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3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3

四、促進回收塑料應用的策略 (一)技術升級╱不斷改進塑料的回收技術,以提高回收塑料的質量,使其能夠與原生塑料相互媲美。例如,開發更為先進的分離技術,使得回收過程能夠去除更多的污染物,提高回收塑料的純度和性能。 (二)政策支持與市場激勵╱政府可以透過政策推動來促進回收塑料的應用,例如提供稅收減免或補貼措施,鼓勵企業使用回收材料製作包裝。同時,強制性回收規定也可以推動塑料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三)教育與宣傳╱提高消費者對回收塑料的認識,增強他們對購買回收塑料產品的信心。透過宣傳回收塑料的環保效益,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而增加市場需求。 (四)考量地區回收設施與消費習慣差異╱不同地區的回收體系發展程度和消費者的回收習慣可能有顯著差異,設計時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回收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地區,可以推動高效、精細化的分揀回收方案,而在基礎設施較薄弱的地區,則可以考慮簡化回收流程,以便於操作。此外,消費者對環保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影響回收塑料的成效,針對低度環保意識的地區,可以加強宣傳並提供簡單易行的回收方式;對高度環保意識的地區,則可以進一步推動創新材料和回收技術的應用。因地制宜的設計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回收塑料的使用效率和消費者參與度。 五、常見的回收塑料來源 (一)海洋回收的塑料(Ocean Recycled Plastics)╱是從海洋和沿岸環境中回收的廢棄塑料,這些塑料通常來源出自漁網、塑料瓶、包裝材料等海洋垃圾。隨著全球對海洋污染問題的日益關注,海洋回收塑料已成為許多品牌和企業,尋求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的材料選擇其中之一。例如戴爾電腦(Dell)自2017年起,開始將回收的海洋塑料應用於產品包裝中,尤其是筆記型電腦的包裝托盤和緩衝材料。這些包裝材料是用來支撐和保護產品,它們是由來自海岸地區的塑料廢棄物回收製成的。(見圖9) ●圖9:海洋回收的塑料花盆(圖片來源╱pebblemag.com/recycled-plant-pots/網站)  (二)消費後的回收塑料(Post- 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s,PCR)╱是指來自消費者使用後所丟棄的塑料製品,經過回收再利用後所生產的材料。這些塑料通常來自於塑料瓶、包裝袋、一次性餐具等日常消費品。 常見的消費後回收塑料,包括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PP(聚丙烯)等材料。這些材料可應用於各類包裝應用,特別是食品和飲料包裝。PET瓶的回收再利用最為普遍,經過清洗、熔融和再加工後,PET可以製成新瓶子、食品包裝膜和其他包裝產品。 而就應用與挑戰中,PCR塑料已廣泛應用於包裝行業,但由於其來源不同,回收材料的質量可能不穩定,這對精密包裝應用是個挑戰。為提高回收塑料的應用,企業往往需要與供應商合作,確保回收原料的質量穩定。 (三)工業的回收塑料(Post- Industrial Recycled Plastics,PIR)╱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塑料廢料,這些廢料未經消費者使用,通常來自於製造過程中的邊角料、廢品或生產過剩。 就來源與優勢分析,由於這些塑料材料在質量和純度上往往較高,它們比消費後回收的塑料更容易加工和再利用。這些材料可以直接返回生產線,運用於製造新產品。工業回收塑料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包裝緩衝材料、塑料袋和包裝容器等。 透過將工業生產中的廢料回收再利用,可顯著減少塑料浪費,降低對原生塑料的需求。這一做法不僅有助於減少廢物填埋場的負擔,還可提升生產效率。 (四)廢舊漁網的回收塑料(Fishing Net Recycled Plastics) ╱廢舊漁網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塑料廢棄物,主要來自於漁業活動中丟棄的尼龍漁網。這些廢舊漁網如果不回收,可能會長期漂浮在海洋中,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的威脅。如果可以透過回收廢舊漁網製造包裝材料,便能夠有效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熟悉永續材料在包裝上應用 歐盟自1994年底起實施「包裝及包裝廢棄物指令」(Directive 94/62/EC),以設立包裝設計及包裝廢棄物預防與處理等規範。前述指令所適用範疇,涵蓋所有在歐盟市場上市之包裝類型及其廢棄物,亦即不論其包裝材質,抑或用於工業、商業、家庭或其他領域,均屬其納管範圍。 在前述指令下,會員國應採取措施,以確保在歐盟上市之包裝符合該指令附錄II所揭示要求,例如在足以符合對消費者之安全性與衛生保護水準下,產品包裝之使用量與重量以及包裝材料之有害物質含量均應最小化;應設計可再利用或可回復之包裝,包括使用有機回收或有利能源回收之材質等。 此外,該指令尚為會員國設定2025年及2030年前應該達成包裝廢棄物之整體回收及個別材質回收目標;另外,同時規定會員國在2024年底前應執行生產商責任計畫(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並針對前述計畫並應該符合歐盟廢棄物架構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2008/98/EC)關於生產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之要求,俾使經過使用之所有類型的包裝,以及其廢棄物均能夠獲得妥善退還、收集與處理。 環保法規正在加快永續材料在包裝上的使用,印刷包裝業者必須要理解,由低碳綠色設計開始、可持續包材的選擇與應用、以綠色印刷生產製程與技術等,來作為滿足品牌客戶及消費者的需求,這才是未來的市場競爭策略與最佳競爭力。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2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2

