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od 將未來主義小屋帶到森林和紐約屋頂
設計創意
2025-09-08

Hello Wood 將未來主義小屋帶到森林和紐約屋頂

  布魯克林落成一座新的標誌性建築: PEBL Grand ,一座由匈牙利工作室 Hello Wood 設計的未來主義模組化小屋。這些雕塑般的「艙體」矗立在俯瞰曼哈頓的屋頂上,代表著小型永續建築的新篇章——融合了現代設計、尖端科技和五星級的舒適體驗。 Hello Wood 最初以舉辦創意建築營而聞名,在那裡,實驗性的想法常常轉化為大型公共裝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室發展成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設計與建造公司,打造融合藝術與建築的獨特小屋和豪華露營解決方案。他們的第一個重大成功是 PEBL One ,一個緊湊型工作站小屋。在此基礎上,PEBL Grand 擴展了這個概念,推出了更大、更豪華的模組,適用於城市屋頂和自然環境。 與傳統小屋不同,PEBL Grand 看起來更像太空艙或天然形成的巨石,因此得名。其低多邊形、受卵石啟發的幾何形狀打破了盒狀模組化設計,使其無論在樹木繁茂的森林中還是在城市高層建築的頂部都同樣舒適。 Hello Wood 已申請專利的專有建築系統採用數控加工的 CLT(交叉層壓木材)外殼,並覆以隔熱防水材料,確保耐用性,同時減少浪費並縮短組裝時間。外部飾面——從木材、石材到鋁板或鏡面面板——使每個小屋都能融入周圍環境,或脫穎而出,成為設計亮點。   PEBL Grand 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其建造速度快且可持續。每個單元均在歐洲完全預製,並根據目的地以交鑰匙形式或標準海運貨櫃平板包裝形式運輸。交貨後,小屋只需一天即可使用地腳螺栓基礎系統安裝完畢,無需混凝土,並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場地準備通常只需幾個小時,這使得整個過程快速、可預測,非常適合延誤成本高的專案。這種高效能不僅加快了交付速度,還確保每個小屋都保持 Hello Wood 標誌性的工藝水平。 儘管PEBL Grand佔地面積緊湊,卻能提供精品飯店套房般的舒適體驗。每個單元均可配備一張加大雙人床、小廚房、用餐區、浴室,甚至還有全景桑拿房。寬大的玻璃窗將視野一覽無餘,模組化的附加組件則可將多個PEBL小屋連接起來,並擴大居住空間。小屋可平裝裝入貨櫃,並在一天內安裝完畢,現場準備工作極少,因此非常適合打造豪華露營度假村、創意工作室、專屬活動空間或私人休憩場所。 今年五月,五套 PEBL Grand 裝置被安裝在布魯克林一家娛樂場所的屋頂上,為表演者提供了一個時尚的後台休憩之所,同時還能欣賞到曼哈頓天際線的絕美景色。該項目展示了可移動、可持續且設計前衛的微型建築如何在不造成大規模施工或乾擾的情況下適應密集的城市環境。 「PEBL Grand 是多年專注開發的成果,Hello Wood 從布達佩斯一路走到了紐約,」PEBL Grand 的首席建築師之一 Tamás Fülöp 說道。   要了解有關 Hello Wood 的 PEBL Grand 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ellowood.eu 。 攝影: György Palkó 。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關稅引爆的變局,包裝業是危機還是契機?
專家觀點
2025-09-08

關稅引爆的變局,包裝業是危機還是契機?

圖片來源: 對陸104%高稅率生效關稅世界大戰特朗普:各國都來抱大腿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包裝產業首當其衝。從原物料到成品,關稅如同一層層壓力網,逼迫企業重新思考生存與成長之道。看似嚴峻的挑戰,其實也可能是推動產業轉型的契機。   關稅政策如何直擊包裝產業? 2025年,美國大幅調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部分產品甚至被課徵 145% 的高稅率 。這不只涵蓋鋁、紙張、塑膠顆粒等原物料,連印刷紙盒、瓶罐等成品也被波及。對高度依賴跨境供應鏈的包裝業來說,這是一場全面的壓力測試。   美國一般進口商品關稅稅率(2025年4月10日更新) 國家 威脅率 當前費率(關稅暫停期間) 中國 34% 145% 墨西哥 25% 25% 加拿大 25% 25% 越南 46% 10% 泰國 36% 10% 台灣 32% 10% 印尼 32% 10% 印度 26% 10% 韓國 25% 10% 馬來西亞 24% 10% 日本 24% 10% 歐洲聯盟 20% 10%   衝擊在哪?成本與供應鏈的雙重夾擊 成本飆升: 原料依賴進口的包裝廠商,立刻感受到關稅壓力。除了關稅本身,供應商的「預期性漲價」更讓價格雪上加霜。加上複雜的跨國製程,使每一道關卡都可能被加稅,最終成本層層墊高。 企業為了搶在關稅落地前囤貨,也推升了倉儲和物流費用。短期雖能壓低採購成本,卻帶來庫存風險與資金壓力。 中小企業的生存戰: 大企業尚能靠規模與資金調整,但中小企業利潤微薄,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被迫停擺。25%的額外關稅,對某些印刷廠來說幾乎等於全數利潤蒸發。裁員、減少投資甚至退出市場,成了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資料來源: The Impact of Tariffs on the US Printing Industry 報復性關稅與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攀升至 60%,貿易政策反覆無常,讓企業難以規劃長遠投資。據 Evergreen Resources 指出,近一年重新談判供應合約的比例增加 35%,反映出產業的不安與停滯。 圖片來源: The probability of a recession remains at 60%   包裝業的應變之道 在關稅陰影下,業者並非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調整策略: 優化庫存與採購時機: 透過數據預測掌握關稅變化,抓準「免稅窗口」採購。 分散供應來源: 減少對中國依賴,轉向越南、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建立更具韌性的多元供應網絡。 在地生產的權衡: 回流美國生產雖可避稅,但高成本與產能不足仍是挑戰,只能作為長期規劃。   危機中的新契機:數位、在地、短鏈 數位印刷 支持少量、多樣化生產,降低庫存與浪費。 客製化服務 與 區域印刷 配合在地需求,更靈活貼近市場。 短鏈供應 減少長距離運輸與風險,同時響應低碳趨勢。 像 Cadbury 透過「盲文巧克力」與 AR 體驗的案例,就展現包裝不再只是外衣,而是品牌互動與情感傳遞的重要媒介。   關稅風暴後的產業走向 雖然短期內痛苦難免,但長遠來看,這場關稅戰正推動包裝業出現結構性轉型: 原料來源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 區域化生產,提升供應鏈彈性。 永續與輕量化設計加速落地。 數位印刷與客製化成為新常態。 今日的關稅政策,可能明日就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不確定性。包裝產業唯有保持靈活、積極與前瞻,才能把危機轉化為新一輪的競爭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media/
3D 列印網球挑戰傳統球性能
設計創意
2025-08-11

3D 列印網球挑戰傳統球性能

  中央聖馬丁畢業生Noé Chouraqui開發了「Point」,這是一款用3D列印製作的網球替代品,材質為生物基且可回收的絲材。 Point球保留了傳統網球的螢光黃色及環狀外觀,但使用的是一種名為PLA-HR的植物性3D列印絲材,而非傳統的中空橡膠芯加氈布覆蓋。 霓虹黃色的球是 3D 列印的   Chouraqui在中央聖馬丁產品與工業設計課程學習時,察覺到對於更永續網球替代品的需求。據設計師表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顆網球,每顆需約400年才能分解。 他以畢業專案為目標,致力打造耐用、強韌且彈跳性能不輸傳統網球的永續產品。 這些球主要由含玉米澱粉的PLA-HR絲材製成。   Chouraqui表示:「這款High Resilience PLA(PLA-HR)是生物基且可回收的絲材,主要由植物原料製成,特別是玉米澱粉。PLA-HR環保,可在工業條件下堆肥分解,碳足跡低於傳統塑料。」 他同時設計了以四球裝紙管包裝。   開發過程中,他進行了多次測試,嘗試不同的3D列印軟體、絲材種類、列印參數與內部格狀結構。 在外觀上,他選擇模仿經典網球的標誌性外型,這不僅是實用考量,也為符合規範。 他說:「保留網球特徵很重要,讓產品能被立即辨識為網球,而非其他球。」 雖然Point球僅用單一材料製成,但他仍在設計中包含熟悉的氈布線條,以維持視覺連結。   此外,螢光黃綠色的選擇既實用也符合法規,因為國際網球總會(ITF)只認可這種顏色的網球。 測試結果顯示,Point球外觀和性能皆符合預期,在實務中表現良好。 Point 球的初步測試結果顯示前景光明   ITF科學與技術主管Jamie Capel Davies對Point球進行正式測試,結果表明其氣動性能與傳統網球接近。 Chouraqui說:「ITF技術委員會正在審查Point的測試數據,並考慮調整規定以允許這種永續替代品在正式比賽中使用。」 Dezeen近期也刊登了其他3D列印作品,如專門用於收納胸罩的胸型衣架,以及能夠托住法國長棍麵包的螺旋形支架。 攝影由Noé Chouraqui提供。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
產品設計學生個人專案創造巨大商業成功
設計創意
2025-07-31

