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配合兩年一次、台灣最盛大的TIGAX 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由東明油墨、T-Lab東煦色研所共同主辦的「TIGAX 24印刷新知探討講座」,於B區210展位在三天中共舉辦11場專業講座。此次參展理念是期望展出內容能帶給業界豐富且多元的流程方案,並邀請眾多專家與海外原廠到台灣分享世界最新資訊、產業趨勢、專業知識及創新理念,期待藉此帶給台灣印刷界更多機會及可能性,並帶來無限啟發與實用技巧,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茲將11場演講內容重點節錄於下: 壹、EcoSave系統與數位列印產能優化 主講人╱莊文凱 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在這次於講座中詳細介紹EcoSave系統如何在提升產能的同時達到環保目標。現代印刷需要在提升產能的同時融入環保理念,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PrintFactory系統專注於減少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費,透過自動化與標準化技術提升印刷生產的效率和質量。(見圖1) 企業可以正確使用自動化工具和流程標準化技術,同時節省成本和提升收入。透過標準化流程和自動化操作,企業能減少錯誤和浪費,大大提高生產效率。PrintFactory系統中的自動化工具可以在數秒內完成手動排版工作,顯著縮短時間並減少錯誤風險。通過先進的色彩管理技術,PrintFactory確保每個批次的色彩一致性,減少因色差造成的浪費。這套系統還能幫助跨國企業提供一致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無論在哪都能保持生產的一致性。 莊文凱強調,PrintFactory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它提供了從生產流程自動化到數據儀表板監控的完整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減少人力干預,提高整體生產效率。企業在使用這些技術時,與客戶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關鍵,有助於確保生產流程中色彩和設計的一致性。透過自動化和標準化技術同時實現環保和生產效率的雙重目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讓與會者看到了未來印刷技術應用的嶄新趨勢。(見圖2、3)  ●圖1:第一場主講人╱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  ●圖2:實現色彩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可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 ●圖3:PrintFactory的工作流程 貳、當代設計師對印刷的想像 主講人╱陳泳勝 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特別從設計師的角度深入探討設計與印刷的關聯性,當代設計師不僅要解決客戶的需求,還需要在現實條件與預算中取得平衡,並運用創意與技術實現設計的最終呈現。(見圖4) 設計師必須不斷創新,挑戰傳統印刷方式,將新技術與傳統工藝結合,創造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例如燙金技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技術門檻高,特別是在細小文字或複雜設計上,需要極高的技術精度。在印刷環節中,設計師更需要慎重選擇紙張,以確保其手感、色彩表現,以及與印刷技術的配合度;印刷公司與設計師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緊密溝通,確保設計的創意與印刷技術可行性相結合,實現理想作品效果。即使面對複雜或高難度的印刷要求,設計師依然可以透過創新和合作找到解決方案,實現高品質的作品。而在未來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設計美感和功能性,還需要融入環保理念,選擇更加可持續性的材料和技術。(見圖5、6) 陳泳勝也展示設計師對設計與印刷融合的思考,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平衡創意、技術與預算,並通過與印刷公司的合作實現高品質的設計效果。透過他的講解展示設計與印刷的融合如何產生預期效果,從燙金技術的精確控制,到紙張與印刷效果的完美配合,為未來設計師指明方向。 ●圖4:第二場主講人╱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 ●圖5:設計師的印刷知識都是在與印刷公司的交流中學習  ●圖6:設計師或印刷公司會遇到的三個圓 參、軟打樣的優勢與應用 主講人╱白逸禾 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深入探討現代設計和印刷行業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並介紹軟打樣技術應用。色彩溝通中的誤差,常常不是作品本身問題,而是由不同顯示器之間的色差引起的,顯示器顏色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根據研究顯示,高達80%的用戶會面臨顯示器色差問題,這不僅限於設計師,還包括客戶、合作方等。定期校準顯示器如同車輛保養一般重要,特別是當顯示器隨時間變化,校準能確保顯示顏色是正確的。使用專業顯示器來進行設計和色彩管理,可顯著提高設計成果的準確性,避免顏色偏差帶來的問題。(見圖7) 現代的軟打樣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做到與實際印刷效果接近85%~90%的一致性,雖然仍有物理限制,但已大大縮減傳統打樣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當設計師與客戶在不同顯示器上看到的效果不一致,會導致反覆修改的麻煩,正確使用專業設備能避免這種情況。雖然軟打樣能模擬大部分色彩,但仍然有一些顏色,例如青色,因物理限制無法完全再現,這是軟打樣無法完全取代實際印刷的原因。透過現代的雲端技術和色彩管理工具,設計師和客戶即便不在同一地點,也能確保看到一致的色彩效果,提升工作效率。(見圖8、9) ●圖7:第三場主講人╱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 ●圖8:如何解決色差頑疾,以設計接單的角度,會產生色差的四大環節 ●圖9:PMU進階色彩調整結果(左)、Photoshop軟打樣結果(右)兩者效果比較  肆、印刷包裝全流程與eXact2新量測技術 主講人╱周慶一 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印刷與包裝行業中的色彩管理技術,並展示最新推出的eXact2量測設備,深入剖析現代印刷包裝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技術應對方案,這款設備顯著提升色彩測量的準確性和速度,特別適合包裝印刷行業的需求。eXact2保證每批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有效減少色差,提升生產效率。(見圖10) 他也特別強調色彩管理的一致性問題,許多全球品牌,例如麥當勞,依賴X-Rite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以確保不同供應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維持相同的色彩表現,對於保持品牌形象及避免顧客誤判至關重要。 X-Rite的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可以應用於膠片、文物等無法觸碰的物品上,確保顏色的準確性而不損傷物件,這在特殊行業中可謂特別重要。Pantone色卡雖然提供簡單的顏色定義方法,但是隨著時間可能發生顏色變化,因此需要輔以精確的儀器測量來確保色彩準確。X-Rite不僅提供精確的色彩測量設備,還整合數據管理系統,使得0企業能在生產的每一階段監控色彩表現,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見圖11、12) X-Rite的創新技術,使得印刷包裝行業在色彩管理上實現全面技術提升。從eXact2的新量測技術到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再到智能化數據管理,這些技術共同提升印刷包裝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啟印刷包裝行業的新篇章。 ●圖10:第四場主講人╱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 ●圖11:辨別顏色之色彩成熟度的幾個等級 ●圖12:eXact2量測設備新產品的主要優勢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伍、快速導入數位印刷:認識HP Indigo獨家電子油墨技術  主講人╱劉尚昆  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深入介紹這項革命性數位印刷技術,及其如何結合傳統印刷與現代科技,帶來高效與多樣化的印刷解決方案。(見圖13) HP Indigo的電子油墨技術享有盛名,其獨特的液態載體技術突破噴墨印刷局限,實現更好的色彩控制與印刷品質,適用於標籤、軟性包裝及書籍等多元化的應用。HP Indigo的三大核心包括油墨本體、感應原理和平版印刷,使得印刷更加穩定且精準。由於單核心印刷引擎特性,所有的顏色都依賴同一滾筒轉印,以避免套色不準的問題,進而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 在防偽印刷應用中,劉尚昆也展示HP Indigo的隱形油墨技術,廣泛應用於鈔票、身份證等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印刷產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與唯一性。HP Indigo採用三明治印刷技術,可以靈活地排列印刷顏色順序,實現多層次色彩效果。