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2025 年世博會,大林組株式會社,攝影:shinwa 株式會社
2025年大阪世博活動
2025 年大阪世博會 於 4 月 13 日向公眾開放,匯集了國家展館、公共計畫、藝術介入以及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私部門措施。本屆展會的主題是“為我們的生活設計未來社會”,旨在透過遺產、文化認同、流動性和技術創新的視角探索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藤本壯介設計的 環形總體 規劃 現已完工,並正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木造 建築,成為世博會的結締組織。它形成了一個循環路徑、觀景台、公共空間和活動設施,周圍環繞著橫跨日本夢島人工島的 展覽館 。
從匈牙利的干草堆般的圓頂劇院到葡萄牙的懸索空靈波浪,每個建築都講述了一個關於遺產、物質性和未來願景的獨特故事。北歐展館採用森林管理木材建造,倡導循環設計,而沙烏地阿拉伯的多感官展館則將運算設計與當地冷卻技術融為一體。除了這些建築幹預措施外,2025 年大阪世博會還提供了一個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和藝術參與的合作平台。官方吉祥物 Myaku-Myaku 已經忙於吸引人們的關注,而未來社會展示項目和藝術博覽會的沉浸式水光錶演等舉措有望應對緊迫的全球文化挑戰。繼我們 首次介紹 一些最令人興奮的世博會展館之後,請繼續閱讀,以了解更多關於這次里程碑式盛會的探索內容。
藤本水的木材總體規劃是世博會的核心
藤本翠的紀念戒指是 2025 年大阪世博會的核心。該建築受到日本古代寺廟建築的啟發,採用當地杉木和檜柏精心製作而成,並用金屬元素加固以抗震。它佔地 60,000 平方米,高 20 米,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下方設有循環路徑,並設有俯瞰 世博會 場地和大阪灣的高架觀景台。綠色屋頂遍布各處,並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
其中,四個主要 活動設施 針對不同的功能量身定制——從接待貴賓到舉辦表演、展覽和文化交流——使總體規劃成為現實。賓館設有日式走廊和花園,體現了熱情好客的精神,而世博會大廳則受到 1970 年大阪世博會太陽塔的啟發,充當了文化舞台。世博會國慶館透過其分層的室內外空間來慶祝國際交流,世博會展覽館則為全球對話和貿易提供了平台。
隨著施工的進展,藤本 在與設計邦的對話中 將該項目描述為一項建築和概念上的挑戰,它將歷史悠久的區域木結構建築與新技術結合起來。 建築師 告訴我們: “這項工作不僅是如此大規模工作的絕佳嘗試,也是創新建築技術方面的一次令人興奮的挑戰。 ”
國家展館
法國館為所有生物物種呈現的三幕體驗
法國館 自然劇場同樣著眼於大自然,透過三個環節編織出一段體驗之旅──上升、發現大自然、回歸地面。 Coldefy 和 Carlo Ratti Associati 創造了一條環形建築路徑,將人工和自然生態系統融為一體,通過蜿蜒的樓梯上升到觀景台。遊客穿過後,會穿過一個沉浸式的門檻,然後到達一個翠綠的露台,它就像一片大自然,作為建築物上方的保護屏障,以紀念法國在 21 世紀豐富的文化和環境貢獻。設計團隊希望展館能夠在世博會期間迎接所有生物物種的到來,並將其生命週期延長至世博會結束後,實現再利用和回收的良性循環。
法國館 |影像由 Julien Lanoo 拍攝 © Coldefy & CRA-Carlo Ratti Associati
amdl circle 的北歐館採用森林管理木材
北歐館 匯集了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等國家,形成了一個易於拆卸和重複使用的結構。米歇爾·德·盧基 (Michele De Lucchi) 的 AMDL Circle 採用森林管理木材建造了這座建築,體現了這種材料在整個地區的深厚文化和經濟意義。其深色外觀採用天然油和顏料處理,參考了傳統的木材保存技術,同時引發了人們對氣候挑戰的思考。
館內開放式空間設有沉浸式展覽,展現北歐永續發展的創新。展館設有入口區和屋頂露台,促進對話和探索,彰顯該地區的合作、信任和前瞻性設計價值。