產品設計學生個人專案創造巨大商業成功

作為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Angus Willows 為自己設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設計一個更好的衣架。在 Willows 看來,現有的衣架既脆弱又一次性,而且不適合掛多種衣物。 Willows 著手設計,在獲得機械工程和設計創新雙學位後,他完善了自己的設計。成果就是 Kangaroo Hanger : 這些衣架由 100% 回收/可回收的 ABS 材料 製成,工程設計可承受 25 磅的重量而不會斷裂 。 雙下橫桿設計使其能夠輕鬆懸掛不同類型的服裝: Willows 於 2024 年初創辦了一家公司來推出這款產品。Kangaroo Hanger 獲得了巨大成功,在 TikTok 和其他平台上獲得了數千萬次的觀看,並創造了可觀的銷售額。隨後,Willows 又推出了 Alloy 版本 的衣架,由金屬和永續來源的山毛櫸木製成。這款衣架稍微更堅固,可承受 30 磅的重量 。 如今,Kangaroo Hanger 已在 Target、Walmart 和 Costco 上架。對於一個剛嶄露頭角的產品設計師來說,這成績相當不錯!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Fyrn 的「工作室系列」將廢棄物轉化為搶手物件
設計創意
2025-07-31

Fyrn 的「工作室系列」將廢棄物轉化為搶手物件

貪婪的消費者創造了一個被看似無用的副產品困擾的設計產業,但「廢棄物」的概念其實是視角問題。想像一下燭光在鋁製燭台粗糙的銑削痕跡上閃爍,或是天然木塊創造出桌面地形的視覺愉悅——這些材料在典型的生產週期中可能最終會被丟棄。然而,這些元素卻被重新想像成傳家寶,證明廢棄物也能被視為美的來源。 Fyrn ——以其專有零件、精密工程和美國工藝的工業化詮釋而聞名——透過 Studio Series(工作室系列) 進一步推進其永續發展方法和低廢棄物理念。這個首發系列包括雕塑般的 擠壓燭台 和多種木材組成的 熟食板套裝 ,將生產邊角料轉化為有意的、手工製作的物件。   從廢棄物到設計起點   Fyrn 一直優先考慮事物的製造方式,而不僅僅是產品最終的樣貌。因此,當去年 **Keyhole Collection(鎖孔系列)**的邊角料開始堆積在他們位於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的工作坊時,聯合創始人 David Charne 看到了將這些邊角料本身作為設計起點的機會。 Charne 解釋說:「我們知道這些材料是有價值的。我們只需要將那些木材重新定義為設計的起點,而不是廢棄物,而這種重新定義最終啟發了利用其他邊角料製作更廣泛系列的靈感。」 在一個永續性常常流於抽象的產業中,Fyrn 的 Studio Series 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將生產剩餘材料轉化為功能性的、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其成果是一個限量版家居用品膠囊系列,它平衡了原始材料的質感與精緻的工藝。更重要的是,它將可收藏的設計作為循環經濟的另一個基石,透過從製造業「醜陋」一面誕生的限量、有意義的物件,邀請消費者進入現代永續發展故事的另類敘事。   意想不到的驚喜:熟食板與燭台的誕生   Fyrn 的 熟食板套裝 體現了 Charne 所謂的「驚喜與愉悅」模式。每個套裝——包含一個較大的木板、一個較小的配套木碟和一個雕塑般的立方體底座——均由優質的黑胡桃木和白橡木邊角料製成,呈現出獨特的木紋和飾面組合,為桌面帶來動態美感。沒有兩個套裝是完全相同的,讓每一次收貨都成為一次小小的發現之旅。 熟食板套裝的最初想法源於一個簡單的時刻:在 Fyrn 工作坊即將舉行的一場派對上,長期合作夥伴兼現任生產經理 Derek McCall 構想出了一種藝術性的展示方式,將分層的木板和用剩餘木材雕刻的底座結合在一起。事實上,整個團隊都參與了構思。客戶體驗主管 Jane Hargrave 多年來一直經過一個巨大的鋁製門擋,她設想它如何能變成一個階梯狀的燭台。 雕塑般的 擠壓燭台 由剩餘的 Stemn 硬體擠壓件機加工而成。幾何形狀、階梯式的形式——有高款或矮款可選——讓銑削痕跡清晰可見,如同描繪燭光的等高線。它們手感沉重, unmistakably 工業風,卻又出奇地私密。   協作、即興與時間膠囊   如果說 Fyrn 的家具系列體現了精準和可重複性,那麼 Studio Series 則恰恰相反:它強調協作、即興創作和自豪的不規則性。「與我們的家具設計不同,我們想要一個更自由、更有趣的專案,即使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也能存在。透過開放設計流程,這些作品上都有我們整個團隊的印記,這就是為什麼每個物件都感覺既熟悉又獨特。」 Charne 補充道:「將殘餘材料轉化為可銷售的高品質物件,意味著我們要轉變思維模式。我們必須跳脫大規模生產的規則,讓不完美成為美的一部分。希望我們的 Studio Series 能讓更多人對舉辦聚會感到興奮。或許這些作品能激發關於自然資源、廢棄物等方面的精彩對話。」 這裡也存在一種固有的稀缺性。每個小批次都取決於 Fyrn 的生產節奏——這意味著可用性會隨著工作坊剩餘材料的多少而波動。Charne 指出,這種限制將每件作品轉化為一個時間膠囊。 「客戶購買的不僅是一個物件,他們購買的是一個反映我們商店某個時刻以及塑造它的人們的東西。那是一種大量生產無法複製的收藏級依戀。」 欲了解更多關於 Fyrn 的資訊並選購 Studio Series 系列,請訪問 fyrn.com 。 攝影: Elizabeth Carababas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包裝供應商回應速食顧客對更好體驗的渴望
包裝未來
2025-07-10

包裝供應商回應速食顧客對更好體驗的渴望

對許多速食餐廳(QSR)來說,包裝過去只是餐點之外的附加思考。 「以前他們只是把鹽、胡椒包、一張糟糕的餐巾紙和一支叉匙丟進袋子裡,」RaboResearch 食品與農業企業包裝與物流資深分析師 Jim Owen 表示。 但用餐趨勢正在改變。便利性已成為消費者的首要考量。根據美國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今年發布的資料,超過 60% 的 Z 世代與千禧世代認為外帶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7% 的整體消費者每週至少訂一次外帶。 速食餐廳再也無法忽視包裝的重要性。顧客的用餐體驗早已不限於店內的桌椅或牆上的藝術裝飾。現在的速食餐廳服務的是更具流動性的顧客:他們可能在車上吃、邊走邊吃,甚至穿著運動褲在家吃,Owen 說。 「包裝本身就成了用餐體驗的一部分,」他強調。 NSF(專注於公共衛生標準與服務的組織)食品與永續顧問服務資深總監 Matt Allen 指出,包裝供應商必須創新,「投資開發能符合餐廳與顧客新期望的永續包裝解決方案。」   包裝帶來的價值機會 餐廳正加緊改善包裝材料,使其在運送過程中更具韌性、防止滲漏,並能維持餐點從餐廳送到顧客家中的溫度表現,Dining Alliance 西美業務發展副總裁 Rick Gailey 表示。 「包裝在維持食物品質與呈現上扮演關鍵角色,」他說。 其中一項看似基本卻極為重要的特性就是 可堆疊性 ,因為外帶餐點常會將多個容器堆放在袋中。某些速食餐廳會使用甘蔗渣製成的壓殼容器(bagasse clamshells)取代塑膠,或是採用防漏容器,以更好地支持外送與非店內用餐的營運需求,LogicSource 卓越中心合夥人 James Bouchard 表示。該公司為包含餐廳在內的多元企業提供採購與供應解決方案。 Gailey 指出,外帶與外送的趨勢推動了速食餐廳包裝需求的穩定成長。Bouchard 補充,這對提供可堆肥、防潮與防油功能性包裝的供應商來說是利多。 另外,一次性小包裝(portion packs)製造商也有機會開拓 grab-and-go 即食餐的市場。例如,Tetra Pak 為食品服務客戶提供無需冷藏即可保存的無菌紙盒包裝。該公司美加區行銷經理 Yuran Rodriguez 表示:「果汁、牛奶、咖啡、茶等小包裝產品,顧客可以立即飲用或之後再喝,且無食品安全疑慮。」 然而,需求成長的情況依速食餐廳類型與地區而異,這也會影響供應這些餐廳的包裝生產商。美國餐廳協會今年6月報告指出,近期經濟不確定性導致餐飲業銷售出現兩年來最大月度下滑。不過,整體來看,5月的餐飲消費額仍較去年同期增長逾5%。 以披薩店為例,銷售量下滑導致披薩盒需求下降,根據 RaboResearch 報告,美國每年使用約 30 億個披薩盒。雖然在整體瓦楞紙市場中占比不高,但在特定地區,披薩盒可占某些加工廠的半數以上產量。 該研究團隊建議,瓦楞紙供應商可趁此機會轉向開發其他餐點類型的創新包裝,例如適合地中海餐點的多格分隔容器。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GPI)執行長 Michael Doss 今年5月指出,他們的速食客戶在多數情況下面臨「低至中等幅度的銷量下滑」,預期 2025 年對該產業而言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逐步淘汰塑膠 儘管 GPI 對今年速食產業保持謹慎,但食品服務仍是該公司看好的「重大機會」,特別是餐廳業者正積極淘汰塑膠,改用可回收包材。Doss 在 2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這一點。 例如,GPI 曾為 Chick-fil-A 開發雙層絕緣紙纖維杯,取代其原有的泡沫塑膠杯。這只是眾多餐廳淘汰聚苯乙烯與一次性塑膠、轉向纖維基、可堆肥或可回收材料的案例之一。 當然,餐廳仍在某些應用中使用塑膠,例如紙包裝需要塑膠塗層以防油,但 Owen 表示:「相較以往,塑膠使用量已大幅減少。」 速食餐廳選用更永續包裝的原因多元。除了消費者對永續性愈來愈關注外,餐廳也須因應現行與即將上路的法規。例如,今年7月起,特拉華州與維吉尼亞州也加入禁止多數餐飲業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棉容器的行列。 Tetra Pak 的 Rodriguez 補充,餐飲業者自身也制定了永續目標。麥當勞便訂下目標,在 2025 年底前,其主要顧客用包裝將 100% 來自可再生、回收或經認證的材料。去年秋天,該品牌與 GPI 合作推出無塑膠蓋的四折杯,取代原有 McFlurry 冰品的塑膠杯蓋。 圖說: 麥當勞於 2024 年 9 月推出的 McFlurry 四折杯,已全面取代塑膠蓋杯。   漢堡王則減少包材用紙量、導入植物性餐具與免吸管杯蓋,並試驗可重複使用 200 次的循環杯方案,Bouchard 表示。Allen 也指出,漢堡連鎖業者在可生物分解包裝方面已進行多項實驗。 這些趨勢正推動包裝供應商研發更多符合永續概念的選項。例如,Tetra Pak 的包裝大多使用可再生材料,並設計為可回收,Rodriguez 指出。 雖然永續包裝選項通常較昂貴,但 Gailey 表示:「隨著製造技術進步與普及率提升,成本差距正在縮小。」 Rodriguez 也承認,在速食餐廳對便利性、永續性與法規要求持續變動的背景下,包裝供應商面臨不小壓力。但同時,他認為這是成長契機。 「這樣的轉變為供應商與速食餐廳提供長期成長的機會,也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價值觀,」Rodriguez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dive.com/
渴望之物
包裝未來
2025-07-10