無論是一般材料還是透明塑料,皆能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見圖14、15) 根據色素使用量調整印刷速度,HP Indigo確保在各種材質上保持高效生產和穩定品質,特別是軟性包裝。液態電子油墨的控制性極佳,帶電轉移技術確保顏色均勻精準,保留材質原有觸感。HP Indigo設備最多可裝置七色電子油墨,透過ECG(七色擴展色域印刷)進行特別色模擬印刷,並提供付費客製化特別色調配服務,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HP Indigo的技術突破傳統印刷的諸多限制,為印刷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高效解決方案。 ●圖13:第五場主講人╱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 ●圖14:各種數位印刷形式對材料之表現 ●圖15:高覆蓋率、色彩飽和、多層墨水是Indigo客戶的標準配備 陸、如何處理不同印刷的印前色彩管理作業 主講人╱應偉賓 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探討色彩管理在不同印刷技術中的應用和挑戰,提供印刷業處理色彩管理問題的實際經驗,展示了如何透過精確技術應用解決色彩挑戰,並在印刷過程中保持高效與一致的品質。(見圖16) 隨著印刷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色彩管理標準化變得愈加重要,有助於跨地區、不同設備和技術間保持色彩一致性,避免因為地區或技術差異導致的顏色偏差。應偉賓特別講解到如何在平版印刷、數位印刷、平印等不同技術間進行色彩轉換,正確使用ICC色彩配置檔案,確保設計到最終印刷的顏色一致。 數位打樣技術允許印刷廠在印刷前進行預覽,以減少色彩誤差並降低成本,顯著提高效率。應偉賓提及使用光譜技術準確分析色彩,這對於處理複雜印刷過程和不同材質的應用非常有幫助,能夠更精確地分析和匹配色彩。在不同材料和印刷方式下,光影變化會影響最終的色彩效果,這在色彩管理中是一個關鍵挑戰,需要使用正確的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解決。(見圖17、18) 當客戶有特殊色彩要求時,他也談到如何使用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進行精確匹配,避免顏色不一致的問題。使用GMG Color Plugin在Photoshop中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預覽印刷過程和基材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並減少錯誤。GMG OpenColor允許在不同印刷工藝、基材和套印之間進行互相操作,使用光譜計算模型應對不同印刷工藝。Process Control ISO 12647是印刷廠實踐的良好標準,能夠幫助印刷廠找出問題癥結所在。 標準化和精確的色彩管理是印刷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會中他也展示出如何利用先進技術和工具實現最佳印刷效果。 ●圖16:第六場主講人╱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  ●圖17:為什麼光譜數據優於實驗室值 ●圖18:數位印刷最簡單的方法示意圖 柒、TM30S重磅登場:高負載AI Cobot與AI實例分享 主講人╱林郡弘 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深入介紹TM30S這款專為高負載設計的AI機械手臂,展示其在不同產業中的成功應用。隨著台灣少子化問題加劇,勞動力短缺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林郡弘也指出,AI機械手臂能有效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工業和製造業中,機械手臂能夠取代重複性的工作,提升生產效率。會中他並展示自動化技術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益,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並在生產線中有效減少人力成本,茲簡單說明如下:(見圖19) (一)內建視覺系統╱TM30S的內建視覺系統能夠精確檢測產品品質和識別瑕疵,適用於印刷檢測、包裝檢測等多種工業流程。會中展示TM30S如何在印刷產業中檢測印刷品質,確保產品符合高標準的要求。 (二)協作型手臂的安全性╱協作型手臂能夠與人類在同一工作空間內安全協作,具備安全防護機制。當偵測到人員靠近時,手臂會自動停止運作,確保工作安全,這種設計使TM30S成為工廠環境中可靠的助手。 (三)AI應用於品質檢測╱AI技術能夠自動學習和辨識產品缺陷,減少人工檢測的錯誤率,提高生產效率。他也展示TM30S如何透過AI的學習功能,精確辨識並處理產品缺陷。 (四)重型物件處理╱TM30S能夠處理20~30公斤重型物件,適用於大型工業應用,例如物流和汽車產業。他也展示TM30S在這些領域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 (五)可擴展應用性╱TM30S不僅能夠進行搬運和組裝,還能透過影像識別進行多種品質檢測,應用範圍廣泛。林郡弘也提到,這款機械手臂可在多種產業中靈活應用,提升生產效益,同時減少人力成本。(見圖20、21) ●圖19:第七場主講人╱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 ●圖20:智慧工廠一站式AI解決方案,以日系汽車大廠案例分享   ●圖21:達明機器人公司里程碑與NVIDIA合作打造數位孿生 捌、印刷智能數位化應用其實離你不遠 主講人╱吳瑞峰 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指出,在台灣這個電子、資通訊發達的市場環境中,印刷產業面臨幾個主要問題:個性化和小批量印刷需求顯著增加、快速交付要求提高、材料資源浪費及人力依賴問題突出、資訊管理與業務流程低效整合,以及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社會責任壓力。對於中小企業,數位升級的規劃與執行充滿著挑戰。首先遇到的是成本擔憂,不清楚數位轉型的投入資源與成本。其次是對改變的擔憂,數位化可能改變現有的業務流程。最後是對技術的陌生感,快速市場步調讓業者對新技術感到陌生和排斥。(見圖22) 印事科技所提供的數位印刷管理平台,其價值在於透過主流SaaS平台架構特性及軟硬整合能力協助企業:尋找痛點並導入解決方案,聚焦印務角色,處理資訊同步與有效溝通問題,並協調產業夥伴一起合作,逐步進行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企業競爭力提升,數位化是關鍵。印事科技將持續協助印刷產業夥伴,聚焦提供產業解決方案,並偕同夥伴逐步進行產業升級。 吳瑞峰並探討數位技術對印刷產業的變革,他指出,印刷產業數位轉型是當下迫切需要的趨勢。隨著個性化商品需求增多,印刷行業面臨小批量、多樣化訂單挑戰。透過數位化技術,印刷廠能更靈活地應對這些需求,同時提升整體效率。他特別強調跨部門數位化協作的重要性,許多企業過去依賴Excel等傳統工具進行管理,但這些工具已無法滿足現代印刷產業需求。透過雲端系統,企業能即時更新數據,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變得更加流暢,減少溝通錯誤,提高生產效率。 講座還特別介紹了SaaS訂閱服務的優勢,與傳統的一次性大額投資相比較,SaaS提供靈活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根據需求擴展或縮減其使用服務,降低數位轉型的門檻,減少企業的財務壓力。此外,吳瑞峰也強調數位技術在環保法規下的重要性。隨著環保法規嚴格,印刷業需要具備精確的生產數據追蹤能力,數位技術能幫助企業符合法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見圖23、24) 展望未來數位印刷的潛力,吳瑞峰指出透過自動化系統,印刷廠能夠實現從下單到生產再到交付的全自動化流程,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印刷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圖22:第八場主講人╱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 ●圖23:現今印刷市場的現況 ●圖24:印事的接單服務整合及雲端解決方案應用流程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玖、雲一攜手Google Gemini,開創印刷新世代 主講人╱黃韋綸 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展示如何利用雲端和AI技術,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傳統產業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擁抱創新以提升競爭力。雲端和AI技術能夠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但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導入雲端和AI技術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團隊;整合不同數據來源,建立統一數據平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員工需要熟悉新技術,適應新的工作流程;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攀升影響企業營運效率。(見圖25) 雲一利用Google Cloud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幫助企業實現數位轉型:Visual Inspection AI利用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實現高精度缺陷檢測,以降低人工成本。聊天機器人提供24/7全天候即時對話服務,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KM系統使用Search AI工具,幫助員工快速搜尋內部文件,提高工作效率。Gemini可以進行智能文字撰寫、圖文理解與創作,完成多種實務場景需求。圖片生成使用Imagen模型進行圖片生成和編輯,滿足多元化的圖像需求。Looker Studio則提供資料視覺化工具,幫助企業快速掌握關鍵指標。 