可再生材料的應用日漸普及 一、秸稈材料 秸稈是指農作物(如小麥、稻穀和玉米)在收穫後所剩下的莖稈部分,這些秸稈通常會被農民焚燒或丟棄,以便清理田地。然而,這種傳統處理方式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PM2.5等污染物,不僅對空氣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還加劇了溫室效應。此外,焚燒秸稈還會浪費寶貴的有機資源,無法實現其可持續的利用。 將秸稈轉化為漿料並製成包裝材料,不僅能減少焚燒所造成 的空氣污染,還能有效利用這些農業副產品。秸稈漿包裝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回收性,能在使用後自然分解,減少垃圾填埋的壓力。此外,秸稈漿的生產過程中所需的資源相對較少,碳足跡更低,有助於推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這種材料的應用不僅提供了包裝領域的綠色選擇,還幫助改善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方式,為環境帶來更多益處。 二、竹纖維材料 自古以來,竹子便被廣泛應用於製作各種產品,其中不乏包裝用途。竹纖維作為現代包裝材料,具有許多環保優勢。首先,竹子生長週期短,通常3~5年即可成熟,相比於其他木本植物,竹子能夠更快再生,減少對森林資源的壓力。竹纖維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不會造成持久性污染,使用後能夠自然分解,減少垃圾填埋的負擔。此外,竹纖維包裝材料的強度高、韌性好,能夠有效保護產品並適應多種包裝的需求。其生產過程中碳排放較低,助力低碳運營,同時也能在生產中促進碳固存,是可持續包裝的理想選擇。(見圖5) ●圖5:由竹纖維與甘蔗渣所製成的餐盤(圖片來源╱泰國Suliver與加拿大Jan Star Supplies Inc官網)  三、甘蔗渣纖維材料 甘蔗渣是一種製糖過程中的農業副產品,長期以來被用於製作多種產品,例如紙漿、餐具等,並逐漸在包裝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甘蔗生長速度快,通常1~2年即可成熟,因此甘蔗渣的供應穩定且可以持續,有助於減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使用甘蔗渣製作的包裝材料具備有良好的環保特性,因為它可以在自然條件下快速生物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污染。此外,甘蔗渣包裝材料具有耐用性和韌性,適合使用於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等應用領域。同時,它的生產過程能夠有效利用農業廢料,降低碳排放,相比於石化材料的包裝,具有更低的環境足跡,是推動循環經濟的一項理想選擇。 四、玉米澱粉基材料 玉米澱粉基材料,是另外一種常見的生物可降解包裝替代品。它們由玉米澱粉提取製成,通常與其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結合,形成一種具有良好彈性和阻隔性的包裝材料。這些材料在特定的生物降解環境中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適合使用於一次性餐具、購物袋和食品包裝。另外也有業者利用此一材料,模擬塑料射出成型的生產工藝來生產包裝產品。(見圖6) ●圖6:由玉米澱粉基材及蘑菇菌絲所製作的包材(圖片來源╱Max Solution及EcovativeDesign官網) 五、其他可再生材料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再生材料以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材料被開發作為產品及包裝材料,以下簡略列舉提供參考: (一)棕櫚葉與椰殼纖維╱它們是可以降解且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可應用於製作餐具、包裝袋和繩索等。加上它們具備有高強度和耐用性,使用後可以自然分解,不會造成污染。 (二)蘑菇包裝材料╱它由真菌菌絲體與農業廢棄物結合而成,具備堅固、輕質和完全可以降解的特性。其生產耗能低、自然分解快,具備防潮防震功能,是發泡塑膠的理想替代品。 (三)海藻基材料╱利用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製作的薄膜材料,既可食用又可完全降解,這種材料可以用於包裝單份調味品或零食。(見圖7) ●圖7:可完全分解的海藻薄膜和海藻紙(圖片來源╱www.notpla.com網站)   回收塑料循環生產與再利用 根據低碳與永續發展的原則,包裝材料應該優先選擇紙張或其他可再生資源。然而,由於材料的物理特性、成本考量及當前技術的限制,許多產品仍然需要使用石化塑膠以確保產品的保護性和保質效果。石化塑膠雖具備優良的耐用性和防護性能,但其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在自然環境中的分解需數百年之久。如果缺乏有效的回收系統,塑膠廢棄物將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塑膠廢棄物已成為全球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並導致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危及生態和人類健康。因此,塑膠包裝的使用必須搭配健全的回收機制,以減少環境破壞並促進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而要避免此一問題發生的做法,便是做到塑料回收循環生產與再利用。 一、回收塑料的環境效益 (一)減少資源消耗╱回收塑料再利用可以減少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開採和消耗,降低生產新塑料所需的能量。 (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回收過程中,相比原生塑料所生產的排放量更低,能夠有效地降低整體的碳足跡。 (三)減少塑料垃圾╱回收利用可防止大量的塑料廢棄物進入垃圾填埋場、海洋或被焚燒,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二、回收塑料在包裝行業應用 (一)食品和飲料包裝╱許多的飲料公司,已經開始使用回收的PET瓶來生產新的飲料瓶。這不僅減少塑料廢棄物,還提升了品牌的環保形象。回收塑料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往往需要符合嚴格的衛生標準,但技術的不斷進步已經使這個成為可能。 (二)化妝品包裝╱許多化妝品品牌也開始採用回收塑料製作包裝,從瓶子到容器蓋,這些包裝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消耗,並提升產品的可持續性。 (三)電子產品包裝╱在電子產品領域,回收塑料被應用於製作包裝緩衝材料、外殼和托盤,這不僅有助於減少電子廢物,還能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塑料化學物質的影響。(見圖8) 三、回收塑料應用的挑戰 (一)質量控制╱回收塑料的質量,往往不如原生塑料穩定。由於回收過程中塑料來自於不同的來源,可能會出現顏色不均、強度降低或化學性能不穩定等問題,這些質量問題可能會限制其在某些精細應用中的使用。 (二)回收基礎設施不完善╱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塑料回收基礎設施仍不完善,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這導致了大量塑料無法被有效回收再利用。建立和完善塑料回收系統,是推動回收塑料應用的關鍵。 (三)消費者意識和市場需求╱儘管回收塑料具有環保優勢,但消費者對於回收塑料產品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有些人擔心回收塑料的安全性和質量,這使得市場需求尚未充分的釋放。此外,生產企業對於回收塑料的使用仍然有限,這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激勵和市場推動。 ●圖8:Dell電腦由海洋回收塑料所製成的包裝盒(圖片來源╱zeekmagazine.com/archives/62497網站)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Z世代(係指1997~2012年出生)的消費群,已逐漸成為全球的消費主力,他們對理念品牌的偏好,以及對環保、社會責任、多元文化等價值觀的重視,已讓綠色消費成為2025年的全球新趨勢。而氣候變遷與在全球資源逐漸短缺的背景下,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包裝產業作為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對產品保護與運輸有著重要的貢獻,其生產和設計過程中的碳排放與環境影響也逐漸受到社會與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對品牌商來言,更是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見圖1) 可持續發展議題備受關注 海洋生態污染及循環經濟,也是永續發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2022年聯合國175個國家簽屬協議,在2024年完成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以減塑為目標,2024年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年會,即使焦點分歧在「減產」還是「回收」,但全球減塑的希望仍在。事實上在過去5年來,全球品牌客戶及供應鏈業者,都持續且積極的關注如何達成低碳經濟、解決塑膠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這造成低碳永續材料,成為印刷包裝業者的關鍵競爭力,所以認識與選擇低碳永續材料,對印刷包裝業者的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見圖2) 盤點國際品牌客戶的包裝目標,Dell電腦承諾2030年,超過50%的產品和100%包裝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惠普(HP)消除難以回收的材料、希望2023年40%的包裝循環利用率,至2030年可提升至75%;愛迪達(Adidas)的永續包裝目標,使用回收或已認證的材料、90%以上為回收材料及開發無塑料替代品等;SONOS 2025年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目標,是全新包裝完全使用90%消費後回收材料(PCR),以及FSC認證纖維或是可回收植物纖維等。 ●圖1:Z世代是指1997~2012年出生的主力消費群,表格為各個世代的時間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2:綠色包裝設計與愛迪達永續發展高峰會(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以紙代塑尋求可替代紙製品 針對紙製品包裝的減碳優勢,茲相關說明如下: 一、生物可降解性 紙製品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這使得它在進入垃圾處理系統時,比塑膠和金屬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擔要小的多。即便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紙張能夠在自然環境中較快分解,所釋放的碳與其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的碳相互抵消,從而減少對大氣碳濃度的影響。(見圖3) 二、紙製包材實際應用與挑戰 在實際應用中,紙製包裝已經在多個行業中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食品、零售和電商等領域。許多企業紛紛轉向使用紙袋、紙盒和紙質填充物來取代傳統的塑膠包裝,其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還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包裝的需求。 然而,儘管紙製包裝材料具有明顯的減碳優勢,但在推動其更大規模的應用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例如,紙張的強度和防水性相對於塑膠較為不足,這限制了其在某些應用場景中的使用。另外,原本使用塑料材才能夠達到例如抗刮或抗磨損的功能部分,當改為紙製產品時可能在效果上會沒有塑料材質來的好。但是隨著材料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慢慢的已經有越來越多廠家推出可以克服問題的材料。 中華紙漿以水性可分解專利塗層,達到防水、防油與可熱封合的特性,並於使用後可直接投入一般紙類回收再利用,使得產品達到減塑、減碳與減廢的三大目標。這些產品都通過食品安全與綠色環保的相關認證,這是解決淋膜紙無法回收的一種新包裝材料。(見圖4) ●圖3:紙製包材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圖4:中華紙漿為首家採用無PE淋膜包裝紙(左),以及首創環保新標準的綠色衛生紙包裝(圖片來源╱中華紙漿簡報資料)
探索紙張、紙質包裝和紙製品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永續發展
2024-09-07

