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包裝產業一直在幕後運作,其運作方式受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驅動,其中一些甚至依賴於50年前建立的機械和流程。然而,這個產業最近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儘管「眼不見為淨」這句話過去很適用於這個產業,但它現在正同時面臨一些重大變革,這些變革本來可能獨立發生,但現在已匯聚在一起。
這些結構性與非結構性元素的匯聚正在重塑包裝產業,進而也重塑了包裝印刷領域。儘管這些元素可能不會從根本上挑戰這個以韌性著稱的產業,但它們正迫使所有參與者擁抱變革。
我們首先來看看那些顯而易見且顯著影響利潤的非結構性元素。
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
價格大幅上漲,即使轉嫁給客戶,從長遠來看也是不可持續的。對於加工業者來說,實施節能生產線至關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品質控制和減少浪費。機械製造商在2021年和2022年顯著提高價格後,現在正以一個簡單的座右銘來更新其產品:自動化。
勞動力短缺與員工資質
包裝產業在大眾眼中仍然相對陌生。如果我們調查那些與該產業沒有專業或家庭關係的人,他們很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傳統且嘈雜的行業。此外,包裝通常被認為是污染且不環保的。然而,數位化機械和人工智慧的出現為包裝製造商提供了新的機會,可以提供新的職業,並重塑其形象以吸引新人才。
現在,讓我們深入探討結構性議題。
短版印刷的普及
預計在未來幾年,短版印刷的增長將加速。品牌管理著日益多樣化的產品組合,而銷售預測也變得更加複雜。「按需生產」的概念正成為常態。此外,促銷和活動性包裝通常壽命較短,也助長了這一趨勢。此外,頻繁的法規變動要求品牌更新包裝資訊,每次都需要新的印版。
包裝不斷演變的角色
包裝不再僅僅是為了保護;它在吸引客戶、告知消費者和優化供應鏈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新穎的設計、客製化、QR碼和序列化正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新責任導致印刷變得更複雜且不斷變化,從而促使所有類型包裝的印刷長度縮短。
設計與微型化
設計對消費者和品牌都越來越重要。吸引人的設計吸引消費者,而微型化則減少了材料消耗、環境影響和成本。這些趨勢需要更頻繁的設計迭代和更高性能的機器,以生產更複雜的格式。
新法規
品牌和零售商被要求對其包裝的成分和來源保持透明。關於所使用的材料、回收成分和可回收性的溝通,可能導致某些包裝類型和生產它們的機器變得過時。許多大型品牌所有者承諾在2025年前實現包裝可回收。時間緊迫。
環境責任
隨著人們對包裝環境影響的擔憂日益增加,包裝正在從塑膠轉向紙張/紙板,並開發新的單組分基材以便於回收。然而,挑戰在於回收基礎設施的存在。包裝製造商需要實施工業生產流程,能夠處理這些新材料,從塗層、真空金屬化、印刷和層壓,到製造具有適當密封和開口功能的最終包裝。
那麼,接下來呢?
結合非結構性與結構性元素,很明顯包裝產業將面臨許多重大挑戰。它必須演變,變得更加靈活、反應迅速且適應性強。在這種背景下,有哪些機會和即將到來的變革?
自動化與品質控制
日益增長的自動化趨勢有助於減少稀缺且昂貴的熟練勞動力。它還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浪費。配備品質控制系統的機器可以糾正缺陷或停止生產。隨著人工智慧的整合,這些系統將取得顯著進展,使機器操作員能夠監督多台機器,且只需非常有限的人工干預。
數位化
雖然標籤的數位化已變得普遍,但折疊紙盒、瓦楞紙板和軟性包裝領域仍然相對猶豫。然而,瓦楞紙板包裝的全球數位印刷機數量在兩年前已突破100台,這表明數位化採用的轉變。整體包裝的數位轉型超越了印刷,還涵蓋了諸如Highcon、SEI Laser、MGI和JetFx等裝飾和切割系統。儘管目前的解決方案可能尚無法與傳統技術的生產力水平相匹配,但它們對於優化整體生產是必要的,並能讓傳統設備專注於其設計目的,即中長版印刷。 數位技術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工具,而不是威脅,它們將智慧地補充將持續數十年的傳統技術。我們還將看到結合兩者優勢的混合解決方案的興起。許多標籤加工業者和商業印刷公司都可以證明數位技術的優勢。「我們害怕我們不了解的事物」這句格言在大多數行業中依然適用。
工作流程管理
工作流程已成為包裝製造商的神經中樞。從下單到印前、生產、品質控制和開票,優化生產和流程的流動,並掌握工作流程管理,是根本。由數據驅動的流程,能夠提高運營效率並優化資源分配,現在對於更快的上市時間和更大的靈活性是必需的。而人工智慧的出現將進一步增強軟體工具和機器的力量,以實現極致的靈活性,包括預防性維護。
挑戰在於員工有效管理所提供資訊的能力,以及管理層願意驗證來自智慧系統的建議。在德魯巴展會上,我們看到了來自Esko和Hybrid Software等公司的系統,它們觸及了未來。
Web-to-Packaging與新商業模式
數位化和自動化正逐步引導我們走向由機器人管理的工廠,它們日夜運作,只需最少的人工干預。主要的包裝設備製造商正在投資或收購機器人公司,包括Bobst。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以工業4.0模式生產包裝的工廠將成為現實。儘管這些「黑暗工廠」僅能解決一小部分生產問題,但發展方向已經確定。最後,新技術使新參與者能夠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以前沒有的服務。
新進入者和整合
包裝產業為來自日益衰退的商業印刷產業的參與者提供了進入新市場的機會。這些印刷商精通數位領域,擅長以優化利潤的方式管理複雜的工作流程。儘管他們可能沒有所有必要的大規模包裝生產設備,但他們的重點將放在商業印刷典型的短版和客製化包裝印刷上。此外,包裝產業的整合將繼續進行。所有部門都需要大量投資,並且專業知識需要透過新技能來豐富,這將促進收購與合併。
François Martin 是一位圖形產業的自由顧問。他專注於生產流程的數位化。他認為即將到來的變革比已經發生的變革更大,他的重點是教育製造商、印刷商和加工業者擁抱數位轉型。他曾為Hewlett-Packard、Michelin、HP和BOBST工作,推動新業務。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21.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