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很重要:標準化紙張規格如何提升印刷生產效率
紙張材料
2025-11-03

尺寸很重要:標準化紙張規格如何提升印刷生產效率

每個人都記得學生時期使用的 A4 作業本;在辦公室裡,同事可能正在找一個 B3 信封;或是信箱裡收到一張 DIN long 宣傳單。這些名稱對印刷業人士而言再熟悉不過,但對一般人來說,不過是一串看不懂的字母與數字。因此,我們來看看這些紙張規格是怎麼來的、又代表什麼意思。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嘗試為紙張格式建立統一標準。1922 年,德國工程師 Walter Porstmann 博士制定了 DIN(德國標準化協會)規格系統,後來發展為今日沿用的國際標準 ISO 216。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定義了 A 系列格式。A 系列採用 1:√2 的長寬比例,使紙張在對半裁切時仍能保持相同比例。 整個系列的起點是面積正好為一平方公尺的 A0(841 × 1189 mm)。每往下一級,面積就減半,因此兩張 A1 可拼成一張 A0,如此類推,一直到 A8 甚至 A10。這種比例設計能最大化利用空間,也讓印刷製作更有效率,因為紙張可以被規律地排列與縮放,用於不同應用。直到今天,這些標準格式仍大大簡化了印刷品的交換與加工流程。   最主要的 A 與 B 系列 除了 A 系列,印刷業還常用 B 系列,作為紙張尺寸的延伸。B 系列比 A 系列略大,常用於書籍、海報或其他需要較大空間的印刷品。B 系列通常指未裁邊的印刷紙張,因此也常作為 A 系列的包裝尺寸——像資料夾、文件袋與信封多以 DIN B 規格生產。例如,德國郵政的最大信件尺寸就是以 B 系列為基準制定的。   不在標準內的格式:C、D、以及美式規格 C 系列雖非 ISO 標準的一部分,但常用於信封,因為它比 A 系列略大,能讓 A4 文件完美放入 C4 信封中。D 系列如今幾乎已被淘汰,僅偶爾出現在 DVD 盒等特定產品上。 此外,市場上還有許多客製化格式,用於賀卡、傳單等特殊印刷品。北美則使用不同系統,包括美式信紙(US Letter,8.5 × 11 吋)與法律用紙(Legal,8.5 × 14 吋),這些尺寸與 ISO 標準不相容。   以標準化格式達成成本最佳化 選擇正確的紙張尺寸,是印刷生產中的關鍵環節,不僅關係到成本控制,也影響生產流程的順暢。標準化的紙張格式為印刷產業提供了明確結構,可方便地在不同印刷機與紙張之間分配。這些格式針對多數辦公與商業用途設計,可在標準印刷機上高效運作。統一尺寸讓印刷更易於縮放,並藉由最佳化紙張利用、減少裁切損耗來節省成本。 例如,一張 B1 紙(70 × 100 cm)可排入八張 A4 或十六張 A5,因此從撲克牌、信紙到作業本等各種產品都能高效印製。B1 與 B2 紙張尺寸易於操作,即使是海報或包裝這類大尺寸印刷品,也能保持良好的材料利用率。   北美尺寸的挑戰 在國際專案中使用北美非公制系統往往是一項挑戰,因為這些格式與 ISO 紙張比例不同,需額外調整出血與版面配置以優化利用。這不僅影響製作效率,也增加紙張耗損。不過,若印刷機支援略大的 B2+ 尺寸,透過精確的紙張規劃與裁切設計,仍可提升利用率,部分彌補成本損失。   經濟與最佳化 選擇合適的紙張格式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與靈活性。透過優化紙張尺寸、印刷幅面與裁切設計,印刷廠可降低生產成本與邊料浪費,邁向更高效率與永續的生產模式。   內容來源: https://www.drupa.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尺寸很重要:標準化紙張規格如何提升印刷生產效率
紙張材料
2025-11-03

尺寸很重要:標準化紙張規格如何提升印刷生產效率

每個人都記得學生時期使用的 A4 作業本;在辦公室裡,同事可能正在找一個 B3 信封;或是信箱裡收到一張 DIN long 宣傳單。這些名稱對印刷業人士而言再熟悉不過,但對一般人來說,不過是一串看不懂的字母與數字。因此,我們來看看這些紙張規格是怎麼來的、又代表什麼意思。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嘗試為紙張格式建立統一標準。1922 年,德國工程師 Walter Porstmann 博士制定了 DIN(德國標準化協會)規格系統,後來發展為今日沿用的國際標準 ISO 216。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定義了 A 系列格式。A 系列採用 1:√2 的長寬比例,使紙張在對半裁切時仍能保持相同比例。 整個系列的起點是面積正好為一平方公尺的 A0(841 × 1189 mm)。每往下一級,面積就減半,因此兩張 A1 可拼成一張 A0,如此類推,一直到 A8 甚至 A10。這種比例設計能最大化利用空間,也讓印刷製作更有效率,因為紙張可以被規律地排列與縮放,用於不同應用。直到今天,這些標準格式仍大大簡化了印刷品的交換與加工流程。   最主要的 A 與 B 系列 除了 A 系列,印刷業還常用 B 系列,作為紙張尺寸的延伸。B 系列比 A 系列略大,常用於書籍、海報或其他需要較大空間的印刷品。B 系列通常指未裁邊的印刷紙張,因此也常作為 A 系列的包裝尺寸——像資料夾、文件袋與信封多以 DIN B 規格生產。例如,德國郵政的最大信件尺寸就是以 B 系列為基準制定的。   不在標準內的格式:C、D、以及美式規格 C 系列雖非 ISO 標準的一部分,但常用於信封,因為它比 A 系列略大,能讓 A4 文件完美放入 C4 信封中。D 系列如今幾乎已被淘汰,僅偶爾出現在 DVD 盒等特定產品上。 此外,市場上還有許多客製化格式,用於賀卡、傳單等特殊印刷品。北美則使用不同系統,包括美式信紙(US Letter,8.5 × 11 吋)與法律用紙(Legal,8.5 × 14 吋),這些尺寸與 ISO 標準不相容。   以標準化格式達成成本最佳化 選擇正確的紙張尺寸,是印刷生產中的關鍵環節,不僅關係到成本控制,也影響生產流程的順暢。標準化的紙張格式為印刷產業提供了明確結構,可方便地在不同印刷機與紙張之間分配。這些格式針對多數辦公與商業用途設計,可在標準印刷機上高效運作。統一尺寸讓印刷更易於縮放,並藉由最佳化紙張利用、減少裁切損耗來節省成本。 例如,一張 B1 紙(70 × 100 cm)可排入八張 A4 或十六張 A5,因此從撲克牌、信紙到作業本等各種產品都能高效印製。B1 與 B2 紙張尺寸易於操作,即使是海報或包裝這類大尺寸印刷品,也能保持良好的材料利用率。   北美尺寸的挑戰 在國際專案中使用北美非公制系統往往是一項挑戰,因為這些格式與 ISO 紙張比例不同,需額外調整出血與版面配置以優化利用。這不僅影響製作效率,也增加紙張耗損。不過,若印刷機支援略大的 B2+ 尺寸,透過精確的紙張規劃與裁切設計,仍可提升利用率,部分彌補成本損失。   經濟與最佳化 選擇合適的紙張格式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與靈活性。透過優化紙張尺寸、印刷幅面與裁切設計,印刷廠可降低生產成本與邊料浪費,邁向更高效率與永續的生產模式。   內容來源: https://www.drup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