探索紙張、紙質包裝和紙製品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在永續發展的旅程中,循環經濟概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概念的核心是減少浪費和不斷重複利用資源。在造紙業,循環利用正在改變紙張、紙質包裝及相關產品的生產、使用和回收方式。讓我們看看紙製品的循環性,重點放在包裝、行銷和消費品,突顯該行業的進步和挑戰。 明確循環性 循環經濟是一種範式轉移的經濟模式,與傳統的線性經濟形成鮮明對比。線性經濟的運作原則是“獲取、製造、處置”,而循環經濟則旨在消除浪費並促進資源的持續利用。 完全循環經濟作為一個閉環發揮作用,確保產品和材料不斷重複使用、翻新、再製造和回收。這種方法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從而形成更具永續性和彈性的系統。 自工業革命以來,線性經濟的「取得、製造、處置」模式一直是 20 世紀和 21 世紀大部分時間的主導經濟模式。它涉及原材料的提取、製造產品,並最終將其作為廢物丟棄。這種線性方法導致了嚴重的環境退化,包括資源枯竭、污染和氣候變遷。 循環性為這種不可持續的軌跡提供了替代方案。透過重複使用、修復、再製造和回收產品和材料,循環性可以使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這減少了對原材料提取和製造的需求,從而節省資源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此外,循環性促進創新和創造就業機會。開發促進循環的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可以創造新的經濟機會並支持永續成長。 向循環經濟的轉型需要整個價值鏈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可以發揮作用。  紙張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造紙工業是循環利用的先驅。紙產品本質上是可再生、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使其非常適合循環經濟。該行業對永續森林管理、高效生產流程和強大回收系統的承諾凸顯了其循環信譽。 永續採購和生產 造紙業對永續森林管理的日益承諾是其循環努力的基石。負責任的採伐做法和重新造林措施不僅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還有助於固碳,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 永續林業實踐確保紙製品原料木材的來源是負責任的。這涉及管理森林以維持生物多樣性、生產力和生態過程。森林管理委員會 (FSC)、永續林業倡議 (SFI) 和森林認證認可計畫 (PEFC) 等全球認證林業計畫在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效率的生產流程 現代造紙廠不斷致力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和能源消耗。閉環水系統、高效機械和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創新是標準做法。這些努力有助於減少紙張生產的環境足跡。 循環合作 回收是造紙業循環經濟模式的基石。紙製品可回收 5 至 7 次,減少對原始材料的需求以及相關的環境影響。  該行業與廢棄物管理公司、政府和消費者合作,確保用過的紙產品被收集、分類並加工成新的紙產品。這種回收基礎設施能夠持續重複利用寶貴的資源,將數百萬噸廢棄物從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中轉移出來。美國紙張的回收率超過68%,是可回收材料中最高的之一。 造紙業對循環利用的承諾超出了其營運實踐。透過與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和利益相關者積極互動,該行業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的協作方式。這包括與客戶合作設計環保包裝解決方案,並教育消費者負責任的紙張消耗和回收的重要性。 紙張圓度特性  由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紙包裝表現出較高的循環度: 可再生性 紙張源自樹木,樹木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可透過重新造林工作進行永續管理。 生物降解性和可堆肥性 某些類型的紙張是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以自然分解成有機物。這項特性減少了垃圾掩埋場和海洋中廢物的累積。 可回收性 幾十年來,造紙業一直在投資和改善紙張回收。紙張的可回收率很高,可以多次回收,從而可以回收纖維並生產新的紙產品。引入可再生原生纖維以增強回收產品。  永續採購 紙包裝可來自永續管理和​​認證的森林,確保負責任地採伐樹木並保護生物多樣性。  所有類型的包裝材料都有其地位和需求,但透過在適當的應用中選擇紙包裝,企業可以為循環經濟、減少浪費、節約資源和促進環境永續性做出重大貢獻。 包裝:那是(紙)包裝! 紙包裝體現了循環性。它被設計為可回收、可生物降解,通常由回收材料製成。包裝製造商總是在新的解決方案上進行創新和合作,而紙張正是在這一領域成為一種循環選擇。 食品包裝 紙和紙板因其多功能性和安全性而廣泛用於食品包裝。塗層和阻隔技術的創新提高了它們的性能,使其適用於多種食品。許多此類包裝在使用後可以 回收或堆肥 ,從而減少浪費和對環境的影響。 電商包裝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對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加。紙質包裝提供了可持續的選擇,提供保護和耐用性,同時易於回收。公司越來越多地採用紙包裝來滿足消費者對環保選擇的需求。 行銷和消費品 紙製品不僅限於包裝;它們是行銷和各種消費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節深入研究這些領域中紙張的循環性。 印刷行銷資料 儘管發生了數位轉變,印刷行銷材料仍然具有相關性。紙張的循環性確保了小冊子、傳單和海報可以可持續生產並在使用後回收。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並促進負責任的營銷方式。 消費品 筆記本、薄紙和紙板家具等產品就是紙張多功能性的例子。這些產品如果以負責任的方式採購和製造,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從而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挑戰與機遇 儘管造紙業在循環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挑戰仍然存在。  回收流中的污染物、市場對回收材料需求的波動以及對更先進回收技術的需求都是需要持續關注和創新的領域。 應對這些挑戰為進一步創新和改進提供了機會。投資研發可以提高回收流程的效率並創造新的創新紙製品。跨行業以及與政策制定者的合作可以推動支持循環經濟的標準和法規的製定。 循環經濟中紙張的未來 紙張在循環經濟中的前景是光明的。隨著永續發展成為企業和消費者的首要任務,對循環產品的需求將會成長。造紙產業完全有能力透過持續創新和對永續實踐的承諾來滿足這一需求。 紙張、紙質包裝和相關產品的循環利用證明了該行業致力於永續發展。從負責任的採購和高效生產到強大的回收系統,造紙產業體現瞭如何在實踐中實現循環。展望未來,加強循環經濟的持續努力將確保紙製品繼續在永續發展的世界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透過擁抱循環,造紙產業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也為其他產業樹立了遵循的標準。透過擁抱循環,我們可以將經濟成長與資源枯竭和環境退化脫鉤。循環經濟為創造更繁榮、公平和永續的未來提供了潛力。 內容來源: https://twosidesna.org
瓦楞紙板產業:新一波成本上漲即將來臨
紙張材料
2024-07-20