演講中並介紹多個使用案例,展示這些工具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Visual Inspection AI使用於包裝品或印刷的AI檢測。聊天機器人使用於硬體廠商產品推薦和補教業英語對話練習。KM系統用於家電產業門市同仁KM系統和大型企業內部文件查詢系統。Gemini使用於影視產業影片類型分析、補教業題目生成、宗教基金會文章潤飾、文案撰寫、程式碼編寫、報價預估等。圖片生成用於影視產業廣告文案圖片和電商平台個性化圖案設計。Looker Studio則進行各產業的數據分析和視覺化展示。(見圖26、27) 雲一提供Google Cloud的技術支援、設計開發以及教育訓練等服務,幫助傳統產業無痛升級。透過AI技術,傳統產業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造新商業模式,開創印刷新世代。這些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可謂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圖25:第九場主講人╱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 ●圖26:Google新一代生成式AI模型 ●圖27:透過AI機器人印刷估價測試  拾、解決VOC問題的環保平版印刷油墨與色彩管理 主講人╱卓訓群 東明油墨公司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指出,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印刷產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他也針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環保法規和色彩管理的創新應用。(見圖28) 隨著全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印刷廠必須降低VOC排放量,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必要步驟,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卓訓群指出,隨著歐盟法規對VOC的嚴格限制,採用低VOC的環保油墨是大勢所趨。在應對印刷油墨的環保問題時,企業需要解決傳統油墨帶來的污染,同時保證印刷質量。選用更環保的油墨成分,企業能在不影響印刷品質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色彩管理不僅能提高印刷品質,還能減少材料浪費與生產損耗,直接提升經濟效益。透過數據化色彩管理系統,印刷廠可以標準化每個生產流程,減少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新進員工培訓上,數據化能提供更清晰的學習曲線,幫助他們迅速上手。透過將色彩管理數據化,企業能確保在不同設備和材料上的印刷效果一致,減少人工干預。他也強調,這不僅能幫助企業達到標準化生產,還有助於技術傳承和新一代從業者的培訓。 卓訓群也指出,將台灣過去印刷工藝經驗轉化為數據化管理,不僅能縮短測試時間、降低成本,還能應對市場對多樣化印刷需求的挑戰。技術的數據化傳承,有助於培養年輕人才,解決當前行業的人才斷層問題。 透過導入環保油墨和數據化色彩管理技術,印刷廠不僅能達成環保目標,還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競爭優勢。卓訓群為印刷行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國內法規逐步嚴格化,企業必須主動應對環保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見圖29、30) ●圖28:第十場主講人╱東明油墨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 ●圖29:東明油墨所推出的「VF無礦物油油墨系列」,取得搖籃到搖籃(C2C)認證銀級 ●圖30:落實色彩管理所能帶來的效益  拾壹、印刷與地球共存:ESG下的減碳與永續發展之路 主講人╱唐政宏 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指出,隨著全球對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重視日益增加,台灣印刷產業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採用永續性材料,成為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課題。「立鈺/新悅環保科技」可以協助業者在環保法規與市場需求間找到平衡,實現更具有競爭力的永續發展目標。(見圖31) 印刷產業是屬於能源密集型的產業,提升能源效率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唐政宏建議企業優先導入ISO溫室氣體管理專案,包括ISO 14064-1和ISO 14067,經由量化與分析過程,規劃企業全面性的減碳策略,達到ISO 14068碳中和目標,以打造企業與產品低碳優勢,並提升產業正面形象。 唐政宏也認為,印刷行業應選擇具有永續性的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強化廢棄物管理,特別是印刷過程中的化學品和油墨,確保這些危險物質能被妥善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隨著ESG成為國際標準,企業需主動揭露自身的環境影響。建立定期發布的ESG報告,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效率、減排計劃等數據,不僅有助於與投資者、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還能強化企業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台灣正面臨著極端氣候變遷,包括高溫、颱風和洪水,對環境、生態和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環保需求,更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唐政宏也強調,企業必須進行碳排放盤查,了解每個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並根據數據制定減碳策略。未來各國也會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企業需要符合法規要求,否則將面臨經濟懲罰如碳稅。(見圖32、33) ●圖31:第十一場主講人╱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 ●圖32:ESG的商業模式 ●圖33:針對ESG的重要議題,印刷產業要如何面對與因應
影像工作一次做對的職人利器
企業訪談
2022-09-14

影像工作一次做對的職人利器

東明油墨即將創立50周年,帶著半世紀的故事與耕耘,傳承到第三代延續著職人精神,結合T-Lab東煦色研所專業的色彩管理能力,默默努力為業界帶來最完整、最有效益的服務。適逢T-Lab東煦色研所在該年7月下旬新北營業處於中和區中正路872號10樓之5開幕成立,其將繼續深耕國內油墨、色彩管理等相關領域,並為影像工作打造省時、省力的高效作業流程。 建立色彩管理標準流程 校樣不再“憑感覺”,T-Lab以「科學」方法將「色彩」數據化管理。身為台灣「東明油墨」第三代接班人,卓訓群(Jerry)本著在色彩領域的投入與專業,對台灣印刷產業有著延續的使命與發揚光大的願景,因而與他口中的「大師兄」周梓浩(Stefen)共同創辦「T-Lab東煦色研所」。 「台灣的印刷產業有很豐厚的經驗,但是老師傅的經驗無法有效、快速地傳承,如果沒有建立起一套標準管理流程,新一代的年輕人無法投入,這個產業之後就會逐漸產生斷層而凋零」。Jerry以往在大中華地區印刷業的工作歷程,累積許多國際色彩管理的經驗,而回國深感台灣在色彩管理方面的不足,而決定在台灣推動「色彩標準化」,建立一套有效的色彩管理流程,將印刷業的「工藝」精神,以科學的方式「工程化」管理,台灣印刷工藝底蘊非常好,如果導入色彩標準化,便能更大步往前邁進。 「以往都是靠師傅的眼睛與經驗來判斷,但是人眼會疲勞或受情緒影響而有誤差產生,但是機器不會。現在只要這台機器一掃過,色彩數據便一清二楚…」,Jerry一邊為我們示範色彩掃描儀如何運作,一邊指著電腦螢幕上所顯示的精確數據,將「色彩」以科學的方式數據化,便能展開有效的控制與管理。 在步調迅速的現代消費生活裡,有產品就會有包裝印刷的需求,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印刷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講究。而如何挑選專業硬體設備,導入標準色彩管理流程,便是有效掌控輸出品質的第一步! ●T-Lab東煦色研所新北營業處在中和區開幕 用好螢幕做好色彩管理 Jerry指出:我們使用BenQ SW系列螢幕來做色彩管理,主要它的Adobe RGB色域達99%,符合攝影與印刷端所需要的色彩表現,可以讓攝影師所拍的照片顏色還原出來,如果下游也配備同樣規格設備,便能確保輸出的準確性。T-Lab選擇BenQ的專業攝影螢幕SW系列,以足夠寬廣色域為客戶做好色彩的把關。 「如果一個創作者(攝影師),沒有足夠規格的螢幕,便無法預期作品的結果,就要用比較傳統的方式來做確認,例如花錢來回做打樣」。Stefen表示:很多人覺得做色彩管理這件事,是因為訂單很大,花得起錢時才會去做,其實這是完全相反的,做色彩管理就是要讓這些事情可以「一次做對」,而不需要做很多次,才能達到有效節省時間與耗材成本,在降低時間與金錢成本的同時,提升溝通與工作效率。Stefen也舉例說明,以專業的螢幕做好色彩管理,甚至「實體打樣」都能省下來,例如美國《時代雜誌》,長久以來已使用「軟打樣」(Soft Proof,又稱螢幕打樣),能在短時間、低成本的情況下,比對客戶的廣告色彩準確度,同時掌握住很短的生產週期。 處在這疫情時代裡,「軟打樣」能夠打破國界與距離隔閡的優勢,又再度成為印刷界的趨勢。而一台專業螢幕的支援,便是實現精準軟打樣的重要利器。 精準均勻讓修圖零失誤 「BenQ獨家的A.R.T面板技術,支援如紙張一般的表面,在有效距離觀看,真的就像是一張紙貼在螢幕上的感覺」。Jerry向攝影、印刷同業如此介紹極致低反光面板的傑出表現。螢幕是一個「發光體」,如何以軟打樣確保輸出成實體印刷品時,也有一樣的色彩表現呢?BenQ為了專業領域的需求,特別以獨家A.R.T面板技術,打造出如「紙」的觀看感。