圖片由北歐館提供
Apropos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螺旋形捷克共和國展館
捷克 共和國的 展館由國際工作室 Apropos Architects 設計 , 名為“Sculpting Vitality”,是一個透明的螺旋形體量,在城市的海濱長廊上清晰可見。建築師試圖運用活力和運動的概念,設計了一個環繞中央禮堂的展覽坡道 。 團隊描述 :「向上的動態螺旋運動是理想生活道路的寓言 。 」最終的結構呈現出獨特的輪廓,透過連續的運動來鼓勵遊客進行身體活動。其玻璃主體向上旋轉,讓人回想起捷克共和國豐富的玻璃製造歷史,並透過不斷變化的室內氛圍提供了獨特的展覽空間。整個內部的人造光使建築散發出微妙的光芒,使其從外面閃閃發光。
圖片 © BoysPlayNice
像素化皮膚包裹著 woo 和 es global 的英國館
英國館由 WOO設計 並由 ES Global 交付,是對英國創造力的致敬,深入探討了英國從工業革命到數位時代的傳統和創新。建築外觀採用像素化的折疊穿孔鋁板製成,在日光下會微妙地變換,在夜晚則會變幻出一面發光的英國國旗。這種由燈光激發的有趣表面體現了早期可編程技術的發展,例如穿孔卡、織布機和二進制代碼,將推動工業增長的紡織工業與英國在遊戲和設計領域的領導地位聯繫起來。
該地點位於水廣場的邊緣,寬闊的露台和寧靜的花園反映了該國起伏的景觀,增強了敘事性。在裡面,遊客可以沿著流暢、方便的路徑穿過展覽、花園、茶室和露台酒吧。
圖片 © Hufton+Crow
布魯克納工作室製作可解構的烏茲別克館
ATELIER BRÜCKNER 和 NUSSLI 設計的 烏茲別克館 由烏茲別克藝術和文化發展基金會委託,被認為是一項動態且可重複使用的建築實驗。展館以模組化木質構件建造,世博結束後將拆除,並在烏茲別克重建,用作工作室、車間或學校。
該設計透過形成社會和教育中心反映了烏茲別克對世博主題的詮釋。其建築構圖圍繞著三個關鍵元素:代表國家景觀的地面花園、受傳統工藝啟發的木柱森林以及象徵聯繫和創新的中央雕塑。
圖片 © ATELIER BRÜCKNER |圖片由 ACDF 提供
lina ghotmeh 設計的巴林館讓人聯想到傳統的單桅帆船
巴林國家館由 建築師 Lina Ghotmeh設計,她透過令人聯想到傳統單桅帆船的木結構向該國的海洋遺產致敬。展館面向大海,象徵著該國作為海灣地區重要海上樞紐的歷史地位,館內則展示了該國的工藝和自然資源。
展館借鑒了日本木工藝,也凸顯了巴林和日本之間悠久的文化連結。它融合了傳統的造船技術,外覆鋁製外殼,同時採用被動冷卻策略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圖片由巴林館提供
隈研吾借鑒卡達船舶和日本細木工工藝
同樣借鑒海洋遺產,隈研吾建築 設計 事務所為 卡達館 設計了兩個截然不同但又相互關聯的傳統:卡達的單桅帆船建造遺產和日本複雜的木製細木工。最終的成果是一個輕質木結構,被滾滾的白色織物包裹,讓人聯想到船帆——慶祝卡達的歷史及其橫跨印度洋的貿易路線。
展館內部的展覽重點介紹了卡達在「2030國家願景」下取得的進展,以及塑造該國經濟多元化的投資和發展策略。
圖片 © Iwan Baan,由卡達博物館提供
trahan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雙翼美國館
由 Trahan Architects 設計的 雙翼 美國館 由 ES GLOBAL 負責建造,它圍繞著一個中央廣場,廣場上的全景 LED 螢幕展示著各種美國風景。受到古代日本人行天橋的啟發,其拱形設計象徵著平衡和連通性,其核心懸掛著一個半透明的立方體,可以反射周圍的環境和遊客。館內,沉浸式展覽帶領遊客穿越美國城市、自然奇觀,甚至外太空,強化永續性、教育和探索的主題。該展館的建設進一步符合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並採用了東京奧運的再利用材料。
圖片 © Hufton+Crow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沙烏地阿拉伯館的可持續性
福斯特建築 事務所為 沙烏 地阿拉伯展館設計的方案編織了一場穿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景觀的多感官之旅,從廣闊的沙漠到繁華的城市。建築位於夢洲海濱,採用輕質沙烏地石材覆蓋,與沙烏地王國的傳統村莊相呼應,採用計算流體力學造型,以優化自然冷卻和氣流。鬱鬱蔥蔥的前院種植當地的植物,通往狹窄的街道,通往沙烏地阿拉伯庭院,這裡是舉辦展覽和文化表演的中心聚集空間。