瓦楞紙板產業:新一波成本上漲即將來臨

瓦楞紙板產業在2023年因經濟疲軟而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後,該產業預計在2024年逐步復甦。然而,Wellpappen 行業協會警告說,這一點現在正受到新的成本壓力的嚴重威脅。 V.(VDW)。業界認為瓦楞紙板原紙價格的最新動態極為令人擔憂。     「2024年第一季,瓦楞紙板產業日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4%。在經歷了極其艱難的 2023 年之後,這最終可能預示著小幅逐步復甦的開始。但現在新一波的成本上漲可能會破壞這一正面趨勢。伍爾特 (Steffen P. Würth) 這裡最大的推動因素是瓦楞紙板的價格,瓦楞紙板是生產瓦楞紙板最重要的原料。廢紙類型在 VDW 成員使用的紙張中所佔比例最大,超過 80%。 VDW 計算得出的棕色廢紙等級加權總體價格水準從 2024 年 1 月到 5 月上漲了 14.9%。根據EUWID(歐洲經濟服務有限公司)的訊息,上半年瓦楞材料(基於廢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8.9%,Testliner 3(基於廢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8.5%。 另據 EUWID 稱,目前僅 7 月就對棕色廢紙瓦楞紙板原紙每噸增加 60 歐元的新價格要求。 「如果這種情況成功,我們將在 1 月至 7 月期間將這些紙張品質的價格上漲每噸 160 歐元。我們認為,最近所有的成本上漲都與市場狀況根本不符。 「他們給瓦楞紙板行業帶來了巨大且不合理的負擔,」伍爾特批評道。對平均收入的觀察也表明,VDW 組織的公司並未將瓦楞紙板價格上漲轉嫁給客戶:在 2024 年 2 月短暫橫盤之後,先前平均收入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僅3月份,平均收入每平方公尺下降0.7美分,至每平方公尺63.8美分。 除了原料紙張的價格上漲之外,瓦楞紙板產業還面臨運費和人員成本持續攀升的額外負擔。 VDW 成員預計 2024 年貨運成本將成長 7.7%,人員成本將成長 5.3%。 「還必須在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等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的背景下看待人員成本問題,」VDW 主席強調。 “為了能夠應對大幅增加的總體要求,必須僱用越來越多的額外專家 - 因此,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永久性更高的人員成本。” 身為瓦楞紙板產業的代言人,VDW 目前代表著全德 31 家會員公司、約 100 家工廠和 18,000 多名員工的利益。根據其自己的信息,該協會代表了德國瓦楞紙板生產的 80% 以上。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de  
Denmaur 碳平衡紙銷量突破 20 萬噸
永續發展
2024-06-08

Denmaur 碳平衡紙銷量突破 20 萬噸

自 2016 年採用該計畫以來,Denmaur 已實現碳平衡紙銷量達到 20 萬噸的里程碑。 這家紙板和紙張製造商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將其 2022 年 3 月達到的 10 萬噸里程碑翻了一番,這表明可持續材料對印刷行業日益重要。 今年1 月,它成為英國第一個使用基於科學的目標倡議(SBTi) 驗證的碳減排目標的全國性商家,到2030 年將排放量減少到2019 年水準的46%,並到2045 年實現淨零排放。 Denmaur 行銷和永續發展總監 Danny Doogan 表示:「我們碳平衡紙銷量的成長無疑是對印刷業不斷提高其永續發展形象的反應;但這也反映出最終用戶越來越希望減少其影響並促進其印刷媒體的可持續性。 碳平衡是一項經過審核的計劃,由國際保護慈善機構世界土地信託基金 (WLT)(與 Denmaur 合作)運營,旨在造林、重新造林和棲息地恢復工作,可用於抵消組織自身活動的排放。 透過由當地社區合作夥伴實施並根據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附加計劃(REDD+) 實施的每個項目,該慈善機構都能夠繪製其碳補償圖,並將其用於實現(SBTi) 中規定的公司目標。 Doogan 告訴 Printweek :「我們自 2016 年起就與 WLT 合作。他們提供了有效、相關且透明的抵消解決方案,這純粹是他們的保護活動的結果。  「透過 WLT,我們直接投資於他們基於 REDD+ 框架的項目,該框架被認為是解決大氣碳排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系統之一。  「在 Denmaur,我們採用雙重碳政策——減少碳排放和抵消碳排放。我們正在進行的碳減排計劃現在符合我們的 SBTi 近期目標和淨零目標,同時我們每年都會測量經過審計的碳足跡,並通過碳平衡紙計劃進行抵消。 負責管理WLT 碳平衡紙張的可持續發展諮詢公司Carbon Co 的合夥人總監Paul Opie 表示:「碳平衡紙張和印刷項目為印刷和造紙行業領先的、注重環保的企業提供了當今採取積極行動的重要工具。  「Denmaur 在業界的地位和對永續發展的承諾遠遠超出了其自身業務影響的範圍,它為出版商、品牌和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在使用印刷媒體時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方法。  世界土地信託基金執行長凱瑟琳巴納德補充說:「由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全球氣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因此,我們很高興看到 Denmaur 慶祝這一里程碑,作為他們為社會向低碳經濟轉型做出貢獻的一部分。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week.com/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3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3

