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全球包裝產業中,快速創新、永續發展法規及無止盡的消費者期望,讓統一標準和跨產業協作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包裝不再僅僅是保護產品的殼,它已成為一個策略性的溝通平台和一個對法規敏感的接觸點。在這場演變的核心,有兩項強大的倡議: 品牌包裝協會 (Brand Packaging Council, BPC) 和 ISO 19303-1 。
品牌包裝協會是一個協作平台,品牌商在此分享知識、協調目標,並推動全球供應鏈中包裝的一致性。而 ISO 19303-1 則是一項全面的國際標準,為包裝印刷工作流程制定了清晰、可稽核的要求,確保設計意圖能夠準確且一致地被執行。
本文將探討 BPC 與 ISO 19303-1 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的協同效應如何將現代包裝工作流程,從不一致且各自為政,轉變為整合、高效且可追溯。
了解品牌包裝協會
品牌包裝協會因應需求而生,旨在應對日益複雜的包裝規格、色彩管理和全球一致性挑戰。它由多個行業的領先消費品牌組成,包括 3M、BAF (Basic American Foods)、可口可樂、寶僑、卡夫亨氏、蘋果、帝亞吉歐、金百利克拉克、荷美爾、Mother Parkers Tea 和 Target 等。BPC 提供一個協作環境,以解決共同的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
協調跨印刷流程的色彩期望。
在不同語言、地區和技術間傳達設計意圖。
將永續發展要求整合到生產規格中。
BPC 定期舉行雙月會議,通常由 APTech、WhatTheyThink、柔版技術協會 (Flexographic Technical Association, FTA) 和全美凹版協會 (Gravure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s) 等產業組織主辦。儘管參與者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使命始終不變:支持包裝專業人士在全球供應鏈中實現完美的設計執行。
這種非正式的結構鼓勵透明度、技術討論和一個不受商業偏見影響的環境。品牌成員分享包裝的成功與失敗案例是很常見的,這促使大家深入探討工作流程、文件交接和印刷廠認證等議題。
ISO 19303-1 的基礎
ISO 19303-1 是 ISO 技術委員會 130 (TC130) 的一部分,該委員會專注於圖形技術。與其前身主要針對輸出目標(例如 ISO 12647 系列)不同,ISO 19303-1 處理的是上游的文件、流程角色和責任歸屬。它認識到設計意圖不僅僅是美學偏好,它必須是可測量、可稽核,並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中傳達。
ISO 19303-1 的主要結構要素包括:
與 ISO 19302 對齊的定義和術語。
包含公差定義和品牌指南的文件標準。
利害關係人(品牌商、代理商、印前供應商、印刷廠)的職責分配。
使用 CxF/X-4 進行色彩溝通的規範。
品質驗證方法。
變更管理和核准工作流程的要求。
該標準支援 CMYK、專色和擴大色域印刷的工作流程,並考慮了基材、地區和流程(柔版、平版、凹版和數位)的差異。
明確的角色和責任
ISO 19303-1 的核心優勢之一是明確分配了角色:
品牌商 (Brand Owner) :建立視覺和技術目標、參考數據、公差、核准工作流程,並保有品牌資產的所有權。
設計代理商/攝影師/模型公司 (Design Agency/Photographer/Comp House) :將品牌指南轉譯為原始檔案、預檢資產,並確保與打樣工作流程的相容性。
印前供應商 (Prepress Provider) :確保檔案的技術準備就緒,包括解析度、陷印、色彩平衡,並使輸出與所需的打樣標準 (ISO 12647-7/8) 對齊。
印刷服務供應商 (Print Service Provider, PSP) :生產符合規範的輸出,提交 PQX 格式 (ISO 20616-2) 的色彩和流程控制報告,並透過協定的控制條驗證輸出。
每個角色都包含了標準作業程序 (SOP)、設備校準和符合性文件的責任。透過為每個參與者定義「正確完成」的標準,ISO 19303-1 減少了主觀性、返工和延誤。
CxF 和色彩溝通的未來
色彩交換格式 (CxF/X-4) 是該標準實現精準色彩溝通的核心。品牌色彩不再是主觀的色票,而是具有以下特性的數位光譜定義:
能夠在不同印刷方法和材料上實現準確預測。
包含嵌入式後設資料(例如,M1 光源條件、觀測角度)。
將參考(目標)數據與測量(樣本)數據分開。
ISO 19303-1 強制要求專色和品牌色彩使用 CxF/X-4,其特性化基於 ISO 17972-4。這確保了全球包裝設施之間的一致性,即使使用不同的基材或技術也能達成。
變更管理與品質控制
在包裝產業中,變更是不可避免的。成分清單變動、法規標籤演變、基材更換等。ISO 19303-1 透過結構化的變更日誌、主版本協議和對數位資產管理系統 (DAM) 的要求來應對這一現實。
它還強制要求對基材、油墨、層壓板和可直接印刷材料進行 CoA (品質分析證書) 和 CoC (符合性證書) 報告。這確保了:
符合耐用性和耐光性要求 (ISO 12040)。
驗證油墨耐摩擦性 (ASTM D5264)、耐刮性及條碼可讀性 (ISO/IEC 15426-1)。
文件化基材特性 (ISO 15397) 和測試 (ASTM D1894, D3359)。
技術特定指南 (附錄見解)
ISO 19303-1 包含詳細的附錄,以支援柔版、凹版、平版和數位工作流程中的獨特要求:
柔版印刷 (附錄 A) :強調版材浮雕測量、遮罩成像、網紋輥維護和網點保真度。規定了 CoA 要求和檢驗協議。
凹版印刷 (附錄 B) :定義了印版滾筒和油墨黏度檢測程序,以及 COF 和壓輥維護。
平版印刷 (附錄 C) :著重於印版網點值、化學控制和墨斗設置。
數位印刷 (附錄 D) :解決了 DFE 變異性、介質處理、專色模擬和影像品質控制。包含關於 PDF/X-4 使用、95% 百分位公差和基材預認證的建議。
每個附錄都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和檢查表,以確保技術上符合標準。
認證與稽核框架
ISO 19303-1 整合了 ISO 19302 和 ISO/IEC 17065 的行業特定符合性評估。認證方案可由品牌商或協會定義,並包括:
工作流程範圍界定。
內部稽核和團隊培訓。
現場稽核,收集 IT8.7/5 目標、已驗證的打樣和測量報告。
持續監督和年度審查。
獲得認證的組織能贏得認可和信任、簡化供應商導入流程,並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風險。
結論:對齊的力量
品牌包裝協會與 ISO 19303-1 的融合,代表著向結構化協作和可量化期望的轉變。品牌商不再依賴希望或經驗法則,而是依賴數據、明確的角色和共同的框架。
透過在供應鏈中嵌入 ISO 19303-1,BPC 成員創造了一個可複製、可稽核且全球可擴展的包裝生態系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採用此標準,整個包裝產業都將受益——從設計師和印刷廠到印刷機操作員和消費者。
統一標準和開放協作不再只是崇高的目標;它們是品牌包裝成功的全新營運現實。
內容來源: https://whattheythi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