館內設有一系列沉浸式畫廊,重點介紹沙烏地阿拉伯的技術創新和傳統。該建築採用低碳材料建造,並結合了光伏板、雨水回收和節能照明,預計將獲得日本最高的綠色建築評級。
圖片 © Nigel Young / Foster + Partners
瑞士館
瑞士 在 2025 年世博會上的 展示 將集中在「生命」(生命科學、健康和營養)、「地球」(環境、永續性、氣候和能源)和「增強人類」(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三個主題領域。 Nüssli 、 Manuel Herz Architekten 和 Bellprat Partner 團隊 被選中來製定他們的方案:一個由嵌入綠色景觀的五個球體組成的建築。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形之外,展館還將擁有最小的生態足跡。展覽 空間的外殼由輕質結構支撐的箔片構成。它的重量不超過 400 公斤——僅為傳統建築外殼的 1%——可以用兩到三輛貨運自行車運輸。 「這些鋁箔可回收利用,世博會結束後將被製成專門設計的家具,」 瑞士之家寫道。
圖片由瑞士聯邦外交部和瑞士國家形象局提供
匈牙利館在乾草堆狀的圓頂下設有一個劇院
匈牙利的 森林式展館在複雜的材質和體驗之旅上與藤本壯介的圓形島嶼總體規劃相呼應。建築根植於歷史遺產和深厚的文化聯繫,採用天然材料——即匈牙利和日本建築共用的小木板和鄉土技術——塑造而成。展覽將呈現一場多感官之旅,遊客將沿著一條翠綠的小路前行,匈牙利民間旋律將帶您開啟一段旅程,然後進入一個繁星點點、充滿氛圍的表演空間,將當地傳說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這個沉浸式劇場空間位於一個形狀像乾草堆的木製圓頂之下,暗示著匈牙利歷史上的鄉村生活。
圖片由匈牙利館及2025年大阪世博會提供
隈研吾設計的葡萄牙館宛如一道飄逸的波浪
葡萄牙展館 由隈研吾設計,以「海洋:藍色對話」為主題,展現了葡萄牙與海洋的深厚淵源。懸掛的繩索和回收的漁網讓人聯想到波浪,建築立面看起來像是漂浮著,給人一種波浪運動的印象,象徵著國家的海洋遺產。該建築的環保材質進一步支持了循環經濟,凸顯了葡萄牙在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永續發展等全球挑戰方面的領導地位。
建築師將展館內部劃分為兩個部分 。 「共享知識」探索了葡萄牙與日本 500 年的海上聯繫,展示了追溯海洋永續技術發展的歷史文物、藝術展覽和互動展覽。第二部分「攜手共創永續未來」是一種多媒體體驗,最終以五分鐘的視聽裝置結束,設想人類與海洋之間的平衡關係。
圖片由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提供
Lava 為科威特館設計的夢幻燈塔
科威特館由 LAVA 工作室 設計,外觀呈現「遠見燈塔」狀,象徵科威特在海灣地區的地位及其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其引人注目的輪廓讓人聯想到巨大的翅膀,翅膀被發光的前部包裹,在夜間發生變化,強化了其照明和知識共享的主題。這形式象徵著科威特人的熱情好客和指引未來進步的燈塔,而受沙漠夜晚的寂靜啟發的圓頂中央空間則引發人們對科威特願望的思考。
種滿本土植物的庭院增添了身臨其境的體驗,四個展覽室則展示了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技術進步。這次體驗的高潮是一個巨大的圓頂投影,遊客可以貢獻自己對未來的願景。
圖片由科威特2025世博會 提供
七座巨大的拱門致敬阿塞拜疆詩歌
阿塞拜疆 展館 由 Bellprat Partner 和 ELEVEN 設計, 將故事敘述與技術和建築融為一體,借鑒了該國的文學和文化遺產。該作品名為“可持續發展的七座橋樑”,引用了七美人的傳奇故事,將其詩意的主題轉化為一系列巨大的穿孔拱門。
這個空間敘事探索了阿塞拜疆不斷演變的身份,每個拱門都像徵著通往該國歷史、文化和永續發展計畫不同方面的門戶。這個金屬體量內設有沉浸式展覽,並透過數位裝置和互動展示將國家的故事生動地呈現出來。
圖片由 Bellprat Partner 提供
獨立展館
坂茂的藍色海洋穹頂呼籲保護海洋