「而且這個面板從不同角度來看,都不會有落差」。Stefen補充說,一般螢幕的「反光」問題,經常造成修圖者誤判的困擾,例如您剛好穿一件紅色衣服在修圖,紅色便會倒映在螢幕上,怎麼修都不準確…」。 除了「反光」問題之外,螢幕的「平均性」也深刻影響著修圖過程。我們經常將兩張照片並排,進行修圖工作,這時候螢幕的「平均性」就很重要!Stefen表示在開箱BenQ專業螢幕時,便能看見一份平均性的檢測報告,以5×5的方式,將螢幕細緻劃分為25宮格,一一檢測彼此之間的差異度。SW的平均性有很好的表現,我們修圖左、右比對時,就會比較放心。若平均性不夠好,修圖便會誤判而修色錯誤,造成後續輸出的落差。 專業螢幕到位物超所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創作者來說,選對專業螢幕,不僅如上述能有效降低耗材成本、來回校樣時間,以及減少修圖的誤差之外,拉長時間來看,BenQ的專業螢幕更是一台物超所值的螢幕,效率大大升級。 「對專業影像工作者來說,螢幕看久了便會習慣這個設備,所以螢幕的穩定度跟壽命就很重要。SW與PD專業螢幕的穩定度很高,如果可以保持定期校色的好習慣,使用十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Stefen認為一般螢幕使用三年,就會產生不平均、色衰等相關問題,相對來說,BenQ專業螢幕的高穩定度能延長使用壽命,「將成本攤提開來的話,SW與PD專業螢幕並不會比一台普通的螢幕貴」。 BenQ專業螢幕SW系列也與T-Lab合作,提供到府校色服務,讓使用者的BenQ螢幕在專業、精準的校色過程後,維持色彩的準確度;而使用者在「色彩管理」上的大、小問題,也能擁有專業的諮詢管道。 ●周梓浩向攝影、設計同業展示,透過BenQ專業螢幕所作的色彩調整,能如實呈現在輸出的成果裡 台灣品牌加上國際認證 「當初會跟BenQ合作,主要也是與我們創立T-Lab的初衷吻合。因為希望對色彩的標準與控管,從源頭就開始有正確的規範。從創作一直到輸出,能搭建起有效的溝通橋樑,把關正確的色彩表現,將輸出問題降到最低」。Jerry希望透過T-Lab的一步一腳印,讓色彩管理的觀念在業界延伸、推廣與茁壯,便能整體提升印刷產業的生產效能,創作端也擁有更寬廣的創作空間。 「BenQ除了跟T-Lab一樣是台灣品牌之外,也跟我們一樣,相當注重國際認證」。T-Lab辦公室裡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國的色彩管理證照,都是色管師的專業認證,Stefen表示:我們知道BenQ的色彩管理,是由在ICC(國際色彩聯盟)擔任副主席的Chris Bai來把關,在國際間享負盛名。因此,BenQ螢幕在他的開發之下,一定是緊貼著ISO與世界標準的潮流,甚至是在一個引領地位的前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BenQ產品抱持有很大的信心,這也就是最好的品質保證。 T-Lab解決各式色管問題 T-Lab東煦色研所是目前全台配置最完整的色彩管理中心,涵蓋範圍從媒體前置、打樣輸出到成品量產的色彩管理及特別色流程處理,可說相當專業親民、有求必應。東煦色管團隊於國外精進十餘年,近年來團隊回到台灣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能力,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並於T-Lab色管中心設立培訓教室,為品牌、設計與印刷提供色彩供應鏈的實用課程。 「原色重現」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T-Lab致力實現影像設計到圖像輸出的色彩控制,因此以這目標為初衷成立「T-Lab東煦色研所」;T-Lab玩色彩、溝通色彩、控制色彩,為品牌、圖像到印刷規劃出完整的色彩管理流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 T-Lab東煦色研所服務內容:(1)顧問認證╱全廠色彩管理架構、G7認證、BrandQ認證、Fogra認證、電腦配墨系統架構。(2)代理產品╱X-rite Pantone全系列產品、BenQ專業螢幕、pressSIGN色彩檢驗軟體、gmg色管整合軟體、Canon/PrintFactory數位打樣全方案。(3)培訓課程╱印刷色彩管理、設計色彩管理、色彩品質檢驗、建立品牌色彩標準。本屆TIGAX 22印刷展攤位B區209∼215,歡迎參觀體驗。 T-Lab東煦色研所 0978-150137 http://www.tlabcolor.com
東煦色研所原色重現
色彩管理
2020-06-10

東煦色研所原色重現

創立於2018年,並在今年4月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七段625巷33號正式啟動專業展示間的「Tsuo’s Lab東煦色研所(以下簡稱T-Lab)」,背景是由1973年「東明油墨」工廠起家,深耕研發與控制顏色,近十多年來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能力,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東明油墨工廠第三代接班人暨T-Lab創辦人卓訓群(Jerry Tsuo),其於國外深造色管多年,並已協助許多印刷企業考取色彩認證及架構流程,結合油墨與色管設計出最利用於色管需要的物料,落實雙管齊下,他也常發表關於色彩、印刷標準及油墨等技術專文。 而T-Lab另外一位重要夥伴是來自香港的周梓浩(Stefen Chou),其主修印刷及數位圖像。早年即已取得亞洲首批G7、PSA、CMP等多個國際標準及色管認證的種子教練資格,也是pOS標準認證起始撰寫者;他曾於國內外及印刷廠中工作多年,熟悉國際品牌商要求及印刷廠內生態,擅長以豐富經驗進行溝通協調工作。 Jerry表示:「原色重現」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東煦致力實現影像設計到圖像輸出的色彩控制,以這目標為初衷成立T-Lab,T-Lab玩色彩、溝通色彩、控制色彩,也為品牌、圖像到印刷規劃完整色彩管理流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本刊特別專訪Jerry與Stefen並節錄重點如下。 ●左起:T-Lab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太普高精密影像總經理沈家達、數位影像部經理周寶明與T-Lab色彩管理師周梓浩合影 ●T-Lab團隊取得的國際證照認可資格 Q1:為什麼要成立T-Lab? A:近年來我們發現只有為印刷業界建立色彩管理是不夠的,還需要往更前端的品牌立場來建立起圖像設計到印刷輸出的色彩溝通橋樑,為整體影像做完整專業服務。色彩管理常云「所見即所得」,首先要讓客戶實際看得見摸得到,進而成立T-Lab。 以前工廠想要提高產能,那就多買台生產機器,品質不行那就改良後再做一次;現在的大方向是預算需用在刀口上,使用科學製程並提升人員技術,投資小型儀器、軟體,用來增加原有設備產能與降低浪費,然而客戶很難因為看了一份DM或PPT馬上投資。有客戶提出:「你們能否把所有設備搬到我公司一兩個月,然後把完整方案做完或做個半套,讓我們看到可行性後再來作評估?」我們很理解這是種信任問題,所以當客戶來到了T-Lab,看到所有已架構好的方案在他們眼前展示,想法就會變成「這樣好讚,我想一下在公司哪個位置把你們這套方法直接複製過來」。 還有些規模比較小的客戶,如個人工作室或小型設計公司,不太可能因某個案子就花大筆投資所有設備,或派人去接受訓練,這種情況不妨善用T-Lab提供的資源,這裡有標準光源給客戶作嚴格的目視顏色比較,透過先進儀器測量各種所需數據,並能帶電腦螢幕來校正,T-Lab更提供符合ISO標準要求的螢幕看樣與數位打樣,甚至可進行色盲測試。 Q2:Tsuo’s Lab東煦色研所的命名有何特別涵義?目前提供哪些服務? A:T-Lab代表東明與東煦,平常在這裡作各種色彩實驗,把問題先解決,避免客戶成為任何產品的白老鼠。同時也在這地方研究出各種新產品和方案,對我們來說這是充滿創造力的地方,對訪客來說這裡更像一家診所,有啥色彩的毛病,經過訪談後對症下藥,或改變壞習慣,讓情況好轉。因此T-Lab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理念,是台灣人一起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目標。未來,希望T-Lab在色彩領域能為台灣站上國際。 東煦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師、印刷包裝及後加工專家團隊,提供六大服務:(1)深厚的色彩理論基礎與廣泛的實務經驗。(2)完整的色彩管理實驗室,為品牌商、設計師、印刷輸出做實際流程展示。(3)設計檔案的色彩控制服務。(4)符合國際標準的圖像打樣服務。(5)印刷流程的色彩顧問與認證服務。(6)業界唯一從油墨、設計、打樣、印刷、色彩檢測軟體/儀器,全方位的色彩控制服務。 除此之外,T-Lab團隊所取得的認可資格包含:美國IDEAlliance、G7 Expert、BrandQ Supply Chain Expert、CMP Master Trainer、PPC印刷屬性及色彩委員會參事等,並且擔任美國RIT PSA的認證顧問及英國pressSIGN International Trainer。 Q3:T-Lab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來訪的人能獲得怎樣的收穫? A:其實T-Lab沒有鎖定特別的對象,目前客戶群層面很廣,有設計師、印刷人、影像相關行業、品牌商、教育單位、甚至其他產業的人。大多數訪客都帶著本身的色彩問題而來,我們為他解決;有些訪客則希望能獲得檢測數據、印刷包裝技術和供應商資訊。很多印刷客戶的第一句都是:「我在國外(或其他地方)看過這樣的效果…」,但拿到印刷廠卻說沒辦法印時,我們也都建議請仔細想想「到底是自己要求太奇怪,還是有些關鍵技術你不知道?」。 當眾人來到T-Lab舒適的環境,暫時不受其他事務打擾,跟不同層面的專家交流,不只會產生新構思,更可能衍生全新合作機會,這才是我們最想要提供的服務。曾有人問:「為何要跟我介紹某某的優點強項?」,我聽到時愣住了,因為「台灣這個環境,如不互相幫忙發揮合作的協同效應,要憑什麼優勢與世界競爭?如果沒有這競爭力,又怎樣跳脫出本地訂單數量及利潤有限的窘境?」。 Q4:T-Lab成立後的感想? A:感謝在成立T-Lab過程中幫助過我們的各方好友,也特別鳴謝愛色麗(X-Rite)的台灣總代理太普高精密影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密檢測設備,包括:(1)最新自動掃瞄器X-Rite eXact Auto-Scan。(2)不太可能搬到客戶廠內示範的X-Rite SpectraLight QC標準光源對色儀。(3)適合多領域使用的X-Rite Ci64uv積分球形色度儀。(4)針對大圖輸出業使用的最新X-Rite i1 Pro3色管方案等。如有任何色彩問題歡迎直接跟T-Lab洽詢。 T-Lab東煦色研所 0933-791976 E-mail:jerry1002@tmpi.net.tw 太普高數位影像部 02-22288977 http://www.ctptop.com.tw ●使用光源檢測貼紙,就可初步得知現場照明是否適合作看色比較 ●T-Lab在太普高精密影像的幫助下擁有最新的X-Rite eXact Auto-Scan自動掃瞄器 ●多領域使用的X-Rite Ci64uv積分球形色度儀 ●X-Rite SpectraLight QC標準光源對色儀 ●X-Rite i1看色螢幕校正 ●X-Rite色棋Munsell 100 Hue色盲及色弱測試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一)