渴望之物

直印物件技術成熟,為促銷印刷帶來機會與挑戰   數位印刷界如同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言,「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新技術似乎每天都有推出,但許多技術經過多年才達到成熟水準。如今,直印物件(Direct-to-Object, DTO)終於迎來了它的時刻。 DTO 技術自1990年代就已出現,但直到2000年代才開始實際應用。如今先進系統能同時滿足現代客戶對永續性的要求,具備高速、彈性與卓越影像品質。 過去促銷印刷市場多以轉印技術主導,如直印薄膜(Direct-to-Film, DTF),它先將圖像印在薄膜或轉印紙上,再透過熱壓及黏著劑轉印到物品表面。DTF 因成本低、流程簡單而廣受歡迎。相比之下,DTO 更簡化流程且更具多樣性,能直接把墨水印刷到三維物件上,並以紫外光瞬間固化墨水,無暈染或污損。   渴望之物 Nick Macfarlane解釋:「直印物件就是用UV LED平板或圓筒數位印表機,將2D圖像精準印刷到3D物件上,呈現鮮豔色彩、細線條、文字和編號。」 此技術應用範圍廣泛且持續擴展,從飲具、美妝容器、燭台、運動器材、工業零件,到糖果和個性化早餐穀片盒等皆見蹤影。   DTO 與其他數位印刷技術比較 DTO 優勢明顯,但並非唯一選項。DTF依舊是服裝印刷的熱門技術,染料昇華及熱轉印也廣泛用於紡織品和表面印刷。 Macfarlane說:「不同於溶劑或水性墨水透過熱蒸發乾燥,UV墨水是通過紫外光照射時發生的化學反應固化,無污染且能耗更低。」 憑藉較短的設置時間和單件經濟印刷能力,DTO 非常適合日益增長的個性化與大規模定製需求。 「直印物件幾乎不需設定,讓這項技術更容易被使用。」— Inkcups區域銷售代表 Nick Macfarlane   多功能與限制 「直印物件UV噴墨印表機通常使用CMYK、白色及清漆墨水,UV墨水有硬性、彈性甚至可食用等多種配方。但因為應用多樣,並沒有通用墨水可用。」Macfarlane指出,不同墨水專為不同材質研發。 物件形狀也是關鍵。Inkcups的圓筒UV噴墨技術能在直筒或錐形圓柱物體上進行360度全彩包覆印刷,且從單件到一萬件均具成本效益。 物件通常由專用夾具固定旋轉,實現精準360度印刷。對於更複雜的形狀,印表機技術也在演進。「我們的X5-T平板UV印表機加大了噴頭與材質間距離,提升了在有曲面、凹槽、紋理或多層結構上的精準印刷能力。」 紡織品如可重複使用袋子也有挑戰。Macfarlane說:「不同材質袋子如無紡布、棉布、帆布和麻布因吸水性不同而各有難題。配合我們彈性XFlexx UV墨水系列與XJET Switch印表機,可有效避免印刷圖案在使用過程中龜裂或變形。」   廣泛且成長中的市場 DTO 已成為促銷及工業印刷的常態技術。「飲具、派對及婚禮小禮物、可重複使用袋子、促銷品及工具等工業品是最常見的裝飾品項。」Macfarlane說。 此外,「我們有客戶用圓筒DTO技術裝飾香氛蠟燭燭台,還有客戶用於包裝原型製作,有的則生產獨立品牌的主包裝,甚至用於大規模個性化包裝活動。」 DTO 甚至改變商業模式。「英國客戶Proper Goose原本用Inkcups設備支援個性化禮品業務,後來成功開拓B2B新事業部Bottled Goose。」   效率與易用性 對多數用戶而言,DTO 的快速與簡易是決勝點。「X5-T平板UV印表機可在90秒內完成最大20×24英吋的全彩印刷,Helix ONE圓筒印表機在固定好物件後46秒即可完成水瓶或可重複使用杯子的印刷。」 Macfarlane補充:「直印物件幾乎無需複雜設定,讓各類背景的操作員都能輕易上手。」公司會提供軟體與維護培訓,並持續提供支援。   永續與未來 除了彈性和速度,DTO在環保方面也具優勢。「此工藝用水量少,且不會產生昇華或轉印紙等廢棄物。」 DTO 可能無法解決所有應用問題,但其對多種材質與形狀的適應能力,加上效率與減廢優勢,讓它在印刷未來佔有一席之地。隨著自動化、個性化、AI與電腦視覺等創新技術的發展,DTO看來正是準備好迎接未來印刷產業的利器。   內容來源: https://www.digitalprintermag.co.uk/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設計創意
2025-06-12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東京迎來“100色第53期”   艾曼紐莫瑞(Emmanuelle Moureaux )正在進行的「百色之路」系列的最新作品《百色53號》已在 東京 高輪Gateway City開幕。這幅作品由2400條垂直線條組成,每條線條都以100種精心挑選的顏色之一呈現,既是空間結構,也是時間地圖,描繪了一個世紀以來對未來的想像。   該作品位於東 日本 旅客鐵道株式會社新開發的Gateway公園內,標誌著圍繞港區中心交通樞紐而建的城市綜合體高輪Gateway City的正式啟動。作為該綜合體首次亮相的首個公共裝置,「百色之路」為這個以開放和流動為特徵的社區奠定了基調。 「百色之路53號」將向公眾開放至2025年7月21日。 圖片© 島大子     emmanuelle moureaux 的色彩與時間地圖   Emmanuelle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 53 號」作品,從東京廣場望去,彷彿一片漸變的色彩,但近距離觀察,其內在邏輯卻展現為在校準的光譜中層層疊加的數字。如此一來,這位常駐東京的法國 建築師 對色彩的標誌性運用,與其說是表面處理,不如說是一種建築材料。每一行都刻有年份,從 2025 年開始,依序延續至 2124 年。   作品的結構節奏由均勻的間距和重複構成。線條垂直懸掛,營造出既通透又沉浸的通道。隨著參觀者在作品中移動,線條上印刷的數位時隱時現,重疊色彩的光學干涉圖案更增強了這​​種動態效果。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高輪門戶城安裝“100 種顏色路徑”     一條透過沉浸式色彩雕刻的道路   東京「百色之路」裝置的核心是一條貫穿彩色網格的中央走廊。 Emmanuelle Moureaux 精心雕琢了這條通道,引導參觀者進入其中,讓他們瞬間沉浸在時間的光譜之中。當人們漫步其中,視覺節奏隨之變換。這看似簡單的姿態,卻將裝置從一個棲息之物轉化為一個可體驗的環境。   作品內部,營造出與每種顏色和年份的觸覺接近感。垂直密度在某些角度趨於平緩,在其他角度則逐漸加深,強調了建築感知中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其效果既不誇張也不說教——它精準、開放,並能對運動做出回應。 該裝置由 2,400 條垂直線條組成,排列著 100 種精心挑選的顏色     除了公園裝置之外,「百色之路」的概念已延伸至整個車站區域。 Moureaux 為高輪關口站的南北檢票口以及周圍的街道旗幟設計了相關的圖形。名為「百色之城」的擴增實境體驗讓遊客能夠以數位方式與裝置互動,並透過智慧型手機互動啟動這一概念。   展覽期間,一個公共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在日常環境中尋找色彩——這種方法強化了該項目的核心主題:色彩作為觀察和時間的框架。這種實體裝置與公共功能的結合,強化了作品在城市環境中的建築相關性。 中央走廊引導遊客穿越沉浸式色彩場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之路延續了她對色彩如何塑造物理空間和集體想像的探索。每行的編號,搭配清晰的時間弧線,為原本純粹的美學領域賦予了結構。色彩與時間的連結構成了一個視覺上引人入勝,但在概念上卻又複雜的概念架構。   該裝置既指未來,也指向現在。選擇在高輪門戶城(Takanawa Gateway City)的2025年啟動,使作品與其當下的脈絡相契合。同時,選擇將時間延伸至一百年後,使該計畫成為關於記憶與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冥想。 每條線都刻有從 2025 年到 2124 年的一個年份,創造了 100 年的空間時間線 數字會隨著觀眾的移動而出現和消失,帶來動態的、視角主導的體驗   名為「百色城」的 AR 擴充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數位互動 該裝置使用顏色作為建築材料來組織時間和空間     作品延伸至整個區域,車站門口的圖案和以顏色為主題的旗幟       艾瑪紐爾·莫羅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設計創意