四、促進回收塑料應用的策略 (一)技術升級╱不斷改進塑料的回收技術,以提高回收塑料的質量,使其能夠與原生塑料相互媲美。例如,開發更為先進的分離技術,使得回收過程能夠去除更多的污染物,提高回收塑料的純度和性能。 (二)政策支持與市場激勵╱政府可以透過政策推動來促進回收塑料的應用,例如提供稅收減免或補貼措施,鼓勵企業使用回收材料製作包裝。同時,強制性回收規定也可以推動塑料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三)教育與宣傳╱提高消費者對回收塑料的認識,增強他們對購買回收塑料產品的信心。透過宣傳回收塑料的環保效益,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而增加市場需求。 (四)考量地區回收設施與消費習慣差異╱不同地區的回收體系發展程度和消費者的回收習慣可能有顯著差異,設計時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在回收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地區,可以推動高效、精細化的分揀回收方案,而在基礎設施較薄弱的地區,則可以考慮簡化回收流程,以便於操作。此外,消費者對環保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影響回收塑料的成效,針對低度環保意識的地區,可以加強宣傳並提供簡單易行的回收方式;對高度環保意識的地區,則可以進一步推動創新材料和回收技術的應用。因地制宜的設計策略,能夠有效提升回收塑料的使用效率和消費者參與度。 五、常見的回收塑料來源 (一)海洋回收的塑料(Ocean Recycled Plastics)╱是從海洋和沿岸環境中回收的廢棄塑料,這些塑料通常來源出自漁網、塑料瓶、包裝材料等海洋垃圾。隨著全球對海洋污染問題的日益關注,海洋回收塑料已成為許多品牌和企業,尋求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的材料選擇其中之一。例如戴爾電腦(Dell)自2017年起,開始將回收的海洋塑料應用於產品包裝中,尤其是筆記型電腦的包裝托盤和緩衝材料。這些包裝材料是用來支撐和保護產品,它們是由來自海岸地區的塑料廢棄物回收製成的。(見圖9) ●圖9:海洋回收的塑料花盆(圖片來源╱pebblemag.com/recycled-plant-pots/網站)  (二)消費後的回收塑料(Post- 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s,PCR)╱是指來自消費者使用後所丟棄的塑料製品,經過回收再利用後所生產的材料。這些塑料通常來自於塑料瓶、包裝袋、一次性餐具等日常消費品。 常見的消費後回收塑料,包括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PP(聚丙烯)等材料。這些材料可應用於各類包裝應用,特別是食品和飲料包裝。PET瓶的回收再利用最為普遍,經過清洗、熔融和再加工後,PET可以製成新瓶子、食品包裝膜和其他包裝產品。 而就應用與挑戰中,PCR塑料已廣泛應用於包裝行業,但由於其來源不同,回收材料的質量可能不穩定,這對精密包裝應用是個挑戰。為提高回收塑料的應用,企業往往需要與供應商合作,確保回收原料的質量穩定。 (三)工業的回收塑料(Post- Industrial Recycled Plastics,PIR)╱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塑料廢料,這些廢料未經消費者使用,通常來自於製造過程中的邊角料、廢品或生產過剩。 就來源與優勢分析,由於這些塑料材料在質量和純度上往往較高,它們比消費後回收的塑料更容易加工和再利用。這些材料可以直接返回生產線,運用於製造新產品。工業回收塑料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包裝緩衝材料、塑料袋和包裝容器等。 透過將工業生產中的廢料回收再利用,可顯著減少塑料浪費,降低對原生塑料的需求。這一做法不僅有助於減少廢物填埋場的負擔,還可提升生產效率。 (四)廢舊漁網的回收塑料(Fishing Net Recycled Plastics) ╱廢舊漁網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塑料廢棄物,主要來自於漁業活動中丟棄的尼龍漁網。這些廢舊漁網如果不回收,可能會長期漂浮在海洋中,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的威脅。如果可以透過回收廢舊漁網製造包裝材料,便能夠有效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熟悉永續材料在包裝上應用 歐盟自1994年底起實施「包裝及包裝廢棄物指令」(Directive 94/62/EC),以設立包裝設計及包裝廢棄物預防與處理等規範。前述指令所適用範疇,涵蓋所有在歐盟市場上市之包裝類型及其廢棄物,亦即不論其包裝材質,抑或用於工業、商業、家庭或其他領域,均屬其納管範圍。 在前述指令下,會員國應採取措施,以確保在歐盟上市之包裝符合該指令附錄II所揭示要求,例如在足以符合對消費者之安全性與衛生保護水準下,產品包裝之使用量與重量以及包裝材料之有害物質含量均應最小化;應設計可再利用或可回復之包裝,包括使用有機回收或有利能源回收之材質等。 此外,該指令尚為會員國設定2025年及2030年前應該達成包裝廢棄物之整體回收及個別材質回收目標;另外,同時規定會員國在2024年底前應執行生產商責任計畫(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並針對前述計畫並應該符合歐盟廢棄物架構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2008/98/EC)關於生產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之要求,俾使經過使用之所有類型的包裝,以及其廢棄物均能夠獲得妥善退還、收集與處理。 環保法規正在加快永續材料在包裝上的使用,印刷包裝業者必須要理解,由低碳綠色設計開始、可持續包材的選擇與應用、以綠色印刷生產製程與技術等,來作為滿足品牌客戶及消費者的需求,這才是未來的市場競爭策略與最佳競爭力。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2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2