其他展館將展示未來的合作願景,為全球挑戰和文化表達提供獨特的視角。坂茂透過大阪關西館的核心- 藍色海洋穹頂 表達了環保意識。它涉及緊迫的主題:塑膠海洋污染、海洋產業的未來和海洋氣候意識。這些既是被動的展示,也是主動的行動呼籲。
它的形狀由三個相互連接的圓頂組成,第一個圓頂在竹框架內設有媒體區。前方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碳纖維增強塑膠製成的建築物穹頂內的展覽空間,頂部是一個由紙管(坂茂的標誌性材料)製成的模組內的現場直播區。透過這個項目,這位以人道主義建築和非傳統材料開創性工作而聞名的 建築師提醒遊客,設計就像它所崇敬的海洋一樣,既可以流動又可以有力。
圖片 © Hiroyuki Hirai
sANAA 和 Takeka Corporation 的自然風格建築
SANAA位於世博中心的 「美好共生」 展館以「生命的共鳴」為主題,強調所有生命形式之間的共同創造和相互尊重。建築結構沒有傳統的屋頂或牆壁,形狀像一片抽象的樹林,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
竹中建造株式會社的臨時展館群「成為森林的建築」 同樣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體現了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方法,採用 3D 列印技術以植物基樹脂製成,作為整個世博會的休息區。活動結束後, 這些建築預計將生物降解,豐富土壤,並將該地點變成一片繁茂的森林。
圖片由 SANAA 提供
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的婦女權利和日本娛樂
卡地亞也將推出首次在2020 年杜拜世博會上亮相的 女性館 ,以倡導性別平等和女性貢獻的意義。展館由永山裕子 (Yuko Nagayama) 設計,靈感源自傳統的組子木工技術,由Es Devlin 策劃的沉浸式環境匯集了河瀨直美 (Naomi Kawase) 和森萬裡子 (Mariko Mori) 等藝術家的作品,探索賦權、團結和可持續性的主題。
動漫愛好者將被萬代南 夢宮的高達館所吸引,該館將慶祝標誌性的機甲系列,舉辦互動展覽並展示高達在全球範圍內的文化影響。遊客可以看到真人大小的模型、虛擬實境體驗以及對該特許經營的歷史和未來發展的了解。由吉本興業株式會社主辦的吉本館也將帶來一絲娛樂氣息,透過現場表演和互動展覽展現日本的喜劇傳統。
圖片由竹中公司提供
官方吉祥物「myaku-myaku」令人期待
為了營造節慶氣氛, Myakyu-Myaku 被揭曉為 2025 年大阪世博會的代言人。這個由山下耕平 (Kouhei Yamashita)設計的友好人物,由細胞和水的結合而誕生,有著毛絨絨的身體、向日葵般的頭部和轉動的眼球, 將吸引所有年齡段的遊客,並在整個世博會期間宣傳世博會的主題。為了在活動前期營造期待,這只快樂的吉祥物一直積極參與宣傳活動,從在風景如畫的背景中跳舞、出現在《堡壘之夜》中,到開始在日本進行全國巡迴演出。 Myakyu-Myaku 也透過與知名品牌(例如運動服飾公司美津濃 (Mizuno))合作進入了時尚領域,美津濃推出了Enerzy 運動鞋的 特別 版 。這款鞋的特點是藍色鞋面、紅色泡泡外底、底部周圍有獨特的圓眼睛,反映了吉祥物俏皮的美感。
圖片由2025年大阪世博會提供
藝術、永續性和創新舉措
除了建築展館和有趣的 Myaku-Myaku 之外,2025 年大阪世博會還將舉辦各種文化和藝術活動以及公共節目。 藝術博覽會 將特別展出約 300 個噴泉和水和空中表演,透過燈光和聲音表演講述元素的故事,讓遊客了解博覽會的子主題:拯救生命、賦予生命力量和連結生命。 在寧靜森林內,裝置將展示大自然的療癒力量,讓遊客感受到它的生命氣息;在展覽館內,許多 創作者受邀透過投影映射讓外牆栩栩如生,並在整個會場內裝置藝術品。
永續性和創新性也將在此次活動的議程中發揮突出作用,未來社會展示項目展覽將重點介紹尖端技術和概念:智能移動博覽會將向遊客介紹氫燃料電池船作為一種更清潔的交通選擇;數位博覽會計劃實施NTT的全光子網絡,為整個場館提供高速、低延遲的通信環境;綠色博覽會將消除大氣中安裝的環保舉措將消除大氣中使用二氧化碳的使用,以及可擴大太陽能電池的通信環境;
(圖片來源:EXPO 2025)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