2025-06-12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東京迎來“100色第53期”   艾曼紐莫瑞(Emmanuelle Moureaux )正在進行的「百色之路」系列的最新作品《百色53號》已在 東京 高輪Gateway City開幕。這幅作品由2400條垂直線條組成,每條線條都以100種精心挑選的顏色之一呈現,既是空間結構,也是時間地圖,描繪了一個世紀以來對未來的想像。   該作品位於東 日本 旅客鐵道株式會社新開發的Gateway公園內,標誌著圍繞港區中心交通樞紐而建的城市綜合體高輪Gateway City的正式啟動。作為該綜合體首次亮相的首個公共裝置,「百色之路」為這個以開放和流動為特徵的社區奠定了基調。 「百色之路53號」將向公眾開放至2025年7月21日。 圖片© 島大子     emmanuelle moureaux 的色彩與時間地圖   Emmanuelle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 53 號」作品,從東京廣場望去,彷彿一片漸變的色彩,但近距離觀察,其內在邏輯卻展現為在校準的光譜中層層疊加的數字。如此一來,這位常駐東京的法國 建築師 對色彩的標誌性運用,與其說是表面處理,不如說是一種建築材料。每一行都刻有年份,從 2025 年開始,依序延續至 2124 年。   作品的結構節奏由均勻的間距和重複構成。線條垂直懸掛,營造出既通透又沉浸的通道。隨著參觀者在作品中移動,線條上印刷的數位時隱時現,重疊色彩的光學干涉圖案更增強了這​​種動態效果。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高輪門戶城安裝“100 種顏色路徑”     一條透過沉浸式色彩雕刻的道路   東京「百色之路」裝置的核心是一條貫穿彩色網格的中央走廊。 Emmanuelle Moureaux 精心雕琢了這條通道,引導參觀者進入其中,讓他們瞬間沉浸在時間的光譜之中。當人們漫步其中,視覺節奏隨之變換。這看似簡單的姿態,卻將裝置從一個棲息之物轉化為一個可體驗的環境。   作品內部,營造出與每種顏色和年份的觸覺接近感。垂直密度在某些角度趨於平緩,在其他角度則逐漸加深,強調了建築感知中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其效果既不誇張也不說教——它精準、開放,並能對運動做出回應。 該裝置由 2,400 條垂直線條組成,排列著 100 種精心挑選的顏色     除了公園裝置之外,「百色之路」的概念已延伸至整個車站區域。 Moureaux 為高輪關口站的南北檢票口以及周圍的街道旗幟設計了相關的圖形。名為「百色之城」的擴增實境體驗讓遊客能夠以數位方式與裝置互動,並透過智慧型手機互動啟動這一概念。   展覽期間,一個公共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在日常環境中尋找色彩——這種方法強化了該項目的核心主題:色彩作為觀察和時間的框架。這種實體裝置與公共功能的結合,強化了作品在城市環境中的建築相關性。 中央走廊引導遊客穿越沉浸式色彩場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之路延續了她對色彩如何塑造物理空間和集體想像的探索。每行的編號,搭配清晰的時間弧線,為原本純粹的美學領域賦予了結構。色彩與時間的連結構成了一個視覺上引人入勝,但在概念上卻又複雜的概念架構。   該裝置既指未來,也指向現在。選擇在高輪門戶城(Takanawa Gateway City)的2025年啟動,使作品與其當下的脈絡相契合。同時,選擇將時間延伸至一百年後,使該計畫成為關於記憶與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冥想。 每條線都刻有從 2025 年到 2124 年的一個年份,創造了 100 年的空間時間線 數字會隨著觀眾的移動而出現和消失,帶來動態的、視角主導的體驗   名為「百色城」的 AR 擴充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數位互動 該裝置使用顏色作為建築材料來組織時間和空間     作品延伸至整個區域,車站門口的圖案和以顏色為主題的旗幟       艾瑪紐爾·莫羅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藝術裝置使用 41,415 根吸管來挑戰消費和浪費的觀念
設計創意
2025-06-05

藝術裝置使用 41,415 根吸管來挑戰消費和浪費的觀念

自從我們意識到一次性塑膠吸管對環境的危害以來,餐廳、咖啡館,甚至家庭都開始尋找替代品。看到那些可愛的海龜因為被丟進水裡的吸管而無法呼吸,我們深受其害,於是開始考慮使用紙質吸管、可食用吸管,或者乾脆不用吸管。然而,仍然有許多機構和個人似乎對這個環境問題漠不關心,所以我們仍然看到數百萬個一次性塑膠製品堆積在垃圾掩埋場。 A+U Lab 將永續性與設計完美融合,推出了「41,415 根吸管」裝置藝術,這件充滿活力的模組化裝置完全由塑膠吸管製成。這座臨時裝置位於韓國釜山,重新構想了這種隨處可見的一次性物品,將其轉化為一種沉浸式的空間體驗。它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震撼,更深刻地反思了一次性塑膠對環境的影響,引發了人們對負責任消費的討論。 設計師: A+U Lab 這款引人注目的藝術裝置,是對創意再利用的詮釋,其形狀似棱柱體,由41,415根廢棄塑膠吸管精心打造而成。紅、黃、橙、白和透明吸管組成的鮮豔色彩,賦予了作品俏皮又引人深思的美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尺寸令人矚目:長11.4米,寬3米,高2.75米。數千根吸管被精心排列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方格網格,並透過客製化設計的雷射切割壓克力接頭連接起來。   這種創新的連接系統不僅確保了大型雕塑的結構完整性,還使其易於組裝、高效拆卸和便捷運輸,暗示著該藝術品具有旅行和與不同觀眾互動的潛力。這種與生俱來的移動性,加上回收材料的使用,強烈地強調了該計畫對可回收原則的堅定承諾,以及材料再利用在當代藝術領域帶來的變革潛力。稻草結構的多孔特性進一步促進了與光影的奇妙互動,當觀眾在其限定的空間內移動時,創造出動態的視覺體驗。 這項雄心勃勃的藝術創作是對塑膠垃圾的有力詮釋,它將無處不在的一次性物品轉化為引人入勝、意義非凡的藝術形式,引發人們對消費和環境責任的反思,呼應了藝術界日益增長的可持續實踐和傳遞影響力信息的趨勢。透過將廢棄材料重新利用為藝術作品,他們能夠挑戰人們對垃圾的認知以及我們消費和丟棄物品的方式。它展現了精心設計如何將日常物品轉化為強大的藝術表達和社會評論媒介,引導觀眾重新思考這些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材料。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
Hello Wood 將未來主義小屋帶到森林和紐約屋頂
設計創意
2025-09-08

