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市場情緒出現復甦跡象:全球紙漿展望 | 2025 年預覽
專家觀點
2025-03-20

市場情緒出現復甦跡象:全球紙漿展望 | 2025 年預覽

從 2025 年開始,對潛在關稅的擔憂讓北美 紙漿 市場參與者感到緊張。當他們確定一月份的 價格 並協商二月的新訂單時,情況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在歐洲紙漿市場,紙漿生產商已宣布提高漂白桉樹牛皮紙(BEK)漿和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NBSK)漿的價格。然而,買家卻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抵制。 展望今年剩餘時間,與市場相關的停工將對產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由於新資產的產量增加,停工期將持續到 2025 年上半年,尤其是硬木產業。預計到 2026 年,需求成長將趕上供應成長,這將導致市場條件趨緊。   2025 年初紙漿價格維持堅挺 今年以來,中國市場紙漿價格持續呈現走強跡象。春節假期前,國內轉售價格、期貨價格及淨進口價格均出現上漲。自假期結束以來,價格一直保持近期漲勢,我們預計買家很快就會需要增加購買量。 晨鳴紙業大部分 紙及紙板 產能持續缺口有助於穩定下游市場,尤其是在季節性淡季假期期間。由於晨鳴紙業閒置紙機沒有確定的重啟時間表,我們預計隨著行業進入嚴重的維修停工季節,紙漿價格的上行風險將增加。這將有助於紙漿生產商減少現有的庫存過剩。 在美國和歐洲,更高的紙漿折扣有助於降低淨價格。中國水位上漲可能很快就會導致歐洲和北美價格上漲。   罷工仍對 2025 年紙漿前景構成威脅 勞工罷工在 2024 年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罷工威脅對全球紙漿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月和四月,芬蘭運輸工人罷工,造成紙漿產量損失超過40萬噸。此外,4月和5月,智利有10萬噸的貨物運輸受到罷工的影響。 儘管加拿大兩大鐵路公司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有限公司(CPKC)的夏季罷工僅在 24 小時後就結束了,但此次罷工行動導致所有加拿大市場紙漿的運輸暫停。 罷工的準備工作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市場紙漿生產商自 2024 年 5 月起就制定了應急計劃。 今年 2 月,芬蘭最大的工會之一 Teollisuusliitto(工業聯盟)發起罷工,於 2 月 2 日星期日午夜開始,罷工影響了芬蘭最大的林業集團之一 UPM 的四家膠合板廠和一家紙漿廠。一周後,活動取消。 雖然這項工會行動並非直接針對紙漿廠,但紙漿供應鏈仍受到了影響。 UPM 的一位發言人告訴 Fastmarkets,該紙漿廠的營運依賴芬蘭化學品巨頭凱米拉 (Kemira) 的化學品供應,而該公司受到了罷工的影響。這意味著對 Kymi 紙漿廠的投入供應已經停止。   川普政府實施的潛在關稅將影響進口紙漿價格 2 月 1 日星期六,川普總統簽署命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 25% 的全面關稅,並對加拿大能源徵收 10% 的關稅。 作為回應,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宣布,加拿大將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這預示著貿易戰可能爆發。 加拿大是美國市場軟木紙漿的主要供應國,其次是瑞典和芬蘭。在硬木市場方面,巴西是最大的供應國,其次是烏拉圭和加拿大。 2024年,北美出口量增加15.5萬噸,而歐洲出口量大幅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該地區全年的罷工和糾紛。一旦宣布的關稅得以實施,全球供應鏈將受到連鎖反應,引發極大波動。   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將在紙漿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的市場情緒對 2024 年的紙漿和紙張消費造成壓力,消費者信心跌至歷史最低點。 2024年,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低迷,就業信心也隨之下降。這兩個因素嚴重影響了消費者信心。 中國是最大的商品紙漿消費國。其對全球市場紙漿的需求量比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總和還要大。因此,該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是全球格局的重要因素。 需求下降導致市場進口量年減 7%,部分原因是該行業轉向木片生產。目前,中國生產硬木紙漿的成本高於進口BHK價格,從而減少了對市場紙漿的需求並使綜合生產商受益。 2025年,隨著政府刺激計畫的效益顯現,市場可能開始復甦。這些政策旨在提高國內消費,這可能進一步刺激紙漿和紙張消費的補貨上漲。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markets.com/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服務
2025-09-15

