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How 對材料先驅 Everbloom 的巧妙品牌重塑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設計創意
2025-11-24

How&How 對材料先驅 Everbloom 的巧妙品牌重塑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對於創意人士而言,如今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品牌塑造面臨的挑戰並非在於如何找到環保故事,而是如何擺脫它。在這個充滿「漂綠」、環保陳腔濫調、大地色系和真誠宣言的世界裡,最有趣的方嚮往往是完全不關注永續發展的方向。 這正是 How&How 在為 Everbloom 進行品牌重塑時所採取的策略。Everbloom 是一家先驅公司,能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纖維,其品質可與(甚至超越)世界上最頂級的布料相媲美。 工作室沒有訴諸「責任」或「道德」的訴求,而是打造了一個植基於奢華、觸感與精準度的品牌。這也提醒我們,有時推動永續最有效的方式,是先建立一個人們渴望擁有的品牌……再告訴他們它為何重要。   經典外觀,現代材質 如果你還沒聽過 Everbloom,它的技術確實稱得上突破性。How&How 創辦人 Cat How 如此形容:「Everbloom 非常了不起。它再生的高性能纖維不僅能模擬,甚至超越全球頂級布料的特性,還有潛力顛覆整個布料產業。」 但 How&How 並沒有讓品牌圍繞這項創新技術打轉,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出人意料的路線:一種高端時尚美學,呈現出成熟、自信與無可置疑的高級感。 這樣的選擇其實相當合理。要獲得時尚品牌、運動品牌與汽車設計師的認可,Everbloom 必須看起來像同一個層級的夥伴。永續固然是故事的一部分,但說實話,真正打開大門的是性能與吸引力。因此,從「環保優先」轉向「產品優先」的策略,是一個相當高明的決定。   字母組合標誌 這套識別的核心是一個編織感的花押字標誌,同時也讓人聯想到游標,巧妙地銜接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材料科學。它呼應編織工法,暗示數位精準度,也具備能與奢侈品牌並列的權威感。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刻意避開」預期中的綠色設計語言:沒有鄉村風線條,沒有自然意象。取而代之的是對專業、自信與野心的傳達。這個標誌彷彿在說:這是未來的材料,而不是一個渴望被認可的挑戰者。 在整個視覺系統中,How&How 也刻意強化產品的感官特質。數位材質紋理喚起布料手感,讓一個線上品牌罕見地散發出實體觸感。這種細節雖然微妙,卻能立刻傳達高級價值。 攝影同樣遵循這個原則。影像不拍人、不拍衣服,而是單獨呈現纖維本身,揭示其細膩與結構。畫面更像藝術作品而非產品紀錄,讓話題從「永續」轉向「感性」。對於一種本質上需要被觸摸的材質來說,這一步極為關鍵。   字體與網頁設計 字體同樣扮演推進角色。Season VF 與 Haffer Mono 的搭配,讓優雅與技術性取得平衡。Season 帶來文化感與編輯風格,Haffer 則注入精準與工程感。兩者相輔相成,成功強化 Everbloom 同時身為科學創新與奢華材料的雙重定位。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安靜卻聰明地說話的品牌。在一個常被說教式溝通淹沒的分類中,這樣的做法顯得格外清新。 數位體驗也延伸了這種低調自信。網站沒有一開始就高調宣傳環保成績,也不以大量數據轟炸訪客,而是透過節奏、留白與清晰度,讓故事自然展開。若你願意,可以深入探索背後的科學,但第一時間接觸到的是設計,而非說明。 這種克制顯示出對產品的高度自信。Everbloom 的永續資歷就放在那裡,但並未被塑造成主角。品牌的姿態更像一間精品品牌,而不是一場運動。 整個識別系統中,最細微卻最動人的細節之一,是那些「數位線」——細細的線條自版面與影像中垂落,輕鬆又近乎直白。它們不是循環經濟或回收的隱喻,只是線……而正是這種誠實,讓設計顯得有力。這些線條將品牌牢牢連回公司真正生產的事物。   重點啟示 這不只是一次出色的品牌設計,也為各種專案的設計師帶來重要一課:相信你的產品,也相信你的受眾。 Everbloom 大可以高舉環保大旗。化石燃料纖維與微塑膠污染的數據觸目驚心,把這些放在最前面完全說得過去。 但 How&How 明白,真正能驅動改變的族群(精品時尚、機能品牌、汽車創新者)不會只被「永續」說服。他們想要的是手感出眾、表現穩定,且能自然融入其創作世界的材料。 透過優先考量歷久彌新的設計,而非道德訴求,這次重塑拒絕把永續當作拐杖。它將 Everbloom 定位為領導者,而非善意的替代選項,也賦予產品與其性能相稱的聲望。 最重要的是,這次改版展現了「克制」的價值。與其強調道德立場,不如專注於材質的觸感與機能,反而更有效傳達品牌的目的。以地球為先的故事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是標題。對於在擁擠且日趨同質的市場中前行的創意工作者而言,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方向。   內容來源: https://www.creativeboom.com/