Hello Wood 將未來主義小屋帶到森林和紐約屋頂

  布魯克林落成一座新的標誌性建築: PEBL Grand ,一座由匈牙利工作室 Hello Wood 設計的未來主義模組化小屋。這些雕塑般的「艙體」矗立在俯瞰曼哈頓的屋頂上,代表著小型永續建築的新篇章——融合了現代設計、尖端科技和五星級的舒適體驗。 Hello Wood 最初以舉辦創意建築營而聞名,在那裡,實驗性的想法常常轉化為大型公共裝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室發展成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設計與建造公司,打造融合藝術與建築的獨特小屋和豪華露營解決方案。他們的第一個重大成功是 PEBL One ,一個緊湊型工作站小屋。在此基礎上,PEBL Grand 擴展了這個概念,推出了更大、更豪華的模組,適用於城市屋頂和自然環境。 與傳統小屋不同,PEBL Grand 看起來更像太空艙或天然形成的巨石,因此得名。其低多邊形、受卵石啟發的幾何形狀打破了盒狀模組化設計,使其無論在樹木繁茂的森林中還是在城市高層建築的頂部都同樣舒適。 Hello Wood 已申請專利的專有建築系統採用數控加工的 CLT(交叉層壓木材)外殼,並覆以隔熱防水材料,確保耐用性,同時減少浪費並縮短組裝時間。外部飾面——從木材、石材到鋁板或鏡面面板——使每個小屋都能融入周圍環境,或脫穎而出,成為設計亮點。   PEBL Grand 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其建造速度快且可持續。每個單元均在歐洲完全預製,並根據目的地以交鑰匙形式或標準海運貨櫃平板包裝形式運輸。交貨後,小屋只需一天即可使用地腳螺栓基礎系統安裝完畢,無需混凝土,並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場地準備通常只需幾個小時,這使得整個過程快速、可預測,非常適合延誤成本高的專案。這種高效能不僅加快了交付速度,還確保每個小屋都保持 Hello Wood 標誌性的工藝水平。 儘管PEBL Grand佔地面積緊湊,卻能提供精品飯店套房般的舒適體驗。每個單元均可配備一張加大雙人床、小廚房、用餐區、浴室,甚至還有全景桑拿房。寬大的玻璃窗將視野一覽無餘,模組化的附加組件則可將多個PEBL小屋連接起來,並擴大居住空間。小屋可平裝裝入貨櫃,並在一天內安裝完畢,現場準備工作極少,因此非常適合打造豪華露營度假村、創意工作室、專屬活動空間或私人休憩場所。 今年五月,五套 PEBL Grand 裝置被安裝在布魯克林一家娛樂場所的屋頂上,為表演者提供了一個時尚的後台休憩之所,同時還能欣賞到曼哈頓天際線的絕美景色。該項目展示了可移動、可持續且設計前衛的微型建築如何在不造成大規模施工或乾擾的情況下適應密集的城市環境。 「PEBL Grand 是多年專注開發的成果,Hello Wood 從布達佩斯一路走到了紐約,」PEBL Grand 的首席建築師之一 Tamás Fülöp 說道。   要了解有關 Hello Wood 的 PEBL Grand 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ellowood.eu 。 攝影: György Palkó 。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關稅引爆的變局,包裝業是危機還是契機?
專家觀點
2025-09-08

關稅引爆的變局,包裝業是危機還是契機?

圖片來源: 對陸104%高稅率生效關稅世界大戰特朗普:各國都來抱大腿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包裝產業首當其衝。從原物料到成品,關稅如同一層層壓力網,逼迫企業重新思考生存與成長之道。看似嚴峻的挑戰,其實也可能是推動產業轉型的契機。   關稅政策如何直擊包裝產業? 2025年,美國大幅調高中國進口商品關稅,部分產品甚至被課徵 145% 的高稅率 。這不只涵蓋鋁、紙張、塑膠顆粒等原物料,連印刷紙盒、瓶罐等成品也被波及。對高度依賴跨境供應鏈的包裝業來說,這是一場全面的壓力測試。   美國一般進口商品關稅稅率(2025年4月10日更新) 國家 威脅率 當前費率(關稅暫停期間) 中國 34% 145% 墨西哥 25% 25% 加拿大 25% 25% 越南 46% 10% 泰國 36% 10% 台灣 32% 10% 印尼 32% 10% 印度 26% 10% 韓國 25% 10% 馬來西亞 24% 10% 日本 24% 10% 歐洲聯盟 20% 10%   衝擊在哪?成本與供應鏈的雙重夾擊 成本飆升: 原料依賴進口的包裝廠商,立刻感受到關稅壓力。除了關稅本身,供應商的「預期性漲價」更讓價格雪上加霜。加上複雜的跨國製程,使每一道關卡都可能被加稅,最終成本層層墊高。 企業為了搶在關稅落地前囤貨,也推升了倉儲和物流費用。短期雖能壓低採購成本,卻帶來庫存風險與資金壓力。 中小企業的生存戰: 大企業尚能靠規模與資金調整,但中小企業利潤微薄,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被迫停擺。25%的額外關稅,對某些印刷廠來說幾乎等於全數利潤蒸發。裁員、減少投資甚至退出市場,成了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資料來源: The Impact of Tariffs on the US Printing Industry 報復性關稅與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攀升至 60%,貿易政策反覆無常,讓企業難以規劃長遠投資。據 Evergreen Resources 指出,近一年重新談判供應合約的比例增加 35%,反映出產業的不安與停滯。 圖片來源: The probability of a recession remains at 60%   包裝業的應變之道 在關稅陰影下,業者並非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調整策略: 優化庫存與採購時機: 透過數據預測掌握關稅變化,抓準「免稅窗口」採購。 分散供應來源: 減少對中國依賴,轉向越南、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建立更具韌性的多元供應網絡。 在地生產的權衡: 回流美國生產雖可避稅,但高成本與產能不足仍是挑戰,只能作為長期規劃。   危機中的新契機:數位、在地、短鏈 數位印刷 支持少量、多樣化生產,降低庫存與浪費。 客製化服務 與 區域印刷 配合在地需求,更靈活貼近市場。 短鏈供應 減少長距離運輸與風險,同時響應低碳趨勢。 像 Cadbury 透過「盲文巧克力」與 AR 體驗的案例,就展現包裝不再只是外衣,而是品牌互動與情感傳遞的重要媒介。   關稅風暴後的產業走向 雖然短期內痛苦難免,但長遠來看,這場關稅戰正推動包裝業出現結構性轉型: 原料來源多元化,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 區域化生產,提升供應鏈彈性。 永續與輕量化設計加速落地。 數位印刷與客製化成為新常態。 今日的關稅政策,可能明日就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不確定性。包裝產業唯有保持靈活、積極與前瞻,才能把危機轉化為新一輪的競爭優勢。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media/
3D 列印網球挑戰傳統球性能
設計創意
2025-08-11

3D 列印網球挑戰傳統球性能

  中央聖馬丁畢業生Noé Chouraqui開發了「Point」,這是一款用3D列印製作的網球替代品,材質為生物基且可回收的絲材。 Point球保留了傳統網球的螢光黃色及環狀外觀,但使用的是一種名為PLA-HR的植物性3D列印絲材,而非傳統的中空橡膠芯加氈布覆蓋。 霓虹黃色的球是 3D 列印的   Chouraqui在中央聖馬丁產品與工業設計課程學習時,察覺到對於更永續網球替代品的需求。據設計師表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億顆網球,每顆需約400年才能分解。 他以畢業專案為目標,致力打造耐用、強韌且彈跳性能不輸傳統網球的永續產品。 這些球主要由含玉米澱粉的PLA-HR絲材製成。   Chouraqui表示:「這款High Resilience PLA(PLA-HR)是生物基且可回收的絲材,主要由植物原料製成,特別是玉米澱粉。PLA-HR環保,可在工業條件下堆肥分解,碳足跡低於傳統塑料。」 他同時設計了以四球裝紙管包裝。   開發過程中,他進行了多次測試,嘗試不同的3D列印軟體、絲材種類、列印參數與內部格狀結構。 在外觀上,他選擇模仿經典網球的標誌性外型,這不僅是實用考量,也為符合規範。 他說:「保留網球特徵很重要,讓產品能被立即辨識為網球,而非其他球。」 雖然Point球僅用單一材料製成,但他仍在設計中包含熟悉的氈布線條,以維持視覺連結。   此外,螢光黃綠色的選擇既實用也符合法規,因為國際網球總會(ITF)只認可這種顏色的網球。 測試結果顯示,Point球外觀和性能皆符合預期,在實務中表現良好。 Point 球的初步測試結果顯示前景光明   ITF科學與技術主管Jamie Capel Davies對Point球進行正式測試,結果表明其氣動性能與傳統網球接近。 Chouraqui說:「ITF技術委員會正在審查Point的測試數據,並考慮調整規定以允許這種永續替代品在正式比賽中使用。」 Dezeen近期也刊登了其他3D列印作品,如專門用於收納胸罩的胸型衣架,以及能夠托住法國長棍麵包的螺旋形支架。 攝影由Noé Chouraqui提供。   內容來源: https://www.dezeen.com/
產品設計學生個人專案創造巨大商業成功
設計創意
2025-07-31