可再生材料的應用日漸普及 一、秸稈材料 秸稈是指農作物(如小麥、稻穀和玉米)在收穫後所剩下的莖稈部分,這些秸稈通常會被農民焚燒或丟棄,以便清理田地。然而,這種傳統處理方式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PM2.5等污染物,不僅對空氣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還加劇了溫室效應。此外,焚燒秸稈還會浪費寶貴的有機資源,無法實現其可持續的利用。 將秸稈轉化為漿料並製成包裝材料,不僅能減少焚燒所造成 的空氣污染,還能有效利用這些農業副產品。秸稈漿包裝材料具有可降解性和可回收性,能在使用後自然分解,減少垃圾填埋的壓力。此外,秸稈漿的生產過程中所需的資源相對較少,碳足跡更低,有助於推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這種材料的應用不僅提供了包裝領域的綠色選擇,還幫助改善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方式,為環境帶來更多益處。 二、竹纖維材料 自古以來,竹子便被廣泛應用於製作各種產品,其中不乏包裝用途。竹纖維作為現代包裝材料,具有許多環保優勢。首先,竹子生長週期短,通常3~5年即可成熟,相比於其他木本植物,竹子能夠更快再生,減少對森林資源的壓力。竹纖維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不會造成持久性污染,使用後能夠自然分解,減少垃圾填埋的負擔。此外,竹纖維包裝材料的強度高、韌性好,能夠有效保護產品並適應多種包裝的需求。其生產過程中碳排放較低,助力低碳運營,同時也能在生產中促進碳固存,是可持續包裝的理想選擇。(見圖5) ●圖5:由竹纖維與甘蔗渣所製成的餐盤(圖片來源╱泰國Suliver與加拿大Jan Star Supplies Inc官網)  三、甘蔗渣纖維材料 甘蔗渣是一種製糖過程中的農業副產品,長期以來被用於製作多種產品,例如紙漿、餐具等,並逐漸在包裝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甘蔗生長速度快,通常1~2年即可成熟,因此甘蔗渣的供應穩定且可以持續,有助於減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使用甘蔗渣製作的包裝材料具備有良好的環保特性,因為它可以在自然條件下快速生物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污染。此外,甘蔗渣包裝材料具有耐用性和韌性,適合使用於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等應用領域。同時,它的生產過程能夠有效利用農業廢料,降低碳排放,相比於石化材料的包裝,具有更低的環境足跡,是推動循環經濟的一項理想選擇。 四、玉米澱粉基材料 玉米澱粉基材料,是另外一種常見的生物可降解包裝替代品。它們由玉米澱粉提取製成,通常與其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結合,形成一種具有良好彈性和阻隔性的包裝材料。這些材料在特定的生物降解環境中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適合使用於一次性餐具、購物袋和食品包裝。另外也有業者利用此一材料,模擬塑料射出成型的生產工藝來生產包裝產品。(見圖6) ●圖6:由玉米澱粉基材及蘑菇菌絲所製作的包材(圖片來源╱Max Solution及EcovativeDesign官網) 五、其他可再生材料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再生材料以外,還有很多類似的材料被開發作為產品及包裝材料,以下簡略列舉提供參考: (一)棕櫚葉與椰殼纖維╱它們是可以降解且可再生的天然材料,可應用於製作餐具、包裝袋和繩索等。加上它們具備有高強度和耐用性,使用後可以自然分解,不會造成污染。 (二)蘑菇包裝材料╱它由真菌菌絲體與農業廢棄物結合而成,具備堅固、輕質和完全可以降解的特性。其生產耗能低、自然分解快,具備防潮防震功能,是發泡塑膠的理想替代品。 (三)海藻基材料╱利用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製作的薄膜材料,既可食用又可完全降解,這種材料可以用於包裝單份調味品或零食。(見圖7) ●圖7:可完全分解的海藻薄膜和海藻紙(圖片來源╱www.notpla.com網站)   回收塑料循環生產與再利用 根據低碳與永續發展的原則,包裝材料應該優先選擇紙張或其他可再生資源。然而,由於材料的物理特性、成本考量及當前技術的限制,許多產品仍然需要使用石化塑膠以確保產品的保護性和保質效果。石化塑膠雖具備優良的耐用性和防護性能,但其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在自然環境中的分解需數百年之久。如果缺乏有效的回收系統,塑膠廢棄物將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塑膠廢棄物已成為全球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並導致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危及生態和人類健康。因此,塑膠包裝的使用必須搭配健全的回收機制,以減少環境破壞並促進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而要避免此一問題發生的做法,便是做到塑料回收循環生產與再利用。 一、回收塑料的環境效益 (一)減少資源消耗╱回收塑料再利用可以減少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開採和消耗,降低生產新塑料所需的能量。 (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回收過程中,相比原生塑料所生產的排放量更低,能夠有效地降低整體的碳足跡。 (三)減少塑料垃圾╱回收利用可防止大量的塑料廢棄物進入垃圾填埋場、海洋或被焚燒,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二、回收塑料在包裝行業應用 (一)食品和飲料包裝╱許多的飲料公司,已經開始使用回收的PET瓶來生產新的飲料瓶。這不僅減少塑料廢棄物,還提升了品牌的環保形象。回收塑料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往往需要符合嚴格的衛生標準,但技術的不斷進步已經使這個成為可能。 (二)化妝品包裝╱許多化妝品品牌也開始採用回收塑料製作包裝,從瓶子到容器蓋,這些包裝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消耗,並提升產品的可持續性。 (三)電子產品包裝╱在電子產品領域,回收塑料被應用於製作包裝緩衝材料、外殼和托盤,這不僅有助於減少電子廢物,還能保護環境免受有害塑料化學物質的影響。(見圖8) 三、回收塑料應用的挑戰 (一)質量控制╱回收塑料的質量,往往不如原生塑料穩定。由於回收過程中塑料來自於不同的來源,可能會出現顏色不均、強度降低或化學性能不穩定等問題,這些質量問題可能會限制其在某些精細應用中的使用。 (二)回收基礎設施不完善╱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塑料回收基礎設施仍不完善,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這導致了大量塑料無法被有效回收再利用。建立和完善塑料回收系統,是推動回收塑料應用的關鍵。 (三)消費者意識和市場需求╱儘管回收塑料具有環保優勢,但消費者對於回收塑料產品的接受度仍然不高。有些人擔心回收塑料的安全性和質量,這使得市場需求尚未充分的釋放。此外,生產企業對於回收塑料的使用仍然有限,這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激勵和市場推動。 ●圖8:Dell電腦由海洋回收塑料所製成的包裝盒(圖片來源╱zeekmagazine.com/archives/62497網站)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包裝未來
2025-10-21