『設計印象雜誌』
橫跨印刷及設計領域的專業媒體,兩個月發行一期紙本雜誌,網站不定期更新
How&How 對材料先驅 Everbloom 的巧妙品牌重塑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設計創意
2025-11-24

How&How 對材料先驅 Everbloom 的巧妙品牌重塑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對於創意人士而言,如今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品牌塑造面臨的挑戰並非在於如何找到環保故事,而是如何擺脫它。在這個充滿「漂綠」、環保陳腔濫調、大地色系和真誠宣言的世界裡,最有趣的方嚮往往是完全不關注永續發展的方向。 這正是 How&How 在為 Everbloom 進行品牌重塑時所採取的策略。Everbloom 是一家先驅公司,能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纖維,其品質可與(甚至超越)世界上最頂級的布料相媲美。 工作室沒有訴諸「責任」或「道德」的訴求,而是打造了一個植基於奢華、觸感與精準度的品牌。這也提醒我們,有時推動永續最有效的方式,是先建立一個人們渴望擁有的品牌……再告訴他們它為何重要。   經典外觀,現代材質 如果你還沒聽過 Everbloom,它的技術確實稱得上突破性。How&How 創辦人 Cat How 如此形容:「Everbloom 非常了不起。它再生的高性能纖維不僅能模擬,甚至超越全球頂級布料的特性,還有潛力顛覆整個布料產業。」 但 How&How 並沒有讓品牌圍繞這項創新技術打轉,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出人意料的路線:一種高端時尚美學,呈現出成熟、自信與無可置疑的高級感。 這樣的選擇其實相當合理。要獲得時尚品牌、運動品牌與汽車設計師的認可,Everbloom 必須看起來像同一個層級的夥伴。永續固然是故事的一部分,但說實話,真正打開大門的是性能與吸引力。因此,從「環保優先」轉向「產品優先」的策略,是一個相當高明的決定。   字母組合標誌 這套識別的核心是一個編織感的花押字標誌,同時也讓人聯想到游標,巧妙地銜接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材料科學。它呼應編織工法,暗示數位精準度,也具備能與奢侈品牌並列的權威感。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刻意避開」預期中的綠色設計語言:沒有鄉村風線條,沒有自然意象。取而代之的是對專業、自信與野心的傳達。這個標誌彷彿在說:這是未來的材料,而不是一個渴望被認可的挑戰者。 在整個視覺系統中,How&How 也刻意強化產品的感官特質。數位材質紋理喚起布料手感,讓一個線上品牌罕見地散發出實體觸感。這種細節雖然微妙,卻能立刻傳達高級價值。 攝影同樣遵循這個原則。影像不拍人、不拍衣服,而是單獨呈現纖維本身,揭示其細膩與結構。畫面更像藝術作品而非產品紀錄,讓話題從「永續」轉向「感性」。對於一種本質上需要被觸摸的材質來說,這一步極為關鍵。   字體與網頁設計 字體同樣扮演推進角色。Season VF 與 Haffer Mono 的搭配,讓優雅與技術性取得平衡。Season 帶來文化感與編輯風格,Haffer 則注入精準與工程感。兩者相輔相成,成功強化 Everbloom 同時身為科學創新與奢華材料的雙重定位。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安靜卻聰明地說話的品牌。在一個常被說教式溝通淹沒的分類中,這樣的做法顯得格外清新。 數位體驗也延伸了這種低調自信。網站沒有一開始就高調宣傳環保成績,也不以大量數據轟炸訪客,而是透過節奏、留白與清晰度,讓故事自然展開。若你願意,可以深入探索背後的科學,但第一時間接觸到的是設計,而非說明。 這種克制顯示出對產品的高度自信。Everbloom 的永續資歷就放在那裡,但並未被塑造成主角。品牌的姿態更像一間精品品牌,而不是一場運動。 整個識別系統中,最細微卻最動人的細節之一,是那些「數位線」——細細的線條自版面與影像中垂落,輕鬆又近乎直白。它們不是循環經濟或回收的隱喻,只是線……而正是這種誠實,讓設計顯得有力。這些線條將品牌牢牢連回公司真正生產的事物。   重點啟示 這不只是一次出色的品牌設計,也為各種專案的設計師帶來重要一課:相信你的產品,也相信你的受眾。 Everbloom 大可以高舉環保大旗。化石燃料纖維與微塑膠污染的數據觸目驚心,把這些放在最前面完全說得過去。 但 How&How 明白,真正能驅動改變的族群(精品時尚、機能品牌、汽車創新者)不會只被「永續」說服。他們想要的是手感出眾、表現穩定,且能自然融入其創作世界的材料。 透過優先考量歷久彌新的設計,而非道德訴求,這次重塑拒絕把永續當作拐杖。它將 Everbloom 定位為領導者,而非善意的替代選項,也賦予產品與其性能相稱的聲望。 最重要的是,這次改版展現了「克制」的價值。與其強調道德立場,不如專注於材質的觸感與機能,反而更有效傳達品牌的目的。以地球為先的故事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是標題。對於在擁擠且日趨同質的市場中前行的創意工作者而言,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方向。   內容來源: https://www.creativeboom.com/