產品設計學生個人專案創造巨大商業成功

作為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Angus Willows 為自己設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設計一個更好的衣架。在 Willows 看來,現有的衣架既脆弱又一次性,而且不適合掛多種衣物。 Willows 著手設計,在獲得機械工程和設計創新雙學位後,他完善了自己的設計。成果就是 Kangaroo Hanger : 這些衣架由 100% 回收/可回收的 ABS 材料 製成,工程設計可承受 25 磅的重量而不會斷裂 。 雙下橫桿設計使其能夠輕鬆懸掛不同類型的服裝: Willows 於 2024 年初創辦了一家公司來推出這款產品。Kangaroo Hanger 獲得了巨大成功,在 TikTok 和其他平台上獲得了數千萬次的觀看,並創造了可觀的銷售額。隨後,Willows 又推出了 Alloy 版本 的衣架,由金屬和永續來源的山毛櫸木製成。這款衣架稍微更堅固,可承受 30 磅的重量 。 如今,Kangaroo Hanger 已在 Target、Walmart 和 Costco 上架。對於一個剛嶄露頭角的產品設計師來說,這成績相當不錯!     內容來源: https://www.core77.com/
Fyrn 的「工作室系列」將廢棄物轉化為搶手物件
設計創意
2025-07-31

Fyrn 的「工作室系列」將廢棄物轉化為搶手物件

貪婪的消費者創造了一個被看似無用的副產品困擾的設計產業,但「廢棄物」的概念其實是視角問題。想像一下燭光在鋁製燭台粗糙的銑削痕跡上閃爍,或是天然木塊創造出桌面地形的視覺愉悅——這些材料在典型的生產週期中可能最終會被丟棄。然而,這些元素卻被重新想像成傳家寶,證明廢棄物也能被視為美的來源。 Fyrn ——以其專有零件、精密工程和美國工藝的工業化詮釋而聞名——透過 Studio Series(工作室系列) 進一步推進其永續發展方法和低廢棄物理念。這個首發系列包括雕塑般的 擠壓燭台 和多種木材組成的 熟食板套裝 ,將生產邊角料轉化為有意的、手工製作的物件。   從廢棄物到設計起點   Fyrn 一直優先考慮事物的製造方式,而不僅僅是產品最終的樣貌。因此,當去年 **Keyhole Collection(鎖孔系列)**的邊角料開始堆積在他們位於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的工作坊時,聯合創始人 David Charne 看到了將這些邊角料本身作為設計起點的機會。 Charne 解釋說:「我們知道這些材料是有價值的。我們只需要將那些木材重新定義為設計的起點,而不是廢棄物,而這種重新定義最終啟發了利用其他邊角料製作更廣泛系列的靈感。」 在一個永續性常常流於抽象的產業中,Fyrn 的 Studio Series 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將生產剩餘材料轉化為功能性的、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其成果是一個限量版家居用品膠囊系列,它平衡了原始材料的質感與精緻的工藝。更重要的是,它將可收藏的設計作為循環經濟的另一個基石,透過從製造業「醜陋」一面誕生的限量、有意義的物件,邀請消費者進入現代永續發展故事的另類敘事。   意想不到的驚喜:熟食板與燭台的誕生   Fyrn 的 熟食板套裝 體現了 Charne 所謂的「驚喜與愉悅」模式。每個套裝——包含一個較大的木板、一個較小的配套木碟和一個雕塑般的立方體底座——均由優質的黑胡桃木和白橡木邊角料製成,呈現出獨特的木紋和飾面組合,為桌面帶來動態美感。沒有兩個套裝是完全相同的,讓每一次收貨都成為一次小小的發現之旅。 熟食板套裝的最初想法源於一個簡單的時刻:在 Fyrn 工作坊即將舉行的一場派對上,長期合作夥伴兼現任生產經理 Derek McCall 構想出了一種藝術性的展示方式,將分層的木板和用剩餘木材雕刻的底座結合在一起。事實上,整個團隊都參與了構思。客戶體驗主管 Jane Hargrave 多年來一直經過一個巨大的鋁製門擋,她設想它如何能變成一個階梯狀的燭台。 雕塑般的 擠壓燭台 由剩餘的 Stemn 硬體擠壓件機加工而成。幾何形狀、階梯式的形式——有高款或矮款可選——讓銑削痕跡清晰可見,如同描繪燭光的等高線。它們手感沉重, unmistakably 工業風,卻又出奇地私密。   協作、即興與時間膠囊   如果說 Fyrn 的家具系列體現了精準和可重複性,那麼 Studio Series 則恰恰相反:它強調協作、即興創作和自豪的不規則性。「與我們的家具設計不同,我們想要一個更自由、更有趣的專案,即使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也能存在。透過開放設計流程,這些作品上都有我們整個團隊的印記,這就是為什麼每個物件都感覺既熟悉又獨特。」 Charne 補充道:「將殘餘材料轉化為可銷售的高品質物件,意味著我們要轉變思維模式。我們必須跳脫大規模生產的規則,讓不完美成為美的一部分。希望我們的 Studio Series 能讓更多人對舉辦聚會感到興奮。或許這些作品能激發關於自然資源、廢棄物等方面的精彩對話。」 這裡也存在一種固有的稀缺性。每個小批次都取決於 Fyrn 的生產節奏——這意味著可用性會隨著工作坊剩餘材料的多少而波動。Charne 指出,這種限制將每件作品轉化為一個時間膠囊。 「客戶購買的不僅是一個物件,他們購買的是一個反映我們商店某個時刻以及塑造它的人們的東西。那是一種大量生產無法複製的收藏級依戀。」 欲了解更多關於 Fyrn 的資訊並選購 Studio Series 系列,請訪問 fyrn.com 。 攝影: Elizabeth Carababas   內容來源: https://design-milk.com/
包裝供應商回應速食顧客對更好體驗的渴望
包裝未來
2025-07-10

包裝供應商回應速食顧客對更好體驗的渴望

對許多速食餐廳(QSR)來說,包裝過去只是餐點之外的附加思考。 「以前他們只是把鹽、胡椒包、一張糟糕的餐巾紙和一支叉匙丟進袋子裡,」RaboResearch 食品與農業企業包裝與物流資深分析師 Jim Owen 表示。 但用餐趨勢正在改變。便利性已成為消費者的首要考量。根據美國餐廳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今年發布的資料,超過 60% 的 Z 世代與千禧世代認為外帶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7% 的整體消費者每週至少訂一次外帶。 速食餐廳再也無法忽視包裝的重要性。顧客的用餐體驗早已不限於店內的桌椅或牆上的藝術裝飾。現在的速食餐廳服務的是更具流動性的顧客:他們可能在車上吃、邊走邊吃,甚至穿著運動褲在家吃,Owen 說。 「包裝本身就成了用餐體驗的一部分,」他強調。 NSF(專注於公共衛生標準與服務的組織)食品與永續顧問服務資深總監 Matt Allen 指出,包裝供應商必須創新,「投資開發能符合餐廳與顧客新期望的永續包裝解決方案。」   包裝帶來的價值機會 餐廳正加緊改善包裝材料,使其在運送過程中更具韌性、防止滲漏,並能維持餐點從餐廳送到顧客家中的溫度表現,Dining Alliance 西美業務發展副總裁 Rick Gailey 表示。 「包裝在維持食物品質與呈現上扮演關鍵角色,」他說。 其中一項看似基本卻極為重要的特性就是 可堆疊性 ,因為外帶餐點常會將多個容器堆放在袋中。某些速食餐廳會使用甘蔗渣製成的壓殼容器(bagasse clamshells)取代塑膠,或是採用防漏容器,以更好地支持外送與非店內用餐的營運需求,LogicSource 卓越中心合夥人 James Bouchard 表示。該公司為包含餐廳在內的多元企業提供採購與供應解決方案。 Gailey 指出,外帶與外送的趨勢推動了速食餐廳包裝需求的穩定成長。Bouchard 補充,這對提供可堆肥、防潮與防油功能性包裝的供應商來說是利多。 另外,一次性小包裝(portion packs)製造商也有機會開拓 grab-and-go 即食餐的市場。例如,Tetra Pak 為食品服務客戶提供無需冷藏即可保存的無菌紙盒包裝。該公司美加區行銷經理 Yuran Rodriguez 表示:「果汁、牛奶、咖啡、茶等小包裝產品,顧客可以立即飲用或之後再喝,且無食品安全疑慮。」 然而,需求成長的情況依速食餐廳類型與地區而異,這也會影響供應這些餐廳的包裝生產商。美國餐廳協會今年6月報告指出,近期經濟不確定性導致餐飲業銷售出現兩年來最大月度下滑。不過,整體來看,5月的餐飲消費額仍較去年同期增長逾5%。 以披薩店為例,銷售量下滑導致披薩盒需求下降,根據 RaboResearch 報告,美國每年使用約 30 億個披薩盒。雖然在整體瓦楞紙市場中占比不高,但在特定地區,披薩盒可占某些加工廠的半數以上產量。 該研究團隊建議,瓦楞紙供應商可趁此機會轉向開發其他餐點類型的創新包裝,例如適合地中海餐點的多格分隔容器。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GPI)執行長 Michael Doss 今年5月指出,他們的速食客戶在多數情況下面臨「低至中等幅度的銷量下滑」,預期 2025 年對該產業而言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逐步淘汰塑膠 儘管 GPI 對今年速食產業保持謹慎,但食品服務仍是該公司看好的「重大機會」,特別是餐廳業者正積極淘汰塑膠,改用可回收包材。Doss 在 2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這一點。 例如,GPI 曾為 Chick-fil-A 開發雙層絕緣紙纖維杯,取代其原有的泡沫塑膠杯。這只是眾多餐廳淘汰聚苯乙烯與一次性塑膠、轉向纖維基、可堆肥或可回收材料的案例之一。 當然,餐廳仍在某些應用中使用塑膠,例如紙包裝需要塑膠塗層以防油,但 Owen 表示:「相較以往,塑膠使用量已大幅減少。」 速食餐廳選用更永續包裝的原因多元。除了消費者對永續性愈來愈關注外,餐廳也須因應現行與即將上路的法規。例如,今年7月起,特拉華州與維吉尼亞州也加入禁止多數餐飲業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棉容器的行列。 Tetra Pak 的 Rodriguez 補充,餐飲業者自身也制定了永續目標。麥當勞便訂下目標,在 2025 年底前,其主要顧客用包裝將 100% 來自可再生、回收或經認證的材料。去年秋天,該品牌與 GPI 合作推出無塑膠蓋的四折杯,取代原有 McFlurry 冰品的塑膠杯蓋。 圖說: 麥當勞於 2024 年 9 月推出的 McFlurry 四折杯,已全面取代塑膠蓋杯。   漢堡王則減少包材用紙量、導入植物性餐具與免吸管杯蓋,並試驗可重複使用 200 次的循環杯方案,Bouchard 表示。Allen 也指出,漢堡連鎖業者在可生物分解包裝方面已進行多項實驗。 這些趨勢正推動包裝供應商研發更多符合永續概念的選項。例如,Tetra Pak 的包裝大多使用可再生材料,並設計為可回收,Rodriguez 指出。 雖然永續包裝選項通常較昂貴,但 Gailey 表示:「隨著製造技術進步與普及率提升,成本差距正在縮小。」 Rodriguez 也承認,在速食餐廳對便利性、永續性與法規要求持續變動的背景下,包裝供應商面臨不小壓力。但同時,他認為這是成長契機。 「這樣的轉變為供應商與速食餐廳提供長期成長的機會,也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價值觀,」Rodriguez 說。   內容來源: https://www.packagingdive.com/
渴望之物
包裝未來
2025-07-10