配合兩年一次、台灣最盛大的TIGAX 24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由東明油墨、T-Lab東煦色研所共同主辦的「TIGAX 24印刷新知探討講座」,於B區210展位在三天中共舉辦11場專業講座。此次參展理念是期望展出內容能帶給業界豐富且多元的流程方案,並邀請眾多專家與海外原廠到台灣分享世界最新資訊、產業趨勢、專業知識及創新理念,期待藉此帶給台灣印刷界更多機會及可能性,並帶來無限啟發與實用技巧,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茲將11場演講內容重點節錄於下: 壹、EcoSave系統與數位列印產能優化 主講人╱莊文凱 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在這次於講座中詳細介紹EcoSave系統如何在提升產能的同時達到環保目標。現代印刷需要在提升產能的同時融入環保理念,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PrintFactory系統專注於減少能源消耗和物料浪費,透過自動化與標準化技術提升印刷生產的效率和質量。(見圖1) 企業可以正確使用自動化工具和流程標準化技術,同時節省成本和提升收入。透過標準化流程和自動化操作,企業能減少錯誤和浪費,大大提高生產效率。PrintFactory系統中的自動化工具可以在數秒內完成手動排版工作,顯著縮短時間並減少錯誤風險。通過先進的色彩管理技術,PrintFactory確保每個批次的色彩一致性,減少因色差造成的浪費。這套系統還能幫助跨國企業提供一致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無論在哪都能保持生產的一致性。 莊文凱強調,PrintFactory不僅僅是一個軟體,它提供了從生產流程自動化到數據儀表板監控的完整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減少人力干預,提高整體生產效率。企業在使用這些技術時,與客戶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關鍵,有助於確保生產流程中色彩和設計的一致性。透過自動化和標準化技術同時實現環保和生產效率的雙重目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讓與會者看到了未來印刷技術應用的嶄新趨勢。(見圖2、3)  ●圖1:第一場主講人╱PrintFactory亞太區銷售經理莊文凱  ●圖2:實現色彩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流程可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 ●圖3:PrintFactory的工作流程 貳、當代設計師對印刷的想像 主講人╱陳泳勝 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特別從設計師的角度深入探討設計與印刷的關聯性,當代設計師不僅要解決客戶的需求,還需要在現實條件與預算中取得平衡,並運用創意與技術實現設計的最終呈現。(見圖4) 設計師必須不斷創新,挑戰傳統印刷方式,將新技術與傳統工藝結合,創造出引人注目的作品,例如燙金技術雖然歷史悠久,但技術門檻高,特別是在細小文字或複雜設計上,需要極高的技術精度。在印刷環節中,設計師更需要慎重選擇紙張,以確保其手感、色彩表現,以及與印刷技術的配合度;印刷公司與設計師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緊密溝通,確保設計的創意與印刷技術可行性相結合,實現理想作品效果。即使面對複雜或高難度的印刷要求,設計師依然可以透過創新和合作找到解決方案,實現高品質的作品。而在未來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設計美感和功能性,還需要融入環保理念,選擇更加可持續性的材料和技術。(見圖5、6) 陳泳勝也展示設計師對設計與印刷融合的思考,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平衡創意、技術與預算,並通過與印刷公司的合作實現高品質的設計效果。透過他的講解展示設計與印刷的融合如何產生預期效果,從燙金技術的精確控制,到紙張與印刷效果的完美配合,為未來設計師指明方向。 ●圖4:第二場主講人╱海流設計公司創辦人陳泳勝 ●圖5:設計師的印刷知識都是在與印刷公司的交流中學習  ●圖6:設計師或印刷公司會遇到的三個圓 參、軟打樣的優勢與應用 主講人╱白逸禾 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深入探討現代設計和印刷行業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並介紹軟打樣技術應用。色彩溝通中的誤差,常常不是作品本身問題,而是由不同顯示器之間的色差引起的,顯示器顏色的一致性至關重要。根據研究顯示,高達80%的用戶會面臨顯示器色差問題,這不僅限於設計師,還包括客戶、合作方等。定期校準顯示器如同車輛保養一般重要,特別是當顯示器隨時間變化,校準能確保顯示顏色是正確的。使用專業顯示器來進行設計和色彩管理,可顯著提高設計成果的準確性,避免顏色偏差帶來的問題。(見圖7) 現代的軟打樣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做到與實際印刷效果接近85%~90%的一致性,雖然仍有物理限制,但已大大縮減傳統打樣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當設計師與客戶在不同顯示器上看到的效果不一致,會導致反覆修改的麻煩,正確使用專業設備能避免這種情況。雖然軟打樣能模擬大部分色彩,但仍然有一些顏色,例如青色,因物理限制無法完全再現,這是軟打樣無法完全取代實際印刷的原因。透過現代的雲端技術和色彩管理工具,設計師和客戶即便不在同一地點,也能確保看到一致的色彩效果,提升工作效率。(見圖8、9) ●圖7:第三場主講人╱BenQ首席色彩專家白逸禾 ●圖8:如何解決色差頑疾,以設計接單的角度,會產生色差的四大環節 ●圖9:PMU進階色彩調整結果(左)、Photoshop軟打樣結果(右)兩者效果比較  肆、印刷包裝全流程與eXact2新量測技術 主講人╱周慶一 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印刷與包裝行業中的色彩管理技術,並展示最新推出的eXact2量測設備,深入剖析現代印刷包裝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及技術應對方案,這款設備顯著提升色彩測量的準確性和速度,特別適合包裝印刷行業的需求。eXact2保證每批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有效減少色差,提升生產效率。(見圖10) 他也特別強調色彩管理的一致性問題,許多全球品牌,例如麥當勞,依賴X-Rite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以確保不同供應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維持相同的色彩表現,對於保持品牌形象及避免顧客誤判至關重要。 X-Rite的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可以應用於膠片、文物等無法觸碰的物品上,確保顏色的準確性而不損傷物件,這在特殊行業中可謂特別重要。Pantone色卡雖然提供簡單的顏色定義方法,但是隨著時間可能發生顏色變化,因此需要輔以精確的儀器測量來確保色彩準確。X-Rite不僅提供精確的色彩測量設備,還整合數據管理系統,使得0企業能在生產的每一階段監控色彩表現,實現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升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見圖11、12) X-Rite的創新技術,使得印刷包裝行業在色彩管理上實現全面技術提升。從eXact2的新量測技術到非接觸式測量技術,再到智能化數據管理,這些技術共同提升印刷包裝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啟印刷包裝行業的新篇章。 ●圖10:第四場主講人╱X-Rite銷售經理周慶一 ●圖11:辨別顏色之色彩成熟度的幾個等級 ●圖12:eXact2量測設備新產品的主要優勢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二)