洗產地迷局:貿易戰下的隱形供應鏈策略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貿易局勢中,企業正尋找各種途徑來應對日漸升高的貿易壁壘與關稅。然而,在這些策略中,一種名為「 洗產地 」的灰色操作模式,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 這不僅是企業為規避高額關稅所採取的應急之舉,更是一場深藏於國際貿易體系中的風險遊戲。它考驗著各國的貿易法規,也衝擊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洗產地」的運作手法、背後隱藏的巨大風險,以及這股暗流對亞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警示與挑戰。   「洗產地」的運作模式 1. 轉口不加工: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式。商品從甲國出口到第三國,在沒有任何實質加工的情況下,直接以第三國的名義重新出口到最終目的地。 2. 簡單加工: 企業將商品運到第三國,只進行如組裝、包裝或簡單的製程,以試圖滿足該國的「原產地規則」(通常要求一定比例的附加價值)。然而,這些簡單的步驟並不具備改變商品本質的「實質轉型」,因此仍被視為違規。 3. 更換標籤: 這是最直接的欺騙行為。在沒有任何加工或轉運的情況下,僅僅更換產品的標籤、包裝或文件,將產地資訊從原始國家改為其他國家。   「洗產地」的風險與衝擊 企業風險: 一旦被查獲,企業將面臨巨額罰款、商品被扣押、甚至被列入黑名單,從而失去客戶與市場。 國家風險: 對於作為轉口國的第三國而言,雖然可能獲得短期的轉口利益,但若被美國或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認定為「洗產地」的幫兇,該國的整體出口商品都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制裁。 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洗產地」破壞了公平的貿易秩序,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它迫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監管,使得全球供應鏈的運作變得更加複雜與困難。   台灣製造業的因應之道 「洗產地」現象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對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而言,更是一大警訊。企業應避免走「灰色地帶」,而是應該思考如何透過 技術升級、品牌建立 與 分散式生產 來強化自身競爭力。 與其冒險違規,不如重新審視並調整供應鏈布局,如將部分生產線移往第三國,並進行 實質性的製造投資 ,以確保產品的原產地證明合乎國際規範。這不僅是為了規避風險,更是為了在全球貿易新格局中,找到穩固且長期的成長路徑。   內容來源:  https://crossing.cw.com.tw/
市場情緒出現復甦跡象:全球紙漿展望 | 2025 年預覽
專家觀點
2025-03-20

市場情緒出現復甦跡象:全球紙漿展望 | 2025 年預覽

從 2025 年開始,對潛在關稅的擔憂讓北美 紙漿 市場參與者感到緊張。當他們確定一月份的 價格 並協商二月的新訂單時,情況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在歐洲紙漿市場,紙漿生產商已宣布提高漂白桉樹牛皮紙(BEK)漿和北方漂白軟木牛皮紙(NBSK)漿的價格。然而,買家卻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抵制。 展望今年剩餘時間,與市場相關的停工將對產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由於新資產的產量增加,停工期將持續到 2025 年上半年,尤其是硬木產業。預計到 2026 年,需求成長將趕上供應成長,這將導致市場條件趨緊。   2025 年初紙漿價格維持堅挺 今年以來,中國市場紙漿價格持續呈現走強跡象。春節假期前,國內轉售價格、期貨價格及淨進口價格均出現上漲。自假期結束以來,價格一直保持近期漲勢,我們預計買家很快就會需要增加購買量。 晨鳴紙業大部分 紙及紙板 產能持續缺口有助於穩定下游市場,尤其是在季節性淡季假期期間。由於晨鳴紙業閒置紙機沒有確定的重啟時間表,我們預計隨著行業進入嚴重的維修停工季節,紙漿價格的上行風險將增加。這將有助於紙漿生產商減少現有的庫存過剩。 在美國和歐洲,更高的紙漿折扣有助於降低淨價格。中國水位上漲可能很快就會導致歐洲和北美價格上漲。   罷工仍對 2025 年紙漿前景構成威脅 勞工罷工在 2024 年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罷工威脅對全球紙漿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月和四月,芬蘭運輸工人罷工,造成紙漿產量損失超過40萬噸。此外,4月和5月,智利有10萬噸的貨物運輸受到罷工的影響。 儘管加拿大兩大鐵路公司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CN)和加拿大太平洋堪薩斯城有限公司(CPKC)的夏季罷工僅在 24 小時後就結束了,但此次罷工行動導致所有加拿大市場紙漿的運輸暫停。 罷工的準備工作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市場紙漿生產商自 2024 年 5 月起就制定了應急計劃。 今年 2 月,芬蘭最大的工會之一 Teollisuusliitto(工業聯盟)發起罷工,於 2 月 2 日星期日午夜開始,罷工影響了芬蘭最大的林業集團之一 UPM 的四家膠合板廠和一家紙漿廠。一周後,活動取消。 雖然這項工會行動並非直接針對紙漿廠,但紙漿供應鏈仍受到了影響。 UPM 的一位發言人告訴 Fastmarkets,該紙漿廠的營運依賴芬蘭化學品巨頭凱米拉 (Kemira) 的化學品供應,而該公司受到了罷工的影響。這意味著對 Kymi 紙漿廠的投入供應已經停止。   川普政府實施的潛在關稅將影響進口紙漿價格 2 月 1 日星期六,川普總統簽署命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 25% 的全面關稅,並對加拿大能源徵收 10% 的關稅。 作為回應,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宣布,加拿大將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這預示著貿易戰可能爆發。 加拿大是美國市場軟木紙漿的主要供應國,其次是瑞典和芬蘭。在硬木市場方面,巴西是最大的供應國,其次是烏拉圭和加拿大。 2024年,北美出口量增加15.5萬噸,而歐洲出口量大幅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該地區全年的罷工和糾紛。一旦宣布的關稅得以實施,全球供應鏈將受到連鎖反應,引發極大波動。   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將在紙漿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的市場情緒對 2024 年的紙漿和紙張消費造成壓力,消費者信心跌至歷史最低點。 2024年,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低迷,就業信心也隨之下降。這兩個因素嚴重影響了消費者信心。 中國是最大的商品紙漿消費國。其對全球市場紙漿的需求量比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總和還要大。因此,該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是全球格局的重要因素。 需求下降導致市場進口量年減 7%,部分原因是該行業轉向木片生產。目前,中國生產硬木紙漿的成本高於進口BHK價格,從而減少了對市場紙漿的需求並使綜合生產商受益。 2025年,隨著政府刺激計畫的效益顯現,市場可能開始復甦。這些政策旨在提高國內消費,這可能進一步刺激紙漿和紙張消費的補貨上漲。   內容來源: https://www.fastmarke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