低碳永續材料的認識與選擇-1

Z世代(係指1997~2012年出生)的消費群,已逐漸成為全球的消費主力,他們對理念品牌的偏好,以及對環保、社會責任、多元文化等價值觀的重視,已讓綠色消費成為2025年的全球新趨勢。而氣候變遷與在全球資源逐漸短缺的背景下,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包裝產業作為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對產品保護與運輸有著重要的貢獻,其生產和設計過程中的碳排放與環境影響也逐漸受到社會與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對品牌商來言,更是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見圖1) 可持續發展議題備受關注 海洋生態污染及循環經濟,也是永續發展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2022年聯合國175個國家簽屬協議,在2024年完成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以減塑為目標,2024年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年會,即使焦點分歧在「減產」還是「回收」,但全球減塑的希望仍在。事實上在過去5年來,全球品牌客戶及供應鏈業者,都持續且積極的關注如何達成低碳經濟、解決塑膠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這造成低碳永續材料,成為印刷包裝業者的關鍵競爭力,所以認識與選擇低碳永續材料,對印刷包裝業者的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見圖2) 盤點國際品牌客戶的包裝目標,Dell電腦承諾2030年,超過50%的產品和100%包裝使用回收或可再生材料;惠普(HP)消除難以回收的材料、希望2023年40%的包裝循環利用率,至2030年可提升至75%;愛迪達(Adidas)的永續包裝目標,使用回收或已認證的材料、90%以上為回收材料及開發無塑料替代品等;SONOS 2025年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目標,是全新包裝完全使用90%消費後回收材料(PCR),以及FSC認證纖維或是可回收植物纖維等。 ●圖1:Z世代是指1997~2012年出生的主力消費群,表格為各個世代的時間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2:綠色包裝設計與愛迪達永續發展高峰會(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以紙代塑尋求可替代紙製品 針對紙製品包裝的減碳優勢,茲相關說明如下: 一、生物可降解性 紙製品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這使得它在進入垃圾處理系統時,比塑膠和金屬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擔要小的多。即便最終進入垃圾填埋場,紙張能夠在自然環境中較快分解,所釋放的碳與其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的碳相互抵消,從而減少對大氣碳濃度的影響。(見圖3) 二、紙製包材實際應用與挑戰 在實際應用中,紙製包裝已經在多個行業中被廣泛採用,特別是在食品、零售和電商等領域。許多企業紛紛轉向使用紙袋、紙盒和紙質填充物來取代傳統的塑膠包裝,其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還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包裝的需求。 然而,儘管紙製包裝材料具有明顯的減碳優勢,但在推動其更大規模的應用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例如,紙張的強度和防水性相對於塑膠較為不足,這限制了其在某些應用場景中的使用。另外,原本使用塑料材才能夠達到例如抗刮或抗磨損的功能部分,當改為紙製產品時可能在效果上會沒有塑料材質來的好。但是隨著材料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慢慢的已經有越來越多廠家推出可以克服問題的材料。 中華紙漿以水性可分解專利塗層,達到防水、防油與可熱封合的特性,並於使用後可直接投入一般紙類回收再利用,使得產品達到減塑、減碳與減廢的三大目標。這些產品都通過食品安全與綠色環保的相關認證,這是解決淋膜紙無法回收的一種新包裝材料。(見圖4) ●圖3:紙製包材具有天然的生物可降解性(圖片來源╱捷比達簡報資料) ●圖4:中華紙漿為首家採用無PE淋膜包裝紙(左),以及首創環保新標準的綠色衛生紙包裝(圖片來源╱中華紙漿簡報資料)
探索紙張、紙質包裝和紙製品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永續發展
2024-09-07

探索紙張、紙質包裝和紙製品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在永續發展的旅程中,循環經濟概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這概念的核心是減少浪費和不斷重複利用資源。在造紙業,循環利用正在改變紙張、紙質包裝及相關產品的生產、使用和回收方式。讓我們看看紙製品的循環性,重點放在包裝、行銷和消費品,突顯該行業的進步和挑戰。 明確循環性 循環經濟是一種範式轉移的經濟模式,與傳統的線性經濟形成鮮明對比。線性經濟的運作原則是“獲取、製造、處置”,而循環經濟則旨在消除浪費並促進資源的持續利用。 完全循環經濟作為一個閉環發揮作用,確保產品和材料不斷重複使用、翻新、再製造和回收。這種方法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環境影響和資源消耗,從而形成更具永續性和彈性的系統。 自工業革命以來,線性經濟的「取得、製造、處置」模式一直是 20 世紀和 21 世紀大部分時間的主導經濟模式。它涉及原材料的提取、製造產品,並最終將其作為廢物丟棄。這種線性方法導致了嚴重的環境退化,包括資源枯竭、污染和氣候變遷。 循環性為這種不可持續的軌跡提供了替代方案。透過重複使用、修復、再製造和回收產品和材料,循環性可以使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這減少了對原材料提取和製造的需求,從而節省資源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 此外,循環性促進創新和創造就業機會。開發促進循環的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可以創造新的經濟機會並支持永續成長。 向循環經濟的轉型需要整個價值鏈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政府、企業和消費者都可以發揮作用。  紙張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造紙工業是循環利用的先驅。紙產品本質上是可再生、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使其非常適合循環經濟。該行業對永續森林管理、高效生產流程和強大回收系統的承諾凸顯了其循環信譽。 永續採購和生產 造紙業對永續森林管理的日益承諾是其循環努力的基石。負責任的採伐做法和重新造林措施不僅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還有助於固碳,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 永續林業實踐確保紙製品原料木材的來源是負責任的。這涉及管理森林以維持生物多樣性、生產力和生態過程。森林管理委員會 (FSC)、永續林業倡議 (SFI) 和森林認證認可計畫 (PEFC) 等全球認證林業計畫在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效率的生產流程 現代造紙廠不斷致力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和能源消耗。閉環水系統、高效機械和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創新是標準做法。這些努力有助於減少紙張生產的環境足跡。 循環合作 回收是造紙業循環經濟模式的基石。紙製品可回收 5 至 7 次,減少對原始材料的需求以及相關的環境影響。  該行業與廢棄物管理公司、政府和消費者合作,確保用過的紙產品被收集、分類並加工成新的紙產品。這種回收基礎設施能夠持續重複利用寶貴的資源,將數百萬噸廢棄物從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中轉移出來。美國紙張的回收率超過68%,是可回收材料中最高的之一。 造紙業對循環利用的承諾超出了其營運實踐。透過與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和利益相關者積極互動,該行業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的協作方式。這包括與客戶合作設計環保包裝解決方案,並教育消費者負責任的紙張消耗和回收的重要性。 紙張圓度特性  由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紙包裝表現出較高的循環度: 可再生性 紙張源自樹木,樹木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可透過重新造林工作進行永續管理。 生物降解性和可堆肥性 某些類型的紙張是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以自然分解成有機物。這項特性減少了垃圾掩埋場和海洋中廢物的累積。 可回收性 幾十年來,造紙業一直在投資和改善紙張回收。紙張的可回收率很高,可以多次回收,從而可以回收纖維並生產新的紙產品。引入可再生原生纖維以增強回收產品。  永續採購 紙包裝可來自永續管理和​​認證的森林,確保負責任地採伐樹木並保護生物多樣性。  所有類型的包裝材料都有其地位和需求,但透過在適當的應用中選擇紙包裝,企業可以為循環經濟、減少浪費、節約資源和促進環境永續性做出重大貢獻。 包裝:那是(紙)包裝! 紙包裝體現了循環性。它被設計為可回收、可生物降解,通常由回收材料製成。包裝製造商總是在新的解決方案上進行創新和合作,而紙張正是在這一領域成為一種循環選擇。 食品包裝 紙和紙板因其多功能性和安全性而廣泛用於食品包裝。塗層和阻隔技術的創新提高了它們的性能,使其適用於多種食品。許多此類包裝在使用後可以 回收或堆肥 ,從而減少浪費和對環境的影響。 電商包裝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對永續包裝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加。紙質包裝提供了可持續的選擇,提供保護和耐用性,同時易於回收。公司越來越多地採用紙包裝來滿足消費者對環保選擇的需求。 行銷和消費品 紙製品不僅限於包裝;它們是行銷和各種消費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節深入研究這些領域中紙張的循環性。 印刷行銷資料 儘管發生了數位轉變,印刷行銷材料仍然具有相關性。紙張的循環性確保了小冊子、傳單和海報可以可持續生產並在使用後回收。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並促進負責任的營銷方式。 消費品 筆記本、薄紙和紙板家具等產品就是紙張多功能性的例子。這些產品如果以負責任的方式採購和製造,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從而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挑戰與機遇 儘管造紙業在循環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挑戰仍然存在。  回收流中的污染物、市場對回收材料需求的波動以及對更先進回收技術的需求都是需要持續關注和創新的領域。 應對這些挑戰為進一步創新和改進提供了機會。投資研發可以提高回收流程的效率並創造新的創新紙製品。跨行業以及與政策制定者的合作可以推動支持循環經濟的標準和法規的製定。 循環經濟中紙張的未來 紙張在循環經濟中的前景是光明的。隨著永續發展成為企業和消費者的首要任務,對循環產品的需求將會成長。造紙產業完全有能力透過持續創新和對永續實踐的承諾來滿足這一需求。 紙張、紙質包裝和相關產品的循環利用證明了該行業致力於永續發展。從負責任的採購和高效生產到強大的回收系統,造紙產業體現瞭如何在實踐中實現循環。展望未來,加強循環經濟的持續努力將確保紙製品繼續在永續發展的世界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透過擁抱循環,造紙產業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也為其他產業樹立了遵循的標準。透過擁抱循環,我們可以將經濟成長與資源枯竭和環境退化脫鉤。循環經濟為創造更繁榮、公平和永續的未來提供了潛力。 內容來源: https://twosidesna.org
瓦楞紙板產業:新一波成本上漲即將來臨
紙張材料
2024-07-20