渴望之物

直印物件技術成熟,為促銷印刷帶來機會與挑戰   數位印刷界如同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言,「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新技術似乎每天都有推出,但許多技術經過多年才達到成熟水準。如今,直印物件(Direct-to-Object, DTO)終於迎來了它的時刻。 DTO 技術自1990年代就已出現,但直到2000年代才開始實際應用。如今先進系統能同時滿足現代客戶對永續性的要求,具備高速、彈性與卓越影像品質。 過去促銷印刷市場多以轉印技術主導,如直印薄膜(Direct-to-Film, DTF),它先將圖像印在薄膜或轉印紙上,再透過熱壓及黏著劑轉印到物品表面。DTF 因成本低、流程簡單而廣受歡迎。相比之下,DTO 更簡化流程且更具多樣性,能直接把墨水印刷到三維物件上,並以紫外光瞬間固化墨水,無暈染或污損。   渴望之物 Nick Macfarlane解釋:「直印物件就是用UV LED平板或圓筒數位印表機,將2D圖像精準印刷到3D物件上,呈現鮮豔色彩、細線條、文字和編號。」 此技術應用範圍廣泛且持續擴展,從飲具、美妝容器、燭台、運動器材、工業零件,到糖果和個性化早餐穀片盒等皆見蹤影。   DTO 與其他數位印刷技術比較 DTO 優勢明顯,但並非唯一選項。DTF依舊是服裝印刷的熱門技術,染料昇華及熱轉印也廣泛用於紡織品和表面印刷。 Macfarlane說:「不同於溶劑或水性墨水透過熱蒸發乾燥,UV墨水是通過紫外光照射時發生的化學反應固化,無污染且能耗更低。」 憑藉較短的設置時間和單件經濟印刷能力,DTO 非常適合日益增長的個性化與大規模定製需求。 「直印物件幾乎不需設定,讓這項技術更容易被使用。」— Inkcups區域銷售代表 Nick Macfarlane   多功能與限制 「直印物件UV噴墨印表機通常使用CMYK、白色及清漆墨水,UV墨水有硬性、彈性甚至可食用等多種配方。但因為應用多樣,並沒有通用墨水可用。」Macfarlane指出,不同墨水專為不同材質研發。 物件形狀也是關鍵。Inkcups的圓筒UV噴墨技術能在直筒或錐形圓柱物體上進行360度全彩包覆印刷,且從單件到一萬件均具成本效益。 物件通常由專用夾具固定旋轉,實現精準360度印刷。對於更複雜的形狀,印表機技術也在演進。「我們的X5-T平板UV印表機加大了噴頭與材質間距離,提升了在有曲面、凹槽、紋理或多層結構上的精準印刷能力。」 紡織品如可重複使用袋子也有挑戰。Macfarlane說:「不同材質袋子如無紡布、棉布、帆布和麻布因吸水性不同而各有難題。配合我們彈性XFlexx UV墨水系列與XJET Switch印表機,可有效避免印刷圖案在使用過程中龜裂或變形。」   廣泛且成長中的市場 DTO 已成為促銷及工業印刷的常態技術。「飲具、派對及婚禮小禮物、可重複使用袋子、促銷品及工具等工業品是最常見的裝飾品項。」Macfarlane說。 此外,「我們有客戶用圓筒DTO技術裝飾香氛蠟燭燭台,還有客戶用於包裝原型製作,有的則生產獨立品牌的主包裝,甚至用於大規模個性化包裝活動。」 DTO 甚至改變商業模式。「英國客戶Proper Goose原本用Inkcups設備支援個性化禮品業務,後來成功開拓B2B新事業部Bottled Goose。」   效率與易用性 對多數用戶而言,DTO 的快速與簡易是決勝點。「X5-T平板UV印表機可在90秒內完成最大20×24英吋的全彩印刷,Helix ONE圓筒印表機在固定好物件後46秒即可完成水瓶或可重複使用杯子的印刷。」 Macfarlane補充:「直印物件幾乎無需複雜設定,讓各類背景的操作員都能輕易上手。」公司會提供軟體與維護培訓,並持續提供支援。   永續與未來 除了彈性和速度,DTO在環保方面也具優勢。「此工藝用水量少,且不會產生昇華或轉印紙等廢棄物。」 DTO 可能無法解決所有應用問題,但其對多種材質與形狀的適應能力,加上效率與減廢優勢,讓它在印刷未來佔有一席之地。隨著自動化、個性化、AI與電腦視覺等創新技術的發展,DTO看來正是準備好迎接未來印刷產業的利器。   內容來源: https://www.digitalprintermag.co.uk/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設計創意
2025-06-12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東京迎來“100色第53期”   艾曼紐莫瑞(Emmanuelle Moureaux )正在進行的「百色之路」系列的最新作品《百色53號》已在 東京 高輪Gateway City開幕。這幅作品由2400條垂直線條組成,每條線條都以100種精心挑選的顏色之一呈現,既是空間結構,也是時間地圖,描繪了一個世紀以來對未來的想像。   該作品位於東 日本 旅客鐵道株式會社新開發的Gateway公園內,標誌著圍繞港區中心交通樞紐而建的城市綜合體高輪Gateway City的正式啟動。作為該綜合體首次亮相的首個公共裝置,「百色之路」為這個以開放和流動為特徵的社區奠定了基調。 「百色之路53號」將向公眾開放至2025年7月21日。 圖片© 島大子     emmanuelle moureaux 的色彩與時間地圖   Emmanuelle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 53 號」作品,從東京廣場望去,彷彿一片漸變的色彩,但近距離觀察,其內在邏輯卻展現為在校準的光譜中層層疊加的數字。如此一來,這位常駐東京的法國 建築師 對色彩的標誌性運用,與其說是表面處理,不如說是一種建築材料。每一行都刻有年份,從 2025 年開始,依序延續至 2124 年。   作品的結構節奏由均勻的間距和重複構成。線條垂直懸掛,營造出既通透又沉浸的通道。隨著參觀者在作品中移動,線條上印刷的數位時隱時現,重疊色彩的光學干涉圖案更增強了這​​種動態效果。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高輪門戶城安裝“100 種顏色路徑”     一條透過沉浸式色彩雕刻的道路   東京「百色之路」裝置的核心是一條貫穿彩色網格的中央走廊。 Emmanuelle Moureaux 精心雕琢了這條通道,引導參觀者進入其中,讓他們瞬間沉浸在時間的光譜之中。當人們漫步其中,視覺節奏隨之變換。這看似簡單的姿態,卻將裝置從一個棲息之物轉化為一個可體驗的環境。   作品內部,營造出與每種顏色和年份的觸覺接近感。垂直密度在某些角度趨於平緩,在其他角度則逐漸加深,強調了建築感知中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其效果既不誇張也不說教——它精準、開放,並能對運動做出回應。 該裝置由 2,400 條垂直線條組成,排列著 100 種精心挑選的顏色     除了公園裝置之外,「百色之路」的概念已延伸至整個車站區域。 Moureaux 為高輪關口站的南北檢票口以及周圍的街道旗幟設計了相關的圖形。名為「百色之城」的擴增實境體驗讓遊客能夠以數位方式與裝置互動,並透過智慧型手機互動啟動這一概念。   展覽期間,一個公共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在日常環境中尋找色彩——這種方法強化了該項目的核心主題:色彩作為觀察和時間的框架。這種實體裝置與公共功能的結合,強化了作品在城市環境中的建築相關性。 中央走廊引導遊客穿越沉浸式色彩場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之路延續了她對色彩如何塑造物理空間和集體想像的探索。每行的編號,搭配清晰的時間弧線,為原本純粹的美學領域賦予了結構。色彩與時間的連結構成了一個視覺上引人入勝,但在概念上卻又複雜的概念架構。   該裝置既指未來,也指向現在。選擇在高輪門戶城(Takanawa Gateway City)的2025年啟動,使作品與其當下的脈絡相契合。同時,選擇將時間延伸至一百年後,使該計畫成為關於記憶與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冥想。 每條線都刻有從 2025 年到 2124 年的一個年份,創造了 100 年的空間時間線 數字會隨著觀眾的移動而出現和消失,帶來動態的、視角主導的體驗   名為「百色城」的 AR 擴充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數位互動 該裝置使用顏色作為建築材料來組織時間和空間     作品延伸至整個區域,車站門口的圖案和以顏色為主題的旗幟       艾瑪紐爾·莫羅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設計創意
2025-06-12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用充滿活力的「百色之路」描繪了一個世紀