伍、快速導入數位印刷:認識HP Indigo獨家電子油墨技術  主講人╱劉尚昆  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深入介紹這項革命性數位印刷技術,及其如何結合傳統印刷與現代科技,帶來高效與多樣化的印刷解決方案。(見圖13) HP Indigo的電子油墨技術享有盛名,其獨特的液態載體技術突破噴墨印刷局限,實現更好的色彩控制與印刷品質,適用於標籤、軟性包裝及書籍等多元化的應用。HP Indigo的三大核心包括油墨本體、感應原理和平版印刷,使得印刷更加穩定且精準。由於單核心印刷引擎特性,所有的顏色都依賴同一滾筒轉印,以避免套色不準的問題,進而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 在防偽印刷應用中,劉尚昆也展示HP Indigo的隱形油墨技術,廣泛應用於鈔票、身份證等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印刷產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與唯一性。HP Indigo採用三明治印刷技術,可以靈活地排列印刷顏色順序,實現多層次色彩效果。無論是一般材料還是透明塑料,皆能實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見圖14、15) 根據色素使用量調整印刷速度,HP Indigo確保在各種材質上保持高效生產和穩定品質,特別是軟性包裝。液態電子油墨的控制性極佳,帶電轉移技術確保顏色均勻精準,保留材質原有觸感。HP Indigo設備最多可裝置七色電子油墨,透過ECG(七色擴展色域印刷)進行特別色模擬印刷,並提供付費客製化特別色調配服務,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HP Indigo的技術突破傳統印刷的諸多限制,為印刷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高效解決方案。 ●圖13:第五場主講人╱上奇科技數位印刷產品經理劉尚昆 ●圖14:各種數位印刷形式對材料之表現 ●圖15:高覆蓋率、色彩飽和、多層墨水是Indigo客戶的標準配備 陸、如何處理不同印刷的印前色彩管理作業 主講人╱應偉賓 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探討色彩管理在不同印刷技術中的應用和挑戰,提供印刷業處理色彩管理問題的實際經驗,展示了如何透過精確技術應用解決色彩挑戰,並在印刷過程中保持高效與一致的品質。(見圖16) 隨著印刷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色彩管理標準化變得愈加重要,有助於跨地區、不同設備和技術間保持色彩一致性,避免因為地區或技術差異導致的顏色偏差。應偉賓特別講解到如何在平版印刷、數位印刷、平印等不同技術間進行色彩轉換,正確使用ICC色彩配置檔案,確保設計到最終印刷的顏色一致。 數位打樣技術允許印刷廠在印刷前進行預覽,以減少色彩誤差並降低成本,顯著提高效率。應偉賓提及使用光譜技術準確分析色彩,這對於處理複雜印刷過程和不同材質的應用非常有幫助,能夠更精確地分析和匹配色彩。在不同材料和印刷方式下,光影變化會影響最終的色彩效果,這在色彩管理中是一個關鍵挑戰,需要使用正確的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解決。(見圖17、18) 當客戶有特殊色彩要求時,他也談到如何使用色彩管理工具和技術進行精確匹配,避免顏色不一致的問題。使用GMG Color Plugin在Photoshop中能夠節省大量時間,預覽印刷過程和基材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並減少錯誤。GMG OpenColor允許在不同印刷工藝、基材和套印之間進行互相操作,使用光譜計算模型應對不同印刷工藝。Process Control ISO 12647是印刷廠實踐的良好標準,能夠幫助印刷廠找出問題癥結所在。 標準化和精確的色彩管理是印刷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會中他也展示出如何利用先進技術和工具實現最佳印刷效果。 ●圖16:第六場主講人╱GMG亞太區銷售主管應偉賓  ●圖17:為什麼光譜數據優於實驗室值 ●圖18:數位印刷最簡單的方法示意圖 柒、TM30S重磅登場:高負載AI Cobot與AI實例分享 主講人╱林郡弘 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深入介紹TM30S這款專為高負載設計的AI機械手臂,展示其在不同產業中的成功應用。隨著台灣少子化問題加劇,勞動力短缺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林郡弘也指出,AI機械手臂能有效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工業和製造業中,機械手臂能夠取代重複性的工作,提升生產效率。會中他並展示自動化技術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生產效益,以確保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並在生產線中有效減少人力成本,茲簡單說明如下:(見圖19) (一)內建視覺系統╱TM30S的內建視覺系統能夠精確檢測產品品質和識別瑕疵,適用於印刷檢測、包裝檢測等多種工業流程。會中展示TM30S如何在印刷產業中檢測印刷品質,確保產品符合高標準的要求。 (二)協作型手臂的安全性╱協作型手臂能夠與人類在同一工作空間內安全協作,具備安全防護機制。當偵測到人員靠近時,手臂會自動停止運作,確保工作安全,這種設計使TM30S成為工廠環境中可靠的助手。 (三)AI應用於品質檢測╱AI技術能夠自動學習和辨識產品缺陷,減少人工檢測的錯誤率,提高生產效率。他也展示TM30S如何透過AI的學習功能,精確辨識並處理產品缺陷。 (四)重型物件處理╱TM30S能夠處理20~30公斤重型物件,適用於大型工業應用,例如物流和汽車產業。他也展示TM30S在這些領域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 (五)可擴展應用性╱TM30S不僅能夠進行搬運和組裝,還能透過影像識別進行多種品質檢測,應用範圍廣泛。林郡弘也提到,這款機械手臂可在多種產業中靈活應用,提升生產效益,同時減少人力成本。(見圖20、21) ●圖19:第七場主講人╱達明機器人業務副理林郡弘 ●圖20:智慧工廠一站式AI解決方案,以日系汽車大廠案例分享   ●圖21:達明機器人公司里程碑與NVIDIA合作打造數位孿生 捌、印刷智能數位化應用其實離你不遠 主講人╱吳瑞峰 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指出,在台灣這個電子、資通訊發達的市場環境中,印刷產業面臨幾個主要問題:個性化和小批量印刷需求顯著增加、快速交付要求提高、材料資源浪費及人力依賴問題突出、資訊管理與業務流程低效整合,以及嚴格的環保法規和社會責任壓力。對於中小企業,數位升級的規劃與執行充滿著挑戰。首先遇到的是成本擔憂,不清楚數位轉型的投入資源與成本。其次是對改變的擔憂,數位化可能改變現有的業務流程。最後是對技術的陌生感,快速市場步調讓業者對新技術感到陌生和排斥。(見圖22) 印事科技所提供的數位印刷管理平台,其價值在於透過主流SaaS平台架構特性及軟硬整合能力協助企業:尋找痛點並導入解決方案,聚焦印務角色,處理資訊同步與有效溝通問題,並協調產業夥伴一起合作,逐步進行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企業競爭力提升,數位化是關鍵。印事科技將持續協助印刷產業夥伴,聚焦提供產業解決方案,並偕同夥伴逐步進行產業升級。 吳瑞峰並探討數位技術對印刷產業的變革,他指出,印刷產業數位轉型是當下迫切需要的趨勢。隨著個性化商品需求增多,印刷行業面臨小批量、多樣化訂單挑戰。透過數位化技術,印刷廠能更靈活地應對這些需求,同時提升整體效率。他特別強調跨部門數位化協作的重要性,許多企業過去依賴Excel等傳統工具進行管理,但這些工具已無法滿足現代印刷產業需求。透過雲端系統,企業能即時更新數據,部門間的數據共享變得更加流暢,減少溝通錯誤,提高生產效率。 講座還特別介紹了SaaS訂閱服務的優勢,與傳統的一次性大額投資相比較,SaaS提供靈活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根據需求擴展或縮減其使用服務,降低數位轉型的門檻,減少企業的財務壓力。此外,吳瑞峰也強調數位技術在環保法規下的重要性。隨著環保法規嚴格,印刷業需要具備精確的生產數據追蹤能力,數位技術能幫助企業符合法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見圖23、24) 展望未來數位印刷的潛力,吳瑞峰指出透過自動化系統,印刷廠能夠實現從下單到生產再到交付的全自動化流程,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印刷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圖22:第八場主講人╱印事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吳瑞峰 ●圖23:現今印刷市場的現況 ●圖24:印事的接單服務整合及雲端解決方案應用流程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科技探索
2025-04-28

共同探索印刷的嶄新未來(三)

玖、雲一攜手Google Gemini,開創印刷新世代 主講人╱黃韋綸 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展示如何利用雲端和AI技術,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傳統產業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需要擁抱創新以提升競爭力。雲端和AI技術能夠幫助傳統產業智慧化轉型,但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導入雲端和AI技術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團隊;整合不同數據來源,建立統一數據平台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員工需要熟悉新技術,適應新的工作流程;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攀升影響企業營運效率。(見圖25) 雲一利用Google Cloud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幫助企業實現數位轉型:Visual Inspection AI利用電腦視覺和機器學習,實現高精度缺陷檢測,以降低人工成本。聊天機器人提供24/7全天候即時對話服務,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KM系統使用Search AI工具,幫助員工快速搜尋內部文件,提高工作效率。Gemini可以進行智能文字撰寫、圖文理解與創作,完成多種實務場景需求。圖片生成使用Imagen模型進行圖片生成和編輯,滿足多元化的圖像需求。Looker Studio則提供資料視覺化工具,幫助企業快速掌握關鍵指標。 演講中並介紹多個使用案例,展示這些工具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Visual Inspection AI使用於包裝品或印刷的AI檢測。聊天機器人使用於硬體廠商產品推薦和補教業英語對話練習。KM系統用於家電產業門市同仁KM系統和大型企業內部文件查詢系統。Gemini使用於影視產業影片類型分析、補教業題目生成、宗教基金會文章潤飾、文案撰寫、程式碼編寫、報價預估等。圖片生成用於影視產業廣告文案圖片和電商平台個性化圖案設計。Looker Studio則進行各產業的數據分析和視覺化展示。(見圖26、27) 雲一提供Google Cloud的技術支援、設計開發以及教育訓練等服務,幫助傳統產業無痛升級。透過AI技術,傳統產業也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造新商業模式,開創印刷新世代。