的選擇(儘管美國選項的相關單位成本最高)。 在考慮了其他軟成本(例如交貨時間、顏色匹配能力以及添加 PCR 和雙密封條以實現可回收性)之後,美國選項顯然是贏家……目前如此。 隨著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關稅稅率重新審視並可能下調,這兩個國家或將成為更有利的選擇。 EcoEnclose 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幫助大型企業客戶轉向本土製造,同時隨著關稅格局的長期演變,確保馬來西亞的選項能夠長期有效。   國際客戶:了解並規劃本國政府的進口關稅 如果您是美國以外的品牌並從 EcoEnclose 採購,我們很榮幸成為您永續發展之旅的一部分。 我們希望確保您知道,您的貨物可能需要繳納關稅和進口稅,具體取決於您所在的國家/地區對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的反應。 當您的訂單從我們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倉庫發貨時,它將跨越您所在國家/地區的邊境,並受當地海關和進口法規的約束。這意味著: 作為進口商,您通常負責支付任何適用的關稅、增值稅/商品及服務稅和進口關稅。 這些費用取決於貨物的申報價值、產品分類(HS 代碼)以及您所在國家/地區的包裝材料關稅表。 如果您不確定這會如何影響您的下一個訂單,我們很樂意協助您預測和規劃這些費用。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繼續前進 關稅錯綜複雜,充滿政治色彩,而且往往難以預測。它們可能會擾亂供應鏈,重塑商業決策,並造成真正的財務壓力——尤其對於那些在動盪的世界中努力做正確事情、以價值為導向的品牌。 在 EcoEnclose,我們並不認為關稅是建立更佳經濟或推動永續發展的戰略槓桿。但我們也意​​識到,關稅是我們許多人現在必須應對的現實。 好消息?您並不孤單。無論您的包裝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生產,我們都會幫助您了解最新的貿易發展對您的業務意味著什麼,並與您攜手尋找能夠維護您的價值觀、滿足您的營運需求並儘可能保護您的利潤的解決方案。   內容來源: https://www.ecoenclose.com/
整合供應鏈:品牌包裝委員會與 ISO 19303-1 在現代包裝的應用
包裝未來
2025-08-25

整合供應鏈:品牌包裝委員會與 ISO 19303-1 在現代包裝的應用

  介紹   在全球包裝產業中,快速創新、永續發展法規及無止盡的消費者期望,讓統一標準和跨產業協作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包裝不再僅僅是保護產品的殼,它已成為一個策略性的溝通平台和一個對法規敏感的接觸點。在這場演變的核心,有兩項強大的倡議: 品牌包裝協會 (Brand Packaging Council, BPC) 和 ISO 19303-1 。 品牌包裝協會是一個協作平台,品牌商在此分享知識、協調目標,並推動全球供應鏈中包裝的一致性。而 ISO 19303-1 則是一項全面的國際標準,為包裝印刷工作流程制定了清晰、可稽核的要求,確保設計意圖能夠準確且一致地被執行。 本文將探討 BPC 與 ISO 19303-1 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的協同效應如何將現代包裝工作流程,從不一致且各自為政,轉變為整合、高效且可追溯。   了解品牌包裝協會   品牌包裝協會因應需求而生,旨在應對日益複雜的包裝規格、色彩管理和全球一致性挑戰。它由多個行業的領先消費品牌組成,包括 3M、BAF (Basic American Foods)、可口可樂、寶僑、卡夫亨氏、蘋果、帝亞吉歐、金百利克拉克、荷美爾、Mother Parkers Tea 和 Target 等。BPC 提供一個協作環境,以解決共同的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 協調跨印刷流程的色彩期望。 在不同語言、地區和技術間傳達設計意圖。 將永續發展要求整合到生產規格中。 BPC 定期舉行雙月會議,通常由 APTech、WhatTheyThink、柔版技術協會 (Flexographic Technical Association, FTA) 和全美凹版協會 (Gravure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s) 等產業組織主辦。儘管參與者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使命始終不變:支持包裝專業人士在全球供應鏈中實現完美的設計執行。 這種非正式的結構鼓勵透明度、技術討論和一個不受商業偏見影響的環境。品牌成員分享包裝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是很常見的,這促使大家深入探討工作流程、文件交接和印刷廠認證等議題。   