瓦楞紙板產業:新一波成本上漲即將來臨

瓦楞紙板產業在2023年因經濟疲軟而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後,該產業預計在2024年逐步復甦。然而,Wellpappen 行業協會警告說,這一點現在正受到新的成本壓力的嚴重威脅。 V.(VDW)。業界認為瓦楞紙板原紙價格的最新動態極為令人擔憂。     「2024年第一季,瓦楞紙板產業日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4%。在經歷了極其艱難的 2023 年之後,這最終可能預示著小幅逐步復甦的開始。但現在新一波的成本上漲可能會破壞這一正面趨勢。伍爾特 (Steffen P. Würth) 這裡最大的推動因素是瓦楞紙板的價格,瓦楞紙板是生產瓦楞紙板最重要的原料。廢紙類型在 VDW 成員使用的紙張中所佔比例最大,超過 80%。 VDW 計算得出的棕色廢紙等級加權總體價格水準從 2024 年 1 月到 5 月上漲了 14.9%。根據EUWID(歐洲經濟服務有限公司)的訊息,上半年瓦楞材料(基於廢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8.9%,Testliner 3(基於廢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8.5%。 另據 EUWID 稱,目前僅 7 月就對棕色廢紙瓦楞紙板原紙每噸增加 60 歐元的新價格要求。 「如果這種情況成功,我們將在 1 月至 7 月期間將這些紙張品質的價格上漲每噸 160 歐元。我們認為,最近所有的成本上漲都與市場狀況根本不符。 「他們給瓦楞紙板行業帶來了巨大且不合理的負擔,」伍爾特批評道。對平均收入的觀察也表明,VDW 組織的公司並未將瓦楞紙板價格上漲轉嫁給客戶:在 2024 年 2 月短暫橫盤之後,先前平均收入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僅3月份,平均收入每平方公尺下降0.7美分,至每平方公尺63.8美分。 除了原料紙張的價格上漲之外,瓦楞紙板產業還面臨運費和人員成本持續攀升的額外負擔。 VDW 成員預計 2024 年貨運成本將成長 7.7%,人員成本將成長 5.3%。 「還必須在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等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的背景下看待人員成本問題,」VDW 主席強調。 “為了能夠應對大幅增加的總體要求,必須僱用越來越多的額外專家 - 因此,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永久性更高的人員成本。” 身為瓦楞紙板產業的代言人,VDW 目前代表著全德 31 家會員公司、約 100 家工廠和 18,000 多名員工的利益。根據其自己的信息,該協會代表了德國瓦楞紙板生產的 80% 以上。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de  
Denmaur 碳平衡紙銷量突破 20 萬噸
永續發展
2024-06-08

Denmaur 碳平衡紙銷量突破 20 萬噸

自 2016 年採用該計畫以來,Denmaur 已實現碳平衡紙銷量達到 20 萬噸的里程碑。 這家紙板和紙張製造商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就將其 2022 年 3 月達到的 10 萬噸里程碑翻了一番,這表明可持續材料對印刷行業日益重要。 今年1 月,它成為英國第一個使用基於科學的目標倡議(SBTi) 驗證的碳減排目標的全國性商家,到2030 年將排放量減少到2019 年水準的46%,並到2045 年實現淨零排放。 Denmaur 行銷和永續發展總監 Danny Doogan 表示:「我們碳平衡紙銷量的成長無疑是對印刷業不斷提高其永續發展形象的反應;但這也反映出最終用戶越來越希望減少其影響並促進其印刷媒體的可持續性。 碳平衡是一項經過審核的計劃,由國際保護慈善機構世界土地信託基金 (WLT)(與 Denmaur 合作)運營,旨在造林、重新造林和棲息地恢復工作,可用於抵消組織自身活動的排放。 透過由當地社區合作夥伴實施並根據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附加計劃(REDD+) 實施的每個項目,該慈善機構都能夠繪製其碳補償圖,並將其用於實現(SBTi) 中規定的公司目標。 Doogan 告訴 Printweek :「我們自 2016 年起就與 WLT 合作。他們提供了有效、相關且透明的抵消解決方案,這純粹是他們的保護活動的結果。  「透過 WLT,我們直接投資於他們基於 REDD+ 框架的項目,該框架被認為是解決大氣碳排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系統之一。  「在 Denmaur,我們採用雙重碳政策——減少碳排放和抵消碳排放。我們正在進行的碳減排計劃現在符合我們的 SBTi 近期目標和淨零目標,同時我們每年都會測量經過審計的碳足跡,並通過碳平衡紙計劃進行抵消。 負責管理WLT 碳平衡紙張的可持續發展諮詢公司Carbon Co 的合夥人總監Paul Opie 表示:「碳平衡紙張和印刷項目為印刷和造紙行業領先的、注重環保的企業提供了當今採取積極行動的重要工具。  「Denmaur 在業界的地位和對永續發展的承諾遠遠超出了其自身業務影響的範圍,它為出版商、品牌和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在使用印刷媒體時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方法。  世界土地信託基金執行長凱瑟琳巴納德補充說:「由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全球氣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因此,我們很高興看到 Denmaur 慶祝這一里程碑,作為他們為社會向低碳經濟轉型做出貢獻的一部分。 內容來源: https://www.print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