這些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優勢,可謂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圖25:第九場主講人╱雲一公司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黃韋綸 ●圖26:Google新一代生成式AI模型 ●圖27:透過AI機器人印刷估價測試  拾、解決VOC問題的環保平版印刷油墨與色彩管理 主講人╱卓訓群 東明油墨公司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指出,在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印刷產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他也針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環保法規和色彩管理的創新應用。(見圖28) 隨著全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印刷廠必須降低VOC排放量,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必要步驟,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卓訓群指出,隨著歐盟法規對VOC的嚴格限制,採用低VOC的環保油墨是大勢所趨。在應對印刷油墨的環保問題時,企業需要解決傳統油墨帶來的污染,同時保證印刷質量。選用更環保的油墨成分,企業能在不影響印刷品質的前提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色彩管理不僅能提高印刷品質,還能減少材料浪費與生產損耗,直接提升經濟效益。透過數據化色彩管理系統,印刷廠可以標準化每個生產流程,減少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新進員工培訓上,數據化能提供更清晰的學習曲線,幫助他們迅速上手。透過將色彩管理數據化,企業能確保在不同設備和材料上的印刷效果一致,減少人工干預。他也強調,這不僅能幫助企業達到標準化生產,還有助於技術傳承和新一代從業者的培訓。 卓訓群也指出,將台灣過去印刷工藝經驗轉化為數據化管理,不僅能縮短測試時間、降低成本,還能應對市場對多樣化印刷需求的挑戰。技術的數據化傳承,有助於培養年輕人才,解決當前行業的人才斷層問題。 透過導入環保油墨和數據化色彩管理技術,印刷廠不僅能達成環保目標,還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競爭優勢。卓訓群為印刷行業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國內法規逐步嚴格化,企業必須主動應對環保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見圖29、30) ●圖28:第十場主講人╱東明油墨副總經理暨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 ●圖29:東明油墨所推出的「VF無礦物油油墨系列」,取得搖籃到搖籃(C2C)認證銀級 ●圖30:落實色彩管理所能帶來的效益  拾壹、印刷與地球共存:ESG下的減碳與永續發展之路 主講人╱唐政宏 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指出,隨著全球對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重視日益增加,台灣印刷產業面臨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如何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採用永續性材料,成為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課題。「立鈺/新悅環保科技」可以協助業者在環保法規與市場需求間找到平衡,實現更具有競爭力的永續發展目標。(見圖31) 印刷產業是屬於能源密集型的產業,提升能源效率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唐政宏建議企業優先導入ISO溫室氣體管理專案,包括ISO 14064-1和ISO 14067,經由量化與分析過程,規劃企業全面性的減碳策略,達到ISO 14068碳中和目標,以打造企業與產品低碳優勢,並提升產業正面形象。 唐政宏也認為,印刷行業應選擇具有永續性的材料,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強化廢棄物管理,特別是印刷過程中的化學品和油墨,確保這些危險物質能被妥善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隨著ESG成為國際標準,企業需主動揭露自身的環境影響。建立定期發布的ESG報告,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效率、減排計劃等數據,不僅有助於與投資者、客戶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還能強化企業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 台灣正面臨著極端氣候變遷,包括高溫、颱風和洪水,對環境、生態和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正在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環保需求,更是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唐政宏也強調,企業必須進行碳排放盤查,了解每個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並根據數據制定減碳策略。未來各國也會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企業需要符合法規要求,否則將面臨經濟懲罰如碳稅。(見圖32、33) ●圖31:第十一場主講人╱立鈺環保科技公司協理唐政宏 ●圖32:ESG的商業模式 ●圖33:針對ESG的重要議題,印刷產業要如何面對與因應
影像工作一次做對的職人利器
企業訪談
2022-09-14

影像工作一次做對的職人利器

東明油墨即將創立50周年,帶著半世紀的故事與耕耘,傳承到第三代延續著職人精神,結合T-Lab東煦色研所專業的色彩管理能力,默默努力為業界帶來最完整、最有效益的服務。適逢T-Lab東煦色研所在該年7月下旬新北營業處於中和區中正路872號10樓之5開幕成立,其將繼續深耕國內油墨、色彩管理等相關領域,並為影像工作打造省時、省力的高效作業流程。 建立色彩管理標準流程 校樣不再“憑感覺”,T-Lab以「科學」方法將「色彩」數據化管理。身為台灣「東明油墨」第三代接班人,卓訓群(Jerry)本著在色彩領域的投入與專業,對台灣印刷產業有著延續的使命與發揚光大的願景,因而與他口中的「大師兄」周梓浩(Stefen)共同創辦「T-Lab東煦色研所」。 「台灣的印刷產業有很豐厚的經驗,但是老師傅的經驗無法有效、快速地傳承,如果沒有建立起一套標準管理流程,新一代的年輕人無法投入,這個產業之後就會逐漸產生斷層而凋零」。Jerry以往在大中華地區印刷業的工作歷程,累積許多國際色彩管理的經驗,而回國深感台灣在色彩管理方面的不足,而決定在台灣推動「色彩標準化」,建立一套有效的色彩管理流程,將印刷業的「工藝」精神,以科學的方式「工程化」管理,台灣印刷工藝底蘊非常好,如果導入色彩標準化,便能更大步往前邁進。 「以往都是靠師傅的眼睛與經驗來判斷,但是人眼會疲勞或受情緒影響而有誤差產生,但是機器不會。現在只要這台機器一掃過,色彩數據便一清二楚…」,Jerry一邊為我們示範色彩掃描儀如何運作,一邊指著電腦螢幕上所顯示的精確數據,將「色彩」以科學的方式數據化,便能展開有效的控制與管理。 在步調迅速的現代消費生活裡,有產品就會有包裝印刷的需求,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印刷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講究。而如何挑選專業硬體設備,導入標準色彩管理流程,便是有效掌控輸出品質的第一步! ●T-Lab東煦色研所新北營業處在中和區開幕 用好螢幕做好色彩管理 Jerry指出:我們使用BenQ SW系列螢幕來做色彩管理,主要它的Adobe RGB色域達99%,符合攝影與印刷端所需要的色彩表現,可以讓攝影師所拍的照片顏色還原出來,如果下游也配備同樣規格設備,便能確保輸出的準確性。T-Lab選擇BenQ的專業攝影螢幕SW系列,以足夠寬廣色域為客戶做好色彩的把關。 「如果一個創作者(攝影師),沒有足夠規格的螢幕,便無法預期作品的結果,就要用比較傳統的方式來做確認,例如花錢來回做打樣」。Stefen表示:很多人覺得做色彩管理這件事,是因為訂單很大,花得起錢時才會去做,其實這是完全相反的,做色彩管理就是要讓這些事情可以「一次做對」,而不需要做很多次,才能達到有效節省時間與耗材成本,在降低時間與金錢成本的同時,提升溝通與工作效率。Stefen也舉例說明,以專業的螢幕做好色彩管理,甚至「實體打樣」都能省下來,例如美國《時代雜誌》,長久以來已使用「軟打樣」(Soft Proof,又稱螢幕打樣),能在短時間、低成本的情況下,比對客戶的廣告色彩準確度,同時掌握住很短的生產週期。 處在這疫情時代裡,「軟打樣」能夠打破國界與距離隔閡的優勢,又再度成為印刷界的趨勢。而一台專業螢幕的支援,便是實現精準軟打樣的重要利器。 精準均勻讓修圖零失誤 「BenQ獨家的A.R.T面板技術,支援如紙張一般的表面,在有效距離觀看,真的就像是一張紙貼在螢幕上的感覺」。Jerry向攝影、印刷同業如此介紹極致低反光面板的傑出表現。螢幕是一個「發光體」,如何以軟打樣確保輸出成實體印刷品時,也有一樣的色彩表現呢?BenQ為了專業領域的需求,特別以獨家A.R.T面板技術,打造出如「紙」的觀看感。「而且這個面板從不同角度來看,都不會有落差」。Stefen補充說,一般螢幕的「反光」問題,經常造成修圖者誤判的困擾,例如您剛好穿一件紅色衣服在修圖,紅色便會倒映在螢幕上,怎麼修都不準確…」。 除了「反光」問題之外,螢幕的「平均性」也深刻影響著修圖過程。我們經常將兩張照片並排,進行修圖工作,這時候螢幕的「平均性」就很重要!Stefen表示在開箱BenQ專業螢幕時,便能看見一份平均性的檢測報告,以5×5的方式,將螢幕細緻劃分為25宮格,一一檢測彼此之間的差異度。SW的平均性有很好的表現,我們修圖左、右比對時,就會比較放心。若平均性不夠好,修圖便會誤判而修色錯誤,造成後續輸出的落差。 