東京迎來“100色第53期”   艾曼紐莫瑞(Emmanuelle Moureaux )正在進行的「百色之路」系列的最新作品《百色53號》已在 東京 高輪Gateway City開幕。這幅作品由2400條垂直線條組成,每條線條都以100種精心挑選的顏色之一呈現,既是空間結構,也是時間地圖,描繪了一個世紀以來對未來的想像。   該作品位於東 日本 旅客鐵道株式會社新開發的Gateway公園內,標誌著圍繞港區中心交通樞紐而建的城市綜合體高輪Gateway City的正式啟動。作為該綜合體首次亮相的首個公共裝置,「百色之路」為這個以開放和流動為特徵的社區奠定了基調。 「百色之路53號」將向公眾開放至2025年7月21日。 圖片© 島大子     emmanuelle moureaux 的色彩與時間地圖   Emmanuelle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 53 號」作品,從東京廣場望去,彷彿一片漸變的色彩,但近距離觀察,其內在邏輯卻展現為在校準的光譜中層層疊加的數字。如此一來,這位常駐東京的法國 建築師 對色彩的標誌性運用,與其說是表面處理,不如說是一種建築材料。每一行都刻有年份,從 2025 年開始,依序延續至 2124 年。   作品的結構節奏由均勻的間距和重複構成。線條垂直懸掛,營造出既通透又沉浸的通道。隨著參觀者在作品中移動,線條上印刷的數位時隱時現,重疊色彩的光學干涉圖案更增強了這​​種動態效果。 Emmanuelle Moureaux 在東京高輪門戶城安裝“100 種顏色路徑”     一條透過沉浸式色彩雕刻的道路   東京「百色之路」裝置的核心是一條貫穿彩色網格的中央走廊。 Emmanuelle Moureaux 精心雕琢了這條通道,引導參觀者進入其中,讓他們瞬間沉浸在時間的光譜之中。當人們漫步其中,視覺節奏隨之變換。這看似簡單的姿態,卻將裝置從一個棲息之物轉化為一個可體驗的環境。   作品內部,營造出與每種顏色和年份的觸覺接近感。垂直密度在某些角度趨於平緩,在其他角度則逐漸加深,強調了建築感知中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其效果既不誇張也不說教——它精準、開放,並能對運動做出回應。 該裝置由 2,400 條垂直線條組成,排列著 100 種精心挑選的顏色     除了公園裝置之外,「百色之路」的概念已延伸至整個車站區域。 Moureaux 為高輪關口站的南北檢票口以及周圍的街道旗幟設計了相關的圖形。名為「百色之城」的擴增實境體驗讓遊客能夠以數位方式與裝置互動,並透過智慧型手機互動啟動這一概念。   展覽期間,一個公共工作坊邀請參與者在日常環境中尋找色彩——這種方法強化了該項目的核心主題:色彩作為觀察和時間的框架。這種實體裝置與公共功能的結合,強化了作品在城市環境中的建築相關性。 中央走廊引導遊客穿越沉浸式色彩場     Moureaux 的「100 種顏色」之路延續了她對色彩如何塑造物理空間和集體想像的探索。每行的編號,搭配清晰的時間弧線,為原本純粹的美學領域賦予了結構。色彩與時間的連結構成了一個視覺上引人入勝,但在概念上卻又複雜的概念架構。   該裝置既指未來,也指向現在。選擇在高輪門戶城(Takanawa Gateway City)的2025年啟動,使作品與其當下的脈絡相契合。同時,選擇將時間延伸至一百年後,使該計畫成為關於記憶與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冥想。 每條線都刻有從 2025 年到 2124 年的一個年份,創造了 100 年的空間時間線 數字會隨著觀眾的移動而出現和消失,帶來動態的、視角主導的體驗   名為「百色城」的 AR 擴充功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數位互動 該裝置使用顏色作為建築材料來組織時間和空間     作品延伸至整個區域,車站門口的圖案和以顏色為主題的旗幟       艾瑪紐爾·莫羅   內容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
藝術裝置使用 41,415 根吸管來挑戰消費和浪費的觀念
設計創意
2025-06-05

藝術裝置使用 41,415 根吸管來挑戰消費和浪費的觀念

自從我們意識到一次性塑膠吸管對環境的危害以來,餐廳、咖啡館,甚至家庭都開始尋找替代品。看到那些可愛的海龜因為被丟進水裡的吸管而無法呼吸,我們深受其害,於是開始考慮使用紙質吸管、可食用吸管,或者乾脆不用吸管。然而,仍然有許多機構和個人似乎對這個環境問題漠不關心,所以我們仍然看到數百萬個一次性塑膠製品堆積在垃圾掩埋場。 A+U Lab 將永續性與設計完美融合,推出了「41,415 根吸管」裝置藝術,這件充滿活力的模組化裝置完全由塑膠吸管製成。這座臨時裝置位於韓國釜山,重新構想了這種隨處可見的一次性物品,將其轉化為一種沉浸式的空間體驗。它不僅在視覺上令人震撼,更深刻地反思了一次性塑膠對環境的影響,引發了人們對負責任消費的討論。 設計師: A+U Lab 這款引人注目的藝術裝置,是對創意再利用的詮釋,其形狀似棱柱體,由41,415根廢棄塑膠吸管精心打造而成。紅、黃、橙、白和透明吸管組成的鮮豔色彩,賦予了作品俏皮又引人深思的美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尺寸令人矚目:長11.4米,寬3米,高2.75米。數千根吸管被精心排列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方格網格,並透過客製化設計的雷射切割壓克力接頭連接起來。   這種創新的連接系統不僅確保了大型雕塑的結構完整性,還使其易於組裝、高效拆卸和便捷運輸,暗示著該藝術品具有旅行和與不同觀眾互動的潛力。這種與生俱來的移動性,加上回收材料的使用,強烈地強調了該計畫對可回收原則的堅定承諾,以及材料再利用在當代藝術領域帶來的變革潛力。稻草結構的多孔特性進一步促進了與光影的奇妙互動,當觀眾在其限定的空間內移動時,創造出動態的視覺體驗。 這項雄心勃勃的藝術創作是對塑膠垃圾的有力詮釋,它將無處不在的一次性物品轉化為引人入勝、意義非凡的藝術形式,引發人們對消費和環境責任的反思,呼應了藝術界日益增長的可持續實踐和傳遞影響力信息的趨勢。透過將廢棄材料重新利用為藝術作品,他們能夠挑戰人們對垃圾的認知以及我們消費和丟棄物品的方式。它展現了精心設計如何將日常物品轉化為強大的藝術表達和社會評論媒介,引導觀眾重新思考這些滲透到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材料。   內容來源: https://www.yanko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