ISO 19303-1 的基礎   ISO 19303-1 是 ISO 技術委員會 130 (TC130) 的一部分,該委員會專注於圖形技術。與其前身主要針對輸出目標(例如 ISO 12647 系列)不同,ISO 19303-1 處理的是上游的文件、流程角色和責任歸屬。它認識到設計意圖不僅僅是美學偏好,它必須是可測量、可稽核,並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中傳達。 ISO 19303-1 的主要結構要素包括: 與 ISO 19302 對齊的定義和術語。 包含公差定義和品牌指南的文件標準。 利害關係人(品牌商、代理商、印前供應商、印刷廠)的職責分配。 使用 CxF/X-4 進行色彩溝通的規範。 品質驗證方法。 變更管理和核准工作流程的要求。 該標準支援 CMYK、專色和擴大色域印刷的工作流程,並考慮了基材、地區和流程(柔版、平版、凹版和數位)的差異。   明確的角色和責任   ISO 19303-1 的核心優勢之一是明確分配了角色: 品牌商 (Brand Owner) :建立視覺和技術目標、參考數據、公差、核准工作流程,並保有品牌資產的所有權。 設計代理商/攝影師/模型公司 (Design Agency/Photographer/Comp House) :將品牌指南轉譯為原始檔案、預檢資產,並確保與打樣工作流程的相容性。 印前供應商 (Prepress Provider) :確保檔案的技術準備就緒,包括解析度、陷印、色彩平衡,並使輸出與所需的打樣標準 (ISO 12647-7/8) 對齊。 印刷服務供應商 (Print Service Provider, PSP) :生產符合規範的輸出,提交 PQX 格式 (ISO 20616-2) 的色彩和流程控制報告,並透過協定的控制條驗證輸出。 每個角色都包含了標準作業程序 (SOP)、設備校準和符合性文件的責任。透過為每個參與者定義「正確完成」的標準,ISO 19303-1 減少了主觀性、返工和延誤。   CxF 和色彩溝通的未來   色彩交換格式 (CxF/X-4) 是該標準實現精準色彩溝通的核心。品牌色彩不再是主觀的色票,而是具有以下特性的數位光譜定義: 能夠在不同印刷方法和材料上實現準確預測。 包含嵌入式後設資料(例如,M1 光源條件、觀測角度)。 將參考(目標)數據與測量(樣本)數據分開。 ISO 19303-1 強制要求專色和品牌色彩使用 CxF/X-4,其特性化基於 ISO 17972-4。這確保了全球包裝設施之間的一致性,即使使用不同的基材或技術也能達成。   變更管理與品質控制   在包裝產業中,變更是不可避免的。成分清單變動、法規標籤演變、基材更換等。ISO 19303-1 透過結構化的變更日誌、主版本協議和對數位資產管理系統 (DAM) 的要求來應對這一現實。 它還強制要求對基材、油墨、層壓板和可直接印刷材料進行 CoA (品質分析證書) 和 CoC (符合性證書) 報告。這確保了: 符合耐用性和耐光性要求 (ISO 12040)。 驗證油墨耐摩擦性 (ASTM D5264)、耐刮性及條碼可讀性 (ISO/IEC 15426-1)。 文件化基材特性 (ISO 15397) 和測試 (ASTM D1894, D3359)。   技術特定指南 (附錄見解)   ISO 19303-1 包含詳細的附錄,以支援柔版、凹版、平版和數位工作流程中的獨特要求: 柔版印刷 (附錄 A) :強調版材浮雕測量、遮罩成像、網紋輥維護和網點保真度。規定了 CoA 要求和檢驗協議。 凹版印刷 (附錄 B) :定義了印版滾筒和油墨黏度檢測程序,以及 COF 和壓輥維護。 平版印刷 (附錄 C) :著重於印版網點值、化學控制和墨斗設置。 數位印刷 (附錄 D) :解決了 DFE 變異性、介質處理、專色模擬和影像品質控制。包含關於 PDF/X-4 使用、95% 百分位公差和基材預認證的建議。 每個附錄都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和檢查表,以確保技術上符合標準。   認證與稽核框架   ISO 19303-1 整合了 ISO 19302 和 ISO/IEC 17065 的行業特定符合性評估。認證方案可由品牌商或協會定義,並包括: 工作流程範圍界定。 內部稽核和團隊培訓。 現場稽核,收集 IT8.7/5 目標、已驗證的打樣和測量報告。 持續監督和年度審查。 獲得認證的組織能贏得認可和信任、簡化供應商導入流程,並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風險。   結論:對齊的力量   品牌包裝協會與 ISO 19303-1 的融合,代表著向結構化協作和可量化期望的轉變。品牌商不再依賴希望或經驗法則,而是依賴數據、明確的角色和共同的框架。 透過在供應鏈中嵌入 ISO 19303-1,BPC 成員創造了一個可複製、可稽核且全球可擴展的包裝生態系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採用此標準,整個包裝產業都將受益——從設計師和印刷廠到印刷機操作員和消費者。 統一標準和開放協作不再只是崇高的目標;它們是品牌包裝成功的全新營運現實。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