專業螢幕到位物超所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創作者來說,選對專業螢幕,不僅如上述能有效降低耗材成本、來回校樣時間,以及減少修圖的誤差之外,拉長時間來看,BenQ的專業螢幕更是一台物超所值的螢幕,效率大大升級。 「對專業影像工作者來說,螢幕看久了便會習慣這個設備,所以螢幕的穩定度跟壽命就很重要。SW與PD專業螢幕的穩定度很高,如果可以保持定期校色的好習慣,使用十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Stefen認為一般螢幕使用三年,就會產生不平均、色衰等相關問題,相對來說,BenQ專業螢幕的高穩定度能延長使用壽命,「將成本攤提開來的話,SW與PD專業螢幕並不會比一台普通的螢幕貴」。 BenQ專業螢幕SW系列也與T-Lab合作,提供到府校色服務,讓使用者的BenQ螢幕在專業、精準的校色過程後,維持色彩的準確度;而使用者在「色彩管理」上的大、小問題,也能擁有專業的諮詢管道。 ●周梓浩向攝影、設計同業展示,透過BenQ專業螢幕所作的色彩調整,能如實呈現在輸出的成果裡 台灣品牌加上國際認證 「當初會跟BenQ合作,主要也是與我們創立T-Lab的初衷吻合。因為希望對色彩的標準與控管,從源頭就開始有正確的規範。從創作一直到輸出,能搭建起有效的溝通橋樑,把關正確的色彩表現,將輸出問題降到最低」。Jerry希望透過T-Lab的一步一腳印,讓色彩管理的觀念在業界延伸、推廣與茁壯,便能整體提升印刷產業的生產效能,創作端也擁有更寬廣的創作空間。 「BenQ除了跟T-Lab一樣是台灣品牌之外,也跟我們一樣,相當注重國際認證」。T-Lab辦公室裡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國的色彩管理證照,都是色管師的專業認證,Stefen表示:我們知道BenQ的色彩管理,是由在ICC(國際色彩聯盟)擔任副主席的Chris Bai來把關,在國際間享負盛名。因此,BenQ螢幕在他的開發之下,一定是緊貼著ISO與世界標準的潮流,甚至是在一個引領地位的前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BenQ產品抱持有很大的信心,這也就是最好的品質保證。 T-Lab解決各式色管問題 T-Lab東煦色研所是目前全台配置最完整的色彩管理中心,涵蓋範圍從媒體前置、打樣輸出到成品量產的色彩管理及特別色流程處理,可說相當專業親民、有求必應。東煦色管團隊於國外精進十餘年,近年來團隊回到台灣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能力,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並於T-Lab色管中心設立培訓教室,為品牌、設計與印刷提供色彩供應鏈的實用課程。 「原色重現」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T-Lab致力實現影像設計到圖像輸出的色彩控制,因此以這目標為初衷成立「T-Lab東煦色研所」;T-Lab玩色彩、溝通色彩、控制色彩,為品牌、圖像到印刷規劃出完整的色彩管理流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 T-Lab東煦色研所服務內容:(1)顧問認證╱全廠色彩管理架構、G7認證、BrandQ認證、Fogra認證、電腦配墨系統架構。(2)代理產品╱X-rite Pantone全系列產品、BenQ專業螢幕、pressSIGN色彩檢驗軟體、gmg色管整合軟體、Canon/PrintFactory數位打樣全方案。(3)培訓課程╱印刷色彩管理、設計色彩管理、色彩品質檢驗、建立品牌色彩標準。本屆TIGAX 22印刷展攤位B區209∼215,歡迎參觀體驗。 T-Lab東煦色研所 0978-150137 http://www.tlabcolor.com
東煦色研所原色重現
色彩管理
2020-06-10

東煦色研所原色重現

創立於2018年,並在今年4月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七段625巷33號正式啟動專業展示間的「Tsuo’s Lab東煦色研所(以下簡稱T-Lab)」,背景是由1973年「東明油墨」工廠起家,深耕研發與控制顏色,近十多年來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能力,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東明油墨工廠第三代接班人暨T-Lab創辦人卓訓群(Jerry Tsuo),其於國外深造色管多年,並已協助許多印刷企業考取色彩認證及架構流程,結合油墨與色管設計出最利用於色管需要的物料,落實雙管齊下,他也常發表關於色彩、印刷標準及油墨等技術專文。 而T-Lab另外一位重要夥伴是來自香港的周梓浩(Stefen Chou),其主修印刷及數位圖像。早年即已取得亞洲首批G7、PSA、CMP等多個國際標準及色管認證的種子教練資格,也是pOS標準認證起始撰寫者;他曾於國內外及印刷廠中工作多年,熟悉國際品牌商要求及印刷廠內生態,擅長以豐富經驗進行溝通協調工作。 Jerry表示:「原色重現」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東煦致力實現影像設計到圖像輸出的色彩控制,以這目標為初衷成立T-Lab,T-Lab玩色彩、溝通色彩、控制色彩,也為品牌、圖像到印刷規劃完整色彩管理流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本刊特別專訪Jerry與Stefen並節錄重點如下。 ●左起:T-Lab東煦色研所創辦人卓訓群,太普高精密影像總經理沈家達、數位影像部經理周寶明與T-Lab色彩管理師周梓浩合影 ●T-Lab團隊取得的國際證照認可資格 Q1:為什麼要成立T-Lab? A:近年來我們發現只有為印刷業界建立色彩管理是不夠的,還需要往更前端的品牌立場來建立起圖像設計到印刷輸出的色彩溝通橋樑,為整體影像做完整專業服務。色彩管理常云「所見即所得」,首先要讓客戶實際看得見摸得到,進而成立T-Lab。 以前工廠想要提高產能,那就多買台生產機器,品質不行那就改良後再做一次;現在的大方向是預算需用在刀口上,使用科學製程並提升人員技術,投資小型儀器、軟體,用來增加原有設備產能與降低浪費,然而客戶很難因為看了一份DM或PPT馬上投資。有客戶提出:「你們能否把所有設備搬到我公司一兩個月,然後把完整方案做完或做個半套,讓我們看到可行性後再來作評估?」我們很理解這是種信任問題,所以當客戶來到了T-Lab,看到所有已架構好的方案在他們眼前展示,想法就會變成「這樣好讚,我想一下在公司哪個位置把你們這套方法直接複製過來」。 還有些規模比較小的客戶,如個人工作室或小型設計公司,不太可能因某個案子就花大筆投資所有設備,或派人去接受訓練,這種情況不妨善用T-Lab提供的資源,這裡有標準光源給客戶作嚴格的目視顏色比較,透過先進儀器測量各種所需數據,並能帶電腦螢幕來校正,T-Lab更提供符合ISO標準要求的螢幕看樣與數位打樣,甚至可進行色盲測試。 Q2:Tsuo’s Lab東煦色研所的命名有何特別涵義?目前提供哪些服務? A:T-Lab代表東明與東煦,平常在這裡作各種色彩實驗,把問題先解決,避免客戶成為任何產品的白老鼠。同時也在這地方研究出各種新產品和方案,對我們來說這是充滿創造力的地方,對訪客來說這裡更像一家診所,有啥色彩的毛病,經過訪談後對症下藥,或改變壞習慣,讓情況好轉。因此T-Lab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理念,是台灣人一起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目標。未來,希望T-Lab在色彩領域能為台灣站上國際。 東煦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師、印刷包裝及後加工專家團隊,提供六大服務:(1)深厚的色彩理論基礎與廣泛的實務經驗。(2)完整的色彩管理實驗室,為品牌商、設計師、印刷輸出做實際流程展示。(3)設計檔案的色彩控制服務。(4)符合國際標準的圖像打樣服務。(5)印刷流程的色彩顧問與認證服務。(6)業界唯一從油墨、設計、打樣、印刷、色彩檢測軟體/儀器,全方位的色彩控制服務。 除此之外,T-Lab團隊所取得的認可資格包含:美國IDEAlliance、G7 Expert、BrandQ Supply Chain Expert、CMP Master Trainer、PPC印刷屬性及色彩委員會參事等,並且擔任美國RIT PSA的認證顧問及英國pressSIGN International Trainer。 Q3:T-Lab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來訪的人能獲得怎樣的收穫? A:其實T-Lab沒有鎖定特別的對象,目前客戶群層面很廣,有設計師、印刷人、影像相關行業、品牌商、教育單位、甚至其他產業的人。大多數訪客都帶著本身的色彩問題而來,我們為他解決;有些訪客則希望能獲得檢測數據、印刷包裝技術和供應商資訊。很多印刷客戶的第一句都是:「我在國外(或其他地方)看過這樣的效果…」,但拿到印刷廠卻說沒辦法印時,我們也都建議請仔細想想「到底是自己要求太奇怪,還是有些關鍵技術你不知道?」。 當眾人來到T-Lab舒適的環境,暫時不受其他事務打擾,跟不同層面的專家交流,不只會產生新構思,更可能衍生全新合作機會,這才是我們最想要提供的服務。曾有人問:「為何要跟我介紹某某的優點強項?」,我聽到時愣住了,因為「台灣這個環境,如不互相幫忙發揮合作的協同效應,要憑什麼優勢與世界競爭?如果沒有這競爭力,又怎樣跳脫出本地訂單數量及利潤有限的窘境?」。 Q4:T-Lab成立後的感想? A:感謝在成立T-Lab過程中幫助過我們的各方好友,也特別鳴謝愛色麗(X-Rite)的台灣總代理太普高精密影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精密檢測設備,包括:(1)最新自動掃瞄器X-Rite eXact Auto-Scan。(2)不太可能搬到客戶廠內示範的X-Rite SpectraLight QC標準光源對色儀。(3)適合多領域使用的X-Rite Ci64uv積分球形色度儀。(4)針對大圖輸出業使用的最新X-Rite i1 Pro3色管方案等。如有任何色彩問題歡迎直接跟T-Lab洽詢。 T-Lab東煦色研所 0933-791976 E-mail:jerry1002@tmpi.net.tw 太普高數位影像部 02-22288977 http://www.ctptop.com.tw ●使用光源檢測貼紙,就可初步得知現場照明是否適合作看色比較 ●T-Lab在太普高精密影像的幫助下擁有最新的X-Rite eXact Auto-Scan自動掃瞄器 ●多領域使用的X-Rite Ci64uv積分球形色度儀 ●X-Rite SpectraLight QC標準光源對色儀 ●X-Rite i1看色螢幕校正 ●X-Rite色棋Munsell 100 Hue色盲及色弱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